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限夫-河图洛书是做什么用的
紫薇斗数限夫,河图洛书是做什么用的?
古文字书籍上写有伏羲画八卦,是依据河出图洛献书,才画出来的。后世又说记成河出图洛献书,才划出来的。
注意,一说是画出来,一说是划出来。
划,出来的呈,一划天地开,二划万物来,三划鬼神惊,可见八卦威力。
画,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不咋地了。
因此,再后世以讹传讹,终于把易与卦混同了。自此无易,仅有八卦了,这就是涉及易,都用八卦体现的现象。
再后世,河图洛书被定成下图式:
此图应是尚天文星象时,点组图案年段的产物。这一年段,在现河南省禹县莰具山上,仍有众多岩凹穴点的人工刻划遗迹存在。如图:
由此可见星星为点,把各点连成图案,就成星象的星图天象。而与河图洛书的用点数,组图一致一样。却与八卦及易无关。
究河图洛书啥样,可从仰韶考古的彩陶纹样上,窥见一斑。有图如下:
(水涡纹是阴阳图旋转的源图)
(网格纹)
网格的网纹纹饰,就是经纬格,经纬线是机织布时的经线纬线的表述词,在人体上被医学用于经脉经络。农业时代里被用于田亩划分。
这应是河图,因为仰韶 *** 在伊河流入黄河的经过处。河出图处的河,应是伊河的河意思。
而洛出书的洛,应是现洛阳龙门石窟前的洛水的洛,也是洛神赋的洛水的洛。
另一说,是河马负图,洛龟献书。这与三山经用异物画像说论是一致的。
马负图,被读书人释成马驮着书,又有解成马纹纹样的皮毛花纹为负图的。
(马蹄掌铁,钉于马蹄上的护趾用)
(真马蹄踏土地上留下的印迹,此痕迹应是阴阳鱼弯曲状的出处源头)
(马蹄金)
(猪前的两红色瓣,就是二爻卦的掷爻形状,抛硬币是一爻卦式)
老农民仅认定马蹄印,为马负图。因为二爻卦就是两豆瓣型,单瓣呈马蹄印式。
而龟献书,被读书人释为白神龟,龟甲图案为书。
实际上古代的书字,不是图书.书籍的书意思,而是写字.划字.刻字.刻划图案时的写划动作的表述词。
现在考古出土的 *** 夹板刻纹,应是龟献书的本体式。如图。
(此应是龟献图的本式)
这一式的河图洛书是八卦形状在实物上的来源出处,或依据.根据.凭据。对解释阴阳图案及八卦叠落式,具根源出处的意义。
(龟板边孔,与书上点组河图一源,此图早于那图的)
事实上,八卦仅是展示演示易形的式样的形式方式而已,并不是易本身形态。
而,易源于数,这在周公八卦书内写的清清楚楚的。不明这个源数的数是啥,怎涉易。因而只有八卦硬扯到易上,而呈不涉半点易,全讲论八卦的现象。
并且,只讲论周公的六爻卦,并不是伏羲的三爻卦。
周公六爻卦书皮图案上置伏羲三爻卦形,书里内容通篇全六爻卦,三爻卦无文字书籍存世,仅民问口传心授的流传着的。
(不论几爻卦,都源于古中国 *** 算术)
悟空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啊不知大家有什么看法?
