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与人生-封神演义中伯邑考没有任何功劳
紫薇斗数与人生,封神演义中伯邑考没有任何功劳?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有道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坐镇天下的四大诸侯被纣王就这样,被纣王的一道密旨诓进了朝歌。九节殿上,东伯候姜文焕与南伯候鄂崇禹被当场执行了死刑,素有“圣人”之称的西伯侯,在黄飞虎、比干等人的担保下,判了七年有期徒刑。
话说这西伯侯姬昌向来广施仁德,治下的西岐民丰物阜市井安闲,来往行人和容悦色谦让尊卑,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风景雍和恰似一个唐虞之世。姬昌除了仁爱之外还有一项过人的绝活,那就是能演天数推究福祸。来朝歌之前就曾算出自己将遭遇七年的牢狱之灾,临别时安排好了一切,告诫长子伯邑考切忌不可派人来救我,重要的事说三遍万万不要忘记。
伯邑考听父此言,跪而言曰:“父王既有七载之难,子当代往,父王不可亲去。”姬昌曰:“我儿,君子见难,岂不知回避?
——《封神演义》·十回
后来,伯邑考不听散宜生的劝阻,带着白面猿猴、七香车、醒酒毡与十名美女孤身犯险前往朝歌代父赎罪。这七香车是轩辕皇帝在北海破蚩尤留下来的宝物,人坐上面不用推引,欲东则东欲西则西,金灵 *** 指挥“万仙阵”坐的也是七香车。醒酒毡是如果人酩酊大醉卧于此毡上片刻就能清醒。白面猿猴虽是畜类却善知三千小曲、八百大曲能讴筵前之歌,能善掌上之舞如呖呖莺篁翩翩弱柳。在亚相比干的带领伯邑考面见了纣王,一番陈词恳切至及,纣王看出伯邑考是忠臣孝子,不禁也被深深地打动。此时,若没有屏风后“垂帘听政”的妲己,纣王或许会念伯邑考一片孝心放其父子归还西岐。但内帘后的妲己看见大伯邑考长的丰姿都雅目秀眉清,唇红齿白言语温柔。
有道是:自古佳人爱少年,更何况妲己还是一只一狐妖。于是,蛊惑纣王让伯邑考现场抚琴,如弹的好便放其父子归国。因救父心切伯邑考盘膝坐在地上,十指尖尖拨动琴弦,将一曲“风入松”弹的音韵幽扬如戛玉鸣珠万壑松涛,恍如身在瑶池凤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纣王听了不觉心中大悦,命人在摘星楼为伯邑考设宴。妲己暗中看着伯邑考,面如满月丰姿俊雅一表非俗,心里顿时生出了邪念。禀明让伯邑考传授自己琴艺,实则是为了乘机 *** 成就鸾凤。奈何面对妲己 *** 裸的 *** ,伯邑考始终不为所动,一番言语将其羞得彻耳通红无言可对。妲己是个睚眦必报的人,被伯邑考羞辱后发誓要讲其粉身碎骨。
且说妲己深恨:“这等匹夫,轻人如此!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满沟渠?反被他羞辱一场。管教你粉身碎骨,方消吾恨!”
——《封神演义》·十九回
后来,面对妲己的数次刁难与陷害,伯邑考深此番难以逃脱,心里暗暗决定以残躯直谏,就算死万刃之下也能留其忠良史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抚琴唱道:“愿王远色兮再正纲常,天下太平兮速废娘娘。妖气灭兮诸侯悦服,却 *** 邪兮社稷宁康。陷邑考兮不怕万死,绝妲己兮史氏传扬!”
唱罢后回首将琴隔侍席朝妲己打去,纣王大喝一声左右将其拿下。妲己命人取四根长钉,钉住伯邑考的手足用刀剁成肉酱,后又用其做成肉饼送到羑里赐给姬昌。闲暇无事姬昌正在闷抚瑶琴,猛然觉得琴中大弦有杀声,于是慌忙取金钱占课,得知后仰天悲痛的说:“我儿不听父言遭此碎身之祸!今日如不食子肉,难逃杀身之祸,可食子肉其心何忍?心如刀绞不敢悲啼,如泄此机自身难保”。
孤身抱忠义,万里探亲灾;未入羑里城,先登殷纣台。抚琴除孽妇,顷刻怒心推。可惜青年客,魂游劫运灰!
