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2019视频-命重要还是运重要

admin2022-12-20 01:45:5518

紫薇斗数2019视频,命重要还是运重要?

生活中,常见有人在叹息,说自己的命运不好。命运,命运,是包括命和运两个方面。人的命运,到底是命重要还是运重要呢?首先我们弄清楚命运的基本常识,再来探讨。

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古人普遍信命,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命是你出生时四柱八字组成的命局,一出生就无法改变了;运是人的后天大运,大运是命局月令的延伸,以方位而论,东方运木盛,西方运金盛,南方运火盛,北方运水盛。

每一个命造都会走大运,起运后每一步大运主十年吉凶。十年之后又进入下一步大运。人的一生就是由若干不同的运程组成的。那么命重要还是运重要呢?我们还是先用八字来证明吧。

*** 组: 出生于1979年正月初七卯时的男女两造。

紫薇斗数2019视频-命重要还是运重要

1、坤造:戊午乙丑辛丑辛卯

大运: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 戊午 丁巳

2、乾造:戊午乙丑辛丑辛卯

大运: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命局印多印重,喜行木火大运,女命大运逆行,先行一路水金,财运很差,婚姻离异,而且在壬戌运还患上了严重精神病,常有 *** 行为。

男命大运顺行,先走一路木火用神大运,事业顺利,已有很大成就,婚姻也很幸福。

第二组:

1、乾造:庚午 己卯 壬申 己酉

大运: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2、坤造:庚午 己卯 壬申 己酉

大运:戊寅 丁丑 丙子 乙亥 甲戌 癸酉 壬申

壬水日主卯月,水木伤官,喜其官印通根,年支逢财,伤官有制有化,官伤矛盾得到了解决。日元生旺,用官成格。男命1930年人,从第二步运起,行三步火土官旺运。命主退休前,官居厅级富贵。

女命1990年生人,目前29岁,仅是社区医院一普通大夫,今后无多大富贵的可能。

以上两组男女命局一样,只是行运不同,这仿佛是命好不如运好,运比命重要的例证。

但是我们不要急于下结论,再看下面两组八字:

第三组:

1、乾造:壬戌戊申戊子戊午

大运: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2、乾造:壬戌戊申戊子丙辰

大运: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这是馆主预测过的比较典型的1982年七月十五日出生的两个男造。午时出生的爱折腾,口才好,头脑灵活,会来事,女人缘好,壬子运,搞房地产,遇上了中国房地产的暴利时期,迅速积累千万财富,现在已是亿万富翁。早早结婚生娃。

辰时出生的父亲早丧,一直在一国企稳定单位上班,但一心想赚钱,并不安于现状,在外面 *** 倒腾生意。财运起伏很大,未赚过大钱,还经常破财。2016年7月母亲查出来肺癌晚期,半年后去世。异性缘也不错,不缺女人,然而感情却不稳定,至今未婚。

第四组:

1、 乾造:癸卯乙丑庚申己卯

2、 乾造:癸卯乙丑庚申丙戌

己卯时八字,自己创业经营生意,千万富翁,三十多岁娶妻生子。丙戌时八字,只有一份稳定工作,无半点富贵。四十多岁时还尚无婚姻。值得一提的是,世界首富贝佐斯也是这一天出生的。

不是说“命好不如运好”吗?照理说这两组八字是同一天出生,性别也相同,所行一样的大运,为什么人生差距那么大呢?追寻原因,第三组无非就是午时出生的成格,命好,而辰时出生的年时一冲,坏了格局,不成格,命差。第四组八字,己卯时成立化金格,后天大运有助于格局,丙戌时只是普通印格,印多喜行财运 ,后天行运是财之绝地,这就是先天之命的差异啊。

以上这两组八字充分地说明了命的重要性。命不好的人,和命好的人走一样的大运,也好不起来。命里有富贵信息的,大运才有富贵的应期。命里无时莫强求,命里没有富贵信息的,走什么大运都无济于事。所以说“命好不如运好”,此话只对一半。

其实我们在生活当中也有这样的体会,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大部分人,还有很多先天残疾、脑瘫、痴呆的人就没有走过好运吗?为何他们一辈子都贫穷,一生到老都没有多大程度改变呢?那些命格高的大多数富贵之人,像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人,即使他们走坏的大运,只是获取财富的速度慢一些,但也要好过底层人走好运很多倍,一旦他们行好运,如日 *** ,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说命为先天,运为后天;命为根,运为苗。先天不足,后天难补,大运只是帮扶,运好首先要命好。命格高,命好根壮的情况下,再去看大运的好坏吉凶,看苗生长遇到的后天气候的变化才更有意义。命是小草,再好的大运也成为不了参天大树;命是金镶玉,纵使玉碎也变不成石头。命书云“枯槁之木,纵逢春地不荣;茂盛之标,虽凌霜而不败”,说的就是命的重要性。

