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 诸葛老师-命重要还是运重要

admin2022-12-22 10:52:0229

紫薇斗数 诸葛老师,命重要还是运重要?

生活中,常见有人在叹息,说自己的命运不好。命运,命运,是包括命和运两个方面。人的命运,到底是命重要还是运重要呢?首先我们弄清楚命运的基本常识,再来探讨。

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古人普遍信命,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命是你出生时四柱八字组成的命局,一出生就无法改变了;运是人的后天大运,大运是命局月令的延伸,以方位而论,东方运木盛,西方运金盛,南方运火盛,北方运水盛。

紫薇斗数 诸葛老师-命重要还是运重要

每一个命造都会走大运,起运后每一步大运主十年吉凶。十年之后又进入下一步大运。人的一生就是由若干不同的运程组成的。那么命重要还是运重要呢?我们还是先用八字来证明吧。

*** 组: 出生于1979年正月初七卯时的男女两造。

1、坤造:戊午乙丑辛丑辛卯

大运: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 戊午 丁巳

2、乾造:戊午乙丑辛丑辛卯

大运: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命局印多印重,喜行木火大运,女命大运逆行,先行一路水金,财运很差,婚姻离异,而且在壬戌运还患上了严重精神病,常有 *** 行为。

男命大运顺行,先走一路木火用神大运,事业顺利,已有很大成就,婚姻也很幸福。

第二组:

1、乾造:庚午 己卯 壬申 己酉

大运: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2、坤造:庚午 己卯 壬申 己酉

大运:戊寅 丁丑 丙子 乙亥 甲戌 癸酉 壬申

壬水日主卯月,水木伤官,喜其官印通根,年支逢财,伤官有制有化,官伤矛盾得到了解决。日元生旺,用官成格。男命1930年人,从第二步运起,行三步火土官旺运。命主退休前,官居厅级富贵。

女命1990年生人,目前29岁,仅是社区医院一普通大夫,今后无多大富贵的可能。

以上两组男女命局一样,只是行运不同,这仿佛是命好不如运好,运比命重要的例证。

但是我们不要急于下结论,再看下面两组八字:

第三组:

1、乾造:壬戌戊申戊子戊午

大运: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2、乾造:壬戌戊申戊子丙辰

大运: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这是馆主预测过的比较典型的1982年七月十五日出生的两个男造。午时出生的爱折腾,口才好,头脑灵活,会来事,女人缘好,壬子运,搞房地产,遇上了中国房地产的暴利时期,迅速积累千万财富,现在已是亿万富翁。早早结婚生娃。

辰时出生的父亲早丧,一直在一国企稳定单位上班,但一心想赚钱,并不安于现状,在外面 *** 倒腾生意。财运起伏很大,未赚过大钱,还经常破财。2016年7月母亲查出来肺癌晚期,半年后去世。异性缘也不错,不缺女人,然而感情却不稳定,至今未婚。

第四组:

1、 乾造:癸卯乙丑庚申己卯

2、 乾造:癸卯乙丑庚申丙戌

己卯时八字,自己创业经营生意,千万富翁,三十多岁娶妻生子。丙戌时八字,只有一份稳定工作,无半点富贵。四十多岁时还尚无婚姻。值得一提的是,世界首富贝佐斯也是这一天出生的。

不是说“命好不如运好”吗?照理说这两组八字是同一天出生,性别也相同,所行一样的大运,为什么人生差距那么大呢?追寻原因,第三组无非就是午时出生的成格,命好,而辰时出生的年时一冲,坏了格局,不成格,命差。第四组八字,己卯时成立化金格,后天大运有助于格局,丙戌时只是普通印格,印多喜行财运 ,后天行运是财之绝地,这就是先天之命的差异啊。

以上这两组八字充分地说明了命的重要性。命不好的人,和命好的人走一样的大运,也好不起来。命里有富贵信息的,大运才有富贵的应期。命里无时莫强求,命里没有富贵信息的,走什么大运都无济于事。所以说“命好不如运好”,此话只对一半。

