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日戌月生-老话说双金坐伏头

admin2023-03-08 21:22:4132

庚日戌月生,老话说双金坐伏头?

老话说“冷有三九,热有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我国大部分地区会出现持续的高温天气,上蒸下煮,大地呈现出一片骄阳似火的现象。

今年什么时候入伏?

三伏天是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的10天,中伏可为10天,也可为20天,因此三伏天要么是30天,要么是40天。如果夏至与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那么中伏就有10天,如果夏至与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那么中伏就有20天。

老话说“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四庚数中伏,秋后一庚数末伏”,说的就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时间,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就是入中伏的时间,立秋后的 *** 个庚日就是入末伏的时间。

所谓的“庚日”就是表示带有“庚”字的日子,我国古代用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互配对组成60天,首尾相连循环记录日子,就比如今天是“甲子日”,那么明天就是“乙丑日”,后天就是“丙寅日”。庚日与庚日之间间隔10天,庚日总共有6个,分别是庚午日、庚辰日、庚寅日、庚子日、庚戌日、庚申日。

今年6月21日是夏至日,为“乙巳日”,夏至后的 *** 个庚日在6月26日,为“庚戌日”。6月26日往后推迟20天,便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庚午日”,因此7月16日便是今年入伏的时间。

由于初伏为10天,因此7月16日往后推迟10天便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7月26日便是入中伏的时间。今年8月7日立秋,这天是“壬辰日”,立秋后的 *** 个庚日在8月15日,为“庚子日”,因此8月15日是入末伏的时间。由于今年夏至与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因此今年中伏有20天。

2022年三伏时间:7月16~7月25日为初伏,共10天;7月26日~8月14日为中伏,共20天;8月15日~8月24日为末伏,共10天,今年三伏天有40天。

老话说“双金坐伏头,连阴到立秋”,今年是双金坐伏头吗?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万物周而复始。在五行学说里,南方属于火,东方属于木,北方属于水,西方属于金,中央属于土。

五行与天干有着密切的连续,在10天干中,庚和辛都属金,表示西方。五行与季节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春天属于木,夏天属于火,长夏属土,秋天属金,冬天属水,在12地支中,申、酉主宰秋季,属金。

10天干中“庚、辛”属金,12地支中“申、酉”属金,所谓的双金就是指“天干和地支都属于金”,如庚申日、辛酉日就属于“双金日”。今年7月16日为中伏,为“庚午日”,因此今年入伏不是“双金日”,自然就不属于双金坐伏天。

上面已经说了,五行中“金生水”,双金日自然预示着雨水多。“双金坐伏天,连阴到立秋”的意思是说,如果入伏这天是“双金日”或者“纯金日”,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雨水会特别多,阴雨天会持续到立秋节气。

三伏期间是农作物生长的旺盛期,此时春播作物正处在抽穗、扬花、灌浆期,对水分的需求量大,多下雨有利于农作物高产。老话说“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三伏时期间如果雨水少,那么就会引发“伏旱”,伏旱会导致农作物严重减产,严重的会导致 绝收和人畜饮水困难。

庚日戌月生-老话说双金坐伏头

关于入伏后“雨水多不多”,老祖宗还留下了2句农谚,饱含智慧

伏分为“公伏”和“母伏”,如果入伏这天的农历日期是单数,那么就是公伏;如果入伏这天的农历日期是双数,那么就是母伏。今年7月16日入伏,对应的农历日期是六月十八,十八是双数,因此今年是“母伏”。

1、雨淋母伏头,炕头长蘑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入伏这天是“母伏”,并且当天下雨,那么接下来的雨水就会很多,空气潮湿导致炕头都长出了蘑菇。今年是“母伏”,按照老祖宗的说法,如果入伏这天下雨,那么就不容易发生伏旱。

2、雨淋公伏头,晒破狗舌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入伏这天是公伏,并且当天下雨,那么预示着接下来的雨水会很少、气温会异常炎热,很容易发生“伏旱”。

总结,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因此老祖宗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总结出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如今科技发达,根据气象卫星来预测天气更加准确。

重丧日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重丧日?是指人去世出殡,大忌用此日。若犯此日,亲人恐有接连去世的情况。

重丧日,最早见于王充《论衡·辨祟》所载:“辰日不哭,哭有重丧”,后人据此总结为“彭祖百忌”之一,另据易学制成重丧日之说。《重丧日歌》如下:

正庚连七甲,二辛八乙当。

五丁十一癸,四丙十壬方。

三九逢戊日,六腊己重丧。

此歌即是:

寅月庚日,卯月辛日,辰月戊日,巳月丙日,午月丁日,未月己日,申月甲日,酉月乙日,戌月戊日,亥月壬日,子月癸日,丑月己日。

民间又有重丧日明、暗、季之说,以上即是明重丧日。明则大凶,即日有大灾;暗则小凶,百日内有灾;季则小凶,年内有灾。

暗重丧日,即是大月逢初一、初五、三十;小月逢十五、十六、十八、二十、廿四、廿六。

季重丧日,即:

春怕申酉戌,夏逢亥子丑。秋遇寅卯辰,冬季巳午未。

另,《钦定协纪辨方书》又载有“复日”一说,与重丧日类似。

复日,主事有重复之应,吉则再吉,凶则再凶,事有重复,故名之曰“复日”。其原文所载如下:

庚日戌月生-老话说双金坐伏头

《 天宝历 》曰:“复日者,为魅罡所系之辰也。其日忌为凶事,利为吉事。”《 历例 》曰:“复日者,正七月甲庚,二八月乙辛,四十月丙壬,五十一月丁癸,三六九十二月戊己日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