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字算命涵-琳的意思是什么

admin2023-02-26 15:27:0512

解字算命涵,琳的意思是什么?

琳,普通话读音为lín。“琳”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美玉也。从玉林声。力寻切”。“琳”的基本含义为美玉,如琳珉、琳琅;引申含义为青色玉,如琳函(青碧色的玉制封套)。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琳”的用法一般是指本义美玉,如琳球(指美玉)。

唐代一丈多少米?

丈也是长度单位之一,在我们生活中可能用得比较少了,任何长度单位都有它特定的场合,所以也需要了解学习一下,下面来一起认识什么是丈吧!唐朝的一丈等于多少米

关于丈字

丈,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zhàng,会意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 。本义为度量单位,十尺为一丈;引申义有对长辈的尊称、丈夫的略语等。

丈的长度单位换算

一丈与以下长度单位换算等于:

3.3333333 米(m)

10 尺

333.3333333 厘米(cm)

33.3333333 分米(dm)

3333.3333333 毫米(mm)

3333333.333333 微米(um)

3333333333.333 纳米(nm)

3333333333333 皮米(pm)

3.5233e-16 光年(ly)

2.2282e-11 天文单位(AU)

131.2335958 英寸(in)

131.2335958 inch(in)

0.0066667 里

100 寸

0.0033333 千米(km)

10.936133 英尺(ft)

3.6453777 码(yd)

0.0020712 英里(mi)

0.0017999 海里(nmi)

1.8226888 英寻(fm)

0.0165699 弗隆(fur)

1000 分

10000 厘

100000 毫

另外,很多朋友问:一亩等于多少丈?

先搞清楚丈是长度单位,亩是面积单位,不能直接换算,1丈长,30丈宽,等于0.5亩,1亩=60平方丈

在标准单位里,1亩=3分之2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5亩。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丈,十尺也。从又持十。直两切

说文解字注

丈,十尺也。从又持十。

夫部曰。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然则伸臂一寻。周之丈也。故从又持十。直㒳切。十部。

康熙字典

《唐韵》直两切。《集韵》《韵会》雉两切。《正韵》呈两切,长上声。十尺曰丈。《前汉·律历志》: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又《左传·昭三十二年》:以令役於诸侯,属役赋丈。疏:属聚下役,课赋尺丈。

又《哀元年》:广丈高倍。注:垒厚一丈高二万。

又《礼·曲礼》:若非飮食之客,则布席,席闲函丈。注:函,容也。

又长老之称。《易·师卦》:师贞丈人吉。

又朋友尊称。《长编》:富郑公称范文正公曰范十二丈。

又释氏所居曰方丈。杜甫诗:方丈浑连水。

又杜甫诗:百丈谁家上濑船。注:百丈,牵船篾也。《说文》:从又持十。俗加点,非。《正譌》:丈借为扶行之杖。老人持杖,故曰丈人。别作杖,通。

考证:《左传·昭二十三年》:以令役於诸侯,属役赋丈。谨照原文二十三年改三十二年。杜甫诗:百丈牵来上濑船。谨照原文牵来改谁家。注:百丈,牵船筏也。谨照原注筏改篾

复怎么拆字?

部首 夂

笔画 9

笔顺 撇、横、竖、横折、横、横、撇、横撇/横、捺

结构 上中下结构

復 fù

〈动〉

(1)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 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 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2) 同本义 [return to]

復,往来也。——《说文》

反复其道。——《易·复》

公归不复。——《诗·豳风·九罭》

扬触捆復。——《仪礼·大射仪》

无往不復。——《易·泰》

卒乃復。——《书·舜典》

解字算命涵-琳的意思是什么

不远而复,先典攸高。——南朝梁《与陈伯之书》

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死者不可復生。——《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旦復旦兮。——《书·大传》

言不可復也。——《论语》

又如:复还(回返)

(3) 引申为恢复 [restore]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复国(恢复邦国);复性(恢复善良的本性);复正(恢复正规、正常);复朴(恢复真朴);复故(恢复照旧);复籍(恢复学籍;恢复国籍)

(4) 回归,还原 [return]

