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民间算命故事-两棵奇树民间故事

admin2022-12-26 21:33:5253

古今民间算命故事,两棵奇树民间故事?

巨野城南有个曹海,那是俺太姥 *** 庄。俺娘从小住姥家,她给俺讲过曹海的两棵奇树,树有多大年纪,谁也不知道,一棵是桐花菜树,一棵是杨树。

俺娘八岁的时候树太多了,从这庄去那庄看不见多少太阳。有一片果树越长越密,果熟了都不敢进去摘,果子落在地上,第二年都成了小树,想往林子里走,都走不进去。后来林子里有了动物,出来吃鸡鸭鹅狗猪,再后来,小牛都给吃了。庄上的人都说:以后它们饿了,就得出来吃人了。几个庄上的人到一起商量,打算锯树,隔一棵锯一棵,小树连根拔。怕锯自己家的树不舍得,换着锯,这庄锯那庄的,那庄锯这庄的。

锯树这天,四面八方先往林子里放炮,放完炮敲锣打鼓开始锯树,四方打通了,看见林子中间有两条长虫,哪条都三米多长。有一条长虫往泰安方向飞走了,剩下的这条看样子也想飞,飞不起来,就爬到海子墙上炮楼里住了几天,后来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在林子里,还看见一个深洞,八米长的竿子没够到底。沙地上还有~些脚印,像小孩光脚走过,不知道是哪种动物的。

有一次,俺娘和姨姥娘去菜园子给太姥爷送饭,姨姥娘11岁,俺娘9岁。回来的路上, *** 俩去林子里的树上摸爬叉,看见那条大长虫,吓得不是好声哭喊:“救命呀!救命呀!”走过来一个大人说:“别害怕,那是长虫,它常到这玩,不咬人。”

曹海有几个朝拜泰山的人,回到曹海说,飞到泰安的长虫死了。长虫只会往前爬,不会往后退,它到洞里吃野鸽子,洞窄长虫粗,它回不过头来,尾巴来回拔楞,死在那了,洞里一半洞外一半。过了两三年,去泰山烧香的人回来说,长虫死的那个地方,上面还有一层油。他们说,这条长虫还是没修行好。

曹海锯了这么多树,就是没人敢动那两棵奇树。那棵桐花菜树是太姥娘家的,在她家场院边上。桐花菜树春天开紫色的花,择好,洗干净,把水控干,可以吃。一种吃法是把花用面拌了,再用油炸一下做汤。还有一种做法,用面拌了放锅里蒸熟,愿意吃啥味就用啥拌。这种树不往高长,像葡萄藤似的在地上爬着长,它爬了好大一片。别的时候啥也看不见,就是雨过天晴的时候,大家都看见晒了一绳五颜六色的衣裳。 *** 次看见的时候,去了一群人,走到跟前还是那棵树,啥也没有。那时候人都迷信,说这棵树有仙气,谁也不敢动。

在曹海,谁家也没有太姥娘家过得富有,她家有粉坊、酒坊、大菜园子和果树园子。拉锯的枪声一响,桐花菜树还有,就是雨过天晴的时候,看不见那绳衣裳了。土改的时候,太姥娘太姥爷都没了,工作组的人想给舅老爷划地主,他地不多,划他资本家,他是小本生意,后来划他个富裕中农。庄上的人说,桐花菜树上的仙家还在保佑他家。

那棵大杨树在庄外,腰围四米,枝叶很旺。天黑以后,大人小孩出来摸爬叉,先想着这棵树,树上爬叉褪的皮子可多了,树叶上明晃晃地挂一层,可树上的爬叉谁也拿不去。上这棵树上摸爬叉,总叫你差一点够不着,再往上爬还是差一点,眼看要够着了,就掉下来,摔个仰八叉,也不疼。树上有好几个人拍着手哈哈大笑,都是女人的声音,树下的人越多,她们笑得时间越长。

