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算命的-洛阳有哪些奇葩的地名

admin2023-01-30 07:51:0916

孟津算命的,洛阳有哪些奇葩的地名?

鸣 皋 镇

正确读音:míng gāo zhè

皋有两个读音:「gāo」、「háo」

读作「gāo」时,字义为水边的高地

鸣皋镇位于河南伊川县西南部,

辖区交通便利,

省道洛卢公路横穿全镇南北;

村北衡桃山上南岳古刹始建于北魏,

距今已有1400多年;

始建于北宋的二程书院,

是理学大师程颐、程灏的讲学著书之所,

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大 口 乡

正确读音:dài kǒu xiāng

大字有两个读音,这里念的是「dài」,大夫的大。

在嵩县白云山腹地还有个大章乡,

二者一字之差,

不过读音是一样的;

大口镇位于偃师市南部万安山北麓,

矿产资源丰富,

无公害农产品闻名域内外,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大口乡郭村这座石庙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白 碛 村

正确读音:bái qì cūn

一不小心就容易念成

“污渍”的“渍”「zì」,

其实是读「qì」。

白碛村位于洛龙区李楼乡最西端,

和安乐镇曙光村相接。

冶 戌 村

正确读音:yě xū cūn

首先 *** 个字是冶 「yě」,不是治「zhì」哦

第二个字就是咱们历史课学过的的戊戌变法的「xū」啦

冶戌村位于吉利区,

据说村子在古代曾有驻军,

主要任务一是冶炼金属制造兵器,

二是戍守渡口卫护洛阳,

所以各取一字,名曰“冶戍「shu」”

后来经过演变发展,

这个村名字又被改为“冶戌「xu」”。

滹 沱 村

正确读音:hū tuó cūn

“滹沱”一词主要表示河流名称和村落名称;

滹沱村位于高新区孙旗屯乡,

南依洛河,北临周山森林公园;

孟津县城关镇还有个贾滹沱村,

北邻瀍河西源,与寺河南村毗邻。

此外,巩义和青岛即墨市都有以滹沱命名的村子,

真是厉害了!

鹞 店 古 寨

正确读音:yào diàn gǔ zhài

有没有人读成「niǎo」店?

去年的周边游给大家推荐过鹞店古寨,

小编同事还经常读成「é」 店,

真是打心眼里鄙视他!

鹞店古寨位于孟津县平乐镇鹞店村,建于六朝,

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

鹞店古寨青砖瓦舍,

古树掩映,石磨石碾处处可见。

缑 氏 镇

正确读音:gōu shì zhèn

一定要注意别念成「hóu」啊!

缑氏镇是偃师市辖镇,

因系春秋时代周灵王缑姓皇后的诞生地而得名。

缑氏镇历史悠久,

因是古代中原四大名镇之一。

佃 庄 镇

正确读音:diàn zhuāng zhèn

虽然佃字有「diàn」和「tián」两个读音,

不过这里是读的「diàn」。

佃庄镇现归伊滨区管辖,

该镇地处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南部,

遗址面积占镇域总面积的85%以上。

境内有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汉魏故城遗址”

及“太学”“明堂”“灵台”等名胜古迹;

天文学家张衡曾在当地创造出举世闻名的“地动仪”;

境内相公庄村是宋朝宰相吕蒙正的故里,

现存西晋“辟雍碑”系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晁 沟 村

正确读音: cháo gōu cūn

一言不合就读成「zhào」沟有木有!

晁沟村是伊川县高山乡的一个小村庄,

曾是西汉景帝时御史大夫、

著名政治家晁错的故里和

《水浒》中梁山天王晁盖的祖籍,

王忠洼村曾为唐朝丞相王忠的故里,

唐初名相魏征殃后曾葬于高山镇魏庄村,

素有“五里三丞相”之说。

翟 镇

正确读音:zhái zhèn

翟字有「zhái 」和 「dí 」两个读音,

这里念的是「zhái 」;

最早的中国——二里头遗址就位于翟镇,

考古发掘和研究情况表明,

这里是公元前二千纪前半叶中国乃至

东亚地区更大的聚落,

它拥有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

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青铜冶铸作坊,

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

内 埠

正确读音:nèi bù

埠字其中一个释义就是指旧与外国通商的城市

在民国以前,

内埠一直是古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

店铺林立的商贸重镇。

内埠镇位于汝阳县北部,

是汝阳县经济重镇,

也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内埠有关帝庙、天爷庙、安阳宫等庙宇,多为清代所建。

内埠的小伙伴在自我介绍时,

是不是这样“你好,我是内部人…”

吓 田 寨 村

正确读音:hè tián zhài cūn

吓也是个多音字「xià」和「hè」两个音,

这里读的就是「hè」

吓田寨村有两个自然村组成,

一个是吓田寨村,一个是山门村。

吓田寨初名咳田寨,是以齐国名将田横墓而得名,

吓田寨村村民最早是明洪武三年从 *** 县迁徙而来;

