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大限会到夫妻宫-老年人钱应该自己保管
紫薇斗数大限会到夫妻宫,老年人钱应该自己保管?
当然是自己管钱最靠谱,但老年人终将会老到自己无力去管钱的阶段,又或许有些老年人本身能力不够,早早地将钱交由子女管理。因此应分两种情形来看此问题:
一是在自己思维清晰,尚有活动能力的情况下,建议自己的钱还是自己保管好。如果自己到银行不方便,可以适当地让儿女去跑跑腿,转转存什么的。譬如:我的父亲母亲年近九旬,虽然腿脚不是很方便,但目前思维较清晰,特别是老父亲退休前是中学数学教师,他自己保管着自己的钱,还有一个记账的小本,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都记得清清楚楚。我每次只是帮着他们跑跑腿,或者帮助提供一些理财的信息(什么时候发行国债、哪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等),有一次,我无意把他的钱和我的钱弄混了,老爷子毫不客气地告诉我,他少了两千元,后查证,果然是少帮他存了两千元。
等现在的中老年人变得更老以后保管钱会更方便一些,因为他们可以在手机上 *** 作了,包括查询、转账、存款、买理财等等,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当然取现除外。
二是在老人思维渐渐的不清晰、或者无力去管理自己的钱时,如果老人有儿有女,建议老年人的钱交给同住的女儿或者是媳妇管理,但管理者一定不能存私心,且账目一定要公开透明。何出此言,理由有以下几点。
*** :同住的孩子更加方便管理父母的钱。我有一同学,她的父母年事已高且与她同住,她每月帮父母把养老金存在一个的定期账户上,对于兄弟姐妹给父母的钱,除留足部分金额供父母给孙辈或重孙辈发红包外,多余部分也帮着父母存入定期账户,兄弟姐妹团聚时她都会把账目公开。
第二:帮助管老人的钱其实说到底是帮老人管账,女人大都心思细腻,管账是大部分女人强项,这就我建议老人的钱由媳妇管理的理由。未未是我的好朋友,她的公爹一直在他们家居住,十多年前老人家就放心地的钱都交由未未管理,未未也没有辜负老人家的期望,把钱及账目都管理得井井有条,每年都当着老人的面,把账目向老公的兄弟姐妹公开,获得了全家人的交口称赞。
第三:现在一般的家庭都是妻子执掌管钱的“大权”,若和儿子同住的老人把自己的钱及账目交给自己的儿子管理或交给不同住的儿女管理,这家的媳妇可能就会有想法了,比如老人是不是不信任她等等。这样一来,容易产生家庭矛盾。除非这家媳妇确实不愿意帮着老人管理钱财。
老年人的钱谁来管,家家不尽相同,我想只要让老人开心快乐、让全家人和谐地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才是最重要。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图片部分来源于 *** 侵删!
谁喜欢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夫妻?
其实这句话不是这么理解的,原文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意思是只有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夫妻才无法在一起了,除此之外人生中的任何难关都能相依相守的共同面对,因为死亡不可逆转,所以才这么讲。只有死亡才能分开彼此,演变到今天这句话的含义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早已不是当初古人形容夫妻的意思了。
青海贤孝十不亲唱词?
