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客入命-如果有一天人类消失了
吊客入命,如果有一天人类消失了?
人类消失最可能的原因分析
可能有人说是 *** 。我认为这不太可能,因为现在很多国家都拥有 *** ,这些国家相互用起来,那是他们自己也都不想活了!如果不是某个国家的领导集团都发神经了,一般不会首先用 *** 的。
还有人说是外星人。我也认为不可能,因为星际空间辽阔无比,各自的生存方式和需求不会一样,相互接触都困难,互相不会产生重大矛盾和冲突,何必用巨大的花费来灭地球人呢!
也有人说是人类自己高度文明后的基因改良或高等机器人。我也认为不太可能,人类本来是不断聪明的,不至于傻到还干灭绝人类自己的事情。发现有危害就会停止的,比如已成功的“克隆技术”。
或许有人说是外来小行星的碰撞。这一情况的危险是比较大,6500万年前地球霸主恐龙,就是因一个10公里大小的小行星,撞击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处而造成灭绝的。但如今人类科技发展足以制服小行星的到来,对于稍大点的也有一些方案,如过若干年后计算出将有小行星碰撞地球的情况,人类更会有办法制止的!
说来说去,我认为造成人类灭绝的更大可能是地球环境的改变。温度或变得特冷,更有可能变得太热,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得到 *** ,没有可吃的东西了。或者因太阳出现个头疼脑热,就会改变地球的条件,造成人类需要的阳光、空气和水发生变化,人类也就灭绝了!
所以,在大自然还没有 *** 人类的生存条件的时候,我们人类自己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并多做保护生存条件的研究和找到替代这些必需条件的方案,使人类尽量别灭亡!不要把精力和材力用在称霸、抢夺和制服别人的人类内斗上!
庄子击缶而歌的故事简述?
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不但不哭,反而敲着盆子大声唱歌。他的朋友惠施责难他说:“生活在一起这么久了,她为你生儿育女,现在老而身死,不哭也罢了,还要敲着盆子唱歌。这岂不太过分了吗?”
面对惠施的责难,庄子也有自己的一番说辞:
当她刚死的时候,我怎能没有感慨呢!可是我经过仔细省察以后,便明白她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而且没有形体产生的气候征兆。在浑沌混杂之中,逐渐酿成了产生形体的气候征兆,进而具有了形体,进而具有了生命,进而又有了现在的死亡。生生死死,如同春夏秋冬的交替运行。推察起来,我的妻子本不是我的妻子。不只她不是我的妻子,而且我自己也不为我自己所有。现在我的妻子死了,她已经安静地回归浑沌混一的初始状态,躺在天地万物的大房子里,如同秋去冬尽,等候春天重新来临。而我却嗷嗷地在她身后痛哭,我自以为是我太不懂道理了,所以就又止住不哭。
在庄子看来,生生死死,就像来来往往,如同春夏秋冬四时的更替。生并不是获得,死也并不是丧失,生并不比死具有更大的意义。倒是死比生更具有回归万物、更新再造的可能,因此更接近于道,由道所任意委托差谴。
曹成王碑原文译文?
曹成王碑
韩愈
王姓李氏,讳皋,字子兰,谥曰成。其先王明,以太宗子国曹,传五王至成王。嗣封在玄宗世,盖于时年十七八。绍①爵三年,而河南北兵作,天下震扰,王奉母太妃逃祸民伍;得间走蜀从天子。天子念之,自都水使者拜左领军卫将军,转贰国子秘书。王生十年而失先王,哭泣哀悲,吊客不忍闻。丧除,痛刮磨豪习,委己于学。稍长,重知人情,急世之要,耻一不通。侍太妃从天子于蜀,既孝既忠,持官持身,内外斩斩②,由是朝廷滋欲试之于民。
