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起名:谢姓起名大全-2018年姓谢的人数
百家姓起名:谢姓起名大全,2018年姓谢的人数?
我国2018年谢姓约1050万人。
谢姓是我国最常见姓氏之一,2018年全国总人口约 1050 万人,在当今按人口数量排序的中华百家姓最新排名第 23 位。
当今,谢姓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尤以广东、江西、四川、湖南等省为多,4省谢姓约占全国汉族谢姓人口45%。此外,在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平邑、龙江,山西太原,内蒙古乌海,安徽泾县,江西金溪,贵州从江,云南陇川、泸水、河口等地亦有分布。
全国姓谢的有多少口人?
最近信息:
★根据二零一三年百家姓排名,谢姓的人口已达到一千余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七九。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湖南三省,大约占谢姓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六,其次分布于河南、四川、福建、安徽、湖北、广西、 *** 七省区,又集中了百分之三十七的谢姓人口。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定于二零二零年举行。
——摘自《中国百家姓排名》
姜姓人口数量有多少?
2021年初统计全国姜姓人口有5661000余人
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秦汉时,姜姓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如今姜姓广泛分布于中、朝、韩、菲、泰和印尼等国。
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6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4%。据考证,从齐国 *** 代国君姜太公起到现在,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
2020年谢姓百家姓排名?
谢姓在新百家姓排名:第24位谢 旧百家姓排名:第34位
谢姓图腾谢姓起源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申伯之后。
据《姓谱》、《元和姓纂》等所载,相传上古部落首领炎帝,传至商未有后裔孤竹君,其长子伯夷与弟叔齐一齐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继位后,便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为申氏之始祖。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子为宣王,宣王继位后,便封母舅申伯于谢国(今河南唐河县南部,一说在今河南南阳县)。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发兵攻申,不久灭掉申国。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氏,称谢氏,史称谢姓正宗。是为河南谢氏。
炎帝,世称神农氏,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为世代所敬仰,也被谢姓奉为始祖之一。关于谢姓的先祖来源,许多姓氏书都说它出自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后裔。如《元和姓纂》卷九去声四十杩:“谢,姜姓,炎帝之胤。”《通志》卷二六《氏族略
把他的三个儿子分别改为姜吕邱三姓?
1、姜子牙是姓姜的吗?还是姓尚?光看“姜子牙”这三个字就显然知道姜子牙是姓姜的。
但有人说,那吕尚不也是指姜子牙吗?
那究竟姜子牙是姓姜还是吕呢?
其实,“姜”是他的姓,而“吕”则是他的氏。
春秋战国之前,以“姓”为主,取“女生”之意,即母系氏族所生的意思。
所以春秋战国之前,后代的“姓”一般是随母的。
春秋战国以后,“氏”逐渐被当时人们接受以后,形成了“姓”“氏”并存的情况。
后来“姓”和“氏”合二为一,并流传至今。
因此,根据先秦时期的律制,男子的称呼只能以“氏”为尊,
即称之为“吕尚”或“吕子牙”较妥。
由于后来的小说中称其为“姜子牙”或“姜尚”,
因此后来人称其名讳主要以小说流传的版本为主。
2、“姜太公”、“吕尚”之名因何而得?姜太公之名的由来:
有一次周文王准备外出打猎,古人往往在出发之前占一卦,以预测自己的吉凶。
这次也不例外,文王得到的卜文为:
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
田于渭阳,将大得焉。
非龙,非螭,非虎,非罴,
兆得公侯,天遗汝师,
以之佐昌,施及三王
意思是这次文王打猎必要大收获。
但所得之物不是龙、不是螭,不是老虎,也不是熊。
这次打猎得到的是一名公侯奇才,是上天赐予你的礼物,他会辅助你,使你家族变得昌盛起来,并延续至你后三代。
周文王非常高兴,在打猎前斋戒三日,以示重视。
在猎车行驶过程中,周文王看到了在河边垂钓的老者。
上前一看,竟发现老者钓鱼的钩是直的,并且钩端处也没有放入任何的鱼饵。
文王大感不解,便上前问道:
【其钩竟以直而不就弯,且无饵之垂也】
姜太公听完是这样回答的:
【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意思是我姜尚是奉命在这里钓鱼的,不用任何的鱼饵,并且钓的时候鱼钩离水面有三尺的距离。
我呀,其实是在等一个负命贤君呀。
显然,姜子牙是话中有话的,文王便以“钓”为切入点,向姜子牙请教。
文王问:【子乐渔耶】?
