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位”有什么风水宜忌?-安阳有土生土长的名人吗

admin2023-01-25 16:33:3318

“皇极位”有什么风水宜忌?,安阳有土生土长的名人吗?

我仅知道安阳土生土长的名人有:

孙曼霁 院士,生化药理学家,1931年8月3日生于开封,安阳人。1954年毕业于第五军医大学,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张改平 院士,动物免疫学和免疫膜层析快速检测技术专家,1960年12月26日出生于安阳市内黄县。1982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1993年获得英国哈特大学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授,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主任,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锁江 院士,化学工程专家,1964年11月出生于南阳林州市。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系,1994年获得浙江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现仼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河南大学校长。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景唐 院士 (1929-1992) 安阳人,金属材料学家。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60年获得 *** 科学院巴依可夫冶金研究所博士学位,生前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土)。

郭文𣁽 院士 (1915-1999) 安阳人,地质学家、区域成矿学家。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前任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王秉璋 中将 (1914-2005) 安阳人,原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八路军冀鲁豫军区豫东指挥部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17军军长,空军第1副司令员兼 *** 第7机械工业部部长,空军第1副司令司兼国防科技委 *** 副主仼。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步峰 少将 (1914-1999) 安阳人,原红2师、红4师卫生队队长,八路军冀鲁豫军区 *** 部长,第18兵团后勤部副部长,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兼 *** 部长, *** 第4军医大学校长,总后勤部 *** 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赵冠英 少将 (1916-1989) 安阳市内黄县人,原红1军随营学校教员,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独8旅旅长,华北2纵参谋长,67军参谋长,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被授予少将军衔。

余 潜 少将 (1917-1991) 原名于焕堂,安阳市滑县人,原 *** 鄂皖边区指挥部副政委,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军34旅政治部副主任,江汉军区 *** 旅政治部主任, *** 第21步兵学校政委,四川省军区政委,武汉军区后勤部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曹双明 上将 (1929-2019) 安阳市林州人,毕业于空军第4航空学校,1946年参军入伍,同年加入党组织,参加过抗美援朝,1958年参加金门空战、击落两架敌机。生前任 *** 副司令员兼 *** 空军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1993年晋升为空军上将军衔。

“皇极位”有什么风水宜忌?-安阳有土生土长的名人吗

十二 *** 都有谁?

是老姥,不是 *** 。 十二老姥殿供奉着十二位女姥,怹们分别是:观音菩萨、文殊菩萨、 *** 菩萨、无生老姥、王母姥姥、皇极老姥、太极老姥、女娲姥姥、梨山老姥、西山老姥、红莲老姥、白莲老姥。传说中,十二位女神主管着人间妇女、儿童、婚姻、家庭的各种事物。

将来传位于女还是让侄子继位?

日本天皇“万世一系”,其源头直接伸入神话时代,血统的纯净很重要。可以这么说,天皇家立足的“父系血统”自古就没有断过,历史上10个女天皇仅仅是扮演过渡角色。

那么,女天皇有没有混淆血统,让异姓配偶的基因混入?没有这种可能,超强的制度设计,杜绝一切意外。所有的女天皇都是皇族出身,她的父系血统一定可以追溯到 *** 代神武天皇身上。

根据日本历史来看,皇女成为天皇有2种途径,一是 *** 身即位,并且不应该也不能结婚,比如很多人知道的“阿倍内亲王”;二是先当皇后再继任天皇,那时的她已经进入更年期,不会再生育。

那么,我们看现在的日本,明仁天皇将在生前退位,德仁皇太子会即位,而后者没有儿子,只有1个女儿——爱子内亲王。

日本的公主,称呼跟中国的不一样,她们叫“内亲王”。年纪不小的德仁,不会再有生育的可能,那么爱子在未来会不会继承天皇位置,成为女天皇呢?