——《封神演义》·二十回
姜子牙归国封神时,伯邑考被封为金灵 *** 麾下的中天北极紫微大帝。
下面我们来看问题,伯邑考没有任何功劳,姜子牙为何封他为紫薇大帝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下紫薇大帝是个什么级别的神,紫微大帝又称“中天北极紫微太皇大帝”,与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以及后土皇地祇并称为辅佐三清的四御。位居玉皇上帝之下协助玉帝管理星界,并执掌天经地纬星辰运转四时气候,能呼风唤雨役使鬼神,为万象之宗师万星之教主。
《北阴酆都太玄制魔黑律灵书》曰:“昔北极紫微玉虚帝君,居紫微垣中,为万象宗师,众星所拱,为万法金仙之帝主,上朝金阙,下领酆都。”
由此可见,这伯邑考这个中天北极紫微大帝的官职还真不低。在封神中,论其 *** 战功伯邑考同黄飞虎、杨戬、哪吒等人肯定是无法相比,甚至还不及南宫适与武吉。但为何最后被封了紫薇大帝,甚至职位还在南征北战的闻太师之上。
首先,这实力分两类,一类是硬实力一类则是软实力。开疆拓土离不开阵前奋勇杀敌的武将,但更离不开背后运筹帷幄的文臣。而伯邑考虽说没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能力,也缺乏散宜生的聪明才智,但是与父亲姬昌一样具有仁爱之心。在姬昌被囚禁期间,伯邑考将西岐治理的井井有条,对逃难至朝歌的难民,无妻者给银与他娶妻。令众人僦居安处,鳏寡孤独者在三济仓造名自领口粮。孟子云:“君为轻,民为本,社稷次之”。伯邑考广播仁德行的是人间之大道也是天道,这不是多少战功可以相提并论。所以,伯邑考并非没有任何功劳,非但有功还是大功劳。
其次,万恶 *** 为首,百善孝为先。身为西伯侯姬昌的长子,当得知父亲遭受劫难时,明知凶多吉少仍千万人吾往矣。伯邑考叹曰:“父王有难,七载禁于异乡,举目无亲。为人子者,于心何忍。所谓立国立家,徒为虚设,要我等九十九子何用!
——《封神演义》·十八回
试问天下为人之子,当父亲有难有几人能置若罔闻。如有那就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伯邑考说得好,为人子者于心何忍,倘若坐视不管,即使立国立家又有什么用呢?制定封神榜也正值人间更换帝王,凤凰鸣于岐山西周武王当坐天下。姬昌仁德被称之为“西方圣人”,生有四乳有九十九个儿子。不仅武王姬发有圣德,伯邑考更是身先士卒为兄弟们作了表率。之所以西周兴起,是因为西岐有忠有孝有仁有义,这就是德。
正是:“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
最后,伯邑考为救父去了朝歌,面对妲己的千般诱惑而稳如泰山,不失为圣人之子。当知道自身难保时,便暗下决心以死明志。以手中悠悠琴声对纣王犯言直谏,仍不丧为人臣子的根本,可谓是真正的忠孝两全。明君作兮布德行仁,未闻忍心兮重敛烦刑。炮烙炽兮筋骨粉,虿盆惨兮肺腑惊,万姓精血竟入酒海,四方膏尽悬肉林。机杼抽空兮,鹿台才满,犁锄折兮巨桥粟盈。我愿明君兮,去谗逐 *** ;振刷纲纪兮天下太平!”
