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大全注解-司马迁说狠如羊是什么意思
紫薇斗数大全注解,司马迁说狠如羊是什么意思?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史记》也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 ”,其春秋笔法被历代所赞誉。但《史记》中也有一些说法,有时候令大家难以理解,比如问题中这句“贪如狼,狠如羊”。
用“狠”“贪”“凶猛”等等词语来形容狼,相比大家都好理解。然而,用“狠”来形容羊的本性,似乎与大家心目中温驯可爱的小羊形象相差太远了,那么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
原文出处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
可见,这句话是宋义对军队进行的纪律要求,翻译过来的意思:凶猛如虎,违逆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杀。很多人认为这是项羽说的,或者形容项羽军队的,是因为没有仔细去查阅原文。
当时形势宋义原本为楚国令尹。秦末大 *** 的时候,投靠到项梁手下。
秦国大将章邯击败项梁军队,认为楚地的将士不足为虑,就准备渡过黄河,向北推进渡过黄河去攻打赵地的 *** 军。
在章邯攻击下,赵军大败,邯郸城被铲为平地,百姓全部被掳掠到河内。
章邯这一军事行动,基本都在宋义的预测下。于是楚怀王就特别欣赏宋义,军事上的事情都召宋义来商量,并把宋义封为上将军,项羽封为副将,带领将士去救援赵国。
宋义成了这支救援队伍的老大,但是到达安阳后,却停滞下来,整整46天不前进。
重点来了,以下就是上面引述的原文翻译了:
项羽是急脾气,就对宋义说,“秦军攻打赵军,形势非常危急,我们应该尽快渡过黄河,赵军在里,我军在外,里应外合,把秦军一举消灭掉!”
宋义看着项羽说,“你这观点不对,要拍打叮咬牛身的大虻虫,不可以消灭牛毛中的小虮虱。现在秦军攻赵,打胜了,军队就会疲惫,我们即可乘秦军疲惫之机发起进攻;打不胜,我们就率军擂鼓西进,这样便必定能够攻克秦了。所以不如先让秦、赵两军相斗。身披铠甲、手持锐利的武器冲锋陷阵,我不如你;但运筹帷幄、制定策略,你却不如我。”
说实话,宋义这点子着实太阴了。楚、赵同为 *** 军,是同盟,宋义本来就是来救赵军的,但他却把赵军当做了消耗秦军兵力的一个棋子。
宋义为避免项羽继续发动将士,在军中下达命令:“凡是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倔强不服从指挥的人,一律处斩!”
此后,宋义种种做法令项羽非常气愤,几个月后的一个清晨,项羽就走到宋义帐中,二话不说把宋义给咔嚓掉了。
当时背景显然,“狠如羊”是针对宋义的军队纪律要求,像“羊”一样不听话!那么,羊怎么就成了不听话的代表呢?
我们听说过,形容牛的时候,说倔强的像头牛,钻牛角尖。牛,这种老实听话的动物,一旦倔强起来,那也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羊呢,跟牛一样,实际上都有这种特点:性格倔强,平时温驯但打架时非常暴力!梗着头、竖起角,只管往前碰!而且,据说公羊顶牛起来,如果双方都不退步,怎么要顶到输的一方头骨碎裂才肯停下来。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养殖业还不是很发达,也没有什么娱乐,估计观察羊比较多,才会把羊的斗殴本性拿来做比喻吧。
大家能否谈一谈五行的由来?
