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卦详解-如何看待周易的价值
艮卦详解,如何看待周易的价值?
《周易》并非周文王一人所做。是有伏羲做八卦、周文王做卦爻辞、孔子做易传。
据严谨的考据,是周文王做卦辞、周公做爻辞。由于周公旦是周文王之子。周公也是根据父亲遗教,做的爻辞。我们可以笼统的说,卦爻辞是周文王所做。周公制周礼。商王朝原始、野蛮、落后。而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社会最进步的是周王朝和北洋 *** 时期。
正如鄙人在《左传》札记中所言。周王朝人与人相对平等、人民没有丝毫奴性、 *** ,人民有批评政治的权力、执政者对人民有敬畏之心,忠于人民。
此外,周王朝已经有立法为民、司法 *** 、疑罪从无、不罪无辜的法治思想。
在司法实践中,周王朝已经有今天英国、美国的陪审团制度。
西周原来是西方一个蛮夷。周文王却能做为《易经》做卦爻辞,周公制定领先世界两千年的周礼。让人匪夷所思。
鄙人有一个大胆的臆测:地球人可能是外星人的试验品。人类社会在思想制度上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是被外星人启发。如黄帝、仓颉等先祖,可能被外星人启发。周文王、周公也可能受外星人启发。
外星人可能类似于《三体》中,歌者文明一样先进。人类的每一次巨大进步,可能是类似于《2001太空漫游》中,原始人触碰了外星人的碑状黑石。
在《2001太空漫游》中,外星人的黑石,是开启人类巨大进步的动力。
在神州大地的伏羲时代。开启华夏文明进程的钥匙,是河图洛书——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位于洛阳市王城公园的河图洛书图案】
三国名将邓艾的死?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邓艾的结局,正应验了这句话。
公元264年,卫瓘让护军田续快马加鞭追至锦竹,把囚车里的邓艾父子就地处决。三国时期战死和意外身死的名将无数,例如:周公瑾,关云长,孙策等等,但众多的名将中,每每说起邓艾之死,都会令人五味杂陈。
寒门出身的邓艾,在灭蜀一役中居功至伟,可以说没有邓艾奇袭阴平关,司马氏根本无法兵临城下,让刘禅开城投降。可是邓艾立下如此大功,却遭到了钟会的诬陷,最后死于田续之手,
儿子尽皆被诛,族人被流放至西域,后世许多人曾为邓艾叫冤,但如果细数邓艾的生平,会发现邓艾有如此的结局,纯属是咎由自取,怨不得他人。
邓艾到底做了什么?
邓艾有此结果,正验证《无间道》一句台词:“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邓艾没想到,正是他当年的所作所为,一点一点把自己推向了深渊,要说邓艾干了啥,首要回顾一下邓艾的前半生经历。
邓艾是荆州新野人士,他的家族是新野的一个大族,可惜邓艾年幼丧父,不过由于家族的关系,童年邓艾还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公元208年,曹 *** 夺取荆州,导致邓艾随着族人北迁至汝南屯田,年少时的邓艾为了生计,成了放牛娃,不过少年时期的邓艾,少年时的邓艾立志要出人头地。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成年的邓艾虽然胸怀大志,但因为口吃,说话不流利,被屯田都尉打发到一处仓库,成了看粮草的小吏,但毕竟有了稳定的饭碗,邓艾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干了20多年,由于成绩优异加上资历,后被晋升为典农功曹,
公元240年,同僚没想到,说哈结结巴巴的邓艾,一夜之间就邓艾发迹了,短短三年的时间,邓艾从一名典农功曹,晋升为征西军事和南安太守,成为了坐镇一地的封疆大吏。
40多岁人到中年的邓艾,为何会突然发迹?
