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哪算命准-请问鬼谷子是圣人吗

admin2023-01-16 02:36:5924

邯郸哪算命准,请问鬼谷子是圣人吗?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鬼谷子是神通广大的智者;在宗教故事中,他是未卜先知的神仙;在民间传说中,他是预测吉凶的命相家。

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与孔子,孟子,庄子,孙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先哲齐名的学术大家。

两千多年来,兵家尊称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道家尊其为王禅老祖。

不过,他更大的成就,还是首次 *** 性地总结了中国独特的纵横思想,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的集大成者。

鬼谷子核心思想:

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

邯郸哪算命准-请问鬼谷子是圣人吗

鬼谷子(公元前400—公元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禅、王利,号玄微子。华夏族,一说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一说是战国时期魏国邺(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人。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

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一说是河南淇县云梦山“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是先秦诸子之一。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也是道家、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史记》)。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东周列国志》《孙庞演义》)。

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一是神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三是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术业通达,学究精深。

《鬼谷子》一书是鬼谷子思想的集中表现,而鬼谷子思想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前十一篇。而能贯通前十一篇的鬼谷子思想主要有:

鬼谷子的圣人观;鬼谷子的阴阳观;鬼谷子的归类观;鬼谷子的无为观;鬼谷子的阴谋观;以及鬼谷子的说事、谋事、成事观等等。由此而构成了鬼谷子的思想体系。

鬼谷子所谓的“捭”和“阖”是鬼谷子游说理论的基础核心。在《鬼谷子·捭阖篇》中,鬼谷子将“捭”“阖”引入游说学说中。

鬼谷子说: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

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又说:“捭阖者,天地之道”,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育万物”,“捭阖者,道之化,说之变也”等等,可见鬼谷子赋于了捭阖极其丰富的内涵。

所谓“捭阖”的实质,落实在游说学中,“捭”就是指开口说话,而“阖”就是指闭口听话。从这个基点去解读“捭阖”,就知道为什么说“捭阖”是游说理论的基础核心的原因了。

纵横家,思想是 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权谋策略和言谈论辩的技巧。“合众弱以攻一强”

鬼谷子到底在术什么,很多人问到这个问题。对于学习鬼谷子的人来说,如果仅仅从鬼谷子内容上来回答这个问题,一下子很难回答,因为鬼谷子残篇十一篇,确实有点杂,从捭阖到揣摩,权谋,等篇章,分别在论述不同的内容,有道也有术。

实际上,如果对鬼谷子足够的熟悉,从高度总结的角度解释,这个问题就容易多了。学习过 *** 学的朋友都清楚,任何一个 *** 都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构成 *** 的元素。

二,元素之间的关系。

缺了这两个方面的任何一面,都不能说是一个 *** 。很显然,鬼谷子是研究社会 *** 的,是关于人事的探索。

那么从这个角度,鬼谷子的重点显然是在研究 *** 之间的关系的学问:人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之间的关系,事与事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首先要研究人的性格与思维,所以要“达人心之理”。

研究事,就要知道事之因果,所以要:“观阴阳开合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之后,在 *** 作层面做到“筹策万类之终始。”能做到这些的关键在于“见变化之朕”,也就是事前看到事情的端倪和预兆。这样就能够有计划,有方向的去做事。

鬼谷子的思路我们从“达人心之理”这一个方面来举例分析。

在达人心之理层面,也就是如何揣测人的内心活动,可以从不同的篇章去总结,就可以有个明显的脉络了。归纳来讲,鬼谷子认为:在宇宙中存在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道,这个概念沿袭道家思想,而这个道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五行,这个五行以“气”的方式来传递和流动。

那么这个五行,运动到人,就归到五藏,分别以“木火土金水”对应的归入“肝心脾肺肾”。这五行之气,鬼谷子称作“五龙”。(《盛神法五龙》篇)。

而这五龙都由人“心”来总体控制。

所以说“心能的一,乃有其术”意思是心得到其中一种气,就有了这种气的术。得到木气,就有木的术;得到火气,就有火的术;得到土气,就有土的术;得到水气,就有水的术。

对大多数人来说,一般比较明显得到的只有五行其二,也就是一阴一阳,一主一辅,比如:木和土,主木副土。

这五种气,从五藏开始,以气的形式运动,通过五官展现出来,就成为“神”。可以理解为现在词汇的“神态”。显然,五种气就有五种神态,我个人总结分别的特点是:

木态:直而仁

火态:暖而动

土态:平而思

金太:冷而锐

水态:静而深

这五种展现和黄帝内经也相呼应(见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和《二十五行人论》两篇。),可见这种 *** 是古典文化里比较有效而且被普遍认可的方式,而且很容易掌握,在实践中判断人的性格也十分准确。

比如,观察一个人的神态,表现为:冷锐中带有暖和动态。那么他就是金火。也就是他的能量是肺金主导, 心火辅助。其他的就不明显了。

在这个层面。鬼谷子在阴符七术的盛神篇给出了内在方面的应用,也就是如何通过这些知识来修炼自己。叫“存而舍之谓之化”。意思是说把外露的那些神方面的东西都丢掉而内敛起来。内敛的目的是不仅仅在这五行之一,而通过让自己平和的方式进行调和,而不是任由自己单一典型的五行属性来主导。这样就不会只在一个角度行为,和外面的连接也不仅仅是一个方面。

因为五行的生克关系也是一套关系体系,一个人在那一个五行了,就确定了和其他五行的关系,比如:一个人的主为木。那么他和其他行的关系就是旺、相、休、困、死。

旺,就是最强,比较旺盛的意思。

相,就是其次强,来辅佐主旺的。

休,就是停止,不能在发展,被限制了起来。

困,是根本无法发展,逐渐缩减,被限制的更加厉害。

死,就是被克制的最厉害,甚至无法生存。所以用死这个词。

其关系是:当令者旺,我生者相,生我者休,克我者困,我克者死。那么,如果木当令,也就是木性格的人,主要表现的就是木的术。那么,依照生克关系:木旺,火相,水休,金困,土死。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木的行为方式(心能得一,乃有其术),其他性格的人,就会出现这样不同的四种感受,显然,是不圆润的。所以鬼谷子的意思就是你不要这也去过分展现自己的哪一个术,而要懂得收敛,把最典型的那一个藏起来,这叫做“存而舍之”。因为你本来的心性是五行其一。很难去到其他五行里,那么最近的就是哪个都不显露,而去到无为。

这个无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恰恰相反,是可以去到任何地方,也就是去到任何五行的方向。目的是能够和任何其他的型号相匹配,甚至以自己想要的任何结果来匹配。这就是圆通。

那么根据以上这个逻辑。我们就可以总结,其实鬼谷子的思维方式答题按照以下这个逻辑来进行的:

1、认识事物是什么?比如上面首先认识人思维是什么。

2、这个事物的活动规律是什么?比如上面,人思维的活动规律是什么。

3、面对这个事物的时候怎么办?如:怎么修身养性。

4、这样办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如:达到无为,从而四边威势不衰。

鬼谷子在分析其他内容的时候,基本是按照这个过程来分析。只不过不同的内容有其特殊性。所以带有本身的一些特点,而大路子是基本一样的。其出发点,都是在研究元素之间的关系。并给出行为方式。最后分析这种方式的结果。

所以,鬼谷子不是玄学,不是高深莫测的空洞理论。而是一套依据古典哲学思维,应用在现实实践的方 *** 和价值观。

这个方 *** 以结果为导向,以传统的阴阳,五行哲学思维为依据,以行为 *** 的研究为重点,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考虑问题。几乎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捭阖》属于骗术诈术,虽名为纵横家,但读过《鬼谷子》的人应该都可以感受到他的道家思想,《鬼谷子》在这些年评价很高,但在历史上他的负面评价特别多,其中有三个原因。

一 、《鬼谷子》是后人伪造。唐代的柳宗元就曾写下《辨鬼谷子》一文,文中柳宗元认为汉时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鬼谷子》一书应是后人托名。

二、从历史来看信奉鬼谷子学说的大部分都没啥好下。持这种观点的是明朝开国大臣宋濂,他认为:“大抵其书皆捭阖、钩钳、揣摩之术。……是皆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偾(败坏),天下用之则失天下。学士大夫宜唾去不道。”在宋濂看来鬼谷子中教的都是小术,这些小术让人心偏邪,所以谁用谁坏!

