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卦算命-策数和轨数的运用

admin2023-01-28 20:30:5714

少阳卦算命,策数和轨数的运用?

策数源自于大衍筮法,就是用蓍草棒棒卜筮的时候,按照一定的程序后,所得的蓍草棒棒,要么是六堆、要么是七堆、要么是八堆、要么是九堆,每堆有四根蓍草棒棒。

六为太阴,七为少阳,八为少阴,九为太阳。

以太阴数字对应阴爻的策数:6×4=24

以太阳数字对应阳爻的策数:9×4=36

轨数源自于何处呢?《易纬乾凿度》。

这本书的立论植根于深厚的天文历法背景,比如说,《乾凿度》中解释“大衍之数”为什么是五十?以五音六律分太少,再配合二十八星宿。三者的数字之和,刚好是五十,为大衍之数。

五音太少,为十天干也;六律太少为十二地支也;二十八星宿为日月之舍也。

五音为阳,应日。六律为阴,应月。

10+12+28=50

这就是大衍之数,令人信服。

至于轨数,以八乘以四时、四维定阳爻轨数:

8×4×4=128

以七乘以四时、四维,定阴爻轨数:

少阳卦算命-策数和轨数的运用

7×4×4=112

少阳卦算命-策数和轨数的运用

到底什么是易经的?

传孔子为《易经》作传,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易经》版本的“初始版本”,其实,许多人已经发现,孔子作传这事也是后人假拖来的,并非真的是孔子一人作品,《易经》是经过许多人的丰富、发展来的。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这话本身是大衍法的占卜 *** ,也就是俗称的口诀秘籍。一般来讲,50根筮草取1根为太极,余49任意分两拨,这就是太极生两仪,然后四四再分,这就是四象……按道理来说,天地大数为55,筮草占卜却取了50,为什么这么做,不得而知。关于四象,说法也是不一而足,为什么要以四四分,说法众多!

在《易经》中有个少阳,老阳,少阴,老阴的说法,这也被称为四象,也有人说是春夏秋冬四时,现在被普遍接受的就是这种说法。最初的《易经》并没有和阴阳五行结合,它是一本纯粹的占卜书籍,后来经过孔子、阴阳家、道家等学派的发展和深化才有了如今的《易经》,而儒家核心思想之一“生生之德”也是启发于《易经》,所以,《易》并非是道家专属,纵观整个春秋战国以及前后时代的著名学说或者学派,都会发现《易经》的踪迹。

《易经》如此厉害,那作为这本经书的重要概念“四象”当然极其重要。《易》可追溯到夏朝时期,而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靠“农耕”起步的历史渊源的大国,所以不可避免的,《易》最初的产生也是与农耕有着密切关系的。既然种田,那定然要看四时,初夏秋冬是基本单位了,二十四节气、阴阳五行、天干、地支……这些在我们看来玄之又玄的东西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也许他们最初并没有用的现在看到的这么复杂,只是被各种组合、提交、上升、抽象之后,也就越来越难理解。

quot这个字念什么?

爻yáo,无级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即为阴、阳,两仪生四象,少阴、老阴、少阳、老阳。传说古代伏羲在画八卦时,上对天、下对地、中间代表人,至此有了天、地、人三才。而在每个卦中,代表天、地、人三才的就用三个爻来表示。“爻”的本意确实有多种说法,楼上已经说了很全面,我补充一点个人看法:爻字可以诠释八卦的整体概括,卦有上卦下卦之分,“爻”字为上下结构;周易有64卦,“爻”字其中一个×为4个八,4*8=32,两个×为64,所以“爻”字可以概括64卦。

少阳卦算命-策数和轨数的运用

卦象少阴少阳少阳老阳老阳老阴是什么意思?

在摇铜钱卦中,如果三个铜钱为两正一反,就是少阳;两反一正,就是少阴;全是正面,就是老阳;全是反面,就是老阴。顾名思义,老阴老阳,就是阴或者阳发展到了末期阶段,根据物极必反的原理,它们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所以老阳会变成阴(少阴),老阴会变成阳(少阳)。

但是改变以后的少阴少阳又和一开始用筮法直接得到的少阴少阳不同,它们属于一种变爻,即代表一个变化的过程。

在筮法中,这种变爻具有重要的意义。至于如何重要,那就一言难尽了。

用49+1根蓍草的筮法比较复杂。是卦象不是挂象,八卦的卦象,它不仅代表的物象之多,而且还有“八卦之象”,“六画之象”,“像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对之象”,“方位之象”,“互体之象”,真可称为象之“群”象。

少阳少阴老阳老阴代表什么?

老阴记录为X、老阳记录为O,如此共摇六次之后就能得到本卦,而变卦是取决于卦中是否有老阴、老阳,有的就称为动爻,然后阳动变阴,阴动变阳,得出变卦。见下例:例如我摇卦如下: *** 次少阳———,第二次少阳———,第三次少阴— —,第四次老阳O,第五次老阴X,第六次少阴— —那么就开始排卦,由下至上排列,得出本卦为上震下兑《雷泽归妹》:— —— —X———O— ———————再根据阳动变阴、阴动变阳的原理,得出变卦为上坎下兑《水泽节》:— ————

X 注意看,这爻已由阴爻变阳爻— —O同样,阳动变阴— ———————至此,主卦、变卦都排列好了,《雷泽归妹》之《水泽节》明白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