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自己跳舞是什么意思
梦见自己跳舞是什么意思,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文化就是化人,是人从“猿人”变成“文明人”的进化过程,文化是人传承思想和改造思想的演化史。文化是人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文化与人有紧密的联系,由人产生又决定了人的演化。
文化是人与自然的产物。人要生存就必须与自然斗争,于是就诞生了捕食,狩猎,农织文化;人要吃饱吃好就必须从大自然中寻找规律,于是就诞生了语言,日象,神明文化;人要改造自然改造生活就必须适应“丛林法则”,于是就有了喜怒哀乐痴噌邪念,就有了享受,贪婪,善良,美丽, *** ......
文化是人与人的产物。人为了相互争夺自然资源就必须制造武器,改良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于是就有了贫富高矮,强食肉夺,于是就诞生了吃,行,住等生活文化和善,恶,丑等人际交往文化;人为了摆脱压迫,强化权利就必须善用巧用自然规律去改变人的认知,于是神,鬼,圣,道等文化相继出现,于是就诞生了皇权文化,邦国文化,伐谋文化,祭祀文化......
文化是人与科学的产物。人有了欲望就必须研究生命现象、发现生命活动特征规律,寻找生物,自然的关系,于是天地学说,进化论,宇宙观相继出现;人有了欲望就必须得改造认知,提高效率,寻求 *** ,于是就诞生了冶炼,铸造,印刷,冷兵器,热汽机,电力,核能等文化知识,于是就有了器皿,交易,航行,侵略,和平,发展......
文化是人与宇宙的产物。人的思想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了解宇宙规律,于是宗教,学派,政党,种族,道义等文化团体相继出现;人的思想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传承 *** ,于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相继出现;人的思想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探索宇宙奥秘,于是就有了数学,物理,化学,哲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
现在睡觉一到3点多钟就自己醒了?
“羊吃常食”的启发
我在央视的一期农业节目中看到,一个养羊大户,是个乡土专家,她养羊喂料不是“定时定量”——而是让羊“吃常食”,饲槽中始终有草,羊随时想吃就能吃。按照她的话说,“羊无饥饱”,随时都可以吃草——反刍——接着吃。
无独有偶,据我了解,诸如蚯蚓、黑水虻等24小时“吃常食”的生物还有很多。
于是,我就在想,我们的睡眠——大人们(甭管18岁还是80岁)为什么就不能像婴儿一样想睡就睡(不影响本职工作为限),不想睡就不睡?
顺其自然,能眠就眠,不能眠也不必勉强我也常有睡眠不规律的情况,有时深夜11点多才入睡,有时晚8点就睡着了,我对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都不作强制性规划——以不影响上班为度,顺其自然。
有时3点多就醒了,有时6点还不想起床;有时中午根本就没时间午休,有时午休将近1个小时。反正困了倦了就休息,能睡就睡一会儿,只要把闹钟(比如上班时间)定好,放心去睡;更有甚者,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睡眠效果,索性把手机关机。
以上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你听过女孩最渣的故事是什么?
新疆乌鲁,23岁的姑娘周妍茹,是一所中学的食堂会计。为了讨男朋友欢心,她贪W公K939万,“倒贴”给男友购买保时捷、劳力士,纵享奢华。只是,这样的“幸福”,注定是黄粱一梦,最终也令她两手空空!