我们来看看10多年前,日本皇室爆发的继承危机,当时还是 *** *** 当首相的时候。2004年,日本召开“有识者会议”讨论皇位继承,大家根据《皇室典范》提出建议:皇位继承的资格要对女性及她的子孙敞开大门,皇位由 *** 子继承。

当时的皇室比较尴尬,因为明仁天皇有2个儿子,但是他们都没有生出孙子来。这就迫使皇室发生改变,让皇位继承的顺位朝着爱子身上转移,也就是说未来日本会出现女天皇。

但是,有1个问题很鸡贼,“有识者会议”的与会人员明知而不敢说出口。这个问题就是“爱子的婚姻”,成年后的爱子,她必然要直面婚姻而非视而不见。

上文已经提到过,按照天皇家的历史来看,爱子是不能够结婚的,如果不结婚就不会有子女,皇统继承还是有危机。如果爱子结婚,与皇族结婚自然不存在问题,与外人结婚就不是皇室的种。再进一步,爱子与外人生的孩子成为天皇,那么皇室消失就成为可能。

幸好,2006年9月6日,爱子的叔叔、德仁的弟弟——秋筱宫文仁亲王,家里诞生1名男子——悠仁亲王,这下子 *** 才得以首场。那么现在,老天皇明仁退位,新天皇德仁上台,接下来的继承人先后顺序为秋筱宫文仁亲王、悠仁亲王。

尽管天皇家依旧人丁稀少,但因为悠仁亲王的出生,大大降低女天皇产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德仁之后,会是悠仁亲王来继承皇位,而爱子已经没有机会。这样一来,《皇室典范》得以不用修改,未来的皇室血统忧虑也得以缓解。

我们谈论天皇的继承人问题,还要考虑到日本宫家体制,它是保障日本天皇家血统的重要设置。所谓“宫家”,指的是皇室的分家,天皇皇子、宫家当主的所有男性成员在成年后皆可设立,并由天皇赐给宫号。

目前,日本皇家尚存宫家数量稀少,除去像“高圆宫家”这样的女性当主的宫家(男性成员已经全部凋谢)外,真正意义上有年轻男性子嗣的宫家只有2家,即昭和天皇二皇子正仁亲王的“常陆宫家”、德仁弟弟文仁的“秋筱宫家”。

因此,无论是天皇本家,还是分家的宫家,都面临着“父系血统”血统保存的困难。虽然德仁的女儿爱子已经没有机会就任天皇,但日本将来会不会出现女天皇还很难说,不过面临的问题一定会很多。

综上所述,你觉得历经2000多年的日本天皇家,会不会断绝血脉?欢迎留下你的看法,我们一起来聊聊……

历史上有哪些巧合事件的发生让你惊掉下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是无巧不成书,还是冥冥中的注定。世间很多事情就像一个轮回,你方唱罢我登场,你来我去,周而复始。

历史中神奇的巧合

1、三家分晋三国又归晋

在春秋时期,晋国是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也是上古五霸之一,是夏、商、周三代霸主中最有势力、更具影响力的五位霸主之一。此后,晋襄公、晋景公、晋厉公都是非常强势,晋悼公时期九合诸侯,独霸中原,晋国霸业达到巅峰。巅峰之后,晋国开始走下坡路。晋悼公去世后,晋平公即位,他在位后期,不理政事,大权旁落至六卿。此后,晋国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卿相互争斗,范、中行两家先败亡,其后韩、赵、魏三家联合共灭智氏,平分地盘,又要求周威烈王封自己为诸侯。韩、赵、魏三家诸侯兴起后,晋国已经名存实亡,三家还是没有放过没落的晋国公室。三家诸侯平分了晋国仅有的土地,废晋国末代君主晋静公为平民,晋国彻底灭亡,就这样逃到洛阳的晋静公也被韩王派人刺杀。三家分晋后,春秋结束,形成战国七雄的局面。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最终形成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魏蜀吴三国聚集了天下大部分的谋士、猛将,尤以曹魏势力更大,曹 *** 进爵为魏王。曹 *** 去世后,曹丕取代了汉朝,建立魏,但是曹魏的权利很快被司马家掌握。司马昭派兵灭亡蜀汉后,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司马炎袭封晋王后,取代了曹魏,建立晋朝。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春秋末期三家分晋,三国末期三家又归晋。也许是天下大势的偶然,但正好是晋取代三国。

“皇极位”有什么风水宜忌?-安阳有土生土长的名人吗

2、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处

秦朝和隋朝都是大一统的王朝,时间又都极为短暂。

春秋战国、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诸侯混战,社会动荡,秦朝和隋朝都是结束了乱世,建立了大一统的朝代。秦始皇派蒙恬却匈奴七百余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隋文帝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秦朝和隋朝都是只有两位正统皇帝,第二位皇帝都不是太子,都是靠矫诏赐死大哥即位的,两人又都是被自己宠信的权臣逼迫 *** 。而两个朝代灭亡后,又有了更加繁盛的汉朝、唐朝。

