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自己坐长途车

admin2023-02-27 19:58:0713

梦见自己坐长途车,高中才开始努力学习晚吗?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我来给你分析一下:

***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是否足够努力,努力虽然不能让你笑傲江湖,但是至少让你这门课学得如鱼得水。

第二,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的理科思维是对于理科的悟性。有悟 *** 半功倍。

第三,如果其他各科成绩你引以为傲,或者还能徘徊在中游,那么专心数学,追上来不难。

第四,抛开一切,你如果只需要一个90多分的成绩,那么现在开始学习,肯定没问题。

第五,怎么努力?无疑需要从头开始夯实基础,各科知识点牢记,课后题全做,把握一本好教辅,一本好习题册 ,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

第六,制订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有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切不可订了计划,你却像无头苍蝇一样东搞西搞。

总之,你还有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建立在你是否能悬梁刺股学习的基础之上的。你把握的好,130+的分数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心态要调整好,知道自己面对的困难要比别人大。既不能放弃,也不能焦躁。有这种情绪也是正常,多鼓励自己,做积极的心理暗示。

遇到不懂的怎么办?

课堂跟进老师,保证课堂效率。课后作业做好,有空的时候把教材和课后练习做一下,补上基础的部分。多和老师沟通,寻求帮助。有空的时候,脑袋里多琢磨琢磨课堂内容,遇到回忆不起来的抓紧时间把相关部分看一看。知识题目唯手熟尔,熟到什么程度?熟到自己 *** 睡觉般这个程度。

最后,你要记住“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吸取教训,不要放纵自己。

说一说那些值得怀念的旧时光?

犹记童年时,打着伞骑坐在爸爸脖子上兴高采烈地回家,记得爸爸喂我吃饭,帮我扎小辫,带我抓蛐蛐,在灯光蓝球场看比赛,捉飞蛾,夏夜的星空下,每晚爸爸讲《西游记》,讲手抄本的《一双绣花鞋》,讲完后,还将我的小伙伴一个个送回家,记忆最深刻的是每周上医院补牙,爸爸给我买的橄榄,还记得有次爸爸帮我脱毛衣时,手脱了臼,他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记忆里帅帅的父亲,如今变成了帅帅的老爷子[偷笑][偷笑]预祝老爸节日快乐,健康长寿!

大家都有哪些因祸得福的事?

我侄女婿阿浩当初追我侄女阿红的时候,因为是“姐弟恋”,两人相差5岁,所以遭到大家一致反对,连我侄女自己都对阿浩说:“小屁孩,哪凉快哪玩去!”

但阿浩一点也不气馁,依旧每天乐呵呵的像个“小跟班”:怕阿红炕鸡蛋饼站在湿漉漉的地上滑倒,他就铲来一大锹煤灰渣子来,垫到阿红脚底下;

每天收摊桌椅板凳、锅碗瓢盆满满两三轮车,阿浩让他表姐骑一辆,自己骑一辆,然后在他三轮车后面留一个稳稳当当的“专座”给阿红。(因为摊位离家远,回去还要刷碗,阿红不得不坐);

知道阿红不爱吃猪油渣,他就特意炕两个啥也不放的梅干菜饼,一直放在火炉边保温……

总之,处处陪着小心,就想打动阿红的芳心。

但阿红始终不松口,一是自己比阿浩大5岁,其次就是阿浩妈妈从一开始就不同意儿子的选择,在她看来,按老规矩,“宁可男大十岁,不可女大一岁”,而且一个属狗,一个属兔,有“狗撵兔”之说,觉得不吉利。

阿浩几个在城里上班的堂姐,隔三差五过来给阿浩做思想工作,在她们看来,阿浩年轻幼稚,有许多人情世故不懂,喜欢上阿红纯粹就是一时冲动,慢慢等新鲜劲过去就好了。

谁知道阿浩对她们的劝说充耳不闻,以至于后来只要听说哪个堂姐来了,他中午饭都不回去吃,绕着她们走。

因为阿浩和侄女阿红的老板是我亲表兄,所以阿浩妈妈就准备从“源头”上抓起,倚仗自己是我表嫂的弟妹,所以她提出让阿浩分离出来开个百货店,这样阿浩就不再每天跟阿红在一处干活了。