所谓的“渣”,从狭义角度来讲,是指玩弄感情、用情不专的行为,归结起来就是“滥情”。从广义角度来讲,则是指那些违背常理、颠覆三观的行为,归结起来就是“荒唐”。今天,@基层小科从广义的角度来讲述。
*** 图片,图文无关一、痴情 *** 出荒唐事,四年情换来半生祸“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800年前,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问情”之语,依旧回彻在天际。今人也在续问,并以千百样的实践,给予它千百种的回答。
1、顺风顺水,人生顺利起步
1993年,周妍茹出生在新疆和硕。广袤的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不仅风光秀美,人也长得很漂亮。
2016年,在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后,周妍茹毕业。刚刚毕业,她就通过考试和面试,被 *** 一所高中招录,并在学校担任食堂会计,负责学校食堂的经费管理。这所高中,是一所重点高中,全校师生共计两千余人,食堂每个月的经费高达上百万元。这些钱,都需要从周妍茹手中经过。
也是在这一年,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周妍茹认识了马俊,并且深深地喜欢上了他。两个人也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
读书、工作、恋爱,周妍茹人生的起步,和你我没有差别。甚至说,她的起步,比很多人都顺利,因为她毕业就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人生的剧变,多数都发生在后半程。
*** 图片,图文无关2、为了男友,毅然挪Y公K
周妍茹的男朋友马俊,是一位个体工商户,从事汽车的装潢保养。从事该行业的人,比较懂车,也比较爱车。如果条件允许,很多人也爱玩车。马俊也是如此。
恋爱不久,马俊就向周妍茹透露了换车的想法。“亲爱的,我想买辆福特野马,可是~”
对于马俊的想法,周妍茹是全力支持,并且倾力相助。“喜欢就买,钱的事情我来解决。”
为了满足马俊,周妍茹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刷了信用卡,并且把目光转向了公K。由于担心被人发现,在忐忑不安的心情中, *** 次,她挪Y了1万元,想着日后再还回来。可一段时间过去,她发现,竟然无人察觉,心中的石头便落地了。
如愿以偿的马俊,对周妍茹是连连感谢,并且关心更胜从前。在这样的甜蜜中,周妍茹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
*** 图片,图文无关3、欲豁难填,开始疯狂作A
有了 *** 次,便容易有第二次。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便再也难以关上。
自从发现来钱的“捷径”后,周妍茹仿佛就像发现了一座金矿,整个人变得兴奋,用钱也变得大手大脚。为了哄男朋友开心,她又数次T取食堂经费,先后又为马俊购买了宝马、保时捷等豪车。
因为无人发现,她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大,利用出纳对她毫无戒备的便利,前前后后偷取了47张空白转账支票,在加盖公章后,将T取的资金转给男朋友马俊使用。其中,单笔金额更大的一次,就达到了40万元。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原本收入有限的两个人,一时“乍富”,就开始了各般享受。周妍茹用T取的数百万资金,重新装修了马俊的店铺,支付了工人的工资,购买了大量的奢侈品,还不定期出国旅游,将T取的资金用于享乐。
*** 图片,图文无关4、东窗事发,回头已经无路
2020年,周妍茹与马俊领证结婚。可以说,她终于是如愿以偿。登记结婚前,她们在 *** 买了婚房。买婚房的钱,也是周妍茹故技重施得来的。
然而,好景不长。
2020年6月,学校发现资金异常,周妍茹的秘密也彻底败露了。经过鉴定机构审计,周妍茹共计贪W公K939万元。2020年12月,周艳茹被P有期TX十年。
在查F的财物中,有ROLEX腕表两块、ALIENWARE笔记本电脑一台、TIFFANY&CO钻戒一枚,以及其他贵重财物等等。那套刚买入不久的婚房,也逃不脱被评估拍卖的命运。
这些Z款Z物,全部都要折价退赔。而且,不足的部分,还要继续向周妍茹Z缴。
*** 图片,图文无关二、观其果也要究其因,前车之鉴以启后师23岁,周妍茹在如此妙龄的时候,就踏上了这样的一条“渣”路,实在是令人惋惜。直到她27岁的时候才东窗事发,不知道应该是替她感到幸运还是感到哀伤。如果周妍茹早点悔悟,如果马俊早日规劝,如果学校早点发现,可能也到不了这般田地。
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今天这样的结果?纵观全程,抛开客观原因不谈,我站在周妍茹的角度,尝试分析她“渣”的主观原因。
