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紫薇斗数算命-紫微斗数易经奇门遁甲三书各自更擅长哪些方面
灵动紫薇斗数算命,紫微斗数易经奇门遁甲三书各自更擅长哪些方面?
谢邀,这三本玄学著作分别对应了中国术占法的三个大类方面。其中《紫微斗数》对应的是个人的命理占卜;《奇门遁甲》对应的是具体事件的方位占卜;《易经》是中国术数算学的源起,也是集大成者,对应的也是具体事件的吉凶结果占卜。
先来说说《易经》:目前我们常说的《易经》实际上指的是相传由周文王创制的《周易》,在《周易》之前,事实上夏周乃至上古时期,中国便已经出现成 *** 的术数占卜 *** 了,夏代的易号称“连山易”;商代的易号称“归藏易”。但因为缺乏成体系的记录手段,所以这两种易数算法已经散佚,且难以自证存在。不过在殷墟等地出土的甲骨文中,多次出现“元”、“贞”、“利”、“亨”及“筮”等有数占含义代表的字句,故而可以肯定,至少在商代,占卜术已经非常盛行了。
《周易》就是在夏商的占卜信仰基础上,归结出的一系列术数占卜和物象特征变动方式的算术法则。说《周易》体现的是算术法,是比较负责而务实的看法,因为《周易》中的物象二分法与后人创造的二进制、以及计算机学中的数据流运算方式非常相似。《周易》等于是把万物极简为代表元素构成的八个卦象之中,再通过八卦的不同组合变化,展现出物象变化间的常态和变量。
因为《周易》对事物变量的把握非常准确,故而与《周易》有关的占卜方式,多半都比较适用于具体事件的测算上。比如梅花易、六爻、六壬等,虽然取数 *** 和测算方式有所不同,但表达的都是事件在具体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和变量组合,这些都符合《周易》算法的体系特征。
再来说说《紫微斗数》:紫微术是中国唐代以后结合从西域流传过来的十二分宫星图法,再配以本土的四柱算命法,结合而生的命理算术,相传其创造者为五代末的道家名人陈抟老祖。相比《周易》衍生的术数算法,紫微术的特征是可以将一个人一生的运势具象化为十二分宫中的星象特征。星象好的分宫则该部分个人运势好,星象不好的分宫则该领域个人运势就差,非常直观。
接着来说下《奇门遁甲》,不同于紫微术与易数的直观表达问题而并不主动解决问题,奇门术本身就是带有“趋吉避害”作用在的。奇门术的精髓在于“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方位的应用,可以让人在“正确的时间内选择用正确的 *** 做正确的事”,这也是奇门术从古至今往往应用于兵法上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从大致的运用角度来说,《紫微斗数》更适用于看个人一生的命理格局和具体领域(如事业、婚姻、交际等)的吉凶福祸;《奇门遁甲》更适合看具体事件的处理时间和处理 *** ;而《易经》是所有术数 *** 的基础,也是集大成者,可以预测具体的事件,也可以结合别的 *** ,推算个人、集体、事件等等,不一而足,具体如何运用,就要看使用者的经验感悟了。
更多有关神话学、民俗学、先秦史的有趣内容,请关注本人头条号,谢谢通读。
奇门和遁甲的区别?
奇门遁甲是一个整体的预测术,不能分开去,如果非要分开,那就不是两个问题了,奇门遁甲分开就是奇 ,门,甲,里面还有六仪,八神,九星,等等,奇指的是三奇,分别是,乙丙丁,门是,休,生伤,杜,景,死 惊 开,八门,遁甲指的是甲藏在六仪之中,分别是甲子巡中甲在戊,甲寅循中,甲在癸,甲辰循中甲在壬,甲午循中甲在辛,甲申循中甲在庚,甲戌循中甲在己,而八神则是,执符,腾蛇,太阴,六号,玄武, *** ,九地,九天。
还有九神,分别是天蓬,天任,天冲,天傅,天英,天芮,天柱,天心。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回复了。
为何在二十三岁时就死于乱箭之下?
