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驹去世前曾算命-历史上跟日本人动手的霍元甲和叶问
黄家驹去世前曾算命,历史上跟日本人动手的霍元甲和叶问?
历史上霍元甲倒是和日本人动过手,但叶问并没有,“一次打十个”也不过是甄子丹的杜撰而已,甚至,如果不是出了一个徒弟李小龙,叶问的大名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
一、霍元甲霍元甲是天津静海人,字俊卿,他出生于镖师世家。
早年的霍元甲幼年体弱,所以父亲霍恩第就不让他习武,一方面,练武对个人的体质要求很高,害怕霍元甲无法承受练武的辛苦,一方面,也担心霍元甲习武之后,武功平平,有损霍家的声名。
但霍元甲酷爱习武,父亲不传给他,他就在父亲教导哥哥时,在一边偷偷学习,然后在家附近的枣林中苦练。后来被他的父亲发现之后,因此受到责骂,在霍元甲保证绝不与人比武,不辱没霍家门面的情况下,其父开恩,准他与哥哥一起学习。
霍元甲有很强的习武天份,很快他的武功就超过了他的哥哥,成为霍家出类拔萃的存在。
24岁那年,有一个霍家的仇人上门踢馆(并不是陈真的师父),击败了霍恩第及霍元甲的哥哥。眼看霍家就要受辱,霍元甲挺身而出,五分钟之内就击败了这位高人。
从此,一改父亲对他的执见,开始倾斜资源,对霍元甲悉心栽培。
霍元甲以武会友,广交各派人士,最终融合百家之长,将祖传的秘宗拳发展成了迷踪拳。
在1890年,霍元甲打败了一个找上门的武师,在本地拥有了很大的名气。但由于生活所迫,再加上社会的发展,武艺的作用越来越小,于是霍元甲为了谋生,从事过各种行业,比如说在脚行当管事,在天津城外的怀庆药店打工,甚至还卖过菜。
霍元甲力大无比,曾挑动过千斤的药材,能同时推动两个青石碾子,于是得到一个绰号:“霍大力士”。
在药店,霍元甲结识了药店的掌柜农劲荪,农劲荪曾留学日本,见识广博,在他的影响下,霍元甲了解了许多中国各国的故事,明白了许多道理。为他以后的道路,铺下了基础。
在电视剧和电影中的霍元甲大战 *** 大力士的事件,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乎。
这个大力士叫斯基凡洛夫,曾到天津戏园表演,在台上他曾大放厥词:他要打遍中国无敌手,让 *** 见识一下。
他的狂语引发了中国人的愤慨,霍元甲听说之后,上门比武。但这个大力士曾经了解过霍元甲的过往,知道他武艺高强。就心虚了,在约定比武的那天,斯基凡洛夫道歉道:我只是来天津表演的,我所说的不算数。
最终,霍元甲不战而胜。
从霍元甲的照片来看,他身高马大,肌肉发达,不下于那些白种的大力士,可以说是同个重量级的。所以他才不怵那些所谓的 *** 大力士。霍元甲绝对不像郑伊健、李连杰演绎的那种白面小生。
1909年,英国大力士奥彼音,一个马戏团的演员,曾在上海摆下擂台,称中国人是 *** (国家贫弱,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挑衅中国)。
上海民众很不满,但又无人应战,农劲荪在报纸上得到这个消息,很是气愤。就向当时在上海的革命党人陈其美(陈果夫陈立夫的叔叔,后来被刺杀)推荐了霍元甲,于是陈其美邀请霍元甲到上海打擂。
霍元甲应允而至,和奥彼音约定比武,奥彼音说在比武中不得指戳、足勾等中国武术技法,霍元甲同意了,但在比武当天,奥彼音不见踪影,原来他也害怕了,逃之夭夭。
由此可见,当时的纸老虎真不少。
霍元甲出名之后,挑战他的各国高手一拨又一拨,日本柔道会听说了霍元甲的战绩,表示不服。就挑了十几个精英,找霍元甲比武。
结果这些人连霍元甲 的弟子刘振声都打不过,日本人不服,对霍元甲下黑手,但被识破,将一个领队的手臂打断,对方只好认输。
历史上的农劲荪
虽然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比武,但霍元甲的胜利,让整个上海掀起了习武热潮,各学校都邀霍元甲和他的弟子去讲习武术。
