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说是男孩-抗日神剧究竟能神到什么地步
算命说是男孩,抗日神剧究竟能神到什么地步?
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付出3500万人巨大牺牲,才取的抗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惨胜。其中,中 *** 人伤亡500万左右,日军伤亡不足150万,中 *** 人与日军伤亡是4比1,甚至更高。最惨烈是淞沪战役,中国投进一个师的兵力,半天就打光了。由此,可知日军强大的战斗力。
现在,想了解当年的抗日历史,很多人会去观看一些抗日影片。如果这些影片能够尊重历史,把这场战争的残酷性还原出来,对我们尤其青少年,有着很好的告诫和启示作用,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然而,抗日影片大多不尊重历史,完全娱乐化。如《抗日奇侠》《向着炮火前进》《特工组6号》等抗日神剧,情节雷人、夸张,中 *** 人个个身怀绝技,武功高强,可以以一顶十,以一顶百,日军笨的像狗熊一样,被他们玩于股掌之间。
这些抗日神剧,无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泛滥成灾,什么“手撕日寇”、“裤裆藏手雷”、“一人战胜一团”,甚至连武侠小说中的“九阴白骨爪”“点穴手”“轻功”的都被搬上来,日军在这些神通广大的中 *** 人面前,被打的鬼哭狼嚎,伤亡惨重。只有观众想不到的,没有导演做不到的。与其说拍戏,不如说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成年人看了会一笑了之,青少年看了非但不能起到教育的目的,还会误导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娱乐有底线,史实要尊重。如果当时的抗日战争真有这么多以一顶十英雄好汉,中国岂能付出如此大的民族牺牲,抗战怎么会打了14年之久!奉劝那些大导演,别再拿民族的伤痛做娱乐消遣,静下心来,用用脑子,多拍一些像《血战台儿庄》《亮剑》等接近史实的抗日大剧,如此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观众,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你的语言有刺吗?
最近,一档情感类真人秀《妻子的浪漫旅行2》很火,你看了吗?
我看了几集,原本是想找找经营家庭的良药,却意外发现了很多家庭教育的启示!
在最近的一期中,章子怡几次吐槽女儿醒醒颜值不在线:
“当初做B超看到她的鼻子是翘的,结果生下来一看,抱错了吧!我和汪峰的鼻子都很挺,她的鼻子却非常扁平。”
袁咏仪安慰说,“女儿会吸走妈 *** 美貌”,结果章子怡依旧不放过醒醒:
“她拿走了我的美貌,也没漂亮到哪去啊!”
不知道醒醒长大以后看到这个片段,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反正我是恨透了被亲生父母挖苦、嘲笑、贬低的人生!
小学时候,被父母带着去亲戚家做客,被亲戚夸到:
“还是女儿好,学习 *** 心少!这次又考了全班 *** 吧?”
“哪儿啊?她就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
我 *** 话真像一盆冷水,对我兜头浇下……
中学的时候,收到一封男生的情书,不小心被她翻到,她直接就给我撕了扔进垃圾桶!
嘴里还说:“长这么丑,真不知道他看 *** 哪点……”
一句句贬低和挖苦,从小听到大,我真的怀疑自己不是她亲生的!
不只我妈,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
妈妈们聊孩子,聊着聊着,就开始“无下限”贬损自己的孩子,仿佛孩子“优秀有罪”,当不成“最差的那一个”,就是种耻辱!
“你女儿挺漂亮的!”
“哪儿漂亮啊!方下巴,苦瓜脸,腿还短……都随她爹了!”
“你儿子真厉害!刚上小学,就认识这么多字了!”
“光认字有屁用啊!他数学简直了……100以内加减法怎么教都教不会!”
“加减法,多练练就好了啊!哪像我家那个,上课不专心,老师讲过没讲过他都不知道!真气死我了!”
……
而很多时候,父母说这些话时,孩子就在边上,听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诗经》有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很多时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父母并非不爱孩子,但他们表现出的言语、行为却在告诉孩子,“你什么都干不好”、“你让我失望透顶”、“你简直没救了”……
于是,在贬低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从小到大都习惯自我否定:成绩好,那是运气!长得丑,也只配找个丑的男朋友!
