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合什么-庚子到庚戌多少年
庚辰合什么,庚子到庚戌多少年?
庚子到庚戌10年。
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37年称“庚子年“,比如1780、1840、1900、1960、2020、2080年···(60年一周期)。
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47年称“庚戌年”,比如1790、1850、1910、1970、2010、2090年···(60年一周期)。
庚子到庚戌10年。
所谓农历的干支纪年,也就是: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古代科举考试中冒名顶替录取者?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这种情况如果在明代,或许会成为奸臣、宦官诛锄异已的手段;在清代则绝对会被斩立决,而且相关涉事者也会遭到严惩。
下面我就分别说说明清两朝的科举弊案以及处置办法:
一、明朝的科举弊案明初, *** 次出现了大规模流血 *** 的科场案,即前述的“南北榜”事件;到清朝,更是严酷杜绝各种科场舞弊,血淋淋的科场大案层出不穷。
明朝是一个非常黑暗腐败的时代,多数皇帝既昏且暴,刑罚严酷,专权的奸臣、宦官也特别多,科场案也就成为诛锄异已的重要手段。
明嘉靖年间(1522—1566),皇帝宠信奸臣严嵩,先后多次兴起科场案件,打击严满的政敌。主持山东乡试的御史叶经被诬陷杖死于朝庭,应天府主考及广东巡按、御史等均被逮捕问罪,布政使以下多人被谪官流贬;明末天启帝专宠宦官魏忠贤,也频频以科场案 *** 东林党等反对派,仅在天启四年(1624),魏忠贤就因为浙江、山东、江西、湖广、福建等省乡试试题涉嫌指斥宦官专权,将上述各省考官革职,其中江西主考丁乾学下狱论罪(见《明史》叶经、丁乾学等传)。
明朝打击科场舞弊的重要案件主要是弘治十二年(1499)的程敏政一案,而著名文人、画家唐寅(字伯虎)却无端受其牵连:
唐寅在头一年的南京乡试中名列 *** ,次年会试时主考程敏政又取寅为 *** ;不料同榜进士徐经事先以钱财从程敏政家中偷买得试题,此事被揭发后,程敏政、徐经等连带唐寅一并下狱,唐寅被剥夺会元资格,罚为胥吏。此后唐寅放浪江湖,终身不仕(《明史·唐寅传》)。
明朝科场案虽间或予以严厉处置,但由于政治极端腐败,受昏君宠信的宦官权臣们仍然敢于肆无忌惮地进行舞弊活动。
正德三年(1608),专权的大宦官刘瑾将自己的同乡五十人的名单交给当届会试主考,主考不敢违抗,只好将会试名额增加五十名(《明史·刘瑾传》)。明朝唯一称得上杰出的政治家、万历初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也不免于仗侍皇帝宠信而舞弊科场。
万历二年(1674)会试,张居正之子落第,张居正大不高兴,遂不在该届进士中选庶吉士入翰林院;在此后两届(万历五年、八年)会试中,他的两个儿子分别高中榜眼、状元,其内阁同僚吕调阳,张四维、申时行的儿子,也都纷纷登第,这中间舞弊是很明显的,时人流传云:“若是相公(张居正)坚不去,六郎(居正幼子)还作探花郎。”又传云,“丁丑(万历五年)无眼,庚辰(万历八年)无头。”
到明朝末年,政治更加黑暗紊乱,对科场舞弊也就基本上放任不管。
二、清朝的科举弊案继明朝而立的清朝则有一特点:清代诸帝不乏暴君,而昏君却绝少,或可谓并无一人。清代诸帝几乎都是躬亲庶政,以严刑明察督责臣下。从清初开始,为笼络安抚广大汉族士人,对科场舞弊就一直奉行严酷 *** 的政策。
“丁酉科场案”是清代 *** 桩大规模科场案。
顺治十四年(1657,丁酉),北闱(北京乡试)应试者达五千七百多人,考官十多人承明末科场贿买之习,各有关节,收受贿赂,结交权贵。考官李振邺甚至将通关节的二十五人写成名单,让家僮拿进考场逐一寻对。发榜录取的举人二百零六人中,京官三品以上者的子弟全在其中, *** 大哗。
而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等不知畏惧,还公开宣扬:“某人中举全靠我的力量,某人文墨不通,我看情面才让他中了副榜。”等等。许多贿金不足而落榜的生员也纷纷向官府告状揭发。顺治皇帝下诏,将考官李、张等七人处斩,家产抄没,家属充军;其余考官革职。抄家中搜得李振邺那张二十五人名单,按图追索,瓜蔓相抄,京城权贵莫不惶惶不可终日,数十名牵连行贿者皆下狱。顺治帝又令所有中选举人一律来京,亲自复试,结果又革除八名举人下狱。在狱者莫不心胆俱裂,不作生望,总算顺治皇恩浩荡,从宽处罚,各重责四十板后充军。