五行理论直接来自中国古太极文明的河图:
孔子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十天干对阴五行和阳五行:
3 8→东方甲乙木
2 7→南方丙丁火
5 10→中央戊己土
4 9→西方庚辛金
1 6→北方壬癸水
甲丙戊庚壬→阳
乙丁己辛癸→阴
东方甲乙青色对应肝→阴木,胆→阳木,肝和胆互为表里。
西方庚辛白色对应肺→阴金,大肠→阳金,肺和大肠互为表里。
中央戊己黄色对应脾→阴土,胃→阳土,脾和胃互为表里。
南方丙丁红色对应心→阴火,小肠→阳火,心和小肠互为表里。
北方壬癸黑色对应肾→ *** ,膀胱→阳水,肾和膀胱互为表里。
五行还有生和克等动态平衡的内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行理论的数学基础就是宇宙中最神奇的黄金正五边形,任意相临短边比长边就是黄金比例(φ=0.618…)。
五行理论是复杂 *** 维持动态平衡基本框架,在太极、阴阳……序列中关系如下:
这是广域费波纳契数列的通项公式,当n=0时,数列为0,展开如下:
…-1 1 0 1 1 2 3 5 8 13…
0→无极
1→阴太极
1→阳太极
2→阴和阳
3→三生万物
5→五行
8→八卦
以上中国象学体系 *** 。
13→龟背(地球)
这是玛雅文明13地球龟。
玛雅文明专注研究13这个数:
1+2+3…13=7×13=91(季)
一年四季364+☯=365天。
玛雅数:7.13.0.0.0(玛雅20进制数,十位为18)转换为十进制数为:7×20×20×18×20+13×20×18×20=1101600。在这么多天中把所有一年的零头约四分之一加起来正好等于两个整年,结果计算得到地球回归年是:365.2421946(1900年1月1日),或为365日5小时48分46秒。计算数据和实际值分毫不差。
这里φ=1.618…(大黄金比例)
地球的倾角与黄金比例以及5×72=360(五天一候,一年72候)正好吻合,说明地球的参数不大不小正好适宜生命的繁衍。
河图不是黄河之图,本质上是银河空间分布图,真实银河有4条旋臂,河图和银河都是顺时针转动,银河比河图多两条旋臂说明银河中央黑洞已经有过两次大的分娩了。银河4条旋臂两条是正物质旋臂,另两条是反物质旋臂。
河图还与太阳系一一对应:
5→太阳
10→小行星带
1-4→太阳系周边4个类地行星。
6-9→太阳系外周4个地外行星。
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是太阳系一次反物质入侵事件炸毁原先那个行星留下的残片。
土星冰晶光环是那个被炸毁行星上的水飞溅到土星形成的。天王星也有光环形成原因相同。
月球正面熔岩海。
月球背面坑坑洼洼陨石坑。
行星核轨道改变后恰好被地球捕获,让小小地球有幸捕获太阳系中更大的一颗卫星,月球正面熔岩海就是原行星地幔被反物质劈去后月核熔岩外泄形成,月亮原先的磁场从那时起消失,内部留下巨大空洞。
据研究,月球上的磁场应该出现于39亿年前至36亿年前,大约是月球形成后的5亿至10亿年间,而在其形成后约6亿到9亿年间,月球上也许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月球磁场消失。
月球背面的结构和正面差异较大,背面的月壳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而正面月壳厚度只有60公里左右。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以上十天干网上注解大多以许慎《说文解字》为依据,这个解释现在看问题多多。
其实十天干就是人类十月怀胎整个过程的描述都直接取象于人体:
甲→头
乙→脖子
丙→双肩
丁→心
戊→胁
己→肠
庚→ *** 器
辛→股
壬→妊娠
癸→分娩
古人对于十月怀胎十分重视,这十个月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先天孕育时期,丝毫马虎不得。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太极文明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全息在黄金比例(φ)和五行理论之中,银河系→太阳系→五行→人体似乎有一个内在必然联系。
易经应该怎么自学?
有人说学易经要先拜师学艺,可现在哪有一心治学的易经师父啊!所以通过拜师学艺学易经这条路走不通了,就算有精通易经的师父也未必肯收你,就算收你也教不了你什么,因为易经原本就是靠自己,师父只能在关键的地方点拨一下。
所谓名师出高徒,指的是名师收的徒弟都很有天赋,原本徒弟就有很高的造诣了,比如相声界的郭德纲并没有从侯耀文那里学到相声知识,实际上从事任何行业能学到东西全靠自己,师父不会主动教你的,也没什么可教你的,最多能做到给你解答问题,像易经这样玄之又玄的学问更没人能教你了。
如果你真的对易经感兴趣,而且想学易经的想法很强烈,那么你可以学易经;如果你对易经仅仅是有好奇心,那么你没必要去学了,因为你坚持不下去最终只能学到点皮毛。
时代不同了,学易经的方式跟以前也不一样了,现在各种各样的易经资料都能找到。那么该怎么明白易经的道理?易经的道理是学出来的;是思考出来的;是问出来的;是辩论出来的!因为易经太古老了,如果直接看易经的原文难以看懂,学易经 *** 的方式是看古人的注解,因为古人所处的年代更接近易经的源头,比如魏晋时期王弼的《老子指略》、《周易正义》都是很好的易经入门学问,从中可以体会到古人的易经思路是什么。
