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魂图片-火葬后的一些流程习俗有哪些
干支魂图片,火葬后的一些流程习俗有哪些?
2016年,应邀参加发小母亲的葬礼,清楚地记得火葬后的各种流程和习俗,下面为大家详细解答去世后应该注意的事项。
人去世后,火葬后的流程和习俗还有各种证明,应该怎么办理顺序是怎么样的,丧事期间应该注意哪些,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一个环节出错,不仅领取死亡丧葬金有影响,还会面对亲朋好友的指桑骂槐,甚至朋友也会看笑话。
参加葬礼的事迹2016年发小的母亲不幸去世,原因是突发脑梗,经过医生的抢救还是死于多种并发症,后来医院通知了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前来运送遗体。
此时留在医院的亲属,需要为逝者穿寿衣,并且清理遗体,然后拿着 *** 为逝者办理死亡证明,此时很有可能补缴费用,因为一般在抢救室病人账户的余额是不够用的。
然后需要有一名家属跟随工作人员一起去殡仪馆,办理火化的流程和挑选丧葬用品,这里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要听从殡葬导购人员的销售,一方面是价钱太高,另一方面是完全不需要那么多物品。
就在这时我接到发小的 *** ,准备起身前往医院,但发小告诉我第二天早上来家即可,等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我来到朋友家里。
这时在哪里购买的寿衣,店铺老板会来家里设置灵堂,要是没有疫情还会在家属院设置灵棚,整个费用2000~3000元,事后还要给两盒烟,这是规矩。
等到灵堂设置好以后,老板还会询问是否需要老董,如果需要老板会介绍,我们这里一天100元,事情过后还需要一条烟两瓶酒作为感谢。
一般丧事办理时间是3~7天。发小母亲去世办理丧事的时间是三天,期间我们属于帮忙人员,其中包括:打扫卫生,打杂,收礼金,不忙的时候就在楼下斗地主,但绝不会守灵,因为守灵是家属应该办的事。
等到第三天安葬的时候,我们这些帮忙人员充当司机,拿花圈,烧纸,到达殡仪馆以后,一切听从老师指挥,不过大家一定要记住:灵堂叫动灵,灵棚叫起灵。
下葬那天食品罐由逝者女儿摔,盆由儿子摔,照片和牌位由长孙和次孙抱起,扛翻由次子拿,出行的顺序:扛翻-遗像-牌位-盆-食品罐。
然后在车上由次子撒路钱,路过十字路口或者小路口都需要,但一定要注意纸钱需要规划好,一定得坚持到殡仪馆。
请老懂的好处请看懂可以和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联系上,一方面可以少花些钱,另一方面确实有好处,比如:火化都想 *** 时间,哪怕是时间能靠前一些也好,如果没有老懂是不可能加塞的,有中间人只需要花100~200元。
整理仪容也只需要100~200元,但期间可以带亲属提前观看仪容,那种近距离观看,而且领取骨灰的时候还有非常多需要的地方,他们都非常了解。
等到殡仪馆的事情结束,亲朋好友坐车一同前往公墓处祭拜,在这期间不可以走原路,达到公墓后由公墓殡葬人员接待。
此时会有一名员工为抱骨灰盒的亲属打着黑伞,顺序还是不变,在到达墓碑的时候需要注意一点,如果需要开馆埋葬,由亲属拿着类似锤子,圆木的物品敲打三下,然后工作人员才可以起棺。
并且把陪葬品一同放置墓地,逝者长辈和平辈如果还在世,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达成一致时重新将墓地封好,最后烧纸,金山银山,摇钱树,摆贡品,放遗像,亲属磕头,朋友鞠躬。
这一切全部完成后,宴请亲朋好友,致次整个殡葬流程基本全部结束,剩下的就是过头七,一年,三年。
然后就是拿着所有的证明,到民政局领取逝者的死亡丧葬费。
最后我想说葬礼流程复杂简单,整个文章表达得不是太通顺,但都是殡葬流程和应该注意的事项,不过也不要太过伤心,毕竟活着的人还需要勇气活下去,尘归尘土归土,生前孝顺老人比风风光光的办理丧事要好的多。
孙悟空为何差点命丧三条火龙之手?