三、认为《鬼谷子》的学说只是术,而且很低级。这是纪晓岚的评价,他说:“宋濂《潜溪集》诋为蛇鼠之智,又谓其文浅近,不类战国时人,又抑之太甚。柳宗元辨《鬼谷子》,以为言益奇而道益隘,差得其真。盖其术虽不足道,其文之奇变诡伟,要非后世所能为也。”也就是说在纪晓岚看来现存的《鬼谷子》文字奇变诡伟,应是前人所做,但《鬼谷子》中所言的 *** 不足道也。

看过今人对鬼谷子评价的人这会可能有点懵,怎么教出苏秦张仪的鬼谷子的著作评价这么低啊!就历史而言鬼谷子评价不低,我们道教尊为王禅老祖、玄微真人,司马迁也认为鬼谷子这个人非同一般,但是历代对《鬼谷子》一书的评价都不高,《陋室铭》中的西蜀子云的看法,他在《法言》中说“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有十余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他这里点破了海底眼,纵横术说白就是教人用阴谋欺骗达到目的的 *** 。

当然在今存的《鬼谷子》中不仅有纵横术,也有道家养生术,识人术,但纵横术的核心就是欺骗,不择手段取得目的,一个人经常说谎他必然众叛亲离,所用纵横术的人往往没有好下场,所以历代对纵横术的评价不高,认为这只是小术,不足以道,毕竟骗人是不长久的啊!

邯郸哪算命准-请问鬼谷子是圣人吗

鬼谷子到底是何许人也?

鬼谷子,王氏,名诩,一作王禅, 战国时期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著有《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等重要作品。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他的门生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在战国时期个个举足轻重, *** 纵着整个战国的格局,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成为天下棋局中激烈搏杀的棋子,阴谋与爱情,复仇与救赎,权力与自由,黑暗与光明。而掌控局势的鬼谷子,旋转乾坤,执手黑白,推动棋局,展开了顶峰博弈的生死对决。

大家对于鬼谷子有太多的好奇:历史上真的有鬼谷子吗?鬼谷子的徒弟有哪些?那么他的本领又是从何而来?为何称之为纵横家鼻祖和谋圣?以及为何一生隐居等等,下面将一一解答。

为何被称为鬼谷子?

相传在很久之前,赵家和周家是邻居,两家关系非常不错,在赵家经商破产之后,周家慷慨解囊帮助赵家渡过难关,于是两家指腹为婚,赵家许配女儿嫁给周家,但是世事难料,周家父母相继去世,赵家因此想趁机毁约,周家公子因此生疾,不久便去世。赵家的女儿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子,去到坟前拜祭,由于悲伤过度,在耳边隐约听到周公子要求他把坟前的一株稻谷带回家,后来带回家淘米吃后,赵家女竟然怀孕而且生下一个男孩,他就是鬼谷子。

为何叫鬼谷子?《史记.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说鬼谷子是苏秦和张仪之师。《隋书.经籍志》其注解论述为:”鬼谷子,楚人也,周世隐于鬼谷。”《史记》及《隋书》认为鬼谷子是一位研究游说之术的隐士,隐居于鬼谷,生活在战国的时代。

鬼谷子的智慧从何而来?

在道教中,真仙又称为真人,只有得道成仙方可称为真人。相传,鬼谷子的师傅老子升仙而去时,曾留下一卷竹简,简上书“天书”二字。打开看时,从头至尾竟无一字,鬼谷子一时心中纳闷。到了晚上,那竹简仍在眼前铺开卷起,鬼谷子点着火把一看,竹简上竟闪出道道金光,鬼谷子叹道:“莫非这就是世传‘金书’”。上面录着一部纵横之言,尽讲些捭阖、反应、内楗、抵峨、飞钳之术,共十三篇。

第二天醒来觉得十分困顿,但还是放心不下金书,又打开想细细推敲,不料书中又一字皆无。又到了黑夜,鬼谷子走入内洞上榻休息,只见金书又发起了金光,原来月光从天窗 *** 来照在金书上,见日则不显,在月光,灯光下才显其缕缕金文,真乃旷世奇书。鬼谷子发现上面不再是昨日读的纵横之言,而是变成了兵法。鬼谷子的这十三篇兵法与后世所传孙子兵法十三篇,一文一武互为表里,相辅相成,鬼谷子所传为文兵法,而孙武所传为武兵法。鬼谷子主张以圆略(国策)致强兵,孙子则主张以方略(攻守)而致全胜。两部兵法都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

斩草为马,撒豆为兵

有人认为鬼谷子才是真正 *** 控战国的幕后黑手,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的徒弟都是战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首先就是孙膑和庞涓,鬼谷子见二人的基本功已扎实。他将孙膑和庞涓叫到身边说:“你二人已经有了一些基础,今天,我教你们排兵布阵。”孙膑和庞涓相互对视了一下,面露难色。鬼谷子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就说:“你们是不是想说:没有兵将,如何排兵布阵。”“正是。”“你们看。”鬼谷子指着桌上说,“这不是兵将吗?”

孙膑和庞涓往桌上看去,见只有一碗绿豆,心里觉得好笑,可又不敢笑。鬼谷子知道二人的小心思,于是带着二人来到演兵岭上,手抓一把豆,口中念念有词,说了声“疾!”随手将绿豆撒了出去,说来也怪,这些绿豆一落地,都变成了活的兵将,并且分成了赤、皂两队人马。演兵岭上顿时人声鼎沸,战马嘶鸣。三人已经站在高台上。孙膑和庞涓都看呆了,连先生叫他们都没有听见。经过多次演练,孙膑和庞涓的本领大长。稍事休息,鬼谷子又教起布阵来。鬼谷子说:“布阵之要诀在于进可攻,退可守,攻守兼备。攻则摧枯拉朽,守则固若金汤。孙膑、庞涓在鬼谷子的指点下,在演兵岭摆开了各种阵法。除了孙膑和庞涓之外,苏秦和张仪更是成为当时最为出色的纵横家。

苏秦挂六国相印、张仪以横破纵

战国早期,七雄并立,彼此旗鼓相当,相互制衡。但是到了战国中期,商鞅变法使得秦国成为国力最强的国家,秦国坐山观虎斗,六国之间相互消耗,扩张对于秦国是早晚的事,古时南北朝向为纵,东西朝向为横,在这种背景之下,苏秦提出“合纵”的思想。苏秦充分论证了六国结盟与其地缘政治因素的内在关联。行动方案有两个,其一是以攻为守,六国联合起来,主动进攻,突破函谷关,深入秦国腹地;其二是当六国中任何一国遭到秦国攻击时,其他五国绝不能坐视不管,必须群起救助。如果一国遭到秦国的攻击而其他国家坐视不救,后果犹如多米诺骨牌,一个倒下,其余的将依次倒塌!

战国后期的历史发展证明,苏秦的分析是极具预见性的,山东六国在一段时间内采取了合纵战略,即便是三心二意的,也确乎有效地遏制了秦国东向扩张的势头达到15年。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六国虽然被秦国吞灭的命运,但这非但不能归咎于合纵之策,而恰恰说明山东六国没有始终如一地贯彻实施合纵之策,以及六国政治家们狭隘的一己之私、低劣的战略目光,加以彼此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等因素所致。张仪、苏秦通过对世态的分析,以及权衡利益心理战术的运用,凭高超的言语辞令或“连横”或“合纵”来 *** 控整个战国局势。

鬼谷井

鬼谷子晚年归隐云梦山,一则聚徒讲学,二则孝敬 *** 。一日,母亲把鬼谷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娘为你饱受人间疾苦,如今为娘两鬓斑白,风烛残年,娘无他求,我死后,只求你把我葬在九龙聚汇的地方。儿若想娘,就在我墓旁挖一口井,从井水中可以看到为 *** 身影。”话刚说完,就谢世归天了。

