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复原图-为什么北宋会因为它爆发多次 ***
艮岳复原图,为什么北宋会因为它爆发多次 *** ?
宋徽宗即位之初,没有子嗣,有道士给他说:
京城东北隅,地协堪舆,倘形势加以少高,当有多男之祥。
这勾起了宋徽宗修建园林的欲望,在全国各地搜罗“奇花异石”建了一个方圆六里,占地750亩的大型皇家园林——万岁山,后改名为“艮岳”。艮岳地处汴梁城的东北,平地起山,更高高100多米,这座皇家园林的石头大都不是在汴梁附近采集的,而是在全国各地收集的奇花异石,运输到东京汴梁才建立起来的。运输艮岳用的“花石”运输队伍被称作“花石纲”。艮岳开建于1117年,完工于1122年,但搜集奇花异石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开始搜集奇花异石之后,他和后宫生育的子女呈爆发式增长,这更勾起宋徽宗兴建园林的欲望。(艮岳被金国拆毁,这是遗留下来的一块园林“花石”)
北宋时期,运输皇帝应用物资或者朝廷应用物资的运输队伍称作“纲”,船只每十艘船运输为一“纲”,马匹则以50匹马运输为一“纲”,称作“马纲”,粮食以一万担为一“纲”,称作“米饷纲”,这是北宋官方为了便于集中运输和保护而规定的运输计量单位,运输什么物品便称“什么纲”。在北宋时期还有一些五花八门的“纲”存在,大都是为了王朝或者皇帝的特殊嗜好而兴起的。(“花石纲”运输的就是这样的奇石)
花石纲大都采集于何处?宋徽宗时期,他喜好书画、骑射、蹴鞠、奇花异石等,上有所好,下必甚至。为了修建皇家园林,奇花异石最多的江浙地区首当其冲。
为了搜集更多的奇花异石,宋徽宗居然在苏州建立一个衙门——苏州应奉局,在杭州建立杭州造作局,专门收集“花石”,运往汴梁。起初之时,蔡京为宋徽宗敬献了一批“花石”,宋徽宗特别喜欢,于是大张旗鼓的在江浙一带大肆搜罗奇花异石。运输的船队每十艘编为一个“花石纲”,运往汴梁,运送“花石纲”的船队络绎不绝于运河之上。(宋赵佶做《十八学士文会图》,画作的背景就是园林)
花石纲为何会引起农民 *** ?首先了解一下江浙及其附近的“花石”是怎么得来的。为了搜集奇花异石,各级官府的官吏几乎挨家挨户巡查,一旦发现,就用黄纸贴上封条,意思是这东西皇帝征用了。在山中也派遣当地官吏命令民工四处寻找山中的奇花异石,只要看中的就要运往汴梁,不管山区运输多么艰难。
在采集、收集奇花异石的过程中,征用了大量的本地农民来运输这些“花石”。在运输过程中,当地的农民要无偿提供劳力、住宿、饮食,遇到任何障碍都要为“花石”让路。据传说,宋徽宗曾经得到一块巨型花石,为了运输它把城门、桥梁、城墙都拆了,让“花石”顺利进京。宋徽宗见到这块奇石后非常喜爱,封这块石头为“盘石侯”。(方腊像)
单纯采集奇花异草,运输花石的劳役老百姓就苦不堪言,关键是各个地方执行的下级官吏、军官士兵趁火打劫,搜罗百姓家财,强抢民女,动辄以皇帝名义压榨平民,虽然建设万岁山只有6年时间,但搜集“花石”最多的时期是1111-1117年。
上下官吏借助“花石纲”对老百姓的盘剥无以复加,睦州(现在浙江建德附近)青溪人方腊以讨伐朱勔(北宋灭亡之六贼之一,他负责苏杭应奉局,专门搜集“花石”)为由于1120年 *** ,短时间内聚拢了数万农民,攻陷了周边几十个州县。(方腊 *** 时,苏杭应奉局总管朱勔像)
“花石纲”是为了宋徽宗一人享乐而兴起的劳役,但宋徽宗时期王朝财政吃紧,地方官吏强取豪夺普通百姓,以完成宋徽宗交代的“政治任务”,官吏个人捞取好处,同时也可以借此升官。哪里搜刮民众厉害,哪里 *** 的规模就更大,方腊 *** 的江浙地区宋朝为“花石纲”搜刮的最为厉害, *** 规模更大,各地小规模的农民 *** 也是不断。
花石纲的劳役是方腊 *** 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著名的宋江 *** 据考察研究认为, *** 的主要原因是北宋将“八百里水泊梁山”收归国有,附近的渔民下水捕鱼都要缴纳高额的税赋,当地人无法生存才 *** 。
红楼梦中鸳鸯骂嫂嫂?