罗成本来能活七十三岁,只因做人太短,折寿五十年,二十三岁就乱箭穿身而死。
在隋唐演义之中,罗成是天下第七的好汉,人称冷面寒枪俏罗成。这一是因为罗成手中的五钩神飞枪快准狠,再者是因为他为人英俊又不苟言笑,出手又太过狠毒。
罗成的故事有很多,两破隋朝大阵、扬州夺魁、力擒五王等为人所知。在民间戏曲之中还有个故事叫《罗成算卦》,京东大鼓、 西河大鼓、 河南坠子、太平歌词、二人转等版本都有。
罗成是 *** 星临凡,少年已成名。据说罗成曾让瓦岗半仙式的军师徐茂公给他算过一卦,看他能活多少岁,徐茂公算他能活七十三。所谓人活七十古来稀,七十三岁也是大岁数了,罗成很是高兴。后来罗成锁五龙定唐朝江山,因功被封越国公,可谓功成名就。
在长安游玩时,罗成又遇到一个摆摊算卦的老道,自称未卜先知。罗成就又让这个老道给自己算了一卦,还是问能活多少岁。老道算出来一个二十三岁,比徐茂公算的少了五十年。罗成当场就翻了脸,徐茂公的阴阳八卦能定江山,他给我算的是七十三岁,我们无冤无仇,你为何损我阳寿五十年。
这一切都是有道理的。徐茂公是半仙,这个老道可是他的师父,他当场就揭了罗成的五个短处。
*** 短:传枪递锏私藏回马枪当初秦琼惹上官司,被发配到北平府。正巧北平王罗艺是秦琼的姑父,他不仅没受到责罚,还在罗艺帐下任职,经常和他的表弟罗成钻研武艺。
罗家枪是独门绝技,秦家锏也算天下无二。秦琼和罗成兄弟两人练习武艺之时,罗成突发奇想,想要兄弟两个互换武艺。秦琼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却不放心罗成,说互换武艺可以,但都不能藏私,需要先发个毒咒。罗成当即发誓,若隐瞒了一路枪法,就不逢好死,万箭攒身而亡。秦琼也发下毒咒,若是隐瞒了一路锏法,就让自己不得善终, *** 而亡。
等到传枪递锏之时,兄弟两人却是各有想法。秦琼传锏传到绝招杀手锏之时,突然想道,还是别传了,表弟勇猛,传了他杀手锏,天下只有他没有我了。想到这,秦琼就住手了,没有传杀手锏。罗成传到绝招回马枪时,也想道,表哥英雄,把回马枪传给他,只显他的英名不显自己手段了。就这样,罗成也收住了枪,没有继续传回马枪。
在戏曲版本都夸秦琼没有留手,实际《说唐》之中秦琼是先藏了私。当时兄弟两人都把誓言当儿戏,谁知后来全部应验了。这是罗成 *** 短,折寿十年。
第二短:逼死义父罗成有个义父叫定彦平,隋唐有名的双枪将,枪法是一绝。定彦平用的不仅是双枪,还是四个枪头的双枪,可以克制天下大多数使用单枪之人,罗家枪正好被他的双枪所克制。
*** 摆长蛇阵围攻瓦岗时,请来了定彦平。瓦岗寨没人能破长蛇阵,也请来了罗成来破阵。正巧的是,在路上定彦平和罗成碰见了,但定彦平不知道罗成是去破阵的,罗成却知道他是去守阵的。罗成也知道定彦平的双枪天下无双,罗家枪破不了他的双枪,那他守阵自己破阵还怎么破。于是,罗成花言巧语地骗取定彦平的双枪技巧,定彦平也相信自己的义子,把所有招数都传给了他。定彦平还对罗成说道,咱们要是仇敌,你会这套枪法可就要了我的命。
定彦平哪里知道罗成是个白眼狼,他就是去破阵的。罗成表面笑嘻嘻,心里想的却是咱们马上就是仇敌了,你的命就在我手里攒着呢。这还不算,罗成又是一番花言巧语,夸定彦平比罗艺摆阵厉害,要他跟自己讲长蛇阵的奥妙。定彦平也是毫不藏私,一一传授各种技巧。