鬼谷子悲痛不已,眼含热泪在九龙聚汇之处安葬了母亲。为早日再见慈母的尊容,便率弟子在母亲墓旁挖井不止。整整挖了九九八十一日,方才把井凿成。果然井水中映出了 *** 的容颜。朝看母亲十 *** ,暮观 *** 鬓如霜。从此鬼谷子朝朝暮暮都跑到井边瞻仰母亲的遗容。星转斗移,天长日久,鬼谷子又发现了此井的一个奥秘,根据井中的水位升降,可以洞察天气阴晴变化。井水上升,天阴有雨,井水下降,则无雨天晴,因此这口井又被称为“井中洞天”。此井是鬼谷子为怀念其母而凿,故曰“鬼谷井”。

为何要一生隐身山谷

据记载,鬼谷子通天彻地,其学问之渊博,无人能及:“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学,修真养性,服食导引,却病延年,冲举可俟。”

鬼谷先生既然深知仙家的超凡冲举之术,身怀旷世绝学,为何要屈居人间俗世呢?原来,他只是为了超度弟子,同归仙境,所以栖身鬼谷。他隐居鬼谷不计年数,其弟子也不计其数。他的最出色的弟子有孙膑、庞涓、苏秦、张仪。鬼谷子还有一个师妹,也就是奇门遁甲创始人,拥有九天秘籍,熟谙天机、人道、地脉的九天玄女,师兄妹俩人同是师承于道家的创始人老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每天了解一个人

邯郸魏县结婚习俗?

媒人

男女双方由不认识到认识,从中牵线搭桥的中间介绍人,俗称“媒人”,女性称为媒婆。媒人多是热心人士,本地人常讲,说成三对姻缘,上天后天狗不咬。这一传说是在鼓励人们成人之美。当然,事后男方要备礼品和礼金谢媒人。

现在农村中出现了职业媒人,从事中介活动,按女方索要礼金的比例,抽取酬金,有的高达百分之十左右。在城乡有些男女自由恋爱或通过其他渠道认识,但在结婚之前,都要找一个双方熟识的人当媒人,俗称“按媒人”,从中联络双方婚嫁事宜,达到明媒正娶的习俗。

八字

按传统,男女双方在订婚或介绍认识之前,都要找算命先生或懂得属相的人,看看八字。看双方属相是否相克,能否喜结良缘;如果属相相克,多数不再往下介绍。现在,还有看八字的习俗,但是,年轻人很少有人迷信这些。

相亲

俗称“见面”,媒人权衡男女双方及家庭情况后,把男女双方情况介绍给对方,若双方没有意见,便安排男女双方见面交流,俗称“小见面”。当双方没有大的意见,便安排家长亲属等相见,并带些礼物相赠,俗称“大见面”。初步达成共识,是否下步敲定婚约。现在,很多是自由恋爱,也没有相亲的麻烦事了。

订婚

俗称“定亲、结亲”。男女双方确定恋爱关系后,要定下婚约,择日订婚。订婚之日,男女双方交换订婚喜帖、互换订婚礼金和衣物,并由男方备酒席招待媒人、女方家人及双方亲友,以前称为“摆媒人席”。由于订婚不受法律保护,订婚后分道扬镳的也不在少数,然后再退回婚帖或礼金,俗称“退婚”。订婚习俗近年已趋淡化,多在农村保留。但是,订婚是一种承诺,也是告诉外界,该男女已处于恋爱状态,不要再给他们介绍对象。现在,婚姻介绍所、登报征婚、网上征婚、电视约会等方式已不再鲜见,越来越多的男女简略了订婚仪式,直奔结婚主题。有的则把订婚礼金一并算在结婚彩礼中。

彩礼

婚前送彩礼的旧俗至今都还在城乡盛行。90年代之前,男方送火腿、烟酒、水果、干果、保健品等,此后,男方家长给未过门的媳妇送戒指、项链、新潮衣服较普遍,高收入家庭则馈赠金银首饰、高档服饰等礼品。从90年代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彩礼动辄上万元、数万元,礼品的档次也越来越高。跨进新世纪门槛后,彩礼水涨船高,现金动辄就数万到十几万不等。如今,受适龄青年男多女少的影响,彩礼要的更是五花八门,楼房、汽车、家具、各种电器、金银首饰及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提的要求更是千奇百怪,如,男方父母年龄、县城有住房、有无生意经营、婚后家庭财产继承等等。普通百姓人家,不堪彩礼重负。

结婚

结婚前,男女双方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婚检,并到 *** 门婚姻登记处领取结婚证书,成为合法夫妻。拍照 90年代起,开始拍婚纱照,相对简单。现在,讲究到景点拍摄,且后期 *** 精美,当然价格成倍翻番。近年婚纱店越开越多,服务更加完善,从拍摄结婚相册,到新娘化妆、租用婚纱、礼服、拍摄录像等。90年代后期,出现婚庆公司等中介机构,为结婚男女策划婚礼仪式,显得气派体面。现在,婚礼仪式在农村,受到部分有条件家庭青睐;在县城,举行婚礼仪式较为普及,且价格不菲,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婚车,是走在交通工具前列的标志。现在多用轿车娶亲,并且讲究体面,送亲方基本都乘坐轿车,车辆选用豪车。

缝被子

是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大事,一般选在结婚前一个月的上半月,再选一个好日,多选择双日,请来街坊做被子。做被子一般邀请有儿有女的“全奐人”,以求以后儿女双全。忌讳寡妇、无子女的妇女参与。

送嫁妆

婚礼前,男方择日把做好的被子以及买的一些家具家电等送到女方家,等婚礼时,配上女方的嫁妆,一并带到男方家。现在,有些高档用品由男女双方合买,或是男女各买几件,购买后由商家直接运至新房。女方在自己购买的家具用品上贴上红“囍”字,以示此乃陪嫁之物。 娶亲 现在流行“花车”,即在轿车上用鲜花绸带装饰,车前贴大红囍字。迎亲车队由轿车、大客车等组成,有逐渐增多之势。强调为偶数,寓意好事成双。迎亲人员,路途见到石桥、石柱、电线杆等要粘贴或撒下红纸辟邪。车队到女方宅前停下,燃放鞭炮。现在哭嫁习俗已消亡。迎亲队伍中照相及摄像人员全程跟踪,留下美好瞬间。娶亲男女人数一样,有两人、四人、八人不等,男女各司其职,娶女婆带好习俗用品。迎亲车队返回男家时,男方燃放鞭炮以示迎接。

送亲

女方亲属、同族、亲戚、街坊、朋友等都要应邀参加,按照关系远近以及礼尚往来情况,都要随礼。然后,坐娶亲车到男方家或饭店赴宴。

婚礼

俗称“过事儿”。结婚日期由男女双方及父母协商确定。一般选择重大节日,不用再找会算命的 “看热字”,五一、国庆节、元旦等都可以。结婚吉日多是农历、公历的双日。现时朋友多送厚礼,亲戚送礼也逐年攀升。农村老年人中还保留贺礼用红纸包,城镇居民及青年人多改用有喜庆图案的礼金袋。

结婚之日

一般由男方设宴招待亲朋宾客。男女结婚摆婚宴沿袭至今,且日渐丰盛。摆宴席,农村多在家中提前准备,有的安排在饭店;在县城,要提前几个月与饭店宾馆联系,预定日期。

近年城镇家庭逐渐盛行在宴席之前举行婚礼仪式,一般由男方宾客主持,请主婚人、证婚人、新人及家长讲话,新郎新娘向父母、来宾鞠躬致意,新郎新娘互赠信物,多为戒指之类饰物,双方家长向新人送改口费。然后,新郎新娘喝交杯酒,也有开香槟酒、切大蛋糕的。婚宴后,小夫妻入洞房,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晚上闹洞房、喝喜酒的习惯。

叫闺女 90年代前,在农村,新娘出嫁的当天,新 *** 父母不去送闺女,等到婚礼后的第二天,新娘父母及家里的一些长辈再去接闺女回家。有段时间,接闺女的人越来越多,不但增加了经济负担,也添了不少麻烦。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逐渐淡化了叫闺女的习俗。新世纪以来,闺女出嫁的当天,父母和亲朋好友一起送亲,叫闺女习俗消失。

回 门 婚后第三天,女儿女婿回门。新女婿上门,备鱼、肉、烟、酒等礼品孝敬岳父、岳母。席间,新女婿由岳母引见女家长辈,向长辈敬酒敬烟,长辈给新郎“见面钱”,现在多是春节拜年时,直系长辈给见面钱。

历史上最 *** 的皇后是谁?