原因就在司马懿,当时司马懿为了防备东吴和蜀汉,想弄清楚那些地方适合屯田,增加魏国的粮食产量,典农都尉接到命令后,便指派邓艾去实地考察。
谁也没想到,邓艾考察完,竟然给司马懿提交了二个中肯的建议,司马懿看了邓艾的建议,明白邓艾建议的价值,不但非常的满意,立刻着手实施。邓艾也因为被司马懿赏识,一手把邓艾提拔起来。
邓艾迎来了事业的春天。邓艾心知没有司马懿这个伯乐,他终身的成就不过就是屯田小吏而已,因此司马懿、司马师在世的时候,邓艾对司马家是鞠躬尽瘁,屡挫姜维、安抚羌人各部,以靓丽的成绩单报司马家的知遇之恩。
邓艾也因为战绩彪炳被司马师封为城乡侯,代行安西将军,此时的邓艾是位极人臣,成为了司马师的左膀右臂。
这样看邓艾前半生似乎很完美,但邓艾没预料到,命运的转折来得如此之快。
正元二年,才48岁的司马师突然在许都去世了,由于司马师没有儿子,司马昭接管司马家的大权后,邓艾地位没变,而且官职还不断上升,
但邓艾却忘记了一句名言: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明面上司马昭对邓艾是推心置腹,但实际上司马昭却不把他当心腹来看待,
邓艾也逐渐被司马昭边缘化,连同僚都感到邓艾被故意冷落,可邓艾却不这样认为,依然我行我素,由于后知后觉的邓艾,一次公然在朝堂上反对司马昭的提议,让司马昭极为难堪。
原来司马师去世后,朝堂内那帮忠于曹魏的大臣,与皇帝曹髦联手给司马昭摆了一场鸿门宴,以曹髦的名义,请司马昭进宫赴宴,席间两旁埋伏数百甲士,打算把司马昭剁成汤羹。
但是曹髦一伙走漏了风声,有人把消息告诉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先下手为强,把曹髦和一众忠于曹魏的大臣全给除掉。
虽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的弑君也是无奈之举,但依然引来了朝中大臣的非议,毕竟名义上司马昭依然是曹髦的臣子。
面对门阀世家的质疑,司马昭不能让此事持续发酵,因此,司马昭想伐蜀之战,建立一个不世军功来正名,同时震慑朝堂中的宵小。
由于伐蜀之战事关重大,特别是魏国许多名将,都知道姜维的厉害,因此司马昭提出伐蜀时,遭到了魏国大部分文臣武将的极力反对,唯一猜透司马昭心思的只有钟会。
见只有钟会一人支持自己,司马昭是相当的尴尬,于是他想到了一个人,这人就是邓艾,因为邓艾常年和蜀汉,并且战胜过姜维数次,同时邓艾在魏军和朝堂中的威信很高,只要邓艾站在司马昭一边,打包票伐蜀之战能完胜,那么群臣肯定不会再有异议。
最重要的是,邓艾是司马懿一手提拔起来的,完全可以说就是司马家的家臣,因此司马昭相信邓艾肯定支持他,
可结果呢?让司马昭大感意外,邓艾回朝后竟然没有揣摩司马昭的为何要伐蜀,反而是公然地上书,此时并不是伐蜀更佳时机,司马昭给了好几次机会邓艾,邓艾依然坚持己见,可把司马昭给气坏了!
见邓艾不识抬举,司马昭既无奈又气愤,但此时他需要邓艾的支持,所以他并没有处置邓艾,而是悄悄地让师纂告诉邓艾自己的想法,邓艾权衡再三,最终还是答应司马昭出身伐蜀!
《晋书》: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帝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
邓艾没想到,此举成为他结局的导火索,其后在伐蜀的数次战役中,聪明一世的邓艾,却接连犯糊涂,一错再错下导致被死于宵小之手。
伐蜀战役中邓艾完全没想到,自己会开罪了三种人,而邓艾最终结局正是与三类人息息相关。
一:底层将士
邓艾作为一代名将,本应该是体恤将士,可是在伐蜀一战中,邓艾接连犯糊涂,造成了两处大错,
1:他为了取得奇袭阴平关,不顾魏军将士的生命,毅然下令让众将士滚落险峻的悬崖,看着陡峭的悬崖,魏军将士明白这一去很可能是九死一生,因此将士们都很不情愿,甚至部分魏军将领拒绝执行邓艾的命令。
其中之一将领就是送邓艾归西的田续,对于田续的抗命,邓艾并没有将他就地处决,而是在大庭广众下,对他严厉的责骂,虽然最终田续勉强答应了邓艾,一起跳下悬崖,但田续因此对邓艾心生不满。
不过这还是一个小插曲而已,毕竟跳下悬崖后,魏军的将士同仇敌忾,以少胜多地战胜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神话,但邓艾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为了彰显战功,也为了震慑蜀军,
邓艾竟然魏军将士,把战场上蜀军和魏军将士遗骸,堆成一座“京观”,纵观整个三国,大小战役无数,但堆砌的“京观”唯有邓艾一人,
而他不顾胞泽之情,还拿自己人堆“京观”举动,彻底寒了魏军将士的心,同时魏国大臣们对他的做法颇为诟病,就此邓艾失去了魏军将士的支持,为他后来被田续诛杀埋下了伏笔。
二:蜀汉群臣和门阀世家
