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紫薇斗数孟子受教免休妻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孟子的紫薇斗数,孟子受教免休妻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孟子受教免休妻”出自《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
故事原文: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人户视之,向母其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 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 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译文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 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紫微斗数定盘是什么意思?
紫微斗数,是中国传统命理学的最重要的支派之一。她是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确定十二宫的位置,构成命盘,结合各宫的星群组合,牵系周易卦爻,来预测一个人的名员流程、吉凶祸福的。
先天盘和大限盘的区别?
很多人看紫微斗数只是看先天盘,一直讨论先天盘。其实大限盘非常的重要。一个人的先天盘非常好,十年大限盘很差,也会很不好,得等到好的十年大限才能幸福。
一个人的先天盘很普通,如果这个人走的十年大限盘非常好,也可以风光好多年。大家讨论学习斗数,不要一直停留在先天盘,一定要多关注十年大限盘!
属什么生肖?
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这年是乙酉年,所以孟子属生肖鸡。
孟子(Mencius、孟轲,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我看到孟子的资料写着姬姓?
“姬姓,孟氏”当然是姓“姬”了。
只不过“姬”作为上古八大姓之一,子孙太多了,在文化 *** 还很粗陋、简单的远古,可选的字本身就不多,所以重名重姓的问题只怕比我们今天取两个字的重名还严重。
因为全天下就八个姓,走到哪儿都是远房亲戚,随着地域的不断扩大,生产资源的竞争越发严重,不同地区的人聚集在一起,开始不再以血缘(经过多代稀释,本身已经不紧密)来分辨亲疏,而是以区域、互动来判断族群的共同利益绑定。
那么区分八大姓之下的不同族群的需要就迫在眉睫了。
于是出现了氏族。
我们如今经常取笑日本人的姓“田中”、“柳生”、“山井”之类随意而敷衍,其实我们老祖宗未尝不是如此。
一群“姬”姓的人背井离乡,来到一个新地方开荒,建立新的家园。如何与附近其他聚集地的“姬”姓人区分开来?用特征来区分氏族。大家都姓“姬”,但根据住的地方、封地、官职、职业等等,又给自己近支的族群,另外弄了个标志,这就是“氏”了。比如姬姓的家族里,一个小群族,指柳树为“氏”,就出现了“姬姓柳氏”。
又比如你封地赵国,那就是“姬姓赵氏”。像秦始皇,他姓“嬴”,虽然也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可是他是在赵国出生的啊,所以他应该是叫做“嬴姓赵政”,这是他在做质子的时候,当了秦王自然不能叫“赵政”了。
到后来,人越来越多,姓已经失去区分人群的意义了。姓和氏就慢慢混淆了,大家渐渐地就把“氏”叫做“姓”了。
所以现在大家问你姓什么?回答的其实都是氏。
孟子姓姬,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尊称孟子。
所以按照我们今天的称呼,孟子就姓“孟”,叫孟轲,或者你一定要按上古称谓,那就是姬轲,类似于秦始皇其实是嬴姓赵氏,小时称赵政,称王后称嬴政。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