等到瓦岗破阵之时,定彦平就自尝恶果了。罗成化妆假称自己是程咬银,直接对上了定彦平,狠心以单枪破双枪之术一枪扎伤定彦平。幸亏定彦平见机得快,虽重伤还是跑了。
再到铜旗阵之时,定彦平又倒霉的碰上了破阵的罗成。这次罗成也不隐瞒了,直接告诉了定彦平假扮程咬银的人就是自己。因为罗成就没打算让定彦平活着离去,定彦平自然已不是他的对手,被他逼得拔剑 *** 。这是罗成的第二短,狠心逼死义父,天理不容,折寿十年。
第三短:监斩单雄信罗成是 *** 星转世,单雄信是青龙星转世,两人天生的不合。
秦琼母亲过寿之时,罗成和单雄信初次相会。程咬金因为在半路劫道,先被罗成打又被单雄信打,就两边挑拨两人动手。单雄信又哪里是罗成的对手,被他如提小孩子一般放倒,狠打了一顿。从这开始两人就不合,虽然其后结拜成兄弟,但一直不对付。
瓦岗寨之时,罗成前去破阵,就曾为难单雄信。当时罗成为主将,他将所有人都安排了,只留下两支令箭,让单雄信选择一个。 *** 个是长蛇阵东西南北中加上四个犄角九路的总接应,第二个是打阵胆对付双枪将定彦平。凭单雄信的本事哪一个也担任不了,所有人都知道罗成这是为难单雄信的。这只因罗成这人心眼太小,一直看不上单雄信,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不过,秦琼可不容许罗成胡闹,看他耍笑单雄信,气得让他直接回北平府吧。罗成最是佩服表哥,看他着急了,才算作罢。
瓦岗散去后,单雄信去洛阳投靠了王世充。罗成、秦琼、程咬金也去找了单雄信,单雄信对三人可谓不薄。不过,徐茂公很快就来请三人了,秦琼和程咬金编了个理由跑到了唐营,只有罗成因病留在了洛阳。罗成知道单雄信和他不对付,就故意大骂秦琼,又设计要送母亲回老家打算借机投唐营。单雄信知道罗成诡计多端,怕他是金蝉脱壳之计,让他赌个誓。这套罗成最熟,当即就来了个。
罗成用的就是金蝉脱壳之计,直接跑去了唐营。其后,罗成锁五龙力擒五王,单雄信孤身踹唐营被擒。因为李渊曾射杀过单雄信的哥哥单雄忠,单雄信宁死不降,上了断头台,而监斩人正是罗成。这是罗成的第三个短处,背信弃义监斩兄长,坏了结义之情,再损寿十年。
第四短:醉卧龙床罗成是北平少保出身,又身负绝技,因此为人最狂傲。
在投降唐营之时,罗成给李世民出了个难题。这个难题就是让李世民趴在地上,马鞍配在身上,马嚼子勒在嘴里,再让罗成骑在身上,驮进唐营里。这就是让李世民当马,瓦岗众兄弟都责备罗成无礼,李世民却是求贤若渴,跳下马就趴在了地上。当然,罗成也并没骑在李世民身上,他感念李世民礼贤下士,就归顺了。也有版本说,罗成扶着李世民走了八步。
罗成归顺后,李世民大摆筵席庆贺。罗成醉酒之后,就睡在了李世民的龙床之上。李世民虽不在意,但他是紫薇星下凡,是皇帝之命,罗成只是虎将,怎能占据君主之位。这是罗成的第四短,臣子欺君,又折寿十年。
第五短:负心杀妻在隋唐之中,罗成的花枪和狠毒都是为人所知,他最狠的就是杀了两个妻子。
当初攻打孟州城时,屡屡攻打不下。无计可施之下,英俊的罗成化身为翩翩公子,勾引了两个守城将军的女儿胡金婵和王金娥,成功破了孟州。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之事,心高气傲的罗成觉得这件事不利于自己的英雄之名,不顾胡金婵和王金娥对自己情深意切,用毒酒毒死了她们。这是罗家人的一贯作风,罗成的父亲罗艺负心于姜桂芝,罗成的儿子又在新婚之夜逼死屡次救自己的屠炉公主。这也是罗成的第五短,负心杀妻,再折寿十年。
