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长寿的人-为什么古人规定一斤为十六两

admin2022-12-15 12:09:5820

紫薇斗数长寿的人,为什么古人规定一斤为十六两?

杆秤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堪称“国粹”。杆秤由几个部件组成:一是秤杆,它粗的一端上有秤毫并且整个秤杆上镶有秤星;二是秤砣;三是秤盘。

秤砣也叫“权”,它是按轩辕星座表意 *** ,属星宿,是主雷雨的神。秤杆称作“衡”,象征紫薇星座,“权衡轻重”这个词,就是由此而来。

中国传统的木杆秤是鲁班运用杠杆原理发明的,他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秤杆上刻制13颗星花,每颗小星代表1两,每颗大星则表示1斤,定为13两一斤。其实这是用勾股定理来确定杆秤称量时的垂直度,以提高称量的精确度,这也是勾股的名称由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秤杆上又添加了“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为16两一斤,进一步提高了杆称精确度。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为计算方便,国家才把秤统一改为10两一斤)。

在做买卖时,商人手提着秤毫,提醒商人要明察秋毫,秤一提起来首先看到的是定盘星,提醒商人要权衡一下良心。无论做什么生意都不得缺斤短两。若少给一两就少一颗星,而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福禄寿星直接影响人的福气、财禄和寿命,旧时商业道德讲究诚信为本, *** 货物克扣一两,减福;克扣二两,福、禄俱损;克扣三两,福、禄、寿全无。藉此警告商家一定要买卖公平。所以过去民间流传有“秤上亏心损阳寿,秤平斗满是好人”的说法。

中国的传统文化告诫我们,要买卖公平,生财有道。因此秤在人们心目中被认为是正直无私、光明磊落的象征。三国时期诸葛亮曾说过:“我心如秤,不能随人低昂”,而这个说法已经超越了商市买卖,升华到了人格、品德的高度。

一十六两的含义为: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上福禄寿星三台司命,相加起来刚好是一十六两。据《抱朴子》《太上感应篇》等经典记载,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且“算尽则死”。道教在《解结科》法事中,解除人生种种过咎一切冤结,特意有一科解“交易不平”之结。交易之事,既受上天监管,也代表古人公平交易的信念和原则。这里我们要注意到中国古人发明的杆秤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⒈作为中国 *** 发明的传统衡器,杆秤并不比电子秤“科学”性差,它在中国应用了数千年,其社会价值可以说是无所不在、难以言表。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杆秤携带方便,山里的农户也会为了防止买卖被骗而携带一根杆秤。这证明杆秤还是存在其应用价值,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还是保留着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的衡量工具。

⒉ 杆秤比起电子秤更具人情味,买卖中,卖家满脸笑容喊一声“您看,秤高高的”,买家看着那高高翘起的秤杆也觉得确实得了很大实惠,更是满心欢喜的付钱。它具有人文性格,用杆秤做出的生意也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中国人讲究的是一定原则下的往来人情,不同于西方硬性原则下的精准计算,于是在生意中也不为硬邦邦的金钱来往,更像是一次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

⒊它的兴衰沉浮记录了社会生活变迁史。在大工业文明向手工艺文明挑战的全球大背景下,中国曾以“科学化、现代化、合作化”等理念指导,对传统杆秤及其生产,从意识形态、工艺方式及产业制度上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限制、批评、改造、打击。仅管如此,在电子秤已广泛应用于商业计量的今天,传统杆秤仍有一定的群众市场。

⒋中国传统手工做秤的工艺起源于几千年前,其中集中了东方人重直观和崇尚简洁实用的高度智慧,也凝结了大量的精巧工艺技术,蕴藏着丰富的专门知识,至今仍然具有特殊的科学工艺、历史人文和社会学研究价值,也必然有其未来存活发展的地位。

古人都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神灵有知。人不能做昧良心的事。现在学习西方进制,把十六两一斤改为十两一斤,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其实也 *** 了传统文化,使人不受心法的约束,道德滑坡,为了钱什么坏事都敢干的奸商也逐渐多起来。