天留了日月佛留了经,人留子孙草留根。
天留日月东西转,佛留真经劝化人心。
人留子孙防备老,草留了须根等来春。
天上云多了天不晴,地上的石多了路不平。
世上的人多了心不公,河里的鱼多了水不清。
把日月好比是千条箭,四季好比四张弓。
日月东西转光阴似箭,尘世上催老了青春少年。
(承上启下的语句)
把这些闲言表不尽,听我把十不亲细表分明。
(一不亲:老天爷不亲)
先说个老天爷亲来也不亲,老天爷他在半虚空。
日月二祭东西里转,催老了多少美少年。
八十的老汉花园里站,手把住花树泪珠不干。
问老汉为什么泪流满面,我想老容易想少难。
花开花败年年有,人老了再不能转少年。
(二不亲:地不亲)
再说个地实也不亲,丈二的黄土太狠心。
前三十年人吃土,后三十年土吃人。
人吃土来常常在,土吃人来永无踪。
土里生来土里长,到后来原叫土吃上。
人在阳世间站着个店,争名夺利是枉然。
(三不亲:儿子不亲)
儿子们亲来也不亲,儿子们长大不报养育的恩。
尘世间拉儿女再不容易,挈左肩换右肩挪湿换干。
一斤拉成千斤重,娶上媳妇儿就变心。
娘为儿得下了一身的病,睡倒在冰炕上起不来身。
病儿里想吃点有肉的饭,他张口就说是没有钱。
媳妇想搽点胭脂粉,他怀揣袖筒的买进门。
这就是娘老子心在儿女上放,儿女的心在石头上。
亲戚邻居把我问,我就说,我的儿子把我孝顺着说不成。
(四不亲:姑娘不亲)
姑娘们亲来也不亲,姑娘们长大是人家的人。
梳头穿衣娘费心,姑娘拉大一场空。
肉疙瘩抓成千斤重,一马驮上了永无踪。
活着不见姑 *** 面,死了灵前要孝衫。
七尺长的搭头还嫌短,跪到灵前不动弹。
活着病头灾难没人问,死后跪下了一大塄。
活在世上没人管,死了灵前把馒头献。
千辛万苦地拉成人,姑娘们成了人家的人。
( *** 亲:女婿不亲)
女婿们亲来也不亲,女婿们还是姑 *** 情。
丈人有钱了待应到,一个月没满着看望几程。
但说是丈人无钱着待应不动,一辈子不上丈人的门。
(六不亲:先后不亲,先后为方言,指妯娌)
先后们亲来也不亲,先后们赛过马溜精。
大嫂子夸她的针线好,二嫂子夸她茶饭能行。
三尕妹就夸她的人品极俊,挑唆的丈夫要把家分。
叫丈夫早早儿把家另,尕锅儿吃饭多受瘾。
但说你不把家来另,我明天就要回娘家的门。
弟兄们听上妻儿劝,吵嘴打仗要把家分。
(七不亲:当家不亲)
有钱的当家但有点大小的事,穷着的当家儿帮忙去。
穷当家但有了红白的事,把有钱的当家儿请不上去。
连请了三遍还不去,恐怕是穷当家儿借东西。
当家儿盼的是当家儿穷,当家儿不如个外旁人。
(八不亲:兄弟不亲)
弟兄们亲来也不亲,弟兄们心比钢刀硬。
他不念一母同胞生,各人怀揣各人的心。
弟兄们亲了黄土变成金,弟兄们不亲了每日争论。
为什么弟兄们也不亲,前世里的仇人转弟兄。
(九不亲:朋友不亲)
朋友们亲来也不亲,好朋友本是个酒肉的情。
东酒坊请到西面店,三弦儿琵琶长精神。
朋友们有钱朋友们爱,朋友们无钱再不上门。
你把银钱都花完,天每日再不见朋友的面。
张哥哥见了就把脸迈,李兄弟见了头不抬。
雪里送炭君子人少,锦上添花是小人多。
这才是穷在当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十不亲:夫妻不亲)
夫妻们亲来也不亲,夫妻们本是米面情。
男子汉拿来清油细白面,她欢欢乐乐地过光阴。
男子汉拿不来干柴细白面,她背过了身子去告讼。
不说是老天爷没施给享福的命,还说是遇上的男人不担劲。
