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扎算命是什么意思-这披麻是啥讲究
摸扎算命是什么意思,这披麻是啥讲究?
(原创)丧葬文化由来已经非常久远了,披麻戴孝就是丧彝文化之一。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一种封建陋习,而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一种。直至目前,不仅在农村,即使在城市也是一样讲究,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
上古时候,因为经济水平和科技落后,虽有丝绸,那是富人穿的。普通老百姓穿的衣服大都是用麻织成的布。所以披麻带孝是普通老百姓常穿的衣服,丧服当然是 *** 方便。久而久之,“披麻”便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了。
披麻戴孝的出处众说纷纭。有说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当然这种说法也许是一种猜想罢了。
有说出自古时候,有一个母亲,生下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不孝顺,并且互相远离母亲。母亲到了晚年,将两个儿子叫到面前对他们说:“我死后你们不必安葬,用一床席子裹着尸体,抛向乱岗坟中就行了。但是从现在开始,你们天天看着,那门前大树上有一对喜鹊和一对猫头鹰”就算是尽孝了。
两个儿子一听,喜出望外。想到母亲逝世后,不用花费银子了,天天望着门前那棵大树上两对鸟儿。
眼看着那两对鸟儿,从下蛋、孵蛋到幼鸟长大。小喜鹊长大后,将母亲留在窝里,每天从外面寻食让母亲享受三天,然后再离开。这就是“反哺之恩”的来历。那小猫头鹰长大后不仅不喂食母亲,反而将其食之。
兄弟两被喜鹊报答母亲的孝举深受感动,从此精心地侍候母亲。待母亲逝世后,一个穿着与喜鹊羽毛一样的白色衣服,一个穿着黑色的衣服送葬,表示白色学习喜鹊,黑色是以猫头鹰为戒。从此白色和黑色衣服便成了孝服。
孺家文化在中国古人中是深深地扎根于民间,由于文化人的带头,民间便流行起来。
比较靠谱的是传说是孺家的始祖孔子先生,周游列国传授他的孺家学说。有一天,家里传来消息说 *** 已经病故。孔子急坏了,也不讲究,急忙随手抓了一件 *** 披在身上,并戴上白帽,立马赶回家安葬母亲。所有的宾客见孔子这身打扮,认为这么有学问的人的穿戴一定有道理,是一种很好的纪念方式。从此披麻戴孝流传下来,便成了后人丧葬的礼服。
随着人类的发展,在我们家乡有穿白衣服,头上裹着一条白帕为丧葬礼服的;有腰上缠着一条白帕,头上裹着一条白帕送葬的。到目前,也有手臂上戴着象当年 *** 一样的袖笼,只是袖笼的黑颜色代替了丧葬礼服。
至于丧葬的讲究,那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了。
在我们家乡,老人去逝后,自有专门的所谓支客士根据当地的时俗,安排各项治丧活动。亲人首先是儿女都要穿孝服迎接宾客,并行跪拜礼。这个跪拜礼是不分辈分大小,都要行的。当地有句俗话叫做“孝子头,值狗球”,也就是孝子看到狗都该磕头的意思。
接着就是亲朋好友参灵。参灵前,后人以长子为首,全家按长幼、辈分依次从左到右一字排开,向前来悼念的亲朋好友、左邻在舍行跪拜礼,以示对前来悼念者的感谢。直到悼念结束。
披麻戴孝的主要讲究是从儿女开始至孙辈及以后辈分,家中无论大小都得穿丧服。丧服至少要穿戴三天才能脱去。这就是家乡当地的讲究。
传统的丧事礼仪并不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落后习俗,它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并且是对逝者无尽缅怀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是文明的,它不同于风建迷信活动,又不污染环境,是值得传承的传统文化。
图片来自 *** ,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我作为侄子要不要回去送终?
