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自化注解-治大国若烹小鲜

admin2022-12-28 20:27:3411

紫薇斗数自化注解,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十分正确,它充分反应了道家与法家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了一个治国原则,就是“依法治国、有法必尊,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凡事按法则办事,则国家自安,人民自治,必能国富兵强,威震天下!

1、“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来源

紫薇斗数自化注解-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德经》第六十章中写道:"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体现了老子的治国理念。老子认为孔子弄出的那一套周礼太过虚伪,太过繁冗,治国依懒于明君贤臣,把国家的兴亡都寄托在人治身上,是不符合治国精要的。人本身有七情六欲,有善恶双面,因此人治国家必定朝令夕改,随心所欲,国家必不能长治久安。老子认为治国当如做菜,把握好道,凡事依道而行。

相传商朝的开国名相伊尹是一代厨神,以陪嫁之臣的身份接近商汤。一次商汤到厨房视查工作,与主厨伊尹交谈,发现这个厨子语出不凡,于是向他请教治国之道。伊尹一边做菜一边给商汤讲治国大道,说道:治国如同做菜,盐放多了不行,盐放少了也不行,因此把握好放盐的份量,菜就好吃了;治国也一样,没有规矩不行,规矩多了也不少,因此全国一体法律,国民皆知如何做事,那么国家可得到治理。于是商汤拜伊尹为相,委以国政,最终灭夏兴商。

2、法家治国如同烹小鲜

春秋时,周王室式微,蛮夷入侵中原,列国不能相抗。当时的齐国丞相是管仲,他提出了变法治齐方略,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鼓励农桑,激励军功的制度。这些制度极大的促进了齐国生产力的发展,也提高了底层民众的生产积极性。一时间齐国国富兵强,有管仲治齐,齐桓公每天垂拱而治,披头散发以御妇人,日子过得无比舒心且齐国称霸天下。

《商君书.说民》 国治:断家王,断官强,断君弱。重轻,刑去。常官,则治。省刑,要保,赏不可倍也。有奸必告之, *** 断于心,上令而民知所以应。器成于家,而行于官,则事断于家。故王者刑赏断于民心,器用断于家。治明则同,治暗则异。同则行,异则止,行则治,止则乱。治则家断,乱则君断。治国者贵不断,故以十里断者弱,以五里断者强。家断则有余,故曰: *** 者王。

法家认为,国家上下一体均用一法,法广宣于民众,人人知法,人人守法。有功者依法赏之,有过者依法罚之,执法必严,不使一人能自由于法之外。事无巨细,皆有法式,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做事,每个人都知道依法处理争议,那么国家必然强大到称王。如果所有争议都要当官的来决断,那么国家最多强盛;如果事无巨细,都决断于君,那么这个国家必然衰弱至灭亡。

西游记"天地神人鬼"五仙之中?

在小说《西游记》中,“仙”其实是这五大分支所有人的追求,是一种境界,我们要找出谁是他们各自的“仙首”,精神领袖或是头面人物,作为艺术虚拟的角色,我们大致需要先搞清楚几个问题:

(一)作为各自的“仙首”,高人,他们都是有各种复杂的交集、交互关系的,就是说,他们之间的身份地位在修炼过程中有交朋友,或是上下修炼境界的关联,有共同参与的故事,以致后来有类似可以节制的关系。同理,所谓天地神人鬼“五仙”的领域划分,其实也是具有交叉、模糊性的。女娲就是个最为明显的典型,她是人?是妖?是神?是仙?混合体,不同的修炼阶段,不同的角色扮演。

(二)作为各自的精神领袖,或者是代言人,管理者,他们往往高出自己所在的“仙班”群体的境界或是神通,而不能单单就简单按他们各自的所在领域划分能量、能力。领导不高明,怎么管理下属?你说对吧?