谢悟空邀请。何谓「杀破狼」?杀、破、狼,指「七杀」,「破军」,「贪狼」三星,出自紫微斗数,最早见于易经。每个人命盘中都有七杀、破军、贪狼三主星,永远互相会照,七杀破军贪狼三星同宫,名为「杀破狼」。七杀星:为孤克刑杀之星宿、亦成败之孤辰,在数主肃杀,专司权柄生死。此星于人之身命宫,主性急而喜怒无常,作事进退不常,如于庙旺之地则能表现其 *** 、智勇、果断的特性,并有机谋,且主能独当一面,事业有成。破军星:又名耗星,在数为杀气,与七杀皆为紫微帝座下之二大将军战将。此星入于身命宫,主人性刚寡合,暴躁而易冲动。贪狼星:为祸福之主,乃桃花之星宿,在数喜乐,为 *** 之事。此星入于人之身命宫,主人性刚威猛,且有机谋,作事迅速但多进退,不耐静,若于陷地则心多计较,爱憎之心极重,善恶不一,略带偏激,喜怒无常,易迷恋花色。杀破狼最早见于易经,属于紫薇斗数,在命理学中,七杀、贪狼、破军在命宫的三方四正会照时,就是所谓的“杀、破、狼”格局 “七煞星”、“破军星”、“贪狼星”,七煞 为 搅乱世界之贼破军 为 纵横天下之将贪狼 为 奸险诡诈之士此三星 一旦 聚合 天下必将易主 无可逆转!杀破狼是紫微的一种命格,是七杀、破军、贪狼三颗星。古代那些征战沙场的大将军,多半是属于这种命格。杀破狼座命的人一生飘迫,大起大落,却有着一举成名的英雄体质。杀破狼星系表示着一种动荡和变化。杀破狼喜动不喜静,格局好者,动中得才降福,格局差者,动中逢灾破财。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结合电影,可以理解其中含义了吧!
再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道德经里的一句话,经常被一知半解之人挂在嘴边,以此表达天地的不仁。
字面意思来讲,唯一不能直观理解的就是刍(chu二声)狗了,刍狗,据魏源本义:"结刍为狗,用之祭祀,既毕事则弃而践之。"。意思是结草为狗,祭祀的时候用,用完就扔了。
《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翻译过来就是用草扎成的狗还没有用于祭祀,一定会用竹制的箱笼来装着,用绣有图纹的饰物来披着,祭祀主持人斋戒后迎送着。等到它已用于祭祀,行路人踩踏它的头颅和脊背,拾草的人捡回去用于烧火煮饭罢了;
所以,刍狗的意思就是草狗,祭祀用。
古时候的人们是很崇尚“神明”的,所以对没有开始用于祭祀的刍狗很是尊敬,而等到祭祀完成之后,这刍狗没用了,就只能用做烧火用的枯草了。
"以万物为刍狗"是说将万物看作刍狗,用时尊荣,用后即弃之如弊屣,顺其荣华至衰败的发展过程。
那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天地没有良心,有需求的时候就善待万物,没需求的时候就放弃万物?
当然不是!
天地何时对万物有过需求?拜托,从来都是万物对天地的需求好吗?说这话的人放现在来说,要么是戏精,要么是人精。
人精怎么说呢?当时的人们崇尚天地或者说神明,都在传神仙是万能的,但是“我”一直都有祭祀礼佛,为什么我在出现困难的时候,不见神明过来帮我一把呢?这时,就有话说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也可以衍生出:天地不会对世人进行耳提面命的规劝和指导,人的福祸都是自己造成的。
天地是存在的,你现在的祸是你之前造的恶,你如果挺止了祭祀或礼佛,你就又在造恶。
性格直的人是不是很容易得罪别人?