山门村名是以该村址与舜帝庙南北成一轴线,

村址正对应舜帝庙山门而命名。

黑 扒 村

正确读音:hēi pá cūn

黑扒村位于新安县石井乡 *** 西南部。

四面群山环绕,四季常青,属革命老区。

鳔 池 村

正确读音:biào chí cūn

鳔池村隶属于洛宁县的涧口乡,

这里是一个以地质奇观为主,

辅以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的综合区域。

这里以奇峰为主,兼有巨石、奇石、

像形石、山体悬石等分布,

加上森林、山溪、气象、季节等景观条件,

使这些峰丛、峡谷、森林、村庄,

形成了一幅幅山水画卷。

后 杓 村

正确读音:hòu sháo cūn

杓有「sháo」和「biāo」两个音

一定要注意跟构「gòu」区分开,可别念错了

后杓村也叫后村、北杓柳村、杓柳北凹、后杓柳村

后杓村宜阳县樊村乡南部,

村子西高东低,

西有半坡山巍然为佑,东有一片平川凑阔视野;

村边是宜白公路南北向延升,以凑交通之便,

以坐西朝东的风水大相,

奠定了一方人杰地灵,以朴实勤劳的人文风貌,

殷实了无数个恬淡舒心的家庭。

除此之外,还有陆浑「hún」水库,

抱犊「dú」寨、偃「yǎn」师、姚凹「wā」村都经常被念错

洛龙区

根据门名命名的三条街

定鼎门街:该街北端是隋唐城定鼎门遗址,故得名。定鼎门,是唐代洛阳外郭城南面最中间的城门,在隋朝叫建国门。

厚载门街:该街北端在隋唐时代曾建有厚载门,故得名。厚载门是唐代洛阳外郭城南面三门中西边的城门,隋朝时它叫白 *** ,唐初时为了避李渊的爷爷李虎的讳才改为厚载门,史书对其记载不多,今人考古发现,它与定鼎门相隔1060米。

望春门街:该街位于唐代时期皇家园林神都苑望春门的东侧,故得名。 神都苑东面有4个门,从北往南,依次是嘉豫门、上阳门、新开门、望春门。

根据坊名命名的六条街

择善街:在隋唐时期,洛阳城内有择善坊,故得名。

通济街:该街北端曾是隋唐东都的通济坊,故得名。

永泰街:隋唐时期,洛阳城内有永泰坊,寓意世代国泰民安,并与长兴街相对应,故得名。

广利街:隋唐时期,洛阳城内有广利坊,故得名。

宜人路:是隋唐时期,洛阳城内有宜人坊,故得名。

长兴街:街名选用唐代西京长兴坊之名,寓意长久兴旺,并与永泰街相对应,故得名。

根据人名命名的五条街

白圭街:战国名商白圭祖籍洛阳,故用他的名字作为路名,以作纪念。

马钧路:东汉末年,马钧在京城洛阳任职时,城内有地,可辟为园。为了能灌溉,他制造了翻车(即龙骨水车)。故用他的名字作为路名,以作纪念。

张衡街:东汉天文学家张衡一生的重要成就皆在洛阳完成。故用他的名字作为路名,以作纪念。

宇文恺街:宇文恺,隋朝建筑学家及城市规划师,兴建了洛阳城和大兴城。故用他的名字作为路名,以作纪念。

蔡伦街:东汉蔡伦在洛阳改进了造纸术。故用他的名字作为路名,以作纪念。

老城区

根据古标志性建筑取名的路

坛角街:位于旧时社稷坛东北角,故名。

柴市街:旧系柴禾交易市场,故名。

五贤街:清代修有“五夫子”祠堂,因夫子称贤人,故名。

盐店口街:旧时多设盐店,故名。

同化街:旧有同王庙,称同王街,后演变为同化街。

神州街:清代修有神州奶奶庙,故名。

后卫街:位于旧府门之后,其名有护卫之意。

治安街:旧有园角寺,附近荒凉,街名有治魔保安之意。

莲花寺街:旧有莲花寺一座,寺内有莲花 池,故名。

寿春前、北、南街:位于古刹“寿春寺”前、北、南,故名

公园巷:该巷正对城隍庙,1927年城隍 庙改为中山公园,故名。

井胡同:胡同北端原有一口大井,故名。

柳林街:街侧旧有二仙奶奶庙,附近广植 柳树,故名。

马胡同:为清代“河南营”拴马处,故名。

根据名人故事取名的路

高明街:明代修有玉皇庙,玉皇有高大光明之称,故名。

吴家街:相传,汉洛阳吴太守居住该街,故名。

丁家街:相传,清代有一丁氏朝官居住该街,故名。

义勇街:相传,街端旧有大关庙一座,街名系取关羽之封号。

毕宅后街:街前原有保驾福王朱常洵至洛 的毕中堂家宅院,故名。

根据成语取名的路

敬事街:该街原有“周南书院”,其匾额 为“敬事乐群”,故名。

里仁巷:以“里仁为美”一词取名。

根据道路用途取名的路

御路街:为明代福王朝拜文庙之路,故名。

马道街:明清时期,该街规定为通马车之道,故名。

饮马街:旧有马市街去洛河饮马多经该街,故名。

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旧时,洛阳交通中心在今天的八角楼前展开,纵观四个方向的街道,即取名为东大街,西大街, 南大街,北大街。