不知道是否胜利来得的容易,导致邓艾心态飘了,邓艾对着蜀汉大臣又犯浑了,他完全没和钟会商量,甚至没给司马昭打声招呼,接纳了刘禅归降后,就自作主张的上表封刘禅为扶风王,封刘禅的儿子为魏国的侯爵等等。
并且对蜀汉的大臣们更是有些居功自傲,面对蜀汉的群臣,他大言不惭地说,要好好感谢他当初手下留情,没有赶尽杀绝。
甚至还不把蜀国的大将军姜维放在眼里,说姜维不过尔尔,不值一提,这种公然瞧不起蜀汉文武大臣的言辞,在外人看来完全是一种傲慢,
但邓艾忘记了一点,,东汉到三国时期讲究门第,邓艾是寒门士子,敢这样的藐视蜀汉的大臣与姜维,完全忽视了他们后面的世家,这样的做法被魏国和蜀国的望族眼中,完全是一种挑恤。邓艾在蜀汉的傲慢言辞和独断专行,得罪了底层将士,又得罪了门阀世家。
三:主帅钟会和司马昭
司马昭本来想伐蜀为自己树立威信,以一件连司马懿都办不到的奇功,来堵住魏国大臣的嘴,为最后禅让做铺垫,可对于伐蜀,当初邓艾三番五次的推搪,因此司马昭才让钟会主持伐蜀事宜,
邓艾作为副将配合钟会伐蜀,钟会命邓艾和诸葛绪为偏师,左右两翼齐头并进,让姜维左右无法兼顾,钟会主力攻取汉中后,被姜维阻挡在剑门关下,此时的钟会进退两难,司马昭也不想功亏一篑,打算让钟会撤回来,毕竟拿下汉中已经是奇功一件。
在这节骨眼上,邓艾却想出奇兵,还力邀同为偏师的诸葛绪一同走阴平道,诸葛绪拒绝了邓艾的建议,与钟会会合,其后钟会为了独揽军功,设法将诸葛绪押回洛阳,可钟会却没想到,他辛辛苦苦的和姜维对垒,
却被邓艾摘了桃子,邓艾不但奇袭阴平关成功,还以较少的兵力包围了成都,接纳了刘禅的投降,这可把钟会给气坏了,但邓艾建了奇功,司马昭是开心不已,此时钟会虽然郁闷,但毕竟他是主帅,也不好发作。
邓艾建立了奇功后的种种行为,让一直很郁闷的钟会看到的曙光,一肚子诡计的钟会想到的一个办法,悄悄的修改了邓艾和司马昭互通的书信,而此时邓艾还被蒙在鼓里,犯下最后一个大错。得罪了司马昭。
本来对于邓艾自作主张的上表封刘禅为扶风王,司马昭鉴于邓艾功绩太大,仅仅是回信说句“事当须报,不宜辄行”来提醒邓艾,反思要知道分寸,有事相互之间要商量,别忘记了司马昭才是老板。
可邓艾却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理由,并且搬出了春秋大义来为自己辩解,这样的做法让司马昭起了疑心,此时钟会密报邓艾有异心,由于钟会是司马昭的心腹,加上邓艾之前的种种行为,司马昭相信钟会所说。让监军卫瓘拿下邓艾押回洛阳。
卫瓘开始还是比较顾忌邓艾,因为邓艾掌管的一支精锐的魏军,但卫瓘没想到邓艾会如此不得人心,他私下召集众将领,表示此行是来抓拿邓艾的,邓艾手下的将领们不但没人去告诉邓艾,反而个个都想抓住邓艾立头功。
最后在田续的争取下,卫瓘让他带人去大营抓拿邓艾,田续抓拿邓艾顺利的让卫瓘都很惊讶,卫瓘没想到,就怎么轻而易举的抓住的邓艾父子,完全是不可思议,巧合的是邓艾诛杀的地方正是他筑”京观“的锦竹,
邓艾的结局,表面上看是钟会妒忌造成的,可归根结底,就是他情商太低。正是魏军将士,门阀世家,蜀汉君臣,还有司马昭、钟会的相互作用,邓艾才有此结局,而临终那一刻的邓艾,依然还搞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还感叹白起的事为何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可见创立了不世之功的邓艾,最终却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和他人无关。
邓艾给我们警示一个道理,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首先人必须要谦虚和低调,特别是在获得巨大成功时,更需要低调行事,切忌给人一种嘚瑟的感觉,这会引来你的朋友和同事能力反感。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朋友、领导、同事和下属的支持!如果我们千方百计追求成功,不顾下属和同事的感受,不听取领导的意见,我们可能会取得短期的成功,最终的结果和邓艾一样。
无论是生活和职场,要懂得小心驶得万年船,同时时刻记住郑板桥这幅对联: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十二生肖中唯一不是动物的龙?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问得好,十二生肖中的龙跟本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幻想动物怎么怎么就挤进来呢?这一直在人们心中是个迷,正因为是迷团在民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我们分析一下,十二生肖是跟据十二地支五行排布四方,与十天干轮流配合,组成六十甲子并配纳音五行,这样十二生肖在每个生肖轮流出现五次,正好完成六十一甲子的说法。