秦朝和隋朝虽然短暂,对后世的影响却都很大。秦始皇的皇帝称号,秦朝的郡县制,隋朝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都很大。秦朝和隋朝都有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大工程,秦朝有长城、隋朝有京杭大运河,虽然在当时看劳民伤财,却对后世影响无限大。

3、西汉和东汉

汉朝是刘邦建立的,中间又有个王莽的新朝,因此分为西汉和东汉。刘邦斩蛇 *** 的故事在《史记》中都有记载,“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刘邦当亭长时押送徒役去骊山时,在芒砀山泽遇见一条大蛇拦路,刘邦趁着醉意一刀斩蛇为两段,举兵 *** ,汉文帝时还专门敕令在芒砀山斩蛇处立碑建庙。

根据《史记》的这段记载,有了一个神话传说“高祖斩蛇,平帝还命”。话说在刘邦斩蛇前,白蟒对他说:“你欠下的账总有一天要还的。你斩了我的头,我就篡你的头;斩我的尾,我就篡你的尾。”刘邦听说后,一剑把白蟒从正中间斩为两段。等西汉传到平帝时,白蛇转投胎为王莽,毒杀汉平帝,篡汉为新。

这个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并不是空穴来风。刘邦斩蛇 *** ,建立汉朝,中间正好是王莽篡汉建立新朝,西汉灭亡。以后刘邦的后裔刘秀又重新振兴汉朝,并且仍然使用“汉”为国号,也就是东汉。

还有一个神奇的是,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是子婴,西汉最后一位统治者是“孺子婴”。秦末刘邦兵临咸阳,子婴献传国玉玺投降,秦朝灭亡。相比子婴,刘婴更惨,四岁就被王莽囚禁,不让人给他说话,成了一个傻子,王莽就势建立新朝,西汉灭亡。子婴、刘婴都没有当皇帝,并且刘邦、王莽都没有杀他们,但他们却没逃过死路。项羽进入咸阳后,立刻 *** 子婴,而刘婴是被更始政权丞相李松杀害,都是死在乱世之中,这两人的命运非常相似。

4、曹魏

东汉末年,曹 *** 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刘协成了一个傀儡。汉献帝并不甘心当一个傀儡,朝中也有着不少的忠臣,衣带诏让国舅董承联络人谋诛杀曹 *** 。结果事情泄露,董承全家被杀,董贵人也受到牵连。董贵人有身孕,汉献帝数次为她向曹 *** 求情,曹 *** 仍是不为所动,让人杀了她。看到曹 *** 的暴行,伏皇后写信给父亲伏完,伏完直到去世都没敢动手,但事情仍然泄露了。曹 *** 大怒,逼着汉献帝废去伏皇后,把她幽禁到去世,伏氏宗族受到牵连一百多人被处死。

曹魏建立后,经曹丕、曹叡到第三位皇帝曹芳时期,大权已经被司马家族掌控,大魏曹家又成了任人摆布的傀儡。曹芳也不甘心当傀儡,曹魏也不缺乏忠臣,国舅张缉等人图谋废掉司马师。结果事情泄露,张缉被处死,张皇后也被废,司马师还废黜了曹芳,报应实在来得太快了。

5、晋朝和刘姓

东汉末年刘备建立了蜀汉,割据一方。曹魏司马师掌握大权后,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后又进爵晋王。司马昭去世后,他的儿子司马炎承袭晋王,不久代魏称帝,建立了晋朝。自司马师灭亡蜀汉后,晋朝都和刘姓过不去了。

西晋是三国之后一个短暂的统一王朝,经过八王之乱后元气大伤。西晋内乱时,刘渊建立汉国,追认并尊奉后主刘禅。刘聪即位后夺取洛阳,俘杀晋怀帝司马炽,其后司马邺在长安即位,刘曜攻打长安,司马邺投降,西晋灭亡。

西晋灭亡后,皇族司马睿跑到南方建立了东晋。东晋还是和姓刘的过不去,东晋末年的时候刘裕掌握大权,废除杀害晋恭帝司马德文,建立刘宋,东晋灭亡。

刘渊和刘裕不只是姓刘,还都和刘邦家族有着联系。刘渊是匈奴铁弗部,冒顿单于的后代,冒顿时期非常强大,曾在白登围困刘邦。面对匈奴的侵扰,刘邦实行了和亲政策,把一位宗室的女儿作为和亲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与冒顿单于相约为兄弟,此后,冒顿的子孙都以刘氏为姓。刘渊就是打着汉朝刘氏的外甥称帝,还追谥蜀汉后主刘禅为汉朝孝怀皇帝。刘裕和刘邦的关系就更近了,他是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

