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巳申无恩之刑表现无刑不夫妻什么意思
寅巳申无恩之刑表现,无刑不夫妻什么意思?
“无刑不夫妻”也就说你们夫妇八字搭配得当,不相冲克,大吉。所谓“夫妻少配无刑”,拆开来解释的话楼主就会明白些。
这个是星相占卜术语。所谓“三刑六害”,三刑:子卯为一刑;寅巳申为二刑;丑戌未为三刑。凡逢三刑则凶。
午与申的关系?
申与午为相克,申午虽同为阳性,火金交野。但午火有外阳内阴的倾向,思想行动比较理智稳固,能体谅申金的冲动和大而化之,因此两者一起会随着互动的时间越长,关系会越亲切。
午与申:午与申不发生直接关系。午与申见面,看似火克金,实则申占上风。
亥、子、丑、辰这四个人,无论谁来,皆可与申合伙收拾午火。午火要想收拾申金,则只有两个小伙伴:寅和巳,但寅和巳不能同时见申,否则会脑子短路(三刑)。
男人驾驭不了的生肖女有哪些?
“蛇”!
生活中的体会,“蛇”女比“蛇”男更难驾驭。
“蛇”女一般都很有气质,且很有手段,心计很深。她想搞定的男人,一般是逃不掉的,很有吸引力。
我!想我一生最觊觎的生肖人就是属蛇🐍人。无论男女,似乎本能的相克[可爱]!
没恶意,只是感受。
农历七月份为什么是否的呢?
“否极泰来”,农历七月份为什么是“否”的呢?是不好的意思吗?
时间飞逝,转眼间农历六月份已经接近尾声了,将迎来农历七月份。农历七月,是我国民俗传说中的“鬼月”。据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一,便会打开鬼门,放出饿鬼,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关上鬼门。
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主要和过去人的认知有关。其实,农历七月份也是有很多雅称的,像兰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等。
农历七月份在民间有很多祭祀活动:开地门、开天门、中元节、普渡节、关地门等等。其实,这些节日我们现在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也不在乎,也没有那么多信仰。但是,农历七月份您肯定知道一个成语——“否极泰来”您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人生不会一直顺风顺水,总是起起落落,难免会出现低谷。当低谷到来的时候,很多不顺也会跟着到来,这种现象在《易经》中称为“否”,就是各种运气闭塞的意思。“否极泰来”的大意就是,事情糟糕到了头之后,就会好起来。
这里的“否和泰”是出自《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大意是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
为什么说农历七月份是“否”的呢?是不是很不好?我们知道,四季和节气的变化规律,是由于地球和太阳位置变化形成的。我们现在很容易理解,毕竟,我们的认知相对于2000多年前的古人来说要高的多。而在2000多年前,古人通过观察太阳照射物体影子长短变化和北斗七星勺柄位置的变化,发现了一些规律,创造了二十四节气。
后来古人又在二十四节气基础上设计了“十二消息卦”,以两个节气为一卦,二十四节气正好是十二卦。其中、月份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达,也就是“十二地支”。是根据一年四季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设计了十二个卦来代表十二个月。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冬至我们现在看来它只是一个节气或者是一个时间节点。但是,在古人看来,冬至这个时候太阳的直射点在到达南回归线时,就开始往北回来了。而古人就把冬至交节这一天,看作是太阳周期运动的起点。所以,大雪和冬至这两个节气是“十二消息卦”的*** 个月,也就是我们说的“子月”。整个十二个月分别是: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戌月、十月亥月、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
而大雪和冬至所对应的卦是上面五根阴爻,下面一根阳爻的复卦,代表太阳的一阳来复。所以,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
按照这个设计排下去,排到立秋和处暑的时候,太阳的直射点就从北回归线,往南慢慢接近赤道了。这时候就是农历七月份,是申月“否”卦。
那么农历七月是“否”卦,是不是代表这个月很不好?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理解的!我们先看一下“否”卦的卦象,下面是三根阴爻,上面是三根阳爻。下面的三根阴爻是从夏至节气开始的一根,长到小暑、大暑节气的两根,再长到立秋、处暑的三根,是一根一根地长起来了的,长到七月份,阴阳爻都是三根。
既然说七月份是“否极泰来”,所以,要把立秋和处暑的“否卦”和立春和雨水的“泰卦”一起看。从卦象上来看,它们都是三阴三阳的卦,但卦象相反,泰卦是上面三根阴爻,下面三根阳爻和“否卦”正好相反。拿到节气中来说,泰卦表示地之气从下升上去了,而天之气从上降下来了。所以,泰卦代表春天的开始。而否卦正好和它相反,天之气下不来,地之气也上不去,阴阳不交,植物生长就慢慢的停止了,是秋天的开始。
虽然,人们更喜欢“泰卦”,是万物生长的春天。但是,七月的“否卦”不正是“泰卦”想要的结果吗?是收获的季节。有了“否卦”的秋收和冬藏才能开启下一轮的生命循环。所以,我认为“否卦”没什么不好的。
老话有“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的说法,意思是说高兴的时候别太美,低沉的时候也别过于消极。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凡事都要辩证的来看,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