——《封神演义》·十九回
面对妲己的残害临危不惧骂不绝口,为忠为孝粉身碎骨,其为子尽孝心,为臣尽忠心,忠孝之心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这忠孝仁爱就是伯邑考的功劳,也正是因为这些才使西岐,在伐纣的过程中引来四面八方的相助,如果不忠不孝如何能赢得民心。
据《后汉书》卷四十八云:“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道教中认为北辰是永久不动的星,位于上天的最中间,位置更高,最为尊贵,是“众星之主”,“众神之本”,因此对其极为尊崇”。紫微是永久不动之星,如同伯邑考矢志不渝至死不改的忠孝之心,因此,被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当之无愧,舍伯邑考更有其谁?你觉得呢?
大家好,我是@云中之笔 。欢迎朋友们留言点评,一起交流学习。我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有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命运像是种了魔咒?
说起命运,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
但通过命理测算 *** ,给大量人员看过,并验证准确后,不由得不信。
记得师父说过一句话:很多人都在错误的道路上行走。这个也复合2/8定律,即:20%的人是相对幸运的,他们可以比那80%的人命运更好一些。
那么,再细分,就是20%中的20%,即20%*20%=4%,也就是只有4%的人是更有福报的。
听完师父讲的这句话,顿时脑洞大开。原来,很多人都不自知,还认为自己挺好的。
比如:2018年,戊戌年,“戊和戌”五行都属“土”。而八字里,五行“土"多的人。必然会出现问题。尤其是日干是”戊“的人,必将遭受人生拐点,并当年破财的命运。
而同样在2018年,”土“是官杀忌神的人,容易出现,轻则口口角是非、中则打架斗殴、重则就容易吃官司了。
所以,人到底应不应该信命,只有验证后才知道。
而命理这门,又是小众门类,就如上面所说的2/8定律一样。能有缘分学习到这门知识的人,就又更少。
希望有福报的人,可以知道自己的命运行走轨迹,只需要准确的出生年月日时,即可。
愿更多的人,可以明白。
(阅后如果喜欢,可评论、沟通,欢迎交流)作者:楠哥解析人生
本文图片引为 *** ,如有侵权请谅解!
身主天机是什么意思?
紫微斗数中有108颗星,但是最重要的只有14颗主星,就是紫微、天机、太阳、武曲、天同、廉贞、天府、太阴、贪狼、巨门、天相、天梁、七杀、破军。这十四颗主星会分别座落在先天命盘中的十二宫位,而落在命宫中的星即为命宫主星,这颗星就代表每张先天命盘的主要个性特质,影响个人的行为与命运,而当七杀、贪狼、破军在命宫的三方四正会照时,就是所谓的“杀、破、狼”格局.
破军
代表人物张飞
优点身体力行,求新求变
缺点我行我素,喜新厌旧
破军星之个性
破军星是一个事必躬亲的星曜,象征「耗」的现象,主祸福,行事往往在一念之间取决,有我行我素的强烈主观意识。破军星的人个性暴躁、冲动、勇敢具有冒险性,也为破军带来波动的命格,然而他正直、坚毅、领导力的个性也是受到许多人喜爱的原因之一。不说空话,只要决定要帮忙的事,绝不会半途而废,必全力以赴,这是破军的特质。由于破军常经历变动,因此不论结果好与坏、成与败,都必须辛苦耕耘,历经挫折与打击。
破军星之消费观
只要是破军觉得值得的东西他就会舍得花,因此他的消费型态很极端,有时会为了捡到便宜货而得意洋洋,也会因为喜欢而毫不心疼花大钱!有一些部分很节俭,有些部分又挥霍无比,例如他们可能会省到餐餐吃泡面,但却会花大钱去买高级的衣服,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是他的中心价值观,凭感觉去做就没错。
破军星之情绪特质
心情不佳的破军,可是毒蛇派中的佼佼者呢!他翻脸不认人的速度是比翻书还要快,而且是丝毫不留余地,所以可别再这个时候自讨没趣去惹他,离他远一点就是!不然等会儿可能就一不小心被毒蛇咬。
破军星之感情观
不爱与人说话、神秘感重的破军,其实是很情绪化的人,所以常会吓到另一伴。因此在感情的路上,可能要多经过一些人生的磨炼,才能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然以他那不服输的个性,就算得理也不饶人。即使对方再甲意他,最后不被气走的一定是个性也跟他一样够刚强、够 *** 才行。在爱情上,破军也会有经济上的考量,交往前会先观察彼此是否门当户对,要不然就是对方工作能力要够好。由于他的生活重心并不是放在爱情上,所以才会有破军的人晚婚较好的说法。
坐命指的是命宫位于哪里。
你在电影院看的最深刻的电影是什么?
