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子午诀正确图片-这个祁山具体在今天什么位置
道家子午诀正确图片,这个祁山具体在今天什么位置?
祁山,位于今天甘肃省礼县东,是诸葛亮北伐曾经由此经过的地方。
不过,诸葛亮六出祁山,这仅仅是一种说法而已,并不准确,史料没有记载。
但六出祁山之说,却流传很广,这是有一些渊源的 。
诸葛亮北伐的祁山,在今天的具 *** 置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西汉水北侧,西起北岈(今礼县永坪镇平泉村大堡子山),经过祁山镇(有 *** ),东至卤城(今礼县盐官镇),绵延约50华里。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辖永坪镇、祁山镇、盐官镇等十个镇及十九个乡(2014年资料),祁山就位于礼县境内的东部区域。
祁山,连山秀举,罗峰兢峙,被誉为"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地扼蜀陇咽喉,势控攻守要冲。
对于祁山所处的地理方位,历来没有多少异议。
就题主这个问题,主要是要弄清楚汉末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时,其周边一些行政区划的具体名称及方位。
礼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县名源于地名“李店”。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长江二级支流西汉水上游。东邻天水市秦州区、西和县,西接宕昌、岷县,南连陇南市武都区,北与武山、甘谷接壤。
要弄清楚诸葛亮历次北伐的路径,就需要搞清一些地名在祁山的方位。
诸葛亮历次北伐的一些主要路径与祁山的方位诸葛亮 *** 次北伐的路径
诸葛亮传: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 *** 次北伐,《三国志》明确记载了诸葛亮亲自率军进攻祁山,而且派遣参军马谡为先锋,抵达了街亭。
为了更清楚诸葛亮抵达的位置,还是说一下街亭的情况吧。
街亭,又名街泉亭,简称街亭,坐落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45公里的陇城镇。
西汉时,街亭归属天水郡街泉县管辖,相传街泉县是因为陇城一口久远的泉水而得名。
东汉时,街泉县改称略阳县。街亭山高谷深,地势险要,为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要隘。
街亭远在祁山之北,属于曹魏控制的势力范围。
诸葛亮突然北伐,曹魏没有足够的防御准备,曹魏控制的南安(郡治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北)、天水(郡治在今甘肃省甘谷县南)、安定(郡治在今甘肃省镇原县南)三郡,纷纷叛魏降蜀,一时响震于关中。
诸葛亮想控制这一地区,命马谡火速进军到了街亭。街亭就在三郡中心地带,地理位置非常关键。诸葛亮自己亲率大军驻扎在祁山,准备随时进军。
由于曹魏大将张郃迅速出击,在街亭击败了马谡,也就阻断了诸葛亮继续北伐的步伐。
对于街亭的准确位置,一般认为在陇城与龙山之间,因年代久远,无法确定准确的方位,需要进一步考证,但大 *** 置没有异议。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路径
诸葛亮传: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
由于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就把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百姓迁徙到了汉中,但这个地域还在曹魏控制之下。
散关,也称大散关,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
宝鸡,古称“陈仓、“雍城”,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发源地。
诸葛亮北伐,要越过秦岭,需要经过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骆谷道、子午谷道,进入关中。
陈仓(今宝鸡)西与天水郡相邻,但既然诸葛亮这次北伐路径是通过散关、陈仓道,那么他应该是没有出祁山。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诸葛亮传: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
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占了武都、阴平二郡。雍州刺史郭淮率军阻击,因诸葛亮到了建威,郭淮退军,诸葛亮控制了武都、阴平二郡。
武都郡,秦、汉时设郡。东汉时郡治迁至下辩县(今甘肃省成县西北),属凉州刺史部,在今甘肃省陇南市中部。
阴平郡,治所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这是邓艾偷袭蜀汉的地方。
从这个地理位置来看,武都、阴平二郡都在祁山南部。
也就是说,诸葛亮这次北伐,大方向是在祁山一线出兵,但没有抵达祁山。
曹魏 *** 次主动伐蜀
在诸葛亮第三次与第四次北伐之间,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曹魏 *** 次主动伐蜀。
建兴八年(230年),曹魏转守为攻,大司马曹真上表伐蜀方案,但司空陈群认为从斜谷进军太凶险,于是曹真率军改由子午谷进发,大将军司马懿率军从汉水而上与曹真汇合,张郃从褒斜道进兵,直指汉中。
诸葛亮得知魏军进犯,立马加固城固、赤坂等要地防守。
由于连续三十天大雨,栈道断绝,曹魏军粮尽而退兵。
看一下城固、赤坂的地理位置吧。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 *** 征降张鲁,复设汉中郡,并划出原属汉中郡的西城、安阳县设西城郡,划出锡县、上庸县等地,设上庸郡,划出房陵县设房陵郡。
至此,汉中郡只辖南郑、褒中、成固、沔阳四县,郡治南郑,其辖区与今之汉中地区略同。
城固县,位于汉中市东北部,赤坂又在哪里呢?
