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癔病晚上睡觉经常发癔症或是突然坐起来自言自语说话

admin2022-12-03 04:30:5513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癔病,晚上睡觉经常发癔症或是突然坐起来自言自语说话?

这种情况很正常,我家大宝两岁多去的幼儿园,上幼儿园的前三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说梦话,或者突然在梦中叫“妈妈”,当时我非常心疼,甚至犹豫过要不要继续送,毕竟孩子还小,才两周零两个月,当时就是考虑幼儿园就在小区里,接送很方便,平时也可以偷偷地去幼儿园看看他。

孩子有这些表现是分离焦虑所致,对孩子来说,上幼儿园是他生活发生的一次巨大的变化,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爸爸妈 *** 怀抱,开始过集体生活,孩子肯定会有诸多的不适应。

但是上幼儿园是孩子成长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而且大多数孩子都能适应,我们要对自己的孩子有细心哦,我家大宝过了三天后,就没有出现过晚上说梦话的情况了。家长不妨给孩子一些时间去适应,不要着急,不要放弃,孩子早晚都要经历的,不是有人说,所谓的养育就是相互抛弃,孩子终究要长大,我们只能陪伴他做过一程,却不能陪伴他走一辈子啊!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癔病晚上睡觉经常发癔症或是突然坐起来自言自语说话

幼儿园小朋友发癔症正常吗?

小朋友发癔症还是算比较常见的,小朋友发癔症比较常见的原因呢,是小朋友内心出现了冲突,这种冲突大多是因为本能和外界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

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我看到蛋糕店里有一个块特别好吃的蛋糕,我真的好想吃,但是道德上我不能吃不属于我的东西,冲突的地方就是——我的身体告诉我我想要那个蛋糕,但是外界道德告诉我不允许

在成人看来我上面的例子微不足道,我们很轻松就能克制住自己,但是同等情况对于小朋友是不一样的,小朋友的自我控制能力或者是自我远远没有大人这样的成熟,但是本能是一样的,冲突发生的很普遍,但发生神经症(癔症),往往是外界道德格外严格的时候,比如妈妈告诉小朋友“如果你考试没能考到100分,你就是没有用功,没有认真学习”

回到你的这个问题上,小朋友一定遇到了对于他很难克服的冲突,他说“老师同学打他”,这件事情大概率是没有发生,是小朋友认为老师同学会打他,在小朋友身上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他觉得因为这件事的发生,老师和同学都会打我,想解决癔症,一定要先知道小朋友身上发生了什么,找老师了解情况也好,或者找小朋友聊天,和小朋友聊天记得别太直接的问,很容易让小朋友产生防备,旁叫侧击哈,找到问题之后就可以去帮他解决冲突了

再说一点点建议,不赞成给孩子换幼儿园或者转学之类的,虽然现在对孩子是一个困难,但何尝不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借着这次机会在他幼小心灵里面埋下一颗叫做勇敢的种子,陪她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如果他能迈过去这个坎儿,那么这颗勇敢的种子将会冲破土壤长成参天大树,在他之后的人生旅途中为他提供无限的勇气

(仅供参考)

为什么现在得癔病的很多啊?

谢谢邀请。对于癔病的了解,更多是源于影视作品里描绘刻画,认识有限。个人认为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是产生此类精神病变一个重要的原因;另外,就是当一个人遭遇重大变故或打击,超出一个人的应对能力和压力承受范围,极容易诱发此类病变。

谁经历过癔症?

你好,我是一名精神科医生,我来说说我看到的癔症。

其实也是最近,因为在上海进修,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可能诊断思路上的不同,也可能地方文化差异,在上海很难看到诊断癔症,也就是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患者,甚至上海的老师在讲课时也说已经很多年没看到癔症的患者了。其实这个诊断的患者在北方还是很常见的,而且多见于农村女性群体。

癔症一般是具有一定性格基础的人在明显的精神因素下起病的,这个性格基础一般是指既往性格比较好强,争强好胜,以自我为中心。而精神因素可能是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癔病晚上睡觉经常发癔症或是突然坐起来自言自语说话