(三)天地神人鬼,五大类“神仙”,是《西游记》道教为尊的定位划分,西方教极乐世界的释迦佛祖等不在此列,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如来世界的佛陀菩萨等和玉帝的天庭是分庭抗礼的,总而言之,西方佛陀世界仍然属于道家的”道统“的分支,因为有太上老君老子”化胡为佛“之说,接迎、准提是接受了老子点化之后才有的西昆仑西方极乐世界。佛本是道。

好,有了这个大的前提,我们按道家的道统标准,再来一起看一下,天地神人鬼这五个领域的“仙首”究竟各自是谁。

*** 、天地玄黄之“玄”:天仙精神领袖太上老君。

(一)什么是神仙呢?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就是神仙的定义,天仙。我们不按佛家的三界定义讲,因为这是个道家道统的话题,就是说,天仙是超越天地人这样三界的存在,而且不在木火土金水这样的五行之中,不受三界和五行约束,无生无克,不生不灭,是为混元大罗金仙或是大罗金仙,圣人。

这种超凌三界的境界就叫做上清太清,逍遥太清境,自由自在,不生不灭,这样一种存在,他的本身其实就是一种纯粹的元神,一种可以游走于须弥、穿越时空万物各种维度的精气,所以你看,就有一种说法,叫做老子一气化三清。道教至高神三清,玉清圣境无上开化元始天尊、上 *** 境玉宸道君灵宝天尊、万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他们代表的其实就是玉清、上清、太清三清胜境,一种境界,存在方式是“气”,玄之又玄,看不见摸不着的奥妙神秘。

太上老君是三清之首,他是“道”的本体,三清是“道”显影出来的“用”,一种世俗认为的“作用”。也就是说,太上老君本来就是自然虚无的存在,是不能够被直接表明清楚的,所以,就用个“道”字来表达。老子就是“道”,“道”就是老子。

太上老君住在昆仑玉虚,三十三重天。他是先天圣人,天仙的创始者。所以太上老君应该就是天仙的“仙首”,精神领袖。先天圣人,可以炼制起死回生的长生不老丹,锻造各种神兵利器。

(二)这里有个问题,大家可能会问,那玉帝呢?代表天庭的权威存在的玉帝怎么说?他和太上老君是什么关系?

“真空生妙有,无为而无不为”。玉帝是太上老君“道”的显影,是实际执行者,首席执行官,玉帝要按老子的道统来治理天界,就是说,太上老君是天庭的总顾问和监督者,幕后垂帘听政者,玉帝是台前的领导者。他们是怎么一种关系,所以,三清是玉帝的前辈,老板,玉帝是老子的职业经理人。

天上老君 *** ,天下老子 *** ,怎么说太上老君都是“天仙”的“仙首”啊。

第二、天地玄黄之“黄”:地仙之祖镇元子。

头戴紫金冠,无忧鹤氅穿。履鞋登足下,丝带束腰间。体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颜。三须飘颔下,鸦翎叠鬓边——《西游记》

(一)我们来看一下显影的仙人是什么模样的,到底有多美多洒脱。《西游记》五庄观孙猴子师徒偷吃人参果一章,对镇元子有怎么个出场介绍。怎么说呢?说他头戴紫金冠,翩翩美少年,是怎么个形象,跟电视剧《西游记》是真有出入啊!

紫金冠,古代一般是太子,帝子,皇帝的继承人,这样的人才戴的冠冕。在这里,镇元子戴这个紫金冠,实际是表示他是天地所生的存在,”与世同君“,和天地是一个出处,先天圣人;我们再看他名字,元子,”元“,一元复始,和元始天尊的”元“是一个意思,天地万物之始的意思,这个就厉害了。有人说了,那孙悟空齐天大圣凭什么也戴个紫金冠呢?

