兑卦象曰-为什么有人把爻读成bo

admin2023-03-04 10:03:2619

兑卦象曰,为什么有人把爻读成bo?

因为没文化吧 而且这个字不常见 读错很正常

简介

“爻”字的读音[ yáo ] ,含义是组成八卦中每一卦的长短横道 :~象(a.卦的形象;b.喻形迹、真相)。

“爻”字的组词有:

爻画[ yáo huà ]指《易》卦。

生爻[ shēng yáo ]生成爻辞。

吞爻[ tūn yáo ]语本《三国志·吴志·虞翻传》“﹝ 翻 ﹞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虞翻别传》:“ 翻 初立《易》注,奏上曰:‘臣闻六经之始,莫大阴阳……又臣郡吏 陈桃 梦臣与道士相遇,放发披鹿裘,布《易》六爻,挠其三以饮臣,臣乞尽吞之。’”后因以“吞爻”为精于易学的典故。

重爻[ zhòng yáo ]《周易》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二二相重而成,故谓之“重卦”或“重爻”。

爻象[ yáo xiàng ]

1.《周易》中六爻相交成卦所表示的事物形象。 2.《周易》中的爻辞和象辞。泛指《易传》。 3.《易·系辞下》云,“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后因以“爻象”指吉凶。 4.形迹。

财爻[ cái yáo ]1.财运。 2.财物。

出爻[ chū yáo ]谓居室不利而避寓他所。

爻辰[ yáo chén ]汉代易学术语。

爻系[ yáo xì ]1.指爻辞。 2.喻要言妙论。

爻律[ yáo lǜ ]谓变动音律。

爻变[ yáo biàn ]犹言变卦。

兑卦象曰-为什么有人把爻读成bo

文王卜卦典故?

商朝国君帝乙去世后,由他的季子寿王继承王位,这就是纣王。纣王听信崇侯虎的谗言,关押了84岁高龄的西伯侯姬昌。拘捕之初,在羑里城的监狱内,西伯侯想不通,他一生忠心耿耿、礼贤下士,追求仁义、以德治国,最终却落得个身陷囹圄的下场。撕心裂肺的痛楚,像是天空的霹雳,划过文王的心际。这道深刻的悲苦,搅得文王寝食不安。

周文王​姬昌​在被囚禁时产生推算易经的传说故事

一天夜晚,文王辗转难眠,于是起身披衣,站在监狱的小窗前,隔窗仰望着天上的明月。只见:

“玉钩斜挂,新月悬空。

蝉光出海,清彻长空。

碧天清幽,龙飞凤舞。

翔鸾鹤鸣,紫雾升腾。”

文王明明看着月色,似乎又透过朦胧的月光,看到龙飞凤舞、鸾鸟当空携鹤飞翔的景象。文王揉揉双眼,才发现双眼涌出的眼泪。

兑卦象曰-为什么有人把爻读成bo

周文王​姬昌​在被囚禁时产生推算易经的传说故事

文王和自己父亲的经历如此相似,40多年前,文王的父亲季历(谥称“王季”)被纣王的祖父文丁王无故关押。这位南征北战的彪悍大将,守护西部边关威震一方。因季历练兵布阵颇有章法,因此每次出征,捷报连连上达。他为守护商朝的大好江山,几乎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文丁王鲜少率军打仗,但又喜逞匹夫之勇,结果每次亲征总打败仗。面对季历的显赫战功,妒嫉的驱使,使他欲除之而后快。无道的文丁王把季历骗到朝歌,夺取了所有的战利品,然后一道王命,把季历关到监狱中,并把他折磨致死。

西伯侯想到父亲的遭遇,不禁潸然泪下。父子两代忠心耿耿皆为忠君报国,结果却遭人陷害,身陷方寸囹圄,如何能大展鸿图?

文王望着天上的星星,天盘的星罗棋布,日月星辰各在其位、各司其职,排列得井然有序,那么地上的人事、王朝兴衰是否也是如此?

周文王​姬昌​在被囚禁时产生推算易经的传说故事

兑卦象曰-为什么有人把爻读成bo

华夏神州的人文始祖燧人氏治理天下,作河图洛书,为天地定数,为万民立心立德;伏羲大帝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取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先天八卦,以通神明之德。后来,神农氏根据伏羲大帝的先天八卦,推演出先天六十四卦,总结出天道的运行规律;而黄帝根据河图创作了《归藏易》,以推演地道的运行法则。神州子民上应天时之道,下尊地法之则,繁衍生息,绵延不绝。

文王想着想着,豁然开朗犹如醍醐灌顶,从悲痛纠缠的凄苦中顿然超脱。他明白了,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间位于天地之中,当然也有道!文王得出肯定的结论。上古时期,三皇五帝皆是顺天道而行,圣王之德犹如日月,和谐运行映照世间,福泽大地九州万民,善惠天地万事万物。

夏朝的国君桀反复无常不讲信义,贪财好色,其治下的九夷族首领,不堪忍受他的残暴,纷纷弃他而去,很多诸侯转而投靠贤明的成汤,因此商汤势力日渐增强。夏桀嫉恨成汤的声望,于是派使臣把他召到夏王都,成汤刚一到,夏桀就把成汤囚禁在夏台(监狱)。

周文王​姬昌​在被囚禁时产生推算易经的传说故事

成汤经过九死一生,保得性命归国后,响应天下诸侯的伐夏呼声,在鸣条与夏桀大战,最终灭了夏王朝。后经三千诸侯大会,成汤被推举为天子,成为商朝的开国之君。因为他的贤德惠及飞鸟,因此史上留下“网开三面”的典故。

文王想到成汤,再看看眼下的处境,愁云惨淡的心际也消散了。如今,纣王的暴虐和夏桀又是何其的类似?