曹成王姓李,名讳为皋,字子兰,谥号叫成。他的先王叫李明,以唐太宗之子的身份被封于曹,传了五代到成王。成王在唐玄宗时继承曹王封号,当时才十七八岁。继位三年后,黄河南北乱兵大作,天下震动深为惊扰。成王带着母亲太妃逃避祸乱于普通老百姓当中,并抓住时机走小路逃至四川跟从天子。皇子爱惜他,把他从都水使者的职位升到左领军卫将军,继而又任命为国子监秘书。成王十岁时父亲逝世,他哭得极其悲哀伤心,去吊丧的人都不忍心听。除去丧服以后,痛下决心,改掉豪门子弟的习气,虚心求学。李皋稍稍长大些后,非常通达人情,以当世的需求为紧急(的事情),有一点不通他都深以为耻。在四川侍奉太妃,跟从天子,极孝顺有忠诚。处理官务,修养自身,里里外外都很整肃。因此,朝廷逐渐想要让他去试着管理百姓。
上元元年,除温州长史,行刺史事。江东新刳于兵,郡旱,饥民交走,死无吊。王及州,不解衣,下令掊锁扩门,悉弃仓实与民,活数十万人。奏报,升秩少府。与平袁贼,仍徙秘书,兼州别驾,部告无事。迁真于衡,法成令修,治出张施,声生势长。观察使噎媢③不能出气,诬以过犯,御史劾之,贬潮州刺史。杨炎起道州,相德宗,还王于衡,以直前谩④。王之遭诬在理,念太妃老,将惊而戚,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直,坦坦施施⑤。即贬于潮,以迁入贺。及是,然后跪谢告实。
上元元年,任命他为温州长史,处理刺史要做的事务。当时,江东地区刚刚受过战争 *** ,加上天气大旱闹饥荒,百姓争着逃难,死了人都不再吊丧。成王到温州以后,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下令砸开门锁,大开库门,把库里存粮全部发放给百姓,此举救活了几十万人。奏章上报给天子后,升他为少府。参与平定袁州贼子叛乱,又迁任秘书,兼任别驾,部告说没有什么事务。又迁到衡州去任官。在衡州,成王使得法令齐备,政绩突出,有令则行,名声和地位日见上升,观察使嫉妒他,诬陷说成王冒犯上官,御史帮观察使诬陷。成王因此被贬到潮州任刺史。杨炎从道州被起用,任德宗的宰相,让成王回到衡州,来证明早先的罪名纯属诬陷。成王遭受诬陷时,想到太妃年纪已老,可能会为此惊恐难过。出门就穿上囚服去接受审问,回家后就换上官服,拿着笏板,泰然自若。即使是被贬往潮州,他也谎称升迁了,来向太妃报喜。到杨炎为他申明真相时,成王才跪着向母亲谢罪并汇报实情。
初,观察使虐,使将国良往戍界,良以武冈叛,戍众万人。敛兵荆黔洪桂伐之。二年尤张,于是以王帅湖南,将五万士,以讨良为事。王至则屏兵,投良以书,中其忌讳。良羞畏乞降,狐鼠进退。王即假为使者,从一骑,踔五百里,抵良壁,鞭其门大呼:“我曹王,来受良降,良今安在?”良不得已,错愕迎拜,尽降其军。太妃薨,王弃部随丧之河南葬,及荆,被诏责还。会梁崇义反,王遂不敢辞以还。升秩散骑常侍。明年, *** 烈反,迁御史大夫,授节帅江西以讨希烈。命至,王出止外舍,禁无以家事关我。大小之战三十有二,取五州十九县,民老幼妇女不惊,市贾不变,田之果谷,下(减产)无一迹。
开始,观察使非常暴虐,他派王国良戍守边界,王国良在武冈发动叛乱,带领戍守边界的兵众上万人,聚集荆、黔,洪、桂等地武力讨伐观察使,第二年的时候,气势更为嚣张。于是天子派成王任湖南地区的军帅,率领五万人马,去讨伐王国良叛军。成王到了以后,按兵不动,先写了封书信寄给王国良,正中王国良讳忌之事。王国良羞愧畏惧,请求投降,像狐狸老鼠那样狼狈地进进出出。成王假装为使者,带着一个骑兵,策马五百里,直抵王国良的营地,用鞭子打门,大叫说:“我是曹成王,来接受王国良的投降,王国良现在在哪里?”王国良迫不得已,惊愕不已地迎接参拜成王,成王招降了王国良全部的军队兵马。太妃去世,成王离开部下,随着丧葬队伍去河南安葬母亲,到荆州时,天子下了诏书责令他赶紧回去,当时正逢梁崇义 *** ,成王不敢推辞,回去了。升迁为散骑常侍。第二年, *** 烈 *** ,成王升迁为御史大夫,被授以旌节到江西任军帅来讨伐 *** 烈。命令到了以后,成王到外舍居住,禁止下人拿家事问他。大大小小的战斗有三十二次之多,夺取了五州十九县。百姓们老人孩子和妇女都没有经受惊扰,市场上买卖未受影响,田野里谷物粮谷不减分毫。
王始政于温,终政于襄,恒平物估,贱敛贵出,民用有经⑥。一吏轨民,使令家听户视,奸宄无所宿。府中不闻急步疾呼。治民用兵,各有条次,世传为法。
(选自《韩愈集》,有删改)