大家好我是鹏哥,关于这个性格直的人是不是很容易得罪别人的问题,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的观点是这样的:
人的性格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人的性格直,说话办事直来直去,没有任何顾虑,很容易得罪别人,给自己惹来麻烦。他们这种性格不太讨人喜欢的,但他们并不在乎,依旧还是有什么说什么,不懂的圆滑地去处理事情。
这类性格的人是心直口快,他们做事冲动,说话也冲动,从不经过大脑思考,也不去在意当下的环境,反正该说不该说的全都说了,想拦都拦不住,而且有时候还会当面嘲笑别人。这样很容易得罪人,让人心情不愉快,他们有可能还会因此吃到几个拳头。他们这种嘴贱的习惯,常常给自己结下仇家。
这类性格的人很固执,做事情都一根筋,只要是他们认准的事情要做的事情,谁都没法改变,也不愿意去协调。他们性格耿直,心里藏不住话,也不会说谎,对于不满的事情,不会去虚伪的迎合,就算对方是个有名的大人物,他们照样口无遮拦,不怕得罪他们。让他们圆滑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们有时候说话得罪人,自己都感到莫名其妙,自己明明说的是事实,为什么就得罪人了,这也是他们可爱的地方。
这类性格的人不喜欢随波逐流,他们比较自我,不会为了迎合别人的想法去做些违心的事,或说些违心的话。因此他们也是那种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会当面揭穿别人的谎言或是短处。他们追求独一无二的生活,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说的话伤害到别人,即使对方因此生气,跟他们关系疏远,他们也不会在意。
这类性格的的人虽然很霸道,但是他们很有正义感。他们一旦遇到不顺眼、不公平的事情,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管是谁他们都不会给面子,不会去管他人的感受。他们喜不喜欢都是直接说出来的,对于不喜欢的人,他们绝不会表面假装喜欢她,背后却大吐口水。他们喜怒形于色,脾气来得快去得快,当下心情不好就直接爆发,也不去在意什么场合,说话完全凭当时的心情。
在生活中,说实话是件好事,但是说实话有时候也要看场合,看对方是个什么人,真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太过耿直的人会不小心给自己惹来麻烦,在社会上为人处事还是要懂得圆滑点,才能让自己的前途更广些。
性子直的人很容易得罪人,但不要错过这样的朋友,容易得罪人但更容易被人信任。
性子直的人,很重感情,只要是真心认定的朋友,都会真心对待。比较干脆,不喜欢转弯抹角,讨厌太会装的人。不习惯主动和别人套近乎,但对人很真诚。有点大大咧咧,但做起事情特别认真,会坚持到底。
性子直的人,嘴巴硬,心肠软。很容易就会被感动。其实他也很敏感,看似什么都不计较、不细心,其实是在装糊涂。不怎么附和别人,言语看似很尖锐,其实性格很坦率。
性格直的人,说话不会经过太多考虑,比较情绪化,比较唯心,不怎么会去讨人喜欢。
性格比较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要怎么改?
性格直的人会常说我性格就是这样的为什么要改,改了就不是我自己了,我就是性格直,有时不知觉中就得罪了别人,却也是很苦恼,那么这样的性格是好还是不好?
首先假设 好,性格直的人一般都是比较有正义感的,看不过去的事情或人不管有多不关自己的事都会直接讲说出来,维护对的那方,好坏正义都在脸上,讨喜又讨厌,是现实生活中“敢说”的正能量
假设不好,事在两面在你说出你认为对的话时,我们反过来看,如果这件事情是发生在你的身上,而对这件事也有想到了相应的处理方式,却是不想明说而别人被捅破了,你要怎么想呢?
好与不好,以打比喻的这件事情为点,直接的自己,在反面来看是自私的,而针对反面 ,直接的自己会觉得你既然已经想到了解决 *** 为什么还不做呢?我们可以中和的认为性格直不好。
每个人的处理方式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直接,有的人喜欢慢慢来,性格直的人有时候会过于武断,因而往往是自己吃亏, 没有深思熟虑就去批评或者攻击,往往会让对自己好的人收拾,如果能更好的控制情绪,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慢慢养成先看再思考再总结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总说圆滑不好,但是往往圆滑的人给人的好感更多,不是人们都势利,而是大部分人们都喜欢正直聪明又会说话的人。
有句俗语说:你父母可以惯着你,别人可不是你父母。所以固然你性格直还是要学学怎么去说话的艺术。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教。
人们为什么都喜欢听故事?