千尺的黄河能探到底,夫妻难保夫妻的心。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到了各飞西东。
虽然夫妻同床睡,各人怀揣各人的心。
(总结)
老天爷亲了日月明,地亲了万物才能长成。
儿女们亲了父母当人,先后们亲了嫌让合心。
女婿们亲了多上丈人的门,姑娘们亲了把父母孝敬。
朋友们亲了常来常往,当家儿亲了帮忙要紧。
弟兄们亲了家再别分,夫妻们亲了家道太平。
(结束语)
这才是国正天心顺,世上的官清了留下贤名。
家有妻贤夫祸少,堂前子孝父心宽。
一辈儿古人一本经,亲哩吗不亲在人心。
要听曲儿的名和姓,十不亲留下了警钟鸣。
如果自己深爱的女人和另一个男人天天夜聊?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
如果自己深爱的女人和另一个男人天天夜聊,而自己又无法放下这个女人……
不知道你深爱的女人和你是什么关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尽管这个女人是你的更爱,但她很可能已经不爱你,不管以前如何,起码目前是这样一种状况。
假如你深爱的这个女人,是你的结发之妻,便说明这个女人已经有了移情别恋的倾向,被另外一个男人所吸引。换句话说,由于你不够优秀,你的妻子正试图爱上别的男人。总之是不安分于你这一条轨道了。
我觉得你应该与深爱的这个女人即爱妻 *** 长谈,弄清楚妻子是被对方诱骗,还是理智得很,死心塌地地要背叛你。如果是前者,你要想方设法帮助你深爱的女人早日从泥潭里挣脱出来,重归于好;如果是后者,你不如就此放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如随她去,不要一棵树上吊死人,你既然很爱她,那你就成全她。你既然是个优秀的男人就不愁遇到同样深爱你的女人。
假如你深爱的女人跟你是情人关系,那我奉劝你早早离开她,越快越好,很有可能是你资金后劲不足,被他看出来了。不管怎么说,总之是你各方面的能力已不能满足她的欲望了。
欢迎您加入讨论留言转发点赞,如果您有兴趣想继续了解优质情感资讯评论,请关注本账号
水漫金山淹死了无数无辜百姓?
1.在峨眉山修炼的时候,白素贞和法海是邻居,前者的洞府在山顶,后者的洞府在山腰。
法海为什么会在峨眉山修炼?因为他也是妖精,一只蛤蟆精。
一天晚上,山月高挂,法海修行不辍,对月吐纳。练到紧要之处,他全神贯注,一时忘记了防备头顶上地邻居,将一颗鲜红的内丹升起,距离白素贞的洞府只有数丈。
白素贞正在赏月,忽然瞧见下面有一颗内丹向自己飞来,那闪动的红色光晕,就好像在说“我很好吃”一样。
法海平日行事霸道,一向为白素贞不喜。如今见到他的内丹到了自己的嘴边,哪还忍得住?她张口一吸,就把法海的内丹吞进了自己的腹中。
炼化内丹之后,白素贞多了五百年修为,当即脱胎换骨,化为绝色美女。不久后,她再得奇遇,拜了瑶池金母的弟子蕊芝仙子为师,随她去了瑶池。
另一边,法海就倒了大霉。失去内丹的瞬间,他就受到了重创,幸好根基稳固才没有当场身死。他的道心甚坚,重新开始修炼,后来也得了机缘,拜入西天佛门,把失去的修为又练了回来。而且,他还得到了佛祖的欣赏,被赐给一口紫金钵盂。
在瑶池中,白素贞又修炼了数百年,却始终不能成仙。她不明缘由,很是苦闷。一日,瑶池金母携黎山 *** 游览蟠桃园,蕊芝仙子恰好外出,由白素贞陪侍。瑶池金母一眼就看出了这个徒孙迟迟无法成仙的原因:
她还是一只小蛇的时候,曾被人抓住,差点没命,多亏一位善士花钱将她赎出,放归山林,她才逃了性命。想要成仙,必须先断人间因果,此桩救命大恩不报,她便不能成仙。