1910年6月1日,在农孙荪的帮助下,霍元甲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精武体 *** 会”,也就是电视剧中的“精武门”。打破一些当时的武术门派陋习,比如说迷踪拳原来不传外姓,现在只要想学就可以学。
再有就是将一些武术去繁就简,去掉一些花哨的套路,让他变得更实用。让人们尽快掌握,可以防身健体。
*** 先生对他的开明精神很赞许,给他亲笔题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
但日本人落败之后,依旧不死心,明得不行,就来暗的。他们听说了霍元甲有哮喘病,就介绍一个叫秋野的医生为霍元甲治病,哪知道服药之后,病情没有好转,还逐步恶化。
精武会想接霍元甲出院,都受到日文的阻挠,后来经多方同旋才得以出院,由精武会的同仁陈子正进行救治,这才发现,霍元甲由于中毒太深,而无药可救。最终,1910年9月14日,霍元甲在上海病逝,享年42岁。
霍元甲的弟子有很多,最出名的有他的次子霍东阁,徒弟刘振声。
霍东阁随叔叔霍元卿前往上海,扶持创办不久的精武体育会,继承父志,以强国强民为己任,1919年,他应精武门广东分会邀请,前往广州任教。
后于1923年带着侄子霍寿嵩前往印尼宣传精武精神,受到当地华人的敬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参与 *** 活动,曾 *** 本宪兵逮捕。霍东阁于1956年去世。
他继承了父亲霍元甲的遗志,一直以强国强民为己任,在宣传尚武精神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除此之外,霍元甲还有一个杰出的弟子刘振声,他本名刘庆顺,字振声,是霍元甲的大弟子,江湖人称“闪电手飞燕子刘”。
霍元甲去世之后,他曾接任执掌精武体育会,不过没多久就退出了,后来流落至东北,做过杜惠林的保镖,杜惠林曾十分看重他的人品,以商品相赠。但刘振声对杜惠林的奢靡生活不满,坚持离去。
后来,他在沈阳北门开了一家“ *** 门武术馆”,还被张作霖聘为张学良兄弟的武术老师。
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日本人炸死,张学良从关东退守东北,刘振声不满他的妥协态度,就不辞而别。
后来天津精武会的师弟曾经邀请刘振声重回精武门执掌,但被其拒绝,有一种说法,是霍元甲的死对他打击太大,也可能有别的原因,就不一一述说了。
二、陈真是一个虚构的形象说到精武门,说到霍元甲的徒弟,好多人 *** 想法就是陈真。毕竟这个人李小龙、李连杰,甄子丹、梁小龙都演过,太出名了。
但陈真其人,历史上并没有。这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是“香江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为1972年的电影《精武门》创作的人物,最终是为当时的功夫巨星李小龙量身定做的。
他的原型有当时上海革命党陈其美的影子。霍元甲在“精武体育会”教授拳法时,陈其美经常来蹭课。陈其美是一位杀伐决断的真男儿,陈真的艺术形象借鉴了他的强硬性格。
除此之外,就是借鉴了霍元甲大弟子刘振声的形象,比如说“带艺投师”、“霍家拳传外姓”、“和日本人比武”,都和刘振声的故事很接近。
还有一种说法,陈真这个人真实存在,是精武体育会的学员之一,只是没有名气。倪匡在1972年给李小龙主演的电影《精武门》编剧时,虚构了单挑虹口道场、踢碎“ *** ”牌匾的情节,他想为主角取个好记的名字,在查阅资料时,看到霍元甲去世时的讣告中,有一长串列名的弟子,其中有个名字“陈真”比较朗朗上口,于是顺手就用了。
三、叶问的影响力远远不如霍元甲由于李小龙在华人圈里的诺大名气,曾经教授他咏春拳的叶问也慢慢走上了银幕。
咏春拳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小拳种,叶问是 *** 个以咏春派为名教授这种拳术的师傅。后叶问亲授徒孙梁挺师傅率先将咏春拳介绍到德国,从此咏春拳在欧洲及北美洲发展,继而发展至全世界为人所熟悉。
叶问是广东佛山南海桑园人,祖籍广东南海罗村,他的父亲为了躲避红头军之乱,才搬到桑园居住。
