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的意思-庚戌月是什么意思
庚戌的意思,庚戌月是什么意思?
天干丁年和壬年,寒露到立冬的时间段,就是庚戌月。女人心贤,勤奋方能兴家。庚戌月为禄马贵人日。庚戌月庚金坐戌土临衰,坐支偏印,正官,劫财。庚戌月出生的女性。
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等词都有什么含义?
古人说来倒是十分的有趣,说话就是喜欢用一些拐弯抹角的词语,对于现代的人来说,就像在打哑谜一样,猜来猜去,也不一定能猜到准确答案。
他们为什么喜欢这样用词呢?这还要落实到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上来,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妙无穷,它们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引领者,也可以成为我们精神之上的指路人。
所以古人们对一些专业词汇的用法,也是经过了千百年的打磨和锤炼而雕刻出来的。看似复杂的背后其实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样看来,读古人的书还是要多喝点墨水,否则那就是在看天书,就如当你看到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这些词汇时,你能一眼就能看明白它的意思吗?别说含义了,有的恐怕对读音都很陌生!
那这些词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呢?这个问题可能大部分人都知道,就是形容人的年龄的。那么每一个专有名词它对应的是人的哪个年龄段?又有何深意?这些问题就有待大家斟酌了。
用这些词去形容人的年龄其实是有一种高级感在背后做支撑的,所以古人们也都喜欢用,包括现代的人也一直在沿用。否则用一个数字就能说明的问题,何必搞得这么复杂呢!
传统文化之年龄称谓
那么今天我就来推敲推敲这些词语,与古人们进行一次谈话,看看这些用来形容年龄的词语背后到底盖着一层怎样的神秘面纱!我们一一将它们揭开,来一睹其真容:
1、豆蔻【dòu kòu ],有豆蔻年华之称,比喻13岁的女子。杜牧曾有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话诗的意思是:少女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13岁年华,就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含苞待放的豆蔻花宛如十三四岁的少女
在这里杜牧把十三岁的美少女比作了豆蔻,加上他的诗影响广泛,因此在后世发展中,也衍生出了“豆蔻年华”一词。
古人为什么会用豆蔻之名去形容十三四岁的娇羞少女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的花,它开的花是含苞花,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之感。
再加上在二月枝头的豆蔻花姿态袅娜,举止轻盈,正要含苞待放的样子,正好非常的符合十三四岁少女的模样。
所以杜牧用豆蔻花来形容这个年段的少女,也确实比喻得恰如其分。
豆蔻其实只是一种名不经传的植物,但因诗人的这首名作也算赫赫扬名了。
古代文化常识
2、及笄[jí jī],有及笄年华之称,指女子年满15岁。在古代,对于十五岁之内(包括十五岁)的各年龄段的小女孩,除了十三四岁的少女可以用豆蔻去形容之外,其他的年龄段所用的专有词皆和头发所呈现的状态有关。
例如垂髫、总角、及笄,这三个年龄段的小女孩皆是以头发的变化特征来做命名的。垂髫顾名思义,
垂就是垂直的意思,髫这个字我们一看就知道是和头发有关系,所以这两个字联系起来指的是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用在年龄上其实也很好理解,小孩子小的时候头发细软,不太好扎,干脆就给留个短发。
放在今天也同样适用这个道理,一般大一点的小孩才扎辫子。那么垂髫是指的多少岁的小孩呢?那就是3-7岁之间的小孩子。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到了总角又不一样了,证明小孩子又长大了几岁,可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
形如两个丸子,看起来十分的可爱。当小女孩的头发可以梳这种发型的时候,那就代表着是8-12之间的孩子。
十三四岁的少女我们在前面已经讲了,那再来看长到15岁的女孩子,呈现的又是一个什么发型呢?
在古代女子长到15岁就要行及笄之礼。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成人礼,意思就是长大了,成人了,可以出嫁啦!
及笄之礼中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女子的头发,笄指的是女子束发用的簪子,行了笄之礼之后,
女孩子的发型是又升级了,需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也有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味道。
女子十五岁行及笄之礼
古人用头发的状态不同去呈现出女孩子们各个阶段的年龄,是不是在智慧中还蕴藏着一种含蓄的美呢!
3、知天命,五十而知天命,指的是50岁首先知天命在这里不是听天由命,一个人活到了五十岁,已经年过半百。
前半生的所有经历已经足以为自己的人生上一堂生动的课,这堂课上到了五十岁也该领悟得差不多了。
五十岁已经到了活得通透的年纪
知天命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的一种人生态度。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说人到了五十岁之后,知道了实现理想之路的艰难,以及在人生当中需要扮演的各种不易的角色和身份。
而到了五十岁之后,生活应该回归本真,五十岁之前为了追求理想而全力以赴,五十岁之后对于这种精神也应该继续发扬,
但对于个人名利显然多了一份淡薄和坦然。这也是因为人活到了五十岁,通过前面这几十年的阅历,也从中探到了人生之真理吧!
