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起名:吴姓起名大全-寻吴氏家谱
百家姓起名:吴姓起名大全,寻吴氏家谱?
吴氏图腾:
吴者,哗也。指大声喊叫。源自古人狩猎,发现野兽后大声喊叫,以示众人。
一、吴姓源流
1、吴姓远祖生活在今陕西西北一带的姬水流域,得以姬姓。黄帝为姬姓,黄帝的一个儿玄嚣,就是吴姓的始祖,后传与其血亲始祖仲雍。周武王时其后裔被封侯,立国号为吴,其后子孙便以吴为姓。
2、远古部落有虞氏,后代因虞吴音近而姓吴。
3、上古颛顼帝时的吴权之后代。
4、夏代有吴贺,其后代姓吴。
二、吴姓人口
吴姓人口在当代百家姓中排名10左右,约2600万。
三、历史名人
吴起,战国著名军事家。
吴广,秦末农民 *** 领袖。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人称画圣。
吴承恩,明代作家,《西游记》作者。
吴敬梓,清代作家,《儒林外史》作者。
吴昌硕,清代著名雕刻、书画家。
四、吴氏字辈
吴氏字辈,各地繁杂,此略。
吴昌硕画作。
(以上自 *** 资料整理)
黄帝后代姓氏排名?
上古神话传说中,黄帝和炎帝最早可能属于一个部族,这个部族居住在陕西。后来分化后,黄帝族定居于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族则在今山东地区居住下来。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活动的地区,主要在黄河流域土地相对比较肥沃的今山东、河南和安徽一带,也就是狭义上的古中原地区。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黄帝族、炎帝族和蚩尤的九黎族三个部落,通过一次次战争的催化,逐步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黄帝为首的华夏族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就成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祖先,国人则自称为“炎黄子孙”。
黄帝因长居姬水,故以姬为姓。在周朝,姬姓是周朝天子的姓,而分封的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曹国、蔡国等诸侯国国君也都是姬姓。
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姬姓国有53个,当时可以说遍地姓姬。周朝灭亡后,王室后裔改姓为周。同样,姬姓封国封邑灭亡之后,其王族后代多以被封之地为姓,就出现了吴、鲁、魏、胡、杨、蔡、韩、霍、蒋、郑、毛、卫、阎等姓。姬姓开始被严重分化。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
姬姓演支出来的姓,目前在《百家姓》中排名比较靠前的有120个,他们分别是:王姓、张姓、杨姓、周姓、吴姓、李姓、孙姓、胡姓、朱姓、林姓、郑姓、郭姓、管姓、鲁姓、蔡姓、霍姓、康姓、毛姓、曹姓、卫姓、毕姓、魏姓、滕姓、杨姓、蒋姓、韩姓、唐姓、詹姓、何姓、梁姓、于姓、孟姓、许姓、万姓、常姓、武姓、乔姓、贺姓、赖姓、龚姓、文姓、智姓、傅姓、沈姓、彭姓、吕姓、苏姓、卢姓、贾姓、刁姓、阎姓、余姓、潘姓、杜姓、戴姓、汪姓、田姓、任姓、方姓、石姓、廖姓、邹姓、陆姓、孔姓、崔姓、秦姓、江姓、史姓、顾姓、侯姓、邵姓、召姓、龙姓、段姓、雷姓、钱姓、易姓、李姓、刘姓、黄姓、谢姓、冯姓、董姓、程姓、袁姓、虞姓、邢姓、茅姓、单姓、甘姓、耿姓、焦姓等。
当今《百家姓》上,姬姓名列第297位,人口约54万余,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3%左右。虽然数量很少,却也遍及全国。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姬姓人员,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苏北、淮北,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湖北省老河口、襄阳,湖南省芷江,贵州省台江县,云南省泸水、河口、陇川,四川省合江县,福建省宁德市、吉林省四平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甘肃省兰州市、宁夏 *** 自治区中卫市、新疆 *** 尔自治区 *** 市、福海县,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等地。姬姓族人主要为汉族,满、回、白、壮、苗、水、布依、僳僳族等多个民族也都分布有姬姓人家。
百家姓吴排第几?
百家姓中吴姓排第六位。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吴姓的特点和含义?
吴,常见姓氏之一,百家姓第六。吴也是周朝、三国时期以及五代十国的国名,日本本州西南部港市古城市名。吴在甲骨文中形似一幅鱼骨,是原太湖部落的自称,与苏州话“鱼”同音。
吴氏的历史由来?
吴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2015年中国 *** 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位,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05%,约2780万人。在宋版《百家姓》中名列第六位。 吴姓起源: 1,源自炎帝姜姓。早在黄帝之前,有一个属于姜姓的部落,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驺虞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仁兽,传说它虎身狮头,白毛黑纹,尾巴很长,生性仁慈,连青草都不会踩踏,只吃自然死亡的动物。《山海经》中说:“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虞,乘之日行千里”。 上古时,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战国时期,虞、吴才开始区别。所以这支部落把图腾解释为吴,把吴作为部落的名字。吴部落勇敢剽悍,善于狩猎,首领叫吴权,是炎帝的大臣。需要说明的是,炎帝是一个称号或者说是职位,由不同的人世代担任。与黄帝同时期担任炎帝职务的人,是最后一任炎帝。 吴部落在姜水(陕西陇县陇山东)活动,他们居住的地方叫吴山。吴权的后裔中有个叫吴枢的女子,嫁给有熊部落的少典,生了个儿子,就是后来的黄帝。夏朝时,吴部落迁徙到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夏王少康时期,吴部落有个人叫吴贺,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这个姜姓吴部落的人,后来就以吴为姓氏,至今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2,源自祝融氏吴回氏族。颛顼的孙子老童,有两个儿子:重黎和吴回。吴回的氏族,住在姜姓吴部落的故地。当时正处于舜的时代,舜把掌管火种的光荣使命交给重黎。那时,人们把掌管火种的首领称为祝融氏,祝融氏在各大氏族中有很高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 后来,重黎因罪被舜杀了,让吴回继任祝融氏。夏朝时,吴回的氏族迁到山西平陆的吴山。商朝时,这支氏族迁到山东临朐,史称王吴。商朝末期,有个叫吴伯的人,就是吴回氏族的后裔。算下来,这支吴姓的历史有4000多年。 3,出自姚姓。舜是地处偏远地区的东夷族的一支部落的首领,接替尧的位置后,把部落迁到古吴之地(今陕西平陆吴山旁边的历山),史称有虞氏。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后,封舜的儿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虞城),成为方国虞国。 虞国的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还帮少康复兴夏朝。商朝建立后,虞国衰落灭亡,虞国的遗民以吴为氏。秦末农民 *** 的首领之一吴广,就是姚姓吴姓的后裔。这支吴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历史。 4,出自黄帝姬姓。这个起源的吴姓,在历史上最有名气、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是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 商朝末期,黄帝后裔古公亶父带领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定居下来。他有3个儿子:太伯(又称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很有才能,古公想让季历做他的继承人,那样就可传给昌。 太伯为了让位,与仲雍带着家眷远走南方的吴越一带,建立了吴国。春秋后期,吴国崛起,后来被越国所灭,吴国的遗民就以国为姓。这支吴姓至今有2600多年的历史。 5,由少数民族改姓。清朝时,满族的多个氏族集体改姓吴,苗族中也有大量人改姓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