有个瞎子叫王化山,他白天算卦,晚上说书,是曹海的女婿,家在曹楼,他说书说得好,嗓音也好听。有一次,他在曹海说书说到晚上八点多,要回家,有叫他姐夫的,有叫他姑夫的,都说,天黑别走了,明天再走吧。王化山说,黑天白天都一样,俺都看不见。他拎着小箱子走了。

庄上有个叫三娃的,他管王化山叫姐夫。第二天,他吃完早饭去种地,离老远就听见王化山连说带唱,不知道他在哪,找了半天看见王化山在大杨树上,骑在树杈上拉着弦子唱呢。三娃在树下喊了好几声姐夫,王化山才听见。

三娃问,姐夫,你咋在树上?

王化山像刚醒过来似的,糊里糊涂:俺咋在树上?

三娃跪在树下说,各位仙家,你们也听了一夜书,叫他下来回家吧。他起身把使牲口的撇绳解下来爬上树,拴住王化山的腰,把他从树上慢慢放下来,又把他的小箱子放下来。

三娃问,姐夫,你咋上去的?

王化山说,俺就像走平道一样,来到一个小庄,在大庄没说书前很多人嚷嚷,这个小庄可清静了,一个说话的也没有。俺觉得奇怪,这庄俺咋没来过,不知道是树上。

回到家,王化山让媳妇猜他去哪里了,媳妇说了几个庄,他说,都不是,俺在曹海那棵大杨树上唱了半夜,喝了两次茶水,吃了一次点心,他们对俺可好了。俺还睡了一觉,铺的盖的摸着都是新的,睡得可舒服了。俺还给你偷了一包果子呢,放在小箱子里。媳妇打开一看,是杨树叶子包的羊粪蛋子。

俺六七岁的时候,听见外面有算卦的,娘让俺领到家给小妹算,俺领到家的这个人正是王化山,娘认出王化山,特意留他在家吃晌午饭。那时候王化山六十来岁,轻易不大出来,他中等个子,微胖。娘提起大杨树上说书的事,他闭着眼笑,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你咋知道?娘说,俺姥娘家是曹海的,你媳妇娘家也是曹海的,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

这些事,曹海八十岁以上的人都知道。过了这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事,那两棵奇树大概都不在了。

古今民间算命故事-两棵奇树民间故事

木匠鲁达生故事民间传说?

《木匠鲁达生》的故事

南宋淳熙年间,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有一个年近花甲的木匠叫鲁达生,他祖上世代都是做木匠的,因此有一手绝活,做出来东西让人挑不出毛病。

这件事说来也奇怪,鲁家世代单传,传到鲁达生这一代已经有十七代都是男丁。他三十五岁才娶了邻村赵铁匠的女儿赵翠花,两年后赵翠花给他生了一个女儿,妻子则在难产的时候去世。

鲁达生请村里的吴先生给女儿取了一个名字叫鲁秀莲,他本想等女儿秀莲长大,给她招一个女婿,然后把鲁家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不料鲁秀莲从小干惯粗活,长得是肥头大耳,膀大腰圆,因此十里八乡的年轻小伙都相不中她,导致秀莲二十出头还没嫁出去。

有一天,鲁达生坐在家门前的那条清水河岸边摇头叹息,正巧一个挑着担子卖货的小郎哥路过那里,对方以为鲁达生遇到烦心事想不开,便扔掉肩上担子,扑过去一把抱起鲁达生在地上就势一滚,便与那清水河远远地隔开了。

鲁达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给惊呆住了,他本想责怪对方多事,可转念一想,对方也是好心肠,便笑道:“小阿哥真是好本事,你是哪里人,家里还有谁?”

