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和六壬-为何当今有些人吹易经而贬低孔子的儒家著作
紫薇斗数和六壬,为何当今有些人吹易经而贬低孔子的儒家著作?
在当代,《易经》只可当作一部古代哲学著作来读,了解其书在占卜、预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辩证法思想,这对我们是有启迪作用的。如“亢龙有悔”、“否极泰来”,等等。
如果把《易经》奉为能解释天文地理和世间万物以及预知吉凶祸福的神书,未免夸大了它的作用。《易经》对事物的观察,是比较粗糙的,浮浅的,也是初步的,它虽然看到了事物之间(如阴阳)有联系、有对立、有变化,但看不到事物之间联系、对立与变化的客观条件和依据,而是用占卜的结果进行解释、说明,并决定人们的行止。
今天,如果有人用《易径》所阐述的象、数、理、占,来卜算国家的未来,世界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卜算战爭的胜负,等等,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对事物观察、预测的准确性,是《易经》占卜不可比拟的。
《易经》的辩证法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个是不容质疑的。而《易经》中通过挂、爻预测事业的兴衰成败,在高科技面前则显得十分苍白,没有意义。
《易径》更大的亮点,就是为我们提供了辩证法思想。对《易经》的其它内容没什么可鼓吹的,更不可将其神密化。
至于儒家的经典,这里就不说了。吹捧《易经》,贬低儒家的经典著作,是不可取的。大家都说《易经》是百经之首,甚至有人说《易经》是中华思想文化的源泉。因此可以说,儒家的思想(包括其经典)与《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孔子读《易经》,韦编三绝,并为《易经》作《十翼》,以宏扬《易经》的思想。所以,不可鼓吹《易经》而贬低儒家经典,这样做就割裂了《易经》与儒家思想的联系,切断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扬《易》贬儒,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是我们应有的科学态度。
究竟什么是易经?
《周易》是群经之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
在三皇五帝时期,伏羲氏仰观俯察天地,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他知道虚空之中肯定有一种力量,影响着世间万物,这应该就是宇宙的源头。它画了一条直线,代表着从虚空之中生出了一,从无到有,这就是一切的开始,那个虚空就是道,也叫做无极,而这个“一”,就叫做太极。伏羲氏观察,这个“一”并不是恒常不变的,实际上,世间万有都在时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正如那天边的太阳,时而升起时而降落,就像生命,有出生就有死亡,有死亡又有再生,循环往复。因此,任何事物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而产生了阴阳,这就是“太极生两仪”,一条直线代表“阳”,一条线分成两段代表“阴”。阴代表着动和刚,阴代表静和柔,也分别象征着男人和女人。光有阴阳,还不能代表具体的现象,比如,早上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这个时候阳气生发,虽然也是阳,但并不太热,阴上生阳,这叫“少阳”;到了中午的时候,日头最烈,阳气最旺,阳上有阳,这叫“老阳”;黄昏时分,日落西山,阴气滋生,这个时候阳开始转为阴,但夕阳的余晖还在,阳上生阴,这叫“少阴”;到了午夜十二点,地面都凉透了,阴气正旺,阴上加阴,这叫“老阴”。这就是从阴阳两仪交互生成的四象,四象不但代表着一天的四个时段,也代表着一年四季,春天是少阳,夏天是老阳,秋天是少阴,冬天是老阴。天地之所以能滋养万物,正是因为有春夏秋天、寒来暑往的交替运行,如此,万物才得以呈现生、长、化、收、藏的生命现象。可是,只有四象,也未免太过于平衡了,这如何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多端与生生不息呢?于是,在四个爻象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阳爻和阴爻,就分化成了八个卦象,这就是四象生八卦。有了八卦,就基本能代表自然界的基本现象了。老阳上加一个阳爻,三个阳爻,叫做“乾”;老阳上加一个阴爻,叫做“兑”;少阳上加一个阳爻,叫做“巽”;少阳上加一个阴爻,叫做“坎”;少阴上加一个阳爻,叫做“离”;少阴上加一个阴爻,叫做“震”;老阴上加一个阳爻,叫做“艮”;老阴上加一个阴爻,三个阴爻,叫做“坤”。术数分哪些种?
占卜 *** 从用途上可以分为命术和卦术两大类
命术用来解读命运,卦术用来解答具体事件
从流派上讲
东方的术较强的两支主要是印度和中国,印度是以佛学以及梵我合一的自然观的占卜方式,主要精于命术,主流是印度占星术,中国主要是以阴阳哲学,五行生克关系,易经的卦象变化,以及天干地支类象学为基础的众多术。目前常用命术在民间主要就行的有的有子平术,紫微斗数,邵字神数,铁板神术,七政四余等。卦术较为丰富,民间常用的有纳甲(六爻)术,梅花易数,小成图,河洛神术,三式神学(太乙,奇门遁甲,大六壬),较为特殊的以前两者为基础的还有风水学,包括八宅派,玄空飞星,玄空大卦,三合派等众多流派,另有一些边缘应用学科,如释梦学,姓名学,相学等
西洋的主流 *** 有星相学,生命灵数,塔罗三种,另有一些如灵摆,如尼石,色彩瓶等非主流 *** 。
紫微斗数易经奇门遁甲三书各自更擅长哪些方面?
