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算命准的人-他们的死亡顺序是怎么样的
襄阳算命准的人,他们的死亡顺序是怎么样的?
五虎上将的说法最早出自《三国演义》,之后很多战争类小说延续了这一设定,比较著名的除了《三国演义》的蜀汉五虎上将,还有《水浒传》中水泊梁山马军五虎将和《说唐演义全传》中的瓦岗五虎将。
由于题主没有说明是哪一个,我们就以这三个为例,说一说五虎上将之死及他们的死亡顺序。
蜀汉五虎将之死关羽
关羽是五虎之首,也是更先去世的。去世之前,他兵发襄樊,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 *** 甚至生出迁都的想法。
不想吕蒙用陆逊之计,白衣渡江,奇袭荆州,使得后院起火,关羽回军,结果节节败退,最终败走麦城,突围时,被设伏的潘章部将马忠生擒,关羽誓死不降,被东吴所杀。
张飞
关羽死后,刘备起倾国之兵七十万伐吴,命张飞为先锋。
张飞暴而无恩,酒后常鞭打士卒,此时因兄长之死,悲愤交加,于是勒令全军戴孝,限期部将范疆、张达造出全军所需的白衣白甲,否则军法处置。
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二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张飞熟睡, *** 张飞,砍下首级,投奔东吴。
黄忠
黄忠随刘备伐吴,张苞、关兴屡立大功,刘备对此大加赞扬,言语中有老不如少之意,其本意是为了夸赞两个子侄。
谁成想,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黄忠最忌别人说老将无用,于是私自带军出战,谁成想善泳者溺,最擅长射箭的黄忠,在乱军中被马忠一箭射中,败阵而走。
结果,终因年老,气血不足,伤口难以愈合而过世。
马超
马超归顺刘备后,笔墨就不多,连去世也只是顺带提了一句病故,按顺序排在第四位。
赵云
赵云是最后去世的一位,诸葛亮北伐时,赵云以七十高龄领先锋令出战,力斩号称“万夫不当”的韩家五虎。
之后因为年老,赵云再未随军出征。诸葛亮一次出兵时,见大风打断树枝,知必损大将,之后赵云二子哭报,父亲常山赵子龙病故。
梁山五虎将之死双枪将董平
攻打独松关时,董平手臂被炮火打伤,上了夹板,当夜拉着张清去报仇,惊动了厉天闰和张韬,因手臂有伤,使不动枪,想要退走,结果张清被厉天闰所杀,董平回身去救时,被张韬拦腰一刀,砍为两段。
霹雳火秦明
大战方杰不分胜负,杜微从旁以飞刀偷袭,秦明只顾躲飞刀,结果被方杰一戟刺死。
豹子头林冲
征讨方腊结束回军时,患上了风瘫,身不能动,留在杭州六和寺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大刀关胜
征讨方腊后,因功受封大名府兵马总管,一日饮酒过多,骑马时不慎坠马,摔成重伤,不治身亡。
双鞭呼延灼
征方腊后受任御营兵马指挥使,宋金大战时,率军抗金,曾大破金兀术,杀至淮西后阵亡。
《说岳全传》中,为救赵构,出战金兀术,因年老抵挡不住,败走时,年久失修的吊桥陷了战马,将其掀翻,被金兀术赶上一斧砍成两段。
瓦岗五虎将这里必须要说明一下,不同版本的隋唐文学作品中瓦岗五虎设定不同,这里特指《说唐全传》。
瓦岗曾两封五虎将,邱瑞死后,由后加入的罗成填补。
邱瑞
邱瑞武艺与秦琼伯仲之间,按照辈分属于长辈,大军征讨临阳关时,邱瑞倚老卖老,去劝降徒弟尚师徒,结果反而被尚师徒一番数落。
二人交战,尚师徒的呼雷豹一声嘶吼,邱瑞战马跌倒,尚师徒为表忠心,将邱瑞一枪刺死。
王伯当
李密后期昏庸,加上众将各怀鬼胎,所以瓦岗分崩离析,被王世充所败后,王伯当随李密投唐。
谁成想,李密心生反复,试图东山再起,并 *** 了知情的公主。王伯当保护李密出逃,结果被唐军堵在断密涧,万箭齐发,将二人活活 *** 。
单雄信
五王联军被李唐打得节节败退,罗成又临阵倒戈,单雄信心存死志,单骑踩唐营,结果被罗成生擒。
单雄信誓死不降,徐茂公建议并下令处斩,行刑时,单雄信与贾柳店兄弟绝交,大骂徐茂公与罗成,被勃然大怒的罗成一剑砍为两段。
罗成
受表哥秦琼所托,私入京城探视含冤下狱的秦王李世民,结果被李建成和李元吉发现,正逢二人出兵讨伐刘黑闼,于是推荐罗成随军任先锋。
行军途中,二王利用各种理由 *** 罗成,一心只置于死地,并逼迫其出战。罗成又饿又累,身受棒伤,误中苏定方之计,马陷淤泥河,乱箭穿身而死。
秦琼
秦琼戎马一生,大小数百战,也因此身患暗伤,年老后一直疾病缠身。
