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锣算命-农田里的六种野味
簸箕锣算命,农田里的六种野味?
农田里的六种野味,大家都吃过吗?乡居小菜是农村长大的,小时候可没少下田地干活,田里的野味也是很多的,经常抓来吃,开荤,而现在不一样了,以前田里随便就能得到的野味越来越少了。
一、泥鳅
以前的田里人们都是施的农家肥多,水田里污染少,泥鳅、黄鳝可不少,耕田插秧的时候,都能抓到不少呢,像烂稀泥里,泥鳅最多了,而且泥鳅也比黄鳝好抓,抓了戴回家清理干净油一炒就可以送粥吃了。
二、蝼蛄
蝼蛄其实是种害虫,吃刚播下的种子和幼芽的,而且蝼蛄打洞特别厉害,乡居小菜山区老家农村是种田的,每到春耕的时候,田里最多蝼蛄了,在田里到处爬动,而我们一般都会抓起来的,不然留它们在田里,它们会在田埂下面打洞,搞得水田里的水/肥水往外留,水田变干,可气人了;虽然蝼蛄是害虫,但也是种美味,抓回来洗干净了,放火上烤一烤很容易熟,香香的很好吃。
三、田鼠
“吃一鼠,当三鸡”是对田鼠营养美味的称赞,像我们广西这边很多人都爱吃田鼠的,乡居小菜也吃过;田鼠是吃稻谷的,记得小时候刚秋收过晚稻的稻田里有散落的稻谷,人们最喜欢去捕田鼠了,也容易得手,而吃田鼠的话,除了清理掉内脏,田鼠的头尾是不吃的。
四、蚂蚱?
小时候田里的害虫挺多的,有一种虫子是嫩绿色的,我也不知道学名叫什么,跟蚂蚱有点像,但不是那种蝗虫蚂蚱,也不知道是不是螽斯,以前爸爸抓回来就烤给我们吃,挺香的。
五、田鸡
田鸡也叫虎纹蛙,有冬眠的习惯,以前春耕的时候,田里经常能发现有田鸡,它们又不跑,轻易的就抓到了,有时候耕一块田,能抓到四五只呢,而比较小只的我们一般都会放掉,就要比较大只的带回家吃;而除了在田里,像春天还没有灌溉的无水水渠,也是可以抓到冬眠的田鸡的。
六、鰟鮍鱼
以前农田里除了泥鳅多,一些长不大的小鱼也是比较多的,但不太懂得它们具体的名字,就记得一两种,像鰟鮍鱼,可能很多人都不怎么喜欢吃,觉得有些苦,其实这种鱼不苦的,虽然小条肉薄,但是清理掉内脏,油炸了很香很美味的;当然,除了鰟鮍鱼,还有种小鱼叫斗鱼,这种鱼我们一般是不吃的,拿回家了抓蚊子来喂养;而现在农田里的鰟鮍鱼早绝迹了,田边水渠里也没有了,只能在记忆中回味了。
一螺穷二螺富?
所有的幸福生活都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不要纠结这个
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开当铺,五螺六螺背花篓,七螺八螺坐着走,九螺十螺享清福。”这首歌谣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么会有什么解释呢?
一螺穷,二螺富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十个手指头只有一个螺,而有九个簸箕,那么日子过得也会很穷,如果说有两个螺,而有八个簸箕,那么日子就会过得富有。
簸箕和拆斗的区别?
手指纹簸箕和拆斗的区别在于纹路不同。
其实簸箕和斗的区分 *** 是非常简单的,从形状上就能够区分出来,如果手指上形成的指纹螺状,就叫做斗,如果手指上所形成的指纹是流纹,也就是向下散开的纹路就是簸箕。如果还是无法理解的话,大家不妨从自己的指纹中间往外一圈一圈的看,如果一直在画圈的话就是斗,如果画到一半就流了下去,那么则是簸箕。
中国的梯田起源于什么时候?
梯田是人类面对自然环境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特别是到了春天的播种时节,形状各异的大小梯田盛满清泉,农民们犁田、砌埂、削壁、灌水或牛拉,或人牵,点缀在如镜般的梯田水面,勾画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现在,梯田不仅仅是生存的载体,也是审美的载体。可以说,国内的梯田美景是摄影师们挖掘出来的。因其独特的景观,摄影师扮演了伯乐的角色,成为 *** 批游客,在他们的镜头下,梯田变得如此炫美。随着这些作品向外流传,梯田的知名度也开始一步步扩大。摄影胜地名声的确立,使许多普通游客被吸引前去寻访、体验。
一、云南元阳梯田(哈尼梯田)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南部,遍布于红河州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总面积约100万亩,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园风光画。
2013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元阳梯田在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期间,观看更佳,这时候梯田在收割后,灌满水保养在,梯田层次感很强,尤其是在阳光照射下,波光凌凌,十分壮观。春季2-3月,配上山上的野樱花、木棉花、海棠、桃花、杏花等,姹紫嫣红,十分唯美!