瀍河区

龙泉东、西沟:位于明代方城府镇国将军 龙泉墓之东、西,故名。

古仓街:位于古含嘉仓城内,故名。

三井洞街:清代修有云溪观,又名三井洞 庙,故名。

九龙台街:该街东段有“九龙台”遗址,故名。

夹马营路:此路南段旧有“夹马营”碑,似 为宋代夹马营区,故名。

启明东、西、南、北路:宋洛阳城“启明 门”在今三井洞桥附近,借名命以上四 路。

熙春东、西路:东关旧有熙春桥,名有

东 方和暖之意,故名。

根据标志 *** 件取名的路

勒马听风街:相传曹 *** 在“九龙台”点兵,关羽在此勒马探听军情,故名。

新街:明朝末年,瀍水暴涨,淹没了该街,新建后取名。

成功街:解放时, *** 由此攻克洛阳城。

涧西区

根据宫殿名命名的路

景华路:取景华宫名,借以标志今日街市之繁华盛景。

西苑路:“西苑”取自隋唐时期的大型皇家园林,即隋代的会通苑。因位于宫城之西,故名“西苑”。

丽春路:取唐上阳宫丽春殿名。

龙麟路:取自龙麟宫,故名。

西工区

根据宫城取名的路

唐宫路:道路所经之地,系唐代宫城区, 故名。

宫隅路:位于唐代宫城西南隅,故名。

上阳路:唐上阳宫,武则天朝政后常居,故名。

长乐街:路经隋唐宫城长乐门,故名。

根据金谷园取名的路

春晴路:取洛阳八大景之一,“金谷春晴”后二字。

金谷园:西晋富豪石崇的奢华别墅,名为金谷园,故名。

妲己是怎么死的?

封神之时,九尾狐妖奉女娲之命害死妲己,借窍成形,断送了商汤六百年江山,姜子牙诛杀九尾狐妖,不想其魂魄逃亡至上古轩辕古坟继续修炼。女娲终觉有愧妲己,重塑其身体,还其性命。三百年之后,妲己奉女娲之命,下界除妖,以阻九尾狐再次祸乱三界,然此时九尾狐妖已借美女褒姒身体,化作又一位绝世妖姬。褒姒魅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不仅灭了大周江上,而且联合上古妖王犬戎王和师兄青狼道君,将妲己魂魄击碎,令其再难入六道轮回,只能消失于天地之间。

却说封神过后的三百年,在那缥渺天界,但见仙气蒸霞,云海飘渺,煌煌女娲宫矗立云中,殿中华丽,五彩金妆,金童执旛幢,玉女捧如意,女娲娘娘端坐其间。

娘娘不禁想起昔日因九尾狐狸精而死的冀州候苏护之女苏妲己,那苏妲己本是端庄女子,不想被九尾狐狸精败坏了一世声名,而且还死于非命,虽说此乃天数,却也与自己有关,心中终是有点内疚,如若将其魂魄召回,留在身边,他日修成正果,也算是一场造化。

心念至此,娘娘右手一指,凭空现出一道白光,光中有一幡,名曰招魂幡。娘娘引幡招魂,不一刻,苏妲己魂魄飘然而至。苏妲己虽是魂魄,却难掩其生前美貌,星眼流波,皓齿排玉,杨柳细腰,妩媚非凡。

苏妲己知是女娲娘娘,赶忙倒身下拜,得知娘娘念二人缘分一场,欲收其门下,替她重塑身体,还其性命,妲己知道还阳已是造化,如今还能拜在女娲娘娘门下,真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分,自是千恩万谢。

只见女娲娘娘从香炉中取出泥土,轻轻一吹,泥土变成人形,跟当年苏妲己分毫不差,然后又对魂魄一吹,两者瞬时合为一体。

妲己缓缓睁开眼睛,低头望着自己重塑的身体,知道自己已是非肉身凡胎,喜不自胜。娘娘教诲妲己,从今开始随其修行,将来三界有难也好出一份力。

自此,妲己遂在女娲宫中潜心修炼。

当年轩辕坟三妖九尾狐狸精、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受日精月华,偷采天地灵气而成精。三妖之首的九尾狐害死妲己,借窍成形,惑乱天子,最终断送了商汤六百年江山。

后三妖被女娲所擒送与姜子牙处置,然九尾狐在女娲宫外当值之时,偶听女娲讲道,修成魅惑之法,无论人仙,凡中其媚功,皆被迷惑,由此行刑者皆手软不能举刃。

姜子牙请出陆压道人,用天地灵物诛仙斩神飞刀诛杀九尾狐,九尾狐当即身首异处,一道魂魄往地府而去。众人皆以为三妖伏诛,却不知九尾狐之魂魄被一朵黑莲罩住,飞往地府他处。

不觉间,金乌东升,玉兔西坠,封神已过三百年。此时人间天子周幽王穷兵黩武,民怨沸腾。女娲娘娘数次梦中教化于他,然其心如顽石,不听教化,无奈之下,女娲娘娘施法令泾、渭、洛三川皆震,以此提醒周幽王修身治国,否则逆天而行只会 *** 人怨。

然冥冥中自有定数,此震竟波及到上古轩辕古坟。这上古轩辕古坟虽历经千年,残垣断瓦,破败不堪,但坟下有一狐洞,却仍有灵异之气,此坟正是三百年前逃亡地府他出九尾狐的修炼之地。

九尾狐本在这坟中墓室修炼,虽已修炼成精,但那墓室石门刻有符印,一触便如电殛。以九尾狐的修为,本不足以破解符印,但这符印已历千年,法力已弱,巧遇之前地震,致使石门震裂,灵气外泄,九尾狐默念咒语,凝神归海,聚法力于眉心,一道灵光射出,石门上的符印化作清风而去。