很多人都说大伯去世了,作为侄子一定要回去送终,但我却并不这么认为,而且也是这么做的。
我知道如实回答这个问题会惹来众怒,会有很多人指责我。指责就指责吧,我只是想说出我与伯父之间的恩怨以及陈述自己的观点。
说起这件事来,得从我的爷爷辈说起。
我爷爷兄弟三个,只有我爷爷娶了亲并且生下了我伯父和爸爸这两个儿子。我的二爷爷生得五大三粗,常年在外面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在家里建了一栋很气派青瓦房。但不知什么原因,我二爷爷一直没娶亲。我三爷爷虽然也娶了亲,但三奶奶一生未曾生一男半女。
再来说我爷爷。我爷爷有我伯父和我爸爸两个儿子。然而伯父从小就不是个好东西,不但偷家里的好吃的东西,还偷爷爷的钱,去街上 *** ,偷不到钱,就偷家里值钱的东西去变卖。那时候伯父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只学坏,不学好,不管爷爷怎么管教,甚至将伯父打的遍体鳞伤,还放到水塘里去浸,也改变不了伯父的本性。爷爷请算命先生给伯父算了一命,算命先生跟爷爷说伯父是个头戴铁帽子,脚穿铁鞋子的命格,上顶父母,下踩兄弟,是个灾星。由此,爷爷对伯父彻底绝望,认定伯父将来不但是个败家子,而且会克死父母,踩死兄弟。因此爷爷甚至有了亲自将伯父给灭了的心思。有一次,伯父不知犯了什么错,爷爷大怒,随手 *** 起一条蛤蟆凳(矮凳)朝只有数步之远的伯父头上砸去。那一次,爷爷有可能是真想用凳子砸死伯父的,凳子朝伯父砸过去时用了很大的劲。当时的伯父却有如神助一般,爷爷将凳子砸向他时他正背对着爷爷,并没有及时发觉爷爷砸向他的凳子。但在在爷爷向他砸出凳子的同时他的头就碰巧偏了一下,凳子擦着他的后脑皮砸到了他身后的木柱上,将坚硬的木柱砸出了一道深深的印痕。
这次事件之后,爷爷也是后悔伤心的,毕竟虎毒不食子啊!爷爷不知怎 样才能改变伯父的命格,于是听信一位老先生的指点,将伯父过继出去,有了过继这道程序,伯父的命格就会发生改变,不会妨害家人了!
于是爷爷听信了老先生的话,将伯父过继给了没有娶亲的二爷爷。二爷爷虽然接受了伯父过继给他为子,但也怕伯父的命格太硬,对他有所妨害,于是又将伯父过继了一半给三爷爷,也就说伯父对三爷爷尽半子之孝。三爷爷是娶了亲的,但三奶奶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有生育,只是带着一个养女。
说奇怪还是真的奇怪。首先声明一下,我绝不迷信,更不会宣扬迷信。但是人生中总会发生一些令人难以解释的事情,或许是偶然,或许是碰巧,但有些事情的发生确实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我伯父过继给二爷爷后不久,二爷爷将家里所有钱都拿出来,外出去做一笔大生意。二爷爷准备做成这笔大生意之后,就准备回家买田买地,讨一个老婆,过安稳的地主老太爷日子,不再去做那担惊受怕的黑道生意。然而,这次二爷爷一出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只是有传言说二爷爷被土匪杀害了,钱财被抢了个精光。
不久后,我爷爷也病倒了,在爷爷去世前,将家产进行了分割:我爷爷建的三间满扎楼的土砖大瓦房全部归我爸爸所有,伯父不能染指;二爷爷留下来的那栋青砖瓦房全部给伯父,还有以后三爷爷的家产,我爸爸也不占分毫,全部由伯父继承。
爷爷去世那年,伯父10岁,我爸爸才五岁。后来我三爷爷和三奶奶也早早离世了,三爷爷的养女在13岁就嫁了人,三爷爷家的三间土砖瓦房也归伯父继承了。
我爷爷去世之后,我奶奶拉扯着我伯父我爸爸苦苦度日,在伯父20岁时,奶奶也因 *** 劳过度而离世,自此之后,伯父成了个无天管无地收的人。
伯父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结交了一些狐朋狗友,除了打牌 *** 和吃吃喝喝,更大的爱好就是提一把老铳,上山打猎。因为伯父特别爱吃喝,打到猎物,不但可以买猎物皮毛,更可以经常吃到新鲜野味。
