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时柱算命-四柱里伏吟是什么意思
丁未时柱算命,四柱里伏吟是什么意思?
月柱与日柱,年柱与时柱。称为四柱。若这四柱的天干地支相同,称为伏吟。如年柱丁未、月柱或者日柱丁未、为伏吟。年柱丁未,日或时柱为辛丑[丑未冲]返吟。这些都是周易风水里面的知识,很深奥。伏吟又分天干伏吟和地支伏吟。本意是指原来没有的要来,原来已经有的要走。伏吟的意义有下列几种:外出(伏吟门户),内调工作(伏吟印星),借出去钱(伏吟财星),结婚(一个人变两个人),痛苦(伏吟忌神,欲把自己分成两半,或伏在床上哭泣, *** ),高兴(伏吟喜神,喜事成双),走了又回来(反复之意),失去、走了(亲人那啥以及配偶离异有时应伏吟。四柱伏吟的意思是在说:四柱逢伏吟之年,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本命年,或者日柱伏吟之年,江湖认为有三忌:
1、不要去参加白事;
2、不要去参观新房;
3、不要去探访医院、探望病人。否则,晦气降临,百般不吉!
红艳杀是什么意思?
是煞,不是杀,双重是日柱和时柱都是红艳煞,丙寅,辛酉;癸申,丁未;甲午,乙申,庚戌,戊辰,己辰,壬子。日柱时柱有这样的天干地支
1991年4月干支?
1991年4月4日天干地支查询,农历干支查询一九九一年 二月(大) 二十,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是什么日子今日黄历今日干支干支查询
天干地支日期查询
公历 年 月 日
天干地支查询
1991年4月4日天干地支查询
当日干支: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
当天日期:公历1991年4月4日 星期四
当天农历:农历一九九一年 二月(大) 二十
当日回历: *** 历1411年9月19日
当日五行:覆灯火
当日通胜:1991年4月4日,辛未年农历二月 ***
1991年4月4日十二时辰时间对照表
时间0点0分-0点59分
时辰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 甲子时
时间1点0分-2点59分
时辰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 乙丑时
时间3点0分-4点59分
时辰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 丙寅时
时间5点0分-6点59分
时辰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 丁卯时
时间7点0分-8点59分
时辰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 戊辰时
时间9点0分-10点59分
时辰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 己巳时
时间11点0分-12点59分
时辰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 庚午时
时间13点0分-14点59分
时辰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 辛未时
时间15点0分-16点59分
时辰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 壬申时
时间17点0分-18点59分
时辰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 癸酉时
时间19点0分-20点59分
时辰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 甲戌时
时间21点0分-22点59分
时辰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 乙亥时
时间23点0分-23点59分
时辰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 丙子时
1991年4月4日天干地支日期是什么
问1991年4月4日天干地支五行是什么?
答1991年4月4日的天干地支日期是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五行覆灯火。
问农历一九九一年二月二十号出生年月日干支是什么?
答农历一九九一年二月二十号出生年月日干支是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
问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是什么日子?
答辛未年 辛卯月 甲辰日的日期是阳历1991年4月4日 星期四,阴历一九九一年 二月(大) 二十号。
我是64年农历正月初二晚上一点二十分出生?
属龙人打麻将吉位:阴日财上,阳日财下,火日财位。选日选时更重要,详看以下: 话说:输赢成败,天昏地暗无奈。东西南北风骤紧,夜雨中,条饼万,心头乱。接打扣摸弹指老,刹那芳华。梦里真真扣八万,同一笑,醒时欲赢计短。解不了,麻将日历系真经。却试问:几时能把赢愿还?