说到历史上最 *** 的皇后,我想非吕后莫属,非常有意思的是吕后也是中国历史上 *** 个皇后。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 *** 个皇帝是秦始皇,但是,秦始皇并没有立皇后,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国仅仅经历了两代人,十五年就 *** 了。

后来是刘邦推翻了秦朝建立了大汉,在他建立大汉之后,就把吕后给封为了皇后。

为什么说吕后最 *** ?

因为刘邦去世之后,正是吕后差点把刘邦刘家的江山给弄亡。说白了吕后想让他们吕家的人掌管江山,所以,她就对刘邦的儿子痛下杀手了。

刘邦的八个儿子当中,五个人的死亡和她有直接或者说是间接的关系。

下面我们一个一个的来说。

刘肥

刘肥是刘邦的长子,刘邦在当了皇帝之后,就把他给封为了齐王。当时的齐国是最富的一个国家,并且有七十多座城池。

刘邦去世之后,吕后很担心刘肥的势力,所以,她就趁着刘肥朝见天子的时候,把刘肥给软禁了起来。

刘肥为了自救,只好献出自己七个郡中的一个,给了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

吕后觉得刘肥是个很知趣的人,所以,就放了刘肥回去。后来,吕后为了封吕姓为王,又从刘肥的手里要过来了两个郡。

刘肥七个郡,几乎是丢了一半。

所以,他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实在是想不开了,就郁闷而亡了,死的时候也就是三十多岁。

刘盈

刘盈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刘邦去世之后,刘盈就当了皇帝。当然了他只是名义上的皇帝,真正掌权的人是吕后。

按理说吕后作为刘盈的亲生母亲,她是不会害死自己的儿子的。

但是,刘盈的死确实是和吕后有关。

因为吕后在刘邦去世后,残忍的杀害了戚夫人,把戚夫人制成了人彘,并且丢掉到了厕所当中。

为了炫耀,吕后还让儿子刘盈来参观。

刘盈看到戚夫人的惨样,吓坏了。

从此,他病了大概一年的时间。病好之后,他再也不去上朝了,而是纵情酒色当中,过了几年这样的生活,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刘盈的死和吕后也是有关系的。

刘如意

刘如意是刘邦和戚夫人生的儿子,因为刘邦生前最喜欢的就是戚夫人,他爱屋及乌,也最喜欢戚夫人的这个儿子。

甚至,刘邦为了戚夫人,想要把吕后的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给换了。

最终,因为吕后请来了商山四皓,这件事才算罢休,刘邦看到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刘盈的时候,他就对戚夫人说,刘盈的羽翼已经丰满了,如今我们是动不了了。所以,以后你也不要提换太子的事了。

正是这件事,为日后刘如意和戚夫人悲惨的下场,埋下了伏笔。

吕后掌权之后,先是把刘如意给骗到了朝中,用毒药给毒死了,之后,就把戚夫人制成了人彘。

刘友和刘恢

他们两个是刘邦的八个儿子中,最倒霉也是最窝囊的。因为在刘邦去世,吕后掌权后,吕后给他们娶了吕家的女人为妻子。

吕家的女人,仗着吕后的 *** ,就开始欺负他们两个,不让他们两个宠幸其他的女人。但是,这两个吕姓女人实在是太泼辣了,他们根本不喜欢。

在这种情况,就导致刘友和刘恢会去偷腥。这件事被他们妻子发现之后,他们的妻子就去吕后那里告发他们。罪名是说他们要谋反。

吕后一怒之下,对他们起了杀心。

刘友被吕后骗到都城,活活的被饿死。刘恢因为受不了妻子的孽待选择了 *** 而亡。

你看刘邦的这两个儿儿子是不是死的很窝囊。

刘建

刘建是刘邦最小的一个儿子,他被刘邦封为了燕王。因为刘建最小,所以,他也是最贪玩的一个。

刘建再一次打猎的时候,他不幸感染了病毒,然后就一命呜呼了。

所以,他的死和吕后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刘建死的时候,留下一个儿子。吕后知道之后,就把刘建的儿子给杀了。

也就是说刘建这一支刘邦的血脉,彻底的断根了。

因此,一定意义上来说,刘建的绝后,吕后是要负责人的。

刘长

刘长是刘邦和一个宫女生的一个孩子,在刘长的母亲生下他来不久,她就选择了 *** 。刘邦就把刘长交给了吕后来抚养。

正是因为吕后把刘长抚养大的,所以,她才没有杀刘长,毕竟她和刘长已经有了感情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长逃过了一劫。

到了吕后去世之后,刘长就被哥哥汉文帝刘恒,分为了淮南厉王。但是,因为刘长骄横无礼,他竟然干起了谋反的勾当。

刘恒为了处罚他,就把他给押送到了蜀地,就是在去蜀地的路上,刘长不堪屈辱,选择了 *** 。

所以说刘长是汉文帝刘恒直接 *** 的。

刘恒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是薄姬。无论是他,还是他的母亲都不受刘邦的宠幸,不过,正是因为如此。

所以,吕后也就没有动过杀薄姬的念头的。

不过,吕后也想过除去刘恒,但是刘恒很鸡贼,每次吕后要叫他 *** 的时候,他都是选择不去,因为他是在代国,代国和匈奴相连。每次吕后让他去的时候,他都说匈奴要来侵犯了,他要为吕后抵御匈奴。

吕后对他也是没有脾气,所以,刘恒就是这样侥幸逃脱的。

到了吕后去世之后,功臣派诛灭了诸吕,然后就把一项比较老实的刘恒接到了宫里,当了皇帝。

也就是说,刘邦的所有儿子中,就是刘恒是个有心计的人。他表现的最懦弱,骗过了吕后,骗过了功臣,最后骗来了大汉的江山。

不过正是因为刘恒有心计,让他躲过了吕后的暗杀,才有了后来大汉的鼎盛时期的。

刘姓都有哪些历史名人?

由于刘邦建立了汉朝,所以说到刘姓的历史名人,肯定就会有汉朝历史帝王将相长长的一大串名字。

而统这个刘姓当皇帝的还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的,真是好不威风。

1西汉皇朝(公元前206-公元8):

汉高祖刘邦

西汉皇朝是我国 *** 个统一强盛的帝国。在西汉统治的200余年的历史中,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的改革,历 *** 景之治、武帝鼎盛时期、昭宣中兴等著名治世,使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间,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西汉王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 *** 次鼎盛。

公元8年,王莽篡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西汉又称为前汉,历时215年,共15位刘氏帝王。

序号帝号姓名在位/登位时间简 介(点击查看详细介绍)

1汉高祖 刘邦,前206年乙未岁汉开国皇帝,字季,终年53岁(前256--前195年)。

2孝惠帝 刘盈,前194年丁未岁刘邦长子,高祖卒后继位,为吕后专权。

3前少帝 刘恭,前187年甲寅岁为吕后专权。

4后少帝 刘弘,前183年戊午岁五月为吕后专权。

吕后 吕雉高祖刘邦之原配夫人,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高祖死后长期执政,然并未称帝,前后共16年。

5太宗文帝 刘恒,前179年壬戌岁高祖第三子,吕后死,周勃等 *** 吕产,迎立之。

6景帝 刘启,前156年乙酉岁文帝的儿子。文帝死后继位,历史上的“ 文景之治 ”时期。

7世宗武帝 刘彻,前l40年辛丑岁景帝之第十子,景帝死后继位。武帝时是西汉最强盛的时期。

8昭帝 刘弗陵,前86年乙未岁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

9昌邑王废帝 刘贺,前74年丁未岁六月武帝孙,昭帝侄。昭帝死后无子,由他继位,在位27日,因 *** 戏无度,被辅政大臣霍光废黜,后事不祥。

10中宗宣帝 刘询,前73年戊申岁又名刘病己,武帝曾孙,昌邑王被废后继位。

11高宗元帝 刘奭,前48年癸酉岁宣帝之子,宣帝死后继位。

12统宗成帝 刘骜,前32年己丑岁元帝之子,元帝死后继位。

13哀帝 刘欣,前6年乙卯岁成帝养子,成帝死后继位。

14元宗平帝 刘衍,公元1年辛酉岁原名刘箕子,元帝孙,中山王刘兴之子,哀帝死后继位。

15孺子皇帝 刘婴,6年丙寅岁宣帝玄孙,王莽毒死平帝后,立他为帝,王莽摄政。

注:汉朝(包括东汉)除汉高帝和汉光武帝外,所有皇帝的谥号前都有一个“孝”字,意喻强调孝治天下,如刘恒的谥号汉文帝也可作孝文皇帝或孝文帝。

2更始皇朝(23-25):