但十二地支(生肖)每次配备天干不同,及纳音五行也不同,每位值年生肖都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详解一下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我们要知道十二生肖代表十二地支在运作,那么十二地支是有五行的,水木火土金是十二地支的秉性,分布四方,东南西北又分五行,木火金水,是十二地支属地。这样我们知道十二地支分布的大概情况。现在让我们的下先贤们用十二地支在太极八卦分布就更详细了,八卦定位:乾坤艮巽,震兑坎离,分布八方,各属五行,北方为坎五行为水,为冬季,东北为艮五行为土,为季节变换之地,东方为震,五行为木,为春季,东南为巽,五行为木,为季节变换之地,南方为离,五行为火,为夏季,西南为坤,五行为土,为季节变换之地,西方为兑,五行为金,为秋季,西北为乾五行为金,为季节变换之地。这样我们知道了八卦定局,五行和季节,但是这还不够完善,六十甲子是有天干和地支组合而成的,是缺一不可事情,那么十天干就的布局四方,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布东方为木丙丁布南方为火,庚辛布西方为金,壬癸布北方为水,戊己随艮坤,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亥子丑布北方为水,寅卯辰布东方,为木,巳午未布南方,为火申酉戌布西方为金,这样地支天干组合运行六十甲子。但是十二地支各有五行属性,如下,亥子水,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丑辰未戌土,
十二地支与十天干分布八卦我们就一目了然,北方壬子癸,属水,东北丑艮寅属土,东方甲卯乙,属木,东南辰巽巳,属木,南方丙午丁,属火,西南未坤申,属土,西方庚酉辛,属金,西北戌乾亥,属金。十天干,十二地支在八个方位布局从而完善了八方五行四季定位,十二地支又承担十二月份,十二地支又分配十二生肖。
十二地支月份与十二生肖详解如下。
我们知道我国农历每年以正月为一年之首,十二地支以寅月为首,那么寅为正月五行为木,属相为虎,二月为卯五行为木,属性为兔,三月为辰五行为土,属相为土,四月为巳五行为火,属性为蛇,五月为午,五行为火,属相为马,六月为未,五行为土属相为羊,七月为申,五行属金,属相为猴,八月为酉,属相为鳮,九月为戌五行为土,属相为狗,十月为亥,五行属水,属相为狗,十一月为子,五行属水,属相为猪,十二月为丑五行土属相为牛。又丑辰未戌为四季土,又是四墓库,丑为金库,五行为湿土,辰为水库,五行为湿土,未木库五行为干土,戌为火库五行为燥土。我们的祖先先贤们很有智慧,用他们超凡的想法,跟据动物五行来搭配十二地支由利于后人记起就是十二生肖的来源。
子为水,为黑夜,鼠喜欢夜半行动,故子为鼠,丑为土,为夜半一至三点,(牛与田间耕地有关),正是吃饱休息时间,故丑为牛,寅为木,三至五点黎明时间,老虎在树林安全时间,故寅为虎。卯为木,为日出之时,五之七点,兔子已经出来了觅食故卯为兔,辰为土,为七至九点,要知道这是我们主要话题,一个没有实在性动物出现在十二生肖中,有他一定道理,辰五行属土,又为水库,可见两种五行,先贤们在想,用水里动物能适应地上生活的动物,不可能是乌龟,所以最后用神物龙来做十二生肖守护神。因龙能入水上天,在易经中有濳龙勿用,和飞龙在天。其易意极深,又辰属巽卦巽为风,故有龙舞风云,施雨而甘露,万物详和之象。故辰为龙。其它生肖以后再做详解……。在民间还留传着十二生肖各种各样的美丽神话传说,十二生肖守护神每年轮流值班维护天下和平和正气能量,让天下万物永享太平。
怎样把握易经中卦与爻的逻辑关系?
一、数量对称平衡关系
64卦都是二进数。没有二进制,就没有计算机,没有计算机就没有现在的信息社会。二进制对人类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不可估量!
二、阴阳对称平衡关系
64卦都是二进数,阴爻(- -)为0,阳爻(—)为1;阴阳消长为数量增减。计算机的原理永远都是做加1或减1运算。
64卦中坤卦为六个阴爻(- -),
即二进制数为(000000),十进制数为0;
乾卦为六个阳爻(—),
即二进制数为(111111),十进制数为63。
从坤卦至乾卦,其实是0+1+1+1+1+1+…+1=63,即从坤卦至乾卦,每一卦都是递增加1,加到63即为乾卦。阴阳(- -,—)变化,即数量(0,1)变化;阴阳就是数量,数量就是阴阳。
《易经》64卦,即64个卦,分为32对,每对卦既阴阴(- -,—)对称平衡又数量对称平衡。下面是笔者多年研究的成果,奉献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