欲赢请看――――麻将手气的惊人秘密
打麻将的人对“手气”深有体会,输赢取决于“手气”的好坏。而手气取决于时间和方位的选择,玩这个,耐住寂寞,稳住节奏,踩中时点,精准出击,才好。如果随意打,其结果人人都知道。那么,如何驾驭自己的手气呢? 一、老黄历上的“红日子”和“黑日子”――――许多国人都有“出门办事看黄历”的习俗,特别是在江、浙、闽、穗一带,此俗源远流长而盛行。如果你在“老黄历”上作“麻将日记”,作久了,你会发现,有几个“黄历日”你总是铁定的赢,也有几个“黄历日”你总是铁定的输。这就是说,老黄历上有你的“红日子”和“黑日子”。 二、老黄历上的日子有什么特定的意义呢? 老黄历上的时间是用是用天干地支的组合表示的,这些天干地支对个人的四柱具有复杂的作用,从而造成个人的运气或手气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中国古人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序组合而成的“六十花甲”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六十花甲如下: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在古人的历法中,年、月、日、时都分别在以上六十花甲中循环,以2013年8月24日下行4点为例:年循环至“癸巳”,月循环至“庚申”,日循环至“壬戌”,时循环至“戊申”,这个时间按古人的 *** 被表述为:“癸巳(年) 庚申(月) 壬戌(日) 戊申(时辰)”,老黄历就是这样对时间进行表述的。古人认为,年月日时是撑起时间大厦的四根柱子,所以又将这种表述称为“四柱”。换言之,上例中的“2013年8月24日下行4点”,其“四柱”为“癸巳(年) 庚申(月) 壬戌(日) 戊申(时辰)”。 同理,一个人的生日用这样的 *** 来表述,就是这个人的四柱,也叫生辰八字,如:一个出生于农历1978年二月初九凌晨4点的人,其四柱为戊午 乙卯 戊寅 甲寅。在一些“四柱八字排盘”的网页上输入个人的生日,即可得出自己的四柱或八字。 我们所经历的每天每时的四柱对个人的四柱发生着复杂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干支之间的生克冲合,二是比肩、劫财、伤官、食神、正财、偏财、正官、七杀、正印、偏印。三是物质态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里举物质态作用的例子从一个角度来说明干支环境对一个人的手气发生作用的情形:一个日柱为“癸卯箔金”的人在“丙寅炉火”的时辰去打牌,因“强火化烤而金灭”,其结果是必输。一个月柱为“戊辰大林木”的人在“癸亥大海水”的日子去打牌,妙选谓之“苍龙驾海格”,其结果是必赢。一个月柱为“乙丑海金”的人在“丙辰砂土”的日子去打牌,因“砂土埋金”,其结果是必输。一个日柱为“壬辰长流水”的人在“壬戌癸亥大海水”的时辰去打牌,因“龙归大海”,其结果必赢。这就是手气的秘密。 二、怎样用老黄历驾驭自己的手气呢? *** 一:作麻将日记。就是每次打完牌,都按四柱的时间表述方式作输赢记录,如:你在2013年9月3日晚7――11点打牌赢3000,记录为:癸巳(年)庚申(月)壬申(日)庚戌辛亥(时辰)坐北位赢3000元。当你这样做上一到两年日记以后,哪些日子红,哪些日子黑,哪些时辰红,哪些时辰黑,你就会有些初步概念了。我琢磨这个事情,也是始于16年前作了大量的麻将日记,后来我把积累的大量数据用统计学中的t检验进行处理,结果是具有显著性差异(P大于0.05),在这样的事实面前,不得不低头,这样我才开始琢磨这方面事情(寻找理论根据)。 作日记这个 *** 的弱点是,它不能同时兼顾年月日时共同产生的作用。比如说,某一天你想打牌,这一天,日子是红的,时辰是黑的,月是黑的,年是红的,你怎样决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下一个 *** 。 *** 二:编制自己的“麻将日历”。 “麻将日历”是一种以“六十花甲表”为模板,标注了“红日子”、“黑日子”、“红时段”、“黑时段”、“红月”、“黑月”、“红年”、“黑年”,用于“挑日子挑时段打麻将”的日历。在原理上,它根据一个人的“四柱”与六十花甲之间的240种关系作用的结果,在“六十花甲表”上标注不同颜色,以反映六十花甲中六十个组合对这个人的运势分别发生影响的情况。在结构上,它由四个“甲子表”组成,四个表分别反映六十花甲对其年柱、月柱、日柱和时柱发生作用的结果。在功能上,它反映被制表人的运气随年月日时变化的情况,除了用于“挑日子挑时段打麻将”,同样适用于工作生活和学习各方面。在特性上,一是唯我性:它根据一个人的生日一人一制,只适用于其本人,与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二是永久性: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的年月日时都分别在六十花甲中循环往复,所以它是终身使用的,一张表查一辈子。三是简易性:借助于一个十分独特的“读表 *** ”,瞬间整合干支环境与个人四柱之间十六种作用关系的结果,查阅时十分简单明了,搭一眼便知其详。四是丰富性:它的四张表潜含了被制表人的四柱的强弱信息及其与六十花甲中六十个组合之间的240种作用关系,综合了年月日时的交互作用,使用者瞬间查阅到的结果基于表中暗含的十分全面和海量的信息。五是准确性:就打麻将而言,在“日时双红”时段,十打八赢,最坏的结果是小输。在“黄金三红”、“黄金四红”时段,则是逢打必赢。
杨坚为何将随国公的随字改为隋字?