李世民疼惜秦琼,于是打算命尉迟恭为元帅出征,谁成想秦琼不愿放权,不顾花甲之年和身上疾病,执意与尉迟恭比试,力举金狮,狮子虽然举起,也胜了尉迟恭,却导致旧伤复发,口吐鲜血而死。
程咬金
书中大福将,其他人死了一代又一代,他却始终在世,一直活到小说《薛刚反唐》中。
当得知薛刚推翻武周,大唐国号恢复后,仰天大笑而亡。
除此之外,还有狄青五虎将等很多五虎的设定,就不一一而论了。
{!-- PGC_COMMODITY:{"charge_ *** ":" *** s://haohuo.jinr *** ai *** /views/product/ *** 2?id=3351096240665429124&origin_type=&origin_id=85777155145_3351143892354606634&alkey=1306_85777155145_0_3351143892354606634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351143892354606634\",\"product_id\":\"3351096240665429124\",\"title\":\"正版 三国演义 原著原版 120回无删减 初高中学生中国四大名著\",\"cover\":\" *** s:\\/\\/p1.toutiaoimg *** \\/img\\/temai\\/871c11452104e0bf776189a289fc2749a91d94b8www800-800~400x0.webp\",\"pr *** \":2800,\"market_pr *** \":4200,\"cos_fee\":1400,\"detail_ *** \":\"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 *** = *** s%3A%2F%2Fhaohuo.jinr *** ai *** %2Fviews%2Fproduct%2F *** 2%3Fid%3D3351096240665429124&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437,\" *** _type\":4,\"cos_ratio\":50,\"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 *** \":\" *** s:\\/\\/haohuo.jinr *** ai *** \\/views\\/product\\/ *** 2?id=3351096240665429124\",\"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elastic_title\":\"三国演义\"}","commodity_id":"3351143892354606634","detail_ *** ":"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 *** = *** s%3A%2F%2Fhaohuo.jinr *** ai *** %2Fviews%2Fproduct%2F *** 2%3Fid%3D3351096240665429124&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 *** \":42,\"pr *** \":28,\"real_ *** \":\" *** s:\\/\\/haohuo.jinr *** ai *** \\/views\\/product\\/ *** 2?id=3351096240665429124\",\"shop_goods_id\":\"3351096240665429124\"}","img_ *** ":" *** ://sf1-cdn-tos.toutiaostatic *** /obj/temai/871c11452104e0bf776189a289fc2749a91d94b8www800-800"," *** _type":4,"origin_pr *** ":"","pr *** ":28,"promotion_id":"3351143892354606634","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正版 三国演义 原著原版 120回无删减 初高中学生中国四大名著"} --}
湖北武当山怎么样?