如果有人说你像哪个哪个明星,你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呢?反正我是不高兴。谁愿意活在别人阴影下而失去自我呢!如果别人再这样说你像谁像谁,你应该显出不高兴来,久而久之,别人看你这样,也就没人敢说了。那么,你自尊受到的伤害自然就少了。
话题扯远了,说我在广东下面(指县市所属的地方)的一次遭遇吧,多少能看出一点儿人情冷暖和时代的变迁。
广东有个叫开平的地方,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散落在乡间的小洋楼古朴,宁静。这里是著名的华侨之乡,人们的思想既开放包容又珍视传统。我在某个乡镇法制局做办公室主任。我一个东北女孩怎么会来到这么一个地方呢?这不是我此刻要讲的重点,一句话概括:境遇所逼,命运所致。去广东之前,我从未离开过我那个海边的城市,到这儿一口的异地口音,他们像观赏稀有动物一样—不,珍稀动物一样—喜欢我。这里的人善良,对外地来的人(那里几乎没有外地人)格外爱护。但随着全国改革开放,那里变得热闹起来,稀有的宁静被“外来妹”所打破,我也无形中被波及。有一次,我大腿根儿长了个疖子,疼得我实在不行,到当地医院看病,接待我的是个男医生,他看了看我,冷冷的问怎么了,因为面对的是你信任的医生,我也就没什么顾忌的直接说,下面可能长了个东西,很疼。男医生不屑的“哼”了一声说,“外来妹”呀!看她这个态度,我就回了一句,外来妹怎么啦!他说了一句,“注意点卫生就行啦!”我突然意识到他是什么意思了,我受到了极大侮辱,顿时从检查台上蹦下来,心想今天他若不给我个说法我非得把他闹下岗。我得承认,东北人只要投入战斗,就会 *** 满怀,斗志昂扬。主要是我有理:外来妹是不假,外来妹就都干“那事”吗?作为高尚的医生,你不考虑救死扶伤,心里却想着歪门邪道,卑鄙!东北人嗓门大,一听吵架,围上许多人。当地人很少听到普通话,普通话的吵架就更难得了,所以人越聚越多。最后,弄得那个男医生灰头土脸,向我道歉了事。
老公总说我得理不饶人,平时温柔的像个小猫,怎么一吵架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我说你见过猫打架吗,比我厉害多啦!
我不是医生,但我赞赏“治病救人”,千万别搞绥靖政策。我的意思是,对那些犯错的人,你得要让他知道,给他改过来。这是做善事。
孔子说,“乡愿,德之贼。”
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中的?
这个问题太深奥,不是常人能完全弄懂的,自古以来无非老子、孔子等圣贤,。吾辈只能仰望之。斗胆献丑说上一二,仅供参考,不当之处,点评留言。
传统文化中的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
很多古代书上的注解:“道者,径路也。”道家鼻祖老子提出并论述了先秦道家更高的哲学范畴“道”。“道”的本义是道路。人们出行由,出发地到目的地要沿着道路走,由于道路具有人们必须沿循的性质,所以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由“道”的本义引中出事理、法则、规律等意义。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庄子·在宵》篇说:“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天道即自然运行的规律,人道就是人类社会的法则。即自然天道、自然人道,是指天人合一的自然科学法则与自然科学规律的理念和概念。如易学文化、道家文化、中医文化、天文气候(气象)历史、农耕文化等。“道”就是规则、自然法则。中华民族历来重道崇德,这是优良传统,追求“道”与“德”,反映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常见内涵形式如下:
1.甲 道
道是什么根本说不清的,但我们可以尝试用我们浅薄的见识去阐述什么是道,以微短的寿命去理解大道。
此处也不尝试去阐述什么是道,但以古人的见解,道是最基本的规则,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道的衍化,故顺道者昌,逆道者亡!这不是说道有人格需要人们崇拜他,反而正是因为大道无情,没有人格才有这么大的威力。
2.易经——天地之道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所谓天地之道,也不过是自然法则。妳若遵从了——便能遗世 *** ,飘飘欲仙:返之则——万劫不复,永世不得超生。想那轮回之苦,却非人力所为也!故而道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天意实属难违。仔细想想,可也不就是这样的么?故,天地之道在于人心。
3.老子——处事之道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 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对待天下,都是持“无为”的态度,也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去“为”,所以叫“为无为”。把这个启发推及到人类社会的通常事务,就是要以“无事”的态度去办事。因此,所谓“无事”,就是希望人们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一旦条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这里,老子不主张统治者任凭主观意志发号施令,强制推行什么事。“味无味”是以生活中的常情去比喻,这个比喻是极其形象的,人要知味,必须首先从尝无味开始,把无味当作味,这就是“味无味”。选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接下来,老子又说,“图难于其易”。这是提醒人们处理艰难的事情,须先从细易处着手。面临着细易的事情,却不可轻心。“难之”,这是一种慎重的态度,缜密的思考、细心而为之。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道者,万物之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4.庄子——养性之道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义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人生要学会平和心,喜乐心,慈悲心。