一是,缺少社会化的经历。从学校迈入社会,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里比较单纯,而社会里比较复杂。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在学校里没有参加足够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么她向社会转型的蜕变,势必是不彻底、不充分的。以大学生单纯的思维,参与到社会化的活动中,经历磨难在所难免。缺少社会化的经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知事、不懂事、不明事。
*** 图片,图文无关二是,缺少稳定的“三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把书本上的理论,融汇贯穿到日常生活之中,这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塑造个人“三观”的历程。刚毕业的大学生,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处于朦胧的阶段,并不清晰、坚定,容易被别人说服和鼓动。可能男朋友的几句甜言蜜语,就能将其攻陷,就能左右她的思想和意志。这也是二十岁的少女和四十岁的妇女之间,一个明显的区别。
三是,缺少敬畏之心。初生牛犊不怕虎。刚踏入社会的人,胆子比较粗,遇到事情从来不打退堂鼓。殊不知,有时候,退就是进,害怕要胜过不害怕。社会的规则,林林总总上千条。其中很多底线规则,都是带电的高压线,触碰不得。但是,有些初生牛犊,看得少、听得少,不知道高压线的厉害,容易抱有侥幸心理,以身试法。
*** 图片,图文无关三、人生没有一场彩排,不渣不作慎重对待人生有多少个10年?如果不考虑减X的话,周妍茹出来时,已经37岁了。虽然年龄并不太大,可终究还是背负着剩余的欠款。想到将来要面对的局面,不知道她会不会问自己,“这到底值不值得?”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人生没有彩排,但愿人们不渣不作,不要走到这一步。
一是,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每个年轻人,都要经历这个阶段,爱得有多深、爱得有多甜,也会感受到爱得有多痛。可以幻想,可以期待,可以执着,但是,不管如何,都不可以以牺牲尊严为代价去追求对方,更不可以以违法乱纪为途径去取悦对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如果陷入爱情的牢笼,甚至是身陷囹圄,连基本的自由都没有了,那么爱情也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 图片,图文无关二是,坚守底线不突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斗大的风,能过针眼大的洞。有些口子,一次都不能开。有些事情,一次都不能做。如果抱着侥幸心理,开了口子,即使 *** 次不翻船,后面翻船也是早晚的事情。这是人性使然。周妍茹 *** 次伸手,便是突破了做人做事的底线。如果没有强而有力的自控能力, *** 次突破底线后,便会形成破窗效应。自己划定的底线,时刻需要牢记,不可跨越。
三是,志同道合很重要。我很向往在学校的生活,单纯自在,处处充满蓬勃朝气。周妍茹既然是在学校工作,那么找一个公务员或者老师当男朋友,自然是更好的选择。如果是这样的话,想必她的另一半,一定会事前就否定她的错误行为。谈朋友,找对象,门当户对还是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的。属于同一个圈子的,谈得来的地方更多,也更容易理解对方、体谅对方。
总结:我对“渣”的理解,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
从狭义来说,所谓的“渣”,无疑是“滥情”的行为。从广义来说,“渣”则是指“荒唐”的行为,颠覆人生“三观”。
周妍茹很专情,为了男朋友,无所顾忌。但是,正是她的这种在乎、这种无所顾忌,蒙蔽了她的双眼,让她做出贪W939万公K这样荒唐的行为。以利相聚,利尽而散。荒唐的爱,换不爱真诚的心。
杨过等小龙女,苦苦等了16年。不知道周妍茹苦苦追求的马俊,能否等她10年?
想带3岁的孩子住在雇主家?
你是个保姆,离婚了,自己带着3岁的孩子确实不容易,但是你的工作是什么,是保姆,保姆是干什么的,是负责看护照顾老人,病人的,你还是住家保姆,你要24小时在雇主家,你带着孩子来合适吗?是来工作的吗?
要有职业道德,你要是想带孩子,就找不是住家保姆就可以了,不能脚踩两只船,都是你合适。雇主花钱就是让你工作,你来工作就是挣钱。和你有困难,孩子没人看,离婚了,都没有任何关系!
你听过哪些骇人听闻的真实事件?