对我来说,在影院看的哪部影片印象最深刻,其实根本不取决于影片本身,因为上映的影片再烂,也有它精彩的地方。
我认为能谈得上印象最深刻,要看你跟谁去看的。
有人说我是自己去看的,那能让你孤身一人坐在电影院中的心情一定是叫你刻骨铭心的,要么是悲怆的,要么是放松的,要么是心潮澎湃的。
大多数人会因为当时的心情才使得看到的影片难忘才对吧。
我看的是《美人鱼》,之所以难忘是因为我们是三个人一起去看的,其中的女生是别人介绍给我的女朋友,我们俩 *** 次见面。而另一个是她后喊来的男伴,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不清楚,也不屑清楚。
我只知道这是我花钱看电影的经历中,最最尴尬的一次,在此我声明我对不起星爷,虽然剧情很不错,但是我一点也没看进去…
真叫人难忘的影片。
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中的?
这个问题太深奥,不是常人能完全弄懂的,自古以来无非老子、孔子等圣贤,。吾辈只能仰望之。斗胆献丑说上一二,仅供参考,不当之处,点评留言。
传统文化中的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
很多古代书上的注解:“道者,径路也。”道家鼻祖老子提出并论述了先秦道家更高的哲学范畴“道”。“道”的本义是道路。人们出行由,出发地到目的地要沿着道路走,由于道路具有人们必须沿循的性质,所以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由“道”的本义引中出事理、法则、规律等意义。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庄子·在宵》篇说:“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天道即自然运行的规律,人道就是人类社会的法则。即自然天道、自然人道,是指天人合一的自然科学法则与自然科学规律的理念和概念。如易学文化、道家文化、中医文化、天文气候(气象)历史、农耕文化等。“道”就是规则、自然法则。中华民族历来重道崇德,这是优良传统,追求“道”与“德”,反映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常见内涵形式如下:
1.甲 道
道是什么根本说不清的,但我们可以尝试用我们浅薄的见识去阐述什么是道,以微短的寿命去理解大道。
此处也不尝试去阐述什么是道,但以古人的见解,道是最基本的规则,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道的衍化,故顺道者昌,逆道者亡!这不是说道有人格需要人们崇拜他,反而正是因为大道无情,没有人格才有这么大的威力。
2.易经——天地之道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所谓天地之道,也不过是自然法则。妳若遵从了——便能遗世 *** ,飘飘欲仙:返之则——万劫不复,永世不得超生。想那轮回之苦,却非人力所为也!故而道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天意实属难违。仔细想想,可也不就是这样的么?故,天地之道在于人心。
3.老子——处事之道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 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对待天下,都是持“无为”的态度,也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去“为”,所以叫“为无为”。把这个启发推及到人类社会的通常事务,就是要以“无事”的态度去办事。因此,所谓“无事”,就是希望人们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一旦条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这里,老子不主张统治者任凭主观意志发号施令,强制推行什么事。“味无味”是以生活中的常情去比喻,这个比喻是极其形象的,人要知味,必须首先从尝无味开始,把无味当作味,这就是“味无味”。选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接下来,老子又说,“图难于其易”。这是提醒人们处理艰难的事情,须先从细易处着手。面临着细易的事情,却不可轻心。“难之”,这是一种慎重的态度,缜密的思考、细心而为之。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道者,万物之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4.庄子——养性之道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义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人生要学会平和心,喜乐心,慈悲心。
5.儒家之道