“三条火龙”,网上流行的解释是贪、嗔、痴三毒,这是一种解释。
《西游记》解读,还有一种用道教内丹学(全真道)、易经、民间宗教(融合了佛道观念)来解释。
“三条火龙”是在阴阳二气瓶里的,明显和道教有关,可以理解成道教的“三尸”或者“三关”。
《河图纪命符》:“三尸之为物,实魂魄鬼神之属也。欲使人早死,此尸当得作鬼,自放纵 *** ,飨食人祭拜。每到六甲穷日,辄上天白司命,道人罪过,过大者夺人纪,过小者夺人算。故求仙之人,先去三尸,恬淡无欲,神静性明,积众善,乃服药有效,乃成仙。”
《太上三尸中经》云:“常以庚申之日,上告天帝,以记人之造罪,分毫录奏,欲绝人生籍,减人禄命,令人速死。死后魂升于天,魄入於于,唯三尸游走,名之曰鬼。”
所以,道教修炼要“除六贼,灭三尸”, *** 之一是守庚申,《神仙守庚申法》云:“常以庚申日彻夕不眠,下尸交对,斩死不还;复庚申日彻夕不眠,中尸交对,斩死不还;复庚申日彻夕不眠,上尸交对,斩死不还。”
“三条火龙”出自第七十五回《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主还归大道真》,为了对付三条火龙,悟空动用了观音给的三根救命毫毛,而且是唯一使用的一次。
不要一提到观音菩萨,就想到佛教,《西游记》里的佛教,已经丹道化了,观音菩萨本来对应道教里的慈航真人,道教对“三尸”的一种解释就是贪、嗔、痴,当然也可以说是道教抄袭佛教。
在民间宗教中,守庚申就和观音菩萨有关,民间有庚申会,虽然诸佛都提到了,但是强调的还是观音,在《庚申宝卷》中说是观音菩萨传下了一系列《庚申经》。
至于为什么避火诀可以对付普通火蛇,而对付不了三条火龙,那可能是因为三条火龙代表高层次上要破的“三关”,而炼丹时意念为“火”。
阴阳二气瓶可以说是阴阳鼎,“三关”的说法中有一种是“督脉三关”,指人体背部沿脊柱 *** 分布的三处关窍,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所以也叫“后三关”。要想通过丹道修炼达到周天开通,首先就是要冲开督脉三关。
玉枕关在人的脑后,这就是为什么三根救命毫毛要放在悟空的脑后,而给阴阳二气瓶钻眼,可能指的是“玄关一窍”,那是修炼时候的关键,也可以指尾闾关,尾闾关在身体下边。
孙悟空是水中金、金公、心猿,所以七十五回“心猿钻透阴阳窍”。也有把脑后的三根救命毫毛解释为乾卦上三爻,乾为金,可以为金刚钻,钻透阴阳二气瓶,也有用禅宗的“后三三”来解释的,当然禅宗的说法也被道教内丹学借用。
解释很多,要点是能否贯通,比如说,为什么三根救命毫毛是观音从玉净瓶里的杨柳摘下的三片叶子变的。
当然也可以说这些解释是穿凿附会,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为何西游记中唐僧十四年才取到真经?
很多人说,十万八千里路,唐僧花了十四年才走完,实在太慢了点。因为稍微计算就能知道,唐僧平均每天才走20里路左右。这个速度,可能还不如今天大多数徒步健身的大爷大妈。要知道,唐僧不是徒步,他可是骑着白龙 *** 。白龙马乃是真正的龙驹,放在今天比超级跑车还超级呢,这个速度是不是太慢了点?
是啊,十万八千里路,怎么会走那么久呢?
