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计时图-阳历时辰划分

admin2023-03-05 12:42:5216

干支计时图,阳历时辰划分?

时辰的计时本来就是按阳历划分的。是按阳历的时间每两个小时分出一个时辰,再用干支给每个时辰取个名字。

比如11点至13点是一个时辰,这个时辰是午时,那么它的地支就是午,天干以日上取时法,用当天的天干推出时辰的天干。

干支计时图-阳历时辰划分

11点是什么时辰读什么?

是巳时辰,巳读sⅰ,四声,与“四”同音。已时是十二时辰的第六个时辰,从上午9点到11点,计两个小时。时辰是我国传统的记时 *** ,古人将一昼夜分为十二等分,每个时间段为一个时辰。古人又根椐十二生肖动物出没的特点和人们的生活习俗,将十二时辰与十二生肖相对应,已时对应十二生肖蛇。

干支计时图-阳历时辰划分

什么叫丁卯时?

“丁卯时”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又来用以纪时的专有名词。

古人用10个字,专称“十天干”,与另12个字,专称“十二地支”干支两两对应后,形成了60个专有名词,俗称“六十花甲子”。然后通过将这60个专有名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依次出现的使用 *** ,不单用以纪年,也用来纪月,纪日,计时。这一点,我们通过翻看老皇历,就可以得到充分地了解。

正月用什么纪年法?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因此又称为“十天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 *** 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天干地支中十天干是否具有天文意义?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

干支计时图-阳历时辰划分

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 *** 法。六十年一个轮回。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所以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 *** 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巳宫有翼、轸二宿;午宫有柳、星、张三宿;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昴、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又藏有二十八星宿,其意义也是来源于此。

远古时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阐述天地人。从文献记载来看,太古时代就已有天干地支,其中十二地支分别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天干地支,是应用易学在实践方面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通过它来认知。

所以,天干地支中十天干不仅具有天文意义,在中国的科技、历法、计算、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有深远且广博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