在孔子看来,“道”指人的理想和高尚道德情 *** ,是人成为“君子”的必备条件。孔子还说,当“道”与个人的生命冲突时,志士仁人应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生命,以维护“道”的尊严。这是可以做到的,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思是:人有认识能力,有道德自觉,有使命感,能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儒家礼治,就是依据天下人心的状态,先建立等级秩序,然后根据这个秩序去引导,使天下百姓能先达小康,而后达大同。并非礼有意将天下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而是在天下为私的社会,无法施行天下为公时的标准,必须先建立秩序,然后逐步引导、提升,使终能回归于道中,达天下为公。
传统文化中的术数,道教术数:风水、八字、紫微斗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中国术数,简称术数,泛指在中华文化中用以推算未来、趋吉避凶的各种方术 *** 。如果我们把打牌、下棋的总体 *** 称之为 *** ,那么针对性的 *** 便是术!如同法术法在前术在后,具体事情的姐姐 *** 便是术,在中国古代不懂大道,但是掌握具体问题解决 *** 的人称之为术士。
关于紫微斗数
紫微斗数之名首见于明神宗万历35年(1607年)由第五十代正一道天师张国祥辑成的《续道藏》,其中收有《紫微斗数》三卷,作者佚其名,根据其内容来看这三卷紫微斗数其实是“十八飞星”之术;清初编《四库全书》累计收有术数五十余种,不论是“十八飞星”或“紫微斗数”均在其内。也因此紫微斗数被认为来自《续道藏》里收录的“十八飞星”所改良。
《紫微斗数全书》一书托名称紫微斗数为五代末的陈抟( *** 夷)所创, *** 夷再将紫微斗数传给其子与徒,而之后数百年间,此术一直以孤本形式在其弟子和后代中秘传,此为其相关文献稀少原因之一。以前讲的最多的是道教的道,道是道教的基础,今天我们来讲讲道教的法术,道教的法术统称为阴阳术数。
阴阳术数
包罗万象,是中国上千年的民间精粹的综合,其中有一些术数也是大家所熟知的。
阴阳术数分为灵签、奇门遁甲、风水、解梦、梅花、紫微斗数、八字、面相、六壬等等,因为其 *** 太过于庞杂难以概尽。我们简略谈谈风水、紫微斗数、八字这些大家比较熟悉的阴阳术数。
风水
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藏风得水,风水中讲气,气遇到风就会被吹散,所以要藏风,气遇到水就会停下来,所以藏风的水就会留住气,气对主体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八字
八字是以人的生辰为基础排列出来的,综合五行旺衰、出生月份、出生地点,从时间、空间和宇宙空间三个方面,窥见人一生的走势和大运起伏,对个人起指导和趋吉避祸的作用。
紫微斗数,用生辰八字结合星象,从宇宙观的大角度看对人本体的影响,紫微斗数分为十二宫,命宫看先天运势,身宫看后天运势,三方四正看整体运势,结合流年、飞星四化,从细微处看每个人的具体境况。和八字同属命理的不同体系。
阴阳术数
在中国流传数千年之久,很多人把它视为封建糟粕,相信只要研究过命理的人,都会折服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不能让这种国粹丧失在我们的手里,普及术数,让每一个中国人重新认识玄学。
五术文化
五术文化一直都是大家视为极其神秘的方术!五术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庞大复杂的道家道术 *** 的最主要的分类,一般认为包括山(仙)、医、命、卜、相五类。
五术的来源和应用是怎样?山、医、命、相、卜的基本理论内容又有哪些呢?人们为何对其感觉到神秘呢?五术文化的基本理论依据,都是源自《周易》。
《周易》是涵盖时空,宇宙运行的原动力,宇宙的万事万物,都阴阳相互对立又能相互转化,如冬去春来,夏去秋来,月升日落,老死少生等等。
“山”,就是利用禅、静座、武学、食疗,等各种 *** 以培养完满人生的一种学问。通过食养、筑基(修持心身)、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术来修练 *** 与精神,以达成完满身心。
“医”,就是透过方剂、经络针炙、按护、灵治等方式,以 *** 人的疾病。利用方剂、缄炙、灵冶等几种 *** ,以达保持健康、 *** 疾病。“医”是五术中最为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认识的其中一术。
“命”,是以推定人的命运,进而达到趋吉避凶的一种学问。通过紫微斗数、子平八字推命术、星平会海等方式来了解人生,以穷达自然法则,进而改善人命运。
“卜”,是以一种藉“事情发生的时间”、“占卜的时间”以及事情发生地点的“方位”,来推算事物的演变及判断处置方式的一种学问。包括占卜、选吉、测局三种,其目的在于预测及处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种类又可分为“六爻”及“奇门,六壬,太乙”三式等等。
“相”,是对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作观察其生灭凶吉的一种学问。所谓'相’一般言包括:面相、手相、人(体)相、骨相。宅相、墓相﹝风水术﹞等,是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象的一种技术。
五术文化都是以“人”为中心点,都是为了更精进人类生活所创造的。五术文化的根源是与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一脉相承的!学习五术文化,显然可以完善进化人类自身!
