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年-上一个虎年哪一年

admin2023-03-06 22:18:1614

庚寅年,上一个虎年哪一年?

是2010年。2010年的属什么生肖,2010年乃庚寅虎年,五行属金,主仁义,富贵,热情。庚寅虎人性格高傲,明事理,聪颖,张扬,热情,缺乏耐心。宽厚仁慈,自幼聪颖,知书达理,处事富有 *** ,张扬,做事不留余地喜出风头,善解人意,伶牙俐齿,善交际。

2010年,公历平年,共365天。52周零1天。农历2010年是庚寅年(虎年),无闰月,共354天。21世纪第2个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农历起止时间为2010年2月14日~2011年2月2日。

2010年是国际海事组织海员年, *** 国际生物多样性年。还是两德统一20周年纪念年。这一年发生的大事有中国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

中文名

二零一零年

外文名

Two Thousand And Ten

时间范围

2010年1月1日 至 2010年12月31日

公历

2010年

世纪

21世纪

庚寅年-上一个虎年哪一年

1998是庚寅年吗?

1998年是戊寅年,此年出生的人属虎。此年出生者天干为戊土,地支为寅木,此年出生者木土相克,事业心强,多为人正直,处世自作主张,生活更有不安。98年属虎的桃花运多,早年时姻缘不定。

姚广孝推演大明命数巨变有哪些?

在近日热播的《大明风华》中,明成祖朱棣在临死前,他将“黑衣宰相”姚广孝生前写给他预言大明“百年三巨变”的折子转给了朱瞻基,并要求朱瞻基起誓,以后决不能沾朱家人的血,而且要求传给儿孙,同样发下毒誓。如果不看剧中对干支年份的预言,单从姚广孝推演的大明命数三巨变内容来看,它应该是对应了历史上的“靖难之役”、“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这三大事件。

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如果要弄清姚广孝推演的关于大明命数的“三巨变”事件,我们严格遵循《大明风华》原剧中姚广孝在给朱棣的诏书中的干支时间,是基本对不上自朱棣开始后的百余年内发生的相应大事,倒是单从后面文字来看,却基本是可以诠释明白的。至于其中原因,我也不得而知,只能猜想也许是编剧有出入,或者在明朝干支的算法和我们今天有着某种情况的不一样。不过这也只能是猜测而已。

如下我们还是从尊重历史的角度来给大家讲讲今天的话题。

预言一: 辛丑年一变:飞龙在天,太子遽亡,倒覆江山于陛下。

按年份堪对:辛丑年,公元1421年(永乐十九年)

在朱棣后的百年内,能称得上“辛丑年”的,也只有1421年这一年。那在这一年,大明王朝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历史事件呢?

这一年,朱棣改以前的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十九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至此,标志着朱棣迁都大政的基本完工。当然,这一年对大明王朝来说,正式以北京为京师,也算大事一件。

按事件堪对:飞龙在天,太子遽亡,倒覆江山于陛下。

如果单纯按事件对应来讲:“飞龙在天,太子遽亡,倒覆江山于陛下”这句话对应的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事件。

朱元璋还在位时,太子朱标突然亡故,因此皇位的继承权落到了朱元璋之孙,朱标次子朱允炆身上,史称建文帝。而建文帝在上任后,为了巩固手中的皇权,于是急急忙忙实行了一番削藩政策,而这一 *** 之过急的做法,直接触动了朱棣的利益,朱棣为了自保,并在“黑衣宰相”姚广孝“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的劝说下最终发动了“靖难之役”,推倒建文帝,自己登基作了皇帝,是为明成祖。

预言一的勘正:

“靖难之役”发生的时间段是在建文帝元年的1399年到建文四年的1402年这段时间,而其中,年份带辛字的也只有“辛巳年”的1401年。因此我猜测,如果真的是剧本勘误的原因,那么预言一的正确版本应该是:

辛巳年一变:飞龙在天,太子遽亡,倒覆江山于陛下。

预言二: 庚寅年一变:龙战于野,血色玄黄,主兄弟争于室,溅血禁中。

按年份堪对:庚寅年,公元1470年(成化六年)

在朱棣后的百年内,能称得上“庚寅年”的,也只有1470年这一年。那在这一年,大明王朝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历史事件呢?