迪亚特洛夫事件,发生于 *** 时期。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在现代人类史上发生过的最为真实,也最为诡异的一起事件。该事件后来被改编成为同名电影,豆瓣评分一度走高。不要手贱去百度深究,也不要去看同名电影,事件细思极恐到一听到这个名字就心惊胆颤。
吃瓜勇者请往下看。
下面所有的内容都是来自于事件前后的真实调查结果,以及在事件发生现场的实际情景。如果恐怖事件容易对你产生深刻的心理影响,请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
011959年2月, *** 境内的乌拉尔山脉中。这一年的1月底,10名来自叶卡捷琳堡乌拉尔技术学院的高山登山队员,决定去挑战北乌拉尔山东坡的奥托尔滕山。10人中8男2女,其中领队伊戈尔・迪亚特洛夫23岁,其余的成员更大的38岁,最小的成员21岁。队伍中所有的人都有2年甚至更长的高山登山经验。奥托尔滕山的高度仅只有1234米,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极其危险的挑战。
1月27日,一行人带着装备,开始向奥托尔滕山进发。刚刚出发不久,队伍中的尤里・尤丁便开始发烧,于是他不得不提前下山,先行返回。为了保持联络,队长迪亚特洛夫与尤丁约定,等他们从奥托尔滕山上下来,就会给他和学校拍电报。而按照之前的安排,迪亚特洛夫小队最晚也会在2月12日返回。于是与迪亚特洛夫等其他9名队员告别后,尤丁就一个人先行返回了。不得不说,尤丁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在山上,会有怎样的厄运降临到他们的身上。
2周时间过去了,尤丁依然没有等到迪亚特洛夫一行人的电报。2月12日,尽管迪亚特洛夫还是没有出现,但尤丁记得迪亚特洛夫曾经说过,他们可能还会在山上多走几个地方,于是他便先独自回到了叶卡捷琳堡。然而,直到2月16日,登山小队还是没有任何消息。其他参加登山的成员的家长们,也开始频繁地联系乌拉尔技术学院,询问这些队员的情况。学校在联系了尤丁之后,才意识到:这些队员可能是遭遇了什么情况。
于是在2月20日,一支由乌拉尔技术学院学生和教师所组织的救援队,开始沿着迪亚特洛夫小队的进山路线,前往奥托尔滕山,寻找这些失踪的队员的下落。2月21日,北乌拉尔地区的山脉搜索队,以及叶卡捷琳堡、伊夫杰利当地的 *** ,甚至是乌拉尔地区的驻军,都开始加入了搜索失踪人员的行列。到了2月24日,参加搜救行动的人数总共达到了2000人,军方也出动了直升机和侦察机,对这一地区开始大规模的搜索。
这样大规模的搜救行动,很快便有了结果:2月26日,搜救队在距离奥托尔滕山山顶5公里的霍拉特夏福尔山的山坡上,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帐篷。根据当时发现这个帐篷的学生回忆,这个帐篷从中间破了个大洞,里面什么人也没有,而所有失踪人员的行李装备,都还在那个帐篷中。
根据现场详细调查,这个帐篷是从内部被用刀子割开的。在帐篷外面,有8、9个人的脚印,其中有只穿着袜子的,也有只穿了一只鞋、另一只脚穿着袜子的。脚印的方向通向山坡上高处的森林。搜救队跟着脚印继续前进,然而在500米之后,脚印便被雪片覆盖,看不到踪迹。
搜救队于是开始以帐篷外脚印方向消失的地点为半径,开展了细致的寻找。3月2日,搜救队有了新的发现,然而这个发现是令人悲伤的:
在山坡高处那片森林的边缘,有一颗高大的雪杉树。雪杉树下有两具遗体,分别是24岁的尤里・格里沃尼希琴科,和22岁的尤里・德洛琴科。被发现的两个人都赤身 *** ,只穿着 *** ,脚上没穿鞋。在树下,还有曾经燃起篝火的痕迹。
搜救队发现,在这颗大雪杉上,留下了有人攀登过的痕迹,5米高处的枝杈有被人踩断的迹象。于是大家推断,幸存者们应当是在此处暂时休息,并且爬上了这颗树,想要辨别出帐篷所在方向。按照这个逻辑,搜救队开始在这颗雪杉和帐篷之间的路径上,搜索是否还有其他的队员的踪迹。
通过3月3日一天的搜索,搜救队又发现了三名队员的遗体,他们是队长迪亚特洛夫,22岁的女队员季涅塔・柯尔莫戈洛娃,以及23岁的鲁斯腾・斯洛柏丁。三人分别距离那颗大树的距离为300米、480米和630米,几乎排成一条直线,而且倒下的方向,都朝着帐篷的方位。
