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卦代表-出土的古代伏羲女娲画像为什么手持规矩
兑卦代表,出土的古代伏羲女娲画像为什么手持规矩?
不一定就是规与矩,也可能是排箫与拨浪鼓,这个是分地域的。山东的是手执规矩,河南的多为手执芝草(荷叶),四川的很可能是排箫与鼗(táo)鼓。
这类伏羲女娲交尾画像最早出现在汉代,并且十分普遍,所以,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与汉代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并且,由于发现的区域不同,伏羲女娲手里拿的东西也不一样。可见其也有一定的地域性。
手执“规矩”,多发现于山东官员墓山东临沂南县北寨村出土(图右),东汉时期伏羲女娲手持“规矩”的汉代图像,多发现在山东官员或身份等级较高的墓中。“规”就是圆规,可以画圆。“矩”就是方尺。矩本来是直矩,分为九度,上五下四,中间重复的部分正好是个直角。古代劳动人民可以靠这俩工具制造出舟车、农具等。汉代恰好是古代农业手工业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所以图中才会出现这两种极其重要的计量器具。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规与矩”还有另外一层更重要的意思,即体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章句上》)”的儒家思想。
北寨村汉画像石墓(一号墓),虽然出土文物中并没有直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物品,但是该墓规模宏大,墓室结构复杂,画像雕刻精美,内容极其丰富。有车马出行,丰收宴享,乐舞百戏等,所以,学者推测墓主人的身份等级较高。
武氏祠堂画像石伏羲女娲交尾像,东汉“武氏祠堂”共发现11位墓主人,其中有四位墓主人身居 *** ,地位显赫,分别是武梁、武开明、武班、武荣。
汉代统治者自汉武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就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官员是儒家政策最直接的执行者。同时,这类带有女娲伏羲的画像石的发现地以汉代南阳郡及周边最为集中。南阳郡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故乡,刘秀相信谶纬学说。于是,如果说一批当初刘秀的追随者及后世家族埋于这一带,并且为了迎合上意,在墓中安放手执“规矩”的女娲伏羲交尾石刻来象征“宇宙方圆,社会秩序”就很合情理了。
手执“日月”、排“鼗(táo)鼓”与“排箫”,多见于四川四川合江出土的“伏羲女娲图”鼗鼓与排箫“规矩”明显是不同的!
四川出土的这类“伏羲女娲交尾图”中伏羲女娲手里所执物品明显区别于上述图像中的,除了好辨别的日月外,还有被很多人错认为“规矩”的乐器。这其实是乐器中的“鼗鼓”与“排箫”。
二人手执日月,日即用圈中有金乌来表示,月用圈中有蟾蜍与玉兔表示,这也是古人常见的表达日月的方式。其中伏羲托日,女娲举月。伏羲代表阳-日-男-夫,女娲代表阴-月-女-妇。这其实也是暗指“阴阳调和”。
鼗鼓,俗称“拨浪鼓”。在汉代,鼗是典礼仪式上的乐器,也是孩童平时的玩具。鼗鼓在画像石上很常见。
沂南画像石“鱼龙曼延戏”中的鼗鼓出土石排箫排箫在民间一直有广泛的流传。在汉代的鼓吹乐器中占有一席之地。
为何四川出土的伏羲女娲像与山东地区出土的有这么明显的区别呢?广为人知的,四川出土了大量关于乐舞百戏的画像石、画像砖、陶俑等,如著名的击鼓说唱俑、抚琴俑及 *** 俑等等,所以,女娲伏羲像手中的乐器符合四川当地的民风民俗。还有一点极为重要的:这其中也隐藏了伏羲、女娲二人在古代鲜为人知的贡献,即创造乐器。
伏羲女娲鲜为人知的贡献根据文献上的记载,创造乐器也是伏羲女娲的功绩之一。
汉代《说文》:“瑟,庖羲(即伏羲)所作弦乐也。”《通礼义纂》也有:“伏羲作箫以竹为之共十六管。”而在东汉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帝女娲氏,亦风姓也,作笙簧,亦蛇身人首。”虽然文献记载中的乐器与画像石中的略有差别,但是从南阳一代的乐舞百戏画像中,凡 *** 者大多兼摇鼗鼓,所以二者应该是古代的组合。所以,四川的这类伏羲女娲像中,二人手执之物当是鼗鼓与排箫无疑了。这是在以乐器来作为两人身份的标志。
其实我感觉有的还挺像荷叶的,比如在下面这一幅中,伏羲女娲不单有尾还有脚。下面的应该是只龟,这样的搭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荷叶。学者是将这一类归为芝草。
至于为什么在河南会出现手执植物的这类伏羲女娲交尾像?
额……不好意思,这个目前我还没找到答案!