今年大雪封山的时候刚上武当山。
武当山的四季各有各的美,倒是封山时期没人的时候,多出里一层雪季特有的寂寥之美。
【多图预警!!大量大雪封山的武当山美照】
“想着一衣长衫,踏雪无痕。
走在武当山的雪谷里,只留下几乎不可闻的剑意。”
腊月初八。
2018年的第二场大雪,武当山再次封山。
这已经是今年来的第二次封山了。
问山里道长,武当派的高徒言道可以来山上精舍挂单,便放下心来。
遥想金庸笔下的张君宝,向左是往襄阳找郭靖夫妇,向右则是上山自力更生。如果你是他,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
(武当山脚下)
腊月十二,只身徒步上山。
过了山门,一脚深一脚浅向武当山里走去。
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举目满山雪白。
空谷足音,踏雪有痕。
偶尔惊起两三声神鸟乌鸦的叫声,落下一 *** 雪花。
(途经龙泉观)
未时,行至紫霄宫。
(紫霄宫)
太阳西斜,坐在紫霄殿门前的小板凳上,脱下鞋袜烤烤太阳。
和道长要了一杯热水,翻开随身的日记本。
“屋顶白雪皑皑,很静,非常静。”
正在此时,身后传来道长一句“花开了没?”
花开了吗?
刚进宫门的时候曾偶遇一道长引路,问及为何不皈依,答道“尚未找到道,何况寻道、证道、悟道。”
也许,道就在身边。
(紫霄宫)
歇罢,起身向南岩宫走去。
踩在雪上软软的,踩在冰上脆脆的。
日落的余晖,笼罩着武当山的石碑。拐弯,遇见炊烟袅袅。
返回一老翁家中,烤火吃饭。
山里的夜晚,万籁俱寂。
第二天一大早,老翁叫醒我,热了粥。千叮万嘱。
脚力还好,今天依然走得很快。
到七星树的时候,路遇两只大黄狗,开始不紧不慢地跟着。
快到朝天宫,阶梯开始变得难走起来。
雪太厚了,没有冰爪没有拐杖,爬得很是吃力。
很是有几分,欲上天庭必经此处的味道。
(朝天宫)
朝天宫被视为神界和人界的交界处。
和道长讨了壶热水,闲聊几句。
起身上清神道,一人一狗晃悠着朝山顶的金殿走去。
偶尔累了坐在雪堆里看乌鸦掠过树枝,远处传来轻微的鼓声,更远的丛林里冒出飞檐,仙气缭绕。
坐在金殿上写日记,一年轻道长伸腿按压,问道:“一个人上来的?”
点点头,看阳光下的银妆素裹。
下山的时候起了兴致,和道长比试脚力。
抱膝滑下层层阶梯,身后雪花翻飞,就像漂行在仙境之中。
天暗,安然回到镇上。
2天,共计徒步18个小时,近50公里。
“五里一庵十里宫,单墙翠瓦望玲珑。”
大雪封山的武当山,实乃仙境之所。
刘伯温真有那么神吗?
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士非诸葛亮莫属,不管诸葛亮是否有被神话,毫无疑问的是,他代表着“人智”的巅峰。而在明朝就有一位谋士,他被民间誉为“在世诸葛亮”,朱元璋称他为“吾之子房也”,甚至有人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他独占八分功劳。这位谋士,叫做刘基,他还有一个更著名的名字:刘伯温。
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先不说刘伯温是否真的有诸葛亮的才智,他出山的经历确实与诸葛亮十分相似。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亮,而朱元璋也是诚意十足的来到刘伯温隐居的地方,才让刘伯温出山。事实证明,朱元璋的付出是值得的。
当然,朱元璋对于刘伯温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遇到朱元璋以前,刘伯温就已经有匡扶社稷的志向,他天资聪颖,年少好学,同乡都说他有卧龙之才。二十三岁的刘伯温考中进士,却因元末的战乱在家中闲居三年,被启用后也不过是一个正八品的小官,人微言轻。刘伯温有一腔热血,他体察民情,除暴安良,打击豪绅,甚至还检举朝中 *** 污吏。乡里百姓对刘伯温十分拥戴,但地方豪绅对他却恨之入骨,缺乏朝中大臣支持的刘伯温很快就被排挤出去。年轻的刘伯温是忠于元朝的,他将自己视为元朝的官吏,然而元朝的腐败让刘伯温愈发失望,他在《郁离子》里说道:“贿赂公行,以失人心!”对元朝失望透顶的刘伯温不再寄希望于蒙古人,他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的抱负得不到施展,于是他愤而辞官回到家乡开始隐居。