5.儒家之道
在孔子看来,“道”指人的理想和高尚道德情 *** ,是人成为“君子”的必备条件。孔子还说,当“道”与个人的生命冲突时,志士仁人应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生命,以维护“道”的尊严。这是可以做到的,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思是:人有认识能力,有道德自觉,有使命感,能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儒家礼治,就是依据天下人心的状态,先建立等级秩序,然后根据这个秩序去引导,使天下百姓能先达小康,而后达大同。并非礼有意将天下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而是在天下为私的社会,无法施行天下为公时的标准,必须先建立秩序,然后逐步引导、提升,使终能回归于道中,达天下为公。
传统文化中的术数,道教术数:风水、八字、紫微斗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中国术数,简称术数,泛指在中华文化中用以推算未来、趋吉避凶的各种方术 *** 。如果我们把打牌、下棋的总体 *** 称之为 *** ,那么针对性的 *** 便是术!如同法术法在前术在后,具体事情的姐姐 *** 便是术,在中国古代不懂大道,但是掌握具体问题解决 *** 的人称之为术士。
关于紫微斗数
紫微斗数之名首见于明神宗万历35年(1607年)由第五十代正一道天师张国祥辑成的《续道藏》,其中收有《紫微斗数》三卷,作者佚其名,根据其内容来看这三卷紫微斗数其实是“十八飞星”之术;清初编《四库全书》累计收有术数五十余种,不论是“十八飞星”或“紫微斗数”均在其内。也因此紫微斗数被认为来自《续道藏》里收录的“十八飞星”所改良。
《紫微斗数全书》一书托名称紫微斗数为五代末的陈抟( *** 夷)所创, *** 夷再将紫微斗数传给其子与徒,而之后数百年间,此术一直以孤本形式在其弟子和后代中秘传,此为其相关文献稀少原因之一。以前讲的最多的是道教的道,道是道教的基础,今天我们来讲讲道教的法术,道教的法术统称为阴阳术数。
阴阳术数
包罗万象,是中国上千年的民间精粹的综合,其中有一些术数也是大家所熟知的。
阴阳术数分为灵签、奇门遁甲、风水、解梦、梅花、紫微斗数、八字、面相、六壬等等,因为其 *** 太过于庞杂难以概尽。我们简略谈谈风水、紫微斗数、八字这些大家比较熟悉的阴阳术数。
风水
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藏风得水,风水中讲气,气遇到风就会被吹散,所以要藏风,气遇到水就会停下来,所以藏风的水就会留住气,气对主体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八字
八字是以人的生辰为基础排列出来的,综合五行旺衰、出生月份、出生地点,从时间、空间和宇宙空间三个方面,窥见人一生的走势和大运起伏,对个人起指导和趋吉避祸的作用。
紫微斗数,用生辰八字结合星象,从宇宙观的大角度看对人本体的影响,紫微斗数分为十二宫,命宫看先天运势,身宫看后天运势,三方四正看整体运势,结合流年、飞星四化,从细微处看每个人的具体境况。和八字同属命理的不同体系。
阴阳术数
在中国流传数千年之久,很多人把它视为封建糟粕,相信只要研究过命理的人,都会折服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不能让这种国粹丧失在我们的手里,普及术数,让每一个中国人重新认识玄学。
五术文化
五术文化一直都是大家视为极其神秘的方术!五术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庞大复杂的道家道术 *** 的最主要的分类,一般认为包括山(仙)、医、命、卜、相五类。
五术的来源和应用是怎样?山、医、命、相、卜的基本理论内容又有哪些呢?人们为何对其感觉到神秘呢?五术文化的基本理论依据,都是源自《周易》。
《周易》是涵盖时空,宇宙运行的原动力,宇宙的万事万物,都阴阳相互对立又能相互转化,如冬去春来,夏去秋来,月升日落,老死少生等等。
“山”,就是利用禅、静座、武学、食疗,等各种 *** 以培养完满人生的一种学问。通过食养、筑基(修持心身)、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术来修练 *** 与精神,以达成完满身心。
“医”,就是透过方剂、经络针炙、按护、灵治等方式,以 *** 人的疾病。利用方剂、缄炙、灵冶等几种 *** ,以达保持健康、 *** 疾病。“医”是五术中最为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认识的其中一术。
“命”,是以推定人的命运,进而达到趋吉避凶的一种学问。通过紫微斗数、子平八字推命术、星平会海等方式来了解人生,以穷达自然法则,进而改善人命运。
“卜”,是以一种藉“事情发生的时间”、“占卜的时间”以及事情发生地点的“方位”,来推算事物的演变及判断处置方式的一种学问。包括占卜、选吉、测局三种,其目的在于预测及处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种类又可分为“六爻”及“奇门,六壬,太乙”三式等等。
“相”,是对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作观察其生灭凶吉的一种学问。所谓'相’一般言包括:面相、手相、人(体)相、骨相。宅相、墓相﹝风水术﹞等,是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象的一种技术。
五术文化都是以“人”为中心点,都是为了更精进人类生活所创造的。五术文化的根源是与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一脉相承的!学习五术文化,显然可以完善进化人类自身!