据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记载:
“汉承租亮闻魏兵至,次于成固赤板以待之”。
《通鉴》注云:
“赤坂在今洋州东二十里龙亭(按:龙亭今称龙亭铺,通往槐树关途中)。
想必这个赤坂就在今汉中市洋县境内。
城固、赤坂二地距离汉中市很近,且都在汉中的东北面,这离祁山很远。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
诸葛亮传: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张郃于木门道。
木门道,自古就是街亭、上络(天水的古称)南入祁山的重要通道。
东汉时期,这里盛产木材,东汉末年“破羌将军”段颖西击羌、氐,为防止羌氐占据险要之地,就在这里用大木头修筑了一条长达二十余里的木栅栏,因而遍称木门。
其东侧有张家坪(原来称张郃坪),西侧有旋帽咀梁,故称木门古道。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卤城之战,也发生在这附近,卤城就是今礼县祁山之东的盐官镇。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诸葛亮传: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从斜谷出兵,以流马运粮,与司马懿对峙五丈原。
斜谷,是汉中进入关中的路径之一,是褒斜谷的一部分。
褒斜谷,有南、北谷之分,有时候褒谷、斜谷都代称褒斜谷,但并不包括整条褒斜谷。
褒斜谷在散关、陈仓古道的东面,诸葛亮从这里进兵,也就更远离祁山了。
由此可知,诸葛亮六次出兵与曹魏交战,其中五次是主动出兵,也就是所谓的诸葛亮五次北伐,一次是被动出兵防御。
而五次主动出兵北伐,也不是完全从祁山出兵。
真正从祁山出兵只有两次,一次是 *** 次北伐,马谡抵达了街亭,位置在祁山之北;另一次是第四次北伐,诸葛亮与司马懿战于卤城(礼县盐官镇),位于祁山之东。张郃被杀于木门道,位置在祁山之北,街亭附近。
其余几次,都没有抵达祁山。第二次出散关、围困陈仓;第三次出建威,收复武都、阴平二郡,靠近祁山附近;第五次出斜谷,远离祁山。
其中的一次防御战,在城固、赤坂,根本就没有离开汉中地区。
因此,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一种传说,或者是小说、艺术作品的说法。
诸葛亮六出祁山之说的由来《三国演义》 *** 百零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中,言道:
孔明曰:“吾受先帝托孤之重,当竭力讨贼,岂可以虚妄之灾氛,而废国家大事耶!”遂命有司设太牢祭于昭烈之庙,涕泣拜告曰:“臣亮五出祁山,未得寸土,负罪非轻!今臣复统全师,再出祁山,誓竭力尽心,剿灭汉贼,恢复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罗贯中借诸葛亮之口,第五次北伐时,称作“五出祁山”,之后,罗贯中再加上曹魏进攻、诸葛亮的一次防御,凑在一起也就有了“六出祁山”。
《三国演义》 *** 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罗贯中以一首古风作为整部小说的结尾,有“孔明六出祁山”之句:
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
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
这恐怕就是“六出祁山”一说的最早出处吧。
另外,清代小说家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小学士俨为天下师,老封翁蓦遇穷途客”中,有一段鼓词,写到:
最难逃,名利关,拥铜山,铁券传,丰碑早见磨刀惨。驮来薏苡冤难雪,击碎珊瑚酒未寒。千秋最苦英雄汉。早知道三分鼎足,尽痴心六出祁山!