无比在意别人的评价,害怕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对自己要求极高,任何事都力求完美!
甚至遇到好事,都会主动退缩!潜意识觉得这么差的自己,配上不上那么好的机会……
本来,我以为天下父母都一样!
后来大学毕业,我认识了合租室友小A,她的妈妈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是一个天生对女儿有种“迷之自信”的“奇葩”母亲!
小A进一家创业公司实习, *** 妈对邻居夸:我女儿特别争气,实习的都是大公司!
小A拿到 *** 个月工资,请妈妈吃了顿火锅, *** 妈逢人就夸:我女儿特别孝顺!有什么好的都想着父母!
小A微胖,总嚷嚷着减肥; *** 妈说:男人就喜欢“有料”,瘦成竹竿,那才难看……
有时候,她当着小A的面就夸,小A自己反而不好意思!
私底下,小A曾告诉我说:“其实我根本没有我妈说的那么好!但我想努力变成她说的那个样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自我概念的形成,是在与人互动的环境中逐渐习得的!
特别是在婴幼儿和青少年时期,因为自身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他会把别人,特别是亲人,对自己的评价内化成为自我认知!
孩子的自信与自卑,都不是与身俱来的!
周国平在《不想长大》一文里说:
“孩子的心灵远比我们所认为的细腻得多,敏锐得多,我们千万不要低估。”
父母对孩子的每一个负面评价,会让他的生活暗无天日!相反,父母的积极鼓励,也许会给孩子的人生创造非凡的价值!
看过电影《阿甘正传》的人,应该都会对阿甘的母亲,这个伟大又平凡的女人印象深刻——不管别人如何嘲笑她和她的“傻儿子”,她都始终对孩子充满信心!
教育学家说过:
“会教育孩子的父母和不会教育孩子的父母,更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会将孩子的优点挖掘出来,并加以放大,而后者看到的往往是孩子的缺点。”
毁掉一个孩子最残忍的凶器,其实握在他的父母手里!
我曾经鼓足了勇气,问了我那个“毒舌”的妈妈:“是不是我真的很差?所以你从来不肯说一句我的好?”
她振振有词地回答我:“要说你一句好,你尾巴不要翘到天上去了?”
古语云: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表扬和鼓励真的会让人骄傲吗?
一次,参加一个儿童画展,被一副美国小朋友画的风景画深深吸引了。
我对孩子的父亲赞叹道:“这幅画画的真好!”
孩子的父亲微笑地回答:“那是Tom花了整整一周才画好的,每一个细节他都画的非常认真!”
而另外一位中 *** 亲就不同了,面对观众的夸奖,她开心地说:“我儿子从小就有画画的天赋!随便画画,都能得奖!”
两位家长都在夸孩子,但一个在夸努力,一个在夸天赋!
有什么不同呢?
努力是自己挣来的,努力的孩子想要被认可,他就会一直努力,形成“成长型思维”!
而天赋是上天给的,这种“智力优越感”,才会让孩子骄傲,忽略努力的重要性;他一直成功还好,一旦失败,就容易一蹶不振!
如果你想尝试鼓励孩子,千万不要说“你真棒!”、“你真聪明!”;不妨试试哈佛大学教授给出的15种表扬模式,有效地鼓励孩子:
1、你很努力啊!—表扬努力
2、尽管很难,但你一直没有放弃。—表扬坚毅
3、你做事情的态度非常不错。—表扬态度
4、你在____上进步了很多!—表扬细节
5、这个 *** 真有新意!—表扬创意
6、你和小伙伴们合作得真棒!—表扬合作精神
7、这件事情你负责得很好!—表扬领导力
8、你一点都不怕困难,太难得了!—表扬勇气
9、你帮_____完成了她的任务,真不错!—表扬热心
10、你把自己的房间/书收拾整理得真好。—表扬责任心和条理性
11、我相信你,因为______。—表扬信用
12、你今天参加活动时表现得很好!—表扬参与
13、你很重视别人的意见,这点做得非常好。—表扬开放虚心的态度
14、真高兴你做出这样的选择。—表扬选择
15、你记得_____! 想得真棒!—表扬细心
那么很多家长会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犯错,犯了错也不能批评吗?