命书《子平粹言》里也曾指出:“格局有高低,地位有上下,微小之功名富贵,在上等格局命之人,不必于顺运中亦能得之;而在下等格局命之人,却视为平生莫大之幸运。”那些命好富贵大福气多的人,行三四分恶运都不觉凶,行七八分恶运,方有重灾。命不好福气薄的人,行三四分恶运为甚凶,若四五分恶运则命绝,福报大小不同之故也。

当然无论命之好坏,大运的重要性也是不能忽视的,因为人的寿命毕竟有限,再加上当今时代受退休年龄的限制,大多数人职场仕途到六十岁也就结束了,提前算命预测都是具有很强人生指导意义的。命格高命好行大好运的人,高处不胜寒,看今后大运是否是甚恶之运,有无大灾,未雨绸缪,趋吉避凶;命格高命好行恶运背运的人,看后面人生何时时来运转;命格低,命不好,艰难前行的人,至少今后走好运的时候,也能如小草遇春风,亦可温饱不愁,片时得志。

欢迎评论、点赞!更多精彩国学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股与道十三篇”。

周易与易经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呀:《易经》和《周易》的区别,就像「水果」和「苹果」,「人」和「女人」、「酒」和「茅台」的区别。想要透彻的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了解中国经学史。下面我就对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做一个 *** 性的浅说,这个答案就不言自明。

如果嫌长,可以只看黑体字重点。

所谓的「经」,最开始就是指先秦诸子百家纲领性的学术文献。

如《道德经》、《皇帝内经》。

先秦孔子儒家学派,主要传授的【六艺】和相传是孔子整理集结的【六经】: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所以,《六经》是儒家的教科书,那么:

*** ,既然「六经」是「教科书」,就涉及到怎样正确理解 *** 的问题。

第二,因为六经都是比较古老的语言写成,比较晦涩难懂。如最晦涩难懂的《书经》,很多章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两朝。第三,我们知道孔子是有教无类,首次将贵族教育普及到平民阶层,但是,当时贵族和庶人讲的话不一样,而且当时「言文分离」,《六经》都是所谓的【雅言】记载的。

所以,从先秦到明清,就有不少学者为【六经】做阐发、注解、诠释。

在原始【经】的基础上,形成了庞大的「经、传、笺、注、疏、正义、章句」文献。

如《春秋经》除了《春秋》,还包括《春秋三传》:

《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指的就是注释《春秋》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夹二家已失传。

正是因为《春秋》 *** 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很难理解。

汉代汉武帝时候,独尊儒术,儒家大翻身,成为官学,儒生集结整理儒家文献,《乐经》经过秦代焚书和战乱已经散佚,一共也就是《五经》。

当时朝廷设立「五经博士」,比如我们所知的董仲舒是【春秋经博士】。

我懒得打字,引用复旦大学经学史专家朱维铮先生的论述:引自:朱维铮. (2002). 中国经学史十讲. 复旦大学出版社.页2

后来加上《孝敬》《尔雅》……等儒家著作,唐代形成了《九经》,宋代产生了《四书》的概念,到明代形成了所谓的《十三经》。

综上所述:

1、汉语中的【经】、【经典】,广义上指诸子百家的核心学术文献,狭义上就是专门指儒家的传授讲学的文献,古人读书的「教科书」。

后世【经典】的意义进一步的泛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经过时间的沉定的传世之作就是【经典】。

2、先秦的儒家文献【经】按照文献性质可以分为六类:《易》《书》、《诗》、《礼》、《乐》、《春秋》。

3、到汉代《乐经》失传,经过儒生整理儒家经典就只有五类,也即《五经》:《易》《书》、《诗》、《礼》、《春秋》。

也有说《乐经》被编入《礼经》中。

那么,《五经》或者《六经》这几类文献分别是怎样的性质呢?