7岁时,叶问拜入陈华顺门下学习咏春,在16岁时,他远赴香港求学,就读于对士提反书院,后来又跟着梁璧学武,据说叶问初见梁璧时,年轻气盛,想要和他比武,但不管叶问怎么进攻,都被对方一一化解。后来知道这是他的师叔,才拜在他的门下继续学习咏春。
1949年,叶问来到香港,在好友李民的推荐下,认识了饭店公会的理事长梁相,梁相得知叶问乃陈华顺的弟子后,就拜他为师,学习咏春。并请叶问在九龙深水埗大街的饭店公会公开传授,当时除了李民、梁相外,尚有骆耀以及其外甥卢文锦等,不到十人,随着叶步青、徐尚田等相继投入,由于学员增加,为了有更大的空间和场地,叶问再三迁换场地于九龙利达街、李郑屋村、九龙兴业大厦,并分出晚间若干时段,到香港荷李活道执教,使咏春拳技推遍港九每个角落。
叶问的更大贡献是教出了李小龙这个优秀弟子,并将咏春拳发扬光大。
至于打日本人,还一个打十个,不过是电影的虚构而已。
历史上的叶问斯文儒雅,生平没有任何的擂台战斗记录,也没有战绩,只有和朋友及弟子切磋的记录,据考证,曾经击败过自己的几个很出名的弟子。比如说香港的拳手黄淳梁,后来黄淳梁在回忆录中,也亲口承认过。
1931年,日本占领佛山,听说叶问武艺高超,在当时颇有名气。为了拉拢他,日本人曾邀请他担任日本宪兵队的武术教头,被叶问拒绝了,也算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人。
据叶问儿子叶准回忆:叶问一生从未从未与任何日本人交过手,更没有打过外国人,也没有与西洋武士比武,可见影视剧中硬是将历史真实的叶问添油加醋弄成了民族英雄,煽动起了民族情节。
结语霍元甲和叶问都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名气的武术家,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经历,对武术的发展和国民强身健体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历史毕竟是历史,他繁杂而冗长,往往缺乏戏剧性和戏剧张力,所以好多导演编剧在排演编写他们的故事时,虚构了好多战例,以吸引观众。
实际上,霍元甲挑战过 *** 和英国的大力士,只可惜对方临阵脱逃; 霍元甲也曾经接受过日本人的挑战,只不过日本人远远不如电视剧和电影中那么厉害,连霍元甲的大弟子刘 振声都打不过,更何况霍元甲呢?
而叶问更是如此,虽说是一个武术家,但他当过 *** 局长,一生和人打架的机会乏善可陈,但不可否认他对咏春拳推广的贡献。
而陈真,只不过是倪匡虚构的人物,但这个人物在增加民族自信力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不知道我说得对否?
林正英到底是怎么去世的?
80年代中期,“嘉禾”与“洪家班”合作的《僵尸先生》,掀起了香港电影的“僵尸热潮”,而作为该电影的主演林正英,被称为香港僵尸片的“鼻祖”。
由他饰演的“僵尸道长”,表情严肃法术高强,之后他又出演了多部僵尸题材的电影,在灵幻僵尸片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引领了香港灵幻僵尸电影时代。林正英是开创了中国僵尸电影热潮的人物,但遗憾的是林正英1997年因肝癌去世,年仅45岁。林正英在临死前1个月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不愿将病情告诉他人,甚至刻意主动跟女友苑琼丹提出分手,临终1周前还拒绝女儿与师兄弟探病,不愿众人看到他缠绵病榻的病容。
林正英死后所有观众都觉得惋惜,更有“英叔之后,再无僵尸片”一说。
不过关于林正英的死因网上却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有人说因为林正英拍了太多鬼片导致泄露了天机引来了疾病,而且传言在拍戏的时候就出现过一些灵异事件了,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林正英究竟是怎么去世的呢?