由此可见,五术文化并非传说中那般神秘,也并非大家所一直认识的那般封建迷信。五术文化都是古前人对于自然认识的结晶。笔者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们喜爱《易经》研读“五术”,让我国的灿烂瑰宝能够“国学文化扬天下,五术精髓入万家”。
传统文化中的数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中,“数”不仅具有表值作用,即计量数值多寡,在算学中用于计算,而且还具有多种不同的表意作用,用于代表不同的事物。
例如《汉书.律历志》云: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算数事物”就是计算功能,而“顺性使之理”,则只可理解为表意功能,即数也能了解人生的命理,在传统文化观中,数的表意作用更受到重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在丰富其含义,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哲学到宗教,可谓无所不包,无处不在。
俗话常说“在数难逃”,足见其对社会的深刻影响。
我国最早的字书,汉代的《说文解字》中对一至十个数的解释非常有趣:
一、 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二、 地之数也。
三、 天地人之道也。
四、 阴数也,象四分之形。
五、 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舞也。
六、 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
七、 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裹出也。
八、 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九、 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
十、 数之具也。一为东西,1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显然,这是从数的表意作用上来进行解释的。
例如一,在此解释为天地形成之前的一种状态,名为太始,或是代表宇宙间的规律——道。
数的表值作用在此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及其抽象的哲学内涵了。
基于这种观念,在观察不同的方面时,各种数所代表的意义则大相径庭,不可用确定的意义使之固化。
下举几个例子,例如:在天文律历中,3代表日月星,4代表四季,四象;5代表五星,五音,五方;7代表北斗七星,七宿;8代表八节,八风,八方;10代表天干,岁阳;12代表十二月,十二辰,十二次,地支,月建,十二律,十二方位;24代表二十四节气,二十四方位;28代表二十八宿;30代表周月日数;72代表七十二候;360或366代表周年日数……等等。
又如在中医中,2代表阴阳,两性;3代表精气神,三焦;4代表四肢;5代表五运,五味,五脏,五行;6代表六气,六腑;8代表八法,八穴;12代表十二经脉,十二大节,十二穴;16代表十六络……等等。
至于在易卦预测中,数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例始天地数,五行生成数,先天八卦数,后天八卦数,六爻数,河洛数……
更是随时要运用的有力工具,它们包括着更深刻的意义和变化多姿的时空信息。
由此可知,在中国传统文化观中,数占有特殊的地位。
这在西方文化中几乎是一片空白。
因此,关于数的概念和利用数来探讨事物演化规律的学问,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点。
正是由于这点,在整理研究祖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挖掘数的表意功能,揭示数的“乘除推阐”之理,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宋代学者蔡沈说过:“顺数则知物之始,逆数则知物之终。数与物非二体也,始与终非二致也。大而天地,小而毫米,明而礼乐,幽而鬼神,知数即知物也,知始即知终也。”我想,这些话对于今日之探索者,仍然是有启迪作用的。
张兴全先生在总结古代数术经典《梅花易数》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快速便捷的新易占,把传统文化中的数术学研究推向新的高度,无论从学术上或实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他在报告和论著中,对数的表意功能,运用自如,出神入化,颇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研究。
传统文化中的道、术、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惠互利、共生共荣、和谐交融,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相互转换、相互变化、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彼此共赢、相互互补,三者不可缺一的关联和关系。
