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戌丑未代表的教派-为什么还有人把阴阳五行当作科学真理
辰戌丑未代表的教派,为什么还有人把阴阳五行当作科学真理?
人类生活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当下面临的虽然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但是,依然丢不掉中华民族历史传承的优秀内容,也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很多内容。
同时,所谓科学真理,其实,也只是人类生活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科学真理也是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着的。
我们以阴阳五行为例,它是中华圣贤对宇宙、人生的深刻认识,是中华民族对宇宙、人生规律的深刻揭示。只要有中华民族在,阴阳五行就会不断的传承下去。
一、我们看周易怎样说阴阳“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太极即阴阳未生之前的茵蕴广大之气,因为太极的变化而产生天和地,这就是两仪,就是阴阳;两仪变而产生金木水火,就是四象;四象的变化而形成天地水火风雷山泽,这就是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八卦;由此八卦相重而产生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含盖宇宙万象;能够明白了《易经》这种阴阳之道,就能够趋吉避凶,而创造人类伟大的事业。
从周易的角度看,阴阳是贯穿宇宙和人生的总纲。人类须臾而离不开阴阳。
二、我们再看看黄帝内经如何说阴阳和五行1. 关于阴阳
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黄帝内经阴阳思想从此可见一斑。它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涵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2. 关于五行
黄帝内经对于五行认识和运用,发挥到了非常极致的境界。
比如:
春季属木,因为春季万物生发,与木行曲直相符;木生火,夏季属火,因夏季炎热与火行炎上相符;火生土,长夏属土,与土性厚德相符;土生金,秋季属金,与金行肃革相符;金生水,冬季属水,与水行润下相符。水又生木,冬尽春来。
黄帝内经的这些内容,一直伴随着我们中国人走过上几千年......
八字缺木怎么办?
八字缺木怎么补救,下面简单说下八字缺木怎么补救的一点小常识. 生辰八字缺木,有利的方位是东方(以父出生地为基准),不利西方,西南;其人喜绿色,不利白色,喜居住坐东朝西的房子,床的放置东西向,床头在东,名字加木字旁有利,房间里适宜摆放绿色植物。
(喜忌所涉及的五行、方位、颜色等尽可能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生辰八字缺木,应从事与木有关的事业或职业为宜,文学、文艺、文具店、文化事业的文人,教育界、书店、出版社、公务界、司法界、治安警界、官途之界、政治界、新创设计、特殊动植物生长界之学者、植物载种试验界。
木材、木器、木制品、家俱、装璜、纸界、竹界、种植界、花界、树苗界、青果商、草界、药物界(开药房或药剂师)、医疗界。
培育人才界、布匹买卖界、售敬神物品或香料界、宗教应用物界、宗教家之事业、或售卖植物性之素食品,以上均属木之事业。
事业发展利东、东北,不利西、西南。
吉祥数字为 1、2。
应择选门牌、车牌、 *** 号码、抽奖、楼层、房号等数字有1、2的比较幸运。