这里也提到了“六出祁山”,很明显说得是诸葛亮北伐一事。
文康,清代小说家。姓费莫氏,字铁仙,一字悔庵,号燕北闲人。满洲镶红旗人。道光初年至光绪初年在世,生卒年未详。
文康是清代小说家,生卒年不详,生活在道光初年至光绪初年年间。
由此可知,文康比罗贯中晚了许多年,《三国演义》已经广为流传,文康或许是沿袭了罗贯中的说法吧。
还有就是如相声《歪批三国》等文学艺术作品,多说“六出祁山。”
因此,豹眼认为,“六出祁山”之说,的确是有历史渊源的,但却不是史实,仅仅是文学艺术作品,为了艺术效果,将诸葛亮六次出兵统称为“六出祁山”罢了。
注:图片及部分资料来自于 *** ,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灵龟八法和子午流注哪个厉害些?
《灵龟八法》和《子午流注》都是从《易经》延伸出来的古代最基本的中医治病法。《灵龟八法》是以天干地支阴阳定八卦,以每卦所属的穴位施治。
《子午流注》是指人之气血分别以十二地支时辰注入人体十二脏腑,哪个脏腑有病,则在气血流注该脏腑时进行施治、其效果将倍增。
《子午流注》歌诀是:”肺寅大卯胃晨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是说寅时气血流注于肺,卯时气血流注于大肠,.…以此类推。
关于穴位开阖的问题,是大学问,掌握得好,可救人命,相反也可 *** 于无形。这应当说是中国独有的学问。比如人在打架时,对了时晨对了穴位,在不太用力的情况下就能 *** ,或者是打成重伤。这就与时辰、穴位有关。这里面也有一歌决,说得是:“子额丑头寅耳边,晨项卯面巳乳间,午胸未肋申心主,酉腰戌丹亥肱端”。人之吉凶祸福都在一瞬间,不得不知。
人各有其志,各有所学,万事皆学问,要谦虚处世,祖宗留传几千年的学问,真弄通了,是有实战力的,不信问问点穴大師,决非空口白话的。我们中国人应为祖宗高深的文化感到自豪!
有人说三国演义神话了诸葛亮?
网喷诸葛亮的现在是越来越多,原因有:
一、博望坡之战是刘备打的。
二、赤壁之战乃是周瑜的功劳。
三、六出祁山北伐毫无结果。
四、可以借东风却算不到上方谷会下雨。
五、草船借箭的人不是他。
六、算不到关羽丢荆州、刘备败夷陵。
七、诸葛亮只擅长内政不擅长军事。
八、统治者需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所以才大肆宣扬他。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确实有神话诸葛亮的地方,比如七星坛借东风、草船借箭、鱼腹浦困住陆逊、装神弄鬼骗司马懿、
七星灯借命,这些事确实是用来神话诸葛亮的,现实中人力是做不到的,所以说是神话。
抛开演义故事的神话,诸葛亮口才一流,说服东吴联刘抗曹;取西川、汉中立下功劳;刘备敗夷陵稳定后方;平 *** 发展川蜀;出祁山为国杀敌。
诸葛亮的主要成就,文学有出师表、诫子书,军事上有八阵图、马钉暗器、诸葛连弩,发明上有馒头、孔明灯、木牛流马等,这些事在没有演义神话之前就流传了一千年了,三国前后能这么影响后世这么久的人还真没人比得上诸葛亮!唐朝战神李靖、军事家出身的皇帝李世民都对诸葛亮备受推崇,这些人久经沙场,以内行的眼光来评价诸葛亮,而不是那些不懂军事的人在瞎评的!
很多人说诸葛亮就一个管后勤的,根本不懂军事,那我们来分析一下。
打孟获、平 *** 的时候,那些蛮兵可不是像中原讲究阵法、勇武、计谋,而是用猛兽、毒气等作战方式,看诸葛亮对付他们,可比对司马懿头疼多了,这说明蛮兵的战斗力也是很强的,诸葛亮军事不行早就被他们吃掉了,怎么可能还能收服他们?