同年南闱(南京乡试)也兴大狱。主考方猷、钱开宗等赃贿狼籍,首场八股题为<论语>中“贫而无谄”一章,取中举人一百二十名,多系贿买关节之人。发榜后即有诗流传:“孔方主试合钱神,题目先论富与贫。金陵自古称金穴,白下如今中白丁。”
士子纷纷上书控告,顺治帝下诏,南闱方、钱等十八房考官全部绞决,家属充军;行贿得罪的举子数十名,全部押赴北京紫禁城,顺治帝在瀛台亲自复试。举子们身带刑具,每人由军勇二人持刀挟立两旁监试,尽皆战慄不能下笔。其中不少人还是江南知名才子,如吴兆骞,便交了白卷。结果每人重责四十板,并家眷发配黑龙江充军(见王先谦《东华录·顺治十四年》)。
丁酉科场案 *** 之多,震动全国,一时“寒士”莫不大快。江南书商刊刻《万金记》描述其事(万金,取方字去点,钱字去边),名士尤侗作戏曲《钧天乐》,后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于去恶》等作品中,也对之赞颂有加。
这次 *** 对于纠正明末以来科场贿买风气的确起了很大的遏 *** 用——连吴兆骞等才士倘不行贿亦不能中举,可见当时弊端之严重一一但另一方面也是清王朝以杀伐向汉族士子的 *** ,丁酉北闱的舞弊情况超过南闱,而对南闱的惩罚则特重,这无疑是因为江南地区抗清活动一直频繁之故。
吴兆骞等人充军东北二十多年,适逢沙皇 *** *** 扰入侵黑龙江流域,激起战事,吴兆骞有不少诗文记述其地其事,倒不失为文学史上值得一提的纪念。
丁酉以后,清 *** 对科场舞弊均采取严惩,科场案不断发生,举其大者有:
康熙三十八年(1699),北闱主考李蟠因取士不公受 *** 、处以充军;副主考姜宸英下狱而死。姜宸英是浙西名士、古文大师,算是倒在科场案中的又一名人。
康熙五十年(1711)江南乡试榜发,中举者多是扬州盐商子弟,士子不服,贴对联攻击主考左必蕃、副主考赵晋;“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人情汹汹,经核查确系舞弊,考官赵晋、方名等处斩,主考左必蓄因失察革职(蒋良骤《东华录·康熙五十二年》)。
雍正年间俞鸿图一案也极惨酷。俞鸿图先后任福建、湖北等省学政, *** 守清廉,谨小慎微,每逢岁试、科试,戒其仆从分值内外,禁止擅自出入。但其妾与仆勾通,收贿作弊,考试时从场外将文章贴在俞本人衣掛内,由俞本人带入考场,场内仆役再轻往揭去,传递给应试之人,俞鸿图昏愤不觉。久而久之,取录生员滥劣者多,远近大晔。
雍正帝派员查核得实,传旨腰斩俞鸿图。据说,刽子手挥刀将俞鸿图斩为两截后,俞尚未死,“在地乱滚,且以手自染其血,连书七‘惨’字,其宛转未死之状,令人目不忍睹。”据说雍正帝闻奏后,因此才废除了腰斩惨刑(《清朝野史大观》卷五《腰斩之惨》)。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广西乡试,土州土司之子岑照贿买永安州知州叶道和,由湖北举人曹文藻充当“ *** ”,顶替岑照之名应试,中乡试 *** 名。案发,岑照、叶道和处死,曹文藻流放。乾隆五十二年(1787),还发现考生内外呼应作弊的:考生入贡院后,将试题包上砖头抛出场外,由场外“ *** ”代作,然后以点杆灯,放鞭炮,放铃鸽等方式通知场内,在约定时间将答卷抛入。因此又规定考试期间贡院附近禁止一切类似的异常活动(见黄崇兰《国朝贡举考略》)。
撤换试卷也是一种传统的作弊方式。咸丰八年(1858),大学士柏葰主试北闱,兵部主事李鹤龄替刑部主事罗鸿绎打通关节,贿买同考官编修蒲安和柏葰家人,将别人的试卷撤换给罗鸿绎,罗鸿绎遂中举人。事后查出誊录的“朱卷”与罗鸿绎手写的“墨卷”不符,次年柏陵、蒲安、罗鸿绎、李鹤龄均被斩决,其余充军、革职、降级数十人(《清史稿·选举志》)。
自唐至明,历代指责科举不公、请托贿买者甚众,到清代,这类指责就少得多了。清朗严惩科场舞弊已成传统,的确也相当不讲情面。但作官的诱惑力毕竟大于严刑竣罚的威慑力,科场贿买舞弊是不可能杜绝的,尤其是在较低级的秀才、童生考试中,作弊现象更普遍。
《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写鲍文卿父子到考场,“见那些童生也有代笔的,也有传递的,大家丢纸团、掠砖头,挤眉弄眼,无所不为。到了抢粉汤包子的时候,大家堆成一团、跌成一块。”另一方面,科场落第毕竟是读书人切心剔骨的痛事,主考也很难令一场应试的数千士子都对取中的黄榜心服,落第而不满的士子常常用他们的八股功夫造对子挖苦主考的姓名,这也成为白丁酉科场案以来清代科场风气之一。