此信息完全根据您填写的信息所运算出来的,八字后天补救不是简单的看八字缺少某五行而补某五行那么简单,因为在八字实际预测当中有很多的八字缺少的五行正是八字所忌讳的忌神,所以八字后天补救不能那么看,应该严格的按照八字格局搭配结合旺弱分析最后才能得出某某五行是八字的用神,某某五行是八字的忌神,本程序的分析结果请您放心使用,是严格按照八字格局搭配和日干的旺弱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八字后天补救大致可以应用在个人民宅、公司办公场所、出行、购物等事情上,还有目前比较流行的周易开运和周易起名安康网站长、程序开发设计者丁红砖先生友情提示:八字预测的根本原则就是追求八字的温冷燥湿和格局平衡,后天补救的时候切忌不可补救太过,不要一味的看某五行是用神就在住宅、购物、选号、起名、风水策划等事情上面猛补此五行,这样反而会造成八字格局的 *** ,却起到了事得其反的效果,如本八字应该补木,但是木无水不活,水大则漂,水才是木的根本,所以建议在后天补救的时候以木为主要补救对象,但是适当的补救点水,要掌握好八字干支每个五行的旺弱程度,做到恰到好处补救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建议看看知道即可。
(无论是风水策划还是周易起名,八字才是最重要的根源,谨防目前一些起名的招摇撞骗行为,请使用者慎重做出自己的判断)更多文章访问安康网_八字算命“改命”之说,其实很不准确,应该叫做“改运”或者“补运。
生辰八字缺木预测命运的目的在于改变命运。
若只是知命而不能改命,先贤创立的命运学说则失去价值了,命运学也就没什么实际意义。
相反,命凶者还会徒增恐惧,命吉者也不免洋洋自喜而失进取之心。
所以,预测只是一种手段,“改命”才是真正目的。
我把预测分析叫做“门诊”,只是诊断的部分,把“改命”叫做 *** 的部分,两部分缺一不可。
通常,很多人只重视诊断而不重视 ***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生辰八字缺木人体是受宇宙阴阳五行之气而生,根据天人感应、先天阴阳五行的彼此相互作用和生死旺衰变化,可以反应出人的吉凶来。
人的出生时间(四柱),它代表人先天五行之气的状态,预测师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规律,推演出其后天种种变化,从而获知人一生的吉凶祸福。
既然命运的吉凶是由于人所禀受的先天五行之气相互作用并不断变化的结果,那么自然可以通过调节五行之气而达到改变命运的目的。
生辰八字缺木虽然表示人命先天五行之气状态的四柱八字所对应的出生时间,是固定不可改变的,但是人后天所接触到的一些事物事信息却是可以改变的。
例如地域、方位、职业、颜色等等。
这些后天人、事、物的信息包含了各自不同的五行属性,通过改变调整人可以接触到的这些环境事物信息,用后天五行调节先天五行,就能使命局相对平衡或化解八字里存在的五行矛盾,从而起到趋吉避凶、改变命运的效果。
生辰八字缺木要进行后天补救,首先必须要取准用神,这是一切补救措施的前提条件。
找出用神,即是找到了命局的症结所在,然后通过人为地加强此种用神五行,使命局不平衡的达到平衡、有矛盾的地方得以化解,慢慢的,命运就可以得到改善。
有的八字,用神是随着岁运的变化而在不断地变化的,这样的情况就只能采取阶段性选用神,并加以“ *** ”。
其次是策划制定补救方案,一般普通的 *** 是采用方位调整、行业调整、配偶五行补救、风水补救等方面来进行后天补救。
更多文章访问安康网_八字算命 生辰八字缺木方位调整。
一般以本人出生地和久居地为坐标来判断五行方位。
补救 *** 选择用神五行所属的方位去工作、生活、学习,可以减少不顺。
例如,命局用神是水,水属北方,到其北方工作生活为佳。
原则上离出生地越远,则用神之力越大,不过亦要视命局用神轻重而定,不可补之太过。
干支所属五行及方位:甲乙属木,位东方;丙丁属火,位南方;戊己属土,位中央;庚辛属金,位西方;壬癸属水,位北方。
寅卯属木,位东方;巳午属火,位南方;申西属金,位西方;亥子属水,位北方;辰戌丑未属土,位中央和西南方。