六出祁山的时候,经常因为运粮的问题,才不得不退守汉中,自古以来骑兵是步兵的克星,诸葛亮以步兵对骑兵,打得曹魏损兵折将,多次斩杀敌将,比如王双、张郃等人,
曹真、司马懿在粮草军械充足、天时地利人和、兵力经济强过蜀军数倍的情况下都不能吃掉诸葛亮,反而让诸葛亮每次都从容退走、来去自如,这军事还不厉害?要是不厉害,曹真、司马懿早就吃掉诸葛亮,而不是被打得不敢出来,只能靠拖延症耗死他。
三国演义是小说,确实神话诸葛亮,但是正史中诸葛亮也是影响后世的千古名人,罗贯中写演义之前几百年,诸葛亮早就是文武庙十哲之一了,如今还有很多人守护 *** 香火不断,如果诸葛亮对他们没有贡献,谁会为他守护?
友友们觉得还有哪些诸葛亮的地方没有写出来,欢迎补充!
子午诀的正确握法?
*** 节 入静调息 面对正南,全身放松,排除杂念,高度入静。自然盘坐,左腿在外,右腿在内。女人右腿在外,左腿在内。上身正直,头正颈直。双手捂膝。口齿微闭,舌抵上腭,双目微闭,意守丹田。丹田即脐下二寸、内三寸处。女人意守中丹田膻中穴,即 *** 连成一线中间内三寸。呼吸轻细自然。静静打坐二十分钟。
第二节 意守玄关 意守玄关,也叫意守祖窍。其位在两眉之间,丹经上叫“灵台”,亦称“方寸”。入静调息二十分钟之后,双手掐子午诀(即左手拇指掐本手中指尖为午诀,右手拇指从左手虎口 *** ,按在左手第四指根纹子诀上,其余四指合抱在外,成双手合掐子午诀式),放在小腹前。心存呼吸,意守玄关,呼吸自然。其它要领不变,男女一样,时间三十分钟。
第三节 退符排阴 此动作也叫“以意排浊”。当“意守玄关”做完后,两腿伸直,双手分开,分别放在左右两膝上,手心向上。舌尖放下,嘴也张开
张三丰参禅歌全文解释?
说明:张三丰祖师名君宝,号三丰,又号张邋遢,以太极拳、内丹术享誉于世,为道门一代宗师。明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慕其仙风,遣使寻找,但祖师“草衣木食轻王侯”,终不可得。其著作有清•李西月祖师重编的《张三丰先生全集》。《参禅歌》又名《打坐歌》,言性命双修之宗旨,在道教信徒中广为流传,其文出自《玄要篇》,被《道藏辑要•毕集》收录。今不揣冒昧,以龙门派一家之言作注此歌,文虽鄙陋,一一皆言其实也,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
玄关,又名中宫、黄庭,为性命之根,在人身天地之正中。
“秘秘绵绵调呼吸”,
丹家呼吸用自然呼吸,断非播弄口鼻。呼吸在丹书中称为“息”,如张 *** 真人《悟真》中云:“但安神息任天然”。学士初打坐,只要不使呼吸过粗,匀细深长即可,此即为“调”。
“一阴一阳鼎内煎”。
一阴指离中之阴,此为真阴,又名真汞、后天之炁,一阳指坎中之阳,此阳为真阳,又名真铅、先天之炁,鼎为心位、离宫,“煎”须用炉火,故丹家立鼎于心位,安炉于肾位。一阴一阳在鼎内互相煎熬,结成一粒紫金丹。
“性要悟,命要传”,
学士要悟自性本空,本来无一物,不要妄起执着,如执着自我,则不能超脱。混沌之时,可曾分出你我!命功必要明师心传口授,无真诀,难以修命长年。
“休将火候当等闲”,