道、法、术、器的思维模式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道、法、术、器”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中国人影响极其深厚,几乎每一个成年人都知道,但却不一定都理解,而理解的好的运用的好的大多是一些社会阅历丰富,或者位高权重之人。
而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思想理解为是一种思维模式,而且是一种万能的思维模式,所以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剖析一下:
“道”是真理,实相,本源,规律,方向。
“法”是规则,标准,途径, *** 。(人制定的,法必须符合“道”)
“术”是技术,技巧,主要是指对“器”层面的掌握。常言:以道御术,以术入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器”是指有形的物质或有形的工具,(有句话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还有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意思。)常言:道以成器,器以载道。
“道、法、术、器”暗指任何领域都有四个层次,也就是完成一件事需要从四个层面着手,那么结果和效果就是 *** 的,同时这四个层次还有高低之分,其中道高于法,法高于术,术高于器,可能有些人觉得这套很“玄”,其实道理很简单,所以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关于道、法、术、器这套思维模式,我们结合一个例子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术比器更重要
有两个人开车去广州,一个开奥迪,一个开奥拓,请问谁先到广州 ?答案是不一定的,就像红军当年跟 *** 跟 *** 打仗一样,人家全副美装武器,而我们是小米加 *** ,可最后谁赢呢?假如开奥迪的是个新手,驾驶技术刚好及格,另外一个虽然开的是奥拓,但人家是老司机,驾驶技术好,不会往沟里开,所以奥拓可能就先到了。(奥拓和奥迪在这里就是指“器”,“术”在这里就是指驾驶技术)
法比术更重要
我们继续上面的例子,如果开奥迪的驾驶技术很好,而开奥拓的驾驶技术很差,那么请问谁先到呢?答案还是不一定,为什么呢?因为取法不同,你开奥迪的,技术很好,但你却走国道,而我开奥拓的,我技术不怎么样,但我走的是高速公路,所以谁先到那就不一定了。(这个法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规则和标准,高速公路和国道是完全不同的建设标准,两个开车的取法不同)
道比法更重要
如果开奥迪的驾驶技术也很好,又选择了走高速公路,那么他就一定会先到达吗?答案依然还不一定,因为这是就要谈到最重要的问题,也就是“道”的问题,有个成语叫南辕北辙,如果开奥迪的驾驶技术也很好,又选择了走高速公路,但他偏偏往莫斯科方向开了,那最终谁会先到广州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道在这里就是指方向,一件事如果方向不对,那就会差的很离谱)
由此可见道、法、术、器是个整体,而且层次是不一样的,它们的重要性依次而下。
道是根本,只要你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做事,方向正确,哪怕你没有很好的 *** 、技术、工具,你就用双腿走照样可以达到目的,也比走错了方向的好,只是进度会慢一点而已,这正是有的人说的慢就是快的道理。
法是保证在符合规律的前提下,制定一些规则,标准以此为指导,避免走弯路,这样就能更快的到达目的地;术是加速器,在合道合法的基础上,如果能够熟练的运用一些技术,将使速度倍增;器是锦上添花,道、法、术都没问题了,再用上好的工具,那就能达到极致的速度,从而快速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所以当我们理解了“道、法、术、器”,我们就可以尝试把“道、法、术、器”的思维模式应用在我们生活或工作的方方面面了,而且有了这套大的思维框架做为底层思维逻辑,那么不管以后我们遇到什么事情和问题都不会有大的偏差和错误。
结语
当人类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各种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健康、发展及至生存挑战?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公开而大胆地预言: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创新文明的是中国,中国文明将一统世界。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人类的出路在于中国文明。无独有偶,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 *** 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诺贝尔奖得主围绕着“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议题展开讨论,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汲取25个世纪之前的儒家先贤之智慧。
参考文献:1.梁兴扬,传统文化中的道、法、术、势是在说什么?
2.张兴全,略论传统文化观中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