小阿哥 *** 头不好意说道:“我叫王大锤,家住在陇西县双泉乡,家中父母双亡,没有亲人在世。”

鲁达生听到这心里便有数了,从陇西县到成都,相隔千里之遥,对方肯定是逃难至此,为了生计做起走街串巷的小买卖。这时候他心里有了一个主意,便招呼道:“你走这一天,想必是累了,快到我家中喝些水。”

对方这一说,王大锤还真有些渴了,便跟着对方去了家中。两人坐下后,鲁达生喊了一声:“秀莲,家里来客人了,快去沏碗茶来。”

古今民间算命故事-两棵奇树民间故事

待鲁秀莲把茶端过来时,王大锤看清对方的长相,手上没接稳竟把一碗茶弄翻了。鲁达生见状,脸色一板道:“你这后生仔,竟这般无礼,我好意请你喝茶,你却轻薄小女。”

王大锤赶忙站起来解释,说自己是无心之失,可这话听在鲁秀莲耳边却又是一种意思,她委屈哭道:“你是嫌我丑,被我吓着了吗?”

王大锤心里虽然是这样想的,可是嘴上却不敢承认,便说道:“姑娘姿色貌美,体态丰腴,我是被惊艳到了,岂敢有半点轻薄之心。”

鲁达生这时候笑了一声,顺口说道:“小阿哥既然中意小女,我便做主将她嫁给你了。既然你家中没有长辈在世,便留在这里住下吧。”

王大锤四处看了一眼,他心里有些犹豫不决,这鲁家虽说不是高门大户,可是这院子房屋却也不少,他若是留下来,今后也不必睡在破庙了。另外对方不嫌他寒酸,愿意把女儿嫁给他,他又怎么能嫌弃人家相貌丑陋呢?

王大锤心中一番思量后,更加惭愧不已,他一咬牙便做出决定道:“多谢收留。”

 王大锤在鲁家住了没多久,鲁达生就挑选出一个良辰吉日让两个年轻人成婚了。婚后,鲁达生把王大锤叫到跟前说道:“我鲁家世代从事木工手艺,今 *** 拜我为师,我传你鲁家绝活,以后要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自此以后,王大锤便跟着师父鲁达生学木工手艺,他学的认真,在对方的认真相授下,很快就掌握了一些木工技艺。

在古时候,木工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即使再吝啬的主人家对待木匠也得恭恭敬敬,因为那时候修宅造房打家具都离不开木匠。

鲁达生的先祖鲁班,就是木匠的祖师爷,那时候木匠的技艺都是匠师通过口授和钞本形式薪火相传。

 这一天,鲁达生从家里拿出一本祖传的木工秘籍《鲁班经》交到王大锤的手里,并且再三叮嘱道:“这本书是先祖千锤百炼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真正的木匠不单会拉树锯木,还要懂得风水玄术,否则福祸难测,轻则伤,重则亡。”

在中国民间,有很多手工艺人,他们走乡串户,用自己的手艺服务乡民,这些手艺人又统称为“九佬十八匠。”

“九佬”指的是阄猪、杀猪、骟牛、打墙、打榨、剃头、补锅、修脚、吹鼓手。

“十八匠”则是: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雕匠,画匠,弹匠、篾匠、瓦匠、垒匠,鼓匠、椅匠、伞匠、漆匠,皮匠,织布匠。

木匠既给活人 *** 家具,又给死人 *** 棺材,也就是红白喜事两拿,因此在民间被称为“白活掌线”,尊为十八匠人之首。

王大锤听了这些话,心里对木匠这一行更加敬畏了,他日夜研习,想早日能够像师父那样出去干活时,受主人家礼敬有加。

 三个月后,鲁达生见王大锤的木工手艺已经小有所成,便对他说道:“镇上的赵员外过些日子要嫁女儿,他派府里管家请我过去打一套家具,这一趟你就跟我一起去吧,带你长长见识。”

王大锤听到这话,脸上乐开了花,他学手艺几个月,早就想出去接活干,可是师父却跟他说,学艺不精,出门给人干活,就是砸自己的饭碗。王大锤记住师父这句话,便一直苦心钻研手艺,想着以后出去不能给鲁家丢脸。

