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全书陆-喜欢周易的都是些什么人

admin2022-12-17 10:30:3319

紫薇斗数全书陆,喜欢周易的都是些什么人?

每一个中国人都喜欢周易,只不过大家日用而不知,我举一个例子: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来自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来自坤卦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相信这8个字也经常被人挂在嘴边,有些干脆挂在墙上或者当作座右铭。

乾卦刚健,坤卦厚德,一刚一柔,阴阳和合,这才是绝佳之校训。

所以周易就在我们生活中,只是我们不清楚。

我再举一个例子:

蒙卦

家长最苦恼的就是怎么教育孩子,买了很多书,学了很多招,结果发现对自己的娃不起作用。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惑,那就应该好好研究蒙卦。

▅▅▅▅▅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 ▅▅ 六五:童蒙,吉。

▅▅ ▅▅ *** :困蒙,吝。

▅▅ ▅▅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 ▅▅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这一卦开宗明义地说要做好教育的前提: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实行有效的教育的前提不是我要求孩子读什么,学什么,而是孩子求我帮他学什么。

这么简单的前提,有多少家长违反了呢?这个前提弄反了,反向 *** 作,孩子不想学,你的教育没效果自然正常了。

家长在让孩子学什么东西时,必须要将前戏做足,也就是怎么想方设法激起孩子对这项东西的兴趣,孩子有兴趣了,他就有内驱力了,如果没有兴趣,孩子自然就有很多招对付你。

这么重要的事情,家长您做了吗?做足了?您的孩子在学习时他是兴趣十足吗?

这个前提满足了,等于你找到孩子教育的起点,按照初六到上九的步骤一步一步推进,对孩子展开培养,详细分析内容就不展开了。

周易是什么?

周易是什么,每家的理解都不一样。

知常容觉得周易的周与天圆的圆的意思一样,天圆就是指天道无缺,也就是没有任何缺陷,是完美的,所以我们以天为参照标准。

易是变化。

周易可以将其理解为描述天道变化,或者理解成讲述万物始终的学说,也可以理解成规则运行。

因为天象是周而复始地运转,这个道理我们不难理解。但是天的寿命远远大于人的寿命。

如果人与天一样长的寿命,寿与天齐,那周易也没什么用,因为你知道你的起点与天的起点是一样的,那顺之就可以了。

我们人的寿命很短,来到这个世界再到离开这个世界只是周而复始的一小部分。

或许正好处在上升期,或许处在转折期,或处在下降期等等。那怎么办?

所以才有先人将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起点用卦象去描述,这样方便我们找到起点,发现规律。经过几千或更久远的经验总结形成了周易。因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起点,这个起点就是你在这个大千世界的定位,孔子到五十才知天命,找到起点,那我们普通人呢?

如果起点没有找到,你就去运行,是不是如同南辕北辙一般呢?你看周易是不是与你的人生挂上钩了?

算命和起卦就是省略靠人去实践方式找到起点,然后得出卦相或者运势,再接下去你就这样做可以了。

原理上是一样的,但在知常容看来这是偷心,取巧了,不是脚踏实地。所以孔子留下一句话: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善易者不占。子曰:“不占而已矣。”

因为路是靠自己走的,哪有取巧之路可以走,否则孔子也不需要到五十才知天命,二十多起一卦不是知道自己的命了?

周易应该是先人无数年,无数人的总结整理而形成的,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虽然这里说文王困演周易。

结语:

知常容这样说,相信朋友们应该明白周易并非只是街头算命,看相,以及所谓的大师拿来说的玄学。先秦的诸子百家,绝大多数家就是周易的具体化,当然《道德经》并不完全是,有可能比周易形成稍早或同时期,(这是我通过这两家的立足点去推导的结论,仅是个人观点)不过总体逻辑是同源的,都源于阴阳思想。

周易演化成我们现在所说的华夏文化,认同华夏文化之人有哪个不喜欢呢?所以我觉得凡认可华夏文化的都喜欢周易。

只不过周易太过于抽象,本质化,导致很多人阅读上产生困难,读不懂才会产生神秘感,玄学感。

那完全可以不用先去读周易,先读诸子百家,当你读诸子百家读到瓶颈之时,你自然就会去找周易解惑,这里是有一个顺序在的。

如果你连诸子百家的观点都不读,去读周易,阅读障碍自然不是一般的强。

当然文化真正的源头在于阴阳。这个就不展开了,太复杂了,我记得写过好几篇文章解释。

大家能否谈一谈五行的由来?

