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壬干格局-阳年阴年如何区分

admin2022-12-28 18:30:0917

紫薇斗数壬干格局,阳年阴年如何区分?

阳历就是日历中讲的几月几日。也就是上学上班等所按照的日历。阴历就是平常讲的几月初几,或者是算节气或者传统节日时所按照的日历。

阳历和阴历存在时间、天数、叫法上的不同。阳历是以太阳计算的,阴历是月亮计算的。阳历就是日历中讲的几月几日,阴历就是平常讲的几月初几。

时间不同

阴历是平年十二个月,全年时间为354天或355天。而阳历是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个闰年。

天数不同

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来确定阴历,大月是30日,小月是29日。而阳历是大月31天,小月30天,特殊的2月份天数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

叫法不同

阴历俗称农历,通常的称呼是月初为某月初几,如:九月初八、初九、初十;月中为:九月十五、十六;月末为九月三十,称呼后面不加“日”字。而阳历又称公历,通常的称呼为某月某日,如:三月十二日,四月 *** ,五月三十一日,时间必跟“日”字。

阳历的来历:

阳历即太阳历,也就是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我国自民国元年起采用阳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阳历又称“新历”。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为一 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妙。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阳历每年分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 2月只有28天。又规定7月以前,单朗为大月,双月为小月; 8月以后,双月为大月,而单月为小月。每年所余的5小时48分46秒,只至四年约满一天,这一天就加在第四年的2月里,这一年叫闰年,所以闰年的2月有29天。

阴历的来历: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有365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新历法,就是所谓阴阳台历。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叫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以月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就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阴历约每过二三年多有一一个闰月 。

如何从零开始 *** 学周易?

在后天智慧盛行的时代,许多“国学大师”现身说法,推行以《周易》为代表的“先天智慧”,并提出“后天智慧的天花板不及先天智慧的地板”的论断。而在大众眼中,《周易》是一本卜筮的书,经常会让人想到风水、面相、择吉、堪舆,等等。加上《周易》本身以符号为基,以卦辞、爻辞为本,让这本先秦哲学之作有了更多的神秘性。

经常被人问到,如何从零基础开始学《周易》,甚至要 *** 性地学习。一些老师还在培训班上给缴费的学员算了一卦,说是否与“易学”有缘。有趣的是,还有一些培训老师给学员设置了分级分销的课程,只要进入课程体系,想学,只有两个字:钱来。当然,还有一个好听的名词:会跟(=慧根)。

到底如何从堆开始 *** 学习《周易》?

这里分享一个我认识《周易》过程的故事。可能平时也比较愚钝,会听着大人说,什么事要不去问问神、卜卜卦,这大概是所有人对易的概念。后来有一次,我拿起了课外阅读的书,其中有一本叫《周易》。自此,才知识占卜是从《周易》中来的。再后来,观看了百家讲坛相关的节目,算是正式入门了。

其一,了解易学基础概念。

《周易》是从零开始的,它的概念是有衍生性。我们先了解几组经常听到的名词:无极与太级、两仪与四象、八卦与六十四卦。

所谓无极,是《道德经》中提到的概念,在文言文中表示“没有中心”的意思,延伸为无边际、无穷尽的意思。所谓太极,是《易传》中提到的概念,它认为 *** 开天地之前,宇宙就是一个太极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在物理学中提到的“质点”。太极中包含有阴阳二气,两者交融在一起,并处于安稳的状态,称为太极的状态。无极表示先天不变的状态,而太极表示后天互动的状态。

说到两仪,必先说到《周易》中基本的概念,那就是爻。太极当中阴阳二气交融变化时,我们将之称为两仪状态,并分别给予命名阴仪与阳仪。太昊伏羲“一画开天”,以一条连续的长线表示阳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阳爻;另外用一条断裂的半短线表示阴仪,也称为阴爻。

通过阳爻与阴爻的组合,我们形成四组图形,分别为阳阳、阳阴、阴阳、阴阴。我们阴阳表示少阳,用阳阳表示老阳,用阳阴表示少阴,用阴阴表示老阴,分别对应一天的晨、午、傍、晚四个时间段,或者春、夏、秋、冬四季。如此,构成了我们常说的四象。

再用一组阳爻、阴爻与四象组合,就形成了八卦。分别用乾、坤、离、坎、震、巽、艮、兑来命名,并分别对应着天、地、火、水、雷、风、山、泽八个意象。再将八卦两两组合,形成六十四卦。这些构成了《周易》的基本符号体系。