遗体迅速被运回了叶卡捷琳堡,并在法医处接受了尸体解剖。被发现的五具尸体的死因都是「低体温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冻死」。而根据尸体胃中和肠道中的食物消化状况确定,死亡时间距离他们上一次进食为6-8小时。考虑到高山登山露营时的时间,法医基本确定他们死亡的时间先后为夜里0点至2点左右。其中在大树下发现的两具几乎 *** 的遗体是更先死亡的。
02至此,搜救队基本确定了这次悲剧的发生状况:
1. 当晚,登山队员们在吃过晚饭后已经先后睡下。然而,在遭遇了某种原因后,队员们判断雪崩即将发生,于是慌忙跑出了帐篷;
2. 按照有经验的队员的指示,所有人都开始向较高的森林中转移,以躲避雪崩;
3. 然而,在进入树林后,他们发现雪崩并没有发生,同时一些队员因为跑出来的时候过于匆忙,防寒服和鞋子都没来得及穿上,所以出现了低体温症;
4. 队长迪亚特洛夫带领队员们在大雪杉树下点起篝火取暖,然而因为当晚的降雪和大风,篝火并没能起到太有效的作用,导致了两名队员的冻死。同时,他们也尝试在风雪中爬上大树,辨别帐篷的方位;
5. 为了让剩余的队员可以充分御寒,死去的两名队员的衣服被扒下来,被幸存的队员们穿上,之后3名队员开始冒着风雪,想要回到帐篷中;
6. 然而在夜间的风雪中,尝试回到帐篷里的三名队员先后倒下,冻死在了风雪里。
在奥托尔滕山上,这个季节的更低温度会达到零下30多度,日间气温也只有零下15度。在这样的天气中,队员们在风雪中迅速损失热量,从而导致了快速的死亡。这一解释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尽管有两具尸体几乎赤身 *** ,但是考虑到登山队当时的困境,把已经死去的队员的衣服扒下来穿上,这也是符合情理的做法。然而,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有一个:还有其他四名队员尚未被发现。正是这四名队员,将整个事件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合理推断,都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03另外,从被 *** 的帐篷中,搜救队员们找到了队长迪亚特洛夫留下的日记,以及队员们拍摄的大量照片胶卷。通过对日记的分析,搜救队也得到了这些队员们生前留下的一些登山情况:
1月31日,在队长迪亚特洛夫的带领下,9名队员穿过了低海拔地区的丛林,来到了目标奥托尔滕山的山脚下。他们在这里设立了登山营地,准备好了登山时的必要给养,并将一部分多余的食物留在了山脚下的营地里。
2月1日,队员们沿着从奥托尔滕山流下的溪水,在溪谷中前进。在行进了8公里之后,他们跨越到了溪谷的北岸,并打算在河边宿营。然而,从当天下午天气骤然变坏,从山坡另外一侧席卷而来的暴风雪覆盖了整个溪谷。为了逃出暴风雪的区域,队员们开始向着山顶前进,想要在山坡的另一面找到合适的宿营地。
在暴风雪的呼啸中,登山队渐渐迷失了方向。等到9名队员爬到了山顶上,才发现他们事实上已经偏离了目标,而是来到了奥托尔滕山南面的霍拉特夏福尔山。
为了抵御暴风雪的侵袭,队长迪亚特洛夫决定带领队员们向着山坡下方的森林地带前进。然而在进入森林后,他们发现那里无法宿营,从树上时时有积雪砸下,而且大雪还会压断树枝,给宿营造成危险。于是队员们走出森林,在一处较缓的斜坡上扎下了帐篷。
日记到这里就结束了。根据内容,迪亚特洛夫他们应当是就在这一晚,遭遇了这场悲剧。
尽管出动搜山的人手和器材都已经达到了更大负荷,但是其余四名队员的下落仍然不明。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大规模的搜索活动只得暂时停止。而当时在叶卡捷琳堡地区,人们也都为这群年轻人所遭遇的不幸深深地惋惜着。当然,作为一起大学生登山遇险事件,这件事很快就被人们淡忘了。
然而,让事情峰回路转的转折点,还是出现了。
041959年4月中旬,在山上冬季的积雪开始融化的时候,一支登山队发现在一处积雪尚未融化的溪谷中,似乎有一件红色的羽绒服。他们下到溪谷里,才发现那是一具被半掩埋在积雪中的遇难者遗体。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对这具遗体的挖掘正式开始。
