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早夭的紫薇斗数-四大名臣张之洞为何不娶妻却要一直纳妾呢

admin2023-01-06 08:18:4324

子女早夭的紫薇斗数,四大名臣张之洞为何不娶妻却要一直纳妾呢?

武昌,是武汉的文化教育中心。高校在武昌分布的特别多,也特别广。其中,武大,华农,武科大等学校的最初创办人,都是晚清重臣——张之洞。

为了纪念这位对湖北教育和湖北工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名臣,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附近,有一条马路,专门以他的名字命名,这条马路叫“张之洞路 ”。

今天,聊聊这位大臣的情史。

张香帅遇高人,天机不可说

张之洞,河北南皮人,字孝达,号香涛,有 “张香帅”的称号。

张之洞和父亲张瑛一样,从小就聪明好学。

他7岁的时候随父到兴义府城读书,13岁的时候考取秀才;16岁的时候乡试举人 *** 名,中"解元";26岁的时候考取进士第二名,中"探花"。

后来,张之洞得到了清廷的重用,先后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两江总督、朝廷军机大臣等等。 他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学者。

那时候,张之洞非常年轻,意气风发的青年正准备在官场上大展宏图!

有一天 ,张之洞遇到了一位相面的先生。

子女早夭的紫薇斗数-四大名臣张之洞为何不娶妻却要一直纳妾呢

这位相面先生说,他是玄学大师袁天罡的后人。相面先生一见张之洞,顿时露出惊讶之色。

他对张之洞说:

你的面相非比寻常,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三庭平等,五官端正,将来必定要飞黄腾达。但是有一样你的婚姻一直不会顺利,所以你这一生只能纳妾不能娶妻。

子女早夭的紫薇斗数-四大名臣张之洞为何不娶妻却要一直纳妾呢

张之洞听了之后,似懂非懂,连忙追问这位高人,为什么自己不能娶妻呢?

这位相面先生摇摇头,说天机不可泄漏。之后,就翩然而去,只留下目瞪口呆的张之洞。

婚姻的幸与不幸

我们从张之洞后来大兴教育,大办工厂看得出来,他应该是个唯物主义者。

对大师的一番话,他自然不信,更不会放在心上。时间久了,甚至把这件事都忘得一干二净。

15岁的那一年,张之洞考中了举人。青年才俊的张之洞,成了很多妙龄少女心中钦慕的对象。经过友人撮合,两年后,张之洞迎娶了温柔贤惠的石氏。

石氏出生名门,她的父亲是贵州知府石煦。石氏从小在父亲的教育下,不仅有高超的琴艺,还有良好的品德与修养。

家有贤妻,张之洞的事业节节高升。所以,张之洞和妻子的感情特别好。

有资料显示:在很多空闲的时候,张之洞会常常陪着石氏,一起弹琴唱歌,在平淡中过着最最开心的日子。

经历了11个春夏秋冬,石氏因病离世,丢下了无限深情的丈夫!

悲剧一直在身边重演

逝者已去,生者还要继续。

石氏离开5年之后,张之洞迎娶了自己的第二位妻子,唐氏。

唐氏的父亲叫唐树义,就是历史上那个才华横溢,为荆州人民修治荆江堤防的、清廉的、湖北布政使!

唐树义有才有情,他的女儿当然不会差!

但是,老天太考验人了!

唐氏和张之洞过了两年有情有义的日子,也因病过世了。

这一次,唐氏除了丢下情深的丈夫,还留下了一个一岁半的儿子。

是命吗?

望着襁褓中的儿子,张之洞难过极了,不知道如何才能将唐氏留下的骨肉抚养成人?培养成才?

后来,他去四川任四川学政,与四川总督吴棠一起在成都建立了尊经书院。

在四川,张之洞再次遇见了好友王懿荣,以及王懿荣的妹妹王氏。

早年在京城的时候,张之洞就和才华出众,知书达理的王氏相识。他们是邻居,二人都互相倾慕对方的才华。

只不过,张之洞因为已有妻室,始终把那份倾慕沉淀在心底,没有深化出其他的感情。

这一次,丧偶的张之洞邂逅仍旧子然一身的王氏,两颗历经沧桑的心,似乎都在等待着对方。

在哥哥王懿荣的撮合下,二人结成了良缘。

正所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王氏在才情与品德上,与原配妻子石氏不相上下。这名有才有德的女子,再次给了张之洞一个温馨的家!

时间,就是把杀猪的刀,把张之洞的人生砍得鲜血淋漓!

三年后,张之洞的妻子——王氏因病离世。

妻子再次丢下了失魂落魄的丈夫,和一个才会说话的小女儿。

悲伤过后,张之洞突然想起那位相面人说的话,“不能娶妻,只能纳妾”。

从此后,张之洞又相继纳了李氏、秦氏等,却始终没有把她们扶为正室。

三少说:

有人说,所谓命,信则有,不信则无。

但是,张之洞的信与不信,正好是幸与不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