乾隆时,吴省钦主浙江乡试,取解元汤金钊,落第士子遂作对联挖苦之,“少目(省)也知文字,却笑题中偏有目;欠金(钦)哪得功名,请看榜首便挑金。”又有谢金圃、吴玉纶为正、副主考主江南省乡试,落第者又造对子:“谢金圃抽身便讨,吴玉纶倒口即吞。”指“谢”字抽去“身”
即为“讨”,“吴”字将“口”倒置于下即为“吞”,影射其贪污索贿,但结果皆查无实据(《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一<科场对>)。
但正因为清朝惩处科举舞弊极严,倒更突出了科举制度戕害人才的固弊,千千万万士子更是以八股为毕生唯一事业,昏迷沉沦一世,白头不得功名,也只能如《聊斋志异》中的失意文人一样,痛骂试官“糊涂”,“眼瞎”而已。
但如果说清朝真的要完全剥夺 *** 富豪子弟的仕进特权,却也不符合事实。清朝承袭明朝的捐纳制度,每逢朝廷粮饷紧缺之时,即大开卖官、卖举人秀才监生贡生之门,这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贿买舞弊的合法化,也就是说把受贿舞弊之权也从各个 *** 污吏手中集中到皇帝手中罢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清朝严行科场重罚,正是为了把一切贿赂科场的钱财通通“捐纳”到皇帝那里去。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 时间回复。
镇妖博物馆所有角色介绍?
卫渊
民俗博物馆馆主、司隶校尉的传承者、朝歌城山神、当代太平道道主、太平道次天师、大秦始皇御下执戟郎、大秦黑冰台铁鹰锐士、诸神御用大厨、山海经记录者、天女拯救者、共享单车超速记录保持者、倭岛野神毁灭者,等等。因在大禹时期遇到了天女珏而获得了不死花,获得了可以转世的能力,经历了秦汉、三国等朝代。现代的渊慢慢的从过往的物件中找寻到自己前世的记忆。
珏
昆仑天女,双玉为珏,昆仑虚上清气所化,是年纪最小的天女,在大禹时期与渊相遇,名为渊所赠。后因私带昆仑不死花护渊真灵,被昆仑诸神惩罚 *** 玉山一千载。后在春秋战国、秦朝以及三国时期同渊的转世多次相遇,两晋时期受奸人所害沉睡千年,并于现代被卫渊所救,后搬至泉州,在卫渊博物馆对面开了一家花店。后卫渊孤身前往大荒营救禹,即将被帝俊击杀时成为第二代西王母,救出卫渊。本书女主,已在始皇帝的主持下与卫渊定婚。
张若素
当代 *** 山天师、当代压覆天下 *** 人、猫猫头狂热爱好者,原为应龙庚辰转世,但在年少时自斩一剑将应龙转世斩出,保留人性,以人族张若素的资格当上天师(代表应龙的神性则融入了人族气运)。老天师年少时,一把三三剑杀遍寰宇尽需俯首;回山即位天师后,一手五雷法,镇住山海界异兽不敢逾镜。因需 *** *** 山封印不能离开 *** 山太久。是一个有趣的老头,同卫渊相识时,一手猫猫头表情包让卫渊以为是同龄人,经常会被渊所说的亿点点小动静给烦恼到,一人扛起现代修真法诀的修订完善。但有时候也很小孩子气,在山上偷偷喝酒、悄悄打游戏、和关帝君拼酒喝翻赵公明等等。在道门符箓大阵中对应玉帝,战力对应十大巅峰之下的第二梯队,在和共工对战时不顾一切运转道门符箓大阵战力直逼十大巅峰之下 *** 梯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间界天下无敌(卫渊是天上),现已得卫渊所赠玉帝雷霆符箓,未来可踏入 *** 梯队。
张角
太平道祖师,大贤良师,东汉末时年天下 *** 真修,实力通天,应出山历练治救天下百姓,久而久之看透统治阶级,召集天下被朝廷压迫的劳苦大众,起兵反抗汉王朝,然因为黄巾军占领之地需气运 *** ,张角已自身为熔炉 *** 气运,最后遭气运反噬,身死道消,黄巾军溃败,起兵失败,死前用尽毕生法力斩断大汉国运,致使大汉四百年而亡。
无支祁
大禹时期淮水之君,因不服大禹治水,被大禹合盟友神明 *** ,被渊误打误撞投以巫女加持过的石刀,被抓出破绽,最后应龙庚辰将其拿下, *** 于淮水龟山之下五千年,因伯奇入梦卫渊看见了 *** 无支祁画面,被无支祁感知认出来渊,逐渐开始接受新时代、游戏、快乐水。文明系列游戏更高成就获得者、资深骑砍人、“如何让家长给买全图鉴游戏”问题资深专家、被青少年防沉迷 *** 保护者。是齐天大圣的原典之一。
大禹
上古人皇、女娇之夫、夏朝开国君王、尧帝的弟子、上古 *** 莽夫。因治理滔天洪水封印共工无支祁、保护人族驱逐山海众兽而广受世人传颂。涂山会盟、铸造九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为了渊同整个昆仑对抗提剑杀上昆仑山。后为保护人间孤身提剑杀上大荒单挑帝俊战死,曳影剑断裂,灵魂被囚禁。灵魂即将消散时渊大闹大荒,选择了继续坚持,等待渊将其救出。
巫女娇
