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修道命-当代女性30岁前不结婚会怎么样

admin2022-12-20 18:21:2717

紫薇斗数修道命,当代女性30岁前不结婚会怎么样?

人和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看待这个问题要结合自身的价值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判断。

我大体分为三部分进行论述吧:外界环境、自身的看法、与自己相关的人

1.外界环境:

现在晚婚晚育已经是一种趋势,已经是大众普遍认识到的现象,晚婚并不会像之前一样受到传统目光的异样看待。要想好自己的未来,为自己做主。

而大家普遍认识到又只能接受的,造成晚婚晚育的主要因素,大抵是:国家经济发展变缓,年轻人对自由的追逐,离婚率的居高不下等。

让许多人在婚姻面前望而却步。

1)经济发展放缓,而嫁娶之礼标准越来越高:有房有车有潜力,高富帅白富美,这些结婚的要求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认为是标配。但是大多数人在经济微增长的背景下,在房价的居高不下的趋势下,囊肿羞涩,够不着结婚的标准。

男人在没有足够能力的情况下,双方结婚了会缺乏安全感。家长也未必就能看得过眼。这些都是不稳定因素,导致双方虽多年恋爱却难以步入结婚的殿堂。

2)随着社会进步,年轻人接受新潮的文化,能力上可以不依赖任何人就可以活得很好。女性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女性有很强的 *** 营收能力,女性有了更多选择权。选择生活,选择对象,选择自己的意志。

3)年轻人个人意识浓烈,在婚姻中,这些个性意识会导致很多人无法处理好感情问题。在传统婚姻里,夫妻之间会相互忍让。但对现在社会而言,年轻人没有那么多包袱,加上婚姻生活矛盾众多,离婚是常有的事。这让很多人对婚姻失去了欲望。

2. 自身方面:

30岁对于女性来说,可能是最美的年华,也可能是充满危机感的时间点。取决于个人的经济条件、婚姻价值观。

认为自己经济 *** ,还可以再继续潇洒,不急着结婚生子的,可以找自己想做的事业、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发展,去探索。为延续自己的青春,延长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不结婚也无可厚非。当然,女性30岁后,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会下滑,对于生育来说不宜过晚。等到某天孤独而又想要个孩子的时候,可能各方面都不适合了。

如果经济不 *** ,生活又茫然没有目标,不注重保养,那么很遗憾,错过了对的时间,错过了对的人,后悔无用。

3. 与自己相关的人:

婚姻不仅仅是自己的事,跟很多人很多事都挂在一起。

首先是父母这一关,任何一个父母都不会放纵儿女的婚姻不管。是否考虑过父母的忧虑?青春逝去,可以找到条件好的,但找到合适的男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是否有仰慕,追求或者热恋中的男性?别人可能在等待,女性30岁不结婚可能对男方来说并不是件舒适的事,会让感情存在很多不安的隐患。

同事朋友,全都生儿育女,是否还能融入她们的圈子?

能做什么?

结合上述的论点,从宏观上看,女性30岁不结婚,其实并不会有多大社会压力,30岁后结婚的女性比比皆是。

不过,是否结婚或晚婚是侧重个人生活方面的问题。要重点考虑个人的能力和价值观。

首先要弄清楚自己30岁前不结婚的原因和对未来的规划,让生活有节奏的进行。

另外,作为晚婚女性,一定要坚持锻炼和保养,使自己更加年轻,为后面的生活保留资本。

最后,考虑自己的承压能力,是否真的可以承受住晚婚带来的各方面的压力。综合考虑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希望以上内容能给你一些参考。

(图片来自 *** ,侵联删除)

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怎么看?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被继承,但是现代人似乎走偏了,很多人甚至抛弃了传统文化,导致了一系列不应该出现的社会问题。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一个“仁”字,提倡“仁者爱人”,同时也提倡“百善孝为先”,反观当代社会,许多人能够赡养老人就不错了,让他们孝顺老人,比登天都难。一些人认为老人没什么用处了,成为了家庭的负担,更有甚者,随意 *** 老人,给老人脸色看。这些不孝之人最没有良心了,对自己父母不好的人,还能指望他们对别人好吗?