1、齐天大圣是玉帝敕封的爵位,名号等同于玉帝,戴个紫金冠没什么问题吧。

2、美猴王不是胎生子,而是先天圣人女娲补天亲手锻造的五色补天石吸取亿万年天地灵气所生的石猴,这个也绝对有资格戴了吧。

(二)我们再来看一下唐僧师徒四人在五庄观看到听到的关于镇元子的描述。

1、五庄观门口对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长生不老,与天同寿。这不就是修仙追求的至高境界嘛。

2、五庄观俩童子对镇元子的介绍。

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

紫薇斗数自化注解-治大国若烹小鲜

童子解释为什么只拜”天地“二字,说三清四帝和家师镇元子的关系,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等都是镇元子的朋友,朋友嘛,平等地位,圆桌会议,一起喝个茶聊个天,都是平起平坐,一字并肩王。所以你看,太上老君是天仙之祖,镇元子是地仙之祖,虽然住五庄观地界上,稍显屈尊,可是也绝对是配得上地仙的”仙首“名号了。

孙猴子上天求高人救果树,也有怎么几段有意思的描述:

福禄寿三星,都摇头说,大圣你怎么去招惹他镇元子,他是地仙之祖,我们仨也不过是天仙之宗。言外之意,镇元子明显是要高于这三位大仙的。而单单一个老寿星,南极仙翁,他的神通和地位在天界就高的不得了。

观音菩萨说,她也要礼让镇元子三分。

镇元子亲口对孙悟空说,猴子就是搬来西天如来佛祖,也少不了要还他人参果树。西天极乐世界的首席领导,如来也不行,不给面子。说明镇元子也是不怕如来的,身份地位不低于他。

所以你看,镇元子实际上是等同于太上老君和释迦如来佛祖的怎么个显赫存在,地仙之祖,绝对有实力担当。

话说,齐天大圣怎么个顽猴,怎么大神通,镇元子一个袖里乾坤就把他们师徒四人连带白龙马各种神兵利器全部给收走了,镇元子袖子里可以藏乾坤啊!实力使然,不是吹的。

至于镇元子跟孙猴子结拜兄弟,那也不见得他亏多少。

1、孙猴子是先天圣人女娲补天石所生,类同于女娲的子孙,也亏不到哪里去吧。

2、孙猴子后来要被如来敕封为斗战胜佛。那孙猴子后来的神通和地位就非常高了,多高呢?他是高过西天五百罗汉的,单从名分上讲,孙猴子甚至高过各种菩萨,指的的境界和修为,斗战胜佛,但从名字上来说,孙猴子的战斗力和神通将来一定是不可 *** 的。所以,镇元子也算不上吃多大亏。

第三、神通广大之神:玉皇大帝,神仙之统。

什么是神或是神仙呢?

神仙者,以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关节相连,抽铅添汞而金精炼顶。玉液还丹,炼形成气而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功满忘形,胎仙自化。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胎升仙,超凡入圣

总之看起来,他是修炼而成正果的。玉帝是接受了前辈们的业绩的,昊天上帝是天庭的创制者和 *** 任,玉帝是后来者,可能前面还有几位也不一定。这就如同佛教的过去佛燃灯、现在佛释迦如来和未来佛弥勒佛怎么一种关系。

昊天和鸿钧、女娲、三清等通过封神榜怎么个方式,由姜子牙搭建封神台封神,才成就了天庭怎么个组织。所有被打入封神榜,进而被敕封为天神的成员,全被都要受到昊天上帝的节制和调遣,打神鞭一晃,“天龙八部”正神们都要俯首就命。天庭这个班组,就成为更大的神仙班组,是为正统。

玉帝接手天庭这个班组,成为"帝“,就意味着他是神仙里的”仙首“了。

第四、天地人沟通之三才之选:上古正神女娲,人仙"仙首“。

女娲和 *** 一样,是先天圣人, *** 开天辟地,然后身躯化作日月山川。女娲则是人类的创世神,她一手制造了人类,是人类直接的庇护者。共工怒触不周山,天裂地倾,天被捅破了,是女娲炼制五色补天石,来补天,拯救人类。所以说,女娲是最亲民的一位大神,她创制了人类社会,她保护着人类族群,她在人间的地位和香火实际上是最旺的,甚至高过了火云洞三皇伏羲、炎帝和轩辕。三皇以及帝俊、东皇太一等是治世神,女娲是创世神。

那么,可能就有人说了,女娲不是妖族的首领吗?她不是天界的神仙吗?怎么会是人仙的”仙首“呢?