估计题主是想说,三者在象数方面各自所长吧。易体是母体,是紫薇斗数、奇门遁甲的根,也是一切数术的源泉。从这个看,紫薇与奇门是易经的应用原易则是原则。
一、易经
易在术数方面有两方面的擅于:一个是阴阳学,另一是古经部分的占筮。前者是所有数术的根本理论母体,后者是后来多种重要签占的母体。易经有两大范畴。一是象数,二是哲理。古经是以象术为主,孔子所作易传是哲思为主。易之象数分为卦象,卦辞,爻辞,是易经最古老的部分。而哲思则是孔子作十翼为核心,至王弼扫象,得成语得意忘形,为此派的极致。
华夏最古老的预测学问是:占卜与占筮。她们伴随原始而诞生,卜与筮并不全同,占卜是指上古华民用焯烧的龟甲与牛骨上钻孔,然后看其裂纹的图象进行预测的活动。也幸好上古有此行为,今人才有幸看到中华讫今发现最古老的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占筮则用蓍草以起卦的法则,得出数后依数而排卦,完成后则看卦再从易古经查询对应的卦爻辞的上古预测活动。前面所说占卜的主要是象数的象的范畴,占筮则主要是象数的数的范畴,当然两者并不是绝对的径渭分明,而是也有互为浸透。总的来说:易经擅于占筮。二、奇门遁甲
徐克的一部颇火的电影《奇门遁甲》,引发了国人对这套中华秘学的兴趣,本人对其简述如下
1、出处的神话传说
民间传说奇门遁甲是起于当年中华民族的祖先神黄帝大战东方暴虐杀神蚩尤之时,也就是距今约5500年的时候。相传蚩尤有九兄弟,个个身长九丈,铜皮铁骨,驾驭着来去如风的战车,神出鬼末,能呼风唤雨,制造迷雾,飞砂走石迷惑敌人!大家想一想,画面是否似曾相识?对的,这不是一个颇敏合于好来坞这些关于外星凶灵入侵地球的电影情景么? 中华祖先神黄帝为保卫族人,多次率领中土军士抗击蚩尤的九黎大军,在爆发多年战事后,最终两军在涿鹿这个地方展开终极一战。
*** 学家司马迁,曾在史记首篇《五帝本纪》中有记载,看来并非全是想象之神话传说! 话又回于传说:涿鹿之战,两方杀尸遍野,河流成血!大地上淌流的鲜血形成如河川,血河甚至可以飘浮起将士的战盾,可见其惨烈。战争初期,九黎军凭着可飞砂走石,唤雨起雾之神通,打得中土军节节败退!军心惶恐!就在黄族危难之际,忽然天空中出现一如彩虹的环状神器,并由其中走出一绝美女神,自称九天玄女。其传授黄帝天书与旱魃、应龙、奇牛等等神兵利器与兵书。生而神灵的黄帝则一下儿感悟了兵法,于是招唤旱魃展神通令雨雾消散,应龙展神通吞吐万丈金光圣火令铜头铁背烤融,并用奇牛之皮造了战豉雷动,其声威震十万八千里,中土军团闻听,士气大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黄帝继以九天玄女天书中之兵法布阵,从生门出击,就这样在应龙,旱魃两神族策应下,终于在涿鹿斩杀九苗黎杀神蚩尤!