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十万八千里路是一个虚数,不是实数,只是用来形容取经路途遥远而已。
比如观音菩萨化作一位 *** ,给唐僧一顶里面有紧箍的帽子,让他制服孙悟空时,她还告诉唐僧,到西天还有十万八千里路。那时候,唐僧已经过了两界山,离开大唐地界了。而后来到五庄观,孙悟空还说十万八千里路,十停中还不曾走了一停,尽管这话有夸张之嫌。
了解这一点,再来说取经时间问题。
首先,西行之路要翻山过河
我们今天交通十分发达,到处都有铁路、公路,很少会走荒山野岭,想象不到古代的道路有多差。当然古代也有直道、官道(类似于今天的高速公路),但是唐僧西天取经时没有直道可走。
我们看唐僧所经历的难关就知道,他经常走的是山野之间。
比如在黑风山遇到熊虎,在双叉岭遇到老虎,在黄风岭遇到黄风怪,在盘丝洞遇到蜘蛛精等等,这些都是发生在荒山野外。还有在鹰愁涧遇到小白龙,在流沙河遇到沙和尚,在通天河遇到灵感大王等,这些都是发生在过河渡水之时。
也就是说,唐僧走的路,很多都是山野、江河,而不是一路宽敞大道。
这其实是难免的,唐僧也想走宽敞大路,也想经过县城、国都,那样不仅安全,吃饭化斋也会很方便。然而这又不太现实,因为西行之路虽然不能笔直,却也要尽量走捷径,能翻山就翻山,能过河就过河,不然就会绕很远的路。
比如要过狮驼岭,事先太白金星还来告知孙悟空危险,妖怪强大等。唐僧想绕道走,孙悟空就告诉他不可能绕开。
长老合掌道:“徒弟,快赶上他,问他那里另有个路,我们转了去罢。”行者道:“转不得,此山径过有八百里,四周围不知更有多少路哩,怎么转得?”
也就是说,即便是直接走也有八百里路,如果绕着走,那就更远了。所以,明知道前方危险也只能强行过关,这就是捷径。
其次,唐僧不是天天都走路
一年365天,14年至少有5110天,那么十万八千里路,天天走的话,每天也就二十里左右。但是,这个算法有问题,因为实际情况是,唐僧不可能天天都在走路。
每次经过一个国家,唐僧要去国都面见国王,请求倒换通关文牒,得让国王给他盖章,他才能在人家的国家境内通行,否则经过城市无法过关。这一路上,唐僧经过很多国家,乌鸡国、祭赛国、钦法国、西梁女国、车迟国、宝象国、朱紫国、比丘国等,在这些国家盖章,都要花时间。
还有就是遇到妖魔时,如果顺利的话,可能一两天就能解决。如果遇到强大的妖魔,那么耽误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也很正常。
比如在火焰山、狮驼岭、五庄观、竹节山、小雷音寺等地,就耽误比较多时间。光是五庄观一难,就至少耽误了五六天。在玉华州中,孙悟空费劲心力降服了九灵元圣,还又花了几天时间,教三位王子武艺,然后才走。
这些都能说明,唐僧不是天天在走路,他经常要停下来克服难关。
事实上,唐僧这还算很快了。历史上玄奘法师取经,一万三千多里路,走了十七年才到。因为路途远,不知道路还经常迷路,常常面临生死考验,一路艰辛,常人是远远体会不到的。
你所在的城市代表性的地标是什么?