失去符印 *** ,九尾狐顿时释放出澎湃妖气,只觉妖气直透天灵,充斥四肢百骸,说不出的舒泰。

九尾狐暗自寻思,当年自己三姐妹奉女娲之命,迷惑纣王,毁了商汤社稷,非但无功,反而身首异处,是女娲负我在先,别怪我不义。如今商灭周立已有三百余年,正好借此还她一报。

九尾狐思前想后,想起自己千年前相识并结拜兄妹的妖界中人青狼道君,遂焚香相请。

青狼道君本隐居山中,潜心修炼,这日冥冥中闻得有人呼唤,心中暗思,此法乃是三位师妹的呼唤之术,听说三人早已命殒,这番却是为何?心中虽疑,却也走上了一遭。

九尾狐见那青狼道君与三百年前已是大不相同,青色道袍,面白无须,头挽爪髻,完全道人扮相,哪里还有一点妖气。

这青狼道君本是得道青狼,修炼千年终成人形,后拜在截教门下,因其心术不正,最终被通天教主逐出截教。

九尾狐将偏要灭周,报复女娲之事相告青狼道君。青狼道君自知道行浅薄,难以与之抗衡,二人遂在轩辕坟中苦心修炼。

天庭灵霄宝殿,八部正神之首清福神柏鉴奏闻玉帝,前日观得下界,发现轩辕坟处妖气弥漫,非同小可。玉帝遂命千里眼、顺风耳一观下界异动。须臾,二神回奏,轩辕坟处妖气笼罩,确有狐妖盘踞。

玉帝有心派遣天兵下界擒妖,然太白金星出面阻拦,天下群妖皆归女娲娘娘管辖,将狐妖之事禀奏娘娘由她处置便可。玉帝见天庭可少去一场干戈,自是应允。

女娲娘娘唤出妲己,问其是否还记得三百年前害死她的九尾狐妖?这三百年来,妲己经女娲娘娘换了灵体,已非凡胎,又尽习养精、炼气、存神之道,已达真仙之境,然九尾狐妖害其一家,毁其声名,妲己又怎能忘记?

妲己奉女娲之命,下界除妖,以阻九尾狐再次祸乱三界。

再说那九尾狐妖与青狼道君终究根基浅薄,虽勤于修炼,但那妖气却日益弥漫,二妖唯恐妖气引来天庭追兵,遂从长计议,决定效仿当年妲己化身美女,进宫迷惑当今天子周幽王,一来让其尽失民心,他日时机成熟一举灭之,以解昔日心头之恨,二来委身宫中,可借皇宫帝王之气掩盖二妖行踪,避开天兵追杀。

周幽王乃是好色昏庸之君,宠信谄媚小人,被煽动四处征讨别国,使得大地烽烟四起、民不聊生。西南之地有一褒国,不肯臣服幽王。幽王大怒,于是命五万官兵围攻褒国。

褒国闻大周军马来袭,上下人心惶惶,国王更是骑虎难下,群臣献策,周天子乃好色之徒,褒国可从全国选美女十名献出,另外再修书一封,愿意臣服大周,褒国之围自解。褒王遂命官兵搜罗全国尚未婚配的美女进宫。

孟津算命的-洛阳有哪些奇葩的地名

褒国美女褒姒生的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朱唇清点,柳腰轻摆。褒姒怕累及全家遭刀剑之厄,又为能解救褒国百姓免于战乱,甘愿入宫。

褒王将搜罗到的美女纳入宫中,选出十位如花似玉的美人,其中最数褒姒妩媚动人。幽王闻美女入宫,心痒难耐,当十位美女依次殿前面圣,轮到褒姒时,幽王见其轻挪玉步、国色天香,当即看得心猿意马、面赤心跳,随即屏退侍从,轻揽褒姒入怀。

便在此时,褒姒忽闻一股奇异清香,顷刻间,四散开来,化成数股,从褒姒七窍之间缓缓沁入体内,褒姒闭眼睁眼,玄色的眸子已变成妖冶的紫红,嘴角露出倾国倾城的魅惑,褒姒已被九尾狐妖侵占了身体,成为了继妲己之后的又一位绝世妖姬!

自此周幽王与褒姒日日在寝宫享受鱼水之欢,九尾狐妖趁机大发媚功,借与周幽王交合之际,吸纳天子精元,渐渐幽王心智皆损,身体精元殆尽,形如枯槁却不自知。

且说妲己奉女娲娘娘之命下界降妖,先到轩辕坟寻找九尾狐妖,妲己进洞勘察一圈未果,遂盘膝而坐,运用神通,感应妖气所在。

然九尾狐妖栖身王宫,妖气被王气遮盖,故而妲己只能感应到些许妖气隐现东南,遂循着这点妖气一路向镐京而来。

这日,妲己行至镐京,刚入王城,但觉王宫妖气弥漫、紫光隐现,妲己心中已明,九尾狐妖借王宫之气掩盖了妖气,遂纵身往王宫而去。

也许是心急之故,妲己竟忘记隐去身形,她从王宫飞过之时,竟被九尾狐妖窥在眼中。

但见妲己身着白素仙衣,腰系五彩锦带,头挽盘龙云髻,明眸皓齿,美艳无匹,九尾妖狐怎能忘记,正是自己侵占了这美人身体,托付于王宫,断送了商汤六百年的江山。

九尾狐妖被吓得魂不附体,却又百思不得其解,早已死去的妲己为何会突然现身?看其一身仙气,已知来者不善,九尾狐心神不宁,心中暗思,莫非是女娲娘娘救了妲己并传授她仙术,此番是专门来降服自己?