在遇到朱元璋以前,刘伯温最多算一位能吏,却谈不上不世之才,直到他遇到朱元璋以后,他传奇的一生才拉开序幕。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的 *** 军走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他势力不是最庞大的,却受到陈友谅、张士诚以及元朝的夹击,身后还有韩林儿的掣肘。朱元璋急需要一位谋士,一位能够带他脱离泥沼的谋士。就在这时,有人向朱元璋推荐了刘伯温,说他有诸葛亮之才,对此朱元璋不置可否,毕竟每一位谋士在投奔自己时都是这样说的。不过如今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朱元璋别无他法,于是他携带重金,诚意十足的去邀请刘伯温出山。
刘伯温起初对于朱元璋恐怕也是不甚满意的,不过纵观天下豪杰,似乎只有面前的这个人称得上枭雄,刘伯温最终同意出山,辅佐朱元璋。出山的刘伯温立刻为朱元璋制定了战略方针:避免两线作战,先铲除陈友谅与张士诚,并摆脱韩林儿的控制,以“大明”为国号招揽天下贤才义士。
与诸葛亮类似,刘伯温在出山以后朱元璋集团也面临危机,陈友谅攻陷太平,声势浩大。朱元璋手下的许多谋士与将领都劝说朱元璋投降或者暂退南京,然而刘伯温的意见却截然不同,他对朱元璋说道:“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刘伯温认为陈友谅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准备不足,正是可以对他一举重创的良机。朱元璋对此摇摆不定,对于强大的陈友谅他还是惧怕的,刘伯温见状说道:“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明史》)刘伯温的话让身处岔路口的朱元璋醍醐灌顶,他明白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于是按照刘伯温的建议,诱敌深入,最终大败陈友谅。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刘伯温出谋划策,统揽全局,数次在集团内部军心涣散时凭借自己的魄力稳定军心,并让朱元璋下定决心,最终灭掉陈友谅、张士诚与元朝,建立大明。说朱元璋建立明朝刘伯温独占八分功劳有些夸张,但可以说,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来说至关重要。
而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刘伯温更是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朱元璋手下有许多能人,比如常遇春、徐达等人都是骁勇猛将,但他们对于治国理政却一窍不通。刘伯温曾出仕元朝,虽然官职不高,但他拥有丰富的治国经验,且切身的体会到了腐败的危害。于是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一系列建议,比如处理久积冤案,建立法制,防止滥杀无辜,赦免无罪之人;制定军卫法,严明军纪。刘伯温的一系列举措彻底让朱元璋的军队从草莽流寇转变成为国家之师,也让朱元璋坐稳了帝位。朱元璋深知刘伯温的重要性,数次对他人评价刘伯温道:“吾之子房也。”
而且刘伯温心胸宽广,李善长与他素来不合,三番两次与他作对,然而当朱元璋想要罢免李善长并询问刘伯温建议时,刘伯温却替他求情,说他是大明梁柱,不可随意更换。刘伯温看人的眼光极准,在李善长辞官以后,朱元璋向刘伯温询问宰相人选,朱元璋先后提到了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但刘伯温却说这些人都不合适,而最后这三人果然都因事获罪。
不过,与刘伯温的功劳不匹配的是他在朝廷中的尴尬地位,不仅李善长比他爵位更高,就连胡惟庸都压他一头。刘伯温深知朱元璋的性格,共患难可以,同富贵艰难,更何况自己的能力在明朝建立以后对于朱元璋来说不是财富,而是威胁。
刘伯温染上风寒以后,朱元璋派胡惟庸带着御医前去看望,刘伯温服下御医的药,却痛不欲生,不久之后就去世了。然而直到临死前,刘伯温都十分镇定,他向自己的儿子交待后事,并说胡惟庸迟早会败。果不其然,在刘伯温死后不久,胡惟庸就被朱元璋诛杀,诛灭三族。
民间里的刘伯温是一位神人,他被塑造成一位可以预知未来的先知,关于他的传说不计其数。这些自然做不得真,但可以确定的是,刘伯温的确是一位不世之才,仅从能力来看,他当得起在世诸葛亮的评价。
参考资料:
《郁离子》 刘基
《明史》
三国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三国几乎是每个中国人都是熟悉的一段历史。但是又有着很多很冷很小众的小细节,这些细节并不影响整个剧情,但是单独拎出来看,又挺有趣的。
这里小诸葛挑出了几个个人觉得比较冷门的小知识放在下方。同时也想和各位主公讨论讨论,你们还知道什么类似的冷知识呢?