应“今日头条”的邀请,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阆中城市的地理位置与享有的美誉
我所在的城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阆中市(县级市),地处嘉陵江中上游。1986年被 *** 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县建市,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千年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国家5 *** 风景旅游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项殊荣;阆中既是川陕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红色文化之乡。
阆中城市可以说是推陈出新,特别是近40年来,其代表性的地标,年年都在建立中。
二、阆中城市地标的更迭
1、人民广场
40多年前,我是农村娃,年龄大概13岁左右,为想看一场电影,我与堂兄徒步15公里,从乡下农村来到阆中县城最热闹的人民广场电影院(大礼堂)看电影,那时候,县人民广场就是人们心中的地标。每一次进了城,都想用父母给的几角钱,买张电影票,到这里的电影院看一场电影。
记得那个时候,人民广场是比较大的土坝子,中间只硬化了约1.5米宽的人行道,广场东侧是一个硬化了的灯光球场,三边砌有石梯步供人看球赛,南侧是县 *** 大院,西侧是居民住宅小区,北侧是电影院。
当时的阆中人民广场就是整个县城中心,也是县城开大会和人们文化、娱乐和体育赛事的地方;人民广场是阆中人为之骄傲的地标,作为那时阆中的城市中心、休闲中心,人民广场承载了阆中人太多的往事和童年的记忆。
2、阆中华光楼
阆中华光楼又称“古镇江楼”,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阆中古城现存的楼阁中,华光楼建造最早又最宏伟壮观,又被称作"阆苑 *** 楼",是阆中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俗语云:“阆中有个华光楼,半截矗到天里头”。华光楼,根基稳固,文化积淀深厚,它横跨大东街南头,位于上、下华街之间,依临嘉陵江,正对南津关古渡。
清朝道光十九年毁于一场大火,现存为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十年内乱幸免遭拆除,占地2亩,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华光楼除底层为石砌拱券外,以上三层为全木结构,屋面为琉璃筒瓦,上有仙人塑像、屋脊宝顶等,工艺极为考究,并具有地方特色。
华光楼建于5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台基占地600平方米,南北向起拱形门洞,供行人通过;楼为三重檐歇山式盔状屋顶,盖翠绿色琉璃瓦,脊饰相当繁复,重脊套人、兽、鸱吻,正脊宝珠形顶高达3米,12个飞檐凌空,宝顶摩云;楼身通高36米,4柱直木,全系木结构,各层装花窗,并有回廊周匝;楼内有木梯可以层层攀沿,四周游廊挺出供人凭栏眺望;楼外左右,昔为商贾云集的闹市,金玉麟《夜登华光楼》诗云:“春城天不夜,人语市如潮。”这是当时阆中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
“嘉陵三千里,五城十二楼”,因各种历史原因,阆中古城只剩下华光楼唯一一座古楼,为了再现阆苑十二楼的风采,在华光楼内有能工巧匠 *** 的中天楼、凤凰楼、碧玉楼等古楼模型,以及内涵丰富的名人匾联。站在华光楼的北边,可俯瞰到保存完好的丹青城郭,在南边,可看到“嘉陵 *** 江山”的锦屏山风景区以及碧玉般的嘉陵江,是观赏远山近水的更佳去处。
3、阆中古城为“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
2020年11月18日,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古城荣膺“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
从2020年8月份开启投票活动以来,专家、学者、网友共同推荐了近千个成渝地区的文旅地标。在 *** 投票后,专家评审从文化内涵、旅游标识、艺术审美、创新创造、社会影响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给出综合评分,最终确定出“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榜单,其中包括阆中古城新地标。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主要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入选地标需要兼具自然与人文相融共生,推动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体现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