孔子箴言
4、花甲,花甲之年,指60岁用现在的眼睛来看花甲二字,让你想到是不是美食中的花甲呢?在古代的花甲可不是指吃的美食,而是和年月、时代、年纪、年岁有关。
说到这一个知识点,我们就必须来深入地了解一下古代的一种纪年法,那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因为“花甲之年”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出来的。
在中国传统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大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十天干
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是阳配阳,阴配阴,如甲为阳,子为阳,可配成甲子,乙为阴,丑为阴,可以配成乙丑,以此类推,天干用六轮,地支用五轮,正好配一周为60年,我们可以依次将之排列出来: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十二地支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从甲子开始,排到癸亥结束,一轮刚好是60年,60年之后又从甲子开始继续,周而复始,这就是干支纪法。
轮60年就是一个甲子,也叫六十花甲。所以人到了六十岁称为花甲之年也是由此而来。
读到这里,你搞清楚了花甲之年的含义了吗?它和现代的美食花甲所表达的意思那是天差地别噢!
并且理解起来还有点难度,为了寻找这只“甲花”,只能穿过千年的时空隧道,从老祖宗身上去查寻答案。
六十称作花甲之年
5、古稀,古稀之年,指70岁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古代的时候,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就算高寿了,
因为在医疗条件和物资条件相对落后的时代,导致人活到七十岁的比较少。
所以要是生活在古代,人活到七十岁那就是一个奇迹了。当然同现代是不能相比的,随着科技医疗的进步,
现代人活个七十岁那就是小菜一碟。现如今的社会80岁、90岁,更有上到100岁的也是大有人在,不足为奇。
这样看来,把古稀这个词放到现代,最少要把它移到100岁才比较合适。古稀的含义呢也就不言自明了,
它是在特定环境下所衍生出来的用来形容一部分寿命相对比较长的人,故称古稀之年。
七十称作古稀之年
6、耄耋【mào dié】,指80-90岁,高寿泛称在古代,七十岁就算古来稀了,能活到*** 十岁,那就可堪称奇迹。
耄耋在古代大致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具体的年龄80-90岁之间的人,一种是泛指高寿。
八十为耄,九十为耋,八十耄称“高寿”,九十为耋称“大寿”,将八十岁与九十岁重合在起,
也就有了耄耋之年的由来,有句俗语说:“人望年高树望春”,也表示仰望长寿的美好含义。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关于人的年龄有过一句精辟的表达,“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而偏偏没有说耄耋之年,其实这也不能怪孔子,
指高寿老人
因为在古代耄和耋是被分开来说的,在《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而在《礼记曲礼》中又有记载:“八十九十曰耋"。
也就是说七十岁称作耄,*** 十岁称作耋,而两者加在一起,那便是高寿的一种泛称。
7、期颐【qī yí】,指100岁人能活到一百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都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在现代人的身体进入花甲之年,各种机能也就随之下降了。
一个能活到一百岁的老人基本上也丧失了劳动能力,行走能力和自理能力。处在这个时段的老人连基本的生活都是需要后人们来照顾的。
期颐100岁老人
然而“期颐”这一词虽然是用在形容100岁老人的身上,但更多的在这一词中是寄予了老人们对后代的期望。期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很简单就是期望的意思。
那颐呢,有保护调养之意,到了百岁之后的老人,要想做到颐养天年,当然还需要子孙后辈的孝心。
“期颐”一词也是在间接的告诉后人,对待将我们含辛茹苦养大的长辈,要让他们老有所依,安享天伦。
写在最后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有什么含义呢?这大约就是在诠释着人这一生的生长过程吧。这些名称虽然把它们翻译到数字,仅仅指的是人的年岁。
守住文化根脉,弘扬文化精华
看来简单,实则在这每一个用词的背后都暗藏着一番深意,豆蔻是象征着少年正要准备绽放的一朵含羞花;
及笄是人生中的一份成人礼;知天命让我们知道了人生的意义和真谛;花甲古稀之年回归本真,了悟人生;耄耋、期颐从容放下,安享天伦。
对于这些词汇所对应的年龄你都知道了吗?古人称年龄不用数字,那是因为在这背后涂抹了一层浓厚的文化底蕴,现代的人古文不到十级水平,估计都得靠猜谜语。
虽然将传统文化应用到现在的生活中,没有那么方便快捷,但守住文化根脉,弘扬文化精华,依然是吾辈需要继承的遗志。
一份雅致,一份从容,一种情怀,一种自信,在人的举手投足间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特质,皆是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上所吸取的养分。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六庚天刑是什么意思?
六庚天刑指的是,庚子年,庚寅年,庚辰年,庚午年,庚申年,庚戌年。六庚就指的是以上这些年份。这些年份也是六十甲子流年中的其中一部分年份之一,庚是十天干中的其中一个,五行属金的。例如庚寅年,庚是天干属金,寅是地支属木,两者之间组合起来就是农历纪年上计算的庚寅年。
枕中记2024年原文?