其实我们在生活当中也有这样的体会,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大部分人,还有很多先天残疾、脑瘫、痴呆的人就没有走过好运吗?为何他们一辈子都贫穷,一生到老都没有多大程度改变呢?那些命格高的大多数富贵之人,像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人,即使他们走坏的大运,只是获取财富的速度慢一些,但也要好过底层人走好运很多倍,一旦他们行好运,如日 *** ,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说命为先天,运为后天;命为根,运为苗。先天不足,后天难补,大运只是帮扶,运好首先要命好。命格高,命好根壮的情况下,再去看大运的好坏吉凶,看苗生长遇到的后天气候的变化才更有意义。命是小草,再好的大运也成为不了参天大树;命是金镶玉,纵使玉碎也变不成石头。命书云“枯槁之木,纵逢春地不荣;茂盛之标,虽凌霜而不败”,说的就是命的重要性。

命书《子平粹言》里也曾指出:“格局有高低,地位有上下,微小之功名富贵,在上等格局命之人,不必于顺运中亦能得之;而在下等格局命之人,却视为平生莫大之幸运。”那些命好富贵大福气多的人,行三四分恶运都不觉凶,行七八分恶运,方有重灾。命不好福气薄的人,行三四分恶运为甚凶,若四五分恶运则命绝,福报大小不同之故也。

当然无论命之好坏,大运的重要性也是不能忽视的,因为人的寿命毕竟有限,再加上当今时代受退休年龄的限制,大多数人职场仕途到六十岁也就结束了,提前算命预测都是具有很强人生指导意义的。命格高命好行大好运的人,高处不胜寒,看今后大运是否是甚恶之运,有无大灾,未雨绸缪,趋吉避凶;命格高命好行恶运背运的人,看后面人生何时时来运转;命格低,命不好,艰难前行的人,至少今后走好运的时候,也能如小草遇春风,亦可温饱不愁,片时得志。

欢迎评论、点赞!更多精彩国学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股与道十三篇”。

他们匪夷所思的知识来自何处?

老子!鬼谷子!人中之龙,见首不见尾!千古之迷我相信随着考古学家不断的进展,总有一天是会明了的。两位前辈都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财富!鬼谷子,思想家,哲学家。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体系。可以不认同但不必诋毁。

王诩

鬼谷子,王氏,名诩,一作王禅,华夏族,籍贯存争议,有多地相争, 战国时代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常入山静修,深谙自然之规律,天道之奥妙。

他被上天赐予通天彻地的智慧,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变幻莫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辞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形神俱妙,超乎万有,体合自然。

鬼谷子,被后世尊为“谋圣”,在文化史上,鬼谷子是与老子、孔子并列的学术大家。他隐于世外,将天下置于棋局,弟子出将入相,左右列国存亡,推动着历史的走向。

主要作品有《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等重要作品,其著作被后世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历代列为 *** 。

像鬼谷子这类神人,他们匪夷所思的知识来自何处?

鬼谷子是春秋末年战国初年时代的人,此时代文化正在发酵并百家齐鸣,多种文化和思想杂交融合,取精华去糟粕而自成一派大家的人很多。

第二个可以说是道,也可以说是人性本真,本自具足。在那个没有多少娱乐设施的年代,现在人是无法想象当时人常年在一心钻研一个问题时能达到什么地步的。这个问题就包括我是谁、什么是道等等,打坐,修身,持戒,悟性高再加上时机成熟,人是可以顿悟,可以体悟大道的,当了解之后就会发现世界变了,也没有变。万事万物都有内在关联,只需要将道运用到某一行业或技能中即可。

比如茶道,茶道的重在道,在静心和体悟,而现在人很多更在意其品味和流程,繁复的工艺和精美的茶具,反倒舍本逐末驱离本愿了,当一个体悟道的人看到这一切,就会知道这些人离道越来越远。而真正得道之人,能看到万事万物之中的道,自然几乎穷尽万物之理了。

匪夷所思的知识来自何处

鬼谷子是一个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代号。鬼谷子的思想体系绝对不是一人所为,鬼谷子应该是一个集大成者。也就是说,鬼谷子的学问是 *** 百家、糅合提炼、自成一体。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就是传说中的伏羲一画开天,也是在向大自然学习,没有任何一种学问是无本之木。而且,就算有伏羲这个人,当时也没有文字记载,也不敢说是他一个人创作出来的。