1东汉最后一任董事长刘协被废后,吃好喝好,身体健康,吃嘛嘛香,还 *** 中医医师。最后曹丕死了,他还没死。以后你要是受了谁的气可以学学汉献帝,死撑熬死对方。
2曹洪是曹魏名将,但是不受曹丕的待见。原因是曹洪家里很有钱但是吝啬,曹丕年轻时曾经向他借钱未果,怀恨在心。结果曹丕当上皇帝之后借了一件小事要干掉他,之后多方求情免死为庶人。直到曹睿即位才重新上位。一句话,做人不能太曹洪。
3馒头起源于诸葛亮某次班师回朝经泸水时,突然狂风大作,人船皆无法通过,当地土著皆言以活人血祭才可平息,诸葛亮于是折衷将牛、猪等肉料塞进麵团製的人头,取名为「蛮头」,辗转至今即为「馒头」。
虽说故事有些可怕,但是看这馒头的用料,作为吃货还挺想吃的~
4在演义中,廖化应该是最牛逼的人。他牛逼的地方在于他命硬,在演义中,廖化初为黄巾,到蜀汉灭亡他还在,大约活了90多岁。其实现实中的廖化也挺 *** 的,当年关羽被杀,廖化 *** 投降,被孙权任命为太守。最后诈死逃回蜀汉,一直熬到蜀汉灭亡。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也是被逼无奈的啊。
5火箭 *** 次出现在历史上是在陈仓之围时。诸葛亮进攻陈仓城,魏国守将郝昭就用火箭焚烧了蜀军攻城的云梯,守住了陈仓。
所以草船借箭时,不是曹 *** 不想射火箭,而是他真不知道还有这种 *** 作。
1如果按照三国演义来说,廖化应该最牛的人。他最牛的地方就在于他命硬。在演义中,廖化从黄巾 *** (可以说是三国的开始),到蜀汉灭亡了他还在,大概活了90岁!90岁在古代简直就是活久见了。
当年关羽被杀后,廖化 *** 投降,被孙权封为太守,最后靠装死逃回蜀汉,一直熬到蜀汉灭亡。所以有句话叫,蜀汉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2.在三国里面,谁是当之无愧的三国好声音?
2在三国时期,更流行的娱乐方式就是“啸”,等同于今天的唱K。诸葛亮就是三国著名的“K歌之王”,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喜欢“抱膝长吟”,拿手曲目是《梁甫吟》。大家试想一下,身高八尺、容貌甚伟的诸葛亮,在田野间一边躬耕一边飙歌,这绝对能秒杀现在一种小鲜肉。
3.公孙瓒发明新的通讯方式?
3公孙瓒到处树敌,被群起攻之,最后只好固守易京。他把自己住的堡垒修到十丈高,而且毁掉楼梯,东西出入全靠绳子吊运,传令则用一群受过特别训练的、嗓门极大的女人来执行,真正的通讯基本靠吼。厉害了!全靠吼!
4.赵云在三国演义中的真实年龄?
4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写是活到了70岁。但是其实在书中初登场是191年,是少年将军,暂且算18岁,赵云死在228年,按初登场18岁来算,赵云应该是55岁。估计作者那时候也蒙蔽了~
5.诸葛孔明是不是道士形象?