杨坚是南北朝动乱的终结者,他所开创的隋王朝虽然实际意义上来说只经历了两代,只有38年的时间,但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所占有的地位是不容忽略的。
据史料记载,杨坚出身于弘农杨氏,先祖是汉太尉杨震,但这些都是他自己说的,没有任何一条史料能够证明他与杨震有关,更不要说考证到他与杨喜有关了。所以杨喜砍掉项羽左腿而促使杨坚将随改之为隋这一说法纯属是无稽之谈。
杨坚的随国公这一爵位是继承了他父亲杨忠的爵位。杨忠作为南北朝时期北周的重要将领,他能够得到随国公这一爵位可以说说一步步打下来的。
根据《北史》的记载,杨忠总共有三次封爵的经过:
周文帝召居帐下。尝从周文狩于龙门,皇考独当一猛兽,左挟其腰,右拔其舌,周文壮之。北台谓猛兽为掩赡,因以字之。从禽窦泰,破沙苑阵,封襄武县公。于是选骑二千,衔枚夜进。遇仲礼于漴头,禽之,悉俘其众。安陆、竟陵并降。梁元帝大惧,送子方略为质,并送载书,请魏以石城为限,梁以安陆为界。皇考乃旋师。进爵陈留郡公,位大将军。食毕,齐兵阳若度水,皇考驰将击之;齐兵不敢逼,遂徐引而还。武叹曰:"达奚武自言是天下健儿,今日服矣。"进位柱国大将军。武成元年,进封隋国公,邑万户,别食竟陵县一千户,收其租赋。保定二年,为大司空。除了以上三次重要的封爵经历外,杨忠还有一个战役是不得不提的:
皇考自樊城观兵汉滨,易旗递进。实二千骑,察登楼望之,以为三万,惧而服焉。又攻梁随郡,克之,获其守桓和。所过城戍,望风请服。这一战是杨忠攻克随郡之战,也就是为什么后来会封他为随国公的原因。
当然,隋文帝杨坚能够继承随国公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年十四,京兆尹薛善辟为功曹。十五,以太祖勋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十六,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周太祖见而叹曰:"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明帝即位,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帝尝遣善相者赵昭视之,昭诡对曰:"不过作柱国耳。"既而阴谓高祖曰:"公当为天下君,必大诛杀而后定。善记鄙言。"武帝即位,迁左小宫伯。出为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后征还,遇皇妣寝疾三年,昼夜不离左右,代称纯孝。宇文护执政,尤忌高祖,屡将害焉,大将军侯伏、侯寿等匡护得免。其后袭爵随国公。在这之后根据《隋书》的记载:
大象二年五月,以高祖为扬州总管,将发,暴有足疾,不果行。乙未,帝崩。时静帝幼冲,未能亲理政事。内史上大夫郑译、御正大夫刘昉以高祖皇后之父,众望所归,遂矫诏引高祖入总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周氏诸王在藩者,高祖悉恐其生变,称赵王招将嫁女于突厥为词以征之。丁未,发丧。庚戌,周帝拜高祖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总己而听焉。这个时候,杨坚开始总揽朝政,大权在握。后周帝下诏: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冠、相国印、绿綟绶,位在诸侯王上。随国置丞相已下,一依旧式。高祖再让,不许。乃受王爵、十郡而已。在这之后,杨坚由公爵,晋为王爵,距离他最后的篡位,又进了一步。公元581年,北周静帝将帝位禅让于杨坚:
开皇元年二月甲子,上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设坛于南郊,遣使柴燎告天。是日,告庙,大赦,改元。自此杨坚完成了他称帝的愿望。按照历史的惯例,杨坚建立的王朝应该是“随”朝,因为他最初的时候爵位是“随国公”可是他后来却将“随”改之为“隋”。
“随”与“隋”之间相差一个辶。辶在古代汉语中通同“辵(chuò)”,“辵”字意为乍行乍止 ,忽走忽停。对于一个朝代来讲,忽走忽停的肯定是不稳定的。所以杨坚就把中间的辶去掉了,为了求得一个朝代的稳定。说白了,这还是古代人迷信的做法,如果不善待百姓,无论他如何改名,朝代都不会长久的。
PS:这里跟大家在说点五行的东西,只是作为闲谈,不可作数。虽然杨坚把随改为隋了,但这两个字在五行中都属于金属性,而杨是木属性,金克木。或许是冥冥之中有天数而应,如果从五行的角度来看,隋朝也不会长久。这只是迷信,不能作数,闲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