扩展资料:

考古发掘的最早的秤是在长沙附近左家公山上战国时期楚墓中。古代,秤锤称为“权”,如《论语.尧曰》集解︰“权,称也。”又《广雅.释器》︰“锤,谓之权。”及《论语.子罕》曰︰“可与立,未可与权。”宋

朝朱熹集注︰“权,秤锤也。所以称物而知轻重者也。”

另古人称秤杆、秤为“衡”,如《前汉.律历志》曰︰“衡,平也。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另《礼记.经解》曰︰“犹衡之于轻重也。”注:“衡,称也。”因此,秤锤称“权”,秤杆称“衡”,寓意人们做事之前要衡量、评估事物得失轻重。除此还有另一层涵义如《礼记.深衣》上载︰“规矩取其无私,绳

取其直,权衡取其平。”这段记载大意是说,符合圆规、曲尺是取其象征公正无私,垂直如墨线是取其象征正直,齐平如秤锤、秤杆是取其象征公平。由此可知,古人视杆秤为公平、公正的象征。

古代的秤是一斤十六两,秤杆上有十六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一两,每一两都

用一颗星来表示,叫作“秤星”。秤星的颜色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可用黑色,表示用秤做生意的人,心地要纯洁,不能昧着良心(黑心)。相传,秤杆上刻的秤星是根据天上的星宿演化而来,前六颗代表南斗六星,象征四方和上下;再往后数七颗则代表北斗七星,象征用秤者立于天地间,心要中立,要像北斗七星指示方向一样公正不偏颇。秤杆的尾端是福、禄、寿三星,用来告诫生意人要诚实信用、不欺骗,否则,少一两无福,短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另外,秤杆上的 *** 颗星又叫做“定盘星”,其位置是秤锤与秤钩成平衡时秤锤的悬点。做杆秤的关键是能选准定盘星,只要确定好定盘星,就是一把好秤。因此,人们往往把定盘星用来比喻事物的准绳。如宋朝朱熹〈水调歌头.雪月雨相映〉词︰“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秤杆上的十六颗星,其作用不只是衡量物重,更是用来度量人心。无论是做秤、用秤的人,都要公正、公平、公道。因此,杆秤秤的不仅是良心,还秤出人的诚信、正义,这也正是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并加盖了皇印,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及公平要求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并把秦权作为秤铊形状,并加上铭文印章,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还有一个说法(上面已介绍过)是,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 ***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 “斤价求两价” 的歌诀:

“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四求,改曰二十五。五求,三一二五是;六求,两价三七五;七求,四三七五置;八求,转身变做五。”

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到了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退六二五,二留一二五,三留一八七五,四留二五,五留三一二五,六留三七五,七留四三七五,八留单五,九留五六二五,十留六二五,十一留六八七五,十二留七五,十三留八一二五,十四留八七五,十五留九三七五。”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需要根据当时一斤等于多少克来换算,请查看《历代度量衡简表》。如: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于258.24克,隋代初期1斤相当于668.19克,隋末1斤相当于222.73克等。

另外,根据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铜则,自记重一百斤,实重64公斤。那么每斤相当于640克(《历代度量衡简表》的标准是596.82克),跟汉代258.24克相去甚远。

1959年开始 一斤等于十两:1959年6月25曰 *** 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 “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 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从1979年1月1曰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 “克、毫克、升、毫升” ,不用 “两、钱、分” 等。 “钱”换算为“克” 。

近代以来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克(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克(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算的(此换算 *** 实际上并不正确)。

中国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克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克一斤改为500克一市斤。

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 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 3.72克(3.71875克)。

你在电影院看的最深刻的电影是什么?