4、阆中新地标建筑——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作为四川县级市中,为数不多的本土大学,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已于2020年9月竣工投用。
该学院地处阆中市河溪街道,占地千余亩,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总投资20多亿元,校区建设依山傍水、景校合一。
教学区、实训区、运动区、滨河休闲区等七大功能区布局科学、典雅别致;“阆苑仙境”“锦绣嘉陵”“梨园春秋”“樱花飞雪”等十大景观匠心独运,卓然惊艳。一所按4 *** 景区高标准打造的山水书院。
该院是一所经四川省人民 *** 批准、国家 *** 备案的公办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 *** 所以“文化旅游”命名的高职院校。
学院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艺术设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6个专业及16个专业方向,致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文旅精英。
5、阆中新地标——水城塔
座落于城市新区水城旁的游乐广场上的阆中新地标——水城塔已于2020年12月开始亮灯。五颜六色的灯光,每晚亮起后,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阆中水城塔设计,聘请了国内知名 *** 设计机构,携手50位行业 *** 专家 设计而成!其中大部份拥有国内一线城市地标建筑设计经验。
6、阆中的公园
阆中曾经的公园,就是人民广场、西门河坝......只要是年龄大一点的阆中人,这些老地标的卡卡角角都能知道。
阆中锦屏山公园始建于明末清初,重建于1984年。逢年过节,都要到此,特别是我有了小孩后,更是喜欢带上孩子去锦屏山公园,对孩子来说,锦屏山公园就是她童年不可取代的回忆,现在长大了,虽不像童年那般向往,却也念念不忘童年在这个公园留下的值得回忆的地方,对我来说,由于近些年公园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环境更好、设施更全,有时还要去。
阆中是国家5 *** 风景旅游城市,拥有众多驰名中外的景点,锦屏山公园见证了阆中城市的发展,也是这个城市的缩影,陪着我们大多数阆中人从童年、少年步入青年和老年。
现在,阆中的滕王阁公园、白塔山公园、马哮溪公园、构溪河湿地公园、春节文化主题公园、阆中月半湾景区、城市内各大小公园......都成为阆中人经常去玩耍的地方;特别是春天,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每年有很多人去坐游船,带上帐篷和炊具到湿地公园去踏青、野餐。此外,阆中还有很多城市公园正在不断完善、建设中。而今的阆中人,如果要耍,是不愁找不到地方了。
阆中公园越来越多,每个公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随处可见的健身和运动设施及休闲区域,为市民提供了更佳的休闲娱乐场所,有效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阆中的旧地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更新或退出历史舞台,新地标和新时代也将带领阆中人民走向新的发展。
(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 *** ,版权归原创所有)
此文原创于2021年10月9日
龙岭迷窟剧中悬魂梯上的标记会不会是李淳风留下的?
悬魂梯的历史由来
这种二十三层的石阶,学名应该叫做“悬魂梯”,这种设计原理早已失传千年,有不少数学家和科学家都沉迷此道,有些观点认为这是一种数字催眠法,故意留下一种标记或者数字信息迷惑行者,传说中的悬魂梯,实际是一种非常厉害的机关术,但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譬如:墙壁、台阶、光线和幻影的配合等。