生辰八字缺木行业调整。
人所接触到的万事万物均含有其五行属性,会对人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故慎重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对命局有补救作用的行业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行业五行有利于自己,则会增添命局用神之力,使命运得到改善,事业上会变得相对顺利。
比如对于打工一族来说,选择的是自己用神的行业,则会做得长久,待遇方面也相对更好。
如果选择了一种不利的行业,不仅对命局没有补救作用,而且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增加了人的不顺,再好的八字也不免会打了折扣。
选择事业要依五行而定,命中神用是木,则适合做与木相关的行业;用神是水,则适合做与水相关的行……等等。
生辰八字缺木颜色调整。
颜色也会对人命运产生影响,其力量虽较方位、行业补救小些,但却简便易行,随时可做。
命理上所指的颜色分为五种,分别归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具体是:金为白色,水为黑色,木为绿色,火为红色,土为黄色。
补救时可从衣着、佩饰、家俱、装璜、日常用品等采用喜用神之颜色。
生辰八字缺木床位、日常坐位、房屋坐向调整。
此属小环境内的方向调整,亦可起到补救用神的作用。
床位是指床的摆放位置,宜放在喜用神之方位及床头朝向喜用神方位;日常座位(如办工座位)宜面向喜用神之方;房屋坐向宜选喜用神方位的房子和坐喜用神而面向忌神方位的房子。
生辰八字缺木配偶五行补救。
中华周馆认为世间万物均有气场,包括植物、动物乃至一个物体。
对于人而言,每个人的气场五行之气强弱及均衡度不尽相同,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人,由于距离相近,气场间要发生作用,命运必然会受到影响。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双胞兄弟或姐妹中看出来,当双方未婚以前,运气走向相似相同的成份多,一旦结婚以后,双方的运气差异会越来越大。
这是因为,两个人八字虽然相同,但配偶的八字却不完全一样,气场亦不同,相互作用不一样,以致运气出现差别来。
所以,找到一个对自己命局有益的配偶,可补救用神不足,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 *** 是双方互利互补。
一般是从两个人的四柱八字的五行喜忌、纳音喜忌、年干支喜忌及刑冲合害的关系上分析,关键是对方的命局要对自己的用神有利。
比如一般所认为的只要年柱相合、纳音相生就是佳配,能白头到老,经实践证明其实是错误的。
有的夫妻双方年命天合地合、纳音相生,结果也半路离婚或丧偶了;有的夫妻双方年命天克地冲、纳音相克,却也能白头到老。
所以主要还是要看五行上是否能补救用神,生、克、冲、合只是一种五行作用的形式,它是为用神服务的。
绝不可在合婚的时候舍本逐末,重形式轻本质啊。
更多文章访问中华周易馆论坛! 生辰八字缺木人的四柱干支的组合很复杂,补救效果也因人而异。
人命的格局高低不一,先天基本决定了其所能达到的贫富贵贱的层次,后天虽经努力,也只能在命中所限定的范围层次内加以调整。
如其先天八字中有贵气或富的信息,只要命局平衡就可发财做官,失衡时就破财丢官。
用神补救的作用正是避免其失衡,保持其平衡,通过后天的这些努力,将原命局所能达到的富贵程度发挥到更大,而避免由于失衡引起的不利。
哪些生肖直觉力比较强?
直觉力比较强的生肖:首先是鼠,然后有兔、马、鸡,还有龙和狗。
一、鼠
为什么鼠最有直觉?我们常说子夜,这个“子夜”就最能说明老鼠的直觉。古代用地支计时,一昼夜分为12时辰,晚上23点到凌晨1点属于子时,我们说子夜就是说夜里子时。那么多时辰为什么人们只说子夜?