在这具半被积雪掩埋的遗体附近,人们找到了之前迪亚特洛夫登山队中,尚未找到的其他失踪队员。包括这具首先被发现的遗体在内,一共四人,他们都几乎躺在同一个位置。在他们上面,覆盖着厚达四米的积雪。
发现遗体的溪谷,位于从那棵大雪杉树继续向山脚下前进的森林中,距离森林边缘75米。最初,人们只是认为他们四人应该是在向另一个方向逃生时,失足滑落溪谷而死的。从他们的身上,找到了一些其他队员的衣物。因此搜救队判断,他们在向这个方向前进之前,曾经和迪亚特洛夫队中其他队员商议过:将队伍分为两组,一组返回帐篷等待救援,另一组沿山坡下行,去寻找当地的居民求救。
(队长迪亚特洛夫)
但是,在这四具遗体运回叶卡捷琳堡后,人们才发现事情并非像想象得那么简单。
与预想的不同,这四个人都不是冻死的,而是受到了致命的伤害而死。
其中,朵比尼娜和佐罗塔略夫两人的肋骨几乎全部折断。根据负责尸体检验的鲍里斯・沃兹洛兹登尼博士分析,这样的损伤几乎相当于一个人的胸口被汽车以80km/h的速度直接撞击而导致的结果。肋骨的碎片深深地刺进了这两个人的肺部和心脏,导致了致命的创伤。
尼古拉・契波布里纽里的头骨有3/4遭到严重 *** ,头部完全变形。
阿列山大・克列瓦托夫的大腿骨碎成三段,双臂也有多处骨折,同时骨盆完全碎裂,脊柱折断。
尽管在雪崩中,遇难者的遗体会出现很多骨折的情况,但是严重成这种情况的骨折,在所有的雪崩遇难者中是从未出现过的。
而更恐怖的是,佐罗塔略夫 和 朵比尼娜 两个人的尸体上,双眼的眼球都消失了,同时舌头也「像被用力扯掉了」一样,在他们两人的尸体上没有找到舌头以及连接组织。
而更加可疑的地方,来自于这四具尸体上的衣物:从衣物中分析出了大量的放射线残留,其强度几乎相当于曾经将放射性元素直接装在衣兜里一样。
这些异常情况,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05对后来发现的四人的死因,警方最初的调查是从动物攻击导致的伤害事件开始的。
警方提出的想法是,四人在寻找下山的路径时,可能惊醒了尚在冬眠中的熊,从而遭到了袭击。产生这样的想法,是由于四人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骨折,这很可能是大型动物的攻击所导致的。
然而从遗体的分析上,警方找不到任何动物的毛发,而且——假使袭击他们的真的是熊的话——熊的利爪会对衣物造成严重的撕扯 *** ,但是在四具遗体上的衣物保持完好。因此这个推测很快便被推翻了。
而从朵比尼娜和佐罗塔略夫尸体的眼球和舌头缺失的情况来看,警方也提出过是否为狼或者乌鸦吃掉所导致的。然而从四人的遗体埋藏情况来看,任何动物都不可能从四米深的积雪下挖出尸体来吃掉,而且除了朵比尼娜之外,其他三人的尸体外观都保持完好。
再者来说,狼这类动物在捕食的时候,几乎都是成群出动,而且会首先吃掉猎物的内脏。在朵比尼娜和佐罗塔略夫的尸体上并未发现被动物啃咬的痕迹,而且除了眼球和舌头,其他部位也没有任何的外伤。
另外,在尸体上,尽管法医发现了诸多严重骨折的痕迹,然而尸体的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血管等等——都没有任何的严重损伤。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被棍棒等物打断了腿,那么不仅会出现骨折,同时肌肉也会有一定的撕裂,血管会破裂等等。然而,在这四名登山队员的遗体上,法医仅仅发现了骨头的断裂,却没有严重肌肉撕裂和皮下出血的现象。
根据当时负责尸体鉴定的法医回忆,「这几具尸体的骨折,就好像是从内部直接断裂的感觉,而不是遭遇了外伤而导致的。」
(朵比尼娜,格里沃尼希琴科,契波布里纽里,斯洛柏丁。在照片上的他们曾经笑得那么开心,然而就在几天之后,他们经历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恐怖的一夜)
在已知的科学水平下,可能造成这种骨折的情况只有一种:冲击波。
当人体遭受了冲击波的袭击时,与具有高度弹性和韧性的软组织相比,骨骼更容易受到损伤。这也许可以解释在这四名遇难队员身上出现的严重骨折。
然而,人类已知的能够创造出冲击波的 *** ,无外乎爆炸(包括核爆)、超音速运动等等。在人迹罕至的这个山谷中,究竟有什么能够让他们遭遇到类似于冲击波一样的攻击呢?