公元8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公元23年更始帝刘玄复国号为汉,公元25年被以刘盆子为首领的赤眉军所攻灭。传一帝前后共3年。

更始帝刘玄

两汉之际绿林军建立更始政权,推刘玄为皇帝。刘玄,字圣公,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西汉皇族﹐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新莽时,刘玄因客犯法,亡命平林。地皇三年(公元22)绿林农民 *** 爆发后,刘玄投奔陈牧领导的平林兵,为安集掾。次年正月,绿林军诸部合兵击破新莽将领甄阜﹑梁丘赐,遂号刘玄为更始将军。后因其为刘姓宗室,遂被拥立为帝,建元更始。六月入都宛城,大封宗室诸将。他嫉忌刘演﹑刘秀兄弟威名,诛杀刘演。 *** 军昆阳大捷后,更始帝遣王匡攻洛阳,申屠建﹑李松攻武关,三辅震动,各地豪强纷纷诛杀新莽牧守,用汉年号,服从更始政令。王莽败死后﹐更始由洛阳移都长安。他没有才能,一朝为帝,便沉湎于宫廷 *** 乐生活,委政于其岳父赵萌,以致众叛亲离。赤眉军进逼长安时,刘玄杀害申屠建﹑陈牧﹑成丹等 *** 军重要将领,于更始三年(公元25)十月,奉玺绶归降赤眉,降封为长沙王。不久,被缢死。

16更始帝 刘玄,23年癸未岁二月西汉皇族,王莽被推翻后,被推为更始帝。

3三、刘望汉帝国(23-23)

更始元年(23)八月,前钟武侯刘望(一作刘圣)起兵汝南(今河南上蔡西),称皇帝,严尤、陈茂往归之;刘望以严尤为大司马,陈茂为丞相。十月,更始政权奋威大将军刘信击杀刘望于汝南,并诛严尤、陈茂,郡县皆降,刘望帝国灭亡。

共历一帝,历时不到一年。

17刘望,23年

4刘子舆汉帝国(23-24)

公元23年赵敬肃王曾孙刘林诈称算命先生王郎是汉成帝刘鳌之子刘子舆,拥立为帝,建都邯郸。黄河以北地区多闻风归顺。次年(公元24年),刘秀率部进攻王郎政权,占领邯郸,斩杀王郎。邯郸之战为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奠定了基础。

共历一帝,历时不到2年。

18

刘子舆,23年

5建世皇朝(25-27):刘盆子,太山式人,城阳王刘章之后。更始三年,为樊崇等领导的赤眉军所拥立为帝,改元建世。于公元25年消灭刘玄更始王朝。建武三年(公元27年)投降于光武帝刘秀,贬为赵王郎中。

传一帝前后共3年。

19建世帝 刘盆子,25年乙酉岁六月

6刘永梁汉帝国(25-27):

汉朝宗室梁王刘永起兵,在睢阳(今河南商丘)称帝,占据今河南东南和相邻的山东、安徽一带。公元27年刘永死,苏茂、周建逃到垂惠,共同拥立刘永的儿子刘纡当梁王,继续对抗刘秀政权,但是刘纡放弃帝位,只称了王,刘纡于27-29年在王位。

故传一帝共2年。

20梁帝(称帝) 刘永,25年乙酉岁

梁王(未称帝) 刘纡,27年丁亥岁

7刘文伯汉帝国(25-37):

卢芳假称自己是汉武帝曾孙子,原名刘文伯,于是在三水(今天宁夏)起兵,依附当地的少数民族羌匈奴,割据一方。刘文伯于公元25年被匈奴尊为皇帝。传一帝共13年。

卢芳,字君期。东汉初年安定三水(今宁夏同心东)人。新莽时,尝诈称武帝曾孙刘文伯,与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更始帝刘玄至长安后授骑都尉,使镇抚安定以西。刘玄败,三水豪杰共计议,以他系刘氏子孙,宜承宗庙,乃立为上将军、西平王。他派使者与西羌、匈奴和亲,被匈奴单于奉为汉帝。建武五年(29年),在匈奴扶植下,割据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等五郡,都九原(今内蒙包头西南),并置守令。公元37年,刘文伯帝国被东汉消灭,刘文伯逃入匈奴。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刘文伯降汉,被封为代王。后复叛,留匈奴历十余年。

21(称帝) 刘文伯,25年乙酉岁又名卢芳

8东汉皇朝(25-220)

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又叫后汉,从公元25年(乙酉岁)汉光武帝刘秀称帝起,至公元220年(庚子岁)曹丕代汉止,因国都洛阳在西汉国都长安的东面,史称东汉。

东汉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强大繁荣的朝代,在近200年的统治中,经历光武中兴、明章之治等治世,一度成为当时 *** 强盛的国家。东汉在世界上的地位赶上了西汉,在科学文化上超过了西汉。

东汉共有14个帝王,共196年,帝位传递次序为:1、光武皇帝刘秀→2、孝明皇帝刘庄→3、孝章皇帝刘炟→4、孝和皇帝刘肇→5、孝殇皇帝刘隆→6、孝安皇帝刘祐→7、前少帝刘懿→8、孝顺皇帝刘保→9、孝冲皇帝刘炳→10、孝质皇帝刘缵→11、孝桓皇帝刘志→12、孝灵皇帝刘宏→13、后少帝刘辩→14、孝献皇帝刘协。

22世祖光武帝 刘秀,25年乙酉岁六月字文叔,先后推翻王莽、刘玄政权后称帝

23显宗明帝 刘庄,58年戊午岁初名刘阳。光武帝第四子,光武帝死后继位。

24肃宗章帝 刘炟,76年丙子岁明帝第五子,明帝死后继位。

25穆宗和帝 刘肇,89年己丑岁章帝第四子,章帝死后继位。

26殇帝 刘隆,106年丙午岁和帝幼子,和帝死后继位,终年两岁,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

27恭宗安帝 刘祐,107年丁未岁章帝孙,刘庆之子,殇帝死后继位。

28北乡侯前少帝 刘懿,125年癸亥岁三月章帝孙,安帝死后阎太后(汉安帝皇后)拥立继位,做了半年皇帝即死亡。

29敬宗顺帝 刘保,126年丙寅岁安帝子,少帝死后被宦官拥立为帝。

30冲帝 刘炳,145年乙酉岁顺帝子,顺帝死后继位。

31质帝 刘缵1/146年丙戌岁章帝玄孙,冲帝死后,被梁太后和梁翼迎立为帝。

32威宗桓帝 刘志,147年丁亥岁章帝曾孙,质帝被毒死后,由梁翼迎立为帝。

33灵帝 刘宏,168年戊申岁章帝玄孙,刘苌子,桓帝死后,窦后立他为帝。

34弘农王后少帝 刘辩,189年己巳岁四月灵帝死后继位,做了四个月皇帝,被董卓废黜,后被毒杀。

35献帝 刘协,189年己巳岁九月字伯和,灵帝第三子,少帝弟,少帝被废后继位,被曹丕废黜。

9三国·蜀汉皇朝(221-263):

刘备

公元221年,昭烈帝刘备续汉之大统,在四川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止于后主刘禅,共2帝43年。拥有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等一带,公元263年为曹魏所灭。

刘备幼有大志,东汉末年,与河东关羽公、涿县张飞公结为兄弟,募兵参加 *** 黄巾。先后任安喜尉、高唐令、豫州牧等,后为徐州牧。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孔明)辅助,联合孙权,大败曹 *** 于赤壁,取荆州,得益州和汉中地区。建安二十四年已亥岁(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与魏、吴成鼎足之势。