二黄一林,英年早逝香港回归20周年时,正是“僵尸道长”林正英去世二十周年。
在这20年里,国内僵尸题材的影视作品从一股“热潮”没落为无人拍摄。在当时的香港,坊间都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说:"拍僵尸片亦或者鬼片的演员,都活不过50岁。"其中人们纷纷议论的“二黄一林,英年早逝”个个都没活过50岁的事实,似乎也在印证着这个传说。
二黄指的是《僵尸先生》的两个编剧:黄炳耀、黄鹰,而一林,则是林正英。
黄鹰的代表作就是林正英出演的的《僵尸先生》,他与余无语并列“鬼王”,并以其“鬼才”风靡了大江南北。
可是,就在《僵尸先生》爆火,上映几年后,在1991年,编剧黄炳耀在德国拍戏,突然猝死,不治身亡。仅仅相隔一年,另一位编剧黄鹰竟被债主打成重伤死在家里,直到尸体发霉才被发现,最终两人落了个英年早逝的结局,且生前均不足五十岁。彼时,距《僵尸先生》上映期也不过六七年而已,主演林正英似乎也没能逃避这个“魔咒”,在他45岁之时,也离开了人世。
令人可叹的是“半碗清水照乾坤,一张灵符命鬼神。脚踏阴阳八卦步,手执木剑斩妖魂。挥泪洒酒英灵地,道气长存天地人。红绳糯米今犹在,不见当年捉鬼人!”
据说,林正英原本的名字叫林根宝,后来因为拍鬼片期间出现过几次灵异事件,觉得不对劲的他去找师傅算了一卦,这个十分厉害的算卦师傅,曾说林正英的原名林根宝,名字接九土,根深入狱,跟阴阳界牵连太深,所以师傅强烈建议他把名字改掉。
最后,定下来“林正英”这个名字是根据九叔的生辰八字而来,寓意:正⽓英豪,防止拍戏过程中被附身,可他最后还是身患癌症于1997年11月去世,令人惋惜。
此外,林正英的徒弟许冠英和他一起拍了不少鬼片,后来因为心脏病突发去世。而更巧合的是,不管两人的私交如何,许冠英去世的日期正是林正英的忌日。
*** 劳过度,引发肝癌林正英1952年出生在香港的一个贫困家庭里,家中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三。在林正英13岁那年,被父母送进了香港春秋戏剧院,拜师粉菊花。当时跟他一起学艺的还有成龙、洪金宝、元彪等人成为同门师兄弟。
林正英在学习了半年之后便可以登台演出,要知道一般人没有一年多的训练是很难上台。
多年后,成龙回忆说:“林正英训练十分刻苦,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他也从来不说。”成龙在娱乐圈是出了名了能吃苦耐劳的明星,再危险的动作都是亲自上,但在林正英面前,成龙却觉得自愧不如:“那个时候我比不过他!”1971年,林正英又跑去嘉禾电影做了武术指导,结识了李小龙。李小龙去世后,洪金宝便成立了洪家班,而林正英也成为其中一员。1985年,洪金宝开始筹拍《僵尸先生》,并让林正英担任“茅山道长九叔”一角。
这部电影投资800万,但因为当时香港电影的僵尸片是少之又少,对于此电影,洪金宝心中并没有抱多大期望,甚至还找人算过,该电影最后可能会亏损200万。洪金宝思来想去之后,一拍桌子“拍”,在他心中这200万远比捧兄弟林正英重要。后来《僵尸先生》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僵尸热”,票房大卖,直接飙到了2000多万,让洪金宝赚得盆满钵满,而林正英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从此走上了鬼片之路。
可是,天妒英才在1997年,林正英不幸离世,享年45岁。在林正英的葬礼上,选用的是佛教仪式,所以现场布置得十分诡异。
而在林正英的葬礼上也出现了十分诡异的事情,就是葬礼现场惊现很多盘旋的黑色蝴蝶,无论如何驱赶都赶不走,直到林正英被盖上棺材板,这些黑蝴蝶才逐渐消散,是真是假无从得知。