贾母跟前的大丫头金鸳鸯能骂出这样有水平的话,足以称得上是见识不凡,至少不是贾母对林黛玉说的那样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而已。一句话用俩典故,没有了解过的人轻易听不出里面暗含的讥讽,八面玲珑的鸳鸯为何与亲嫂嫂针锋相对呢?话里话外有何深意?
我是晴空莽莽,我来回答。
鸳鸯骂嫂嫂起因是什么?荣国府大老爷贾赦起意要纳鸳鸯为妾,邢夫人热心张罗亲身上阵劝说;“……冷眼选了半年,这些女孩子里头,就只你是个尖儿,模样儿,行事做人,温柔可靠……进门就开了脸,就封你姨娘,又体面,又尊贵……”
按理说,鸳鸯鸭蛋脸,高鼻梁,脸上还长了几粒雀斑,在贾府丫鬟中容貌不算出挑,贾赦看上她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惦记上其他东西了。鸳鸯自然也不傻,知道大老爷图的是什么,任凭邢夫人怎么劝说只是默然不应,邢夫人这才去找她嫂子来劝。
鸳鸯决心坚定,同平儿直言不讳:“别说大老爷要我做小老婆,就是太太这会子死了,他三媒六聘的娶我去作大老婆,我也不能去。”她是不愿给贾赦那半老头子做妾的,宁愿剪头发当尼姑,或者一死了之。
看见她嫂子远远走来,鸳鸯先是骂了句歇后语“九国贩骆驼的”,后一句“到处揽生意”隐去。从字面上看是指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还能跋涉九国逐利的商人,实则暗讽她嫂子为蝇头小利多管闲事,心中愤怒兄嫂卖妹求荣,这一点从后面连珠炮的怒骂可知。
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她嫂子满面笑容打算劝说“天大的喜事”,鸳鸯跟炮仗似的一点就着:
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
宋徽宗不经国事,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却是帝王中数一数二的存在,尤其精通描绘鹰的形态;赵子昂通常指南宋宗室赵孟頫,其书写的行书及绘画的马几乎可以比肩。
1、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精品好画,这里用作谐音梗“好画”即“好话”。不用说也知道鸳鸯嫂子即将劝说的无非是成为姨 *** 荣华富贵好日子,一张嘴说得千好万好,仿佛是对着不懂事的孩子灌 *** 汤。
2、鸳鸯不为所动,借典故表明宁死不从的心迹,讽刺意味十足。宋徽宗和赵子昂二人在面对外族时毫无气节,卑躬屈膝,奴颜献媚的行为为后人所不耻。
宋徽宗不想成为 *** 之君,提前禅位给儿子,结果金兵犯境之时双双被掳走,失去尊严苟延残喘。赵子昂身为皇室子孙,在南宋灭亡后不理会国仇家恨,献身元朝官场歌功颂德,成就忽必烈的仁慈。
3、连一个小丫头都有这般宁折不弯的勇气,贾府中那些堂堂男子汉平日里高高在上,却是最没有骨头的,只能靠卖了贾元春继续奢靡享乐。这亦是作者曹雪芹借鸳鸯之口宣之于世,暗讽那个时代卑躬屈膝、谋求富贵的 *** 男儿。
另一句: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
她嫂子认为能当贾赦之妾是喜事,鸳鸯反驳是“状元痘儿”祸福难料,这里说的是水痘,在清朝也称作“天花”,史载顺治皇帝就是出天花暴毙的,康熙因为熬过天花才成为皇位更佳人选。
在古代医疗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出痘相当于鬼门关前走一遭,奇痒难耐忍不住去抓是会毁容的,王熙凤的女儿巧姐也遭遇,这哪是什么喜事,不要脸、伤颜面倒是真的。
鸳鸯的怒骂道出封建时代女子的心酸,家里人但凡有贪 *** 宜的,妄想一朝得势“横行霸道”的男子,通常拿女儿家做筏子卖女、卖姐妹。正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 能跟着享福,要是遭殃了那是恨不得装作不认识的模样。
《红楼梦》是一部封建女子的悲歌上至官宦 *** 下至奴仆百姓,女子命运被拿捏、被宰割,稍微聪慧些的努力想办法自主,愚笨痴傻些的任人糟践。
如贾元春公侯嫡女,为了家族利益入宫,在权力和阴谋里如履薄冰,难得欢颜;如金钏儿那般遭宝玉调戏、王夫人臭骂污了名声想不开地去跳井;如尤二姐那般柔弱性子,任凭 *** 做主成了贾琏外室,依旧没能逃出王熙凤的手掌心。
金鸳鸯凭借贾母跟前红人的身份,一家老小都给几分薄面,生活尚且如意,也终究逃不过命运险恶,出家为尼亦难以自保,妙玉就是前车之鉴。在贾母过世后,唯有悬梁自尽而已。
包含了宋代哪两种钱币?