到了这里,罗成已折寿五十年,自然由七十三岁变成了二十三岁。其实,在不同版本中,罗成的五个短处也是不一样的。有的版本说罗成十一岁领兵扫北,杀戮无数;还有说贾柳楼结义滴血,罗成不咬中指不算还坐在上首等等。总之,都是罗成这人品德都是问题,最后合该折寿五十年,因此本该活七十三的他二十三岁就应誓乱箭穿身而死。
同罗成算卦一样的故事还有韩信算卦,也是做了人神共愤之事折寿。这些故事要说的是不要以为暗室亏心无人见,自有 *** 眼在上观。正所谓劝人莫作亏心事,祸福昭然人自迎。
白蛇传中白素贞的修炼背景什么?
白素贞因为吞了癞蛤蟆的内丹而化为女子,被蕊芝仙子收为徒弟带到了仙界,又因尘缘未了被王母贬下凡间报答恩人许仙,最终修成正果。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白蛇传》是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据说源自唐代洛阳巨蛇事件。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之中都有记载,天宝年间洛阳芒山之下出现了一条高丈余长百尺的巨蛇。胡僧善无畏说这条巨蛇要决水淹洛阳,就用天竺法咒对巨蛇进行攻击,几日后巨蛇就死了。
在唐宋话本中,也有一些相似的故事,算是《白蛇传》的雏形。到了明朝时期,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写了短篇故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故事已经初步定型,千年蛇妖白素贞迷惑于许宣结为夫妻,最终被法海永镇雷峰塔。再到后世,故事又更加丰富了,有了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等故事。
那么,白素贞修炼的背景是什么?为何白素贞可以化身为人,却没有神仙来管?在不同版本中也是略有不同的。
白蛇吞内丹化人形在峨眉山上,多有求仙问道之人,也不乏有一些动物借着灵气在此修炼。半山腰山洞中就有一个已经修炼出内丹,化成和尚的癞蛤蟆精。
在月明之夜,老和尚经常吞吐修成的舍利子内丹吸收月光精华。在山腰一旁的山洞中又有一条白蛇,修为不够,并不能化成人形。有一次老和尚吞吐内丹之时,白蛇十分羡慕,又正巧从它洞边经过,它起了贪念,一张口竟然将内丹吸入了腹中。这一下就增添了五百年功力,白蛇才得以化成人形,自名为素贞,经常在山中游走采摘奇花异草。
有一年,瑶池王母的门徒蕊芝仙子下凡。素贞知道这是位神仙,就请她收自己为徒弟。蕊芝仙子知道白素贞是异类,但念她没有伤害过生灵,又是一片至诚,就收下了她为徒,并把她带到了瑶池看管桃园。素贞平素只在桃园打扫落叶,然后就是跟随蕊芝仙子学习仙术。就这样,一直修炼了二百年,素贞修为已是越来越深。
这一天正逢蕊芝仙子去广寒宫,王母又和黎山 *** 一起来桃园。桃园众仙慌忙上前迎接,王母听闻蕊芝仙子不在,有些生气,责斥她擅离职守,回来一定严惩。黎山 *** 连忙劝说,王母才算转怒为喜,一同观看桃园风景。