这就是子时的特别之处了。子时是23点到凌晨1点,也就是说子时按现在0点作为两日分界点来算,子时跨越了两天,就会既承上一天之灵气,也有下一天灵气。而且我们常说子时一阳生,此时阳气开始生发,所以子时是阴阳交接之时。那么子时就有了两个特点:是两天分界也是阴阳交接。
这种跨界的特性很特殊,我们一般人夜里特别是半夜时也会比较敏感或产生一些超常感觉,所以一般半夜,特别是“子时”出生的人会比较敏感和有直觉。十二地支是和生肖对应,子对应着鼠,所以一般属鼠的直觉最厉害。尤其是半夜特别是子时前后的鼠直觉最厉害。
二、兔、马、鸡
为什么兔、马、鸡直觉比较强?这与四季的一些特性有关。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人们又给每季的三个月分别命名,把每季度的 *** 个月叫孟月,第二个月叫仲月,第三个月叫季月。用地支表示每季的仲月就是春季卯月,夏季午月,秋季酉月,冬季子月。
孟月是每季开始,气息还弱且受上一季影响不稳定,季月是每季结束,气息衰退,唯有仲月是每季中间的一个月,其气息旺盛而专一(不受其它季节气息影响),所以往往这个时间段的人会比较有直觉,因为气纯而专易发生感应。所以我们认为子、午、卯、酉月出生的人比较有直觉,他们对应的生肖也会比较有直觉。子午卯酉分别对应生肖子鼠、卯兔、午马、酉鸡,所以这些生肖比较有直觉。
三、龙、狗
为什么龙和狗也比较有直觉?这和一个神话故事有关。
古代有共工怒触不周山之后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传说。这两个方位比较特殊,西北对应地支戌,对应生肖就是狗。东南对应辰,对应生肖狗,在传统术数中辰、戌也为天门、地户,是可通天入地的场所。所以属龙和属狗(或辰月、戌月生)的大多会直觉很厉害,因为他们所在场所最易沟通天地。而且他们大多会对神仙鬼怪之类文化和故事感兴趣或有所信仰(关于这个大家可以验证)。
其实,一个人直觉厉害与否除过和生肖有关,还和出生月份和时辰有关,通常后两者影响更大。所以单论生肖实际是有失偏颇的(我是三甲,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传统文化中的七有何奥秘?
引言
首先我们要知道,“三生万物,逢七必变”这句话的前后出处并不统一,前者出自于古代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指的是“道”创造万物的过程,一个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而“逢七必变”最早由《易经》中的主要思想之一演变而来,泛指凡事每遇“七”字之序数便易起变化,是古代先人对事物发展的总结推理的发展规律,同时映射到生活和处事中。那么传统文化的“七”为什么会让先哲对其情有独钟?本文小尘将小尘将对“七”本源的观点归纳整理,并结合自身研究从最有依据的“周期说”来阐述一下。
数字“七”充斥了我们的生活。从七言诗,到俗语“不管三 七二十一”、“七上八下”; 从上帝用七天创世( 一周) ,到中华 民族传统丧葬习俗的“头七”; 从佛道中的“七级浮屠”、“全真七子”到世界的“七大洲”……无不表明数字“七”的神秘意义与重要价值。“七”的运用不仅仅成为了一种形式,其背后更 蕴藏着丰富的象征内容及文化内涵。这种跨越时空的人类文化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就让我们以中国古代文化为线索,寻觅神秘数字“七”的源头。 数字“七”的应用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当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的文化领域。首先就从外族文明入手,与中华民族文化产生横向对比,审视并分析“七”的本源。“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考古资料表明,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数字早于语言文字成为 人类文明的最初表征。”
天体周期中国古代典籍中,“七”最早出现在《周易·复卦》中,其爻辞为“复: 亨。出入无疾,朋友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此卦的解释尚无定论,明朝朗瑛据此提出“天之道为七”的结论,清朝赵翼也指出: “大抵阴阳往来,多以七日为候”。《彖辞》中的解释为“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之所以用“七”来代表太阳的运行,笔者认为这里蕴 *** 原始先民的太阳崇拜。据现代学者考证,“七”作为文字,最早写作“十”形,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秦汉之际。丁山先生道: “七之见于卜辞金文者通作十 ” 。叶舒宪先生认为,“十”形恰恰象征了太阳之 数或太阳运行之道,他说: “太阳( 太极、一) 从黑夜结束时升起,带来了黑暗与光明交替的二分宇宙( 两仪、阴、阳、二) 和天 地人三才并立的现实世界( 二生三) ; 而太阳由东而南而西而 北的运行规则则为人类认识四方空间提供了基本的自然尺度 ( 四象、四) 。把太极即‘一’同两仪( ‘二’) 、三才( ‘三’) 、四 象( ‘四’) 这一衍化发展过程合起来看,其数式恰为 1 + 2 + 3 + 4 = 10。”这样我们便不难理解,《复卦》爻辞表明“七”是一 个表现周期的数字符号,是“天道”循环的周期性拐点。