表兄开的早点铺在那条路上是最早的几家,因为味道好,品种多,而且还干净卫生,所以也没少挣钱。

想着阿浩一旦离开,早上没人起来去拉豆腐脑了(我表兄腿残疾),生意肯定会一落千丈,再说一个生意做久了,也产生厌烦感,做早点生意虽然利润高,可人太辛苦。

就这样,在给阿浩找门面房的同时,表兄也给自己找了一家门面,如此一来,两个小百货商店同时开业,仅相隔两家。但阿浩是自己单干,阿红则转行,继续留在表兄小商店打工。

表兄有经商头脑,他看准这条路紧挨着医院,人流量大,用 *** 的人肯定多,于是,在店里装了一部公用 *** 。

而我和阿浩表姐,把我表兄的早点铺承包了下来卖盒饭。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挣的人生 *** 桶金。

因为阿浩是表嫂侄子,所以虽然自己开商店了,但一天三顿还在表兄那吃,只不过每天照看生意,店里离不开人,所以跟侄女阿红接触少了。

如此一来,我侄女如释重负,而阿浩呢,急得抓耳挠腮。

我侄女是一个非常有自尊心的女孩,她跟我一样,从大家庭出来,情商高,能看出人的眉眼高低。

面对阿浩妈妈对自己的防范,阿红更加洁身自好,有时候阿浩转过来找她说话,她爱答不理。

面对阿红对自己的冷漠,阿浩就跟没事人一样,时不时进货的时候看到有时令水果,他都会买一大兜给我提过来,然后让我给阿红拿过去。

我知道这小子是想从我这找突破口,因为他知道我和侄女阿红的关系好,我说话在阿红心里有分量。

可婚姻大事,我不能被他的糖衣炮弹打败,一切根据阿红自己的意愿,所以,我也不劝说,也不泼冷水,想把这一切交给时间。

之所以阿红不答应阿浩的求爱,我在心里给他们做了分析:一是两人相差岁数大;其次我觉得阿红有点瞧不上阿浩,嫌弃他文化程度低,因为从小调皮捣蛋不爱学习,阿浩初二就辍学了,他爸妈拿他没辙,只好把他送到自己姑妈跟前打工。

真是“一马服一夫,卤水点豆腐”,羁傲不训的阿浩只要在阿红面前,乖的像只小兔子,哪怕阿红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阿浩都不知道怎么站立好。

不过能看出来,阿浩不是阿红理想中的男友。

就在阿浩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时,随后发生了一件事,让两人关系出现了转机。

上世纪九十年 *** 小商店无外乎就是卖点烟酒、各种礼盒,卫生纸、毛巾之类的,品种单一。而这条路香烟卖的 *** ,高峰的时候,一天能卖二三十条。

但唯一不好的就是香烟进货渠道纷繁复杂,有的直接卖假烟,那简直就是暴利。

不过我表兄老实本分,从来不敢进假货,哪怕推销上门他都不敢接收,怕被“钓鱼”。

虽然不卖假烟,但必须具备识别真假香烟的一双火眼金睛。这一点我特别佩服侄女阿红,其实对于这些她等于是一张白纸,啥都没接触过。

不过,只要她想学的,她就千方百计想办法去钻研。为了掌握过硬的本领,她向同样从事烟酒经营的瞿姐取经,就像中医“望、闻、问、切”似的,通过对香烟的一系列查看,再闻,她就知道哪个是假烟,哪个是正宗的烟。

有天晚上大概7点多钟,正是生意上人的时候,旁边打公用 *** 的就聚集了三四个人排队。

阿红一边收钱,一边招呼其他顾客。

这时候,有一个穿着灰色笔基呢的中年男人,从一辆自行车上下来,径直来到阿红柜台前,指着橱柜里的“华子”对阿红说:“来一包。”

说完,就从口兜拿钱。一般拿到香烟时,都习惯性的看看,这个男人也是如此。

阿红心想:你看就看呗,反正卖的是真货,随便你怎么看。所以就没在意,继续招呼其他顾客。

男子付完款,拿着香烟扬长而去。

不一会儿,这个男人又来了,骑着车直接把车停在了商店门口,而且脸色很难看,老远就对着阿红吼道:“你刚刚给我的是啥烟?赶紧给我换!”

阿红闻听,有些莫名其妙,她不解的问道:“咋回事?你说的啥意思我不太明白。”

只听“啪”的一声,男子把一盒“华子”烟丢到玻璃柜台上,对阿红说道:“别废话!自己干啥心里没数吗?你换一包就对了!”

阿红此刻明白了,这是过来找茬的。

但自己刚刚卖的就是真“华子”,所以阿红一点没着急,而是把男子放在玻璃柜上的香烟拿起来,稍微看了看,捏了捏,然后义正言辞的说道:“这包香烟不是我们家的,你自己调包了!”