我国一部分传统文化在极速地衰落,比如戏曲艺术,诗词曲赋。都说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可是年轻人啊,几乎没有喜欢京剧的,更别说买票进剧场看京戏了。现代人只会买票看一些所谓的 *** ,这些没有营养的电影怎能够和优美的戏曲相提并论呢!

紫薇斗数修道命-当代女性30岁前不结婚会怎么样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唐诗宋词,属于艺术珍品。可悲的是,现代人不仅不尊重唐诗宋词,还特别贬低现在的旧体诗诗人。他们看都不看一眼,就说现代人写的古诗词是垃圾。这些人总是带着偏见去看待问题,很多人都是人云亦云。诗词的读者越来越少了,导致了诗词的衰落。

书法和绘画亦属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旧火爆,因为这两种艺术形式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没有衰落。但是现代书法似乎走偏了,很多人为了出名,走上了书法的不归路,字越写越丑,还讽刺别人不懂艺术。很多人觉得出名太难了,就剑走偏锋,所以当代谁擅于表演谁就容易出名,故而吼书、射墨一炮走红。

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只是流于形式,比如喜欢穿汉服却没有一点文化底蕴,喜欢诗词却不懂平仄韵律,喜欢书法却不临古帖等等。在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被边缘化了。新思想淘汰传统观念,这正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谁也无法阻挡。

通天教主为什么帮纣王?

其实在封神之初,通天教主并不是想帮纣王的。甚至在得知女娲被纣王在祖庙题诗亵渎后还想平息女娲怒火提出灭了商朝。

但是后来,通天教主为什么会帮纣王,是由以下一步步促成的如下:

因为商朝中有太多通天教主的弟子,而这些弟子在以元始天尊为首的阐教 *** 中一一被打败,甚至有些截教弟子还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登上了封神榜,这让通天教主觉得很没面子,为了给这些有师徒情分的门徒复仇,他才开始助纣为虐。

首先阐教弟子申公豹在朝廷中不断打压截教门人,很多门人惨遭申公豹的毒手,而且申公豹还侮辱截教,他骂截是“不分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这对于通天教主来说是个莫大的耻辱,所以他从这件事情就开始对阐教是怀恨在心。

其次就是通天教主门下很多弟子被阐教门人斩杀,这让他萌生了要帮助纣王,以提升自己截教的威望的想法。通天教主的弟子赵公明被阐教的燃灯骗走二十四定海珠,最后被陆压的钉头七箭书钉死。赵公明是通天教主的得意门生,以如此方式被杀,通天教主怎能不痛心。

后来三霄摆下九曲黄河阵,姜子牙等西周大将无法破解,就找了自己的师傅元始天尊来帮忙,才破了九曲黄河阵,将三霄斩杀。通天教主认为商朝的事情应该由下面的人自己去解决,但是阐教的元始天尊都亲自参与其中了,而且还杀了自己截教的弟子,如果他不出面的话,他截教将被人所耻笑。

所以通天教主亲自为商朝摆下了诛仙剑阵,以对抗元始天尊和阐教。最后由于元始天尊老子和西方二圣的帮忙,通天教主的诛仙剑阵被破,通天教主也只能悻悻的走了。

虽说通天教主已下令,但当时截教势大,整个商朝都几乎是被截教门人所把持,朝廷中有闻仲,青龙关有张桂芳,汜水关有余化,佳梦关有魔家四将等。已在朝中任职的已深陷其中,通天教主亦由其自安天命,但终究有着师徒情分,有着牵连。

2)阐教出来一个申公豹,典型的无间道高手,一句“道友,慢走”,祸害了多少截教门徒。并且,阐教门徒对待截教门徒可谓 *** 加打杀,例如骂截教“不分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通天教主已甚有不喜,但亦不干涉,一忍再忍。

3)直到广成子三谒碧游宫,所有徒弟都被激怒才奋起反击,再接着加上赵公明被杀,赵公明可以说是通天教主的得意弟子,后来却被阐教的燃灯骗走二十四定海珠并被陆压的钉头七箭书所钉死。通天教主焉能不怒?