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 齐七十余城皆复为 齐。——《史记·田单列传》

死者不可复生。——《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旦复旦兮。——《书·大传》

言不可复也。——《论语》

(5) 回答 [reply]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复于王者曰。——《孟子·梁惠王上》

王辞而不复。——《史记·司马相如传》

又如:复书(复信,答函);复谢(回拜,答谢)

(6) 报复 [retaliate]

纵无被坚执锐者北面复匈奴之志。—— 汉· 桓宽《盐铁论本文》

又如:复怨(报仇)

(7) 履行,实践 [carry out]。

如:复言(实践诺言);复践(履行约定之事)

(8) 古称人死后招其魂归来 [revive]。

如:复魂(还魂);招魂复魄

(9) 免除[赋税徭役] [remit]

民有东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免除三人的兵役。)——汉· 晁错《论贵粟疏》

又如:复除(免除徭役);复租(免除赋税);复免(免除徭役)

(10) 覆盖。引申为庇护 [cover;protect;shelter]

顾我复我。——《诗·小雅·蓼莪》

又如:复土(盖土);复载生成(天复地载,抚育成长。指庇养包容,教育成长);复瓿(比喻著作没有价值,只能用来盖盛酱的瓦罐)

词性变化

◎ 复

復 fù

〈副〉

又,再。中断再开始 [resume]

不行不可复者。——《管子·牧民》

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无复字。——《汉书·艺文志》

解字算命涵-琳的意思是什么

以一至万,则世世不相复也。——《汉书·贾山传》

得复见将军于此。——《史记·项羽本纪》

超复受使,固欲益其兵。——《后汉书·班超梁慬传》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聊斋志异·狼三则》

复前行,欲穷其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复籍;复帐( *** 接待第二个客人);复旦(夜尽复明)

◎ 复

復 複 fù

〈名〉

(1) 有里的衣服。即夹衣 [lined garment,dress,etc.]

複,重衣也。从衣,复声。——《说文》

有里曰複,无里曰襌。——《释名·释衣服》

夏不失复。——桓宽《盐铁论》

又如:复裈(双层裤,夹裤);复襦(有里的短袄);复衫(短袄);复衾(絮有絮棉的大被);复被(絮有絮绵的被)

(2) 远古人居住的洞穴 [cave]。

如:复穴(远古人所居的土窟);复穾(如洞穴一般幽深的屋子)

(3) 中医指七方之一的复方 [compound]。

如:复药(指由复方配制的成药)

古者民泽处复穴,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热蚊虻。——《淮南子·氾论》

又如:掏复(掏挖地室)

◎ 复

復 複 fù

〈形〉

(1) 重复;繁复 [compound;complex]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史记·秦始皇本纪》。又如:复用(重复运用);复沓(重复;重叠堆积)

(2) 夹层 [double]

从复道上。——《汉书·高帝纪》。师古曰:“上下有道,故曰之复。”

履中有木者,谓之复舄。——《方言》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唐· 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复道(楼阁间架空的通道);复道回廊(高楼间或山岩险要处架空的通道、阁道和曲折迂回的走廊);复哨(军事用语。即二人为一班的步哨);复账(双层的帷账);复壁(两层而中空的墙壁,可以藏匿人和物)

(3) 重叠 [overlapping]

陶复陶穴。——《诗·大雅·緜》

又如:复嶂(重叠的岩石山峦);复岭(重叠的山峰);复屋(上古时代一种楼阁的建筑);复阁(重叠的楼阁)

琳能组什么词?

琳宫、怡琳、琳腴、琳阙、球琳、琳玙、琳碧、琳观、琳瑉、琳札、琳房、琳篆、琳珉

琳,普通话读音为lín。“琳”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美玉也。从玉林声。力寻切”。“琳”的基本含义为美玉,如琳珉、琳琅;引申含义为青色玉,如琳函(青碧色的玉制封套)。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琳”的用法一般是指本义美玉,如琳球(指美玉)。

寅的组词?

的组词为寅时,寅好。

寅 [yín]

汉字

寅,汉语一级字,读作yín,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从函中请出箭矢,引申指恭敬,又引申为对同官的敬称,后借作十二地支的第三位,又表示农历正月、五行中的“木”和十二生肖中的“虎”等。《说文解字》认为是“髕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