宋徽宗亲笔御书的钱币共有两种,分别是“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
宋徽宗一生通晓字画,尤以“铁线体”又称“瘦金体”,最为得名。瘦金体以铁笔银钩,遒劲有力的独特之处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这两种钱,不仅仅是用来流通的钱币,更是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这样一款既是皇帝亲笔书写又极具艺术价值的钱币如今究竟价值几何呢?下面我们就来逐一解读。御书钱——皇帝亲书的钱币御书钱,就是皇帝亲笔书写的钱文。皇帝亲书写钱文的钱币,称之为御书钱。宋代钱币有个独特现象,皇帝喜欢写钱文。开创这一先河的是北宋太宗皇帝赵光义,以后宋朝多位皇帝都亲手书写过钱文,其中宋徽宗赵佶(ji)以其特有的瘦金体钱文更是代表了宋代货币文化的更高水平。
(宋代御书体钱币)
瘦金体——宋代的极简美学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瘦金书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瘦金书法)
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相信很多藏友喜欢“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的原因一定是看到这种风格独特又好看的字体一下子就被圈粉了,这种字体真的是除了日常字体以外一种特别吸引人的字体。
(宋徽宗瘦金体书法)
文艺皇帝——宋徽宗(概述图片为《宋徽宗坐像轴》,现藏于 *** 博物院)
提起宋徽宗,各位可能不大熟悉,但说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各位就耳熟能详了,这里要告诉各位的是,小说《水浒》的故事背景就发生在北宋末年,宋徽宗在位时期。
宋徽宗赵佶[jí](1082-1135),在位25年。北宋一共有九个皇帝,徽宗是第八个。宋徽宗虽然执政糊涂,但艺术造诣很深。后世评论徽宗赵佶,“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宋徽宗在艺术上的造诣非常高。宋徽宗对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他利用皇权推动绘画,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发展。除了自创“瘦金体”,他还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颇有成就的天才艺术型皇帝。
扩展阅读:
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宋徽宗,信仰道教,迷信道士,经常给道士们吹捧说他就是天子下凡来做皇帝的,道士们还给宋徽宗献了个称号,叫教主道君皇帝。于是,这位皇帝为了模仿出那种“神仙之地”的感觉,来了一个真人版的模拟人生,创造出巨大园林艮岳,艮岳就是这个园林的名字。
为此专门设立这座皇家园林——艮岳,朝廷专门为他在全天下搜罗奇石。而运输此类奇花异石的漕运交通,便被人们叫做“花石纲”,其中十艘船为一纲。
据《宋史》记载:“自政和讫靖康,积累十余年,四方花竹奇石,悉聚于斯,楼台亭馆,虽略如前所记,而月增日益,殆不可以数计。”《水浒》中的杨制使(青面兽杨志)就是朝廷任命热押运官之一,因为时运不济,船走到黄河的时候不小心翻了,花石纲掉到了黄河里。杨志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的价值宋徽宗贵为一国君王,治国虽无方, 但他在书法上却独辟蹊径,自创“瘦金书” ,为一代书法宗主.并将此书体文字铸于钱上."崇宁通宝"就是活例.宋徽宗更因铸钱精绝,而于王莽并称“钱法二圣”。