4)再到三霄被设计,摆下九曲黄河阵,元始天尊和老子居然不顾廉耻,以大欺小,硬生生破了阵,三霄被打杀。三霄可谓是通天教主最喜爱的徒弟,居然一下子全上了封神台,此刻的通天教主已是怒火冲天,别说帮纣王了,如果能报仇,就算帮魔王又如何?

可惜最后通天教主摆下诛仙剑阵,亦被元始天尊联手老子和西方二圣所破,以一敌四,黯然收场。

在封神大战中,

纣王的主力部队有三拨: *** 拨为闻太师,第二拨为八大总兵,第三拨为梅山七怪。闻太师西征之时,他的武力主要以截教仙人为主,如十天君、赵公明、三霄娘娘等,他们都非商朝官员。最后以袁洪为首的梅三七怪,是万仙阵之后出现,截教早已分崩离析,他们也不是截教弟子。

除闻太师之外,商朝真正的中流砥柱乃纣王麾下八大总兵及其部将,而事实上这八大总兵也不是截教中人,根据原著,他们或是妖族出身,或是异人之徒,总之没有一个是截教,假若不信,且让小编一一道来:

第八位:青龙关总兵丘引。 丘引乃纣王麾下的神威大将军,官拜青龙关总兵官。原本是曲鳝得道,修成人体,擅长左道之术。丘引修炼千年得道,练出一颗红珠,使出来只要敌手看它一眼,就能昏昏沉沉,落于马下。曾诛杀周营大将黄天禄,后死于陆压斩仙飞刀之下。很明显,丘引乃妖族出身,与梅山七怪同脉,书中从未提及丘引是截教弟子。

第七位:渑池县总兵张奎 张奎镇守的渑池县乃朝歌最后一道屏障,所以责任极其重大。张奎善地行术,可日行一千五百里,更兼坐下独角乌烟兽行快。周营攻打渑池县时,连斩黄飞虎、崇黑虎等八将,两次擒获杨戬,以遁地术 *** 土行孙,死后封为"七杀星"。书中从未交代张奎夫妇师承,只说他们拥有奇术,也非截教弟子。

第六位:青龙关总兵张桂芳 张桂芳乃丘引的前任,擅长“呼名落马之术”,大败黄飞虎,生擒周纪、南宫适二将。关于张桂芳的师承,书中也未明说,在姜子牙打听他的情况时,黄飞虎曾有一句话:"张桂芳乃左道旁门术士,有幻术伤人。"而所谓左道之士,并不单指截教,散仙陆压也擅左道之术。

第五位至第二位:佳梦关魔家四将 魔家四将虽然领的都是总兵衔,但他们四位一体,从不分开。关于这四兄弟的师承,一直以来也被误认为是截教弟子,原著中黄飞虎曰:"佳梦关魔家四将乃弟兄四人,皆系异人秘授奇术变幻,大是难敌。"这里仅讲到有"异人秘授",并不能算到截教头上。

*** 位:三山关总兵孔宣 关于孔宣的实力,几乎是商朝 *** 战将,圣人之下无敌的存在。原著介绍他乃天地间 *** 只孔雀:"混沌初分吾出世,两仪太极任搜求。如今了却生生理,不向三乘妙里游。"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孔宣并非截教弟子,而是自己修道成仙,难怪西方教度他成为孔雀明王菩萨。

根据以上分析,截教与阐教之争,其实与灭商兴周是两码事,在通天教主眼中,商朝并不值得保护,关键是阐教门人为了完成杀劫多次挑衅,不得已才选边站。若真论截教在商朝的势力,其实还不如阐教,李靖、郑伦、土行孙等都是商朝臣子,就连姜子牙也曾在商朝任过大夫之职。

在《封神演义》中,因商纣王荒 *** 无度,宠信妲己,又乱杀无辜,施行残暴的统治,从而动摇了商朝的统治根本,以至于有了武王伐纣,结果商朝一步步的走向了覆灭。也因为那时商朝气数将终、周室当兴,此亦为天数。在之后武王伐纣的商周之战进行的同时,也是仙界封神之战的进行,也就是封神榜。姜子牙作为元始天尊的弟子也奉师命主持封神榜。