瑶池金母命白素贞下凡报恩,并指点她:“清明时节,杭州飞来峰石畔,万人丛中,最长的那个人,就是你的恩人。”又告诫她:“遇黑而明,逢青而有,面海而惊,闻雷而寂。”
白素贞不敢违命,收拾了一下东西,便直奔杭州。
此时,她妖性尚未褪净,没有“瑶池弟子、王母徒孙”的矜持。路过镇江,她觉得一只人称黑风大王自称七星道人的黑鱼精和自己投缘,就和他结成了兄妹。到了杭州,她又抢了一只青蛇妖的地盘为落脚点,并收其为丫鬟。
2.听说白素贞下凡报恩,法海喜出望外,连忙也动身下到凡间,做了镇江金山寺的住持,等待报仇的机会。
约一年之后,机会终于到了。
因盗库银一事,许仙从杭州被发配到苏州。在苏州,因为白素贞食言,小青负气出走到昆山,施法迷惑了当地的一个美少年,整日寻欢,只半个月,就把一个丰神俊逸的少年郎榨成了骷髅病鬼,几乎丧命。事发后,他们在苏州也呆不下去了,只能搬迁到镇江。
察觉到仇人到了自己的地盘,法海立刻着手报仇。
白素贞是瑶池弟子,他自己也已证得佛果,不能直接杀上门去,想要报仇,唯有逼她触犯天条,然后光明正大地将她拿下。
于是,法海设法将许仙骗到金山寺,揭破了白素贞和小青都是蛇妖之事。许仙果然害怕,请求法海救命。法海顺势让许仙留在金山寺,自己则准备好兵器法宝,静待白素贞上门。
3.许仙出门,久久不归。白素贞询问伙计,得知他去了金山寺,当即大惊失色,忙带着小青到金山寺寻夫。
她自知当年之事是自己理亏,所以并没有一见面就和法海斗法,而是跪下苦苦哀求。然而,法海积攒了几百年的仇恨,岂会因几句哀求就罢手?她的哀求只换来了一通 *** 。
小青火爆脾气,见白素贞如此受辱,忍不住就动了手。但是,她的实力与法海相差太远,几乎瞬间就吃了亏,被青龙禅杖打中,跌了一跤。
白素贞见小青吃亏,连忙起身相助。然而,法海有三件宝物:青龙禅杖、风火 *** 、紫金钵盂。她们二人联手,竟也敌之不过。若非有腹中的文曲星君保护,白素贞已然丧命。
白素贞和小青借水遁逃出金山寺,向义兄黑风大王求助。黑风大王也是个火爆脾气,听说了白素贞的遭遇,当时就气得哇哇乱叫(白素贞没说自己当年夺过法海的内丹)。他让白素贞和小青在洞府内休息,自己则带着兵器,召集小妖,奔金山寺而去。
群妖抵达金山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黑风大王料想法海已经熟睡,便施法 *** 纵法宝飞刀入寺,试图直接将法海斩首,却不想法海早有准备,他一连飞出九把飞刀,都被法海收了。
黑风大王这才知道法海的厉害,但他又不甘心就此退去,干脆作法水漫金山,又让小妖掀起风浪。一时间,沿江之地,尽成泽国!
法海忙召唤韦陀 *** ,救度百姓,“有该死的,有应活的,善恶昭彰,判分劫数”。然而,他又召来龙王,斩了黑风大王!
此事“虽则黑妖造孽,起衅却在青白二妖,罪难宽恕。”所以,在白素贞将文曲星君生下之后,法海就光明正大找上门,将她收进钵盂,压在雷峰塔下。
4.白素贞被压之后,许仙在金山寺出了家。二十年后,文曲星君中了状元,回乡祭塔,白素贞得以重见天日。她和小青一起,随法海飞升去了忉利天,被佛祖封为“青白二龙”。然后,她们再次下界,陪伴许仙。又二十年,许仙功成圆满,三人一起飞 *** 界。
5.所以,水漫金山之后,白素贞和小青仍能飞升,原因有三个。
*** :水漫金山的主犯不是她们,而是黑风大王。
第二:白素贞去金山寺打架,事出有因。她是奉王母之命报恩,若任由法海将许仙剃度,这恩还如何报呢?