王大锤收拾了一下木工用的家具:刨子、锯子、墨斗、斧子和锤子,就跟在师父后面向镇上去了。

南宋淳熙年间,成都青羊镇上非常繁华,集市上商贾(读gu)如云,到处都是走街小贩在大声吆喝,王大锤虽说以前也来过这里,可是如今再见到这般光景,心中感受大有不同。

鲁达生边走边提醒旁边的王大锤,千万别小瞧了街上这些街头玩耍、摆摊算卦的手艺人,他们虽说为了养家糊口,可身上都是有真能耐的,万一惹到睚眦必报的小人,肯定没好下场。

赵员外家在镇上的东面,王大锤和师父出门的早,想趁着天黑前干完早点回去。赵府的管家把他们带到院子里,指着地上一些上好的木料说道:“有劳两位师父了,干完了来找我结工钱,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等赵府管家走后,鲁达生拿起一块木料看了一眼,随后就指导着王大锤开始干了。他手上的活不停,边做边说道:“木匠看尖尖,瓦匠看边边,刨木料一定要直、方、平,单眼从木料一端望另一端,如为直线则直,验之合矩则方,观之成平面,直尺测之,与直边吻合。如此,料才算做是合格。”

王大锤应了一声,虽说这些技艺在《鲁班经》里都提到过,可真做起来的时候,没准就忘得一干二净。他学着师傅那样子拿起一块木料,打眼之后便拿起斧头开始砍木料。

这时候师父又在一旁说:“千日锛(读ben),百日斧,要学大锯一早晨 。你要学会辨木理,砍料前要看清木材的纹理,从顺茬的方向下斧。”

“是,师父!”王大锤按照师父教的去做,果然省了不少力气,看来这里面还是很有讲究的,手艺活光靠蛮力还是行不通的。

等到王大锤开始刨木料时,鲁达生继续说道:“立一卧九,不推自走;立一卧八,费力白搭。说的就是刨刀一条线,要刨面,先冲线。”

王大锤将师父这些话都记在心里,便开始先高后低刨平面,先刨凸出的部分,后刨凹下的部分,等大致平整后再按墨线通长刨削。

师徒俩足足忙活了五个时辰才把活做完,从赵府管家那里结了工钱就准备回家去。这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不过师徒俩一起走路上有伴,倒也没什么好怕的。

 两人走到半道时,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可举目四望,这荒郊野岭处也没地方可以避雨。鲁达生年纪大了,走夜路本就辛苦,现在碰上这雨夜天气,地上都是泥泞坑洼,更是举步维艰。他叹了一口气抱怨道:“这老天爷不争气,是想把我这把老骨头留在这呢。”

这时候王大锤突然道:“师父别急,我知道附近有个地方可以躲雨,只是……”

鲁达生见徒弟说话吞吞吐吐,便呵斥道:“手艺人四海为家,只要有处避雨,地当床,天作被,有什么好顾忌的?”

王大锤说道:“师父,我以前走四方的时候来过这里,再往西边走二里路,那里有一处人家,不过她丈夫早些年亡故,现在只有一个妇道人家住在那里。”

鲁达生听见这话,犹豫了下说道:“既是寡妇,你我师徒二人去借宿一夜倒也无妨,就怕人家不肯给咱们开门。”

王大锤连忙说道:“李大娘心地好,我们若是去了,她肯定会开门的。”

鲁达生听见王大锤称呼那寡妇叫大娘,便心下放心了,原来是个年纪大的阿婆,如此一来,去借宿一晚更有把握了。

 两人到了地方,李寡妇得知他们是来借宿的便把门打开请他们进来,见他们身上都淋湿了,她又去烧一些热水,泡了两杯热茶请二人喝下驱寒。

 鲁达生毕竟是 *** 湖了,他忙问了一些李寡妇的情况,李寡妇也如实说了,她说自己丈夫走的早,有一个女儿嫁的远,所以这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

鲁达生听了这些话松了一口气,他又问道:“李嫂,外面下着大雨,我师徒二人想在你家借宿一晚,不知道可有一个安息之处?”