封神榜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位圣人共同商定的,作为圣人的他们肯定是知道商灭周兴的天数。然而在后来商周之战时,不仅截教众人纷纷下山帮助商朝,而且就连圣人级别的通天教主在其门下弟子的挑唆下,也出面阻拦周军,如此的话就是帮助商纣王。

本来在三教中,通天教主的截教势力更大,有万仙来朝之誉,因其门人众多,所以封神榜上有名的截教中人也最多,虽然通天教主曾警告过其门下弟子,然而终究敌不过天数,最终还是封神榜有名姓之人,皆难逃的封神榜。当然也正是因为截教门人纷纷下山助商,也让封神之战更好的顺应天数运行下去。

那通天教主为什么要帮纣王呢?

其实,虽然表面上看,通天教主是帮助纣王,但其本质却并非只是单纯的帮助纣王。他只是在帮他截教门下弟子,同时他并非只是把周军当做对手,他的真正对手是元始天尊和阐教。如此的话,他虽为帮助商朝之事,但却是和元始天尊阐教之间的终极较量。

在凡间是商周之战,因阐教门人是助周,而截教门人则助商,所为觉得通天教主则是帮助商纣王。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

凡间是商周两双的较量,在此基础上,因为阐教、截教门下加入商周之战,从而有了封神之战。

而仙界的封神之战,其实就是是阐教和截教的较量,也就是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的较量。通天教主的加入,已经让封神之战扩大化。他之所以如此,并非是帮助纣王,而且想打败元始天尊,想为自己门人出气,想让阐教看看截教也不是好欺负的。

本来作为圣人级别的通天教主是深知天数和封神榜之事,他开始时也无心加入凡间的商周之战。

紫薇斗数修道命-当代女性30岁前不结婚会怎么样

然而因为有一个截教门人,不仅人缘很好而且在商朝位高权重、对商朝忠心耿耿,所以就让更多的截教中人纷纷下山帮助这个人助商伐周,这个人就是闻仲。

但闻仲虽然忠心耿耿、忠烈可嘉,下山的截教门人也道行高深,然而终究敌不过天数,他们都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所以结局则是魂归封神榜。

因为这些截教中人多是被阐教所杀,故而就又引来了更多的截教门人下山,想为他们报仇,也因为申公豹的缘故,因为他的一句道友请留步,从而葬送了很多截教道友的性命。

随着截教门下多数被杀,这让通天教主座下弟子非常生气,觉得阐教欺人太甚,所以就挑唆通天教主。本来阐教就有些看轻截教,认为通天教主的门子弟子什么异类都有,觉得截教不够正宗,如今阐教又打杀截教门人。故而通天教主就动了无名之火。

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天教主也就顾不得天数,于是他为了给门人出气,为了让阐教看看截教也不是好惹的,所以通天教主就让他的大弟子多宝道人摆下诛仙剑阵,然后会斗太上老君、元始天尊,诛仙阵失败后,他又组织截教所有力量而摆下万仙阵。当然最后还是又失败了,同时也让曾经辉煌的截教元气大伤。

在《封神演义》中,商朝的对手是周室,而周室的主要人员则是以阐教为主,而截教是帮助商朝的,如此的话商周是对手,阐教截教则是对手。而通天教主之所以也加入了此事,虽然看上去他是帮助商朝的,但归根到底,还是阐教和截教的较量,是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的较量。只不过因为阐、截二教的较量是在商周之乱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就觉得通天教主是帮助商朝商纣王了。

其次就是通天教主门下很多弟子被阐教门人斩杀,这让他萌生了要帮助纣王,以提升自己截教的威望的想法。通天教主的弟子赵公明被阐教的燃灯骗走二十四定海珠,最后被陆压的钉头七箭书钉死。赵公明是通天教主的得意门生,以如此方式被杀,通天教主怎能不痛心。

后来三霄摆下九曲黄河阵,姜子牙等西周大将无法破解,就找了自己的师傅元始天尊来帮忙,才破了九曲黄河阵,将三霄斩杀。通天教主认为商朝的事情应该由下面的人自己去解决,但是阐教的元始天尊都亲自参与其中了,而且还杀了自己截教的弟子,如果他不出面的话,他截教将被人所耻笑。

所以通天教主亲自为商朝摆下了诛仙剑阵,以对抗元始天尊和阐教。最后由于元始天尊老子和西方二圣的帮忙,通天教主的诛仙剑阵被破,通天教主也只能悻悻的走了。

有人说诸葛亮精通奇门遁甲?