“火”为离火,喻后天之炁;“候”指采药之候,分一、二、三候。一候活子时至,用无孔双吹之法收得元精;二候正子时至,用采药下手法得此先天甘露;三候药老,元精化为后天有形之 *** ,顺阳关而排出体外,可生人,不可作丹。《悟真》云:“见(音现)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此火候必须明师耳提面命,才能得其真旨。火候之妙,虽愚昧小人,行之立跻圣地,学士须广修德,以得明师之青睐。
“闭目观心守本命”,
双目微闭,观心位南海。“守”之一字,为双目之神光紧盯中宫。“本命”为元精,学士应勿纵欲,以保此真精。
“清静无为是根源”。
平时清静无为,平常心即为道,知足常乐,此为炼己之功。炼己不纯,于活子时炁动时无把握,必以清静之心待之,炼得见色不动,方为纯熟。“己”为离中真阴,为性,为己土。
“百日内,见应验,坎中一点往上翻”,
坎中一点为坎卦之阳爻,此为真阳。“往上翻”为取坎填离。 坎中(——)阳爻与 离中真阴(阴爻一一)相交换,坎变为坤 ,离变为乾,丹家称为取坎填离,复还乾体。实则指一阳初动之时(如人寅时 *** 根举),用无孔双吹之法以收元精。
“黄婆其间为媒娉,婴儿姹女两团圆”,
“黄婆”为真意,丹书称为黄家;“婴儿”为真阳(铅),称为他家;“姹女”为真阴(汞),丹经称为我家。铅汞为二家,真意使二家结亲,归于中宫,丹书称为“三家相见”。此丹书效人伦,男女二家恋爱,靠媒婆(黄婆)穿针引线,实则以自己身内之物喻之,非男女双修之道。
“美不尽,对谁言,浑身上下炁冲天”。
一阳初动采小药,心内异常舒坦,外阳缩回,浑身真炁充足,精神壮旺。
“这个消息谁知道,哑子作梦不能言”,
这无孔双吹个中消息,非知道之人,难以明言,伪道实不知此消息。丹经曰:“其间简易妙天机,散在丹书不肯泄”。《参同契》云:“贤者能行持,不肖勿与俱”。大道常传于贤才,奸佞之人难得其诀。
“急下手,采先天,灵药一点透三关”,
二候正子时至,采此先天之药。此药为长生酒,饮之可延年益寿,在世长年。用中指紧点会阴,用真意逮真精从督脉(脊椎中之白管子,陈泥丸祖师云:“一道白脉朝泥丸”。)上升,透过三关(尾闾、夹脊、玉枕),此时要明师真指,不可盲修瞎炼,因汝后三关不通,难以运药上升。如三关不通,元精会倒流入膀胱,不可能化为先天甘露。
“丹田直上泥丸顶,降下重楼入中元”,
真精从下丹田(产精之地,又名川源,川为水,即 *** 之源)、会阴、三关直上泥丸,从泥丸经玄膺穴下降入气管(十二重楼)。此时自会品尝先天甘露之滋味,显我大道之真谛。无此长生酒,难以成道,除此之外,皆非真道,为 *** 枯修之辈。学士应细悟之。中元为中宫黄庭,甘露到达此处凝结为丹,如钟乳之状,丹凝即为舍利子。炁体子曰:“火逼金行逆而升,化为甘露凝成丹”。
“水火既济真铅汞,若非戊己不成丹”。
此时水火既济,真铅真汞混合,结成还丹,“戊己”为真意。离中阴爻(一一),称为己土,坎中阳爻(一一),称为戊土。此段工夫,丹家称为流戊就己,金来归性。此时“流”字最为形象,真意为“流”。学士后三关通后,于平时无药之时,以真意行督任几遍,自会有后天炁,督升任降,采药之时,以真意催逼,后天炁自会领先天炁(元精)督升任降,得此甘露。此为我之真意使后天炁、先天炁在督任二脉内循行。先天炁沿督脉上升,后天炁沿任脉下降,先天炁沿任脉下降,后天炁沿督脉上升。此即为四个呼吸,大转任督。佛祖云:“大转我之妙任督”。