但打猎只是爱好,也只是伯父有事可干的借口,其实并不足以谋生,何况伯父是个不惜钱财的人,他仗着自己有两份家产,日子过得逍遥自在,经常牌馆进,酒馆出,不到几年,就将两份家产变卖个精光,还将二爷爷和三爷爷留给他田产也卖了个精光,只剩一间挨着我家子间的灶房容身。
好在我爸爸是个勤勉踏实的人,看着伯父那样浪荡逍遥,爸爸管不了。在过去,长兄如父,爸爸也根本没有权利去管伯父。因此,爸爸知道什么事都靠自己,所以不管是读书和做事,爸爸都很努力。
爸爸看到伯父将家产败光了,日子过得苦巴巴的,还在灶房里容身,于心不忍,就将爷爷传给他的三间房子借了一个子间给伯父,当时说好了,房子只是借给伯父的,等到将我大哥长大要讨老婆时,伯父要房子还回来的。
一转眼,全国解放了,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爸爸由于早期跟地下党员有接触,解放后被发展入了党,当上了大队党支部 *** ,也跟我妈结了婚。
而我伯父还是个单身佬。伯父看到我爸比他小,却比他还先结婚,就不乐意了,说我爸当了官,就不把他这个兄长放在眼里了,要不是他有见识,早早将房产和田地卖了,他的成份就会被划为地主,如果他是地主,我爸肯定会受到牵连,当不上这个大队 *** ,所以我爸能当大队 *** 全是他的功劳。
我爸很重兄弟情义,于是就安排伯父在大队做了个仓库保管员,又到处托人给伯父做媒,让伯父娶了第二次婚姻的伯母。伯母嫁给伯父后,为伯父生了两个儿子。伯父好喝酒,脾气暴躁,对伯母经常家暴,伯母经他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最终在我大堂哥5岁二堂哥3岁时,伯母与伯父离了婚,扔下两个孩子,重新嫁了人。
我伯父是个光棍佬的性恪,哪里会照顾孩子呀!伯母与伯父离婚之后,两个孩子跟着伯父可遭了罪,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被伯伯天天打骂。
我妈妈心软呀,就经常照顾我的两个堂兄,给他们吃的,做衣服给他们穿。那时候我爸是大队 *** ,家里还可过得去,所以两位堂兄基本上是我爸我妈给照顾长大的。
我伯父不但不感恩,反而觉得这是应该的,他认为我爸是他的弟弟,就该为他付出。我爸是 *** 员,思想品格很高,虽然管不了我伯父,但从不与伯父计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作为老好人的我爸,却没有好命,40几岁正当壮年时,却患了绝症,离开了人世。
从此之后,我们家与伯父的矛盾与冲突就开始出现了。
我爸去世之后,我妈妈拉扯着5个孩子,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因此就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照顾伯父一家了。再说,那时候两个堂兄大的15岁,小的13岁,也能够照顾自己了。我妈妈足足照顾了他们家10年,也很够意思了。
但我伯父去不这么认为。不知他脑子哪根本筋搭错了,人前人后说出一句“弟去从兄”的话来,意思就我爸去世了,我妈就该跟他过日子。伯父不但这样说,还行动起来,托人来跟我妈挑明这个意思,不但被我妈严辞拒绝,还将伯父及来人狠狠骂了一顿。伯父由此怀恨在心,想着法子欺我们一家孤儿寡母,想要逼迫我妈过不下去,不得不就犯于他。
那时候的我也是七八岁的人了,有些事情还是记得很清楚的。伯父总是唆使两个堂哥打骂我们兄妹,他自己在旁边坐镇,只要堂兄打不过我家兄弟姐妹,伯父就会出来帮忙,狠狠地扇我大哥耳巴子。因此我们兄妹虽然人多,但不敢与堂兄争斗,堂兄一欺负我们,我们就跑回家,将门关起来。就是这样伯父还不肯罢休,叫他的两个儿子用脸盆端来水,往我们家门缝里注水。两个堂哥如果不听伯父的话,伯父也是心狠手辣,会用带刺的枝条抽打他的两个儿子。
更可恶的是,为了逼迫我妈就范,伯父将家的后院侵占了,说成是他家的,还将我门前屋后的果树全部砍了个精光,说那些地都是他家的。伯父不但长期霸占我们家借给他的房子,还硬说那房子就是他的,爷爷留下来的三间房子他要占一半,还说我家占了他半间房,要我妈还给他半间房子。
我妈是个软弱的女人,伯父如此欺负我们家,我妈却无力抗争,被逼无奈之下,只好找了一个单身公,改嫁过去,绝了伯父的念头!