由此可见,五术文化并非传说中那般神秘,也并非大家所一直认识的那般封建迷信。五术文化都是古前人对于自然认识的结晶。笔者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们喜爱《易经》研读“五术”,让我国的灿烂瑰宝能够“国学文化扬天下,五术精髓入万家”。
传统文化中的数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中,“数”不仅具有表值作用,即计量数值多寡,在算学中用于计算,而且还具有多种不同的表意作用,用于代表不同的事物。
例如《汉书.律历志》云: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算数事物”就是计算功能,而“顺性使之理”,则只可理解为表意功能,即数也能了解人生的命理,在传统文化观中,数的表意作用更受到重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在丰富其含义,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哲学到宗教,可谓无所不包,无处不在。
俗话常说“在数难逃”,足见其对社会的深刻影响。
我国最早的字书,汉代的《说文解字》中对一至十个数的解释非常有趣:
一、 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二、 地之数也。
三、 天地人之道也。
四、 阴数也,象四分之形。
五、 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舞也。
六、 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
七、 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裹出也。
八、 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九、 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
十、 数之具也。一为东西,1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显然,这是从数的表意作用上来进行解释的。
例如一,在此解释为天地形成之前的一种状态,名为太始,或是代表宇宙间的规律——道。
数的表值作用在此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及其抽象的哲学内涵了。
基于这种观念,在观察不同的方面时,各种数所代表的意义则大相径庭,不可用确定的意义使之固化。
下举几个例子,例如:在天文律历中,3代表日月星,4代表四季,四象;5代表五星,五音,五方;7代表北斗七星,七宿;8代表八节,八风,八方;10代表天干,岁阳;12代表十二月,十二辰,十二次,地支,月建,十二律,十二方位;24代表二十四节气,二十四方位;28代表二十八宿;30代表周月日数;72代表七十二候;360或366代表周年日数……等等。
又如在中医中,2代表阴阳,两性;3代表精气神,三焦;4代表四肢;5代表五运,五味,五脏,五行;6代表六气,六腑;8代表八法,八穴;12代表十二经脉,十二大节,十二穴;16代表十六络……等等。
至于在易卦预测中,数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例始天地数,五行生成数,先天八卦数,后天八卦数,六爻数,河洛数……
更是随时要运用的有力工具,它们包括着更深刻的意义和变化多姿的时空信息。
由此可知,在中国传统文化观中,数占有特殊的地位。
这在西方文化中几乎是一片空白。
因此,关于数的概念和利用数来探讨事物演化规律的学问,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点。
正是由于这点,在整理研究祖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挖掘数的表意功能,揭示数的“乘除推阐”之理,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宋代学者蔡沈说过:“顺数则知物之始,逆数则知物之终。数与物非二体也,始与终非二致也。大而天地,小而毫米,明而礼乐,幽而鬼神,知数即知物也,知始即知终也。”我想,这些话对于今日之探索者,仍然是有启迪作用的。
张兴全先生在总结古代数术经典《梅花易数》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快速便捷的新易占,把传统文化中的数术学研究推向新的高度,无论从学术上或实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他在报告和论著中,对数的表意功能,运用自如,出神入化,颇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研究。
传统文化中的道、术、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惠互利、共生共荣、和谐交融,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相互转换、相互变化、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彼此共赢、相互互补,三者不可缺一的关联和关系。