《悟真》云:“蟾乌遇朔合婵娟,二炁相资运转”。
“蟾乌”为太阳,“朔”为阴历初一,无月光,丹家喻为混沌之时,活子时难以窥测,元精隐伏水府不动。“婵娟”为太阴,即月亮,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引起人们多少思亲之情。东坡先生作此词为中秋月圆之夜,月圆在内丹书上称为“望”,为二候,正是采药之时。“二炁”为先天炁、后天炁,“相资运转”之“相资”,必相资(借助于)真意在任督二脉内运转。
此句丹经真意为:混沌之时,当静待其机,二候至,当采药,以真意促使二炁运转。
“心要死,命要坚,神光照耀遍三千”,
采药之时,心要死,要见色不动。若此时欲起,丧失元精,焉能作到命坚。如此采之炼之,自会有七彩光色出现,如天空之灿烂云霞,五脏朗然如烛照。性光为白色,命光为红黄之色。运心普照,自会照耀三千大千世界。《悟真》云:“耕锄不费力,大地皆黄金”。此时身内金光灿然,佛经所谓“黄金佛”也。
“无影树下金鸡叫,半夜三更显红莲”,
“无影树”喻外阳,男子寅时(半夜三更) *** 根举,为有影,平时无影。“金鸡叫”,指精炁要出未出之时,丹家称为水中火发。“红莲”喻指精炁。乾为大赤,坎中一阳原为乾有,故称为“红莲”。此时采药要心似莲叶不沾尘。黑龟旺时,如莲花似开未开时,学士何不细思之?将元精采之,得真种。自然界中结果则花谢,所谓瓜熟蒂落。丹家喻丹为果,为种。外阳萎之,如花之谢。六祖《坛经》云:“有情来下种,无情果不生”。《悟真》云:“自然果熟脱灵胎”。
“冬至一阳来复始,霹雳一声震动天”,
冬至一阳来复,正为二候。双目上视泥丸,真精自会似海潮一般朝泥丸,如自然界中海潮涌来,惊涛拍岸,乱石穿空,又似天空炸响霹雳,就此仙凡永隔。丹士自会知我命在我不在天,直超彼岸。
“龙又啸,虎撒欢,仙乐齐鸣非等闲”。
此 *** (铅汞)二物,因其同类相亲,同炁相求,相见恨晚,如英雄之惺惺相惜。陈泥丸祖师云:“虽然不见龙之吟,波浪高涌千万寻;虽然不见虎之啸,夜深风声吼万林”。以 *** 比喻修炼中人身的巨大变化。丹家以精炁冲动之力甚大,喻之为 *** ,佛曰雪山大力白牛,以心之猖狂难制,喻之为青龙。
此时龙啸虎欢,乃指精炁越补越足,无异童年之精神。耳内会闻笛笙之音,细声细气,此即仙乐齐鸣,又名耳后风生,为精炁补足之象。
“恍恍惚惚存无有,无穷造化在其间”,
平时打坐,睡眠之时,恍恍惚惚,此为混沌之时。老君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时蕴含无穷之造化,成佛作祖之机也孕育其中。吕祖云:“意识忘后现本真,水清珠现玄难测”。学士意识忘后,即为坐忘,但要于忘中觅此动机,万不可以忘睡昏禅。
初学道之人,认为混沌之时在打坐中无缘得到,一般修道之人,不知何时为混沌,今特指明。混沌之时,乃无极,天地未判,学士打坐时只要放下万缘,不起妄念,即为无极混沌之时。吕祖云:“放下万缘毫不起,此是先天真无极”。学士当细思之!