在五代残唐的时候,石敬瑭还建立了个后晋。后晋大将刘知远一直跟随石敬瑭,战功卓越,石敬瑭去世后,他更是成为检校太师。此时,刘知远的意图是称霸河东,成就王业,面对朝廷的诏命基本不听从,致使后晋被契丹灭亡。刘知远踩在后晋的基础上称帝,晋朝旧臣纷纷投诚归附后,他才正式改国号为汉,又是汉。

6、刘裕杀禅位皇帝

刘裕是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被誉为“南朝 *** 帝”,“定乱代兴之君”。从刘裕起,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禅位的皇帝被杀。

王莽篡汉后,降刘婴为定安公,允许刘婴在国中立汉祖宗之庙,世代祭祀。曹丕篡汉,汉献帝刘协被降降为山阳公,仍然保留天子礼仪,允许他在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曹奂被降为陈留王,允许他使用天子旌旗,地位、待遇、结局都非常好。而刘裕夺了东晋江山后,却派人 *** 了禅位的晋恭帝司马德文。刘裕开了一个很坏的开头, *** 个受害的就是他的子孙。刘宋末年,宋顺帝刘准 *** 禅位给萧道成,萧道成建立齐国后,刘准被杀害。此后,这个禅位被杀成了一个轮回。

萧齐末代皇帝齐和帝萧宝融禅位给萧衍,后被杀害,萧衍建立南朝梁。南梁末代皇帝萧方智禅位给陈霸先,被陈霸先杀害,陈霸先建立南陈。南朝末代皇帝陈叔宝是结局 *** 的一个了,投降隋朝后,隋文帝杨坚对他还是很好的。陈叔宝没被杀因为他不是禅位的,禅位给杨坚的北周末代皇帝宇文阐被杨坚杀害时仅九岁。

这还没有结束。隋末,李渊攻入长安,拥立隋炀帝杨广的孙子杨侑为帝,将皇位禅让给李渊后就去世了。唐朝末年,唐哀帝李柷 *** 将皇位禅让给朱温,不久就被杀害了。后周柴宗训禅位给赵匡胤后,也是早早去世,只活了20岁。

自刘裕开始,所有末代皇帝禅位后都不会有好下场。而就是不被人承认的王莽,他也没杀孺子婴,孺子婴是被后来的更始政权所杀。后世这些杀禅位皇帝的开创新的王朝的皇帝,他们的后代也是一样的下场。

7、北周和后周

北周时南北朝时期的朝代,后周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朝代,这两个朝代非常相似。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个明君,他在位期间灭亡北齐,统一了北方,国势强盛。可惜,宇文邕在讨伐突厥时,因病返军,不久去世,年仅三十六岁。宇文邕去世后,长子宇文赟即位,可惜这个家伙不正经,没多久就禅位给小太子宇文阐,宇文赟酒开始花天酒地,去世时仅22岁。宇文阐即位时仅仅6岁,宇文赟去世时,他才7岁,大权落在了杨坚手中,轻易夺取了后周的江山,建立了隋朝。

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时期的明君,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柴荣要夺取幽州时因病返回,不久去世,年仅39岁。柴荣去世后,7岁的柴宗训即位,轻易被赵匡胤夺取了江山,建立了宋朝。

宇文邕和柴荣都是一代明君,却都是英年早逝,并且都是在征伐异族时因病返军去世,两位雄主命运如此的相似。北周和后周的江山又都是因为皇帝年幼轻易被权臣夺取,而之后的隋朝、宋朝又都是在周的基础上更加强盛,周朝灭亡才有大一统的朝代。

8、黄袍加身

后周柴宗训即位后,赵匡胤掌握了兵权。皇帝年幼,赵匡胤精心策划了“陈桥兵变”,手下亲信将领把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赵匡胤“勉为其难”地答应了,返回开封正式称帝。