对我来说,在影院看的哪部影片印象最深刻,其实根本不取决于影片本身,因为上映的影片再烂,也有它精彩的地方。

我认为能谈得上印象最深刻,要看你跟谁去看的。

有人说我是自己去看的,那能让你孤身一人坐在电影院中的心情一定是叫你刻骨铭心的,要么是悲怆的,要么是放松的,要么是心潮澎湃的。

大多数人会因为当时的心情才使得看到的影片难忘才对吧。

我看的是《美人鱼》,之所以难忘是因为我们是三个人一起去看的,其中的女生是别人介绍给我的女朋友,我们俩 *** 次见面。而另一个是她后喊来的男伴,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不清楚,也不屑清楚。

我只知道这是我花钱看电影的经历中,最最尴尬的一次,在此我声明我对不起星爷,虽然剧情很不错,但是我一点也没看进去…

真叫人难忘的影片。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下一句是什么?

谢谢邀请ヽ(^0^)ノ《道德经》真言: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由上可知,题主所提问题是不成立的!首先,“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与“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就是极不合拍的。不管下一句是什么,“上梁不正下梁歪!"起首不成立,下边自然也就正不了了!巜道德经》所说的“袭明”二字,是通透圆明之义。那么,只会治未病,而无能治已病。能算得上是“圣人”了么?只能算是“剩人"才会是那样的不是?!所谓通透圆明,是无漏大智慧的意思。既然是“无漏”,就是没有一点儿遗漏。只有“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才是真正圣人境界。圣人有教无类,能够貌似无为而无不为→救赎一切人,一切物。也才是拥有了无漏大智慧更高境界艺术层次的真圣人。

接下来的是,“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这是道祖真圣人,对完善的人和相对不完善的人的分别教诲。意思是说,相对完善完美的人是不完善的人的老师。相对不完善的人应虚心接受他们的教育和培养,懂得尊师重道。相对完善的人,应该视不完善的人为学生,要懂得爱惜,珍视。(注意,“不善人"是有缺点之义,不能理解为恶人。)这就是真正圣人的境界胸怀。因为常人都是不完善,不完美的。所以,老子只称为“不善人”,而不是称为恶人或小人!是以,道祖老子真圣人谆谆告诫世人,“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不完善的人要贵其师;相对完善的人要珍爱学生。否则,就都是愚蠢的人了。

当然,如果题主所说的“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即使再加上下句“治未乱,不治已乱!”两句加起来,也还属于断章取义之为,只凭这两半句话而望文生义,也是难能令人准确明白其真义的!只有把原文的整个章节联贯起来,按篇章大义整体去理解,才能有望窥知其真实义的。

其大义应该是,有智慧的人多是防患于未然,会一有点儿事情发生的苗头儿,即先行修正,引导其步入正轨!也就不会待出大乱子后,才去打打杀杀的,以显示大有作为了!此即圣人之“无为而无不为"先见之明,貌似无为之为之一点点!而真正的“无为"妙义→圣人的巅峰艺术水平境界→远比这圆通,圆融,圆满的多!上边的“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才是对圣人→更高“无为”境界艺术层次的诠释!。有些人把“无为而治"理解为不管理,只让人们按照诸如→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去自行做事就对了。或不使事情苗头发生就能“无为而治”了!这就太简单,太机械,太浅薄了不是?!这样子的“圣人”也太好当了吧?!如果是那样,“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还有需要吗?!显然,这样子的解释,距道祖老子的“无为"真义差远了!可见,不闻道是难能企及的!

(本文原创。抄袭必究!欢迎引用,但需注明出处。解释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生活中有哪些观人术呢?

“哼,相由心生,瞒得了谁?” 周医生醉酒,说了一堆奇怪的话,不到三年,这人就东窗事发,进去了。

都说周医生见得人多,看人的眼睛很毒。其实,看人不难,很多生活小细节都能透露出一个人的品性,抓住这些小细节,就能洞穿他人。

以下观点纯属个人浅见,博君一笑尔。

1 。相信直觉

直觉说不清道不明,偶尔灵光一闪,却奇准无比,所以,相信直觉。

你若难以亲近某个人,何必强求?遇着贵人自然好,万一是化了妆的小鬼,那就得去鬼门关绕一圈。

2 。相由心生

这个相,可不是鼻子嘴巴的形状。有人比照书本子断人: 这个人长着元宝嘴,想必会发家致富,那个额头宽广,必定生就富贵命。

这种论断,偶尔也能撞对,但偏颇了些。

相由心生,说的是整个面相给人的感觉。同样是小鼻子小眼,有人看上去眉花眼笑,颇具喜感,而有人却感觉贼眉鼠眼,令人不悦。

说到底,这个相由心生的相,其实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一种气质。长年累月的积累,善良会写在脸上,偏执狭隘同样也会写在脸上。