素贞看到二位尊者后,连忙跪拜迎接。王母只是一看,就已看出素贞尘缘未了,直接命人将她贬下凡间。素贞苦苦哀求,王母却是丝毫不理。黎山 *** 看素贞可怜,动了恻隐之心,替她求情说她千年修为不易,又没有伤害过生灵,就让她了却尘缘再返回仙岛吧。王母还是说素贞是异类,难以位列仙班。黎山 *** 又说,南极仙翁座下的鹤鹿两位仙童也是异类,不是也成仙了。
王母看黎山 *** 求情,也不好不给面子,就询问素贞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吗。素贞听闻后,很是茫然。王母见状,告诉素贞,她原是东汉时期得东海龙王精气和日月精华、雨露滋养才化成了一条白蛇,她又修炼千年才又有了这番机缘,但依然不能褪去躯壳位列仙班。王母又告诉素贞她在尘世有恩怨未了,当年她还是蛇形之时被人捉去斩杀,幸得一位善人花钱买下她放生了,如今那位善人已轮回二十世,只有报恩功成圆满后才能褪去躯壳位列仙班。说完之后,王母又让素贞以白为姓,并赐给了她一盏琼浆,助她消除了体内千年的毒气。
在其后的故事,就是白素贞下凡前往杭州寻找许仙报恩的故事了。其间虽屡经波折,最终白素贞终究位列于仙班。
白素贞修炼五百年得仙丹再增五百年修为上面是一个关于白素贞修炼的故事,还有一个故事是白素贞因吞了吕洞宾的仙丹才增添了五百年修为。
三月三之时,杭州西湖之畔,柳枝抽芽,桃花争奇斗艳。一时间,游人如织,天上的吕洞宾也下到凡间,欣赏美景。
在西湖断桥之旁,吕洞宾化成一个卖汤圆的老头叫卖汤圆。不同于他人,吕洞宾叫喊的是大汤圆一个铜钱买三只,小汤圆三个铜钱买一只。这价钱一喊,周围的人纷纷上前买大汤圆。有个男人抱着个三岁的孩子也上前去买,好不容易挤进去,大汤圆却卖完了,只能掏出三个铜钱买了一只小汤圆给孩子吃。
小汤圆可不是凡物,小孩吃下后三天三夜不吃东西。男人可急坏了,带着孩子去找卖汤圆的吕洞宾,要问他看看是怎么回事。吕洞宾笑着抱过小孩,在桥边将他倒拎起来,喝了一声“出来”。话语说完,那个小汤圆整个吐了出来,滚进了西湖之中。
在断桥下有一条白蛇和一个乌龟,都已修炼五百年。这时看见汤圆滚落,两怪都是争着去抢,白蛇毕竟有体长的优势,蛇颈一扬就吞下了汤圆。乌龟很是气愤,就去打白蛇,但白蛇吞下的是吕洞宾的一枚仙丹,凭空增添了五百年修为,轻易就打败了乌龟。
十八年之后,白蛇化成人形自名为白素贞,寻找那个吐汤圆的小孩。在苏堤之上,白素贞看一个老叫花在叫卖一条小青蛇,就救下了它,放生入水里。那青蛇入水之后,化成一个青衣女孩,也就是小青。小青认了白素贞为姐姐,两人一同寻找当年的小孩。
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在断桥之旁,白素贞遇见了当年的那个小孩,现在已经变成英俊后生。为了相会,白素贞作法下起了雨,顷刻间大雨倾盆。那后生为了躲雨,从湖边叫了一只船,白素贞和小青也连忙上前请求搭了个便船。就这样,在小青的撮合下,白素贞和许仙结为了夫妻,又一起去镇江开了个药店保和堂,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到端午节之时,本形为蛇的白素贞本该去深山躲避。不过,白素贞自持有千年修为,又怕离开家许仙担心,就强留在了家中。到中午时,许仙端来雄黄酒让白素贞饮,她又不好拒绝,硬着头皮喝了一口,瞬间就支持不住了。许仙送白素贞到床上之后,她已变成了一条大白蛇。许仙看见这一幕,当场就被吓死了。