献帝延康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刘备乃于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四月,正式在武担称帝,定都四川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

36先主昭烈帝 刘备,221年辛丑岁四月又称蜀先主,字玄德,河北涿县人,与魏,吴成三国鼎立之势。

37后主怀帝 刘禅,223年癸卯岁五月又称孝怀皇帝,刘备之子,为甘夫人所生。

10神凤汉帝国(公元303年):

两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割据和农民 *** 势力活跃,荆襄张昌率巴蜀流民起事,推举山都县吏丘沈为天子,丘沈改名刘尼,称汉之后裔,公元303年5月刘尼称帝,国号为汉,建元神凤,建都江夏(今武汉),公元303年8月为晋所灭。

38神凤帝 刘尼,303年癸亥岁五月

11十六国·(前赵)汉皇朝(304-329):

(前赵)汉建国于304年,初称汉,实际上在318年之前只称为汉政权。西晋永兴元年( 304年)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被诸部匈奴共推为大单于,自称汉王,改年号为元熙。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帝,改元“永凤”。318年七月,汉主刘聪死,子刘粲继位,同年为外戚大司马靳准所杀。镇守长安的刘聪族弟刘曜闻变,发兵攻靳准。公元318年十月,刘曜自立为皇帝,公元319年,刘曜徙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此后刘曜、石勒常相攻伐。328年,两军大战于洛阳城西,刘曜饮酒过量,兵败被擒,前赵主力被消灭。石勒军乘胜西进,曜太子刘熙弃长安,逃奔上□(今甘肃天水)。329年九月,勒军攻占上□,杀刘熙,前赵亡。前赵全盛时,拥兵二十八万余人,据地有今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各一部,当时,关陇氐、羌,莫不降附,前凉张茂等亦遣使朝贡。

(前赵)汉历5帝,共26年。

39高祖光文帝 刘渊,304年甲子岁十月详细资料

40武皇帝戾太子 刘和,310年庚午岁详细资料

41烈宗昭武帝 刘聪,310年庚午岁七月详细资料

42隐帝 刘粲,318年戊寅岁七月详细资料

43秦王光初帝 刘曜,318年戊寅岁十月

末帝 刘熙(未称帝),328年戊子岁十二月并未称帝

12刘芒荡汉帝国(309---309)

永嘉三年(公元309)七月,平阳人刘芒荡自称汉室后裔,诳诱羌戎,在马栏山(今旬邑境内)称帝。同年九月,为晋朝南阳王司马模所败,被杀,帝国遂告灭亡。

44刘芒荡 309年

13刘显帝国(351---352)永和七年(公元351年)七月(一说永宁二年(351)四月),后赵大将刘显杀石祗在襄国称帝。公元352年正月冉魏帝国魏主冉闵杀刘显,进占襄国,刘显帝国灭亡。

45刘显351年

14刘黎帝国(389---389)公元389年,刘黎称帝,建都皇丘,同年为晋帝国所灭。

46刘黎389年

15十六国·夏皇朝(407-431)

赫连勃勃

夏又称刘夏或大夏,是十六国时期匈奴赫连勃勃建立的政权。赫连氏本匈奴南单于后裔,内徙后改姓刘。十六国时先依刘渊,后附前秦。及苻坚灭代国,命其首领刘卫辰督摄黄河以西。前秦瓦解后,刘卫辰全力发展,据有朔方之地。晋太元16年(391) 北魏 攻杀刘卫辰,其子赫连勃勃奔后秦,为安远将军。晋义熙三年(407)赫连勃勃袭杀岳父---后秦高平公没弈于,尽有其部,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改姓赫连,建立大夏政权。不断侵扰后秦,前后俘获、坑杀数万。赫连勃勃施政残暴,发胡夏10万众筑都城统万城(今称白城子,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纳林河乡与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交界处的无定河北岸流沙?中)。刑杀工匠数千人。夏凤翔六年(公元418),赫连勃勃乘东晋灭后秦,乘虚轻取长安,在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即帝位,声势更强。 真兴七年(425)赫连勃勃病死,子赫连昌继位,次年(426)北魏攻取长安,后攻陷统万城,俘赫连昌。赫连昌弟赫连定逃到平凉,自称夏皇帝,改元胜光。胜光四年(431)赫连定六月,赫连定乘西秦混乱之机,杀掉乞伏暮末,消灭了西秦,又欲渡黄河击北凉遭吐谷浑袭击,兵败被俘,被送于北魏,夏亡。

夏 *** 传三帝存在25年。

47世祖武烈帝 赫连勃勃,407年丁未岁六月(查看详细介绍)

48德武帝 赫连昌,425年乙丑岁八月(查看详细介绍)

49平武帝 赫连定,428年戊辰岁三月(查看详细介绍)

16南北朝·南朝·刘宋皇朝(420—479)

宋武帝刘裕

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政权而建立。国号宋,史称刘宋,定都建康(今南京)。

开国皇帝刘裕出于行伍,自幼家贫。时值东晋末期,民变此起彼伏,朝廷内部斗争也十分激烈。公元402年,东晋大将桓玄乘朝廷实力虚弱,起兵篡位,国号“楚”。刘裕与刘毅等起兵勤王,并最终消灭了桓玄的力量。此后,刘裕率军南征北伐,其势力不断得到稳固壮大,并先后攻灭刘毅、司马休之等实力派,最终迫使晋恭帝将帝位禅让给他,宋朝建立。

宋帝国建立后,北方诸国虎视眈眈,战事不断。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他在位三十年,励精图治,国家生产经济终于有所恢复,遂有元嘉之治。但公元453年,其长子刘劭为了篡夺皇位,骇人听闻地杀害了自己父亲,之后王室诸子争位,混战不止,帝王荒 *** 残暴,朝政日益腐败,国家实力从此一蹶不振。公元479年,宋顺帝刘准把帝位禅让给了萧道成,南朝宋终被南朝齐所取代。

刘宋共11帝,历时60年。

50高祖武帝 刘裕,420年庚申岁六月战功起家,420年迫晋恭帝禅让,建立南朝宋代。

51少帝 刘义符,423年癸亥岁刘裕长子,因游戏无度,不亲政事,即位3年,被顾命大臣所杀。

52中宗文帝 刘义隆,424年甲子岁八月刘裕第三子,他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

53太初帝 刘劭,453年癸巳岁二月弑父即位,后被弟刘骏所杀。

54南郡王建平帝 刘义宣,454年甲午岁公元454年1-6月在江陵(今荆州)称帝。

55世祖孝武帝 刘骏,454年甲午岁文帝第三子。

56前废帝 刘子业,465年乙巳岁孝武帝长子,在位6个月被杀。

57晋安王义嘉帝 刘子勋1/466年丙午岁一月在公元466年正月称帝。

58明帝 刘彧,465年乙巳岁十二月文帝第十一子。

59苍梧王后废帝 刘昱,473年癸丑岁明帝长子,被萧道成 *** 。

60顺帝 刘凖,477年丁巳岁七月明帝第三子,在位3年后退位。

注:

1、太初帝刘劭(426年—453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字休远,刘义隆长子,母为皇后袁齐妫。元嘉30年(公元453年),因巫蛊之事,刘义隆欲废太子,刘劭知道之后,遂与其弟刘浚共谋,率兵夜闯皇宫,将其父杀害,自立为皇帝,改元“太初”。刘劭因弑父篡位而导致众叛亲离,在位仅三月,即被率兵讨逆的刘骏所击溃,刘劭被俘后遭处斩, 并被刘骏称为元凶。

2、南郡王建平帝刘义宣,公元454年1-6月在江陵(今荆州)称帝。

3、晋安王义嘉帝刘子勋, 刘骏之第三子,刘子业之弟,曾在公元466年正月称帝,年号义嘉,并得到大部分州郡的支持,但在当年八月被刘彧大将沈攸之捕斩。

17刘没铎稽胡帝国(577-577):

刘没铎是建立神嘉年号的刘蠡升之孙。

北周败齐师于晋州(今山西临汾)时,乘胜猛追,未暇收剑北齐人所弃甲仗。稽胡乘机收集齐兵所弃武器,装配部队。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十一月,并州稽胡立刘蠡升之孙刘没铎为帝,号圣武皇帝,改元石平。同年,周武帝派齐王宇文宪督诸军进讨,赵王宇文招擒刘没铎,余众皆降,帝国灭亡,历时仅一个月。