往事不堪回首,这些陈年往事提起来,真的让人很伤心!
后来我们兄弟姐妹都长大了,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日子也好过了,对于伯父霸占我家房子也就没有人再提及了。
伯父去世的前几年,我一直在广东工作,每年回家,也会去看望一下伯父,给他买些东西,再送给他一钱。
老年的伯父其实也是过得很苦的,两个堂兄在外省做生意,都将家安在外地,几年时间都不回家一次,伯父还是由我的嫂子时不时照顾一下过日子的。
2015年,85岁的伯父去世,两位堂哥从外省回家给伯父办丧事,没有通知我。
还是我老妈打 *** 告诉我说伯父去世了,要我回家奔丧。
当时厂里有批订单是限定了出货日期的,货期特别紧,我作为生产主管,原则上是抽不开身的,然而有些人情大于原则。
但是我选择了原则,放弃了人情,拒绝回家给伯父奔丧!
伯父在世时,我并不亏欠于他,伯父去世后,我不去奔丧,也并不有愧于他!
我不知道我的做法是对还是错,但是至今为止,我没有因为拒绝回家给伯父奔丧而后悔过。
都说xx赛貂蝉温柔又妩媚?
伴奏是米朵,MC版的
歌词如下:
都说XX美 对
都为XX醉 对
都说XX赛貂蝉我呢温柔又妩媚 嗨
都说XX熬 对
都说XX狂 对
都说XX喊另类是气势猛如狼 嗨
XX顶呱呱 对
XX木有扎 对
都说XX每个月是天天大姨妈 嗨
都说XX强 对
都说XX浪 对
都说XX喊另类是声音特别娘 嗨
都说XX高 对
都说XX好 对
都说XX语音界里独领这风 *** 嗨
都说XX花 对
都说XX傻 对
都说XX摆摊算命一定要摸扎 嗨
都说XX呆 对
都说XX坏 对
都说XX神经失常好像脑有该 嗨
都说XX白 对
都说XX拽 对
其实他跟SB一样脑袋都有该 嗨
亲眼看见意外死亡的尸体是怎样的体验?
亲眼目睹身重数刀,躺在血泊中的人。死者睁着大眼惊恐的表情,曾让我几天不敢出门!
刷头条看到这个题目,思绪一下把我拉到了20年前,脑子里又浮现出了这些年都不曾忘记的画面。死者的面部表情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那一年我才刚上三年级,还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我家附近有一家电影院。那天我和同学约好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看完电影出来,天马上要黑了。
由于害怕回家太晚,被大人骂。我们决定走一条小路回家。就是这个决定,让我亲眼目睹了一个因身中数刀而意外去世的人。
我跟同学沿小路走着走着,远远的看到前面地上躺着一个人。那时候小,什么都不懂,还以为是一个人喝醉了,躺在地板上睡着了。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决定走近了看一看。
走近之后才发现,这个人并不是喝醉了。他身上到处是血,地上已被鲜血浸湿了一 *** 。手上还夹着半支没有燃尽的烟,最恐怖的是他的眼睛还睁的大大的,那个面部表情我现在回想起来,还会感觉害怕!
看到眼前的情景,我跟同学吓的大叫一声,赶紧跑开了。这时,陆陆续续的有大人来了。我还听到有人在喊:“ *** 了, *** 了!”