亲,我们导言可是有过前提条件的哦!就是说,天地人神等”神仙“,他们的实际修炼过程是有交合的,他们之间是有交集故事的,这样就可能出现多个领域重合的现象,女娲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而且,某个领域的领导者,往往实际是比他所在的领域群体是要高出一个层次的。好,这样就说得通了,女娲可以是人仙的领导者。

至于《西游记》里面的袁守城和魏征,他们的神通和根基根本不足以统领人仙,人仙虽然是神力比较弱的一种存在,是人间的人类修真者修为得道的一种表述;作为人形修真者,他悟道二三,粗通皮毛,没有完全得到“道”的“大乘”境界,可是毕竟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你像八仙过海中的八仙,他们就是人间修真者,然后得道成仙的代表。这样看来,袁守城和魏征的神通,显然是比不过八仙的,也不可能领导他们。

所以,女娲才是完全胜任的人仙的“仙首”。

第五、前因后果之鬼仙:东岳大帝黄飞虎,鬼仙的“仙首”。

鬼仙又称"灵鬼",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象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就舍而已。

这就是所谓的鬼仙:

(一)鬼仙属于五仙之一,是境界最为下层的存在。

(二)鬼仙的存在形式就是一种游离态,就像大街上的流浪者,没有 *** 明。

(三)鬼仙的法术或是神通是比较弱的,就是可以躲避阎罗,黑白无常,不入地狱,没有六道轮回之说。天庭的神是被封神榜封的,这鬼界的鬼仙可是被默认的。

虽然鬼仙们可以通过神通躲避地狱之灾,不被关押,有流浪的自由,可是总体还是鬼界的一部分,还是有高人能够管住他们,不过是,一般不大会去主动搭理他们。

跟管理鬼界有关的神仙们,我们来大致看一下,先做个排除:

1、地藏王菩萨。首先呢,他不是道家 *** 的成员,属于西天如来班组成员,不属于神仙系谱;其次呢,他主要是慈悲感化,超度他们,这是菩萨心。地狱外面游荡的鬼仙,不是他要考虑的范围,排除。

2、十殿阎罗。他们几个就是掌管阴曹地府的人,通过生死簿,断人生死。所以,他们也管不着地府外的游逛的鬼仙们,排除。

那么,真正能管住鬼仙的是谁呢?就是东岳大帝黄飞虎。

《封神演义》小说,封神大战遭遇劫数之后,姜子牙封神黄飞虎,封他为东岳大帝,五岳之首。他的天庭职责主要是干什么的呢?

主管人间贵贱尊卑之数,生死修短之权

他掌管人间的生死,是人是鬼,他说了算。那“鬼仙”就业受他节制和管理了。

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生主死,百鬼之主帅也。

所以说,东岳大帝才是鬼仙的“仙首”。

气为体,道为用,神通抵不过业力,业果,按道家话说,就是所有人都要顺从天道,“道”是统御,混元大罗金仙成佛成圣的人,自然悟道极致,观自在,逍遥不老仙,也是心随道统、天意的;差点资质的就要被管控喽。圣人之下皆蝼蚁。

有哪位神人知道七煞孤星是什么意思吗?

七煞是 紫微斗数 中14颗主星之一。易经 中所说的“紫微斗数”中有108颗星,但是最重要的只有14颗主星,就是紫微、天机、太阳、武曲、天同、廉贞、天府、太阴、贪狼、巨门、天相、天梁、七煞、破军。 这十四颗主星会分别坐落在先天命盘中的 十二宫 位,而落在命宫中的星即为命 宫主星 ,这颗星就代表每张先天命盘的主要个性特质,影响个人的行为与命运。重在自化,有制名偏官,有化为玉帛, 命理学 逢杀先论杀,论杀则在看七杀的强旺或衰弱,如果七杀旺而日主弱,此时就要先用制杀,以免七杀乘财运来攻害日主,若无制者,七杀不

唐僧的紧箍咒叫什么?