崇宁和大观通宝无论是钱文书法的考究,还是铸造的精整都为上乘,堪称为艺术品。所以后世泉家把汉王莽、宋徽宗、金章宗三个朝代所铸造的钱币称之为“古泉三绝”。
崇宁通宝是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1102-1106年)始铸,年号钱。有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和崇宁元宝三种。 崇宁通宝当十型,钱文为徽宗亲书,所以又其为御书钱。
大观通宝钱是徽宗大观年间铸造的,相传其时有人夜观星象时突然发现彗星闪过,叹为观止,徽宗以为是祥瑞之兆,故而改元,再而铸钱。
鉴别 ***崇宁通宝是宋徽宗时期比较重要的钱币之一,目前市场上作假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改刻,就是用普通钱币改刻成珍贵钱币。另外一种就是造假。
如是用 *** 跟真币比较,就不难发现首先从文字上看,就没有瘦金体的刚劲有力,也缺乏御书体的那种大气。
再一个是看它的铸造,真钱币铸工精湛,在放大镜下也很难看出砂眼,而 *** 币的质地比较粗糙,没有质感,就是不用放大镜也能看出它的砂眼。
另外,就是看钱币的锈色。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红斑绿绣黑漆古)
总结(收藏建议)宋钱存世量较大,版别众多,因此市场收藏价格高低因版别的变化而高低不一。崇宁和大观通宝(普品)在宋钱中属于中等价位,价格约在50元上下。但因为这两种钱币币型较大,铸造和钱文均十分精美,自身条件具备很多可炒作的空间(御书,瘦金体),虽存世量较大,但目前价格相对偏低,后期建议可重点针对其中美品进行收藏,相信后期价格会有更大提升的空间。(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逆水寒如何充点卡划算?
逆水寒充点卡划算的步骤如下:
逆水寒铜币购买点卡 *** 作一:玩家需要准备足够的游戏铜币。没有足够的铜币是无法进行元宝购买的。
逆水寒铜币购买点卡 *** 作二:打开逆水寒“艮岳奇珍”的寄售功能。这里可以使用铜币购买元宝。
逆水寒铜币购买点卡 *** 作三:打开“艮岳奇珍”寄售功能以后,玩家在下方的“购买元宝”区输入元宝数然后点击购买即可。
注意,这里使用铜币购买的元宝都是绑定元宝。只能用于购买“艮岳奇珍”里的道具。而不能在用来购买铜币了。
逆水寒铜币购买点卡 *** 作四:玩家购买到足够的绑定元宝以后,继续点击“艮岳奇珍”点卡选项。进入点卡功能界面选择点卡数进行购买。
购买点卡道具以后,道具会直接发送到角色的包裹内。点击点卡道具即可增加角色的时长。
可为何仁宗去世不到80年就发生了靖康之役?
宋仁宗死于1063年,距靖康之役1127年北宋灭亡,足足有64年之久,相隔半个多世纪,我认为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必然联系,八杆子打不着边的。
宋仁宗在位42年,被誉为“千古仁君”,开创一代“仁宗盛治”。他为政清明,善于纳谏,从善如流,性情温和,为人仁义,知人善任,边疆基本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仁宗时代聚集着许多名臣,如韩琦、富弼、欧阳修、晏殊、范仲淹等,这些名臣不仅为政出色,诗文个个了得。仁宗朝可谓人材济济,名臣辈出,天下尽知。
可是,试问经过64年后,皇帝都换了好几任了,仁宗朝的名臣们早就驾鹤西去不知多少年了,他们在仁宗一朝基本圆满地完成了历史使命,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又有谁能管得了身后事呀?所以说他们与靖康之役有关联有点扯远了!您说呢?