这里九天玄女所授天书为上古的三式神功,就是:太乙神数、大六壬、奇门遁甲。这便是奇门遁甲心出处,其主要用于古时的军事用途,相传姜太公、诸葛亮、刘伯温等均精于此术。而太乙术在道教甚至化为一人格神,其就是西游记中的 *** 高手,光其座骑九灵元圣就可以空手赤拳,一招秒杀孙猴王的太乙救苦天尊。
2、浅析奇门遁甲的构成
奇门遁甲大体由三部分构成,哪三部分呢?分别是“奇”,“门”,“盾甲”。为逻辑顺序更便于解读,这里先讲“门”是什么意思…其就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門。上篇所讲的黄帝中土军就是出生门 *** 打败九苗军团的呢。 遁比较容易理解即隐觅的意思,而甲即指:六甲,六甲是何许?中国的历法记年时是六十花甲子,六十花甲子是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构成,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地支对应的生肖大家比较熟悉就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生肖。
好了,十天干配十二地支合共就是六十花甲子了,而其中的甲位于天干之首,所以上古之人认为其统率余下九个天干,意义非凡,最为尊贵,然六十花甲子之中有六个含天干甲的花甲子: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视为六甲,它藏而不现,隐遁于六仪之下。这就是奇门遁甲之中的甲的含义。 奇又为何物?奇则是指天干中的乙丙丁,相信有心人会领悟到,上面所讲,在甲天干之后紧接着就是乙丙丁了,都是靠前的天干,前面讲:上古之人崇尚甲就是因为其是天干的 *** 位,那这里的乙丙丁也是靠前的,若甲为尊贵,则乙丙丁可说是次贵了,所以乙丙丁又是称为三奇,道教中有位三奇贵神,这个吉神被道教术数家引入人之出生四柱八字之中,四柱中的天干只要出现乙丙丁三个天干的,那些人就是命带三奇贵,是能干大事之人。好,那就是奇门遁甲之奇的含义了。
3、奇门遁甲的根本性 与中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奇门遁甲植根之土壤是阴阳五行,上篇讲到的甲乙丙丁就是阳木阴木阳火阴的象征。而上面所提及的奇门遁甲的八门,是根据起奇门遁甲局的时间,分别对应的四方八面,随着节气与时令不同八门是灵动于八方的,而四方八面又分别具五行,比如讲:东方瑞兽为青龙是五行中的木,南宁瑞鸟为朱雀是五行中的火,西方猛兽为 *** 是五行中的金,北方灵物为玄武是五行中的水。 奇门遁甲真的很厉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典,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 *** 大秘术,是易经更高层次的预测学之一,号称帝王之学,为历代著名军事家所推崇,其又为夺天地造化之学,也是论天体、人和地球运动规律的巨著,大自然的各种场(比如讲磁场就是其中之一)就隐藏在奇门遁甲之中,进而使其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深奥的自然规律。总的来说奇门擅长于军事预测。三、紫薇斗数
紫微斗数近代的上世纪初才公开流行于港、台和日本等地,其 源据说出自于道家吕洞宾,至宋有陈抟,明有罗洪先,清有青城道士等秘密传承。 紫微斗数和八字一样,也是以人的出生年月日时为基本根据来推算人的命运,依据的最根本源也是阴阳五行、天干支的生克制化、会合刑冲的原理。但两者 *** 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紫薇斗数是比较机械化、公式化,是将115颗有不同意义的星,分别排列到命盘然后依照一定的 *** 推算人的命运、大限、流年等。因为紫微星是那15颗主星之首,所以,为“紫微斗数”。
紫微斗数众多的星辰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八字”之中的神煞,可见“八字”也是紫微斗数的一个重要源头,其中涉及阳五行方面的生克制化、会合刑冲等关系,也是相通的。八字可归结为纯粹五行演算(神煞为次要,甚至不用神煞也能精确推算),以日柱天干为中心进行阴阳五行的辩证分析,骤看十分简明但很抽象,除却逻辑推理外还需要有灵感,演算实则颇为繁杂。而紫微斗数则以命宫为中心把八字中的八个天干地支分解,具体化为各种“星辰”,使神煞诸星的形象 强化,就象中国各地寺庙供养不同的神仙菩萨一样,分置于命盘的12方格之中,虽然骤看繁复但实则较为直观,各星辰都是可以查到各个的属性的,所以可以对号入座,更能将其命理演算公式化,实则就比四柱命理简易得多,更适合命理被学者用于命运推算。
由任继愈先生主编的《道藏提要》对“紫微斗数”这样说:书言算命,次序有十。 1) 定时刻 2) 起八字 3) 立格局 4) 排星辰 5) 立坐命 6) 起大运 7) 起大限 8) 书化曜 9) 书喜忌 10) 排吉凶。 “以上十项之推算法,大抵以人生时之年月日时干支按生年安紫微星宫,按生月安星官,按日安身宫,按生时安命宫。所以谓人之身命,上系天星,下系时,再按生辰排流年、定运限,可预测人之吉凶祸福,紫薇斗数谓人:天地之气,受阴阳之精,生其身命,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行,若生时正得其适时,则身命高超,前程显达;反之,则命身卑,沉沦萎靡。 应当说:紫薇斗数的于上世纪在东方的发达地区与国度流行起来是由于50年代有一 *** 算命先生把一直作为古代秘笈的《紫微斗数)表格化、白话化的结果。 紫微斗数可以说是“不用占星”的占星术。它的所有星辰神煞并非一定是天文观测意义上的星辰。
然而与“西方占星术”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紫微斗数很可能是受西方占星术的影响,因为中国古代天文学本来也把环天分为12宫,但这12宫是沿天赤道(把地球赤道无限扩大到天球之上所那成大圆)划分的,到了唐朝,由于中外开放交流,天文学家吸收了西方天文学的成果,也把12宮改为沿黄道加在天球上的运行轨道来划分了。中西的12宫有了一定的对应关系。紫微斗数与西方占星术中有着表象内容、“三方”、“四正”关系等相类似之处。 在这方面,紫微斗数以“星”来作为分析人的命运的依据,当更像西方的占星术。总的来说斗数擅长推算人的命运。
申天自福的意思?
福自天申”意衍自《诗经·大雅·假乐》中的“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诗经》原意为对贤君的称颂,后完全变成了对吉祥的祈盼意思就是我这一生正直善良,不为斗米折腰,不惧恶霸欺凌,我的福气老天自当为我添运祝福!老了身体还很健壮,所有事情心想事成,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