61圣武帝 刘没铎1年/公元577年十一月

18定杨帝国(617-620):

隋炀帝大业13年(公元617年),刘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乱之机, *** 马邑太守王仁恭,开仓赈贫,驰檄境内,得兵万余人,自称太守。为了立稳脚跟,他派遣使者依附于突厥,突厥为了扶植地方割据势力,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公元617年刘武周自称皇帝,改元天兴,史称定杨皇帝,公元620年亡于唐朝。

62定杨帝 刘武周,617年丁丑岁三月

19辽皇朝 (907—1125):

耶律阿保机

辽朝于公元907年为契丹族人耶律阿保机所建,起初国号为契丹,公元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其国都原不在幽州,在上京(巴林左旗南),由于石敬瑭为了成为中原皇帝,请辽国帮助,所以,以幽州为礼物送给辽国了,辽国才迁都到幽州。辽朝始于太祖耶律阿保机,终于天祚帝耶律延禧,共10帝统治219年。其疆域东临北海、东海、黄海、渤海,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流沙(今新疆白龙堆沙漠),北至克鲁伦河、鄂尔昆河、色楞格河流域,东北迄外兴安岭南麓,南接山西北部、河北白沟河及今甘肃北界。

契丹辽朝在今天的辽河(喀拉木仑河)上游诞生了,匈奴-鲜卑宇文部落之后,耶律亦为“迭剌”,统治北亚的强大帝国,耶律氏兼称“刘氏”,“刘”在通古斯语系中发音为“IRA”,即“耶律”。 《辽史.太祖传》“序”:“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其实耶律本是契丹语,翻译成汉文就是刘。故历代皇帝均有带刘姓的汉名字。

63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帝 耶律阿保机(刘亿),907年丁卯岁

64太宗孝武惠文帝 耶律尧骨(刘德光),927年丁亥岁十一月

65章肃帝 刘李胡,947年丁未岁二月

66世宗孝和庄宪帝 耶律兀欲(刘阮),947年丁未岁九月

67穆宗孝安敬正帝 耶律述律(刘璟/刘明),951年辛亥岁九月

68景宗孝成康靖帝 耶律明扆(刘贤),969年己巳岁二月

69圣宗 文武大孝宣帝 耶律文殊奴(刘隆绪),982年壬午岁九月

70兴宗神圣孝章帝 耶律只骨(刘宗真),1031年辛未岁六月

71道宗孝文帝 耶律查剌(刘洪基),1055年乙未岁八月

72天祚帝 耶律阿果(刘延禧),1101年辛巳岁二月

20(桀)燕帝国(911-913):

又称桀燕,为五代十国时其他割据政权,为深州(今河北深州)人刘守光建立。刘守光为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公元911年,刘守光不顾众将臣的反对,登基称帝,国号大燕,改元应天。桀燕建立後,即不断受到晋王李存勗的攻击,应天三年(913年),晋军攻陷幽州,俘获被囚禁已久的刘仁恭,而刘守光逃亡後不久亦被擒,桀燕亡。

桀燕共一帝,仅历3年。

73应天帝 刘守光911年辛未岁

21五代十国·十国·南汉皇朝(917——971):

五代时十国之一,建国于917年,初称大越国,918年改国号为汉,刘隐、刘岩(龑)兄弟所建。都广州番禺(今广东广州),称兴王府;盛时疆域有六十州,约为今广东、广西两省及云南的一部分。历四主,共统治了54年。

刘隐(874~911)原籍上蔡(今属河南),一云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迁居泉州。父刘谦,唐末为封州(今广西梧州东南)刺史,拥有上万人的军队和成百的战舰。乾宁元年(894)刘谦卒,不久,刘隐继任封州刺史。唐天祐二年(905),为清海军(岭南东道)节度使。后梁开平元年(907)朱温封刘隐为大彭郡王;三年,改封南平王;四年,又进封南海王。

唐末,岭南士人云集,有的是为了避战乱,有的是被流放岭南的名臣后裔,还有因战乱阻隔不得北返的任满地方官。刘隐收用这三类士人为辅佐。他遣其弟刘岩 (889~942)率兵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了岭南;西与楚争容桂之地,攻占了容、邕两关(今广西西部、南部及广东部分地区)。乾化元年 (911)刘隐卒。刘岩继立,先后改名为陟、龚、龑。后梁贞明三年(917) 刘岩称帝于番禺,国号大越,次年改为汉,史称南汉。刘岩有乾亨、白龙、大有三个年号。大有十五年 (942)刘岩卒,年五十四。其子刘玢(原名洪度,920~943)嗣位,年号光天。次年,玢弟刘晟(原名洪熙,920~958)杀玢自立,有应乾、乾和两个年号。乾和六年(948)刘晟乘楚国内乱,派兵攻楚,至九年,得楚十余州。十六年 (958),刘晟卒,年三十九。其子刘鋹(原名继兴,942~ 980)嗣位,年号大宝。

刘鋹即位后,宦官垄断了大权,朝 *** 败。宋开宝四年(即南汉大宝十四年,971),宋兵攻占广州,刘鋹降,南汉亡。

74高祖 刘龑,917年丁丑岁(查看详细介绍)

75殇帝 刘玢,942年壬寅岁(查看详细介绍)

76中宗明孝帝 刘晟,943年癸卯岁(查看详细介绍)

77后主 刘鋹,958年戊午岁(查看详细介绍)

22五代十国·十国·后汉皇朝(947—950):

五代之一。后汉高祖刘知远所建,建都于开封。盛时疆域约为今山东、河南两省,山西、陕西的大部及河北、宁夏、湖北、安徽、江苏的一部分。历2帝,前后约4年。

刘知远是沙陀部人,后晋天福六年(941)七月,任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 开运三年十二月十七日(947年1月 11日), 契丹陷开封,后晋亡。刘知远亦曾向契丹纳贡, 但当时人民坚决反抗契丹, 有的方镇也拒绝投降。刘知远对契丹的南下先采取观望态度。次年正月,契丹主耶律德光称帝于开封,国号辽。二月,刘知远亦在太原称帝。他下诏诸道禁止为辽搜括钱帛,并诏慰抗击辽之民众,人心归附。三月,辽兵北撤。五月,刘知远出兵占领洛阳、开封,收复后晋末失陷的河南、河北诸州。六月, 改国号大汉,史称后汉。改开运四年(947)为天福十二年,次年建元乾祐。与南唐、吴越、楚、南汉、后蜀、南平等政权并立。

乾祐元年 (948)正月,刘知远死,次子承祐(931~ 951)继位,是为隐帝。承祐初立,大臣史弘肇、杨邠、苏逢吉、郭威等专权,但四人之间又有矛盾。史弘肇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掌握禁军,酷虐滥杀;杨邠为枢密使,权势最重。承祐疑惧,于乾祐三年十一月杀杨邠、史弘肇及三司使王章,以苏逢吉权知枢密院事;又密令杀邺都留守、枢密使郭威。事泄,郭威起兵攻入开封,十一月二十一日(951年1月1日)承佑被杀。后汉亡。

78高祖肃孝帝 刘知远2/947年丁未岁二月又名刘暠,后晋任河东节度使。947年契丹陷开封,他在太原称帝。

79隐帝 刘承祐2/948年戊申岁二月高祖之子,为夺回兵权,事败为乱兵所杀。

23五代十国·十国·北汉皇朝(951——979):

刘崇

五代时十国之一,刘崇所建,都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南),称太原府。盛时疆域十二州,约为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历4主共29年。

刘崇(895~954)先世为沙陀部人。他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后汉隐帝时,刘崇官至河东节度使、太原尹。隐帝年少,大臣专权,刘崇见后汉政权不巩固,便在军事和财政上作了准备。乾祐三年(950)十一月,枢密使郭威于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起兵。十一月二十一日(951年1月1日),隐帝兵败为人所杀,刘崇即据河东十二州称帝,改名旻,仍用后汉乾祐年号(直到刘旻次子承钧嗣位三年后,始改乾祐十年为天会元年,957),国号汉,史称北汉。北汉是十国中唯一在北方之国。