白素贞醒来之后,为了救许仙就上了昆仑山盗灵芝仙草。只是白素贞刚摘下一株灵芝仙草,白鹤童子已经攻来了。幸亏南极仙翁及时赶来,拦下了白鹤童子。白素贞跪下哭着央求南极仙翁,请他赠一枚仙草救自己的相公。南极仙翁看白素贞对许仙情深意切,就同意了。
许仙服用灵芝仙草后,转死回生。不过,许仙醒来后十分害怕,躲起来三天不敢见白素贞。经白素贞和小青劝说,那只是看花了眼,有可能是苍龙现形,保佑许家增添子孙。许仙觉得有理,就与白素贞和好了。
白素贞与许仙和好之后,又有一个叫法海的和尚找上了门。这个和尚正是当年被白蛇贞打败的乌龟,他在西天趁着如来佛祖打瞌睡,偷盗了金钵、袈裟、青龙禅杖下了凡间,当了金山寺的方丈。因为香火不好,法海又施展法术散布瘟疫,但保和堂的丹药十分管用,并没人到寺庙烧香许愿。法海十分气恼,就前去保和堂察看,正发现了老仇人。
法海不敢妄动,等白素贞上楼之后才邀许仙七月十五去金山寺的盂兰盆会。到许仙进寺庙之后,法海告诉了他真情,并让他跟随自己出家。许仙根本不信,执意要走,法海一怒之下就把他关了起来。
许仙一直不回家,白娘子和小青前去金山寺寻找。双方都是老熟人,法海举起禅杖就打。白素贞因为怀孕不能久战,拔出一根金钗作法水漫金山。法海脱下袈裟拦阻,滔天洪水再高也漫不过佛祖袈裟变的长堤。白素贞和小青见不能胜,又躲回了西湖断桥之下修炼。
此时许仙已逃出金山寺,回家却不见娘子。许仙急得四处寻找,在初次会面的断桥上痛声哭泣。桥下的白素贞和小青听到后,连忙前来相见,又恩恩爱爱地生活在了一起,而且白素贞也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在儿子满月之时,许仙摆上满月酒邀请亲朋好友。一个货郎在门外高声叫喊卖金凤冠,许仙觉得正合适娘子今天戴,连忙去买下给白素贞戴上了。谁料那金凤冠一戴越来越紧,却是法海以金钵所变。法海也是随后赶来,将凤冠化成金钵,化出万道金光去收取白素贞。白素贞一面让小青快跑,一面嘱咐许仙好好照顾儿子。说着说着,白素贞变得越来越小,最后变成白蛇被收进金钵之中。法海又在净慈寺的雷峰塔顶建了一座雷峰塔,将金钵和白蛇 *** 于其中。
几年之后,小青再来战法海。这时的小青更厉害了,在雷峰塔下与法海大战三天三夜。佛祖听到打闹之声,也是醒了过来,随手就收回了三件法宝。法海失了法宝就不是小青的对手了,更何况金钵一失,雷峰塔下的白素贞也冲了出来。法海连忙逃到西天求佛祖救命,佛祖却嫌他心术太坏,一脚将他踢入了西湖中。白素贞取出金钗,抽干西湖水,无处躲藏的法海只得藏进了一只大螃蟹的肚脐里。
这就是两个有关白素贞修炼背景的故事。此外,在清代峨眉无垢道人的《八仙得道传》中,也融合了白蛇传的故事。这里白素贞的师父是通天教主,是封神大战后通天教主再收的弟子。不过,在其后的大战中,通天教主弟子再次基本被全毁,身受重伤的白素贞被渔人捉住,幸得好心人救下了她,她便立誓报恩。只是这次报恩并不顺,白素贞也被何仙姑击杀。通天教主与冥王交涉硬是索去了白素贞的魂魄,放在法宝收魂袋中二三百年,常以法水喷洒,才渐渐化成人形。白素贞得知恩人转世为许仙后,再次前去报恩,最后终得正果。
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元始天尊?