现在可以公认的是,《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的创作更不是一人所为,它是通过集体的智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演化而来的。包括后来的周公、孔子、老子、诸子百家都是在解释、提炼易经的道理。

再说一下像周易这样的文化最开始是怎么发生的。以下仅仅是推测。

我们经常会讲某种情况和现象相结合,形成固有认知。比如阴天打雷,空气发闷,就是要下雨了。而我们的古人没有文字的传承,只能肢体加上少数呼叫一样的声音,而形成一种认知,这种认知在发展过程中会慢慢淡化其缘由。比如我们知道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如果你不知道其中缘由,又没注意观察过,就会觉得这句户没有根据,但其实他是有内在道理的。随着历史长河的发展,先祖在传承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中,会将过程淡化,就形成了如今看起来没有根据却使人不得不信的很多学问,比如周易。再加上古人没有太多能分心的外在事物,所以有些人能通达大道,再运用到周易之中,再形成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文字,也就不足以为奇了。

为什么像周易、中医这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至今,无法取得进步,而西方科学却一直在进步,这与中西方差异有关。中国古人注重人与人的关系,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再加上各种先贤的精进,使某些学问从诞生开始就到了顶峰,后期只能添砖加瓦弄些细枝末节。能明白前人所讲就已经非常非常牛了,也不可能再有提升,因为道。这是世界的本源。而西方科学讲究人与物的关系,追求的是穷尽事物之理,事物怎么会有穷尽呢,所以发展至今天,仍会一直进步,不断推陈出新,但科学现在受推崇,正是与他们的证实和严谨有关。

结语:

地球本身就很神秘,生物的定义是人类附加的。我们所掌握的文明阶段就相当于一棵小蜡烛,能照见的区域仅仅是眼前,对于过去和未来我们都茫然不知。走好每一步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活在当下。

八阵图真的能困住十万雄兵吗?

以八阵图困住东吴的十万大军,这是民间的说法,虽然是流传已久,但这个故事能够让民间都知道,还是要仰仗于《三国演义》:

逊笑曰:“此乃惑人之术耳,有何益焉!”••••••逊方欲出阵,忽然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但见怪石嵯峨,槎枒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

看了这段话的描写,让人们不由得就会认为,八阵图简直是神乎其神,犹如仙法一般。可事实上,又怎么会有如此玄之又玄的玄妙阵法。历史上确有八阵图的存在,但绝没有小说中“荒诞”。

分析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杜甫所做的《八阵图》,由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八阵图在民间的流传,要早于三国,而且根据杜甫所写,这个阵法的确曾经对东吴产生过威胁。

紫薇斗数 诸葛老师-命重要还是运重要

诸葛亮虽非神人,但在民间早已有着神仙一般的地位。关于他的传说那是数不胜数,武侯奇门,木牛流马,八阵图,这些都是诸葛亮的“跨纬度”创作。

只不过,回到真实的历史上,八阵图虽然厉害,但想以八阵图困住十万雄兵,也是需要有相应兵力的。而且,这个阵法也并非无从可破,更为准确地说,八阵图并非一阵,而是“阵”之组合。

“阵法”的流行

曾几何时,“阵法”是一个极其流行的“战斗方式”。在西周到东周的那段时间里,“阵法”有时甚至是“礼仪”的一种代表。

就好像是武林高手用意念比拼,在一段时间里,对阵双方所比拼的就是“阵法”。这种比拼不是说刺刀见红,而是说双方布阵完之后,让对方的将领来“破阵”。

如果对方将领能够给出“破阵”的 *** ,那么战斗就宣告结束。听起来有点像墨家以器具退兵一样,匪夷所思,可在那个年代,有时候就是如此草率。

或许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或许是因为生育能力不足,不想因为交战而损失人口;也许是对礼仪的一种延续。

总而言之,这种在现代人看来只会出现在“评书”中的桥段,在历史上真的流行过。也正是因为它的流行,于是就有了各式各样的阵法的存在。

而提及阵法,人们一定会想起《周易》,正所谓“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休生伤杜景死京开”这一套出自奇门遁甲的基本原理,成为了后世阵法的“渊源”所在。

八阵图

提及八阵图,我们就必然会提及八卦。后世所有的阵法演变,基本都离不开八卦。不管是五行五方,亦或者八阵八卦,其布阵之更大原理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方位。

虽然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方、八位都有各自对应的属性,但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布阵对应了方位就真的有其所对应的“五行阴阳”的属性了么?