大禹之妻,腹黑女王,也是渊的挚友、阿姐,开启了主角 *** 世记忆,自封于青丘千年不出世,在没有禹、渊和一众好友的世界生活了数千年之久,她是狡黠的阿姐也是孤寂的青丘先祖。极力撮合渊和钰之间的感情。一手小鸡炖蘑菇让渊敬佩不已。
契
商人始祖,四人小队中的少年术士,能够卜算祸福趋利避害。在大禹女娇卖渊给女子国将军做丈夫而纠结时,十分及时且精准的点出谁来做饭这一根本问题,保住了渊的童贞。渊死后,同禹一样独自来渊墓前喝酒。后禹王战死,神魂受创,为对抗照见十方的开明兽选择躲入十方之外,于青丘地下自封至现代。
秦始皇
功高三皇五帝,命三千刑徒讨伐湘水之神,为了统一神州神灵地祇,以自身压制神州神性,在最后将整个神州神性气运汇聚于玉玺之上,令后世帝王恣意敕封地祇,从此成为王朝附庸,实力极强,曾在东海之滨,张弓射杀鲲鹏后裔。后因轩辕剑之力重新复苏,为渊与珏主持定婚。
项羽
绝世无双楚霸王,被人誉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后世人写下诗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来形容他的强大。转世为项鸿羽,在老街与虞姬重逢。
水鬼
初是博物馆里的一只游灵,被卫渊收服成为小弟,更爱喝可乐。后被卫渊以无支岐水君神权提升到地祇神将水准,然而天赋却全点在了可乐的研究与延伸探究上。能够自己把自己叉出去。疑似清世开明本体失去记忆。
12月3日领结婚证好吗?
本日适宜领证
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
领证黄历:
今日日期: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
今日农历:2020年十月十九
今日干支:庚子年 丁亥月 庚辰日
吉 神: 月德合 官日 五合 福生 明堂 鸣犬对
喜 神:西北方
财 神:正东方
本日冲煞:冲生肖狗(甲戌)煞南
生肖相冲:2020年12月3日和生肖狗相冲,今天狗被冲,因此今天生肖属狗的人不宜做大事情,领证是个大事情,所以今天属狗人不宜领证,建议可以另择良辰吉日。
前秦七子指哪几个?
先秦七子指的是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七个思想家,他们分别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这七个人都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来的典籍中。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荀子 xún zi(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汉族。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墨子,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一说前479年-前381年),名翟(di),又称墨翟。墨子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十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老子(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诞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河南省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镇人, 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相传 *** 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庄子 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时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韩非口吃(结巴),不善言谈,而善于著述。韩非与李斯同是荀卿的学生,他博学多能,才学超人,思维敏捷,李斯自以为不如。他写起文章来气势逼人,堪称当时的大手笔。凡是读过他的文章的人,几乎没有不佩服他的才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