五行理论直接来自中国古太极文明的河图:

孔子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十天干对阴五行和阳五行:

3 8→东方甲乙木

2 7→南方丙丁火

5 10→中央戊己土

4 9→西方庚辛金

紫薇斗数全书陆-喜欢周易的都是些什么人

1 6→北方壬癸水

甲丙戊庚壬→阳

乙丁己辛癸→阴

东方甲乙青色对应肝→阴木,胆→阳木,肝和胆互为表里。

西方庚辛白色对应肺→阴金,大肠→阳金,肺和大肠互为表里。

中央戊己黄色对应脾→阴土,胃→阳土,脾和胃互为表里。

南方丙丁红色对应心→阴火,小肠→阳火,心和小肠互为表里。

北方壬癸黑色对应肾→ *** ,膀胱→阳水,肾和膀胱互为表里。

五行还有生和克等动态平衡的内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紫薇斗数全书陆-喜欢周易的都是些什么人

五行理论的数学基础就是宇宙中最神奇的黄金正五边形,任意相临短边比长边就是黄金比例(φ=0.618…)。

五行理论是复杂 *** 维持动态平衡基本框架,在太极、阴阳……序列中关系如下:

这是广域费波纳契数列的通项公式,当n=0时,数列为0,展开如下:

…-1 1 0 1 1 2 3 5 8 13…

0→无极

1→阴太极

1→阳太极

2→阴和阳

3→三生万物

5→五行

8→八卦

以上中国象学体系 *** 。

13→龟背(地球)

这是玛雅文明13地球龟。

玛雅文明专注研究13这个数:

1+2+3…13=7×13=91(季)

一年四季364+☯=365天。

玛雅数:7.13.0.0.0(玛雅20进制数,十位为18)转换为十进制数为:7×20×20×18×20+13×20×18×20=1101600。在这么多天中把所有一年的零头约四分之一加起来正好等于两个整年,结果计算得到地球回归年是:365.2421946(1900年1月1日),或为365日5小时48分46秒。计算数据和实际值分毫不差。

这里φ=1.618…(大黄金比例)

地球的倾角与黄金比例以及5×72=360(五天一候,一年72候)正好吻合,说明地球的参数不大不小正好适宜生命的繁衍。

河图不是黄河之图,本质上是银河空间分布图,真实银河有4条旋臂,河图和银河都是顺时针转动,银河比河图多两条旋臂说明银河中央黑洞已经有过两次大的分娩了。银河4条旋臂两条是正物质旋臂,另两条是反物质旋臂。

河图还与太阳系一一对应:

5→太阳

10→小行星带

1-4→太阳系周边4个类地行星。

6-9→太阳系外周4个地外行星。

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是太阳系一次反物质入侵事件炸毁原先那个行星留下的残片。

土星冰晶光环是那个被炸毁行星上的水飞溅到土星形成的。天王星也有光环形成原因相同。

月球正面熔岩海。

月球背面坑坑洼洼陨石坑。

行星核轨道改变后恰好被地球捕获,让小小地球有幸捕获太阳系中更大的一颗卫星,月球正面熔岩海就是原行星地幔被反物质劈去后月核熔岩外泄形成,月亮原先的磁场从那时起消失,内部留下巨大空洞。

据研究,月球上的磁场应该出现于39亿年前至36亿年前,大约是月球形成后的5亿至10亿年间,而在其形成后约6亿到9亿年间,月球上也许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月球磁场消失。

月球背面的结构和正面差异较大,背面的月壳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而正面月壳厚度只有60公里左右。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以上十天干网上注解大多以许慎《说文解字》为依据,这个解释现在看问题多多。

其实十天干就是人类十月怀胎整个过程的描述都直接取象于人体:

甲→头

乙→脖子

丙→双肩

丁→心

戊→胁

己→肠

庚→ *** 器

辛→股

壬→妊娠

癸→分娩

古人对于十月怀胎十分重视,这十个月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先天孕育时期,丝毫马虎不得。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太极文明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全息在黄金比例(φ)和五行理论之中,银河系→太阳系→五行→人体似乎有一个内在必然联系。

空劫入命是指地空地劫?

《紫微斗数全书》只有天空星而无地空星,与地劫为对星,为六凶星之一。

但有的书为了将此天空区别于另一颗小星“天空”而改为地空,所以引起许多人的误解。

周易到底有没有预测能力?

这个问题有点玄乎了,一本书,怎么预测,在那里放着可以讲话告诉你明天要发生什么事情吗?预测,风水,看相,算命,等等都是玄门学问,玄学!…天下玄学皆不离《易》…是以《易》为基础的参考佐证的……可是玄就玄在这里了,《易经》又称作群经之首,儒家道家的经典都是从中而出的,只是更加易懂,其实都是易经的内容,包括道家的养生之道,炼丹、暝修都是易经的东西。道德经也是出自于《易经》…五行八卦、奇门遁甲、都是一样的是从《易经》里面分类出来的,又起了个各式各样的名称才有了这么多的别称,总得合到一块就是玄门…玄门里面总会有一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存在,预测就是里面的一种…可是更加玄乎的是预测和易经没有太大的关系和是和修习玄术的人有本质的关系…懂了吗?《易经》是玄门里面修习预测的人的工具书,自己不具备预测的能力就是把易经给你讲个遍也和学习ABCD没有什么区别的…

没事还是不要搞这这个玄乎的东西了…当做知识去学习,去读吧…南怀大师曾讲过:

易经这个学问也就是文化的根根,一般人不要去研究这个,世上两种人可以读,一个就是超一流智慧的人,一个就是没有读过书的人,这两个之间的读进去就出不来了,就被易经给易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