成王开始从政是在温州,最终的从政之地在襄阳。他一直注意保证物价平稳,贱的时候,官府就提价收进,贵的时候,官府就降价售出,百姓日用有了保障。派官吏与百姓接触,让他们到各家各户视察了解,使得奸猾之人无所停留。官府中听不到徒步走和大声叫的声音。治理百姓管理军务,都有条有理,世代相传奉为法则。
[注]①绍:继承。②斩斩:整齐庄重的样子。③噎媢mào:嫉妒。④直:申冤。谩:讥刺。⑤坦坦施施:胸怀坦荡、神态自若的样子。⑥经:常规,保障。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河南北兵作 作:兴起 B.及是,然后跪谢告实 谢:谢罪
C.从一骑,踔五百里 从:跟从 D.错愕迎拜,尽降其军 降:使投降
5.C(从,此处用作使动词,使……跟从,带着。课文《鸿门宴》:“沛公日从百余骑”意义和用法与此相同)
6.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曹成王李皋具有“治民用兵”才能的一组是(3分)( )
①自都水使者拜左领军卫将军,转贰国子秘书
②丧除,痛刮磨豪习,委己于学
③悉弃仓实与民,活数十万人
④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直,坦坦施施
⑤民老幼妇女不惊,市贾不变
⑥一吏轨民,使令家听户视,奸宄无所宿
A.①②⑤B.①③④C.③⑤⑥D.②④⑥
6.C(①表明皇上对李皋的爱惜,②表明李皋痛下决心,改掉豪门习气,努力学习,④表明李皋担心母亲因自己受诬陷而难过,故作泰然自若之态)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皋十岁时失去父亲,在唐玄宗时继承曹王封号。继位三年后,因战乱他带着母亲逃到四川投奔皇上,被提升做了国子监秘书。
B.李皋因政绩突出遭到观察使的嫉妒和诬陷,被贬为潮州刺史。杨炎了解李皋冤案真相后,奏明皇上,将李皋仍调为衡州刺史。
C.李皋带兵以国家大事为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先后招降了在武冈聚众反叛的王国良,轻易铲除了 *** 的 *** 烈。
D.李皋为政有方,注意保持物价平稳,派官吏接触百姓,让他们各家各户视察了解,使奸猾之人无所停留。
7.C(“轻易铲除了 *** 的 *** 烈”与原文“大小之战三十有二”不符)
8.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稍长,重知人情,急世之要,耻一不通。(3分)
(1)李皋稍稍长大些后,非常通达人情,以当世的需求为紧急(的事情),有一点不通他都深以为耻。(重点词:重、耻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王及州,不解衣,下令掊锁扩门,悉弃仓实与民,活数十万人。(3分)
(2)成王到温州以后,连衣服都没采得及换,就下令砸开门锁,大开库门,把库里存粮全部发放给百姓;此举救活了几十万人。(重点词,悉、活各1分,语句通顺1分)
(3)王始政于温,终政于襄,恒平物估,贱敛贵出,民用有经。(4分)
(3)成王开始从政是在温州,最终的从政之地在襄阳。他一直注意保证物价平稳,贱的时候,官府就提价收进,贵的时候,官府就降价售出,百姓日用有了保障。(重点词:估、敛、经各1分,语句通顺1分)
各位大神看一下八字?
乾造:一九八六年农历三月十四日亥时。丙寅年,壬辰月,丙申日,已亥时。八字敬批伤官格,用神为木,忌神为水,喜木补金。日元身弱。大运四岁四日起。流年庚子,命犯丧门。为凶灾之年,恐染伤痛。车患注意,命局逄刑,为无恩之刑,凡为人办事,从落不然,好心为人,反遭误会。本人性格温和,个性 *** 。与子女缘溥。要注意善养子女。个人安全 *** 。婚姻为家,保持家庭和睦,不可我行我素。处理好家庭关系。平生贵人星是猪鸡相人。你的纳音命为炉中火命,生三月有壬骑龙背之贵,但日元丙申,虽坐下有财。所逄大败日空亡。对本命影响极重,五行偏枯,金不发旺,要从逆境中走出,必寻找命中捷径,以达速效。望慎重其事。谢谢!
梁山好汉中仅有的三位女将最后是怎么死的?