当然不是啦!虽然鼓励和表扬能帮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正确评估孩子的行为,适时指出孩子的缺点,才能矫正孩子的成长轨迹,真正帮助孩子进步!
一个叫Losada的学者,曾经提出了一个夸奖与批评的黄金比例模型,叫做Losada Ratio;他认为,表扬与鼓励的比例达到3:1,即3条表扬混搭1条批评,对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最为有效!
而不是“打一棒子,才给一个甜枣”!
另外,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避免在外人面前大骂批评孩子, *** 在家1对1进行;
其次,不要为了“批评”而“批评”,必须坦诚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并表达出“希望和相信孩子能做得更好”的期望!
美国畅销家庭教育作者珍妮·艾里姆曾说:“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 *** 。”
教育,是一种艺术!但它并不高冷!
ahaschool希望和千万父母一起探索,一起感知,找到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引导 ***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发现并成就独一无二的路上,跳得高,跑的稳!
END
历史上袁天罡到底是怎样的人?
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总会出现一两个预言家,这些预言家也曾著书立说。周朝时有姜子牙,他的《乾坤万年歌》共一百零六句,据说可以预测到民国建立。
东汉末年,出了一个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他撰写的《马前课》成了历代道家的必修课程。而唐朝,则一下子来了俩,一个是李淳风,另一个则是袁天罡。
北宋时期,又走出了邵雍,不仅著有《观物内外篇》、《先天图》等,还有著名的《梅花诗》十首,据说里面囊括了日后中国的历史演变。
明朝有大名鼎鼎的刘伯温,既参与了《大明律》的制订,还留下了预测中国强大的《烧饼歌》。清光绪年间,高静涵假借隋朝步虚大师,推出了一部《步虚大师预言》用以推测国运。
这些预言大师们的预言经后世考证,多数是后人牵强附会。如姜子牙的《乾坤万年歌》,是宋朝以后的产物;又如刘伯温的《烧饼歌》等,仅是民间传说。
中国古代预言大师们的预言,几乎全是预测日后国家强盛,世界和平天下大同,一派祥和景象。不像西方的预言,尽是些山崩地裂、天灾人祸……,满眼的悲惨。
古代的预言家里,唐朝的袁天罡无疑名气更大,也最为神秘。甚至有传言,他其实是隋文帝杨坚的儿子,生母被皇后独孤氏所杀,后被袁家抱养。
《旧唐书·袁天罡传》记载,“袁天纲,益州成都人也。尤工相术。隋大业中,为资官令。武德初,蜀道使詹俊赤牒授火井令。初,天纲以大业元年至洛阳。时杜淹、王珪、韦挺就之相。”
令袁天罡名声在外的,是他的“相面术”。完善于春秋时期的相面之术,在唐朝达到了鼎盛。若去掉其中含有封建迷信的糟粕,至少传统朴素的相面术有它一定的道理。
传统相面术不同于走街串巷设摊算命的,那些多是察颜观色外加连蒙带骗。所谓的“家传绝学”,也是口口相传,爷俩相骗,为的仅是混口饭吃而已。
“知人以相,相由心生”。人的相貌是与生俱来,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作为可以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这套理论不仅存在于中国古代,西方同样也有相面之术。
传统相面术的本源是医术,也包含阴阳五行、天文地理、数学统计等等。如,有的人虽满脸横肉,却是心地善良;而有的虽貌似善良,实则是衣冠禽兽。因此,对眼睛进行观察,也成了其中一项内容。
正如曾国藩在选用人材上,认为目光低垂,态温顺的可选;而目光灵动,神色不端的,乃属机巧狡诈之辈,不可重用;气宇轩昂,目光凛然的,其将来的成就不可 *** 。