黄袍加身并不是赵匡胤自创,最早是在后周太祖郭威身上。郭威是后周大将,因为受到汉隐帝刘承祐的猜忌,发动兵变,在澶州士兵把黄袍披在他身上,郭威回到开封后正式称帝。

郭威黄袍加身取代北汉,建立后周,赵匡胤也是一样的 *** 取代了后周。两人的 *** 也是一样,都是发动兵变,手下把黄袍披在身上,都是在开封府正式称帝。

9、北宋和南宋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九位皇帝、南宋九位皇帝。有一个神奇的现象,北宋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其他皇帝都是赵光义一脉,而南宋除了 *** 位皇帝宋高宗赵构是赵光义一脉,其他皇帝都是赵匡胤一脉。

宋太祖赵匡胤离奇去世,没有传位给儿子,弟弟赵光义即了皇帝位。此后,北宋皇帝位一直由赵光义子孙继承,最后徽钦二帝客死他乡,北宋灭亡。

北宋灭亡后,宋高宗赵构又建立了南宋。宋高宗赵构是宋徽宗的儿子,由于太子早逝,此后一直没有儿子,收养了赵伯琮为养子。赵伯琮是赵匡胤的七世孙,成功即位,就是宋孝宗赵昚。自赵匡胤后,历经十位皇帝赵匡胤一脉重新继承皇帝。

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宋徽宗是南唐后主李煜传世,为的是向赵宋皇家讨回血债。相传宋徽宗赵佶出生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宋徽宗。宋徽宗出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宋徽宗和李后主非常相似,当皇帝不行,却都擅长于诗词书画。当年李后主 *** ,被俘虏到京师,不久离奇去世,宋太宗赵光义曾强幸小周后流传也非常广。靖康之变后,宋徽宗被金国俘到五国城坐井观天,客死他乡,北宋妃嫔更是受尽凌 辱。

10、开封城下城叠城

“皇极位”有什么风水宜忌?-安阳有土生土长的名人吗

开封府有八朝古都之称,自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大梁城,历经唐、宋、明、清,共有六座地下城埋在地下。

黄河泛滥两千载,淹没开封几座城,在民间流传甚广。因为黄河泛滥,一座座古城被黄河的泥沙无情淹没,开封城下有六座古城,分别是魏国大梁城、唐朝汴州城、北宋东京三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和清开封城。这其中有3座国都、2座省城、1座中原重镇,其实因为黄河泛滥这些古城被泥沙淹没不算很神奇。最神奇的是这些古城“城摞城”、“墙摞墙”,而且“路摞路”、“门摞门”、“马道摞马道”,层层叠加,南北中轴线都没有丝毫变动,这难道会是巧合吗?就算是这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能用奇迹来形容了。

故宫城门来历?

故宫是我国乃至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更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公元1368年蒙古人建立元王朝,后被朱元璋农民军推翻建立明朝。朱棣即位后,考虑到北方有元朝残余势力的威胁加之自己的封地也在北京为了更好地统治,便将政治中心往北京移动。

故宫

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南京故宫作为母本,建筑工程总指挥陈珪主持修建并且征集了全国10万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万人,直到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历经14年完成了这一史诗般的巨作。

故宫坐北朝南,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围墙高12米长3400米;故宫有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52米宽河底距地面深5米,周长3840米。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乾清宫为分界线,外朝主要承担重大典礼的作用,如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出征等都在这儿进行仪式;内廷又称后宫,皇帝寝宫和活动娱乐的地方。

乾清宫分界

今儿个我们就说说四个门的来历

南边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也称五凤楼,为故宫的正门。午门在清朝以前是没有的,在明代称为奉天门,后改为皇极门,直到清代才改为午门。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有两座阙亭,内设钟鼓。何时鸣钟,何时击鼓,都有规定。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午门分上下两部分,墩台上正中门楼一座,有9间,60.05m,进深5间,25.00m,重檐庑殿顶。墩台两翼各有廊庑13间,俗称“雁翅楼”。午门东西宽200米,南北深130米,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

午门

这五个门也是有讲究的,其中正门通常情况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结婚时皇后可以走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皇帝亲戚贵族出入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午门是皇帝宣告重要事项和国家政策的地方。“拖出午门斩首”这句话大家应该都有耳闻,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哪儿受罚的,它主要是针对文武百官犯错实行的杖刑,直白一点就是打 *** ,不要小看杖刑如果严重也会致死的。比如在正德十四年(1519年)皇帝要到江南选妃,群臣劝阻,皇帝大怒,大臣舒芬,黄巩等130人,有11人当场打死。想必每天文武百官经过此地上朝都会脚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