遇到一脸不善之人,还是走远些好。

3 。眼睛是灵魂的窗口

表情、语言、外表甚至动作都能矫饰,唯独眼睛直达灵魂。有些人光鲜亮丽,有些人口若悬河,有些人还训练过仪态。

但,眼睛没办法装饰。若想知道真相,直视对方即可。若想看清一个人,不妨多看他的眼睛。

4 。吃亏是福,一般人难以理解

有些人凡事掐尖,该他的,要争,不该他的,更要争。而且,觉得争是理所当然,争到了就是自己的。

却不晓得:为了腾出手去争不该得的东西,顺手把自己要紧的东西丢在一边,从此找不见了。

所以,遇事肯吃亏的人,多数心境澄澈,不受外物所扰。

5 。花蝴蝶不是一种本事,而是一种缺陷

某些人不断更换伴侣,未必就是手段高超,很可能是没有能力留住一段关系。这个规律适合大部分人,不分男女。

只有心智健全的人,才能维持长久的亲密关系。

性格缺陷,经济能力低下,或者内心不成熟的人,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长期的伴侣关系,特别考验一个人的心性。

6 。爱吹牛的人,尤其是男性,大多混得不好

越是没本事没能力的人,越是爱吹牛,因为除了吹牛,这世间的事情,他干不成。时间久了,内心郁闷,牛越吹越大,最后,连自己都信了。

一个人过了30岁还靠吹牛维持颜面,这种人,不交也罢。

7 。 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喜欢自嘲、自黑

内在敏感脆弱,人家一个眼神一句话,甚至一个小动作,都觉得别人在针对自己的人,根本受不住外界的嘲笑。

能够幽自己一默的人,自我稳定,内在强大。

和这种人做朋友,未必肝胆相照,但一定舒服。

8 。对着上司阿谀奉承,转过头又欺负同事的人,除了远离,别无他法

这种人看着光鲜,却因为跟红顶白,没有立场,只有利益,所以没有朋友。一旦落难,无人理会。

都是成年人,只要智商正常,没人敢跟他做朋友。

9 。 喜欢刷存在感的人,大多活得卑微

紫薇斗数长寿的人-为什么古人规定一斤为十六两

越是小事,越是大惊小怪,越是要晒,不晒得人尽皆知,心里便不痛快。比如自家孩子单元测试得了100分,再比如自己买了件流行的衣裳。

其实,这种人很卑微,很可怜,因为除了这些,他的生活实在乏善可陈,找不到什么亮点。

你若愿意当观众,可以配合一下点个赞,你若没有兴趣,走开便是。

10 。 追女孩子又是999朵玫瑰,又是要切腕子抹脖子的男人,大多心性不正常,万不可动心。

亲眼见过一对,师姐窈窕多姿,被高年级矮小貌丑师兄所悦,日日在楼下等。大家问,既然人家不喜欢你,何不放手?师兄答曰:男人的颜面何存?

三年后,师姐重病卧床,师兄衣不解带照顾,终于抱得美人归。

然,未及三月,便移情别恋。等师姐身怀六甲,师兄更是公然与人双宿双飞。

旁人问:问什么?