我是阿斗,喜欢文物的历史,喜欢逛博物馆。欢迎点击我的主页,查看我的更多回答!八卦中的乾是什么意思?
在《周易·说卦传》中有显示关于八卦图卦位具 *** 置的图腾属性说明,比如象“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又有“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等等,如果将上述八卦图图腾属性组合在一起,便有了“乾,马首;坤,牛腹;震,龙足;巽,鸡股;坎,豕耳;离,雉目;艮,狗手;兑,羊口。”八卦的图腾属性就相当清晰和具体化了 (二)乾(qian钱)乾为天卦像:上乾下乾纯阳卦; 乾卦阳刚,刚健,自强不息。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园,园满、亭通,成功、重大。但刚多易折,含欠安之像。人物表示为上级、领导、当官的, *** ,有钱而富贵者,司机。 (三)坤(kun)坤为地卦像:上坤下坤纯阴卦; 坤卦明柔,地道贤生;厚载万物,运行不息而前进无疆,有顺畅之像。坤六爻皆虚,断有破裂之像,明暗、陷害、静止,测出行不走,行人不归。人物表示小人(由天大地小而取)。 (四)坎(kan)坎为水卦像:重坎八纯卦; 坎卦为二坎相重,阳陷阴中,险陷之意,险上加险,重重险难,天险,地险。险阳失道,渊深不测,水道弯曲,人生历程曲折坎坷。绝颠聪明,“心诚行有功”。比和卦,谋事顺畅可成,但内中有波折。肾,泌尿 *** 疾病,血病,妇科病,视力差,心脏病。 (五)离(li)离为火卦像:重离八纯卦; 离卦离明两重,光明绚丽,火性炎上,依附团结。离散,离开,分离。凡八纯卦互为依托帮助,但又具同性相斥之性。虽比和,但内有冲突,谋事可成,却有周折,目疾,心脏疾病,高血压,肺虚症。 (六)震(zhen)震为雷卦像:上震下震八纯卦; 震卦重雷交叠,相与往来,震而动起出。震动,震惊鸣叫,惊惕,再三思考,好动。建功立业,声名大振。森林,树林。八纯卦,吉顺而有波折,肝旺易怒,惊恐,肝病,抽筋,伤脾胃。 (七)巽(xun驯)巽为风卦像:上巽下巽八纯卦; 巽卦“柔而又柔,前风往而后风复兴,相随不息,柔和如春风,随风而顺。”巽顺,顺从,进入而下伏。重巽申令,气功,双床双桌相并连,作生意可获三倍之利,头发稀少,草木丛生。活跃,坐不住,静不下来,测事比和吉。肝胆疾病,坐骨神经痛,股部疼痛,风湿中风,脾胃欠佳。 (八)艮(gen去声)艮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纯卦; 艮卦山外有山,山相连。不动,静止,停止,克制,沉稳、稳定,止其所欲,重担。两桌、两床相连,上下铺位,床上、桌下。测外出,不能出行,行人不归。癌症,青春痘,痧菲子,肿瘤,疮块,脾胃病,肾病,结石症。 (九)兑(dui对)兑为泽卦像:上兑下兑八纯卦; 兑卦喜悦可见,快乐照临人,口若悬河,善言喜说,高兴,沼泽地,洞穴,废穴,败壁破宅,坑洼地,纵横沟渠。测事如意悦心。口疾,气管疾病,肺疾,麻脸,肝胆疾症,股疼,血光灾,作手术。
为什么离兑一卦被称为二女同居?
这里的“离兑一卦”,也就是说两个三爻卦离卦和兑卦重叠组合为一个六爻卦,这样离上兑下,叫做火泽睽,成为“睽卦”。而《易传.彖传》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因为《易经》里面有八个三爻卦,即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代表一家人,分别是:乾为父、兑为少女、离为中女、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坤为母。这八个三爻卦两两相重,演化出八八十 *** 卦,即重成六十四个六爻卦(重卦)。
在这六十四卦中,既有上下两个三爻卦都是阳卦重叠而成,也有上下两个三爻卦都是阴卦重叠而成,还有上下两个三爻卦是阴阳卦(即上阳下阴或上阴下阳)重叠而成的。而其中的“睽卦”即是由上下两个阴卦,上离下兑重叠而成的,因为上卦离代表中女,下卦兑又代表少女,所以理所当然地称为“二女同居”的了。
分别对应的文化含义有哪些?