后来,有媒体将林正因的死因细节曝光,文中提到林正英是因为拍电影过于劳累且平常爱喝酒双重因素下引发的肝癌,而这一原因也是很少有人知道的,就连洪金宝也不知。
对于这样的死因答案,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仍有对此保持质疑态度的人。
梦中告别,突闻噩耗1996年,林正英和苑琼丹恋爱并同居。在相恋一年后,两人准备结婚。然而,就在两人准备迎接幸福时,林正英突然被检查出来肝癌晚期。
林正英想到自己身患绝症,为了不拖累女友,隐瞒病情并找到了苑琼丹提出了:“我们分手吧。”
而1997年11月8日,那天本来准备出门的苑琼丹突然觉得浑身乏力,于是回房小憩一下。然而,就在这十分钟的休息空档,苑琼丹居然做了一个梦。
梦里,自己的传呼机响了,苑琼丹拿来一看,上面是林正英发来的消息,就只有两个字:走了。
苑琼丹即刻惊醒,接着客厅的 *** 就响了起来。苑琼丹心中隐隐有不详预感,接起 *** ,果然那头传来噩耗。
后来,一次节目中苑琼丹回忆起这段往事自己也是越想越怕,当年梦醒接到噩耗后,她随后就以未亡人的身份赶赴了灵堂,送别林正英最后一程。
这个故事,乍一听上去有些玄幻,但换个角度想真正爱一个人,心心念念都是他,忧思过度而提前产生感念,似乎又是合情合理。
如今回顾《僵尸先生》主创人员先后遭遇,以及 *** 上流传着林正英死时候灵异事件,不得不让人对此多想,究竟是无稽之谈,或是偶然,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不过,我认为林正英 *** 劳过度,外加常年饮酒造成肝癌的死因更为靠谱一些,至于网上流传的各种版本的灵异事件,大多可能是观众对林正英“僵尸道长”身份赋予的想象,还保留的一些惋惜之情。
最后,对于林正英真正的死因你怎么看呢?
欢迎在下方评论,一起讨论!
(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00万买你一年寿命?
如若命可以卖,那么会有很多有钱人去卖命了,王均瑶,梅艳芳,黄家驹等等很多,包括狠多有钱的大佬都会去买。甚至李嘉诚也会花钱去买青春,只要有钱,会有很多人卖的,比如说李嘉诚出价,一年青春一千万!很多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会抢着卖给他
前几年特红的歌星孙悦哪去了?
关于内地歌坛的大姐大一直争论不休,近些年来被封为“一把交椅”的一直是那英,但是早在很多年以前,那个时候的歌坛大姐大可不止那英一个,当时毛阿敏,陈明,孙悦,田震的名气都高过那英。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孙悦!还记得《祝你平安》歌手孙悦吗?曾一炮而红后因丑闻淡出,隐退多年容颜大变
孙悦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绝对是红遍一时,1994年发行单曲《祝你平安》并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年度十大金曲奖,而这一首歌也让她名声大噪,只要提起《祝你平安》就会提起孙悦。
1994年,一首《祝你平安》在国内迅速爆红,这首歌因为歌词简单,旋律优美,同时寓意又非常符合中国人的祝福理念,所以才得以迅速爆红。《祝你平安》不但让孙悦名气大增,这首歌当年度获得两个奖,分别是上海风云榜年度十大金曲奖和 *** 年度MTV金奖,同时当年孙悦被评为更受欢迎女歌手。当时走红的孙悦风头一度盖过大姐大田震。之后孙悦演唱了《我心飞翔》,《魅力无限》《大家一起来》等歌曲,传唱度也很高。对于70后80后来说,歌手孙悦当红那几年的影响力犹如现在的当红流量明星!