听过评书的人一般都知道这句话“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己土”。但这些东西不过是来自于“传说”之中,事实上,占据了东方就会有“木的属性”了么?

或许会,但即便是会,这也是少数人,少数范围内才具备的“特别之处”,并不能成为广泛且普遍存在的真理。

而事实上,八阵图也绝没有传言中那样神乎其神,其实就是八种阵法的组合。这八种阵法并没有什么极其“玄之又玄”的地方,只是诸葛亮对于前人阵法的一种改进。

所谓的八阵图,其实就是几种名字听上去很牛: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而实际上,使用起来,肯定没有听上去那么牛的阵。

譬如八阵图中的天覆阵:天阵十六,外方内圆,四为风扬,其形象天,为阵之主,为兵之先。善用三军,其形不偏。

从这个“赞”中,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来,这个阵就是一个外圆内方,护卫中军之阵。其更大的特点就是“稳”,把中军或者统帅,围护在阵中,以便指挥外线作战。

再比如说风扬阵:风无正形,附之於天,变而为蛇,其意渐玄,风能鼓物,万物绕焉,蛇能为绕,三军惧焉。

听起来有没有感觉和评书中的“一字长蛇阵”极其相近,其实就是“线”阵。用步兵或骑兵,以外线包围的方式对敌作战,但这需要的是“兵力”以及灵活性。

阵法,不管说得再如何玄妙,它所要针对的都是人,是战士,而这些战士在古代也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步兵一类是骑兵。

而阵的核心,也无外乎是人,最多就是增加一些“地势、气候”因素。可目的就是为了对付地方的士兵。

至于说如何对付,也不过就是进攻与防卫两种,当然也会有防守反击等方式,但大原则不会改变。布阵的原理其实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布阵就是为了护卫、防守、进攻、突击,用李靖的话来说,任何的阵法都脱离不出一个大的原则:

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

而如果我们要是简单地理解这句话,那就是“围”“环”“闭”“护”“绕”“合”等形式。高明之处就在于谁去指挥调度。厉害的是调度阵法之人,而并非阵法本身。

战国时期的赵括绝对是精通阵法之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阵法。说他是战国“阵法理论”大师丝毫不为过,可他的阵法再厉害,还是败给了白起。

破阵

“布阵”与“破阵”,阵法的高低,其实都是因人而异的。没有绝对破不了的阵法,只是看谁去破阵。

不过“破阵”的人,一般需要了解这个阵法,只要了解了这个阵法的原理,就自然可以破阵。根据《晋书》记载,桓温起码是了解《八阵图》的人:

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 文武皆莫能识之。及军次彭模,乃命参军周楚、孙盛守辎重,自将步卒直指成都。

这里面的八阵图,自然不可能是诸葛亮在作战中实际使用的八阵图,而是他所造的八阵图之模型。

桓温看到之后,说这个阵是“常山蛇势”,说明桓温能够识得此阵。常山蛇是一种能够首尾呼应,相互救援的蛇,桓温既然懂得这个原理,那就可以破了此阵。

而桓温的这个说法,其实也就印证了八阵图中的“风扬阵”,就是所谓的“一字长蛇阵”,一种以“呼应”与“包围”为布阵原则的阵法。

这种阵法想要破解,只需要冲破中部,让其不能完成首尾呼应。如果要是更为稳妥的话,那就是进行分割包围。

还有上述所说过的“天覆阵”,这种阵法要是破解,只需要用重骑兵进行冲阵就可以。当然了,如果布阵方在外围增加防御措施即“壕沟”“巨鹿”之类,那就使用“沙袋填充”和“步兵冲车”就可以了。

结语

阵法是否厉害,不是取决于阵法本身,而是取决于调度阵法的人。

而是否能够破阵,也是取决于人的因素。只要破阵之人能够充分了解此阵法的原理,那就可以破解此阵。

同是军事大家的李靖,既然在八阵图之后将此阵进行了改进,那就说明他能够破解八阵图。否则的话,他也做不到改进。

中国古代有什么神奇的秘术吗?