古往今来,有很多人都做过定义,我引用以下几种:

先秦 《庄子》: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汉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汉 扬雄《法言》:说天者莫辩乎《易》;说事者莫辩乎《书》,说体者莫辩乎《礼》,说志者莫辩乎《诗》,说理者莫辩乎《春秋》。

最通俗易懂的解释、概括归纳,我还是引用顾颉刚先生的:

引自:顾颉刚. (2009). 中国史学入门(大家小书). 北京出版社.页28-37如果你还是一头雾水,我就用最简单易懂的话,归纳一下《五经》文献性质:

《易经》是占卜术数之书,相当于上古的「自然科学」一类的文献。

《书经》是记录上古君王言论的文献,相当于 *** 讲话,比如《 *** 文选》之类的文献。《尚书》的称谓是汉代才有的。

《诗经》是上古各个诸侯国中广为传唱的诗歌,相当于今天流行歌曲的歌词。

《礼经》是记载上古国家制度、礼仪规范的文献,相当于今天的宪法之类的文献。

《春秋经》就是记载历史的编年体史书。

知道了经学基础知识以后,我们再来谈周易和易经的区别。

【易】之思想的核心就是八卦,八卦的创始人,传世文献记载不一,多认为伏羲所创。

当然伏羲是传说人物,肯定不足信,不在讨论范围之类。

《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我们常说【三易】,也即夏、商、周三个时代的:《连山》、《归藏》、《周易》。

【三易】之间的区别说简单一点,就是夏、商、周三个不同时代,不同占卜 *** 。一般人知道这一点就够了。

想知道更学术一点,我还是引用专家的论述:

引自:徐敬修. (1926). 经学常识. 大东书局.页12-14由于《连山》、《归藏》失传已久,所以,现在说【易经】就等于是说《周易》。《周易》相传是文王姬昌所做,《周易》又分为【经】和【传】两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前面说了,【传】是对【经】的注释和解读。

《汉书 艺文志》的对《六经》排序是:易、书、诗、礼、乐、春秋。所以《易经》是群经之首。

那《易经》为什么是「群经之首」呢?

因为《易经》是中国人最原创、最古老的哲学思想,贯穿中国思想史几千年,后世的儒家、中医、道家等各种思想体系,源头都可以追溯到《易经》。

所以,《易经》相当于西方人的古希腊哲学,犹太人的《摩西五经》,印度人的《吠陀》,是中国人的信仰之源和思想之源。是我们这个民族区别其他民族最根本的地方。

----------------------------

综上所述:【易经】是一个抽象的 *** 概念,指八卦卜筮之类的所有著述,包括【经】和为【经】作的传、注。《易经》包括【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由于《连山易》《归藏易》散佚丢失,只剩下《周易》,那么《周易》就和《易经》等价了。《周易》是周文王姬昌的占卜著述,后世为详尽的阐发其思想,为之做的「传、注」就叫做《易传》。

这就好比:

一个家庭(易经)中有弟兄三个(三易)。老大(连山)、老二(归藏)都丢失,只剩下老三(周易)。那么,老三和老三的生的儿子(易传)无疑就能代表这个家庭。

对于当代易学界大师的实际评价是什么?

易学只是我们祖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极其简单朴素的哲学思想。今非昔比,当今社会文学科学的发展与古代已不可同日而语,今人对世界的认知与古人更是有了天壤之别。作为现代人的所谓“易学大师”,把易学研究作为对历史的研究未尝不可,但是如果把它当成对现实的认知与改造,那真是令人大跌眼镜了。

会有什么寓意吗?

最近位于美国海外属地波多黎各的一座名为阿雷西博天文台里面的一台射电望远镜塌了,这个地方正式的名字是美国国家天文学和电离层中心。该射电望远镜建于1960年到1963年间,高度达到了498米。

这台望远镜由史丹佛国际研究中心、康奈尔大学,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共同管理,是世界上第二大单面口径射电望远镜。经过多次改造之后,1974年其直径达到了350米。不过这台望远镜是固定的,不能转动,所以现在相对落后了。

紫薇斗数2019视频-命重要还是运重要

美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已经多次发生故障,没有维修的必要了

最近以来美国一直想拆掉这台望远镜,最主要的原因是在2020年12月1号发生了两次电缆事故。当时阿雷西博望远镜悬挂的接收设备平台坠落并砸向了望远镜反射盘表面,最终砸出了一个直径30米的大洞。

由于维修费用太高,所以准备拆掉。这台望远镜已连续运作了57年,可以说为美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的射电望远镜建成之前,这台望远镜一直都是地球上更大的射电望远镜。

可以说这台望远镜已经非常老了,2017年曾受到飓风的损害,今年8月一条辅助钢缆发生故障,11月主钢缆又出现断裂,可见这台望远镜已经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

现在计划拆除掉,但是网上居然有3.5万人希望美国能够拯救天文台。不过每年高达1,200万美元的维护费让美国有关部门认为已经没有必要维护了。

美国准备启用新的空间望远镜,在今年会发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

我们都知道现在 *** 先进的望远镜是哈勃望远镜,但是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主镜已完全展开,经历了多次发射推迟,成了史上最贵望远镜。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在最近的一次测试中迎来了新进展,这款望远镜比哈勃望远镜还要先进。