姜子牙答道:【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今吾渔,甚有似也,殆非乐之也】。
意思是说其实自己并不是乐于钓鱼,自己只不过是按天道而行事而已。
见文王不解,姜子牙又说,
【钓有三权;禄等以权,死等以权,官等以权。夫钓以求得也,其情深,可以观大矣】
意思是说钓鱼其实和官场一样,都是用权术来获利。
官场上用钱财收买人才即是以钱财为权、以钱财为饵。
用重金收买义士即是以死为权、以死为饵。
用 *** 厚职收买人才则是以官职为权、以官职为饵。
好比垂钓者一般,都是为了得到鱼塘中的鱼,皆是因利所驱。
周文王通过攀谈后发现姜子牙正是自己苦苦寻觅之人,不禁惊呼:
【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
周文王的意思说是我的先祖太公曾对我说,
当圣人来到周朝之时,定可兴起。这说的是您吗?
我的先祖太公已经盼望您很久了。
于是便称姜子牙为“太公望”或“姜太公”,
就是说太公盼望的人就是眼前的姜子牙了。
吕尚之名的由来:
因为姜子牙曾经在周朝初年的时候当过太师,即太子的老师。
所以有着“师尚父”的尊称,又名“吕尚”,
可见姜子牙在当时是有着很高的地位的。
3、周文王真诚打动姜子牙据说有一天晚上周文王梦见了一只飞熊闯进了怀里。
古人觉得梦不是虚无缥缈的,
而是会和一些重要的事情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于是乎,
第二天周文王就派人四处寻访飞熊的下落。
直到在渭水河边找到了“飞熊”,
但这里的飞熊并不是指具体的动物,
而是指姜子牙的号。
得知情况后,
周文王亲自坐着辇车到姜子牙面前请他到进京商讨国家大事。
姜子牙问:“大王请我进京,我如何进京?”
文王道:“坐轿子也行,骑马也行,悉随尊便。”
谁料姜子牙说:“大王, 我既不骑马,也不坐轿子,我要坐大王的辇车。”
随行的百官听了,无不斥责姜子牙,你一个乡间糟老头竟敢要坐上大王的辇车。
辇是谁才能坐的呀,只有帝王才能坐的。
你一个 *** 坐了大王的辇车,那大王坐啥呀?
这还了得?
但,周文王却欣然答应了姜子牙的要求。
这还没够,姜子牙又说道,“我坐辇,但辇还得由文王亲自拉着我才坐。”
这口气可不小。
这是要把文王当成拉车的骡子吗?
这可是得掉脑袋的。
但,这次文王还是欣然答应了。
由此可见,文王是真心诚意地请姜子牙的。
你瞧那大王,平时粗重活都是差人干的,哪里干得了这些粗活呀。
况且这辇车还是靠文王一个人拉着,可想而知,这是多费力呀。
文王拉一阵,又歇一阵。歇一阵,又拉一阵,拉得是精疲力尽的。
再看看那姜子牙,在辇车里倒是安然大睡,在睡大觉呢。
后来,文王实在是拉不动了,只好低声下气地跟姜子牙讨饶。
姜子牙这时候才睁开那迷蒙的双眼,走下辇车,问道,“大王方才拉着我走了多少步呀?”