圣人之下皆是蝼蚁。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 *** 仙人的修为境界是圣人,圣人即混元大罗金仙,都是上古时期修炼而成的仙人,历万劫不磨,根行和修为高深至极,地位极其尊贵。
封神世界中有十二位圣人,分别是鸿钧道人、昊天上帝、瑶池金母、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火云洞天地人三皇、女娲娘娘、西方二教主接引和准提。鸿钧虽然是圣人,但等级更高,传下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友,并在分宝岩上赐予他们强大的法宝,三人分掌阐截两教。
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本是一体同源,师出同门,但修为和获得的法宝是不同的。单论法宝最受鸿钧宠爱的通天教主明显是最强的,封神世界强大的法宝是很重要的一份加分项,单论修为大师兄老子是最强的。综合来说,老子最强,通天教主次之,最后是元始天尊。
老子在《封神演义》中,老子就是太上老君,名叫李聃,有时也称呼为“老君”、“太上老君”。
老子是鸿钧老祖的大徒弟,居住在大罗宫玄都洞,修为高深莫测。鸿钧只传下阐教截教,元始天尊虽然是名义上的阐教教主,但老子才是实际上的掌教大老爷。三霄摆下九曲黄河阵擒下十二金仙,元始天尊入阵查看了一番,燃灯问他为何不直接破阵,元始天尊“此教虽是贫道掌,尚有师兄,必当请问过道兄,方可行”;探查诛仙阵时,南极仙翁问他为何不直接破了,他还是回道“先师次长,虽然吾掌此教,况有师长在前,岂可独自专擅?”,可见阐教的大事必须老子才能做主。
封神世界中,修为重要, *** 法宝同样重要。老子的坐骑是板角青牛,拥有 *** 法宝太极图、乾坤图、离地焰光旗、风火 *** 、扁拐等,头顶还有天地玄黄玲珑宝塔护体,强大异常。
在所有圣人中,正式出手的只有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道人、准提道人,而老子的战绩是 *** 的。圣人之下的修道者,老子袖口一迎收走琼霄的杀伐利器金蛟剪,用风火 *** 收走碧霄祭起的强 *** 宝混元金斗,当初这两样法宝逼得阐教门人无路可走,但老子轻易就收走了,随后他又用乾坤图收走了已经斩三尸的云霄,一气呵成基本灭了三霄。在诛仙阵中老子用扁拐挡住多宝道人的剑,又用风火 *** 轻易捉走了这位截教大师兄,圣人之下即使无限接近也终究差了十万八千里。圣人之中,老子初探诛仙阵大战通天教主,两人会战半个时辰不分胜负,但老子用一气化三清成功打了通天教主二三扁拐。一气化三清是老子的一种分身法术,本体依然在场,可以另外变出三个不同的幻影迷惑敌人,不过不能战斗,通天教主就是一时被迷惑分神才被打了两三下,虽然无伤大碍却也折了面子,并且这还是在诛仙阵中雷鸣风吼,老子的修为明显更高深些。后来大破诛仙阵时,四大圣人围攻通天教主,一扁拐打得打得天教主三昧真火冒出,万仙阵中围攻通天教主,老子又打了他一扁拐。凭老子几次来去自如的表现和施展的强 *** 宝,实力最为强悍。
通天教主通天教主是鸿钧的小徒弟,截教的教主,居住在碧游宫。作为小徒弟,通天教主最受师父的宠爱,在分宝岩上把大部分上等灵宝都给了他,有最强大的诛仙四剑、诛仙阵图,还有青萍剑、渔鼓、紫电锤、穿心锁、六魂幡等法宝。同时,通天教主的截教又是最强大的教派,号称万仙来朝,他们布下的诛仙阵、万仙阵必须集齐四位圣人才可以破。