《旧唐书》中记载的,是袁天罡在洛阳时,曾给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相面。并预言杜淹日后的文章可名扬天下;王珪用不了十年,必官至五品;而韦挺则会出任武官。
并且,他还进一步预言,三人为官后都会遭贬,到那时几个人还会见面。到了唐高祖武德年,杜淹入选天策学士,王珪由太子李建成举荐当上五品太子中允,韦挺出任武官左卫率。
后来,三人受宫廷政变牵连一起被贬隽州,在这里又遇到了袁天罡。袁天罡预测 “公等终且贵” 最后都会升官。果然,后来三人的际遇正如袁天罡所料。
袁天罡还有两大传闻,一是见到由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则天时,袁天罡大为震惊,说她 “龙瞳凤颈,极贵验也 ”。但随后又遗憾地说,可惜是个男孩儿,“若为女,当作天子 ”。
二是与李淳风合写的《 *** 》。据说是唐太宗命李淳风和袁天罡所作,用以推算大唐国运。由于李淳风推算时上了瘾,一发不可收, 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 "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而得名。
前一个传闻虽在《新唐书》和《旧唐书》里均有记载,可几乎没有任何的真实性。即便袁天罡的相面术神乎技,能预测将来之事,但这等旷古未闻大逆不道的话,他是断不敢说出口。
更何况,在李淳风推演国运时,他出手制止,认为“天机不可泄露”。那么,武则天日后能当皇帝的“天机”从自己嘴里泄露,岂不是自打嘴巴相互矛盾?更大的可能,是武则天当上皇帝后,假借袁天罡的预言,以彰显其继位的合法性。
后一个传闻可信度也不大。《 *** 》至今有六大版本,现存最早的是彩绘明抄本,为 *** 中央研究院藏。其作者是否确为袁天罡与李淳风合编至今仍有争议。
同样,有着中华 *** 奇书之称的《 *** 》,全书晦涩难懂,究竟它是否真的是一本能够预测未来的书?一直存疑。
在众多的民间传说里,袁天罡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知过去未来近乎于神的人物。不过,袁天罡毕竟是人。历史上真实的袁天罡,该是一个通晓传统朴素的“相面术”,且能预测天气变化的人。
我的儿子今年二十四了?
我的儿子今年24岁了,还没有找到女朋友,我很着急,该怎么办?
你好!我是中国情感乔存兴为你分析这个问题:
答,首先我能理解当父母的心情,儿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就该结婚生子了。可是儿子还是没有找到女朋友,当父母的一定会很着急。我给这位爸妈说一声,儿子虽然是24岁了,但是他婚姻不动,也就是所谓的缘分还没到,当父母的就是你们再着急,也无济于事的。就好像种下了小麦似的,要经过秋种冬雪春雨芒种以后才能成熟收割的。你总不能拔苗助长吧?
儿子同样也是如此,他的缘分还没有到,你就是天天地催儿子相亲,也不一定就能找到他的另一半。缘分自古就是天注定的,也就是在你的人生中是一个早已成幂幂之中的定数而已。缘分来了你就是躲也躲不过去的。
有意栽花花不活,无意插柳柳成荫!
我不说别人,就说一下我自己吧。我的婚姻就是特别的迟,1990年,也是24岁那一年结婚的。
当时我就找了一个算卦的先生,人家就对我说到,你的婚姻就是晚婚,着不得紧,好像是半夜里垒庙,垒地快倒地快。
我的父母就是不听算卦的那一套,就与人家同意结婚。结果过了一年半,夫妻之间三天两头的吵架,不是家暴,就是冷战,最后闹的鸡犬不宁就离婚了。
又等了两年,我又找到了那个算命先生。这次人家对我说,你的婚姻大事要想顺利,必须要过了35岁以后,到了那个时候,你的婚姻大事自然而然就顺利成功了。
真的是应验了,我在2002年我遇到了一个女人,她比我小4岁,并且还是人家找到的媒人,使我们两个人促成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婚姻。到现在,我们夫妻二人生活幸福,温馨舒服,并且还有三个聪明伶俐的宝宝。三个孩子都品学兼优,每年都是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由此可见,儿子的婚姻大事不能 *** 之过急的,这不是到超市里买东西,只要你有钱留可以买到。但是也有断货的时候。所以说婚姻大事就是命中注定的,任何人都不能更改。
你说你应该怎么办?