答曰:扳回颜面啊。

这种人的心性非同一般,寻常人惹不起,还是绕道而行吧。

11 。 不合群只是一种生存方式而已,不必大惊小怪

自然界当中,企鹅、大象、羚羊、还有斑马和兔子,都是群居动物。但乌龟、猫、鹰还有熊却是独居动物。

人类也一样,有些群居,有些独居,因为独居不是大多数,所以遭人误解。

12 。“为你好”的本质叫做情感勒索

有些人喜欢打着“为你好”的幌子,实现自己的愿望。其实,这是一种情感上的勒索,这种人用所谓的“好”织出了一张网,令人窒息。

跑,赶紧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这种软控制的时间久了,人就废了。

13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如果你看不清一个人,有个取巧的办法:观察他的朋友。

通常来说,猴子跟猴子是朋友,黄牛跟黄牛在一起,如果有一天猴子跟黄牛忽然搅和在一起,那叫事出反常必为妖。

14 。把人生寄托在运气上的人,大多不靠谱

见过很多买彩票的,沉迷于打麻将的,或者喜欢讲一夜暴富故事的人,他们将环境的影响看得过重,同时又将自己的努力看得过轻。

若是跟这种人做朋友,你会觉得人生变幻无常,若是跟他/她做夫妻,跌宕起伏就是主旋律。

紫薇斗数长寿的人-为什么古人规定一斤为十六两

实际上,一个人想要出人头地,客观环境和主观努力一样都不能少。

15 。家庭出身在所有人身上留下烙印,几乎没有例外

看一个人的性格,大致可以猜到他的家庭,毕竟,出身极难掩饰。就像水田长出稻谷,旱地培育小麦,能够养出什么样的人,最初由家庭决定。

有些人浑身大牌,出手阔绰,却喜欢随地吐痰,张口骂人,这份素质,打娘胎里带来,洗不掉。

所以说,气质、内涵这些需要一代一代积累,方显成果。

【喵君点评】

每个人都有一套 *** 观人,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有没有是一回事,准不准又是另外一回事。

若想提高自己观人的准确度很简单:验证。

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阅人无数,自然成竹在胸。

观人并不难,用心而已。

关注@王小喵读书,陪你一起读书,一起看世界。

什么是天福星?

一、天福是什么意思

天福星为紫微斗数星曜之一,按其重要程度划分,属于丙级星。五行属阳土,为福德之星,主福寿、名利,福份为天赐自得,可增加人的通达和地位,且一生很会享乐,有侥幸的运气。

二、紫微斗数天福星的作用

主爵禄福厚的天福星,象征着吉祥如意又带点福气,所以不论在哪一宫都很不错,而厚道的它,固然性子急躁,却是外缓内急的躁,一旦惹上麻烦就会见风转舵的那种聪明人,所以纵然爱管闲事,也能安然置身事外,这些都是由于福气凌人之故。另外,大运、流年碰到它,不只贵人运旺,还能升官进财。

天福星可以理解为“天生的福气”,所以最宜落入福德宫,表示一生多享受,内心安乐。如果天福星坐入命宫,能增强一个人的福气,但同样会使人变得懒惰,这便是我们常说的“懒人多福”。

三、紫微斗数天福星的特点

优点:热心服务又敦亲睦邻,爱心广且乐于助人,戮力尽心而得事顺利,牺牲小我也能满足常乐。

缺点:好管闲事常惹麻烦,个性急躁容易得罪他人,思虑欠周全因而容易吃亏,事事顺遂易好逸恶劳。

四、天福星的星曜组合

天福星喜会吉星,主福厚富贵高寿,衣食无缺,一生无安逸,出身富贵之家,一生得贵人助,逢凶化吉;早婚,夫妻谐老,一生名利双收。

因天福星为天同星之辅星,与天同星同度最吉,主福寿双全;与天同星同守于福德宫,亦主有福享。

天福星与天寿星同宫可增吉,主有福寿。

天福星加会左辅星、右弼星,喜助人,好交友;加会文昌星、文曲星,乐观,好享受;加会天魁星、天钺星,乐于助人,受人欣赏;加会禄、权、科,受人欢迎,名利佳。

天福星加会火星、铃星、擎羊星、陀罗星、天空星、地劫星,性子急,多管闲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