第三:水漫之事乃是定数。白素贞下山前,王母不是给了她四句谶语吗?“遇黑而明,逢青而有,面海而惊,闻雷而寂。”在那时候,水漫之事就已经注定了,白素贞和小青只是被裹挟在其中。韦陀救人,是怎么救的?“有该死的,有应活的,善恶昭彰,判分劫数。”也就是说,在水漫之事中,被水淹死的百姓,都是大限已至的,该死去的。
既然水漫之事早有定数,那么白素贞作为从犯,又事出有因,被关二十年,已经足够了。
而许仙能够飞升,原因有两个。
*** :书中多次提到,他有“善根”。二十世前,他能够花大价钱赎小白蛇放生;二十世后,他在行医济世。想必他是代代为善,天生的佛门种子。这是他能飞升的根本原因。
第二:他救下了落难的白素贞,与她有了因缘纠缠。她有机缘拜入瑶池,飞 *** 界,他自然也能从中获益。(放到人间也一样。你救了一个人,若他只是个普通人,你获得的回报不会太大;但若他日后发达显贵了,就可能直接改变你的命运。)这是许仙能够飞升的直接原因。
以上,是《白蛇全传》中,白素贞、小青、许仙能够飞升的原因。
青城山上有一个清风洞,清风洞中有一条母白蛇精。她修行日久,法力很高,已能化作人形,自称白氏,名曰珍娘。
一日,她忽起凡心,想要到人间游玩。
去哪儿呢?
她想起以前听人说过,杭州繁华,西湖名胜,所以架起妖云,直奔杭州而来。
不料,这日正值真武大帝朝拜天阙驾回武当。他在云中,忽见一股妖云自西而来,当即将她拦下。
白珍娘见是真武大帝,吓得魂飞魄散。面对真武大帝的问讯,她不敢说实话,扯谎说是要去南海求见观音,问一问自己为何迟迟不能成仙。大帝倒也没为难她,只是让她发个誓。
于是,白珍娘发誓道:“小畜若有谎言,无去南海,他日必遭雷峰塔下压身!”
等到真武大帝的身影消失,白珍娘马上腾云来到杭州,先收小青,再嫁许仙……
当然,真武大帝并不是这么容易受蒙骗,只因白珍娘和许仙有宿缘,必然有这么一遭,而且文曲星要借她的腹转世,才会轻轻放过。
白珍娘心性称得上良善,修行一千八百年从未伤害生灵。她也很重情义,深爱许仙。然而,她终是妖怪,不通世务,难免做出出格之事。
为了帮助许仙创业,她派小青偷盗库银,害得许仙被发配苏州;为了帮助许仙在苏州杏林立足,她又派小青去梁王府盗宝,害得许仙又被发配到镇江。
就是在镇江,她遇到了宿命之敌:法海。
许仙和朋友去金山寺上香,法海禅师算出他娶了妖怪为妻,还有个丫鬟也是妖怪,就向他点破了白珍娘和小青的来历和身份。许仙害怕,求法海救命,并留在了金山寺。
许仙久久不归,白珍娘十分着急。打听到许仙去了金山寺之后,她就明白,法海老和尚肯定已将自己的身份点破,夫妻恩情将断。
但她不甘心就此结束,希望还有挽回余地。她带上小青,去金山寺见法海,跪下哀求,请他发慈悲放许仙出来。然而,哀求数次,法海只是不依,而且言辞强硬,颇多 *** 威胁之辞。
小青在旁,忍不住心头火起,出手攻向法海,白珍娘也起身攻战。但可惜,她们二人联手,仍不敌法海的法宝钵盂,只能逃走。
二人走后,法海召集众僧,道:“蛇妖逃走,其心不甘,今夜必复来水淹金山,溺死镇江无数生灵,总是天数使然。我付你众人灵符各一道,今夜贴在手中,我将紫衣袈裟罩住寺口,不怕妖蛇水厄。你众人需小心在意。”
晚上,白珍娘和小青果然又来。她们见法海仍不肯放人,念动咒语,唤来四海龙王,命他们水淹金山。龙王即刻行云布雨,倏忽,便有满地银涛雪浪卷上金山。