随着三国演义的走红,诸葛亮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你所问的问题主要意思应该是说诸葛亮活的年纪小吧!诸葛亮的才能就不用说了,但有一点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到,那就是诸葛亮事无巨细,通俗的讲就是不管大小事都亲力亲为,每天这么大的工作量,还什么事儿都这么费心,诸葛亮过于勤政也是他寿命短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面对诸葛亮大军的挑衅,坚持在城里当乌龟缩头不出。后来诸葛亮也用激将法引诱司马懿出战,但司马懿还是坚持不出战,司马懿的战略就是,你诸葛亮北伐和前四次一样粮草肯定是个问题,我就以我的优势和你耗粮草。其实司马懿这个战略是非常正确的,司马懿也知道诸葛亮费心费的特别大,不管大小事都得亲自管。所以司马懿就派人打听诸葛亮的生活起居,当得知诸葛亮饭食每日递减,晚上夜不能寐,司马懿就判断出诸葛亮已命不久矣。

后期的蜀汉已经走下坡路了,主要是靠诸葛亮死死的支撑了,可此时手下又没有了非常有才能的得力干将。那么以诸葛亮的性格,必定会更加亲力亲为的疯狂工作,这样就造成了他本以超负荷工作状态下再雪上加霜。所以诸葛亮在五十多岁就去世了,也可以说是他自己把自己累的早死。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古代的医疗条件低下, 古人五十多岁去世已经不能算是英年早逝了。可能还是我们对三国演义入戏比较深,愿意让诸葛亮多活几年,那么关于诸葛亮精彩的故事就会多一些,如果从这个艺术的角度来说诸葛亮确实该活久一点。

多宝道人为何敢对更厉害的老子动手?

大到每一场战争,小到每一次矛盾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多宝道人之所以在诛仙阵时敢越级挑战更强的老子而没有出战元始天尊还要从诛仙阵的始末讲起。

诛仙阵的设立

当初在紫霄宫三教共议封神榜,不仅老子、元始、通天三兄弟参与了,阐、截两教一些出类拔萃的弟子也都在场,所以此次之后,通天教主严令各洞门人不得下山,不然封神榜上有名。这也是前期无论截教死伤多少大能,甚至包括三霄、赵公明这样 *** 弟子身死,通天教主都保持沉默的原因。

事情的导火索发生在广成子三谒碧游宫,火灵 *** 之死使得截教门人群情激奋,这是因为火灵 *** 是截教万仙之首多宝道人的嫡传弟子,有不同寻常的象征意义,所以广成子上碧游宫还金霞冠被金灵 *** 等人认为是挑衅,再加上龟灵 *** 被番天印打回原形,使得通天教主都有了火气,加上多宝道人等人搬弄是非,于是截教正式与阐教决裂,通天教主率领众门人,携诛仙四剑布下诛仙阵。

不要面皮的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作为阐教掌教, *** 个赶赴战场,他一向看不起截教的披毛带甲之徒,另一方面对截教的“万仙来朝”多少还有些眼红,于是想趁此机会给自己正名,在他看来,通天教主自然是不如自己的,破阵也是手拿把掐,这点在他与弟子的对话中可见端倪。

次日天明,燃灯来启曰:“老师,今日可会诛仙阵么?”元始曰:“此地岂吾久居之所?”分付弟子:“排班。”