而能够印证是否属于冲击波的伤害,还有一个好的印证 *** ,就是内脏器官的受损程度。
在这四个人的尸检报告的已公布的部分中,除了已知的两人心肺部收到了肋骨碎片的刺穿,其余的内脏受损状况都没有公开——这在尸检报告中是很不常见的。
为什么唯独这部分没有公开呢?
很遗憾的是,在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关于这个事件的调查报告的一份拷贝被再次发现。然而,在这份拷贝中,尸检报告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了。
06而负责这起事件调查的警方,在之后又得到了一个不寻常的线索:
2月1日夜间,在奥托尔滕山南面50公里外的一处叫做维尔斯的农庄外,同时还有另外一组7人的登山队,当天从南向北进山。然而,当晚他们在霍拉特夏福尔山西侧山脚下的一片开阔地上宿营的时候,接近0点的时刻,在北面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奇妙的橙色球体,散发着像火焰一样的光芒。
同时,警方也逐步了解到,2月到3月的这段时间里,这一地区的很多人都曾经目睹过类似的现象,甚至连一些农庄的气象记录中都保留了相关的信息。
获得了这个线索,警方再一次检视了迪亚特洛夫登山队留下的日记和照片。在日记中,警方没有发现与这一现象有关的内容,然而在他们留下的照片中,警方开始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内容。
首先,警方从被放弃的帐篷中,只找到了一个照相机。而这个照相机的主人应该是最早被发现冻死的格里沃尼希琴科。他是队伍中唯一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摄影师,也是整个登山活动中拍摄照片最频繁的人。下面这三张照片,被认为是拍摄于2月1日,也就是登山队存活的最后一天:
在前两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登山队员们在冒着暴风雪艰难地前进。然而令调查员们感到疑惑的是最后一张照片:相机被发现的时候,它的快门当时已经上了弦——与我们现代使用的大部分相机不同,那个时代的相机普遍使用机械快门,而且是需要使用者先上弦,之后按下快门才可以拍摄的。在大部分时间里,为了防止快门被误按下,摄影师们都会在拍照之前才将快门上弦。而格里沃尼希琴科当时将快门上弦,其明显的意图是想要拍下什么——拍下当时正在发生的一件突发的事件。
然而,也许是这件事情太过于匆忙,格里沃尼希琴科根本没来得及按下快门,便匆匆跑进了茫茫的雪地中,将他的照相机留在了帐篷里。
因此,这最后一张照片,事实上并没有被按下快门。而格里沃尼希琴科想通过这最后一次拍摄告诉我们什么,已经再也无法知晓了。
07后来,在警方将这一事件报告给上级之后,当地 *** 局马上接到了上级「命令停止调查此事件」的通知。原本负责这起事件调查的警官列夫・伊万诺夫,也立刻被调离了这一地区,调动到了乌克兰基辅。
在1959年8月,关于「迪亚特洛夫事件」的调查,被苏联 *** 宣布结束。给予事件中九名牺牲者的家属的正式说法,是「因不可抗因素而导致的意外事故」。
在苏联解体之后,很多与苏联军方有关的信息遭到了泄露。而在这些信息中,人们发现就在这起事件发生地附近,恰巧是苏联进行R-7洲际 *** 发射试验的轨道经过地。
1990年,叶卡捷琳堡当地的一家媒体,通过调查警方当局所保留下来的资料,想要重新披露此事。然而负责采访该案的记者阿纳特利・古施因在向警方索取存档资料时,发现警方从该档案袋中有意遗落了一部分资料 —— 而这些资料的存在,是在其他文档中被提到的,而且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之后,警方再也没有出示过这些下落不明的资料。
2000年,叶卡捷琳堡地方电视台 *** 了一档节目《迪亚特洛夫山谷之谜》,通过这次电视节目 *** ,才有了更多当时被家属们和当地民众所保留下来的资料公布于世。
事件中因为偶然得病,而侥幸逃过一劫的尤里・尤丁,于2013年4月27日死于癌症。
08然而,事情并没有完结。
在这起事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的时候,2015年,有一份邮件被寄送到了叶卡捷琳堡的一家报馆。这份邮件中有许多照片,然而,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照片是哪部照片机,由谁拍摄的,也并不知道,寄来这些照片的人想要告诉人们什么。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些照片确实拍摄于这次登山事件之中。
(内容来自于 *** 搜集,侵删)
关注@司离SiLi 每天分享奇闻趣事、时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