法海见水到,将袈裟抖开,众僧也将灵符丢下。水势 *** ,滚下山去,龙王收束不住,镇江城内家家受难,户户遭殃,无数生灵被溺死。
白珍娘大惊,知道闯了大祸,忙让龙王收水归海,自己和小青逃回清风洞避难。
二人走后,法海交给许仙一封信,推荐他去杭州灵隐寺修行,他只得下山,朝行暮宿,往杭州走来。
白珍娘回到清风洞后,思念许仙,度日如年。她先小青回镇江打探消息,听说许仙离开金山后自己也驾云归来,正好在杭州城边截住许仙。
此时,白珍娘已有数月身孕。在她的言语恳求下,看着她的肚子,许仙终是心软,带她回了家,仍做夫妻。
数月之后,文曲星出世。
法海在房中禅坐,忽有一尊者手持黄贴奉佛旨而来,命他在文曲星满月之时,用钵盂收了白蛇,压在雷峰塔下,等二十年后,文曲星得了敕封,回来祭塔,再放她出来,成就正果。
法海依言收了白蛇,压在雷峰塔下。许仙则在金山寺出家,拜了法海为师。
二十年后,文曲星果然祭塔。法海将白珍娘放出,待她 *** 短暂相聚后,带着她和许仙飞升入天界。
所以,水漫金山之后,白娘子仍能够飞升,原因有二。
*** :水漫金山淹死生灵是天数,白娘子只是个不知情的执行者。
第二:白娘子的本意,是要逼法海就犯,并不是要淹死生灵。细究起来,法海的责任更大:他破了龙王的法,让他们收束不住水,才会有镇江大难。当然,上面说了:天数如此。法海也只是个执行者,只不过,他知情。
就连她被压雷峰塔,也是因为以前发过的誓言,而不是水漫金山。
而许仙能够飞升,原因和《白蛇全传》差不多。
以上,是玉花堂主人的《雷峰塔奇传》中的白娘子和许仙,能够飞升的原因。
题主的图片,好像是在 *** 《新白娘子传奇》,再说说它吧。
《新白娘子传奇》是剧组的编剧们以《白蛇全传》为蓝本,又参考着其他版本的《白蛇传》,创作出来的。
它的编剧前后换了五六个,创作思路还不一样,所以剧情着实有点乱。
比如,一会是“青城山下白素贞”,一会又是“峨眉山清风洞”。这种低级错误,很明显是不同的编剧,使用了不同版本的《白蛇传》的设定,事后又没有发现。
水漫金山这件事也一样。
法海刚出场时,是个十足的反派。
他对付白素贞,是为了报私仇。而且,和《白蛇全传》里的法海不同,《新白》里的法海是抓白蛇在先,被偷丹在后。可以说,他对付白素贞,毫无正当性。
他知道自己不是白素贞的对手,要对付她,只能利用手中佛祖所赐的钵盂,但钵盂自有灵性,不会对付善妖,于是,他想出了先软禁许仙,再逼迫白素贞犯天条的毒计。也就是说,水漫金山之事,就是法海一手推动的。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写下去,水漫金山的大部分责任,都要由法海负责。最后肯定是法海伏法,白素贞和许仙大团圆。
但是,后面的编剧改变了思路,把法海洗白了。
法海洗白,水漫金山的责任,就要由白素贞和小青承担了。但是,剧中既没有设定镇江百姓应该受劫的“定数”,也没有白素贞收束不住大水才让镇江受灾的情节,更没有找一个黑风大王做替罪羊。所以,在一些观众看来,青白二人的罪孽很重,二十年有期完全不能抵消,更不要说飞升了。
硬要解释的话,只能解释为她的后台够硬。
这是编剧太多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