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 紫薇斗数武则天的水平如何

admin2022-11-27 15:21:1828

武则天 紫薇斗数,武则天的水平如何?

问题:作为一位诗人,武则天的水平如何?

前言

则天皇帝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执政二十年功过是非众说纷纭。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她所作诗文很多。据《旧唐书·经籍志》记载她有《垂拱集》一百卷,《金轮集》十卷,但是流传至今的仅存诗四十六篇 。

一、武后最知名的一首绝句

宋郭茂倩撰《乐府诗集》一百卷,其中收录了武则天的一首乐府诗《如意娘》 。

《乐苑》曰:“《如意娘》,商调曲。唐则天皇后所作也。”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不过,也有人怀疑此诗不是武则天所作 ,从诗意及语气看不符合武则天的性格。但是诗人作诗,常常是为了付之管弦,给歌女演唱的,所以诗人作诗不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心境或者身份 。

二、武则天的七律

武则天有《夏日游石淙》七律一首流传至今,可见其七律的功底。

公元700年(武周圣历三年)夏天,武则天率群臣游中岳嵩山,登封峻极后避暑石淙河大宴群臣。武则天即席作七律一首《夏日游石淙》,并且命令从臣16人奉和作诗。同时武则天又作《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命薛曜书写,让工匠刻于崖壁上。至今这块摩崖石刻仍然保留在河南登封观星台东面的石淙河边。

武则天的这首《游石淙诗 》有失黏现象,第4、5句失黏,第6、7句失黏。我用【】和()标记出来,以供对比。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这种失黏的格律诗,从南北朝后期到初盛唐时期很常见,但是就在武则天时期格律诗的规则定型下来,后来的科举考试 ,大部分是依照这个时期确定下来的规则创作五言的格律诗。

下面再看看武则天的五言律诗。

三、武则天的五律

赠胡天师 (唐·武则天)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碧岫窥玄洞,玉灶鍊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不仅仅是武则天,当时的诗人也基本五言诗多,七言诗少,不过武则天的五律和七律一样,多有失黏现象。

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写出了道家的闲雅之态。

结束语

武则天的“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是其名句, 如果比较其他16个人同时创作的《游石淙诗 》,会发现其中不乏大家:沈佺期、薛曜、崔融、苏味道、李峤.....可以看出武则天的水准相当高,

武则天 紫薇斗数武则天的水平如何

@老街味道

武则天 紫薇斗数武则天的水平如何

武则天是哪代的皇帝?

武周(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朝代,为区别于历史上先秦时期的周朝而称为武周。[1]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正式掌权二十三年。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病逝于紫微城贞观殿,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焉”。[2]684年九月,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中宗弟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改元光宅,改东都为神都,改紫微城为太初宫[3],由太后临朝改制。

武则天 紫薇斗数武则天的水平如何

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唐睿宗等6万多人上表请改国号,武则天见时机已到,遂改唐为周,定都洛阳,自己加尊号为圣神皇帝。[4][5]神龙元年(公元705),张柬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恢复唐朝旧制,武周政权告终。705年十二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去世,享年八十二岁。[4][5]

武则天在洛阳的宫殿紫微宫在今天的洛阳什么地方?

武则天在洛阳的宫殿紫微宫的部分遗址位于洛阳市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内。

紫微宫是隋唐洛阳皇宫,又称紫微城、太初宫,在东都洛阳城西北角,它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几座规模巨大的皇宫之一。

武则天继承高宗遗愿,在成为太后掌握权利以后,心里早就有了复兴周朝,当皇帝的想法。复兴周朝,那么首都就应该建设在天下之中的洛阳,还应该建造明堂,表明皇帝是天命神授。

以往朝代的明堂建造在皇宫南3里到7里之间,武则天别处心裁,把明堂建造在皇宫之内。她任命白马寺和尚薛怀义作为工程的总监督 ,工程的选址是拆掉皇宫内的正殿乾元殿。

乾元殿为唐朝洛阳皇宫紫微宫的正殿,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在隋朝乾阳殿的基础上建造了座乾元殿,乾元殿比明清太和殿还大。

扩展资料:

紫微城,隋、唐、武周帝国的大朝正宫、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位于神都洛阳西北隅,是隋唐洛阳城·宫城,亦名紫微宫。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 唐、五代、宋相继沿用,历经七朝,存世530余年 ,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宫。

紫微城是当时 *** 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建筑形制惊世骇俗,影响到了东亚各国的宫殿建设。尤其在武则天时代修建的明堂、天堂使其别具特色,成为世界奇观。紫微城占地面积约4.2平方公里,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六倍。

武则天把皇位传给了谁?

武则天最后把皇位传给了李显。神龙元年(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神龙政变。

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从玄武门冲入紫微城,在迎仙宫杀张易之、张昌宗。这一天,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强警备,配合行动。武则天无奈,先令太子监国,次日传位。隔了一天,李显在通天宫即位,大赦天下。

唐中宗打击五大功臣的时候,先封他们为郡王,削夺他们的宰相权力:崔玄暐,博陵郡王;张柬之,封为汉阳郡王;敬晖,平阳郡王;桓彦范,扶阳郡王;袁恕己,南阳郡王。所以,神龙政变又称五王政变。

神龙政变它标志着武则天政治生涯的结束。武周政权的更替让李唐王朝提前复辟,政权重新回归李唐王室,也回到了男人统治的时代。一切立法制度重新回唐到高宗时期。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自己又向李显要求回归大唐皇后身份。因此武则天没有成为众矢之的,避免了一般 *** 之君的悲剧。

将自己的国号定为周?

丰镐遗子/书文 头条号/睁眼看西安 微信/zxw51367

西安市西郊沣河两岸是周朝京都所在名曰:“丰镐二京”。周人精于农桑,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受犬戎侵袭逼迫,不得不离乡远徙。历尽艰辛,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始称周人。周人灭商以后,武王姬发以“周”为国号。国祚808年,传了30代37位周天子,实则史书有载的周天子有41位。周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国祚最长的朝代。

到了唐朝的时候,武则天篡唐称帝,国号也是“周”。据史 *** 载:“武氏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首曰武,遂以武为氏”。武则天也以周天子后裔自居,对咸阳塬上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的王陵大加修缮。并与唐显庆初年,撮使唐高宗曾封其父武士为周国公。武则天长安称帝,便以“周”为国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