在所有圣人中,通天教主的战绩是最差的。通天教主的修为不是不高,已经达到重立地水火风,再开世界的水平,但他总是面对几位圣人的联手。先是诛仙阵,通天教主一人面对老子、元始天尊、接引、准提、孔宣,被老子打了一拐又被准提打了一杵,要逃跑上面还有燃灯道人拿着定海珠偷袭,但他仍独自逃走。后是万仙阵,通天教主一人对战老子、元始天尊,又因长耳定光仙叛教盗走了六魂幡,无心恋战,想走又有四位圣人阻拦,被老子打了一拐,出神之下又被元始天尊一如意打中肩窝,准提又上前用七宝妙树刷断他的剑,可谓吃亏连连。通天教主虽然两次吃了大亏,但他都是一人面对几位圣人,并可以逃遁而去,并且他还有最终的大杀器六魂幡,可惜被定光仙带走了。综合来说,通天教主的实力还是很强的,仅次于老子。
元始天尊元始天尊是鸿钧老祖座下的二弟子,阐教的掌教师尊,居住在玉虚宫。
先说法宝,元始天尊的法宝特别多,特别有名。元始天尊自己使用的有 *** 幡、三宝玉如意、 *** 神水、宝盒等,另外,杏黄旗、打神鞭、灵珠子、乾坤圈等都是他的法宝,但都赐予了门下弟子。此外,元始天尊头顶有庆云护体,座驾也非常拉风,是九龙沉香辇,由九条五爪金龙拉动辇车,相比老子的青牛、通天教主的夔牛气派多了,并且出场排场特别大。
在封神大战中元始天尊是个重要人物,周营的主要人物都是玉虚门下。元始天尊曾多次出手,九曲黄河阵时,元始天尊探阵要走时,彩云仙子用戳目珠从后面打他,但没到他面前就化为灰尘。元始天尊是有实力直接破阵的,不知是什么原因并没有破阵,面对燃灯的询问他说需要等大师兄老子,但老子来后说“你就破了罢,又何必等我?”可见元始天尊是有这个实力和权力的。大破黄河阵时,老子一气呵成收金蛟剪、混元金斗,擒云霄,元始天尊也让白鹤童子用三宝玉如意打死琼霄,碧霄也被白鹤童子打落尘埃,元始天尊又用一个宝盒把她化为血水,手段不可谓不狠。
圣人级别的对手,元始天尊没有正面正式对战过。初次探视诛仙阵,元始天尊万朵金莲护体,但被通天教主震动一口宝剑削落下一朵莲花。回去之后,南极仙翁问他为何不破阵,元始天尊还是回道需要等待老子前来,老子来后却还是“你就破了他的罢了,他肯相从就罢;他若不肯相从,便将他拿上紫霄宫去见老师。”或许是老子太小看了诛仙阵,等亲自探阵后才知道要破阵非得四位圣人才可破阵。等到大破诛仙阵时,老子、元始天尊、接引、准提、孔宣五人围攻通天教主。当时一场大战,接引接住通天教主的剑,准提和孔宣现出法身各执法宝裹住通天教主,趁此时机,主攻的老子一扁拐打中通天教主,元始天尊也趁机祭起三宝玉如意去打却被通天教主招架住, *** 击手段元始天尊逊于老子。万仙阵时,老子、元始天尊围攻通天教主,彼时逢截教大败万仙遭屠戮,定光仙叛教带走了翻盘神器六魂幡,通天教主无心恋战,老子趁势打了他一扁拐,又拦住他打下的紫雷锤,通天教主一时出神,元始天尊也趁机打了他一如意。综合来说,元始天尊并没有太出色的战绩,在诛仙阵混战围攻中没能伤着通天教主,但在万仙阵中通天教主心神不稳的情况下可以打中他,并没有明显强于通天教主,也没有异常强大的法宝。
按照《封神演义》来说,老子最厉害,通天教主次之,最后是元始天尊。其实,圣人是不死不灭,万劫不坏的,就算有差距不会很大的,老子虽然可以打通天教主几扁拐,但并没有实质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