道、法、术、器的思维模式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道、法、术、器”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中国人影响极其深厚,几乎每一个成年人都知道,但却不一定都理解,而理解的好的运用的好的大多是一些社会阅历丰富,或者位高权重之人。
而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思想理解为是一种思维模式,而且是一种万能的思维模式,所以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剖析一下:
“道”是真理,实相,本源,规律,方向。
“法”是规则,标准,途径, *** 。(人制定的,法必须符合“道”)
“术”是技术,技巧,主要是指对“器”层面的掌握。常言:以道御术,以术入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器”是指有形的物质或有形的工具,(有句话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还有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意思。)常言:道以成器,器以载道。
“道、法、术、器”暗指任何领域都有四个层次,也就是完成一件事需要从四个层面着手,那么结果和效果就是 *** 的,同时这四个层次还有高低之分,其中道高于法,法高于术,术高于器,可能有些人觉得这套很“玄”,其实道理很简单,所以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关于道、法、术、器这套思维模式,我们结合一个例子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术比器更重要
有两个人开车去广州,一个开奥迪,一个开奥拓,请问谁先到广州 ?答案是不一定的,就像红军当年跟 *** 跟 *** 打仗一样,人家全副美装武器,而我们是小米加 *** ,可最后谁赢呢?假如开奥迪的是个新手,驾驶技术刚好及格,另外一个虽然开的是奥拓,但人家是老司机,驾驶技术好,不会往沟里开,所以奥拓可能就先到了。(奥拓和奥迪在这里就是指“器”,“术”在这里就是指驾驶技术)
法比术更重要
我们继续上面的例子,如果开奥迪的驾驶技术很好,而开奥拓的驾驶技术很差,那么请问谁先到呢?答案还是不一定,为什么呢?因为取法不同,你开奥迪的,技术很好,但你却走国道,而我开奥拓的,我技术不怎么样,但我走的是高速公路,所以谁先到那就不一定了。(这个法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规则和标准,高速公路和国道是完全不同的建设标准,两个开车的取法不同)
道比法更重要
如果开奥迪的驾驶技术也很好,又选择了走高速公路,那么他就一定会先到达吗?答案依然还不一定,因为这是就要谈到最重要的问题,也就是“道”的问题,有个成语叫南辕北辙,如果开奥迪的驾驶技术也很好,又选择了走高速公路,但他偏偏往莫斯科方向开了,那最终谁会先到广州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道在这里就是指方向,一件事如果方向不对,那就会差的很离谱)
由此可见道、法、术、器是个整体,而且层次是不一样的,它们的重要性依次而下。
道是根本,只要你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做事,方向正确,哪怕你没有很好的 *** 、技术、工具,你就用双腿走照样可以达到目的,也比走错了方向的好,只是进度会慢一点而已,这正是有的人说的慢就是快的道理。
法是保证在符合规律的前提下,制定一些规则,标准以此为指导,避免走弯路,这样就能更快的到达目的地;术是加速器,在合道合法的基础上,如果能够熟练的运用一些技术,将使速度倍增;器是锦上添花,道、法、术都没问题了,再用上好的工具,那就能达到极致的速度,从而快速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所以当我们理解了“道、法、术、器”,我们就可以尝试把“道、法、术、器”的思维模式应用在我们生活或工作的方方面面了,而且有了这套大的思维框架做为底层思维逻辑,那么不管以后我们遇到什么事情和问题都不会有大的偏差和错误。
结语
当人类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各种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健康、发展及至生存挑战?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公开而大胆地预言: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创新文明的是中国,中国文明将一统世界。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人类的出路在于中国文明。无独有偶,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 *** 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诺贝尔奖得主围绕着“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议题展开讨论,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汲取25个世纪之前的儒家先贤之智慧。
参考文献:1.梁兴扬,传统文化中的道、法、术、势是在说什么?
2.张兴全,略论传统文化观中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