2024年原文如下
甲辰稍吉庆,五谷半虚空。春夏多淹没,秋冬雨不通。鲁地桑蚕好,吴邦禾稻丰。收成四分有,六畜死灾凶。商贾价增贵,冻雪在三冬。
子贡曰:先有水患,后遭旱干。灾见六畜,寒在冬三。何以御之?宜作善、疏通水道,增修塘堰,寒衣多送,活彼穷汉。
乙巳禾稻秀,夏日遭干旱。五谷宜早种,迟栽光眼看。刀兵自南来,将军离州县。天虫筐内死,丝棉不成线。
子贡曰:干旱频仍,刀兵顿起,是天降之劫,以收其恶者也!然虽天降之,而实人之自造。倘能大众同心、悔过迁善,有不化凶为吉、拨乱返治者,吾不信也。
丙午水滔滔,种植最宜高。低田遭水没,天虫口如刀。六畜多灾瘴,人民苦相遭。鲁卫成巨浸,江东谂岁标。
子贡曰:洪水滔天,希有水患。淹毙人民,冲断粮田。何以御之?增修塘堰。水归其壑,可以免难。尤宜各存天理,改恶从善。阳气浸劢,自然水不泛滥。
丁未风雨充,五谷半吉凶。秋日防干旱,早晚禾皆丰。蚕见丝则少,六畜有瘟疯。人民颇能全,草木多生虫。
子贡曰:大水之后,雨顺风调;离乱之余,年丰人寿。其凶之转而为吉者,虽曰气数当兴,万须善待其后,多作义方无各而悔也。
戊申饥荒起,老少无食米。春日雨广有,夏月旱无比。黄龙土中卧,化作蝴蝶起。种植莫数低,结实遭洪水。桑叶被头空,蚕娘徒自喜。
子贡曰:人民饥荒,蚕桑亦贱。宜多兴义举,或养孤老,或肓婴孩,或平耀施粥,善气薰蒸,自可转移造化。
己酉好种田,早稻十分全。晚禾防鼠耗,夏月雨绵绵。秋来麦茂盛,三冬雪满山。桑柘空留叶,得茧少丝绵。
子贡曰:丰年有众,大地无私。少种福田,多培心地。夏施茶水,冬送寒衣。作阴功之种种,行方便于时时,始无负上天降康之意。
庚戌多生病,瘴害黎民。五谷遭虫食,蚕丝价甚轻。禾麻吴地好,麦谂在荆秦。春夏水漂流,冬来霜雪侵。
子贡曰:瘴疫为殃,宜广施药材以救之;洪水泛滥,开通水渠以防之;霜雪冻凝,宜送寒衣以恤之。如此则虽有虫蝗亦必不害稼矣。
辛亥人和谐,朝廷宽税财。田禾不宜早,扛刀上花街。春夏雨均调,秋冬乐快哉。鲁街无饥渴,燕赵无瘴灾。田地人争估,借牛买棺材。
子贡曰:大有丰年,国之瑞也,家之庆也!宜兴讲约,明礼立义塾,以广教化有国、宜然有家,何独不然。
壬子值鼠年,禾稻不周全。耕种只宜早,蚕桑要向前。春日防旱咽,夏秋多甘泉。更就疾病走,焚香祈上天。
子贡曰:疾病起,稻不全,凶道也!急宜悔过迁善,祈告上天。一悔而不致于凶,再悔乃可趋于吉。悔之时用大矣哉!
癸丑受煎熬,二凶一吉年。淮吴主旱涸,燕宋足流泉。六畜遭瘴劢,贼起广州边。禾穆有虫蝗,收成若不全。
子贡曰:旱兼至盗贼滋,复有虫蝗,收成不遂,数者备矣。多凶少吉,奈之何?不修德以回天,悔过以谢地?誓不行诸恶事,惟行诸善举也。
大魁罡什么意思?
魁罡,四柱神煞之一。 壬辰庚戌与庚辰, 戊戌魁罡四座神,不见财官刑煞并, 身行旺地贵无伦. 辰为天罡, 戌为河魁, 乃阴阳绝灭之地, 辰是水库属天罡, 戌是火库属地魁, 辰戌相见为天冲地击.魁罡格在日柱方能入格, 身值天罡地魁, 衰则彻骨贫寒, 强则绝伦显贵, 一见财官, 祸患立至, 或带刑杀尤甚. 运临财旺官旺处, 若月令见财官印绶,日主一位, 财官印食取用, 食得位即无大害. 命带魁罡 命带魁罡的人, 个性耿直, 胸无城府, 疾恶如仇, 聪明果断, 善用权力, 赏罚分明, 喜欢见义勇为. 魁罡是制服众人之星, 有领导威权, 也有刚强不屈之个性. 女人有此星, 则心性过度刚强, 于婚姻有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