其二,知晓易经基本应用。

《周易》用途很多,主要的大类还是象、数、理、占,由此分成了许多流派。学易之人,要学会观察世界。

象,就是世界的现象。比如,迷路时,我们观天象而知南北;不知时间了,观天象而识时辰;这些是天文学、地理学的应用。又比如,在面试时,看人的面相、坐相、走路的姿势或骨相,都能判断出一个人的基本特点,也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相随心转。

数,易经最经常用的就是4个数字。3、6、9、5,以3为基,以6为阴,以9为阳,以5为尊。具体在学习过程中,用到才能理解。

理,就是世界本质。所谓善易者不卜,就是说你把易理都搞明白了,也就能自己判断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了,不必去再占卜。

占,这个就是投石问路了。占者主要还是作为借鉴与参考,不能尽信,不能偏信。

《周易》的原理,其实都在我们生活之中,例如,12时辰、12生肖、24节气、12经络,这些都是源于“易”的原理。

其三,坚持学习知行合一。

学习《周易》的 *** ,一是看书,二是拜师,三是实践。阅读能解决一些基本概念的问题,而拜师则解决领路人的情况,实践是学习的最终落点。

紫薇斗数壬干格局-阳年阴年如何区分

比如,我们了解了后天八卦的概念,知道卦序,也懂得了九宫格的排列。但是,不会用,怎么办?

问会用的人,有些人在家居风水中有特长,他会教你如何改变布局,让自己过得更舒适;有些人在预测学上有特长,他会教你如何趋利避害;有些人,在易理上有专长,可能一下子就帮你点透了卦位与人生的关系。最后,你学会了这些,再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可能会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里要注意的是,学易之人,不能搞迷信,不然是会背业力的。最后,学易用书,还是推荐一些经典作品,如曾仕强、傅佩荣、张其成、李守力等的书,都可以看看。

十天干四化表记忆技巧?

十天干四化表起源于紫薇斗数,排列如下:

甲:化禄为廉贞,化权为破军,化科为武曲,化忌为太阳。

乙:化禄为天机,化权为天梁,化科为紫薇,化忌为太阴。

丙:化禄为天同,化权为天机,化科为文昌,化忌为廉贞。

丁:化禄为太阴,化权为天同,化科为天机,化忌为巨门。

戊:化禄为贪狼,化权为太阴,化科为右弼,化忌为天机。

己:化禄为武曲,化权为贪狼,化科为天梁,化忌yo文曲。

庚:化禄为太阳,化权为武曲,化科为太阴,化忌为天同。

辛:化禄为巨门,化权为太阳,化科为文曲,化忌为文昌。

壬:化禄为天梁,化权为紫薇,化科为左辅,化忌为武曲。

癸:化禄为破軍,化权为巨门,化科为太阴,化忌为贪狼。

为了便于记忆,可以作如下排列:

甲廉破武阳,

乙机梁紫阴,

丙同机昌亷,

丁阴同机巨,

戊贪阴右机,

己武贪梁曲,

庚阳武阴同,

辛巨阳曲昌,

壬梁紫左武,

癸破巨阴贪。

古代的奇门遁甲是什么?

什么是“奇门遁甲”?

光听这个名字,就感觉高深莫测。尤其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对奇门遁甲的“神乎其技”的运用,更是让人称奇。无论是赤壁之战借东风,还是攘星续命,都不可谓不传神。

百度百科解读说:《奇门遁甲》是我国古代的术数著作,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 *** 大秘术,本质是一门高等的天文物理学,揭示了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地球磁场的作用情况。单凭这一点,我们就无不佩服古人的高超智慧。

《奇门遁甲》最初创立时,共有四千三百二十局,后改良为一千零八十局,到周朝时姜尚因为行军布阵的需要压缩为七十二局,汉代的张良得黄石公传授后,再次改革,成为现在使用的阴遁九局、阳遁九局,共十八局。

至于这本书的起源,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奇门遁甲最初起源于4600多年前,轩辕黄帝和蚩尤大战之时。当时,部落首领蚩尤铁头铜身,刀枪不入。而且还会妖术,时常呼风唤雨,制造迷雾,让轩辕黄帝常常迷失方向。

后来有一天,从一位仙女从天而降,手捧一个长九寸阔八寸的玉匣,送给轩辕帝。轩辕帝接过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本天篆文册《龙甲神章》。黄帝根据书中记载,后来制造了指南车,才得以打败蚩尤。