易经为什么难学?最难看懂书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山海经,也有人说是鲁班书,其实这两种书的难度只是文字表面的意思和现在不一样了,而易经的难度是文字背后的哲理,所以最难看懂的书是易经。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就是易经为什么难的原因。易经的学问很难用语言和文字完全表达出来,所以在易经中添加了八卦和六十四卦,用来辅助解读易经,但即便是这样仍然很难看懂。
易经成书的年代过于久远,河图、洛书、八卦比文字出现还要早,试问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可能用文字表达清楚了?春秋时期的文字依然很精简,即使是春秋三传、论语这些文章也有一定的难度,而易经的分支周易就是在春秋时期成形的,也就是说易经成书的时期文字还不够丰富,所以在表达上有所欠缺,这也是易经难以看懂的原因。
易经到底该怎么学?现在还是有一些用心纯粹的易经老先生,比如曾仕强对易经的理解还是有一定水准的,曾老先生虽然已经仙逝了,但还是留有一些关于易经的著作,易经初学者从中能够有所受益,至少能学到易经的入门知识。
学易经一定会有很多疑问,这时候可以向网友提问问题,这时候会有很多不同的答案出来,学易经的人可以从这些答案受到启发,但要注意的是不必区分哪个对易经的解答是对的,因为易经是辩证着看待问题的,并没有绝对的正确。
易经分为义理和象数,但对学易经的来说要把心思用在义理上,这里并不是否定象数,而是象数的逻辑性不如义理,而且易经的基础是义理,如果义理学不通也无从谈起学会象数!
大家对易经感兴趣吗?
从上到下把各位大师的回答都读了一遍,发觉都是男的,怎么没女的呢?我这位爱好玄幻,爱读易经的刚入门的小女子受益匪浅,感恩。
学习易经有几个月了,似懂非懂,学了些皮毛。没有原因,就是莫名其妙的喜欢易经。现在懂得了《易经》六十四卦,知道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组成。古称八卦为经卦,六十四卦为别卦。
八卦分为阳阴两类,乾震坎艮为阳卦,乾是三阳爻组成,为纯阳之卦;而震坎艮,皆一阳爻两阴爻组成,其爻画皆为五,为奇数,为阳数,故此三卦为阳卦;坤巽离兑为阴卦,坤是三阴爻组成,为纯阴之卦;而巽离兑皆一阴爻两阳爻组成,其爻画皆为四,为偶数,为阴数,故此三卦为阴卦。《易传》又分宇宙之物(包括人)为阳阴两类。认为 *** 之性是刚,阴物之性是柔。从而阳卦象 *** ,即象刚性之物;以阴卦象阴物,即象柔性之物。
而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相重组成,看六十四卦图就非常清楚了。那么六十四卦是如何演卦而来的呢?上面好像都没人提及。都是只说了几个卦,如乾卦、坤卦的意义。那么是如何演卦的呢?
演卦 *** :我用的是筹策蓍法,55支竹签。
演卦过程:暂略。
演卦过程必须平心静气,心无杂念,否则会出现好几个动爻,我学习演卦的过程中,就多次出现3个以上动爻,就会变出一个之卦来了。每次要对演的卦负责,所以仍需努力修心中…
不知道为何喜欢学《易经》,也许喜欢一样东西是真的没原因的…
宋朝的文化对中华文明影响有多大?
宋朝对中华文明有什么影响
宋朝为什么是中华文明的巅峰时期?
1、宋朝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与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宋朝时中国GDP占世界比重60%,为各朝代 *** ,期间出现了宋明理学,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人口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1亿1275万。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人不在少数。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2、宋朝的行政区划设置与地方政治制度可谓重内轻外,中央高度集权。虽然避免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导致地方防务贫弱,也让终宋一代外患不止。
3、经过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手工业水平已空前提高,商品经济发展,小农经济空前发达,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宋代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是明朝的六倍,生产力水平提高因此被誉为工业革命的前夜。
4、由于东亚儒家文化的长期影响,统治者吸取藩镇割据的教训,重文轻武,使得汉唐以来国人的尚武之风消失殆尽,武力不强。尽管宋代国内生产总之极高但是农民承担的税目比唐代多得多,南宋又比北宋多得多一直于农民要交的税额比收入还要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统治者不得不用精锐兵力 *** 诸如阎婆惜方腊这样的叛乱者,对外实力却减弱。而且国家队军人的尊严不重视甚至蔑视导致举国缺乏御虏之兵。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 ,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 ,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