于是众弟子连同陆压忙活起来,各自站好队。没想到排场挺大,进阵却吃了瘪,铩羽而归。不过原始天尊的应对倒是挺从容,甚至多少有点不要脸。

元始把辇一拍,命四揭谛神撮起辇来,四脚生有四枝金莲花;花瓣上生光;光上又生花。一时有万朵金莲照在空中。元始坐在当中,径进诛仙阵门来。通天教主发一声掌心雷,震动那一口宝剑一晃,好生利害!虽是元始,顶上还飘飘落下一朵莲花来。元始进了诛仙门,里边又是一层,名为诛仙关。元始从正南上往里走,至正西,又在正北坎地上看了一遍。元始作一歌以笑之。歌曰:

好笑通天有厚颜,空将四剑挂中间。

枉劳用尽心机术,独我纵横任往还。

元始天尊确实在阵里走了一圈毫发无伤,不过莲花被削掉了一片,其实对于这个级别的大能来说,已经算是落了下风。另外最重要的是破阵关键是在于破,只有破了才算赢,元始天尊破不了,嘴上不承认自己技不如人,于是偷换概念,做诗讽刺了一顿师弟,把落入下风的自己反而说成从容自在了。

燃灯请问曰:“老师,此阵中有何光景?”元始曰:“看不得。”南极仙翁曰:“老师既入阵中,今日如何不破了他的,让姜师弟好东行?”元始曰:“古云‘先师次长’,虽然吾掌此教,况有师长在前,岂可独自专擅?候大师兄来,自有道理。”

更可笑的是,出阵后燃灯询问时,元始天尊不说自己破不了,反而把大师兄老子捧出来,言外之意就是阐教虽是自己管事,但上面有个师兄,还得看他的态度。这就让徒弟们误以为老师原本是能破阵的,只不过是顾念师伯的面子而已。实际上他连咋破都没看明白。

太上老君粉墨登场

大师兄从来不让二师弟失望,话音刚落就粉墨登场。老子此时也不知阵中情况,元始天尊再度偷换概念,把太上老君也忽悠了一顿。

老子曰:“通天贤弟摆此诛仙阵,反阻周兵,使姜尚不得东行,此是何意?吾因此来问他,看他有甚么言语对我。”元始曰:“今日贫道自专,先进他阵中走了一遭,未曾与他较量。”老子曰:“你就破了他的罢了。他肯相从就罢;他若不肯相从,便将他拿上紫霄宫去见老师,看他如何讲。”

元始天尊的话说得很含蓄,但大致意思表达的和与燃灯所说的差不多,让老子误以为元始能破,只是在等自己,因为之前九曲黄河阵就有过这么一出。于是老子亲自入阵。

不得不说,作为大师兄,老子的道行修为明显比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高了一筹,在阵中与通天斗了半个时辰,使出一手“一气化三清”,把通天教主唬住,然后趁机打了通天好几扁拐,占尽上风。这时候,多宝道人报名出战。

老子虽然占了便宜,但也看清了诛仙阵的威力,他深知要破阵除非有四个同级别的大能,于是才有了后来准提和接引的参与。阐教与西方教联手,破了通天教主的诛仙阵。

多宝参战的三个原因

多宝选择挑战更强的太上老君而不是元始天尊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按照正常思路,元始天尊进阵时并未与通天教主交锋,只是转了一圈走了,所以多宝道人没必要作死去挑战师伯,但老子就不同了,因为他把通天教主打了一顿。

多宝道人见师父受了亏,在八卦台作歌而来。歌曰:

碧游宫内谈玄妙,岂忍吾师扁拐伤;

只今舒展胸中术,且与师伯做一场!

歌罢,大呼:“师伯!我来了!”好多宝道人!仗剑飞来直取。老子笑曰:“米粒之珠,也放光华!”把扁拐架剑,随取风火 *** 祭起空中,命黄巾力士:“将此道人拿去,放在桃园,俟吾发落!”黄巾力士将风火 *** 把多宝道人卷将去了。

从之前广成子三谒碧游宫,到诛仙阵伊始会斗广成子,可以看出多宝道人是个性情中人,此时见了师傅吃亏,按耐不住,歌中说得明白,你打我老师,我就要施展平生所学,和你这师伯斗上一斗。不得不说,多宝道人比燃灯道人磊落得多,会斗圣人还要报名而出,不像燃灯就会躲在角落里搞偷袭。但是多宝与老子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于是被老子谈笑间擒获。