除了与太阳的联系,月亮盈亏规律也是天体周期性表象 的重要依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卷一《生霸死霸考》中提到出土铜器铭文上记录的周代记日法,即按月亮盈亏的规律, 将每月分为四期,每期七日,依次称为“初吉”、“既生霸”、“既 望”、“既死霸” 。但这不是中国最早的记日制,应该是“七” 的周期性衍生的一个规则。 无独有偶,《易·系辞传》中也出现了这种以“七”为周期 的运用。“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意为卜筮之始 先从五十根蓍草中抽出一根,虚设而不用。崔憬曰: “五十有 一不用,太极者,不变者也。有太极之一,乃可用四十九策。” 所以那根虚设不用的蓍草便是象征永恒不变的太极,被赋予稳定、本源的内涵,而变数便以此不变而变,从而变化万千。 “四十有九”则是周期数“七”的一个变化数,“七”被作为天道周期的符号,拥有循环变化的含义,因而七个“七”产生的四十九,便被先民认为是周期的极限,是更大的循环之数,因此也内含了变化无穷的意义。
生物周期1.生长和病理周期
《庄子·应帝王》中有这样一则“混沌凿七窍”的寓言故 事: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 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 曰: ‘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 窍,七日而浑沌死。”“七日”代表《周易》所述的天道循环周 期,而七窍则是人体周期的特征。虽然成书于战国的《庄子》, 在时间上《周易》相差较远,但笔者认为,生物周期的现象绝不是战国时期才被先民发现的。 《诗经·曹风·鸤鸠》写道: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为何是七子而非六子八子? 《诗经·召南·摽有梅》也写道: “摽 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为何其实还为七而非六非八? 笔者尚未找到明确证据,但猜想这与先民发现的生物周期有关。
就以人体自身的周期性表象来分析。《黄帝内经·素问 ·上古天真论》曰: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 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 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 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绝,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不难看出,“七”早已被先人发现是人体周期的循环之 数。而这一点已经被现代医学所证实,章太炎先生曾提到“生 理学者谓人体新陈代谢,七年而血肉骸骨都非故我之物”《黄帝内经》的思想被中国传统医学继承,如《伤寒论》、《脉经》中对于病状周期的阐释。这种生物周期的发现,很可能是 原始先民在开始关注自身时就产生的集体无意识,这种意识 在原始生产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就形成最原始也十分模糊 的“生物周期”概念,比如 *** 经期的周期( 平均 28 天) ,初潮到绝经的周期( “二七”至“七七”) ,是较为明显的生物周期。
2、声音声韵