这么说来,龙甲神章就是奇门遁甲的最初范本,主要记载了兵器的打造 *** ,和行军打仗遣兵调将的兵法。但是令人称奇的是,它里边的一个记载,竟然在4000年后的一天,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据说,福特汽车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难题。当汽车转弯时,如何保持平衡度?福特公司曾动用了100多个工程师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后来他们开始查阅中国古籍,无意间找到了指南车的制造 *** 。后来在指南车的制造 *** 中,找到了这一问题的破解之法,于是用变速齿轮解决了汽车转弯时的平衡问题。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想除了张良、诸葛亮、刘伯温这些大神精通奇门遁甲,现代人有没有人掌握这门玄学。以作者之见,肯定是有的。但是理解和钻研程度有多深,造化有多高,这就不敢说了。

不过作者记得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民间高人,对“奇门遁甲”的应用,也是神乎其神。

这个人主要运用的是《奇门遁甲》里的“遁地术”,简单的理解就是隐身术。在行地遁术之前,先要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地盾。

地遁的格局是开门合乙奇加临在地盘己的落宫,还有一个隐藏条件,乙奇要是日干且有气。

当时这位高人说,他就是在这样的格局下起局得此格。在东南巽位,他先遁着起局的位置走,前方果然发现了一个公园。九地+天芮+开门,天盘乙地盘己的格局就是公园,九地+天芮是 *** 空地的意思,乙+开门则是有贵人(国家)管理绿化的场地,就是公园。

于是他朝着公园正门走去,发现本来的四个门禁现在有一个是坏的,一直开着的。值守的门卫在和一个大妈说话,一直顾不上周边,而左侧值班室里的门卫,居然正好在打蚊子,也没有顾上看卫,他就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公园。没有买票,也没有检票,这就是地遁!

后来听他分析才知道,这个时间空间发生的事情是上天注定的。

天芮+开门这一部分就是门禁坏了,天芮+巽是一个女人不讲理,临了开门则是值班的人和她讲理。乙克己为客克主,所以这个女人在纠缠他。巽中是辰巳,辰为龙也为虫,值班室里的警卫在打蚊子。我是客,我克者为财。乙克己利客,所以这位高人不用买门票就可以进去!

对于这位高人的“遁地术”的应用,作者不甚理解,也不敢妄加评论。在此只是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解读。有懂得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一起交流。

读者们,关于“奇门遁甲”的理解,大家还有怎样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为什么还能当上天庭的天蓬元帅?

前提: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篇三千多字的文章详细阐述。其中包括了猪八戒的来历、天蓬元帅的来历、天蓬元帅和猪八戒的联系、奇门遁甲、九宫八卦等等。

(部分内容比较深,请慢慢阅读,谢谢!)

正文开始:

看《西游记》人们普遍认为,猪八戒是因为错投了猪胎才变成了猪的模样,当然在小说第十九回的介绍中也是如此:“放生遭贬出天关,福陵山下图家业。我因有罪错投胎,俗名唤做猪刚鬣”,然而《西游记》第八十五回猪八戒的自我介绍却说:“我的儿,你是也不认得你猪祖宗哩!上前来,说与你听:巨口獠牙神力大,玉皇升我天蓬帅。掌管天河八万兵,天宫快乐多自在。”

您看,同一小说里同一人物其介绍却完全不一样。那么猪八戒是怎么由一头猪变成天篷帅或者天篷帅和猪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天蓬元帅像

一、猪八戒的来历

在《西游记》前,杨景贤写的《西游记杂剧》中猪八戒也是一只有来头的猪,第十三出《妖猪幻惑》中猪八戒的自我介绍是“某乃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生于亥地,长自乾宫”。此妖有隐匿之能,是诸佛不怕,只怕二郎神细犬,只因强占了裴海棠,孙悟空为救裴海棠与其斗法。没成想裴海棠是救了,但此妖却隐了踪迹,摄去了唐僧,孙悟空无计可施,请来了二郎神,最终被那二郎神的细犬收服,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御车,即驾车的意思,我们听过“王良御车”的典故,《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也有“叔善射忌,又良御忌”之说,就是很擅长驾车的意思。那猪八戒自称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意思就是给摩利支天驾车的或是摩利支天的坐骑。