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有人报了警, *** 也来了。
后来,我才听大人们说,死掉的这个人是被人用刀砍死的。这个人当时在村里就跟地痞 *** 似的,经常欺负邻居一家。邻居一家为人忠厚老实,多次跟这个人沟通,不但没用,反而让他变本加厉。
这一次,赶上秋收,这两家也是隔地邻。这个人硬生生的把邻居家的玉米,掰走了差不多2分地,拉回了自己家。
邻居气不过,拿着刀去找他,想吓唬吓唬他,让他把掰走的玉米还回去。没想到,话赶话,一气之下就动起了手。最后失手酿成了这个灾祸。出事之后,邻居也 *** 时间去 *** 自首。
村民们都知道这个邻居的为人,善良朴实。于是一起写了联名信。希望能给予宽大处理。最后,这个邻居好像没有判死刑,应该是蹲了几十年的牢。当时太小,这个我有点记不清了。
记得,那天回家之后。我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出门玩。连续很多天都被恐惧、害怕的情绪笼罩着。
现在,20多年过去了。我还会时常回想起来。尤其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那个恐怖的画面会时不时的浮现在我的眼前。
以前,我胆子挺大的。那次事件之后,我变得胆小。一个人不敢走夜路,总感觉有人在后面跟着。
总之,亲眼看到意外去世的尸体。我的感觉就是恐惧,害怕!
古代新婚之夜洞房到底是怎样的?
唐朝时一个男子娶亲,新婚之夜他刚掀开盖头,就吓得 *** 了好几步,疯了一样跑掉了。新娘见状,当晚就改嫁给了新郎的好哥们。
当时参加婚礼的亲友们见到事情出现这么大的转折,先是惊得目瞪口呆,后来又拍手称妙。那这位新郎到底在害怕什么呢?说起这个大户人家的男主人,他是唐朝的弘农县令。由于他们夫妻二人膝下只有一个爱女,所以就招了一个叫做卢生的男子作上门女婿。唐朝人成婚都是在晚上,那时的官宦人家非常重视成婚的礼节,所以结婚当晚,两边的亲朋好友必然都会到场的。主人家还会从亲友中选出两个礼度娴熟、仪容出众、声音响亮的人来做引礼赞礼的差事,叫做傧相,跟现在的伴郎有些相似。那天晚上,县令家来的好友里面有一个会算卦的女巫,她跟县令夫人的交情很好,所以当晚也被邀请过来参加婚礼。县令夫人问这个女巫,说你不是会算卦看面相吗,帮忙看看我家女婿面相如何?奇怪的是,女巫瞧了瞧新郎官,说这不是你家女婿,你家女婿不该是这个模样。女巫接着解释到,虽然卢生长得风流倜傥,还是个美髯公。可你家女婿应该是个白白净净,脸上一根胡须也没有的男人。听完女巫的话,县令夫人感到非常诧异。她说现在卢生已然入赘到我们家里了,怎么不是我女儿的夫君?要是按你的话讲,我女儿今天还结不了婚了不成?可是女巫也解释不清楚,她说反正卢生不该是你家的女婿......两人的话还没说完,只听见外面鼓乐齐天,卢生来行纳彩礼,正在堂前跪拜。县令夫人拽着女巫的手,指着堂上正在跪拜的卢生,说你看他今夜已经是我家女婿了,这还能有什么变数吗?这时屋里的其他女眷听见了也纷纷笑话女巫,说她这次算得不准了。女巫听见了丝毫不以为意,接着观礼。等了一会儿,一对新人就在众人的簇拥下拜了天地。回到洞房,大家开始起哄让新郎揭盖头。卢生刚把盖头揭开一点,看见新 *** 真容,就好像被吓到了一样,赶紧又把盖头放了下去,然后踉踉跄跄地 *** 几步,扭头跑出去了。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卢生早已经骑上马,头也不回地跑了。满堂宾客见状,惊得目瞪口呆,毕竟大家谁也没见过这样奇怪的事情,纷纷猜测县令的女儿到底有多丑?人群里有几个跟卢生关系要好的,要问缘故。还有几个是县令家这边的亲戚,出于善心,想劝卢生回来成全他的美事,于是都骑上快马追了出去。可大家追上卢生以后,他只是摇摇头,说这个新娘不能娶,不能娶!众人问他到底什么原因,卢生不肯说,也不肯回去。大家没有办法,只好抽鞭回去了。弘农县令得知卢生的说法后,气得火冒三丈。心想我女儿何等花容月貌,怎可让他这样羞辱。要是这件事情日后传扬出去,那我女儿还如何嫁得出去?