韦伯望远镜已完成了主镜的部署测试。这台望远镜原计划在2021年3月发射,但是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一直在测试;一旦全部测试完成之后,将会交给法国方面进行发射。现在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被放到了加利福尼亚州雷东多海滩、诺斯罗普·格鲁曼航天 *** 的洁净室中。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将会在2021年发射,到时候将会成为 *** 重要的空间科学天文台,解决更多的太阳系奥秘。这台望远镜比哈勃望远镜观测距离更远,能够把宇宙看得更加清楚。

研发更大的望远镜并不代表能观测到更远的宇宙,只能把宇宙看得更清晰

当然我国也有一台名叫“天眼”的射电望远镜,但是和美国的空间望远镜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人类在观测宇宙方面已经做得够完善了,不过只能观测到一部分的宇宙,这是固定不变的,主要是因为宇宙在不断的膨胀,而这种望远镜只能看到一定时间内发出的光芒。

也就是说被望远镜看到的行星和恒星的光芒其实是几万年之前或者是几千年之前的,甚至有的是几百万年之前的,真实宇宙的样子人类是永远看不到的。而且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之中,其膨胀速度超过了光速。所以实际上人类在观测宇宙的时候,看到的空间是越来越少,而不是看到的越来越广阔。

鉴于此,建造巨大的望远镜并不代表能看到更远的距离,但是可以看到更多更清晰的宇宙环境,发现一些特殊的行星,找到隐藏在星云里的一些东西,只要人类能够发现可观测宇宙范围内的事物就可以了。现在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是类地行星的研究。

制造超大的望远镜,有被地外文明发现的风险

当然之前科学家霍金曾警告过,不要去制造超大规模的望远镜,因为这些望远镜发出的信号,有可能会被外星文明所探测,这是非常危险的。究其缘由,在于如果高等外星文明探测到信号的话,地球有可能会遭到打击。但是人类还是非常勇敢的继续探测遥远的宇宙。

最近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接受采访时被问到有没有外星人,他当时点了点头,明确表示这个事情不能说。这被大多数人解读为确实是有外星人存在。当然究竟有没有外星人无人能证明,也许奥巴马是故弄玄虚。

阴历和阳历为什么不重合?

世界上历法的总类就三个,太阳历、太阴历和阴阳合历。

太阳历也叫日历(日即是太阳,月是太阴),太阴历称呼为阴历、月历。

在全世界统一历法之前,太阳历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因为农业极大程度上需要太阳的变化来支撑。

阴历是以月亮的阴晴圆缺来计算日期。常说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中的两个数字便是阴历的计算方式。

由于阴历对农业指导的意义不大,并且不能够保障每一年的日期数相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了置闰,闰月的出现)。所以现在很少有国家单纯使用太阴历了。

但太阴历的优点是方便计数,出门打招呼别人问今天什么日子总不能说今天是立春过后的第五天吧。

在不同的国家,人们对太阳历有着不同的规范和称呼。

以中国为例,最常见的太阳历即是二十四节气主导的气候变化。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所说的阴历二月、三月,初五初八这样带上数字的都不属于太阳历的范畴而隶属于太阴历(即阴历)。

我国使用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是的没有错,农历可不是我们说的阴历哦。

农历中太阳历的部分按照二十四节气来区分时间范围。立春便是一年初始,也是太阳历中十二个月的 *** 个月的标志。

我们的太阳历的计算月份日子的方式是按照天干地支来命名,如同天干地支称呼年份一般。

例如,甲寅月、乙卯月、丙申日、丁酉日等等。

凡是看见二月初三、五月初十等带数字的日期则是按照太阴历来计算的。

按照太阳历的理论,立春才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而不是正月初一。

立春,当天包括立春之后出生的人全部按照下一年来计算出生时间。

举例去年戊戌年,立春是公历的2018年2月4号,而大家过的“农历”新年是阴历(太阴历)的正月初一即公历的2月16号。

两个新年并不是同一天,也恰好体现了我们现在用的农历是阴阳合历的一种:既根据太阳历来安排节气,也根据太阴历来计算的具体日期。

八字用太阳历,紫微斗数用太阴历。

在现代公用的历法(公元2018年7月1日)是属于太阳历的一种——格里历。(世界范围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太阳历和太阴历)

每年的立春、立夏、芒种都是在公历差不多的日子的原因就是因为格里历和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同样使用太阳回归年来计算时间的。

但是每年的立春和阴历日期是对不上的——月亮回归年和太阳回归年有时间差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