北宋自公元96O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到1127年靖康之役导致北宋灭亡,享国167年,经历了从强盛到衰弱的漫长历史进程。
靖康之役,也称靖康之难,靖康之耻,靖康之变。是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钦宗靖康二年,即1127年发生的灭国之耻。靖康之役的发生原因很多,后世的历朝历代都有评说,大抵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王安石变法。这个由王安石背锅的论调在南宋、明代很盛行。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是指宋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打破了原有的秩序、法度,造成原来的朋党之争演变成新旧党先后执政,朝庭内耗不断,把好好的江山折腾坏了,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王安石变法,本意是为国家变法图强,增加国库收入,初衷看似不错,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实则朝庭的政策落实到下面,早就变形了,亦可看出政策制定者轻率,没有充分调研,了解政策实效。因为当时的旧党都被贬谪,就剩王安石 *** ,他们一手遮天,反对声音都被扼制,最终政策到底层,出现了诸多现实问题,造成了与民争利,老百姓不堪税负、利息盘剥,大量弃地 *** 现象,社会矛盾越来越明显。
二、北宋“重文抑武”政策。北宋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开始,“重文抑武”一直贯穿北宋朝,导致当权者全是文官,武官根本没有地位。对外武备松驰,虽说没有唐朝的藩镇割据之大患,似乎北宋内忧不存在,但造成外患频频,因为不重视武备,一旦外族侵扰,军队的战斗力不堪一击,一般只好以守城为主,最后几乎都是求和为上,上贡纳岁币是免不了的,长期下去,危机重重,眼看着周围几个邻邦一天天坐大,如狼似虎地盯着宋这块肥肉。
狄青为武将,有功,智谋双全,却屡屡被文臣参奏,不为皇帝重用,如欧阳修曾力主仁宗弃用狄青,说他身为武将知晓 *** ,对朝庭不利,这种高级有功的武将都不容于朝,可见北宋“重文抑武”政策深入骨髓。
三、宋徽宗与权臣决策错误。跟宋仁宗重用一大批名臣完全不同的是,这位书画诗文一流的宋徽宗却重用蔡京、童贯等一些奸臣,导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当时宋徽宗与权臣的目的是收复幽云十六州,这个十六州是被辽国吞了去的,是北宋朝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心病,宋徽宗却在权臣的鼓动下,做出了联金攻打辽的决策,以图雪耻,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立个举世大功。
世间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不仅北宋这边如意算盘落了空,只讨得一半州回来,还竭力举国庆功,沉浸在末世的狂欢中。谁承想,在联金攻辽的战事中,被虎狼之心的金国瞧出了宋军的虚弱,萌生了攻宋的打算。金国便在1125年灭辽后,借口宋朝收留了一名辽逃亡的将领,分东、西两路进攻北宋,并很快直逼东京。
四、东京保卫战,本该君臣同心,众志成城,徽宗及钦宗却一味乞和,把主战的李纲等调走,最后导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1、 *** 次东京保卫战以宋胜利结束。
北宋得知金国分兵两路向东京而来,满朝文武大臣吓得不知该怎么办,只有太常少卿(掌管礼乐和祭祀的官)李纲坚决主张抵抗金兵。
宋徽宗看到形势危险,便宣布退位。不久带着2万亲兵逃出东京避难去了。宋钦宗即位,起先把李纲提升为兵部侍郎,并且下诏亲自讨伐金兵。在李纲主持下的东京保卫战中,先到的东路金兵被击退,金兵退走了。
2、主和派得势,形势反转。
哪料西路的金兵却不肯罢休,加强攻打太原,宋钦宗在投降派大臣的怂恿下把李纲调到太原,兵败后又把他调往南方。最后,太原城在被西路金兵围困了8个月后,城破。
这时金太宗下令金兵进攻东京,东、西路军在攻下太原后继续南下,守卫黄河的13万宋军被金兵的虚张声势所吓倒,纷纷逃命,如此这般,金军不费一刀一枪顺利渡过黄河,没有多久便赶到东京城下,遂猛烈攻城。
3、东京城破,靖康之变,北宋亡。
形势急转直下,这时东京城里只剩下3万禁军,也是七零八落,差不多逃亡一大半,眼见各路勤王兵不至,宋钦宗只好求降。宋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押着被俘虏的宋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和皇族、官吏二三千人,满载着搜刮去的财物,回到北方去,北宋王朝宣告灭亡。
五、结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是浩浩荡荡向前进的,历代王朝的兴起、消亡等原因各有不同,但细细分析,总能找出几点原因来,不过后世人评价大抵众说纷纭。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本人查阅了北宋相关史料,金国灭宋的东、西路军首领的人物生平介绍等,如有不妥,敬请见谅。@长之安兮
图片来自 ***
喜欢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