5很多人都以为诸葛亮的形象是身着八卦袍,手持羽扇的样子。
其实是因为一个误会,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周瑜“羽扇纶巾”。大多数人以为这是诸葛的形象,但其实这就是周瑜的形象,而并非诸葛孔明的形象。
就是说你们熟悉的诸葛亮其实并不是拿着扇子穿着道袍的哦。
杨广和李渊最早因什么结仇?
说起来,仇恨的渊源最早的时候是因为一个女人。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很快就会生根。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之间除了有很深的仇恨,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极为复杂,要想搞清楚他们之间的仇恨,得先从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下手。
杨广和李渊之间有四层关系。
*** 层关系:早期二人是君臣关系。之后杨广是 *** 之君,李渊是 *** 灭亡隋朝建立大唐的 *** 任皇帝。从深层次再细分的话,二人关系就复杂了。
第二层关系:表兄弟关系。孤独信的三个女儿贵为皇后。长女是北周宇文敏的明敬皇后皇后,第四女是唐国公李昞的元贞皇后,第七女是隋朝杨坚的文献皇后。
李渊是元贞皇后的儿子,杨广是文献皇后的儿子,所以李渊是杨广的表哥,二人是如假包换的血亲表兄弟。
第三层关系:二人是儿女亲家。杨广的女儿杨氏,嫁给了李世民,是四妃之一 为其生下了李恪,李愔两个儿子。
第四层关系:甥舅关系。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杨广的嫔妃,王氏是同安长公主的女儿,同安长公主和李渊同母。同安长公主地位超高,他丈夫的侄女就是后来李治的王皇后。
李渊隐藏仇恨值:25%杨广继位之初,还是很信任李渊的,可是杨广和李渊的原配夫人窦氏却是有世仇的。
杨坚还在世的时候,李渊凭借“雀屏中选”,娶了定州总管窦毅之女窦氏。这位窦氏就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和李元吉的生母。
因为窦氏自幼聪慧,且发长过膝,容貌绝世,慕名求亲者甚众。窦毅无奈,就在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要求每人射两箭,射中两只孔雀眼睛者选为女婿。李渊善射,啪啪两箭皆中,再加上其贵族出身,就成了窦毅的乘龙快婿。
窦氏的母亲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姐姐襄阳公主。宇文邕是窦氏的舅舅,对外甥女非常好。杨坚篡位的时候,窦氏曾说:“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窦氏从此跟杨坚结仇。
李渊跟窦氏的感情非常好,而窦氏跟隋朝皇室有仇,这就像一根隐藏的刺,必然会影响到李渊。(存在隐藏仇恨)
杨广愤怒值飙升,仇恨值50%隋文帝杨坚当政时期,很重视李渊这个外甥。在独孤氏去世后,他将李渊接入宫中,封了官职。这也使得李渊在朝廷结识了人脉,深入了解了隋朝各处的 *** 情况。
杨广想当皇帝, *** 个障碍就是太子 *** 。 *** 性格懦弱,无勇无谋,但也有很多大臣支持他,站在他这一边,李渊就是其中一员。(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驳我面?好啊……杨广仇恨值89%那时李渊在朝中有很大的话语权,所以李渊就成了杨广的眼中钉肉中刺。当时身为晋王的杨广,出征陈国,生擒了陈国国主陈叔宝和他的后宫嫔妃。
杨广好色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想带着她们回去享乐。李渊身为副将,想杀掉她们的时候,杨广的命令到了,李渊违抗命令依旧把这些人都杀了。
身为主将,被副将公然违抗命令,这使得杨广驳了面子,加上李渊属于太子一派。杨广更恨李渊了。再加上宇文化及在旁边煽风点火,这让杨广更想杀了李渊。(仇恨的种子生根发芽)