这一年,在大明的历史上,如果非要按个事件出来,恐怕只能算做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的降世了。除此之外,别无他事。显然这个年份是有问题的。

按事件堪对:龙战于野,血色玄黄,主兄弟争于室,溅血禁中。

如果单纯按事件对应来讲:“龙战于野,血色玄黄,主兄弟争于室,溅血禁中”这句话对应的是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事件。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太师屡次侵犯明朝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的怂恿下,亲率二十万精锐大军出征,计划从大同北上,与瓦剌决战于明朝边境。然而由于瓦剌准备充分,后明英宗于土木堡兵败被俘。这时候,于谦等大臣出于稳定大明局势的考虑,私立明英宗同父异母之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史称明代宗。次年,(1950年)改年号为景泰。原本瓦剌俘获明英宗可以作为对明朝要挟的交换条件,结果没想到明朝新帝上任这么快,因此对瓦剌来讲,明英宗也失去了真正的利用价值,为了不得罪明朝,明英宗被瓦剌释放,打从他回朝后也就只能以太上皇的身份自居了。另外,朱祁钰为了防止明英宗的复辟,并将其软禁在宫中,交由锦衣卫严加看管,吃饭的食物也只能从小洞递入。这正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事件。

预言二的勘正:

“土木堡之变”发生的具体时间是在1449年,而明代宗朱祁钰正式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则是从1950年正式开始,而1950年的干支纪年刚好有个“庚”字,是为“庚午年”。因此我猜测,如果真的是剧本勘误的原因,那么预言二的正确版本应该是:

庚午年一变:龙战于野,血色玄黄,主兄弟争于室,溅血禁中。

庚寅年-上一个虎年哪一年

预言三: 甲午年一变:白龙鱼服九年,亢龙有悔,堕于地,又溅血禁中,仇杀无尽无期。

按年份堪对:甲午年,公元1474年(成化十年)

在朱棣后的百年内,能称得上“甲午年”的,也只有1474年这一年。那在这一年,大明王朝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历史事件呢?

这一年,在大明的历史上,也确实更加难以找出什么可以称作大事的大事,如果非要找,凑一下,那就是“灵武明长城建成”。但这真还扯不到什么明朝“百年三巨变”的重大政治预言上来。可见,电视剧里“甲午年一变”这句异议也是十分的大。

按事件堪对: 白龙鱼服九年,亢龙有悔,堕于地,又溅血禁中,仇杀无尽无期。

如果单纯按事件对应来讲:“白龙鱼服九年,亢龙有悔,堕于地,又溅血禁中,仇杀无尽无期。”这句话对应的应该是历史上的“夺门之变”事件。

朱祁镇自从被瓦剌放回之后,朱祁钰并没有将皇位还给朱祁镇的一丝想法,而且常常想尽办法防止朱祁镇复辟,之后朱祁镇在幽禁中当了九年的太上皇。直到九年以后,明代宗朱祁钰病重,石亨、徐有贞和 *** 曹吉祥为首的一干人等于景泰八年(1457年)帮助朱祁镇发动了“夺门之变”,朱祁镇又重新坐回了皇位。

预言三的勘正:

“夺门之变”发生的历史时间是在景泰八年的1457年,而这一年在干支纪年法属于“丁丑年”。如果按照此事件来推测的话,那么预言三的正确版本应该是:

丁丑年一变:白龙鱼服九年,亢龙有悔,堕于地,又溅血禁中,仇杀无尽无期。

结语

综上来看,《大明风华》中姚广孝生前写给朱棣预言大明“百年三巨变”的折子内容所对应“靖难之役”、“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这三大事件基本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在时间上确实值得商榷。

如若不然,按照《大明风华》影视中的版本,首先在时间问题上真让人有些怀疑这个预言折子的历史真实性!无非只能当作看小说就此一乐而已。我想就算这事是真的,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也不可能在推演的时候将事情推算准了,而却偏偏将时间给弄马虎了。除非,明朝那会的干支纪年真的和我们今天的太不一样。

『文/淳帧通安,笔名宏罗,本文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感恩关注!』

万历庚寅年是公元多少年?

万历十八年 公元 1590年 庚寅年 。

万历(1573年 - 1620年)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万历这个年号一共48年,是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万历年间张居正实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

天启庚寅年是公元哪一年?

天启(1621年- 1627年)为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时的年号,明朝使用该年号7年。

庚寅碰撞一次需要60年,公元0030年是 *** 个庚寅年。

这样算下来,距离天启最近的是公元1590年和1650年。

所以并不存在天启庚寅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