摩利支天是佛教中的菩萨,在密教之中,摩利支天或坐于野猪之上或乘七猪之车。

摩利支天菩萨

二、摩利支天信仰变化

您别看摩利支天是佛教中的菩萨,但她的御车将军却是地地道道的 *** 。这里顺便说一下,所有佛教中的坐骑全是中国制造,不信您就去翻翻佛经,在最初版本的佛典里绝对找不到诸佛菩萨有坐骑的相关记载的。法显禅师和少林寺首位住持佛陀跋陀罗翻译的《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一(下)明确规定,除了有病要去看病可以乘坐骑,其余皆不可,且小病只能乘雄的,重病才可不分雌雄。

摩利支天最初也是没有坐骑的,现存最早的南梁《佛说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里面没有;阿地瞿多、不空等法师翻译的《摩利支天经》里也没有;敦煌藏着的早期摩利支天画像也没有,而且都是法相庄严,直到金刚乘时代才有了坐骑,且法相也发生了变化。

宋朝时期印度僧人天息灾翻译的《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七卷》中就有了各种猪的坐骑:“身有六臂三面三眼乘猪”、“身有炽焰亦着青天衣乘猪”、“于月轮中乘猪车而立”、“结毗卢大印乘猪车”等等…

*** 到了金刚乘及无上瑜伽密时期,已经少了慈悲之心,多了各种怪异变态的法门,就如此版本《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七卷》中就明确记载,用新妇所戴之花、死尸所戴之花、曼度迦花、如是之花再取男女同烧者之灰合和为药,给不信佛之女人能让她立马于佛法恒生敬爱之心等等。金刚乘时期的佛典类似的记载层出不穷,我想这基本已经远离了佛法…

*** 摩利支天菩萨法相

三、北斗七星与坐骑(内容比较深,有九宫八卦,需要慢慢理解)

书归正文,为什么摩利支天的坐骑是猪呢?这和中国的北斗七星有关,中国人自古就将北斗七星比喻为天帝的车驾,并用其制定时间,其实质上这是及其高深的天文学。《史记·天官书》记载:“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斗即为北斗,帝指东皇太一,帝车即东皇太一之车。

先秦典籍《鹖冠子·环流篇》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斗柄运于上,事立于下;斗柄指一方,四塞俱成”。看北斗七星就能分春夏秋冬,这还只是简单的依四象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如果将周天按八卦九宫十二支分,天道变化就可烂熟于心了,《易乾凿度》载“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这九宫即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排列的口诀为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这也是后天八卦方位图。而太一行九宫,是从坎宫开始的,《甘石星经》说“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

太乙九宫盘(即太乙行九宫,将勺子比作北斗星)

四、北斗七星与猪的关系

坎就和猪挂上勾了,《易经·说卦》“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那为什么坎为豕呢?这正和时间有关,古人用四来定时间:如四季,四时,四乡等等,而猪正好是怀胎四个月,因此人们认为猪最能感受时间的变化。

子夏问孔子说:“商闻《易》宣人生及万物、鸟兽、昆虫,各有奇偶,气分不同,而凡人莫知其情,唯达德者,能原其本焉……六九五十四,四主时,时主豕,故豕四月而生”是这样吗老师?孔子说,是啊,当年老子也是这样给我说的。

故而人们将分阴阳、建四时的北斗七星比喻为猪,收录于《纬书集成》的《春秋说题辞》中载“斗星时散精为彘,四月生,应天理”。就是说北斗星散其精魄为猪胎,怀胎四月而生了下来,应天理之数。

紫薇斗数壬干格局-阳年阴年如何区分

北斗七星

唐代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补遗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僧一行幼年时因为家贫,邻居王姥姥对他特别好,长大后做了国师就常常想着报答王姥姥。有一天这王姥姥的儿子杀了人被判死刑,这王姥姥就来求僧一行,想让他给皇帝求情放其儿子出来,可这是违反国法的事情,僧一行怎么能做?于是就拒绝了王姥姥的这个请求,没成这王姥姥是骂骂咧咧的走了。

僧一行本是个感恩之人,心里自然很过意不去,就拿了一个口袋,交给了侍候自己的两仆人,并告诉他们某坊某角有废园,你二人中午就去那里蹲着,到傍晚时分看见七个数的东西就给我抓来。这二人依令而行,果然在酉时刚过就看到有七头猪到这废园中吃菜,两人将猪尽数抓了交给僧一行。这僧一行很是高兴,将七头猪全藏到一口瓮中,用六一泥封住了翁口,结果这一晚就不见了北斗七星。