梁山上仅有三位女将,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只能说梁山大聚义时仅有三位女将而已,分别为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和一丈青扈三娘。另外,梁山上的女将还有没羽箭张清的夫人——琼英郡主。
下面书生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四位女将的结局:
一、母大虫顾大嫂顾大嫂,上应地阴星,绰号“母大虫”,登州人氏,善使两口雌雄双刀,力大无穷,彪悍无比,三五十人近不得身!是登州派系的领头人物之一。
顾大嫂是小尉迟孙新的妻子,登州兵马提辖病尉迟孙立的弟媳,在登州城里开了一家酒店,黑白两道都有人脉,日子过得也还不错。
《水浒传》书中是这样描写顾大嫂:
“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红裙六幅,浑如五月榴花;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 *** ;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
可见,顾大嫂长得膀大腰圆,而且还经常“家暴”老公,但不影响夫妻恩爱。
顾大嫂之所以上梁山,主要是因为顾大嫂的两个表弟——解珍、解宝因为杀虎事件得罪了当地富户毛太公,被关进了大牢里面,毛太公用金钱买通了官府,要杀二人头,顾大嫂无奈之下,做出了杀官劫狱的举动。
但是,他们几个人就想劫狱,无异于痴人说梦,孙新也怕因此连累哥哥,于是顾大嫂就提议用计智取孙立,要挟孙立加入他们的团伙。
顾大嫂先是假托自己病重的消息骗孙立来看自己,等到孙立到了,她又说:“伯伯拜了!我害些救兄弟的病!”这一下子就把孙立给逼住了,孙立无奈只能苦着脸说:“却又作怪!救甚么兄弟?”顾大嫂当即反唇相讥:“伯伯,你不要推聋妆哑!你在城中岂不知道他两个是我兄弟?偏不是你的兄弟?”一番话就像连珠弹一样,把孙立逼得说不出话来。由此可见孙立虽然说是顾大嫂的大伯哥,本领高强,平时也惧怕这个弟媳三分。
等到孙立被逼无奈之下只能同意劫狱后,顾大嫂早就安排好了后面的事,孙立的老婆早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由此可见,顾大嫂不仅彪悍,而且心思缜密,是这个小团伙中的首脑人物。
劫狱之后,登州派一行人马就上了梁山,刚好赶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登州人马就作为内应进驻了祝家庄,最后里应外合攻破祝家庄,祝家庄教师栾廷玉也被孙立 *** 。
上了梁山之后,顾大嫂和丈夫孙新被安排在了步军头领之中,跟随梁山军南征北战,三败童贯、活捉高俅、征田虎、剿王庆、北拒辽国,顾大嫂都冲锋陷阵,一马当先。
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梁山军将领先后战死,最后顾大嫂和丈夫孙新都幸运的活了下来,顺利的回到了朝廷,被朝廷封为东源县君,回到登州终老一生。
顾大嫂也是梁山军中唯二活下来的女将。
二、母夜叉孙二娘孙二娘跟顾大嫂相比出身就差远了,虽然都是开店的,但人家顾大嫂好歹清清白白,而母夜叉开的却是黑店,专卖人肉包子!在江湖上都有了很大的名头,正所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孙二娘生性彪悍,因此就有了母夜叉的名声,但是打扮的又花枝招展,颇有几分姿色,书中这样描写她:
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公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纽。
孙二 *** 父亲曾经是江湖上有名的江洋大盗,武功高强,曾经一扁担打翻了张青,因此招张青做了个上门女婿,孙二娘也学得她父亲的一身本事,武功高强。
夫妻二人在十字坡开店,曾经用 *** 蒙翻了鲁智深,幸好张青赶来的及时,把鲁智深救了下来,也就因此与鲁智深结为兄弟。
后来武松杀嫂,被发配孟州,路过十字坡,孙二娘看武松生的高大,就想把武松迷晕了做包子,结果被武松识破,打斗一番被张青劝下,因此和武松结识。
后来武松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筋疲力竭之下,又被孙二娘救了下来,孙二娘给了武松一套行者衣服和一对雪花镔铁双刀,所以武松也有了绰号“行者”。
武松上了二龙山落草,随后孙二娘和张青也上了二龙山。
后来三山头领同上梁山,孙二娘也跟二龙山大寨主鲁智深一起上了梁山,大聚义后,孙二娘上应地壮星,和丈夫张青一起管理梁山驻西山酒店,负责探听情报工作。