九尾狐妖遂找来青狼道君相商。但见青狼道君左手一伸,掌心现出一道暗红符印,并将符印贴于九尾狐印堂之上,只见一道红光遁入九尾狐妖体内,瞬间消失不见,并言此符可暂时隐藏其身上妖气,只要不和妲己照面便可无碍,大可不必担心被发现,九尾狐妖闻言方才安下心来。

幽王为取悦褒姒,先是废皇后、贬太子,后又数举骊山烽火,使得大周失信于诸侯。眼见大周天下内外交困,危如累卵,幽王尚不自知。

上古妖王犬戎王久居西戎,那西戎数千年来本是各类妖孽繁衍丛生之地,各类妖魔纷纷投靠犬戎王,小妖更是不计其数。

犬戎王早就不甘居于这苦寒之地,闻得幽王无道,遂挑选五千妖兵,破了五关直捣镐京而来。眼见妖兵兵临镐京城下,幽王即刻命人点燃烽火,召集各方诸侯,然烽火台上白天浓烟滚滚,夜里火光烛天,可是未有一个援兵到来,幽王闻之叫苦不迭。

镐京城外,擂鼓震天,红幡如火,犬戎王于战车之上,双手放出澎湃妖气,口中一声巨吼,方圆十里内,人闻其声轻者头晕目眩,重者七窍流血而亡,周军未上场厮杀者,便已倒下大半,剩下被五千妖兵如斩瓜切菜般 *** 殆尽。

城内守军见此情景如坠阿鼻地狱,早已吓得三魂 *** 七魄离体,连忙关上城门。

镐京城门依山而建,占尽地利,高约五丈,厚有八尺,用青铜浇注而成,寻常武器根本难动分毫,然今日敌人并非凡人,只见犬戎王独自来到城前,将手一伸,手中多处一物,其形似槌,长有一丈,妖气萦绕,威势摄人,名曰“震獒槌”。

妖者不同于仙道之流,不会炼丹采药、熔金铸铁,故而犬戎王从一上古巨兽身上取下一根硕大腿骨打制成槌,作为自己兵器,此槌非金非铁却比金铁硬上百倍。

犬戎王本就力大无穷,跃上半空,一槌砸下,只听一声巨响,镐京城门如同豆腐般被砸个稀烂,门后士兵皆变作肉泥。

犬戎王随即举起巨槌,左右开弓,如若猛虎入羊群,不一刻镐京城已成血海地狱!

而那幽王, *** 之危就在眼前仍念念不忘褒姒。幽王逃回寝宫,欲带褒姒逃离镐京,不想褒姒却不慌不忙,面露微笑,幽王心中大感诧异。

褒姒一阵狂笑,笑叹昏君不识时务,五指一张,一股妖气将幽王缠住,幽王精元立时被妖狐吸干,登时气绝,大周第十三代天子周幽王命殒于镐京,大周江山随之毁于一旦。

褒姒杀了幽王,大感舒畅,心思,周氏已灭,姐妹仇也已报,何其快哉,突然背后传来一声大喝“妖孽休走”,褒姒吓得浑身一颤,回头看时,正是妲己赶来。

原来妲己赶到王宫,见幽王倒在血泊之中,一旁女子甚是眼熟,遂以破妖法眼观之,方知九尾狐妖附身于褒姒身上,一时间百味杂陈,心中暗念不杀这九尾狐妖誓不罢休,遂祭起缚妖索将褒姒锁住,令她再动弹不得。

妲己与褒姒四目相对,这纠缠于三百年的恩怨今天终要有所了结。九尾狐妖心知不妙,忙故技重施迷惑妲己,三百年前自己奉女娲娘娘之命,附着于你的身上迷惑纣王断送商汤江山,实属身不由己,如今自己与褒姒已成一体,念在褒姒为解救百姓免于战乱,甘愿入宫的份上,希望能放条生路。

妲己背负三百年的恩怨情仇,心意无比坚定,岂会受其迷惑?妲己口中念起真言,发出三昧真火入九尾狐妖泥丸宫烧那狐妖元神。狐妖元神走脱不得,被烧得凄厉惨叫,眼见元神将被烧成灰烬,突然天降一道黑气将九尾狐元神罩住,那黑气阴惨冷飕,妲己不禁浑身一颤,九尾狐趁其心神一荡,缚妖索法力稍弱,化作青烟逃了出来。

妲己见九尾狐妖被青狼道君所救,长叹一口气,二妖从此为祸三界,届时再想降之只怕难上加难。

便在此时镐京四面烽烟四起,六路大军蜂拥而至,原来六大诸侯见到烽火,本以为又是烽火戏诸侯之闹剧,皆按兵不动,不予理会,不想探马来报,镐京真的有变,情势危急,六大诸侯忙点本部兵马,共计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往镐京救驾。

犬戎王见援兵势大,寡不敌众,无心恋战,遂率残部撤退而去。

国不可一日无主,在六路诸侯拥立下,太子宜臼即位天子,是为周平王。大周新主即位,妲己暂时宽心,然心中终是所虑二妖为祸三界,暂时又无有他法,只能在此助太子复国,再做计较。