《西游记》中,被紧箍咒所困扰的,并非只有孙悟空一个人。最初如来让观音去找取经人时,就交付与她三个箍儿,虽然都叫“紧箍儿”,但又各有不同,对应的,是“金、紧、禁”三篇咒语。 *** 篇和 *** 个紧箍儿给的正是拿金箍棒的孙悟空,所以严格说起来,让孙悟空念头痛的,是“金箍咒”。还有两个,一个是黑风山的黑熊怪,另一个,就是火云洞的红孩儿,两人被收伏后都成为观音的弟子,而让他们束手无策的,是“紧箍咒”和“禁箍咒”。

如来没有讲,可是当观音化身老妇,将金箍与紧箍咒授予唐僧时,她说这紧箍咒,还有个别名,叫“定心真言”。张书绅夹批:“名为定心真言,实是正心的要诀。”所以你看,这金箍和紧箍咒真的只是收脑壳的吗?难道不是收心的吗?心猿意马碰到紧箍咒之后,自然定心凝神,一念坚固,顽心自化,真心常存。所以千万别只看到唐僧冷漠无情,那悟空委屈痛苦,和普通人的感受完全不同,作为一本宗教寓言的《西游记》,其本意恰恰要泼猴不泼,成为谦谦君子寂然得道。

孙悟空和紧箍咒家喻户晓,那为什么还一定要加上黑熊怪和红孩儿呢?张书绅说,闹天官是邪心未收,观音院是野性末化。紧箍咒是收邪心,禁箍咒是化野性,各有其妙,那熊孩子黑熊怪,正是作为野性难驯的代表,而成为“禁箍儿咒”的牺牲品的。

还有那圣婴大王红孩儿最惨,菩萨将一个金箍,化做五个箍儿,往童子身上抛了去,喝声“着!”一个套在他头顶上,两个套在他左右手上,两个套在他左右脚上。菩萨捻着诀,默默地念了几遍,那妖精搓耳揉腮,攒蹄打滚。正是:“一句能通遍沙界,广大无边法力深。”那孩儿只好皈依。悟元子刘一明写诗一句:“无穷野性归静定,多少顽心化善报。”道出其中奥妙。于是,一个黑熊怪,成为落伽山的守山大王;一个红孩儿,成为了观音座下的善财童子。一黑一红,正喻人的两颗心,都成善果。如果加上孙悟空的话,那就是三,三者,即“贪嗔痴”三毒心,定心真言,要定的,正是这三毒心,其中都有寓意。

也有人问,这紧箍咒到底念的啥?是碎碎念,还是像女巫诅咒 *** 般拿出镜子来念?《西游证道书》说这紧箍咒其实至今仍在流传:“《紧箍儿咒》,一名《定心真言》,然则此箍非头间之箍,乃心上之箍耳。或问此咒至今传否?道人曰:‘《易经》、《论语》俱有之,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思不出其位”,出自《周易·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后来《论语·宪问》篇有更著名的一段话,那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个成语的出处:“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是说要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责、能力和范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意思。止于行,也止于位,像孙悟空,就要当好徒弟,保护好师父,同时克服自己山野猴精野性难驯的毛病,一颗红心向太阳,走上成佛成道的康庄大道。到最后孙悟空取得真经,成为斗战胜佛,那紧箍咒自然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而当观音对唐僧说她有一篇紧箍咒时,《西游证道书》夹批:“明明说出宗旨矣。此一篇之咒,可与五行山顶六金字同功。”哪六金字,就是著名的“唵嘛呢叭咪吽”,这是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咒。

从咒的字面上来讲,‘唵’是身,包括法身、报身、应化身;‘嘛呢’是莲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连起来,意思是我们起心动念,保持身心像莲花一样清净,出污泥而不染。在《大乘庄严宝王经》中,佛告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脱。”