其实简单点说,就像爸爸和两个伯伯闹矛盾,二伯虽然上家里转了一圈,满脸不屑还说些有的没的,但是爸爸没说话,还处于儿童期的儿子心中尽管不满,也不会跳起来和伯父打仗。但是大伯进来把父亲打了,所以这个几岁的儿子见爸爸吃了亏,便没忍住,呜呜 *** 地冲上去,可他毕竟是个孩子,于是被大伯给收拾了。

其次,从玄幻一点的角度来讲,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封神演义》本就是神话小说,无论女娲杀纣王未成还是最终的封神,这一切都脱不开天命气数。其实不光是神魔玄幻小说,古典小说中或多或少都带有神话色彩,一切解释不了或难以解释的都可以归纳到天命上。

黄巾力士将风火 *** 把多宝道人卷将去了。正是:从今弃邪归正道,他与西方却有缘。

书中也讲明,多宝道人与西方有缘,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老子出关化佛之说,从而也衍生出很多读者对多宝是否就是后来如来的争论。当然,这不是本文的重点,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最后一个方向可有可无,因为比较厚黑,说是过度解读的阴谋论也不为过。多宝道人作为截教首徒,有万载道行,本事不小,他会不会也一早洞悉了自己的未来而有意被老子所擒。再或者,会不会是多宝道人预想到封神大战的结果是阐教、截教两败俱伤,所以趁机改换门庭,最后加入了大赢家西方教?

总而言之,不同方向的分析有截然不同的理由,至于哪一种合理,还是见仁见智吧。

{!-- PGC_COMMODITY:{"charge_ *** ":" *** s://haohuo.jinr *** ai *** /views/product/ *** 2?id=3383200192860921748&origin_type=&origin_id=85777155145_3383243421706803238&alkey=1306_85777155145_0_3383243421706803238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383243421706803238\",\"product_id\":\"3383200192860921748\",\"title\":\"【灼见】正版 封神演义 国学经典书 全注全译无删减足本100回\",\"cover\":\" *** s:\\/\\/lf3-cm.ecombdstatic *** \\/obj\\/temai\\/FmKo72Fwogxv-YPtB8lNsS7Akwhiwww800-800\",\"pr *** \":2900,\"market_pr *** \":2900,\"cos_fee\":1160,\"detail_ *** \":\"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 *** = *** s%3A%2F%2Fhaohuo.jinr *** ai *** %2Fviews%2Fproduct%2F *** 2%3Fid%3D3383200192860921748%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383243421706803238%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383243421706803238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lL-InOjU4vku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48,\" *** _type\":4,\"cos_ratio\":40,\"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 *** \":\" *** s:\\/\\/haohuo.jinr *** ai *** \\/views\\/product\\/ *** 2?id=3383200192860921748&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383243421706803238&alkey=13_85777155145_0_3383243421706803238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lL-InOjU4vkuMAE\",\"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captain_coupons\":null,\"elastic_title\":\"封神演义\"}","commodity_id":"3383243421706803238","detail_ *** ":"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 *** = *** s%3A%2F%2Fhaohuo.jinr *** ai *** %2Fviews%2Fproduct%2F *** 2%3Fid%3D3383200192860921748%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383243421706803238%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383243421706803238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lL-InOjU4vku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 *** \":29,\"pr *** \":29,\"real_ *** \":\" *** s:\\/\\/haohuo.jinr *** ai *** \\/views\\/product\\/ *** 2?id=3383200192860921748&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383243421706803238&alkey=13_85777155145_0_3383243421706803238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lL-InOjU4vkuMAE\",\"shop_goods_id\":\"3383200192860921748\"}","img_ *** ":" *** ://p3- *** .ecombdimg *** /obj/temai/FmKo72Fwogxv-YPtB8lNsS7Akwhiwww800-800"," *** _type":4,"origin_pr *** ":"","pr *** ":29,"promotion_id":"3383243421706803238","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灼见】正版 封神演义 国学经典书 全注全译无删减足本100回"}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