犬戎王撤军之后,心中也思,独木不成林,眼下要紧之事当是召集妖王为其助力,随即运起妖力感应妖王,须臾间,二股妖气冲霄而来,为首一人浑身散发澎湃妖气,威势摄人,正是青狼道君,其后一女子面容娇媚、朱唇清点,正是那逃离杀伐的九尾狐妖。

孟津算命的-洛阳有哪些奇葩的地名

原来二妖得知幽王毙命,平王登基,大周将有所传承,遂前来投靠犬戎王,希望平王未成气候之时,速速除之。三妖商议一番,决定单枪匹马,夜入王宫,斩首周平王,以报昔日大周受辱之仇。三妖遂化为黑风往王宫而去。

镐京王宫内殿,平王即位后 *** 持国政,端坐在殿批阅奏章,忽闻一股狂风袭来,心中顿起不祥之感,忽然传来一阵狂笑,三妖闯进殿中,为首的正是那犬戎王。

犬戎王大步一跃,正欲拿平王,忽然一物破空而至,犬戎王急举臂挡之,火星迸出,只见一物旋于空中,形似宝剑,又如蛇状弯曲,名曰:吴钩,背后闪出一人,头挽爪髻,身着金装,正是玉虚宫弟子木吒,其后又闪出一人,不是别人正是妲己。

犬戎王其手一挥现出震獒槌,木吒也不示弱,肩膀一抖,一物飞出,正是吴钩剑。犬戎王妖力雄浑,举槌便打,木吒雌雄双剑齐出,交叉一锁架住巨槌,却也震得双臂发麻。

木吒知犬戎王力大且兼有神通,暗念久战不利,决定以法宝降他,遂将手一挥祭出一物。此法宝名为遁龙桩,由文殊广法天尊炼制而成,一旦用起此宝时威力无比。

犬戎王见木吒起手祭宝,那宝金光闪烁不似凡品,忙运起吼天功,木吒被这一声震的头晕眼花,犬戎王趁机挥槌而上,将遁龙桩打落尘埃。

眼见失了法宝,木吒心慌,只得举剑硬挡,少顷,剑法渐散,招架不住,犬戎王见势凝聚妖力,一槌而下,势要取木吒性命,眼见危急之时,犬戎王突觉脑后生风,原来是妲己见情势危急,来不及细想,将女娲娘娘所授的御海瓶灌满四海之水向犬戎王砸去。

青狼道君见妲己相阻,遂将口一张,口中现出四条水龙,直冲妲己而来。妲己躲避不及被水龙冲个正着,不觉身形一滞、真气不续。

妲己之身乃是娘娘用泥土重塑,遇水则困,故娘娘将御海瓶赐予妲己用来防身,此瓶遇水可吸可放,不想今日竟遇到青狼道君居然会驭水之法。

九尾狐妖见状,心中暗喜,这婆娘被水劲一冲身形难动,岂非是千载难逢之机?如若错过恐再无胜算,遂闪身上前,掌击妲己后心,继而一口气将玄阴真气全部打入妲己体内。可怜那妲己全身真气瞬时冻结,身体渐渐冰封。

九尾狐妖见一击得手,欣喜若狂,而那阴气混合水劲迅速蔓延到妲己整个身躯,瞬间,妲己真气消散,身躯完全成冰,碎裂随风而去。

九尾狐见妲己已死,长长舒了口气。便在此时,突然天空降下一片祥瑞,那白光降在大殿之上,中间现出一人,此人身着青色道袍,肌肤胜雪,面似朝霞,手中持有一物,光华五彩,瑞映千条,那宝物一展,三妖色变,能震慑三妖的不是其他正是招妖幡。

此女乃女娲娘娘首徒九天玄女,但见九天玄女将招妖幡往来三次,顿时放出异样光彩,三妖见之立时骨软筋酥,顿感浑身不畅。

九尾狐妖见势不妙,忙施展金蝉脱壳之术,欲使元神脱离褒姒肉身而去,岂料刚一离体,便被九天玄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佛尘缠住,瞬间惊天热力喷薄而出,九尾狐未及惨叫便已灰飞烟灭。青狼道君与犬戎王噤若寒蝉,瘫倒在地,瞬间化作二道黑烟往招妖幡飞去。

这真是是非善恶自有报,遗祸千年终成灰,天道循环相生克,了结孽缘是解脱。

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哪些千古谜团?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谜团,它总是能勾起人们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也正是由于这些千古谜团的存在,才使历史有了不一样的色彩。以下是历朝的历史谜团,看看是否有你感兴趣的。

1、秦王子婴身世之谜

子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四十六天,史称秦王子婴。秦朝灭亡后,子婴被项羽所杀。关于子婴的身世,共有四种说法。

一是扶苏之子,来源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也是流行的说法;二是秦始皇之弟,来源于《史记·李斯列传》;三是胡亥之兄,来源于《六国年表》;四是秦始皇之侄,来源于一些专家的观点。

2、武则天无字碑之谜

乾陵是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墓前有两块石碑,其中一块便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关于石碑上没有碑文的原因,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无字碑的原因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说武则天认为自己功高盖世,非文字所能表达;二是说武则天无法向李唐交待,碑文无法用文字来写;三是说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过当世无法评说,留给后人来书写。