李寡妇说:“家里有一张木床年久没用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歇人。”

鲁达生听到这句话笑道:“李嫂有所不知,我师徒二人正是木匠出身,只要是木头打的家具,到我手里都能变个样子,您赶快带我去看看。”

李寡妇领着两人去了放杂物的隔间,鲁达生一眼瞧过去,见木床损坏的确实严重,便招呼徒弟王大锤把箱子里的工具拿出来,他自信一笑道:“李嫂,您瞧好了,我给您变个戏法。”

 等王大锤从箱子里拿出刨子、锯子、墨斗、斧子和锤子,鲁达生大手一挥,便开始干起来。不到两炷香的功夫,那个破旧的木床就焕然一新,看上去十分牢固。

李寡妇见到这一幕,连声夸好,她招呼道:“你们干活辛苦,我刚做了些饭菜,你们吃过再休息吧。”

师徒俩干了一天活,又赶了几里路确实饿了,也就没拒绝对方好意。鲁达生见桌上烧着三荤两素,忙跟李寡妇道了一声谢,直言李嫂人太客气,他们借宿本就烦扰,现在如何受得起这样款待。说话的时候,他留意了一下对方的脚下,眼里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

李寡妇说:“手艺人养家不容易,你们吃吧,吃完就睡。”

鲁达生客套一番,便不再客气,夹了一块肉刚要放进嘴,突然闻到一股泥腥味,他赶紧对徒弟说道:“别吃了,我们早些休息,明早要赶路呢。”

李寡妇见对方翻脸比翻书还快,气的把桌上菜收了起来,口中念叨一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你们不吃,我拿去喂狗。”说罢,就将那些饭菜都倒在门口给狗吃了。

 王大锤不明白师父为什么突然变脸,可师父阴着脸,他也不敢问。于是师徒俩就走到隔间准备歇息,正当王大锤想躺在床上的时候,鲁达生却说了一句:“快上床睡觉,别脱鞋!”

只见鲁达生从工具箱里拿出墨斗,绕着木床弹了一个七星八卦阵图案。等做完这些后,师徒俩才躺在床上佯装睡觉。

等到了半夜时分,王大锤耳边听到一点风吹窗户的,只见一个青面獠牙的妇人走进了房间,她张开双手朝床上的鲁达生扑过去。可是下一秒,却被一道金光给击飞了出去,摔倒在地上吐了一口黑血。

鲁达生突然坐起身来看着地上的李寡妇,怒声呵斥道:“好一个魑魅(读chi mei),竟敢留在阳间行凶。”

李寡妇听到这句话,却是朝地上啐了一口吐沫,她一脸怨恨的说道:“你这个道貌岸然的小人,如果不是你,我又怎么会有今日,是你害的我与孩子阴阳两隔,我要杀了你!”

鲁达生听到这些话以后,满脸疑惑,他和李寡妇从未谋面,又如何害了对方呢?这时候,他身后的王大锤走到前面来说道:“师父,你可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鲁达生一脸错愕的看着地上的李寡妇,又转头看向王大锤,他摇了摇头说道:“我们未曾有过交际,又如何认识她,她现在是魑魅,难道这都是你们串通好的?”

鲁达生总算明白了,看徒弟王大锤的这副模样,看来今天来这里避雨都是事先计划好的,他显然是中了圈套。

王大锤看着师傅叹了一口气,然后转向李寡妇说道:“师娘,还是你跟师父把事情说清楚吧。”

鲁大生听到王大锤喊李寡妇师娘,顿时眼睛里瞳孔突然放大,他不可思议的看着躺在地上的李寡妇,惊呼道:“真的是你?”