我告诉你,相信自己儿子,相信缘分。缘分,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好了友友就分析到这儿吧,小伙伴们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都留言评论一下吧!如果你喜欢我就关注我。
我是中国情感乔存兴
希望我的回答问题能够给你带来新的希望
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
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龙龙,在我的咨询经验中,我们经常发现,在孩子小的时候下面的话不能说。
*** :讽刺挖苦的话不能说孩子做的不对,家长应该批评教育,但是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坚持就事论事的原则,避免讽刺挖苦。比如孩子只顾看电视,手没拿稳把杯子打碎了。我们可以批评他:“做事情不认真,一心二用很危险”,但是要避免说这样的话:“你真笨,连这点小事也做不好。”
那么,为什么讽刺挖苦的话话不能说呢?这是因为讽刺挖苦的方式,不仅不能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习得解决问题之道,反而会以为自己很糟糕,很差劲,形成卑微的自我价值感。
第二:假话不能说家长经常会教育孩子不能撒谎,但是很多人却没有注意自己的言行。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经常撒谎。比如答应好要回家跟孩子一起吃晚饭,结果下班前有同事约饭局就没回去。孩子很生气,就跟孩子解释自己是因为要临时加班,不是故意的。
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彼此的信任。如果家长经常撒谎,就会引发信任危机。孩子不相信家长,会引发很多严重的问题,比如他们在外面遇到麻烦不愿意跟家长说;比如对家长的教育充耳不闻等等。
第三:吓唬孩子的话不能说“别再哭了,再哭就会有妖怪来把你抓走。”当家长无法解决孩子大哭大闹的问题时,类似的话就会出现了。有的家长甚至洋洋得意,觉得找到了治服孩子的妙招。但是这样的话我们也不建议说。孩子哭闹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他们在用这种方式向家长诉说。我们需要倾听和理解的是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制止。
总是被吓唬的孩子,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就是胆小,什么都怕;一种就是胆大,什么都不怕。因为家长为了吓唬孩子,说的情况经常都不会出现,那么孩子自然也不会相信家长,他们说什么也不信了。这样反而更加危险。
第四:贬低别人的话不能说有的家长为了表扬自己的孩子,经常会采用贬低别人的方式来表达。“我家宝贝最乖了,特别听 *** 话,不像某某某,总是让大人 *** 心”。“我家孩子更爱学习,隔壁王阿姨羡慕的不得了,她家的孩子可差远了。”
这种方式看起来是想要鼓励和赞美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被认可和接纳,但是通过贬损别人来达到这样的目的,一方面容易让孩子以为自己的价值是建立在跟别人比较的基础上的,只有比别人强才有资格得到爱,这容易让孩子们过于在乎竞争和结果;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孩子用成人的标准去看待周围的伙伴,这会导致他们只关注他人的缺点,而忽略他人的优点,这种认知方式对于他们的人际关系是不利的。
第五:诋毁家人的话不能说有的家庭可能的婚姻关系有问题,于是容易出现一种情况就是:爸爸在孩子面前数落妈 *** 不是,而妈妈也总喜欢在孩子面前抱怨爸爸的不足,两人互相诋毁,甚至还让孩子选择站队。这样的方式,不仅没有做到好好的保护孩子,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反而过早的将成年人的矛盾和冲突推到孩子面前,还不停的摧毁父母在孩子心中的美好印象,让孩子无力应对。
另外,这种方式也会让孩子产生困惑,他们不知道父母是真的爱自己,还是只想得到一个同盟。在这样的环境总长大的孩子,安全感严重不足,也很难做到自尊和自信。
总之,上面的几条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 *** 作过程还是很吃力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理咨询师说#心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