在声音方面,“七”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 的神秘数字。先从发音来看,中国古代的音韵学按照发音部 位的不同,将“三十六字母”( 声母的代表字) 分为“五音”,发音部位分别为唇、舌、齿、牙、喉,再有一个半舌音和一个半齿 音,因此又有“七音”之称。从乐音来看,按高低次序排列形 成的音列称为音阶,其中各个音称为音级。以 C、D、E、F、G、 A、B 七个字母来命名七个音的音列。在中国,不晚于商朝就 出现了多种七声音阶,其中正声音阶的七个音名为: 徵、羽、变 宫、商、角、变徵,其演变而成的下徵音阶,七个音的名称为: 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如果在五个全音的相邻音级之 间分别 *** 一个音级,这样在一个八度内就有了十二个音级, 称为十二律。笔者发现,十二和七的联系不仅于此。《诗经 ·小雅·大东》有“七襄”一词,叶舒宪根据朱熹《诗集传》分析,“一昼夜十二辰中,从旦至暮( 自卯时到酉时) 共七辰,织女 星每辰移动一次,七辰更动七次,因而称为‘七襄’。但是,每 辰移动一次,一日应位移十二次,这样才构成一个循环,应称 ‘十二襄’,为何要称‘七襄’” ? 从音律上可以判断,“七”与 “十二”都是循环之数,再如“绕北极星旋转的北斗七星”,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十二宫”,都蕴 *** 这种宇宙的循环往复 之道,因此为表达周期而将七与十二混用也不无可能。在声律领域,人体与自然的周期遥相呼应,内蕴着极其神秘的宇宙奥妙。
现代其他领域在心理学中,“七”同样是一个无比神奇的数字。米勒困惑于人类的单维判断被限制在七级左右,于是通过实验在 1983 年得出结论———直接判断容量( 注意广度) 、瞬时记忆广 度的容量是恒定的。而这个容量恰恰是 7 ± 2。简单来说,即 注意广度的更大容量约是 7 个对象,瞬时记忆广度的更大容 量约为 7 个单位。如果要记忆更多的对象或单位则需要进入下一个循环区间。这一发现与《周易》中以七为一个循环周期 的思想完全相符,米勒的实验可以说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证明 了一个上古的命题。
彩虹七色同样蕴含了一种生物周期。光学中将光分为可 见光和不可见光,这是从人类的生理角度出发进行分类的。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一般人眼可以感 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 400 到 700 纳米之间,许多生物能看见 的光波范围跟人类不一样,例如包括蜜蜂在内的一些昆虫能 看见紫外线波段,对于寻找花蜜有很大帮助。这里同样蕴含 了一种生物周期———人眼能识别的可见光恰好能够大致分为 七种颜色( 赤橙黄绿青蓝紫) 。这一点与“大衍之数”以“七” 为循环变化之基的思想相符。原始先民在见到自然界中的光 学现象时,如彩虹、水对太阳光的折射现象等,都可能产生对 数字“七”的认识与崇拜心理,从而加以记录并在其他领域实施应用。
无论是医学、生物学、音律学、心理学还是光学,都是生产 力发展后人类对人体自身的不同领域的研究。而这些生物周 期现象的发现,却都与生产力发展程度无关,因此史前时代的 先民不难发现这些现象,但缺少有意识的总结与探索,因此借助崇拜“七”这个生物周期共通的神秘数字来填补原始思维中的空白,笔者认为,这是“七”兴盛的原因之一。 “七”也渐渐成为后世文化集团、文学创作的结构要素,文 化集团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前七子”、“后七子”、 “吴中七子”、“岭南七子”、“古文七家”、“毗陵七子”、“舜之 七友”、“全真七子”、“黄帝七辅”、“汤七佐”。文学作品如《七侠五义》、《七剑十三侠》、《倚天屠龙记》中的“武当七侠”、《 *** 》中西门庆的七个妻妾( 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吴月娘、 李娇儿、孟玉楼、孙雪娥) 、《西游记》中七大妖圣( 牛魔王、蛟 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美猴王) 、《西游记》中 七个蜘蛛精及蜘蛛精的七个干儿子( 蜜蜂、蚂蜂、蠦蜂、班毛、 牛蜢、抹蜡、蜻蜓) 等等。若是还只认为“七”的出现只是种巧合,那么再看“七子之歌”( 香港、澳门、 *** 、九龙、威海卫、广 — 24 — 州湾〈广东湛江〉和旅大〈旅顺、大连〉) ,此处的“七”的出现是 因为作者将“旅顺”和“大连”合二为一,将“八”合为“七”,因 而绝对不是文学创作中无意识的“七”的运用,也不是无意识 的“七子”的形成,而是诗人闻一多受到“七子模式”影响的表现。
总结以上只是小尘对传统文化“七”数字的一种学说的解读,另外我国的学术界还有天象说和数式说等其他学术理论并都有充分的依据,但是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要解释数字“七”的含义,确实应当以周期说为主要学术方向和依据,再辅以天象说的看法,数式说的后期发展理论,从而探讨深究神秘数字“七”的含义,这对于挖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探寻原始思维模式,了解民族精神、心理的变迁都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