 原来李寡妇正是鲁达生的发妻赵翠花,当年她并非难产而死,而是在生了女儿以后被相公嫌弃,最后抑郁成疾病死的。

鲁家世代单传,当年鲁达生得知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便一气之下出了远门干活,留下妻女在家无所依靠。赵翠花刚生了孩子,身体本就虚弱,为了养活孩子,她只能坚挺着身子照顾刚出生的孩子。

后来等到鲁达生回家时,赵翠花已经奄奄一息了,她看着丈夫抱起女儿出了门,她以为丈夫要抛弃女儿,气的当场便闭气了。

赵翠花望着丈夫,撕心裂肺的吼道:“当年你为何这般狠心,她可是我们的女儿,是我们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呀!”

鲁达生听到这些话后,一下跪在地上,他摇着头说道:“对不起,我对不起你们母女,我不知道会是这个样子,都是我的错。”

其实鲁达生当年确实因为妻子生了一个女儿而痛苦,因为这样一来,他鲁家世代单传从他这里就断了。于是他一气之下离开了家里,在外面呆了几天后,他又十分挂念妻女,想到事已至此,女儿也是自己亲生的,将来招个女婿一样可以传承鲁家手艺,便赶回家中。

 回到家中,他见妻子躺在床上,便以为对方睡着了,这时候他看到旁边的女儿对他一笑,他心都融化了。没想到看到这个女儿,他心里那点阴霾瞬间烟消云散,他对这个女儿实在喜欢的紧,于是就抱着女儿去找村里吴先生,想请对方给女儿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等女儿的名字取好后,鲁达生抱着女儿回到家里时,发现妻子已经过世了。他心里为此十分内疚自责,他想孩子长大以后不能忘了母亲,便骗女儿说赵翠花是难产去世的,这样一来,女儿不管今后长大多大,人在哪儿,永远都不会忘了自己是母亲用生命换来的。

赵翠花去世以后,鲁达生也终生未娶,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和妻子共同的女儿身上,他既当爹又当 *** 把女儿拉扯大了。因为鲁达生对妻子和女儿心怀愧疚,便从小宠爱这个女儿,他把所有好吃的,好用的都给了女儿,导致鲁秀莲长大以后肥头大耳。

而鲁秀莲也心疼父亲,便从小把自己当一个男孩子,帮着父亲干活,最后就成了现在那副膀大腰圆的模样。

在前不久,王大锤的家乡陇西县闹饥荒,他逃难到了成都青羊镇。有一天夜里,他饿晕在路上,等醒来时就躺在这间屋里,原来是赵翠花碰见他,把他救活了。

王大锤醒了以后,得知眼前的妇人是魑魅,因为思念女儿没有去投胎,他并没有感到害怕。赵翠花说她现在知道丈夫没有抛弃女儿,心中已经没有当初那么恨了,只是她想在投胎转世前,和丈夫再见一面,亲口听到对方跟自己说一声“对不起”就够了。

王大锤知道这些真相后,他答应帮赵翠花完成这个心愿,可是又不能直接去说,于是便有了前面在河边发生的一幕,只是他没想到,自己机缘巧合之下既做了对方的女婿,又做了徒弟,还学会了一身养家糊口的本事。

一切真相解释清楚后,鲁达生跑过去抱住妻子,他满怀愧疚的说道:“对不起,都是我的错,让你和女儿吃了很多苦头,还害了你离我们而去。”

赵翠花此刻听到丈夫的道歉,心里的恨已经烟消云散了,她痴情的看着丈夫,一只手温柔的抚摸着对方的脸颊说道:“你把咱们女儿养这么大,这些年真是难为你了,没想到几十年没见,你都这么老了。”

鲁达生摇着头说:“不辛苦,秀莲是我们的女儿,我做这些都是应该的,我老了,你也一样,你等着我,我把本事都教给女婿以后,就来找你。”

赵翠花向王大锤看了一眼说道:“大锤是个好孩子,我们的眼光都不差。”说完,老夫妻俩笑了起来。

古今民间算命故事-两棵奇树民间故事

在这里有一件事值得提一下,其实鲁达生在吃饭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一丝端倪了,当他看见桌上烧的都是自己最喜欢吃的菜,他便怀疑这个李寡妇的身份,于是留意看了一下对方的脚下,却发现对方穿的绣花鞋和自己妻子生前一模一样,他心中就有所怀疑了。