为了证明自己女儿不是丑八怪,县令让女儿自己掀开盖头,给大家看看真容。只见县令的千金确实长得沉鱼落雁,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美人。大家看了都说卢生没福气,这么好看的媳妇不要,他还想要娶天上的仙女不成?这时县令说道,今天这个好日子绝对不可以虚度,众位亲朋中要是有谁愿意做我家的女婿,尽可以提出来,只要样貌说得过去,家世年龄也相当,我现在就把小女嫁给他。这时人群中有一个年轻男子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愿意做县令家的上门女婿。这个男子名叫郑生,正是今天晚上两个傧相中的一个,已经拜过官职是有功名在身的人了。而且正如女巫之前所言,长得白白净净,脸上一根胡须也没有。县令和夫人都对郑生很满意,于是就在现场宾客中找了一个年轻人做傧相,让自己女儿和郑生在大家的见证下成了婚,其它礼仪,等到婚后再补。这件事情后来被当地人传为美谈。其实郑生跟那个逃婚的卢生本来就是好朋友,所以他后来见到卢生以后就问他当初为什么要悔婚。卢生告诉他,当天晚上他揭开盖头一看,只见那新娘两只眼睛通红,大得跟鸡蛋一样,而且一嘴獠牙都伸出了嘴外,哪里有个人样?简直就是个巡海夜叉,如何能娶。说到这里,卢生还不怀好意地嘲笑郑生,说你娶了这么一个丑八怪回去,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郑生听了卢生的话感到很可笑,于是把妻子叫出来跟卢生相见。卢生一看县令家的千金原来长得这么漂亮,顿时懊悔得不行。后来又听说了那晚女巫所言,才明白一切都是缘分使然。正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那么古代的洞房之夜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从上面这个故事中也可以窥见一二。其实古代的婚姻制度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洞房里的情况也并非一成不变。古人认为黄昏之时昼夜交替,属于阴阳交汇之刻,所以在此时举行婚礼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 通》里面也说:“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这也解释了婚字的由来和含义。在清朝以前,一直都是早上迎亲,到了晚上再举行婚礼。可是到了清朝的时候晚上开始实施宵禁,所以人们也就不得不把婚礼的时间改为了中午。当新人拜完天地以后,就会有人喊一声“送入洞房”。新娘进入洞房,就开始了坐帐。以前的坐帐是要坐三天三夜,所以新娘从结婚之前的好几天就开始少吃少喝。后来坐帐时间逐渐减少到了一天,再后来就发展成了仅仅成婚当晚需要坐帐。这也说明了人们对婚姻习俗的不断改良,慢慢地将一些不够人性化的地方简化掉了。当新娘坐到床上以后,马上就能感觉到床非常硌得慌,这是因为洞房之夜的又一习俗——撒帐。撒帐就是把花生红枣桂圆等谐音好寓意好的干果撒到床单和被子上。撒果子的人一边撒,嘴里还要说点吉祥话,如早生贵子,百年好合等。等新郎招呼完了外面的客人,回到洞房之后,就可以跟新娘完成同牢的礼节了。同牢就是将肉放到一个碗里,新郎新娘一起吃碗里的肉,表示以后夫妇一体,两人同甘共苦。除了这些,夫妻二人还要一起喝酒,就是将一个葫芦剖成两半,一人拿着一个葫芦喝酒,现在已经演化成了喝交杯酒。再有一个习俗就是将夫妻二人的头发各剪下来一缕,绑在一起,叫做结发。这也就是“结发夫妻”的由来。结语:其实婚礼的细节都是可以随机应变的,卢生娶妻,礼仪细节再完备,两个人没有缘分,终究走不到一起。而郑生事先什么也没有准备,却可以跟县令千金喜结良缘。所以说,洞房的各种礼节都只不过是一个形式而已,关键还是两个人相亲相爱,好好珍惜对方,善待这段来之不易的婚姻,才能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