二、桂林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是桂林地区一个规模极为宏大的梯田群,由东向西分为金坑·大寨红瑶梯田景观区(金坑梯田 )、平安壮族梯田景观区(平安壮族梯田)、龙脊古壮寨梯田观景区三部分,梯田中居住着壮、瑶两个民族。
龙脊梯田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从高处望去,梯田的优美曲线一条条、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蜿蜒如春螺、披岚似云塔,显示了动人心魄的曲线美。其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其规模磅礴壮观,气势恢弘,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誉。
龙脊梯田景区面积约66平方公里,海拔在300至1100米之间。虽说南方山区中梯田处处可见,可是像龙脊梯田这样大规模的梯田实属罕见。门票价格为100元/人。由于是梯田,旅游有着很强的季节性。一般说来,在5月份放水灌溉之时,最是美丽,很多摄影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段拍摄的。到了9月末10月初的时候,庄稼成熟,漫山金黄,也十分漂亮。千万别去晚了哦,不然水稻都被收割了。
另外,每年的3-4月,会有龙脊油菜花节;5-6月,有龙脊春耕节;农历六月六,红衣节;9-10月,金秋文化节也都是游玩的好时机。
三、贵州黔东南加榜梯田
加榜梯田,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乡东北面,距县城80公里,是中国 *** 梯田之一。
梯田中散落着苗乡特有的吊脚楼。是苗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苗族是"稻饭鱼羹"的民族。
梯田美景,四季如画。每年的四、五月是梯田注水的季节,注水后的梯田会闪现出银白色的光芒,更凸显出梯田的婀娜曲折的轮廓。夏天的梯田,到处是一片青葱稻浪,如一条条绿色彩带迎风飘扬。金秋十月的加榜梯田,由于海拔高低不同,同处于一座山坡的梯田,黄色由浅变深,形态各异,共同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冬季,注水的梯田中夹杂着一些收割禾穗后的金色糯禾稻草和一些绿色的绿肥地,连同散落于田间宁静的苗家吊脚楼,又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中国山水画。
四、江西省江岭梯田
在海拔千米的高山上;梯田如链似带,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壮丽雄奇; 水面映着蓝天和古树; 梯田下面,山窝里藏着一小撮粉墙黛瓦分外温柔可亲。 这是婺源田园风光的代表。从江岭开始,公路始终在山间盘旋,从江岭向下看,只见层层梯田,曲折的线条,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边聚集的三、四个村庄,四周围绕 着青山,构成了一副极美的婺源农村风光画卷。 作为"中国最美乡村"田园风光的代表作"江岭风光"不仅是世界级摄影基地,更由于古树、河流、梯田、农舍、农作物合理布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天人合一"在这里得以完美展示。尤其是山顶人家成了江岭风光的大背景,远眺白墙黛瓦掩在黄花绿树间,阵阵云雾飘来,恍若天上人间。
江岭的山有多高,梯田也就有多高。站在半山腰的公路旁举目远眺,无数的梯田连成一片片、一丘丘地在山梁上伸延,数不清的梯田组合在一起,一道道、一块块、一垄垄地护卫着山坡,护卫着村寨。
江岭梯田随着四季的变幻,景色也各不相同,她好似山里的大妹子,不时在用各种色彩装饰着自己,有时显得妩媚、有时显得热烈、有时显得奔放、有时显得深沉……春天的江岭,是一片金黄色油菜花的世界。初春的江岭,天气一会儿寒、一会儿暖,一会儿晴、一会儿雨,虽有春的感受,但却隐约模糊。待到油菜花盛开之时,就是一幅春日融融、春风和煦的景色。
五 、福建尤溪梯田
尤溪梯田,福建最美的梯田,位于福建尤溪联合乡。走进尤溪县联合梯田,犹如进入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联合的梯田真是一幅山水画卷。那层层叠叠的梯田,而那田间的房舍、袅袅的炊烟、劳作的人群,又似一幅浓浓的山水田园[视频]诗画。
联合梯田是省摄影家创作基地之一,位于尤溪县联合乡东边、连云等8个村境内,面积上万亩的梯田连绵起伏、如诗如画。
小时候的儿歌给你留下的回忆多吗?
小时候,上学前的一天,去东院玩,正巧,有个女生在上课玩。她在窗前教几个孩子唱歌呢!我也来到小孩子中间,跟着学唱歌。
她把双手合掌放在腮边,闭眼唱:
“青蛙妈妈睡醒了”,
我们也把双手合掌放在腮边,闭眼唱:
“青蛙妈妈睡醒了”。
她睁开眼睛,拍手唱“呱呱寡呱叫”,我们也睁开眼睛,拍手唱“呱呱寡呱叫”。
然后她举起来双手,在头上左右摆动,唱:“青青杨柳随风飘”,我们也举起来双手,在头上左右摆动,唱:“青青杨柳随风飘”。
她把双手放下,往地下左右比划,唱:“地上长青草”,我们也学着把双手放下,往地下左右比划,唱:“地上长青草”。
她用右手往前一点一点的,边唱:“小鸟在歌唱”,我们也跟着用右手往前一点一点的,边唱:“小鸟在歌唱”。
最后,她把双手从胸前左右展开,边唱:“春天到了,春天到了。”我们还是学着把双手从胸前左右展开,边唱:“春天到了,春天到了。”
她就是这样领着唱几遍,我就学会的这首歌。
后来上学了,在学校学了 *** 首歌是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第二首是《东方红》
第三首是《大白菜》
大白菜,真正大,
筐子里装不下。
我和弟弟抬回家,
嗨呀嗨呀,抬回家。
第四首是《小小公鸡》
括号内是第二段。
小小公鸡咕噜咕噜地,
叫声爸爸(妈妈)早早起。
爸爸(妈妈)起来就工厂(公社)去,
小小公鸡笑嘻嘻。
噻葛啦噻葛啦噻葛噻,
小小公鸡笑嘻嘻。
又学了《歌唱王二小》。
有一天早上,哥哥教我《勤俭是咱传家宝》。“四清”时期,唱“四清好来四清好,四清运动搞得好。牛鬼蛇神现原形,敌人进攻全打倒。”“红彤彤太阳放光辉呀啊, *** 派来了工作队呀啊。白天下地同干活,晚上开会不知累。”后来,“ *** ”时期首先学的《歌唱十六条》,《战士爱读老三篇》,《大海航行靠舵手》,《敬爱的 *** 》(跳“忠字舞”),《万恶旧社会》,以后都是歌颂 *** 的以及红歌,语录歌,诗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