鲁达生故意不吃那些饭菜,是想以此激怒对方露出真面目,却不想对方竟然忍了下来。不过他对自己的妻子非常了解,以对方的性子,晚上的时候肯定会再出现,于是他便在睡觉前留了一手。

后来回去以后,鲁达生把自己毕生的绝学都传授给了女婿王大锤,他看着两个年轻人在一起幸福生活着,他那份牵挂终于放下了。

有一天早上,王大锤到师父房间里请安,他发现师父已经走了,那嘴角还挂着一丝笑。

你能讲述一个你身边的民间故事吗?

我给大家讲述一下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的奇事。

2004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先是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有两位仙女每人一手挽着花蓝,蓝中各种鲜花灼灼,花香扑鼻。她俩手舞长袖,腾空飞升。

我冲她俩喊了一声:“等等我!”结果她俩一人伸出一只手,拉着我飞升,一直飞到了美丽的天宫,我见到了无数大大小小圆形的、五颜六色的宝石,都发着耀眼夺目的光芒。

这些宝石铺满了地面,它们一直在我眼前闪光,我一看这些铺满地面的红的黄的金的紫的绿的......面积比我们学校的大 *** 场还大好几倍,我 *** 次见到那么多的珍宝。突然,来了一阵大风,霎时间那些珍宝不见了,刷的一声,地面上铺上了红地毯,接着地毯上走来了一位老婆婆,她身材略矮,身体微微发福,身穿深蓝色衣服,小脚,我不认识她,便问这位老人家是谁?有一个男人告诉我说:“这是王母娘娘。”我说:“王母娘娘等等我!”她转过身来,对我说:“我送你个宝贝,它叫王后,就在 *** 家竹子下”说完她就不见了,我猛的醒来了。

天亮以后。我精神亢奋。口中大喊:“我是王后!”“我是王后!”又把做梦的事和母亲说了。

母亲只好让我大哥把照壁前的竹子刨一刨,看看王后到底是什么。

大哥剪断七八颗竹子,只用小撅刨了几下,拔拉出一个鹅卵石,随手扔掉了,声音清脆,滚到墙边才停下。

我走过去,拿在手里,在洗脸盆里洗净了泥土,一看这个小小的鹅卵石只有鹌鹑蛋大小,上面有深红色的两个字“王后”还是隶书呢!

我欣喜若狂!于是我疯了!突发精神病!可是我思维正常,仍然能继续给两个班的同学们上课。但我的行为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我可以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上完课后,我自己一个人来到大 *** 场上,仰望天空。

我看见有三条金色巨龙从我们学校的上空奔来,先是从龙口方向,由东北向西南而来,正东一条龙腾空往西飞,而西南面的一条金色的龙正张牙舞爪往北奔。三条巨龙把天空搅的风起云涌,霎时间,太阳暗淡下去,过了一会儿,我一看不好,一只金龙受伤而逃,天空中只有两条金龙,它俩头和头互相撞击着,崩发出光芒!

它俩同时张开金盆大口,太阳在两只口之间,它俩吐出了一个太阳☀!可是太阳并不明亮,有些昏黄,这时我手舞足蹈,对着太阳☀高喊:“太阳!太阳!我是王后!我是王后!”我一边呼喊,一边热烈鼓掌👏!鼓掌👏!我每拍一下,太阳就亮一下;我再拍一下手,紧接着太阳就比之前更亮一下;我用尽全身的力气鼓掌,结果太阳☀就变得越来越明亮,我一直用眼睛直盯着太阳看,看太阳变大变得更加光芒万丈,直到 *** 场上的同学们一起喊“太阳太亮了!太阳太亮了!”“太刺眼了!”“受不了啦!”我才停下来了。

我一看,我的双手掌拍淤青了,由于我的疯狂举动,全校老师和同学们都说我疯了!