3、歌姬李师师下落之谜

李师师,北宋末年青楼歌姬,拥有过人的才情容貌。宋徽宗曾喜爱过李师师,北宋词人周邦彦对其也垂爱有佳,更传说她与小说中的燕青有染,其事迹颇具传奇色彩。

李师师的最终去向有三种说法,一是说在南宋建立后,李师师神秘消失;二是说她曾资助宋军抗金,之后出家做了尼姑;三是说她被金人掠走,后来吞金簪 *** 。

4、成吉思汗死因之谜

成吉思汗,大 *** 可汗,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先后征服中亚、东欧等地。在攻打西夏的途中去世,其死因不可考。

关于成吉思汗的死因共有四种说法,一是说被投降的西夏王妃咬死;二是说成吉思汗因不孝而把母亲气死,后被雷电击中致死;三是说成吉思汗坠马之后,被后面的马踩中而死;四是说成吉思汗中了西夏毒箭,后不治身亡。

5、明朝天启大爆炸之谜

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巳时(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位于北京城西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的区域,发生了一场离奇的大爆炸。这次爆炸范围半径约750米,共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爆炸原因不明、现象离奇。

天启大爆炸的原因共有四种说法,一是地震之说,源于灾变前后的种种迹象;二是陨石坠落之说,源自空中有强光出现;三是龙卷风之说,源自灾后大量挂在树上的物品;四是火药爆炸之说,源自爆炸地点离火药厂比较近。

6、明末红丸案之谜

明光宗朱常洛登基十天后,一 *** 。太医半个月来也是束手无策,朱常洛在吃了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的一枚红丸后,晚上便暴毙于寝宫,继位才一个月。有人怀疑是郑贵妃唆使下毒,旋即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追凶行动。

关于明光宗朱常洛的死因有三种说法,一是服用含铅的红丸而死;二是旧病未愈,长久劳累所致;三是郑贵妃因失宠而有意加害。明末的这个红丸案一直争吵了八年,成为明朝比较著名的一大疑案。

7、光绪死亡元凶之谜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光绪皇帝生病,到十一月十四日之前病情都是可控的。在十四日当天,光绪皇帝病情突然恶化,死前在床上翻滚喊肚子疼,下午六点驾崩。光绪的死因一开始也是有争议的,后来经过头发鉴定是砒霜中毒而死。

光绪死因虽已解开,但凶手还是没定论。关于光绪之死的元凶共有三种说法,一是慈禧毒杀之说,源自文献中慈禧说过“我不能先尔死”;二是袁世凯毒杀之说,源自《我的前半生》一书;三是李莲英毒杀之说,源自裕德龄的《瀛台泣血记》一书。

8、戴笠飞机失事之谜

1946年,军统局长戴笠所乘专机由青岛飞往南京时,因南京上空雷电交加,不得已转飞上海,但此时上海的气象环境也不适合飞机降落。在改飞徐州机场降落时,在南京西郊的岱山飞机失事,戴笠当场身亡。

戴笠飞机失事原因没有定论,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戴笠因得罪宋家而遭到 *** ,源自宋夫人名字出现在军统暗杀名单上;二是军统马汉三指使 *** 刘玉珠在戴笠专机上安放 *** ,源自九龙宝剑一事;三是戴笠 *** 说,源自戴笠失宠。

9、彭加木罗布泊失踪之谜

1980年5月,彭加木带领科考队第三次进入罗布泊考察,一个半月后,考察队在库木库都克附近扎营,此时汽油和水所剩无几。彭加木便留下字条后,外出找水不幸失踪。之后的彭加木就像空气一样神秘蒸发,二十多年未找到遗体。

关于彭加木失踪之谜,专家的解释有两种可能,一是可能为哈密大风所为,彭加木当时可能被沙子掩埋,无法找到;二是沙丘移动可能带走尸体,尸体在沙丘中移动后,与失踪点发生了位移,很难找到。剩下的就是网友的各种猜测。

算命的说鲤鱼跃龙门是什么意思?

算命的说“鲤鱼跃龙门”是指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 鲤鱼跳龙门 发音:lǐ yú tiào lóng mén。 释义 :古代汉族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变化成龙。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也 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 话说很早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子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 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和南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 “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一条大红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 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 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 后来,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姜太公的真名是什么?

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东海海滨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相传姜尚的先世为贵族,在舜时为官,因功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故为吕氏,名吕尚。中国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所以“姓”即“女生”,后来在一个姓中又以男性为主有了氏,到春秋战国以后,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就是现在所说的姓氏。

姜子牙的祖先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吕这个地方,所以他又叫吕尚或吕望。

姜子牙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胸怀济世之志,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可是一直怀才不遇,大半生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他曾经在朝歌宰过牛,又在孟津卖过面,岁月蹉跎,转眼已到了垂生暮年,两鬓白发苍苍,他听说当朝贤主周文王的圣名后,便来到渭水河畔,假借垂钓之名来观望时局,希望能得到周文王的常识,使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了,他的头发由花白变成了全白。他在渭水河边钓鱼也很久了,在他投竿抛饵、两膝跪踞的石头上,已磨出了两个浅浅的小坑。人们见他一直垂钓,却毫无收获,都劝他放弃,他却说:"你们不懂其中的奥妙!"依旧垂钓。