大家好,我是锬锬,本文1452个字,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中国古代有什么神奇的秘术吗?

“纵横不出方圆,万变不离其宗。”人们总喜欢用这句话来形容世间的万事万物。事实上,这套理论在很多事物中都可以找到印证的道理,好比你做数学题,再复杂的一道题目,数学老师终究还是要你回归到它的本质去钻研,去解答。那么,万物是否都有踪迹可寻,万事是否便能因规律而预测未来呢?中国古代的这个秘术,会用它的神奇帮助你得到答案。

相术,是我们国家古人赖以“故弄玄虚”的成名秘术了。世人皆有面,有面便可相之,结合阴阳五行,天地变化,便可预测一个人的未来。在君权神授的古代封建迷信社会,这则秘术可有不少的经典案例,唐代相术大师袁天罡便是相术界的翘楚。

袁大师更具传奇色彩的一件事情,便是相中了一家官人 *** ,令世人惊其为天人。那是初唐之时,袁天罡寻游来到四川的利州,不经意间被一处府衙内哭闹的小婴儿吸引了。这小婴儿骨法不凡啊,似是有天子之气,眉宇之间又看得出俾睨天下的霸气。这么个不出名的小城里,怎会有如此福气的婴儿呢?

袁天罡此言一处,也就是婴儿的母亲高兴地手舞足蹈,连带着让大师看看自己其他的儿女,讨教出一些好听的话,管人家一顿饱饭些许银两就完事了。放在外面的穷苦人家,不是将袁天罡当成江湖骗子赶出门去,就要把他绑起来扭送官府,讨些赏银。天子之气?这话是你能乱说的吗?可是,袁天罡还真的没有说错。这位受如此高评的 *** ,长大后入宫当了才人,后来一步登天,成为中国历史上 *** 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但如果后人来看这段趣闻,其实很好理解袁天罡为何可以如此精准地预测。武则天成为女皇帝是逆天而为的大事,没有 *** 造势是绝无可能的,任何一个皇帝即位之时都希望天下降些祥瑞,好让世人知道自己是天子。更不必说武则天了,她利用成名已久的袁天罡为自己编造一段神奇的历史,是在为合理不过的选择。

那么,袁天罡的相术是否有干货呢?唐朝宰相李峤也接受过袁大师的面相之术。当李峤位极人臣之时,其母担心儿子陪伴君王这只老虎实在过于危险,便请来袁天罡为其看相,争取能够做做法,化去将来的灾难。谁曾想袁天罡看罢李峤相貌后,便对李母放下话:“老人家别着急,听我说啊,你家小子这是短命之相,搞不好三十岁就要嗝屁了。”话是笔者说的糙了,但意思是这么个意思,可把李母给吓得半死,这就要将袁大师给供起来,好帮助自己儿子逢凶化吉。

那么袁天罡的预言是否灵验了呢?抱歉,并没有。三十岁后李峤依旧活得好好的,更成为武则天颇为器重的宰相,历经三朝而不倒。然则笔者说袁天罡相术的干货,便是他科学地看待了李峤的一些行为特征。

原来,李峤此人呼吸与常人不同,人们形容他睡觉的时候会“无喘息,以手候之,鼻下气绝”。连个呼吸声都听不到了,这不就是要驾鹤西去的迹象吗?所以袁天罡的一句预言,多半是受到了这个李峤特点的影响。等到袁天罡发现李峤这样呼吸并无伤身体时,便顺坡下驴对李母说:“你放心吧,你儿子睡觉用的是龟息,将来一定会地位尊贵而长寿,只是要切记不可以富裕奢华,否则必遭灾难!”

你看看,就连说胡话袁天罡也要加些限制条件,以展示自己的厉害。弄得人家李峤下半辈子是两袖清风,丝毫与奢靡无关。连武则天都说自己的宰相有损大国体面,要多赏赐些尊贵的东西给他呢。

你有什么有趣的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如果喜欢锬锬的文章请点个赞,如果对锬锬其它的文章感兴趣请关注锬锬,有什么想问的历史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问哦,您的鼓励是锬锬继续码字的动力!

作者:锬锬

图片: ***

(图片源于 *** ,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我今年50岁了?

易经很简单,不要执迷于文字,易经是个圆图,是个单位圆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