于是领导和我的六位好朋友老师就开车把我送到了心理精神医院 *** ,医生说我是躁狂症。

住了一个月,病好了!我又回到了学校,继续教学工作。中午我仍然来到 *** 场上,趁无人,我一个人对着太阳鼓掌👏,太阳又比之前明亮了起来!我越使劲鼓掌👏,它越明亮。这次我没有呼喊,只是鼓掌👏,一鼓掌👏,太阳就比之前更明亮!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又过了几天,我约了几位老师,她们是我的好朋友,午饭过后,我们几个人一起来到了我们学校的 *** 场上,这回,我对着太阳喊了三声:“太阳!☀太阳!☀太阳!☀明亮!明亮!明亮!”我使劲鼓掌👏鼓掌👏鼓掌👏。太阳就一次更比一次亮!大家都有些害怕,怕我继续拍手,太阳继续明亮下去怎么办?于是让我停住了手。大家都感到很神奇。于是我赵伟熙从此之后就有了痴人、奇人的称号。

2012年,2014年,2015年,这三年里,我分别在学校 *** 场上又鼓掌👏三次,太阳又为我明亮了三次!我心❤️情万分激动!不过我没敢呼唤太阳,我已经是一个精神病人了!

但我自己始终认为自己没有病,大脑思维也正常,可是呼喊太阳,为太阳鼓掌👏就有些不正常了!

因此我从2016年到2019年在校之间,再也没有去 *** 场上呼唤太阳,再也没有为太阳☀鼓掌👏。

现在我已经退休了,在家里照顾95岁的 *** 亲。大家也就看不到这一天下奇观了!!!

以上是发生在我身上的真人真事!有《王后赋》为证。不过那个“王后”奇石,让我孩子给我扔掉了,说都是这个石头惹的祸。幸好之前我给它拍下个照片,以证明我并非 *** 。

志喜,志喜,古以有之。

昔周公得异禾,以名其书;

汉武帝获宝鼎,以名其年;

苏东坡逢甘霖,欣作《喜雨亭》。

今抬头赵家村赵伟熙(女),

结缘仙梦,喜得“王后”与“金龙”。

特作《王后赋》、《蛟龙吟》,

以贺喜抒怀。

《王后赋》

(招远市辛庄中学赵伟熙)

奇石“王后”,因缘而生。横空出世,巧夺天工。天地造化,自然天成。天生丽质,出水芙蓉。佳丽王后,仁化宇宙。厚德载物,品质优秀。集德、才、美艳于一体,成就女中之名流。御笔钦封,富贵尊荣。财富归集,远播美名。名扬四海,宏业大成。享荣华富贵而无极兮,同天地之长久;永位尊钱丰而无极兮,齐日月之光辉。惠泽恩化及四海兮,仰千古帝后春秋。普天同庆,举国齐欢。国泰民安,繁荣永昌。青春永驻,光彩寰宇!名扬四海,功德千秋!

《蛟龙吟》

蛟龙!蛟龙!造化而生!

凌空出世撼五岳,

石破天惊傲九州。

一身凌云浩然气,

千里惊魂快哉风!

胸藏四海浪潮,

吞吐万里东风!

*** 雨露甘霖,

润泽华夏神州。

冲天豪气,顶天立地。

龙首高昂,逸兴横飞。

瞬息万变,叱咤风云。

一声长啸,响彻九霄。

兴云吐雾,豪情万丈。

云海之间,俯瞰江山。

山河锦绣,波涛汹涌。

雄姿矫健,张牙舞爪。

金光异彩,豪情冲天。

龙腾劲势,英雄之气。

云气氤氲,七彩祥云。

玉质金光,光芒万丈。

风调雨顺,国富民康。

人民康宁,日月清明。

崇兴仁德,社会祥和。

政通人和,熙怡快乐。

惊天伟业,感天动地。

龙吟!龙吟!壮存古今!

万千气象,千古风流!

看旭日东升,蛟龙飞天,

把酒临风,喜悦自然。

春光无限,阅尽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