注:所谓六一泥是指道家炼丹用以封炉的泥,取雄黄水、矾石水、戎盐、卤盐、矾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各十斤搅和而成。

第二天李隆基问僧一行北斗七星不见的原由,一行说没什么大事,这是上天对陛下的一种警示,您只要大赦天下,自然无事,李隆基于是大赦天下。当晚开始,僧一行每晚放一头猪出来,北斗七星每晚就出现一颗,七日之后七星具全。

一行禅师像

五、斗姆娘娘与摩利支天的关系

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将北斗七星比喻为猪,这虽与摩利支天看似没什么关系,然而中唐至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思想比较流行,这一段时间道教生出了很多不同的流派,如神霄、清微、北帝、太乙、天心、东华等,相传道士冯佑受北阴 *** 所传太乙雷法,而创建太乙派。之后神宵派、太乙派根据九皇真母、北阴 *** 、太乙元君等原型,产生了斗姆娘娘这个神。斗姆即北斗众星之母,此神有很多的名号,有先天金气祖母元君,斗姆元君,紫光金尊,圆明道姆天尊等。

道家认为佛家的摩利支天是道家的斗姆娘娘所化。斗姆娘娘化胡后名为摩利支天,在西方教化众生,之后教化传回了中国,传到了一行禅师,一行传给了三藏比丘大师,大师传之白紫 *** 人,真人传懒牛和尚等等。就这样,摩利支天和中国的北斗信仰就挂上勾了,可能是摩利支在梵文中为光明的意,故而与代表光明的北斗星产生了结合。

《香蜜沉沉烬如霜》中的斗姆元君,李羿瑄扮演

关于斗姆娘娘,很多道友因为他有了摩利支天的名,而对他有所排斥,更有胜者认为斗姆是满清对道教诸神瞎改造而产生的。我觉得完全无此必要,道教诸神的产生都有他相对的修行之法,绝非常理可度之。

说归正文,既然三教合一时期佛教对道教有所影响,那道教自然对佛教影响也颇深,道教中斗姆娘娘、太乙元君即为摩利支天,那佛教中的摩利支天菩萨的坐骑应该就是从斗车演变而来,而人们将北斗比喻为猪,故而摩利支天的坐骑也就成了猪。道教信仰中的斗姆娘娘也乘猪车,相传宋高宗被金兵围困,无计可施之时听闻空中有猪叫,抬头观望,但见斗姆娘娘四头八臂,乘七猪车辇,救他脱困。

就这样摩利支天的御车将军就成了猪,而它却“搭琅地盗了金铃,支楞地顿开金锁”逃往下界为妖作害。

在下界为妖作害的猪八戒

六、猪与天篷帅元帅存在的关系(有奇门遁甲入门,请耐心阅读)

天篷元帅是道家北极四圣之一,其神源自奇门遁甲中的天篷星。奇门遁甲中有三奇、六仪、八门、九星、八神之说,三奇指乙、丙、丁,分别代表日、月、星;六仪指戊、己、庚、辛、壬、癸;八门分别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九星为天蓬、天芮、天冲、天辅、天禽、天心、天柱、天任、天英;八神为值符、腾蛇、太阴、勾陈、 *** 、 *** 、玄武、九地、九天。

猪八戒介绍自己是“生于亥地,长自乾宫”,这是按十二地支、五行生克、九宫方位说的。十二地支对五行分别为子水鼠,丑土牛,寅木虎,卯木兔,辰土龙,巳火蛇,午火马,朱土羊,申金猴,酉金鸡,戍土狗,亥水猪;对应九宫方位的话亥位落于乾宫,指西北偏北的位置,亥水又是猪,这即是猪八戒生于亥地,长自乾宫的意思。

但在奇门遁甲中天篷星明明坐于坎宫,按理说他两应该没什么关系才是,然而前文提到,坎即为猪,故而落于坎宫的天篷帅也就和猪挂上了勾。

猪八戒

七、结语

*** 是元朝的国教,然而到了大明朝, *** 信仰慢慢的就淡化了,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 *** 已经没有以前的影响力,再加上有可能考虑到你猪八戒既然是菩萨的坐骑下界为妖,那唐僧实不该对你再另行驱使,故而需要给猪八戒重新设定一个身份。既然坎为猪,而天篷星占坎位,故而猪八和天蓬元帅就画上了等号。

谢谢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