可能都涂抹了一种以远古秘方调配,吸收光线的涂料,更让人难以辨认方向,一旦留意这些而数学家则认为,这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数字模型,身处其中看着只有一道楼梯,实际上四通八达,月牙形的记号就是个陷阱,记号其实是在台阶上逐渐偏离,再加上这些台阶和石壁信息,就会使人产生逻辑判断上的失误,以为走的是直线,实际上不知不觉就走上岔路,在岔路上大兜圈子,到最后完全丧失方向感,台阶的落差很小,可能就是为了让人产生高低落差的错觉而设计的。
如果拿一个火把把梯子的全貌照出来,应该是这样的【如下图1】我想的是个"8"字形状的 跟前面有位同人想的差不多不过是有空间感的"8"字 就是一面高一面低的那种 出口 和入口没想出来在什么地方鬼吹里写的是 我和金牙先往下走,然后在胖子能看到的地方把金呀留下接着走 然后发先前面下房有烛光的而且他们三个身上都系着绳子 虽然绳子很长,但是按照iblv 的画法 再常的绳子也够戗能够用 所以空间上 一定不是特别大的地方还有一点就是因为黑,所以才找不到出口在什么地方的 如果有足够的亮光的话 说不定用眼睛看就可以看到 书里也写了 楼梯上有一种吸光材料 造成楼梯里一总很迷糊的感觉 8"字形状悬魂梯 悬魂梯的历史由来 这种二十三层的石阶,学名应该叫做“悬魂梯”,这种设计原理早已失传千年,有不少数学家和科学家都沉迷此道,有些观点认为这是一种数字催眠法,故意留下一种标记或者数字信息迷惑行者,传说中的悬魂梯,实际是一种非常厉害的机关术,但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譬如:墙壁、台阶、光线和幻影的配合等。 而数学家则认为,这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数字模型,身处其中看着只有一道楼梯,实际上四通八达,月牙形的记号就是个陷阱,记号其实是在台阶上逐渐偏离,再加上这些台阶和石壁,可能都涂抹了一种以远古秘方调配,吸收光线的涂料,更让人难以辨认方向,一旦留意这些信息,就会使人产生逻辑判断上的失误,以为走的是直线,实际上不知不觉就走上岔路,在岔路上大兜圈子,到最后完全丧失方向感,台阶的落差很小,可能就是为了让人产生高低落差的错觉而设计的。 悬魂梯图解示意图 科学图解悬魂梯的原理 这种楼梯并非只是视觉效果,现实环境中的确也能做得出来。假设胡司令他们所遇到的真是这种四面悬魂梯的话,答案非常简单:假设东面为起点向南走,假设每阶楼梯落差是17厘米,我们把起点的下一阶楼梯水平面微微往上斜1厘米,这么细小的变化人在黑暗中是根本体会不到的,那么有23阶楼梯,每阶其实都是斜一厘米的,总共往上斜了23厘米,减掉落差17 厘米,实际上人是往上走了6厘米,再换到西面,还是往上斜1厘米,走完23阶实际上又往上走了6厘米,加起来就是12厘米,再转到北面,前22阶楼梯都往上斜一厘米,最后一阶直接落在起点上,因为起点是平的,那么实际上这一段只斜上去22-17等于5厘米,加上前面的6+6的总和12厘米正好又是17厘米,如此循环下去,永远走不完。 科学图解悬魂梯的原理 鬼吹灯迷研究的悬魂梯模型 点落差180cm ,总长3600cm或7200cm或更长,越长越好设计,A点为更高和更低点,要利用弯道,才能上升或下降不被人所察觉,梯道内墙壁或石壁的渲染要体现是走直线的,这一点很关键。外弧都是一样的形状和角度,并可以设计出口和入口,迷惑入梯者用。 假如有岔路,不论是分岔的还是汇合,那么那个月牙形标记不就要一分为二或二合为一了?那不就会发现同一台阶有两个标记?而且为了产生直线的错觉,偏移的弧度肯定很小(不像图中那么夸张),但是偏移弧度越小这两个月牙标记就势必离的越近,极容易被同时发现 另外,既然后来的岔路形成了一个圈,而与来自入口的那条路又相连,那么如果一开始从入口就顺着某一侧的墙壁走,不论顺着哪边的墙壁都最终能发现这个岔路口。而且如果是在绕圈子,凭指南针不就可以发现方向的变化了吗? 不断的向下走又回到原地?原文的意思就是说台阶的高低落差很小,以至于一直在平地走却以为在上下楼?我个人认为凭重力感,地面倾斜感,和攀登难度是可以觉察到的,但也不排除该解释合理的可能。悬魂梯其实就是当今盛传的潘洛斯阶梯。 悬魂梯相关应用 悬魂梯,以楼梯的四个角为A、B、C、D点,从其中任意一点下楼梯,最终都会回到原点,这就是《鬼吹灯》里边对“悬魂梯”的描述,胡八一遭遇的“悬魂梯”似乎应该是8字型的,不过那不重要,关键的问题是,这样的情形到底有没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看法不一,其中有人提到,在黑暗的环境中,通过巧妙的使用阴影和特殊标志将人引上岔路而毫无觉察,加上本来坡度很小,而石阶很大,只要长度够长,就会造成上坡和下坡的感觉不太分明,从而达到上面的效果。我比较赞同这种观点,不过个人认为应该再加上一个条件,这个楼梯应该是有斜度的,只是斜度太小而不会被人察觉,这样才有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转弯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