文王摇了摇头,说自己没数过,不知道。
姜子牙道,“方才大王拉了我总共走了873步,我可保大王的子孙稳坐873年的江山。”
文王听了,连忙说道,“夫子快上车,我还能拉,我还能拉……”
姜子牙道,“晚了,已成定数。”
后来,
回到京师以后,
文王封姜子牙为军师,
姜子牙也不负众望,
带领文王攻打纣王。
文王死后,
武王继位,
姜子牙助力武王打败纣王。
姜子牙死之前曾叮嘱武王要将自己的尸首挂在大殿梁柱的樑柁之上,
如果哪个方向有谋反出现,
将我的尸首对准那个方向,
就能平定下来。
武王听从了姜子牙的建议,
并且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武王的后代。
哪个地方不平,
只要将姜子牙的尸首对准那个方向,
那个方向就会自然安定下来,
根本不用出兵,
而在此期间,
姜子牙的尸首并未出现任何的腐朽现象。
眨眼间,873年过去了,
当时的国君害怕姜子牙的尸首掉下来,
于是将其取了下来。
结果打开一看,
姜子牙的尸首马上烂了,
并且从棺木里飞出了18只鸽子。
后来出现了18路诸侯作乱,
很快周朝就不存在了,
最后由秦始皇夺得了天下。
4、为什么他的儿子不姓姜呢?姜子牙有三个儿子,其实的儿子都是姓姜。
区别在于儿子的“氏”不一样。
如前文所言,
在先秦时期,
“姓”表示“女生”,
即女人所生之孩子。
如果是同一个姓的,
说明就是同一个祖宗的。
因此有种说法是
“同姓之下,皆是血亲。姓别婚姻,同姓不婚”,
说的就是血亲之人一般是不能在一起结婚的。
但同一个祖宗的后代也有很多,
因此出现了“氏”,
比如说姜姓吕氏等等。
事实上,
“姓”和“氏”在先秦时期是严格分开的。
到了秦汉时期,
两者可以混乱,
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只用“氏”,
而不用“姓”。
到了现在,
“姓”和“氏”早已合二为一,
但现在的“姓”其实指的是以前的“氏”。
5、姜子牙的后代都姓什么?古人的姓氏来源主要有四处地方。
1)可以由封地产生,
比如文王之子康叔由于被封卫国,
所以康叔的后代以“卫”为姓。
2)可以由王赐予产生,
比如徐茂公本来是姓徐的,
但由于战功显著,
于是被皇帝赐“李”姓,
唤作“李世勣”。
3)也可以是以出生地的名称为姓,
这个在日本比较常见,
如“村口”、“松下”、“ *** ”等等。
4)也有的是以祖宗的官位产生
如上官姓等。
姜子牙的祖上据说曾经是大禹的手下,
由于跟随大禹治水立下了赫赫战功,
所以被封到了名叫“申”的地方,
后来申地的子孙后代越来越多,
有一支后代则被封了一个名叫“吕”的地方,
因此,这个地方的后代便以“吕”为姓,
而姜子牙则是属于吕地的后代,
因此姜子牙是以“吕”为姓,
但说是姓“姜”也是可以。
如姜子牙的三儿子名叫吕印,
后来被分封到营丘,
因此吕印的子孙便以“邱”为姓。
姜子牙后代中也有许多是以封地为姓的,
比如有一支后代被封到了高邑,
因此这一支后代出现了高姓。
也有后代被封在了崔邑,
因此姜子牙的后代也出现了崔姓。
其实姜子牙的后代姓氏有很多,
如姜姓、齐姓、年姓、其姓、邱姓、尚姓等等,
据说姜子牙的后裔姓氏已多达80多个。
6、姜子牙的后代出了哪些名人?姓吕者:
1)齐桓公吕小白
他是齐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之一,也是齐国的开国君王。
2)吕不韦
据说是吕尚的第23世孙,
是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臣,
被秦始皇尊其为“仲父”。
3)吕蒙
三国时期名将之一,吴下阿蒙指的就是他。
4)吕布
三国时期名将之一,被称为“飞将”。
5)吕洞宾
八仙之一,被称为“纯阳子”。
6)吕正 ***
共和国开国上将之一
还有吕良伟、吕方等。
姓姜者:
孟姜女、姜昆、姜文等。
姓邱(丘)者:
丘处机、丘成桐等。
题目:姜子牙也叫吕尚,他究竟姓姜还是姓吕,为什么他的儿子不姓姜呢?
撰稿人:迪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