杨广刺杀李渊,愤怒值99%李渊身为重臣,就算是皇帝也不能不问缘由地就把他杀掉。所以安排杀手去刺杀李渊,结果失败了。(仇恨已经刻骨铭心)后来太子 *** 生性好色,生活也很奢侈,即使当了太子也不知收敛,让隋文帝很生气,于是就将他的太子废除了,传位于杨广。
李渊二次临危,愤怒值99.999%据传,杨广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中,滔天的大洪水淹没了长安城。一片 *** 之中,只有栽种在城头的三棵李树安然无恙,而且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隋炀帝立刻召人入宫解梦,说是李氏将会祸乱天下,而且这个人的名字中带“水”。
隋炀帝做梦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无法证实,但是,随后出现的谶语却是实实在在的。很快,大街小巷便开始流传“杨氏将灭,李氏将兴”的流言。这话传到隋炀帝耳中,侦测雷达瞬间启动,开始扫描整个大隋朝境内的李氏家族。(已经发展为深仇大恨)
很快就有人因为此事被杀。右骁卫大将军、光禄大夫、郕国公李浑,因为财物问题,被其妻兄宇文述诬陷谋反。这恰好 *** 到了隋炀帝极度敏感的神经,立刻下旨将李浑一族三十余人诛杀。
李渊忍无可忍不得不忍:100%李渊一开始受到隋炀帝的信任和重用,也想有一番作为。他就开始广纳贤士,结交豪杰,而依附者也很多。
很快,这件事就被多疑的隋炀帝察觉了。杨广就召李渊到行宫问话。当李渊接到杨广的召唤时,立刻就明白了,这肯定是有去无回呀。情急之下,李渊使用了推辞的万能 *** ,装病。(差点又被杀,仇恨值飙升)
杨广见李渊不来,就问在后宫的李渊外甥女王氏,你舅舅怎么还不来。王氏就说,舅舅病重,卧床不起,才无法前来。这时候,杨广说了一句话,李渊没病死,却差点被吓死:“可得死否?”那意思就是,你李渊都病了,干脆病死算了。
李渊为了保命煞费苦心:100%可是李渊不想死呀,那就自污吧。从此之后,李渊开始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酗酒、敛财、逛青楼,越是颓废不靠谱的事,干得越起劲。
杨广一看,嗯,这人不过是个酒色之徒。于是,就放了李渊一马。常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么,虽然李渊靠自污躲过一劫,但是有一把刀架在脖子上,随时可能砍下来的滋味并不好受,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比较好。(仇恨越积越深)
隋炀帝对李渊好感度:50%杨广看李渊很不爽。导致李渊有什么宝贝就很想夺到手。李渊的官职老是不动,也不知道哪边出了毛病,那时隋炀帝杨广正喜欢马。
这时候就有人提示,你手里有一匹宝马,皇帝肯定知道了,但是你却舍不得给皇上。于是李渊搜寻汇集各地的宝马良驹送给隋炀帝,果然李渊的升迁正常了。
隋炀帝宴请大臣之时,当着大臣们的面,调笑李渊。因为李渊脸上褶皱很多,看起来像个老太太。隋炀帝就戏称李渊为“阿婆面”。怕涉及妻儿的生命安全,李渊不敢发怒,于是默默地忍着。(李渊怀恨在心,隋炀帝漠不关心)
隋炀帝岁李渊好感度提升:76%虽然之后杨广重拾信任并重用了李渊,甚至还让李渊手握重兵,发生过的这些事却在李渊心中种下了一颗颗“仇恨”的种子。杨坚欺负李渊的事太多,还把他当成自己人,真是昏了头。
他让李渊去北方太原,这可是军事重镇,显然是对李渊极大的信任。但李渊和突厥人交战的时候,打了败仗,隋炀帝让他回去交代缘由。李渊于是醉酒了,不但醉酒了,还给杨广戴了绿帽子。
随着杨广修长城,建东都,凿大运河,还三征 *** ,到处巡游,惹得天下民不聊生,豪杰纷起。李渊在太原留守任上,也趁机打着勤王戡乱的幌子,晋阳起兵,最终夺了隋朝的江山,建立了盛世大唐。
最终,李渊也算是报了“妻仇己恨”吧,虽然让他常常思念的爱妻窦氏早已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