东南西北,即是空间含义,也是时间含义,而且还代表了对于事物的一种状态和万物类象。
首先,四个方位的空间方位,也可以用左右和上下来表示,古人用四个神兽来表示,即是左青龙(东),右 *** (西),上朱雀(南),下玄武(北)。对于方位来讲,既有相对位置,也有绝对位置,这要看如何具体使用。
其次,东南西北还代表了五行属性,即东为木,南为火,西为金,北为水。
东南西北还代表了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即生长收藏。
东南西北还有对应的季节和节气,春夏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东南西北还对应着八卦,东,先天离卦后天震卦,南,先天乾卦后天离卦,西,先天坎卦后天兑卦,北,先天坤卦后天坎卦。
东南西北还对应着人的身体,东为肝,南为心,西为肺,北为肾,和五行对应五脏是一样的。
东南西北还对应着河图数字,东为三和八,南为四和九,西为二和七,北为一和六,中间是五和十,同样与五行相对。
还有对应的天干地支,在网上都可以查到,就不在赘述了。
还对应的仁义礼智等等,总之,中国的文化都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金箍棒与九齿钉耙为何都是太上老君造的?
在吴老爷子《西游记》中对金箍棒的来历是借由东海龙王之口介绍的,我们来一起看一起东海龙王是怎么评价金箍棒的:
龙王道: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能中何用?在老龙王眼中,这金箍棒只不过是上古大能手中的一个定子,很是不中用,但这也不能全说东海龙王不识宝,毕竟东海龙王并没有真正见过金箍棒的露出原始面貌是什么样子,所以对金箍棒的理解就是一块神铁,而不是神兵!
为什么说金箍棒是一件神兵呢?我们再来看一下孙悟空初见金箍棒的情景:
龙王果引导至海藏中间,忽见金光万道。龙王指定道:“那放光的便是。”悟空撩衣上前,摸了把,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文有余长。他尽力两手挝过道:“忒粗忒长些!再短细些方可用。"说毕,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悟空又颠一颤道:“再细些更好!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有携成的一行字,唤作“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干五百斤。我们透过孙悟空眼前的场景可以看到,定海神针铁并不是一根简单的铁棒棒,两头有两个金箍,而且在金箍棒上镌刻着【“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金箍棒并不是一根未锻造过的神铁,定有某位大能铸造过的,这位能锻造金箍棒的大能肯定不是大禹,因为小编从各种神话典籍中都没有找到关于大禹拥有锻造之术,但是小编却找到了一段关于金箍棒由来的诗文记载:
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中间星斗暗铺陈,两头箝裹黄金片。花纹密布鬼神惊,上造龙纹与凤篆。名号灵阳棒一条,深藏海 *** 难见。成形变化要飞腾,飘爨五色霞光现。老孙得道取归山,无穷变化多经验。时间要大瓮来粗,或小些微如铁线。上面的诗文节选出自【禹王求得号神珍】,从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意金箍棒是出自太上老君之手,“如意金箍棒”自然也就是太上老君镌刻而成!所以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是由太上老君锻造的,而太上老君能够炼铸神兵器具费八卦炉莫属,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八卦炉不单单是一件炼丹器,同时也是一件铸造器!
至于猪八戒的兵器九齿钉耙的出去不用小编过多介绍,想必各位小伙伴也都清楚的很,确是出自太上老君之手,小编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大家直接看一下原著中猪老二对自己兵器的介绍吧!
这钯岂是凡间之物?你且听我道来:此是锻炼神冰铁。磨琢成工光皎洁。老君自己动钤锤,荧惑亲身添炭屑。五方五帝用心机,六丁六甲费周折。造成九齿玉垂牙,铸就双环金坠叶。身枚六曜排五星,体按四时依八节。短长上下定乾坤,左右明阳分日月。六爻神将按天条,八卦星辰依斗列。名为上宝沁金钯,进与玉皇镇丹。因我修成大罗仙,为吾养就长生客。勅封元加号天蓬,钦赐钉钯为御节。看到这里相信小伙伴对金箍棒和九齿钉耙的来源出处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至于八卦炉的究竟有多厉害,小编觉得我们可以从原著中两处细节略知一二:
其一,孙猴醉酒蟠桃宴后,偶入兜率宫时所说的话:
其二,八百里火焰山:
八戒道:“原来不知,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为天尽头。若到申西时,国王差人上城,擂鼓吹角,混杂海沸之严。日乃太阳真火,落于西海之间,如火淬水,接声滚沸;若无鼓角之声混耳,即振杀城中小儿。此地热气蒸人,想必到日落之处也。”八百里火焰山是孙悟空被放出八卦炉时从天上掉下的垫炉石形成的,而八卦炉既能锤炼神兵,又能练出九转金丹,虽然没有表现出其他什么战斗既能,但是仅凭以上几点也足以奠定八卦炉在神器排行榜中无与伦比的地位!
感谢各位小伙伴们的阅读,我是东一徐阳,一个喜欢用独特视角去解读经典名著的创作者!喜欢本文观点的小伙伴可以关注、点赞,或者在下方留言评论!
声明:图片来源于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