一个国家就像一尊大鼎,忠臣就像鼎下面的足,支撑著鼎立不倒。当纣王把大臣一一杀害时,商朝这尊大鼎,就像断了腿足,面临倾倒败落的境地。

文王想到神农、尧帝、大禹治世之时遭受的苦难,再看看眼下的牢狱之灾,已不再觉的凄苦。就在文王悟道的那一刻,他透过那扇窄小的窗口,看到天上的明星,似乎在同一瞬间连成一片,展现出璀璨的光华,照亮了文王的双眼。

这一刻文王感天之像,随着驰骋的神思,走出昏暗迷惘的心际。在这方寸之地,他从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中,似乎看到了一马平川的坦坦荡荡。自囚禁以来,文王这一夜终于安然地入眠。

周文王​姬昌​在被囚禁时产生推算易经的传说故事

梦中,文王看到一座华丽的大殿,殿外赤羽翻飞的幡幢辉映着日月的光辉,随着摇曳的流光溢彩,文王步入大殿,看到金炉瑞霭,银烛辉煌,大殿正中悬挂着一把龙光神剑,源远流长地倾洒著风云的色彩。

第二天,文王醒来后走到院中,想算一卦。方寸囹圄何来龟壳?文王看看四周,发现院子里长满了很多的蓍草。古代认为蓍草和大龟一样拥有灵性。因为蓍草寿命长久,仰天地之精华,沐日月之明露,颇有灵气,所以能感世间兴衰、人事成败。

周文王​姬昌​在被囚禁时产生推算易经的传说故事

文王取来蓍草,折成数段,凭借记忆在地上摆出先天八卦、先天六十四卦的卦图,就这样反复地推演。文王从不同的卦象感悟出自身的命运、姬氏家族的使命;也从中看出了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文王在先天八卦的基础上,重新排列顺序,推演出后天八卦和后天六十四卦,就是现代人们熟悉的文王八卦和文王六十四卦。

古代的兑和泽指什么?

兑为泽,坎为水。泽在古代是泽薮湖泊,古人非常敬畏,认为里面有不凡的生灵。只是由于地质运动和人为 *** 等原因,古代许多大山内的湖泊泽薮消失了。坎为水,水在古人概念中是川流流水,并不是现在人们对水的一勺静水概念。

为了预测古代预测家把万物归属在八卦中的哪个卦,这 *** 叫万物类象。八卦类象更具代表那卦特质的熟悉物象分别是:乾为天,兑为泽,离为火,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坤为地。由于古代一词多义,兑为泽里面的“泽”被混淆应用。有的书偏重于兑为泽中的“泽”为沼泽地,预测天气又说兑为“泽”是雨泽。

不严谨的治学态度致使预测界贤输而愚上,言论怪异 *** 哗众取宠的盖过求真务实人。于是“乾三连,坤六断,兑上缺”从符号形而上学附会的学者推演“兑为乾三连圆满发展而为缺”的兑缺残破思维上线登堂,那种兑为沼泽,外如草地实则已缺险陷的物象匹配思路当然顺势成戏。

兑为泽,坎为水。泽在古代是泽薮湖泊,古人非常敬畏,认为里面有不凡的生灵。只是由于地质运动和人为 *** 等原因,古代许多大山内的湖泊泽薮消失了。坎为水,水在古人概念中是川流流水,并不是现在人们对水的一勺静水概念。

按古代泽薮推论兑为泽里的泽是沼泽地也是很有学识的逻辑思维推理。但那些是不知《易》而妄图以文字研究在人群中有点不堪一击的自信的那类人的迂腐错误言论!

上彖和下彖的区别?

《彖传》为《易传》中的一部分,上彖和下彖没什么区别,下彖是上彖的延续。是解释六十四卦卦辞的。“彖曰”是彖传的记载.彖传,大象传,小象传都是孔子注解的十翼。古人把“彖”解释为“断”,就是“断定”(吉凶)的意思。彖是一卦的断语。“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

彖是讲一卦之卦象的,爻是讲变化的,即爻是在占卜时根据动爻的爻辞来参考吉凶结局的。分《上彖》﹑《下彖》两篇,内容为论断六十四卦卦名﹑卦辞的意义。

帛书《易》说“彖者,断也”,通行本《易经》作“彖者,材也”,“材”就是“裁”,彖就是裁断。

桔子在中医里是药吗?

桔子是水果,在中医里也是药,属于五果之一,味甘微酸,性温平,补心,益肝,润肺,有行气化痰,止呕降逆的作用。初生由东方四绿巽卦转化成熟为西方七赤兑卦之色象。合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之数。记载于医易通说的书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