凭借《祝你平安》奠定了孙悦的内地地位后,在随后她持续发力,创造了不少经典歌曲。1998年,孙悦创作的《欢乐中国年》,在1999年春晚作为开场歌曲,也是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而且这首歌的韵味也是满满的中国风,现在每逢过年期间,很多超市仍然会把这首寓意丰富的歌曲作为贺岁歌曲循环播放。
在乐坛很霸气的孙悦,说到她的生活却是颇为坎坷,因为她被很多人说是“克夫命”。据悉她的 *** 位男友不幸去世,后来是和自己的经纪人居鹏好上了,合作的6年里,孙悦所有的钱财,音像资料都是居鹏在管理。孙悦觉得他是十分值得信赖和依靠的男人。后来居鹏被捅伤,抢救无效身亡,当时也成了娱乐圈大事件,同时曝光的还有居鹏已婚的事实。而当时有谣传是因为孙悦与乔四关系说不清道不明最后害死了居鹏。因为居鹏之死,孙悦一度离开歌坛一段时间,不过后来与“词坛怪才”张俊以纠缠不清。孙悦穷追不舍当时有女友的张俊以,但没多久,张俊以就因涉嫌 *** 被拘留!
如此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孙悦身心疲倦,再加上娱乐圈不断有新人走红,她的事业也渐渐陷入了瓶颈。同时感情的波折让孙悦开始怀疑自己。据传,孙悦为此还专门找算命先生算过,曾远赴韩国整容,其实如今再看到她的近照,确实认不出来了。本来是眯眯小眼睛,如今眼睛大得出奇。
随后孙悦遇到了现如今的丈夫吴飞舟,据悉其丈夫为一名富商,两人于2005年正式领证结婚,她的老公身价上亿,并于2007年生下儿子
吴文祺。而为了照顾家庭,孙悦此后便可以减少演出,将重心完全放在了家庭上,渐渐淡出演艺圈。退出演艺圈之后她还她还创立了一个新媒体公司,也有带领不少新人。经历了事业辉煌时期的孙悦,现在主要重心在家庭,孙悦的家庭方面也是非常让人羡慕的。
她的儿子从小就非常的优秀。10月19日,孙悦分享了自己的一件开心事,孙悦的儿子吴文祺分别获得了三项游泳的 *** 名,分别是50米,100米,200米!作为妈 *** 孙悦也是特别兴奋,为儿子的突出成绩高兴,同时表示非常感谢教练!孙悦的儿子今年12岁,能在Boy组取得三场 *** ,证明游泳水平还是很不错的!
新京报发长文痛批德云社演员张云雷?
亲爱的们,这里是【映画 *** 】
谢邀
1、首先,是这粉丝自发的行为,也并非张云雷要这样,文章作者要痛批,也是痛批粉丝这种所谓“幼稚”的行为吧。况且,粉丝也没什么不对,他们喜欢自己的偶像,为偶像挥舞荧光棒,总比守在宾馆门口围追堵截,在机场围追堵截,开着车围追堵截,要好太多吧,这是一种正能量和完全正常的追星行为,很正常的,不知道为什么文章会大惊小怪啊
‘
2 谁说相声就只能一本正经地穿着长衫讲那些老掉牙的老段子呢,我个人觉得张云雷为相声的年轻化,为相声被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做的是很好的事情。相反,如果张云雷走的还是老一辈相声艺术家的那种路线,那么当今的年轻人不喜欢,今后相声会不会变成一个只有老观众,并逐渐消逝的艺术门类?这一点,很多传统艺术都在想办法,用偶像式的,现代的,甚至时尚的方式吸引年轻人,比如昆曲的青春版《牡丹亭》以及张军对昆曲的改良
著名昆曲演员张军,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昆曲王子式的偶像人物,对昆曲的年轻化和传承,是非常正面的事情
比如京剧中王珮瑜王老板上各种综艺节目去推广国粹文化(她甚至还上《吐槽大会》)
3 我们再来看张云雷,小鲜肉的外表,他的造型也和他的年龄,所处的时代相得益彰,谁说相声演员就一定要当年那种灰黑长衫,长得歪瓜裂枣,以“丑星”的姿态出现呢?
你看看,像张云雷这样的颜值,是个正常审美的年轻人,都会喜欢啊。而他自己也很有风格,幽默,萌,相声功底也不错,懂得利用IP推销自己,与时俱进,这有错么?这反而是值得我们传统艺术界学习的事儿啊!
4 我倒是希望相声界,甚至是传统艺术界,能多很多个张云雷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