“玄中妙,妙中玄,河车搬运过三关”,
河车搬运(真精),即真意领真精,上朝泥丸。丹家称督任二脉为河车。尾闾为羊车,夹脊为鹿车,玉枕为牛车,喻通此督脉三关之用真炁冲撞之力不同。力小为羊车,力大为牛车。
“天地交泰生万物,口饮甘露似蜜甜”。
天地交泰,如自然界春天来临,万物生机蓬勃。在丹道中喻指天(真阴、离)地(真阳、坎)相交,即坎离 *** 。丹士口饮甘露,实似蜜甜,此长生酒几人得饮?学士岂不为自己性命,多辨识明师之真伪?鱼龙混杂之地,学士多修德,得明师青睐,方能实饮甘露。
“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
儒释道三教同源。孔圣言老圣如龙也,以穷理尽性之说,昭示世人。释家有佛祖拈花之公案,禅宗慧能祖师云:“ *** 性即佛性。有情来下种,无情果不生”。佛祖为何独拈花,因春天百花齐放,春意融融,人身之春情,即为佛性。儒释与道之金液大还丹,皆一理一法,从来无别途,从无第二诀。学士沉醉于名相,皓首穷经,年老发白,反起虚无之叹。何不详究三教之根本!应寻本知源,走遍天下访道,方为大志士。三教皆修一性圆明,一性为何会圆明?精炁补足之时,印堂自见性光如明月,得丹之后,自会融入虚空之大境。此性光聚则成光,散则成炁,道家称之玄关,至玄至妙之关窍也。
“假烧香,拜参禅,岂知大道在目前,昏迷吃斋错过了,一失人身万劫难,愚迷妄想西方路,瞎汉夜走入深山”,
此处三丰祖师所言甚明,凡此种种,皆非真道,为未得真诀者之盲修瞎炼。何为真道?金液大还丹也。
“玄机妙,非等闲,妄泄天机罪如山”。
此为明师者戒!明师要识人。张 *** 祖师三传非人,三遭天谴。故不能妄泄天机,若妄泄,罪孽如山之重。但天不爱道,必使贤才得之,勿传奸佞小人。吾师云:“万两黄金不卖道,捧来送给有缘人”。
“是正理,着意参,打破玄关妙通玄”,
贤才士子,修道之人,应苦读丹经,此为正理。祖师作经一字一泪,焉会误导后人,阻断后贤进修之路,学士应明玄关为性命之根。不知中宫黄庭,为邪伪之道明矣。丹经云:“言语不通非眷属”,得诀之后,自会拨开云雾见青天,通晓所有丹经,自会知性命双修之诀诚为天地之至宝,可不尊师、侍师哉!
“子午卯酉不断夜,早求明师结成丹”,
学士访师,须谦恭访道。一看师之身体是否雄壮,真师不生病,吾师身雄体健,说话中炁充足,出家七十余年不知药味,行走如飞,会采药则身轻。陈泥丸祖师《大道歌》云:“还丹入口身自轻,能消久病去妖精”;二看师之言语是否合于金丹大道,学士应以祖师之丹经作为试金石;三看自已之实修,得诀之后是否与丹经相合,丹经能否一通百通,实修境界是否与丹经相一致。此三看,学士须明白。寻访明师,岂容易哉!
没得真诀,性命无着落,阎王要你三更死,不可留人到五更,张 *** 真人未遇明师,寝食难安,走遍三山五岳寻访至人,学士何不效法之!子时,男为活子时,要采药,午时,女为活午时,要斩赤龙。在方位上说,子为下丹田、坎位北方,藏精之府,午为心位、离宫,为南海,真阴之地。卯酉之时要沐浴,因卯时木旺,太旺则伤金;酉时金旺,金旺则伤木,故宜温养。何为温养?如鸡抱卵心常听。
“有人识得真铅汞,便是长生不老仙”。
识得真铅汞,为真正的明师,必得性命双修之诀,丹经无一不通。学士亲近侍奉,自会语一悟百,指流知源 ,尘尽鉴明!《悟真》云:“梦谒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其间简易无多语,只是教人炼汞铅”。知铅汞,则会知神水华池,会采取、结丹、温养、脱胎!
“行一日,一日坚,莫把修行下眼观”,
祖师谆谆告诫,真诀在手,应刻苦修行,莫轻视活子时之炁动!《悟真》云:“劝君临阵休轻敌,恐丧吾家无价珍”。还丹之后,甘露一日比一日坚凝,实乃紫金大丹,佛祖之舍利。
“三年九载功成就,炼成一粒紫金丹”,
三年,九载,皆虚指也。《悟真》云:“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语实堪听,若言九载三年者,总是推延拟日程”。采药片时(半小时)得甘露,非三年九载得之。丹经言百日筑基采药,十月怀胎哺乳,三年调神出壳,九载还虚面壁,指炼精化炁、炼炁成神、炼神还虚之功,需时不等,皆视精炁之充足程度。金丹之凝结成象,婴儿显像,阳神出现尸解,面壁化形,皆为还原太虚。
“要问此歌何人作,邋遢道人三丰仙”。
三丰祖师名邋遢道人,宇宙在乎手,万化归于身,乃天仙也。
学士照此歌修行,断不会有误,学士何不精进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