一般癔症的患者症状表现千奇百怪,所有的精神病性症状都可能在一个癔症患者身上出现,但有一点,癔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往往是短暂的,不应该长时间存在。

曾经有一个患者因为在家里跟丈夫生气,突然出现胡言乱语,说看到了去世多年的奶奶,说自己身上有大仙,用怪异的语气说话,之后患者时而清醒时而胡言乱语,清醒的时候不记得自己都说过什么,做过什么。

还有一个中年女性在医院照顾自己患病的妈妈,连续数日未得任何休息,然后也是出现了胡言乱语,用好几种语气说话,称自己是另一个人,不认识患病的妈妈。被家人送入医院后经过短暂的 *** 和充分的休息就迅速恢复了正常。

其实癔症有明显的文化倾向,一般来讲,封建迷信思想流行的区域,癔症的发病率会明显高于别处。曾经有一个给人“看事儿,看外病”的“巫医”,我一直认为这种人给人看病就是一个强力暗示的过程,但是在暗示别人的同时也会反过来暗示自己,比较你要说服别人就要先说服自己。这个“巫医”因为她的工作,在自己的自我暗示下也发了病,经过 *** 恢复神智后再次重 *** 旧业,而且来复诊的时候告诉我说“大夫,你给我治完我的功力都涨了”,听到这样的话,我是不知道应该哭还是应该笑。

癔症可以说是最混乱的精神疾病,什么样的症状都可能存在,所以在没有确凿证据诊断其它精神障碍的时候我们才会考虑癔症的诊断。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你了解癔症是个什么样子,有疑问可以私信。

癫痫与癔症的区别?

区别太大了,癫痫是神经 *** 疾病,而癔症是精神疾病。这两种不同 *** 的疾病,如果一定说共同点或者相似点的话,我想一定是指癫痫导致的抽搐与癔症可能出现的癔症性抽搐,只有这两者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

癫痫的抽搐与癔症的抽搐

癫痫的抽搐不用我多说了,妥妥的神经 *** 疾病,由脑部异常放电导致的抽搐发作,抽搐发作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二便失禁、舌咬伤,或其它由于抽搐发作时的意识丧失而导致的肢体方面的损伤。

而癔症患者出现的抽搐性质并非来自于躯体方面的疾病,而是来自于心理方面的问题。是患者在遇到无法解决或承受的心理冲突时,将这种难以承受的冲突转换为了抽搐的形式表达出来。癔症的抽搐并不会出现二便失禁,不会出现舌咬伤,不会因一时丧失而出现跌伤或因意识丧失而出现其它的损伤。简单的说,癔症患者在抽搐出现时实际上不会因失去意识而以下跌倒,反而会表现出明显自我保护意识,慢慢跌倒,保证自己不会受伤。

最简单的一句话,癫痫是真抽,癔症是假抽。

癔症性抽搐怎么办?我们知道一般癫痫发作时,大多持续时间很短,1分钟,或几分钟,如果遇到癫痫持续状态 *** 就可以起到很好的 *** 作用。那癔症呢?癔症性的抽搐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短的与癫痫发作无异,而长的可就不好说了,要看“他”想抽多久。那如果癫痫患者出现持续抽搐应该怎么改善呢?打一针也能起到效果,因为实际 *** 这一针起到了明显的暗示作用。但如果不打针,你在旁边说一些暗示性的语言,也可能会起到理想的效果,让患者尽快结束这次抽搐。

癫痫的预后

虽然癫痫属于神经 *** 疾病,但病程很长的癫痫,真的可能会导致一些精神病性症状,甚至出现严重的反常和紊乱行为。尤其是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患者,很多都存在人格改变,所以真的很难去 *** 。

医学上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 *** 原则是对症 *** ,积极改善患者存在的精神病性症状,但人格改变是没办法改变的,而且患者的社会适应也会因此越来越差,很可能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最终因社会功能的不断受损而无 *** 常的生活。所以,癫痫病的预后真的不能算好吧。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癔病晚上睡觉经常发癔症或是突然坐起来自言自语说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