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起名:杨姓起名大全-杨氏历史研究报告
百家姓起名:杨姓起名大全,杨氏历史研究报告?
一、以国名为姓,源于姬姓。西周末年,周宣王的小儿子尚父,被封在杨地为侯。在今 *** 东北,为古国名。春秋时,杨国被晋吞并,杨侯的后人就以国名为姓,奉尚父为杨姓始祖。
二、以封地为姓,源于杨食我。
杨姓人口数量
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在全国分布极广,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多杨姓。
周宣王姬静的儿子尚父,被封在一个名叫“杨”(今山西省洪洞县)的地方,建立了杨国。到春秋时期,杨国被晋国所灭,杨国的后人为纪念故国从此姓杨。而晋国灭杨以后,将杨分封给了晋武公的孙子突,突被称为“羊舌大夫”。突的孙子叔向,有个儿子叫伯石,字食我。食我以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人称杨石,又叫杨食我。其子孙便以“杨”作为自己的姓氏,史称杨氏正宗。第二种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少数民族)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第三种出自他姓改姓。如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据《北史》记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第四种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莫胡卢氏改为杨氏。所以,杨氏主要的发源地在古杨国,即今山西省洪洞县。迁徙分布
1.杨姓的发源地在今山西省境内。杨国灭亡之后,遗民大多迁入陕西境内、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后来繁衍分布至今河南省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
2.汉代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在此时,多由今湖北、陕西省境迁去。
3.春秋战国之时,杨氏有族人迁入今湖北、江西、江苏、安徽。
4.晋、唐时期,是杨氏繁衍鼎盛的时期,杨氏已广泛分布于江南广大地区,并以福建为播迁中心。尤其以南方的繁衍最为突出。
5.杨氏入台,始于清初。
6.近代以来,闽、粤、台杨氏陆续有人迁居海外,现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欧洲、美洲、大洋洲一些国家。 堂号撷珍四知堂:东汉的杨震当荆州刺史时,非常清廉。有一次,有个人在夜里带着黄金到杨震的家里行贿。杨震坚决不收,那个人不死心,笑着对杨震说:“现在是深夜,地点在您的府上,决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您收下吧,”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杨氏因此以“四知”为堂号。历史名人杨业:又名继业。北宋名将,曾败契丹十万之众于雁门关。杨延昭:北宋名将,杨业之子,号称杨六郎。杨玉环:唐玄宗宠妃,中国古代著名美女。杨炯:唐代著名诗人。12 岁被称为神童,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杨万里:南宋诗人,其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
现状
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6位,约有人口4004万,占全国人数的3.08%。
南京杨氏起源?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又名文实,献公之弟。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勋,仍封伯侨于杨,为杨侯,承继乃祖爵位,谥贤敬。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 *** 大省。
“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昜”组成。“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c的姓氏有哪些?
百家姓首个字母以C字开头的姓氏有很多。比如:陈、程、曹、蔡、崔、常、丛、成、柴、车、池、畅、褚、迟、楚、谌、岑、储、采、 *** 、承、昌, 等等。
其中,以C开头的姓氏属陈姓人口最多,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妫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陈胡公为陈姓的得姓始祖。据有关部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陈姓在2021年排名第5位,位于刘姓 之后、杨姓 之前,户籍人口数量达0.633亿人,
百家姓堂号?
01.陈氏堂号:颖川、汝南、下邳、广陵、河南〔郡号〕、德星、德聚、绳武等。有因音误而姓田。 02.林氏堂号:西河、南安﹝郡号﹞、问礼、忠孝、永泽、林本、善庆、崇本。 03.黄氏堂号:江夏、烁阳、安定、房陵、汉东、上谷、谯郡﹝郡号﹞、紫云、种德、燕山。 04.张氏堂号: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键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郡号﹞、百 忍、 金鉴。张良本姓姬,因避秦改姓张。 05.李氏堂号:陇西﹝郡号﹞、燕楼,有一说谓﹕族人本姓理因避难以李子果腹幸免于难,仍更姓为李。唐朝有安姓因不耻安 禄山而改姓李,也有因赐姓而姓李。明朝时,也有人不耻李自成而复姓理。武则天时,有王子谋反被改姓虺。 06.王氏堂号: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 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郡号﹞、三槐。 07.吴氏堂号:延凌、勃侮、仆阳﹝郡号﹞、让德、种德o 08.刘氏堂号: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密、竟陵、河南﹝郡号﹞、黎照、德馨。 09.蔡氏堂号:济阳﹝郡号)。 10.杨氏堂号:弘农、天水﹝郡号﹞、四知、栖霞。 11.许氏堂号:高阳、汝南﹝郡号﹞、长兴。 12.郑氏堂号:荥阳﹝郡号﹞。 13.谢氏堂号:陈留、会稽﹝郡号﹞、东山、宝树。 14.郭氏堂号:太原、华阴、冯翊﹝郡号﹞、汾阳。 15.洪氏堂号:炖煌、豫章、宣城﹝郡号﹞、六桂。 16.丘氏堂号:河南。吴兴、扶风、﹝郡号﹞、敦睦。雍正下令讳孔丘,故丘姓改邱。 17.曾氏堂号:鲁国、庐陵、武城﹝郡号﹞、三省。
姓杨的祖先是谁?
杨伯桥。
一般认为杨姓起源自姬姓,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晋武公(叔虞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得姓始祖。杨侯本名杨杼(姬杼),周康王六年戊辰封杨侯,食采于杨国,始以杨为姓,海南《杨氏宗谱》称其又名平杼,并尊其为杨姓开派之始祖。
不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关于杨姓的得姓始祖,有些史籍和杨氏族谱是以杨伯侨为始祖记载杨氏世系的。杨伯侨(公元前724年~?),侨亦作桥、乔。杨伯侨是晋献公之弟,姬称次子。时任中大夫。周襄王(姬郑)五年(公元前647年),王念其先人功勋,敕封于杨(国名,今 *** 县东南),称杨侯。其六世孙杨道为避难始以祖地杨(邑)为氏,被后世尊为“杨氏授姓”始祖,史称杨氏正宗,是为天下“杨氏”始祖杨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