你看,三句不离本行,万变不离其宗,说来说去,《西游记》变着花样要告诉你的,还是要清心寡欲,说穿了,与紧箍咒其实一也。

《西游记》,各路神仙妖怪,动不动就掐诀念咒,可是到底念了什么咒语,却常常如紧箍咒般付之阙如。这种咒语,《大正藏》中有很多梵文音译的咒语,什么“跋阇唎萨多萨多娑啰帝娑啰帝”,不翻译完全看不懂。而《道藏》中也极多,虽然也神神鬼鬼,但至少是中文,知道它在讲什么。

《太上三洞神咒》记“杀鬼降魔咒”是这样的:

天元太一,精司主兵。卫护世土,保合生精。华衣绣裙,正冠青巾。青龙左列, *** 右宾。佩服龙剑,五福之章。统领神官,三五将军。有邪必斩,有怪必摧。敷祐福祥,启悟希夷。邪怪消灭,五帝降威。护世万年,帝德日熙。黄龙降天,帝寿所期。景霄洞章,消魔却非。急急如律令。

急急如律令,就这句熟。在《道藏》中,尤以召雷行雨的咒语居多,可见在一个农业社会中风调雨顺对于农业生产社会安定的重要性,比如这条:“玉清有敕,威震龙庭。五雷电雹,袪役天丁。风雨混混,雷曜奔星。天符告下,雨降如倾。急急如律令。”(降雨咒)不知道车迟国斗法时,那虎力大仙是不是念的就是这几句。

这种神咒,基本是四字一句,可长可短,有的言简意赅,有的洋洋洒洒有如一篇骈文,似乎在炫耀作者的文笔。按照道经中的说法,你要学会了这些咒语,可以蒸山煮海斩妖除魔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不过我今天念了好几遍,大太阳还是大太阳,微风还是微风,亦不知风神电母是不是都有点耳背。

其中有一部,叫《上清天蓬伏魔 *** 》,收录于《道 *** 元》卷一百五十六到一百六十八,很显然和天蓬元帅猪八戒有关。天蓬元帅,北极四圣之一,二十八宿中有室火猪,后人格化成为北极紫微大帝所属部将,统理北斗及酆都的神将。至唐宋之际,民间开始流行这部《上清天蓬伏魔 *** 》,认为诵念此咒可以护身祈福。这部道经中有这样的句子:“次存艮方七星明见在天,诵天蓬顺咒三十六遍,啄齿三十六,与天蓬三十六将合,又有三十六兵侍卫。”正好与猪八戒会三十六天罡变化相合,可见猪八戒与道教信仰之间必有非常秘密的联系,其中奥妙,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梳理。

七煞孤星什么意思?

七煞是紫微斗数中14颗主星之一。

易经中所说的“紫微斗数”中有108颗星,但是最重要的只有14颗主星,就是紫微、天机、太阳、武曲、天同、廉贞、天府、太阴、贪狼、巨门、天相、天梁、七煞、破军。

这十四颗主星会分别坐落在先天命盘中的十二宫位,而落在命宫中的星即为命宫主星,这颗星就代表每张先天命盘的主要个性特质,影响个人的行为与命运。

重在自化,有制名偏官,有化为玉帛,命理学逢杀先论杀,论杀则在看七杀的强旺或衰弱,如果七杀旺而日主弱,此时就要先用制杀,以免七杀乘财运来攻害日主,若无制者,七杀不是命中的喜用神,此杀变成鬼,这时对日主是有威胁而无益处,暗藏风险,如抱虎而眠,随时会被它吞噬掉对生命健康最明显之防害,幼时多灾多难,不夭则也必带疾延年,因此七杀也列入六凶之一。

’可巧的是你转世成‘天煞’。

神煞之法,起于星辰,远起六壬,七政,近至紫薇,子平。

但是令人生疑的是翻遍术数之书,不见此语。

紫薇斗数,论神煞最为权威,全面,里面只有阴煞,孤鸾寡宿之星,虽有此星,主孤单之性,但若提到刑克六亲,未免小题大做,不能作为铁口直断的根据。

近日研究子平神煞略有开悟,我想所谓的天煞孤星,就是劫煞,和孤辰的组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