参与了梁山的各大重大战役,征田虎、剿王庆、北拒辽国等,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在征讨方腊时,被方腊麾下头领杜微的飞刀 *** 。影视剧中孙二娘为了救武松中了埋伏,被压在排刺下面身亡。
梁山班师回朝,孙二娘被朝廷追封为旌德郡君。
三、一丈青扈三娘一丈青扈三娘是梁山上三位女将中武力值更高的一位,也是长得 *** 看的一位女将,但是可惜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扈三娘本是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飞天虎”扈成的妹妹,还是祝家庄三子祝彪的未婚妻,本领高强,使一对日月双刀,功夫了得。
梁山泊三打祝家庄时,作为祝彪的未婚妻扈三娘也来助阵,扈三娘骑在一匹青鬃马上,轮两口日月双刀。梁山军马中,王英好色,见是个女将,便想一合捉来,于是挺手中枪上阵与她交战,打了十合以上,王英落了下风。原来王英一边打,一边 *** 扈三娘,扈三娘心里恼怒,双刀直上直下,向王英砍来,王英打不过要逃,被扈三娘追上,活捉了过去。
活捉了王英后,扈三娘又大战欧鹏、马麟,均不分胜负,可见扈三 *** 武功在梁山上的一般武将之上。
欧鹏祖是军班子弟出身,使得好一条铁枪,宋江看了,暗暗地喝采。怎的欧鹏枪法精熟,也敌不得那女将半点便宜
两个(马麟和扈三娘)都会使双刀,马上相迎着,正如这风飘玉屑,雪撒琼花,宋江看得眼也花了。
但是,扈三娘跟一流武将林冲交手,却只不到十个回合就被林冲活捉了,林冲活捉扈三娘后,将其送到了梁山上宋太公处,宋太公将扈三娘认了干女儿,后来宋江为了笼络人心,就将扈三娘许配给了王英,从此扈三娘就成了王英的妻子。
上梁山后,扈三娘跟随梁山军南征北战,呼延灼带兵攻打梁山时,扈三娘曾用红棉套索捉住其副将彭玘。又与呼延灼交战多个回合,武艺赢得呼延灼的赞赏。关胜攻打梁山时,扈三娘又活捉了关胜的副将郝思文。打东平府时,扈三娘和孙二娘一同捉住了董平。
梁山受招安后,扈三娘与王英作为将领参与了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的战争。
征辽时,扈三娘与辽国天寿公主答里孛交战,两个打成一团,王英趁机将答里孛活捉。
征田虎时,扈三娘还和梁山上另一个女将琼英郡主大战几十个回合不分上下。
征讨方腊,扈三娘和王英也是战斗在一线,活捉方腊麾下大将“江南十二神”之一的“吊客神”范畴和“杭州二十四将”之一的温克让。
但是在攻打睦州时,扈三娘和王英遇到了江南法师包道乙(就是飞剑砍断武松胳膊的那个法师)的徒弟郑彪,郑彪先与王英交战,战到 *** 合,突然用法术变出一个金甲神人,吓得王英手忙脚乱,被刺下马。扈三娘见丈夫落马,急忙来救,与郑彪打了一合,郑彪回马便走,扈三娘追赶时,郑彪用一块镀金铜砖打中她面门,将她打落下马而死。书中此处写道:“可怜能战佳人,到此一场春梦”。
宋江班师回朝后,扈三娘被追封为花阳郡夫人。
四、琼英郡主琼英本来是将门之后,但是不幸在十岁那年遭逢田虎作乱,家破人亡,母亲被田虎掳走坠下山崖而死,琼英被家中主管叶清抚养长大。
田虎的国舅邬梨没有子嗣,看见琼英生的眉清目秀,于是就收养了琼英为养女。后来知道偶然机会,琼英知道了原来田虎就是造成自己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于是琼英整日以泪洗面,谋划复仇。
有一天琼英在梦中遇到一个神人,神人教她习练枪棒武艺,而且琼英在梦中还遇到了一个绿袍年少将军,教她飞石绝技,当然这个绿袍将军就是没羽箭张清。
琼英在梦中学会飞石绝技之后,对养父邬梨说道:“夜来梦神人说:‘汝父有王侯之分,特来教导你的异术武艺,助汝父成功。’”邬梨听后自然十分高兴,于是就教给琼英武艺兵法,并让琼英单独领兵。
后来琼英遇见张清,两人一见倾心,并且吴用定下妙计,里应外合拿下了威胜城,后来张清拿下田虎,琼英大仇得报,也与张清结为了夫妇。
梁山军征讨方腊时,琼英已有了身孕,于是就留在了东京,后来琼英生下一个方面大耳的儿子,得知张清已经在独松关战死,就给儿子取名张节,意思是保住张清的气节名声。
后来方腊被平定,琼英带着儿子前往独松关扶柩到张清故乡彰德府安葬,然后独自一人抚养儿子张节长大,张节长大后,跟吴玠大败金兀术于和尚原,杀得兀术亟须髯而遁。因此张节得封官爵,归家养母,以终天年,奏请表扬其母琼英贞节。
总结以上就是四位梁山女将的结局,顾大嫂算是全身而退,一家人还有了功名,孙二娘和扈三娘战死在江南,不免令人唏嘘,琼英郡主独自抚养儿子,培养出一代名将,值得敬佩!
本文由@铁琴书生原创,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