一天,他正在河边垂钓,从身后的大路上来了一辆马车,车后面跟着的人都垂丧着脸,其中有的人还哭哭涕涕,就连赶车的人也哭丧着脸。于是他问明原因后方知车中躺着的人是这家的大公子,出门拜师求学,突然间昏迷不醒,找了几个郎中都说是不治之症,让赶紧回家准备后事,不然就要死在外面。姜子牙用手撩起车帘看了一会儿说:"诸位不必悲伤,尽管放心,此人三日内必好。"没有人能够相信一个穷困潦倒闲急无聊的钓鱼的穷老头说的话是真的。

几天后,姜子牙正在钓鱼,从城中出来一伙人马直奔他而来,到了他钓鱼的地方,从车里走出一个英俊青年对着姜子牙叩头就拜,嘴里不停说着救命恩人,一定要拜姜子牙为师。原来这个青年就是前几天躺在车里的那人,家父是当朝重臣,辅佐周文王治理国家。此时他要把姜子牙请回家中给他当老师,因为他现在恰好正在寻访高师。并许以重金,还想认姜子牙为义父。都被姜子牙婉言谢绝。

又有一天姜子牙正在钓鱼,从大路上过来两个人,每人牵着一匹高头大马,武将打扮,正值中午,马要饮水,人要洗脸。姜子牙看了一眼其中一个的面相,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老朽看你印堂发黑,有赤脉贯瞳,如果现在回去马上救治还来得及,不然的话,七日内必死。"哪想到这两人冲着姜子牙哈哈大笑了一阵,说姜子牙是疯老头,说完后毫不在意的扬长而去。

原来这两人是周文王属下负责守城的副将,其中一个人第五天突然暴病而亡。(用现代面相术语说,赤脉贯瞳是人的眼球突然出现大量血丝,说话时语言略有颠倒和迟钝,行走时步伐不稳,视力有双影出现。这是患脑溢血的前兆。其人暴病而亡,很可能是患脑溢血而死)

"渭水河边有个钓鱼的穷老头能断人生死,百发百中。"这件事一时在城里一个传两,俩个传仨的传了出去。姜子牙的名声大躁。从百姓传到了朝廷,同时也传到了周文王的耳朵里。"一个钓鱼算卦的穷老头,对国家能有什么用呢?"所以周文王并没有放在心上。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地过着,姜子牙还是天天在渭水河边钓鱼。

一天,周文王打算出去打猎,占卜的结果说:"出猎所获不是龙也事是貘,不是虎也不是熊,而是能够辅佐你成就霸业的人才。"周文王又回想起梦中先人说过的话"圣人出现之日,就是周拯兴之时,于是满心欢喜地外出打猎。不经意间就来到了渭水之滨。

幽静的林间传来了阵阵 *** 嘶鸣,喧哗的人声也由远而近。姜子牙看见一个王者打扮的人向这边走来。

文王见这位垂钓老者一副超然物外的神情,便上前与他交谈起来。姜子牙不失时机地告诉文王自己的身世,两人谈得非常投机。让周文王惊讶的是,一个天天以钓鱼为乐的穷老头,对天下大事以及国家的武攻文治知道得这样清楚,知识又是如此的渊博,而且观点新颖见解独到。他还发现这个钓鱼的穷老头对五行数术及用兵之法有很深的造诣。

求贤若渴的周文王从姜子牙睿智、机敏的谈吐中发现,此人正是自己所要寻访的大贤。他高兴地感叹:"我的先祖太公,早就寄希望于你啦!"于是周文王用最隆重的礼节款待他,并把他让上自己坐的马车,可是这个穷老头还真不识抬举,看到周文王这么尊重他他反到摆起谱来。周文王坐的马车他不但不上,还非得让周文王亲自背着他回城。当时,天下没有第二个人能坐上周文王的车,让他坐在车里文王亲自为他赶车还不行,这已经是天下最重的礼遇了,除姜子牙外天下还没有第二个人能遇到这样的礼遇。这可难为了周文王:不背吧,国家朝廷求贤若渴,正是用人才的时候,不能失去这们难得的人才。背吧,面子又不好看,自古以来哪有国君背臣民的?为了国家兴旺就不要考虑个人面子了,想到这,周文王真的背起来姜子牙向城中走去。

走了一小段的路程后,把周文王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嘘嘘,趴在周文王背上面的姜子牙似乎一点也不知体谅别人,看到把文王累成这样,嘴里却总是说:"再多走几步……"周文王实在走不动了,就把姜子牙放了下来。周文王这时累得也顾不上国君的面子了,坐在地上满脸流汗,姜子牙看着累得汗流满面的周文王,笑着对他说:"你一共背我走了二百九十四步,我要保你大周江山二百九十四年,一步一年呀"说完他又哈哈大笑起来。文王听姜子牙这么一说,立刻来了精神头,也不感觉累了,一骨碌就爬起来拽过姜子牙还要背,这时姜子牙笑着说:"再背就不灵了,就二百九十四年吧,我们坐车回城。"

后来,姜子牙又辅佐文王之子武王灭了商纣王,武王也尊他为军师和先生。

东周从公元前的770年直到诸候割据的春秋时代末期的公元前476年,恰好刚刚是294年,正应了当年周文王背姜子牙的294步。从此以后中国历史就进入了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这是后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