北汉地瘠民贫,国力微弱。刘崇结辽为援,奉辽帝为叔皇帝。北汉曾联合辽兵,两度进攻后周,但先败于晋州(今山西临汾);乾祐七年又败于高平(今属山西),后周世宗柴荣乘胜进围太原达月余。后周兵退后,刘崇卒。其子承钧(后改名刘钧,926~968)继立,奉辽帝为父皇帝。此后,后周、北宋频频向北汉进攻。北汉势蹙,屡靠辽兵增援才得以幸存。

太平兴国四年(北汉广运六年,979),宋太宗赵炅率军亲征北汉。宋军先击溃辽援军,而后猛攻太原,北汉主刘继元(?~992) *** 出降,北汉亡。

80世祖神武帝 刘旻,951年辛亥岁又名刘崇

81睿宗孝和帝 刘钧,954年甲寅岁(查看详细介绍)

82少主 刘继恩,968年戊辰岁(查看详细介绍)

83英武帝 刘继元,968年戊辰岁(查看详细介绍)

24北辽帝国(1122-1123)

耶律淳

北辽,于1122年3月立国,是时辽天祚帝被金兵所迫, *** 夹山,耶律淳在燕京被耶律大石等人拥立为君主,是为北辽的开始。耶律淳(1062年-1122年)是北辽开国皇帝,辽兴宗第四子,宋魏王耶律和鲁斡之子,他曾出任为彰圣军节度使。保大二年(1122年),他即位北辽,降辽天祚帝为湘阴王,并遣大使奉表于金国,乞为附庸。1122年6月24日,耶律淳病死,其后其妻萧德妃 *** 女摄政。1123年2月2日,金朝攻占燕京,萧德妃和耶律大石投奔天祚帝,萧德妃因为谋反而被杀,但耶律大石却得到赦免。其后天祚帝被擒,移送往金朝,辽朝灭亡。梁王耶律雅里于5月自立。10月,雅里亦被杀,耶律朮烈被拥立。1123年11月灭亡,国祚只有19个月。 北辽历传4帝,前后不足两年,平均每位君主在位的日期都不足5个月,在位最长的是辽宣宗的王后萧德妃(未称帝),在位差不多一年。

84宣宗孝章皇帝(耶律淳) 建福,1122年壬寅(三)

萧德妃(萧 *** 女)(未称帝) 德兴,1122年壬寅(六)未称帝

85秦王(耶律定) 德兴,1122年壬寅(六)

86梁王(~雅里) 神历,1123年癸卯(五)

87英宗(~术烈),1123年癸卯(十)

25西辽皇朝(1124-1211):

耶律大石

西辽是辽朝灭亡后辽皇族的残余势力所建的王朝。所有皇帝汉姓也都是刘姓。

西辽(1132年-1218年)是中国古代契丹族建立的朝代。亦称黑契丹,哈剌契丹。由辽代贵族耶律大石在金朝灭辽后,于西北召集残部建立。后来扩张到中亚,首都虎斯翰鲁朵,一时成为中亚强国。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灭亡。

公元]1124年,耶律大石到达可敦城,在这里他召集了契丹十八个部落的首领 *** ,号召重建辽朝,受到各部的支持。他在这里创立了简单的 *** 。1132年到达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称帝,并称“菊儿汗”。西辽帝国正式成立。

公元1211年乃蛮部首领屈出律趁直鲁古外出狩猎的时候将其擒获,攫取了政权。名义上直鲁古被尊为太上皇,但只不过是个幌子。1213年直鲁古去世。不久蒙古势力已经进入中亚,1217年蒙古大军进入楚河,1218年击杀屈出律,西辽灭亡。

西辽刘氏统治共历88年,刘氏皇帝3位。

88德宗 耶律大石,1124年甲辰岁二月

感天皇后 萧塔不烟,1144年甲子岁(未称帝)

89仁宗 耶律夷列,1151年辛未岁

承天后 耶律普速完,1164年甲申岁(未称帝)

90文颢帝 耶律直鲁古,1178年戊戌岁

注意:史书上把悯文帝(屈出律)也算入西辽皇帝中,由于屈出律不是耶律氏(即不是刘氏皇帝),故此处不计入表中。悯文帝(屈出律)于1211---1218年在位。

26齐帝国(1130-1137):

刘豫

又称刘齐或大齐,为南宋大臣刘豫(1073—l146)所建,共一帝前后8年。刘豫,字彦游,景州阜城(今属河北)人。北宋时历任殿中侍御使、河北提刑等职。金兵南下时弃官潜逃。建炎二年(1128年)杀宋将降金。1130年四年九月,被金人立为“大齐”皇帝,建都大名(今属河北),后迁汴京(今河南开封)。统治河南、陕西之地,配合金兵攻宋。七年后为金帅挞懒黜为蜀王,后改封曹王。绍兴七年(1137年)被废黜,迁居临潢(今辽宁巴林左旗附近)而死。

91阜昌帝 刘豫,1130年庚戌岁九月

27后辽帝国(1216-1230)

公元1215年,耶律留哥攻占金东京,部将耶厮不等劝留哥称帝,摆脱蒙古控制,留哥不从,与子往朝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仍封留哥为辽王,命其继续统领部众。1216年初,耶厮不背叛留哥,在澄州称帝,国号辽,改元天威。不久,耶厮不被部下所杀,众推乞奴为监国。同年秋,木华黎率蒙古军东下,乞奴等不敌,率九万契丹部众越过鸭绿江进入 *** 境内。在 *** ,又发生内讧,金山杀乞奴,自称辽王。1217年,统古与复杀金山,取而代之。1218年,喊舍又杀统古与而自立。

后辽帝国只有一位皇帝----耶厮不。其他的都没有称帝,乞奴只是监国,后来的乞奴、金山、统古与、喊舍等也都只是称王,没有称帝。所以终后辽帝国只有一任刘氏皇帝,帝国起始时间为1216-----1216。

92天威帝(耶厮不 )天威,1216年丙子耶厮不又名耶律厮不,1216年称帝,同年死。

乞奴天佑,1216年丙子为监国,没有称帝

金山天德,1216年丙子称辽王,没有称帝

统古与,1218年戊寅没有称帝

喊舍,1218年戊寅没有称帝

总结刘氏在中国历史上,共有27个帝国,92个皇帝,统治时间达1009年之久,现详细列表如下:

朝代(或国)名始末年限帝王数统治年数开国皇帝

汉帝国一、(西)汉前206---815帝215年刘邦

二、更始皇朝23---251帝3年刘玄

三、刘望汉帝国23---231帝1年刘望

四、刘子舆汉帝国23---241帝2年刘子舆(王郎)

五、建世皇朝25---271帝3年刘盆子

六、刘永梁汉帝国25-271帝3年刘永

七、刘文伯汉帝国25---371帝13年刘文伯(卢芳)

八、(东)汉25---22014帝196年刘秀

邯郸哪算命准-请问鬼谷子是圣人吗

九、(蜀)汉221---2632帝43年刘备

十、神凤汉帝国303-3031帝1年刘尼(丘沈)

十一、(前赵)汉304-3295帝26年刘渊

十二、刘芒荡汉帝国309---3091帝1年刘芒荡

十三、刘显帝国351---3521帝2年刘显

十四、刘黎帝国389---3891帝1年刘黎

十五、(刘)夏或(大)夏407---4313帝25年赫连勃勃

十六、(刘)宋420---47911帝60年刘裕

十七、刘没铎稽胡帝国577---5771帝1年刘没铎

十八、定杨帝国617---6201帝4年刘武周

十九、辽907---112510帝219年耶律阿保机

二十、(桀)燕911---9131帝3年刘守光

二十一、(南)汉917---9714帝55年刘龚

二十二、(后)汉947---9502帝4年刘知远

二十三、(北)汉951---9794帝29年刘崇

二十四、(北)辽1122---11234帝2年耶律淳

二十五、(西)辽1124---12113帝88年耶律大石

二十六、(刘)齐或(大)齐1130---11371帝8年刘豫

二十七、(后)辽帝国1216---12161帝1年耶律厮不

总计92帝1009年27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