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女子年满15岁男子连满20岁行冠礼女子年满15岁行笄礼行
指女子年满15岁,男子连满20岁行冠礼女子年满15岁行笄礼行?
在中国古代,根据性别的不同,将成人礼分为“冠礼”和“笄礼”。
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在这一年举办成人礼,即“冠礼”。
古人非常重视冠礼,《礼记·冠义》上说:“冠者,礼之始也。”意思是说冠礼是一切礼仪的开始。春秋时期的子路,在一次战争中负了重伤,帽缨也被砍断了,临死之前他却说:“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由此可见冠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加冠时,先加缁布冠。缁是黑色的意思。相传太古时代戴白布冠,到祭祀斋戒时,就染成黑色,所以称为缁布冠,这是最初的冠。冠礼先加缁布冠,是为了教育青年人不忘先辈创业的艰辛。其次加皮弁(biàn),皮弁是用白色鹿皮制成的帽子,与朝服配套穿戴,地位比缁布冠尊贵;最后加的是爵(què)弁,“爵”通“雀”,这种弁的颜色赤而微黑,像是雀头的颜色。
三次加冠,一次比一次尊贵。隐喻冠者的德行与日俱增。所以《冠义》说:“三加弥尊,加有成也。”
加冠之后,就可以取表字了。表字,又称字,是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在古代,只有长辈对晚辈或者尊者对卑者可以直呼其名,平辈之间要以字相称,表示尊重。
字字一般有一言字、两言字。最多的是两言字。大部分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都是有关联的。
比如: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
陈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制品;
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冠礼完成后,冠者就从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以成人之礼相待,所以冠礼被称为“礼之始”。
女子的成人礼称为“笄礼”。
笄是古代的一种簪子,女子十五岁称为“及笄”,通常在这一年,举行笄礼。
《朱子家礼·笄礼》中说“女子许嫁,即可行笄礼。如果年已十五,即使没有许嫁,也可以行笄礼”,意思就是,女子如已许配人家,便得举行笄礼,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如果已经到十五岁,即使没有许配人家,也可以行笄礼。
笄礼的流程、形式跟冠礼差不多,也需三次加笄,每次都有不同的含义,但举行笄礼的通常是女性家长,为少女加笄的正宾为德才兼具的女性师长。
女子加笄后就可以取字了。古代未及笄的少女,大多尚未许嫁,因此就可称之为“待字闺中”。
冠礼和笄礼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如今,这种形式虽然不常见了,但是其中蕴含的仁义、孝廉等人文精神,却值得我们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15岁女生怎么称呼?
现在的人对女子的称呼比较直接,一个“美女”就能够概括各年龄段的女子,因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喜欢听好话的。不管你多大了,还是长得多么一般,人家叫你美女你还是会觉得很开心。虽然说这听起来很敷衍很假,但大部分人就是这样,明知道是假的东西却还是喜欢得不得了。当然叫美女的话,也还是要看人吧。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觉得叫美女比较尴尬,但我知道很多女孩子都喜欢别人叫她美女。不过古人可没有现在人这么肤浅,他们对各个年龄段女子的称呼都是不一样。大家应该都知道,古人相对来说是比较讲究的,特别是大户人家的规矩特别多。
因此在称呼上自然是不能够马虎,据了解如果是不满周岁的小女孩,古人就会将其称之为“襁褓”。如果是2-3岁的小女孩,当时古人会将其称之位“孩提”。如果是7岁左右的女孩子,古人会将其称之为“髻年”。如果是12岁的女孩子,那古人会将其称之为“金钗之年”。
如果是13岁的女孩子,那古时候就被称之为“豆蔻年华”,15岁的女孩子则会被称之为“及笄之年”,如果女孩子到16岁的话,那周边的人就会将其称之为“破瓜年华”又或者是“碧玉年华”和“二八年华”。因为古时候16岁是女孩子很重要的一个年纪,因此称呼就比较多。
及笄之年全文?
“及笄之年”,就是女子年满十五岁,即十五周岁。“及冠之年”,就是男子年满二十岁,即二十周岁。《红楼梦》也有具体实例如:北静郡王世荣“年未弱冠”,贾珠“不到二十岁”,孙绍祖“未满三十”,这些说法都是指周岁。
及笄之年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
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则又指出嫁的年龄。《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氏,业牛医者,有女,小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
笄:指的的女子头上的发簪。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在现在应该是18-20岁的女子,到了法定结婚年龄的女子就叫做及笄之年!
计算之年是什么意思?
古时女孩年满15岁叫及算之年。及笄之年指女子满了15岁。 读音[ jí jī zhī nián ] 释义:15岁女孩的代称。及笄(jī)之年。
古代女子十五岁及笄意味着什么?
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笄礼是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女子的成年礼,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