男子一听,咆哮道:“放P,这明明就是刚刚在你们家买的!你乖乖的给我换了,否则,今天没完!”

听到男子的叫喊声,过路的三三两两的人都围拢了上来,一探究竟。

眼看聚拢上来的人越来越多,男子更加肆无忌惮的指着阿红说道:“快!赶紧的换烟!”

阿红虽然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可好赖在家也做了两年代课老师,所以,面对男子无理的要求,阿红不慌不忙的对议论纷纷的人们说道:“大家来了,正好给做个鉴定。”

说完,阿红从柜台里拿出一包“华子”,迎着灯光对众人说道:“大家看看这里,我卖出的‘华子’,我是用大头针在下面扎了四个眼,目的就是为了辨别真伪,而且我的每一包散装的都是四个眼,而且在同一个位置,如果不相信,大家可以看。”

阿红边说边把香烟递给靠前的一位男士,随后又从柜台里拿出第二包香烟,让大家鉴别。

果然,靠近前的男士说道:“没错,这两包香烟下面都有四个针眼,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这时候,穿灰笔基呢的男人有点着急,他恼羞成怒的对旁边的男人吼道:“你少管闲事,我知道我这包烟就是假的,就是刚刚在她家买的,敢不给我换,我砸了她的柜台!”

面对无理取闹的男子,阿红莫口难辨,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正在她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突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人,对着穿灰衣服的男人问道:“干啥?准备欺负一个女孩子?”

阿红一看,原来是阿浩来了!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梦见自己坐长途车

阿浩那时候一身打扮很时尚,一条大喇叭裤,还蓄着一头长发,一看装扮,也不是好缠的角色。

男子明显有点畏惧,但他以为阿浩只是过路的人,所以他看都不看阿浩一眼,指着阿红骂道:“小丫头片子,赶紧给大爷我换烟!”

阿浩一听男子出言不逊,态度嚣张,而且是在自己的面前,对阿红这个样子,他气不打一处来,直接走上去,薅起男子的衣领,说道:“你再骂一句她试试?”

男子看上去是40多岁的中年男人,但长得柔柔弱弱,副尖嘴猴腮的样子。见阿浩抓起自己推搡着,他条件反射似的,想往自行车跟前跑,估计想溜走。

但阿浩不依不饶,就随着男子的拉扯来到自行车跟前,就在男子手扶自行车把手,准备走的时候,阿浩的暴脾气起来了,他攥紧拳头,一拳朝男子脸上打过去,谁知道男子一躲闪,阿浩由于用力过猛,一个踉跄栽倒在自行车上。

等阿浩自己站起来的时候,手捂住了眼,阿红借着灯光,突然看到顺着阿浩的手指缝流出了血。

阿红吓得三步两步跑到阿浩跟前,阿浩还是用手捂着眼,血流的越来越多。

这下可把阿红吓傻了,她哭着说道:“不得了了,你是伤着眼睛了,赶紧去医院吧!”

说完,不由分说拉着阿好往医院方向走去,连小商店都不管不顾了。

因为七点多钟正是小饭店上人的时候,所以我在后堂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是邻居小倩过来让我去看商店,说阿浩跟人打架了,阿红陪着一块儿去了医院,当时把我也吓傻了。

因为离医院很近,阿红给阿浩送到急诊部后,就出来在公用 *** 亭给在医院上班的二姐(阿浩堂姐)打 *** ,让她赶紧找人去看看。

因为一着急,阿红把特别熟悉的号码居然忘得一干二净,还是在店主的安慰下,让她别着急,慢慢想,好不容易把 *** 号码想起来以后,却身无分文交 *** 费钱。

阿红只好把手腕上的手表取下来,交给店主说:“先押这吧,待会儿我拿钱过来取。”

谁知道店主善解人意的说道:“没事儿,没事儿,你赶紧去忙你的吧!”

就这样,阿红又回到手术室门口,焦急的等待阿浩做手术。

因为医院有熟人照顾,所以阿浩的手术很快做完就出来了。

不过当看着阿浩缠满纱布的眼,阿红吓得腿发软,她赶忙问大夫道:“伤到眼睛了吗?”

谁知道阿浩堂姐在旁边不满的训斥道:“做生意要和气生财,怎么动不动跟人打架呢?”

言下之意,怪阿红多事儿。此时此刻,阿红什么话都不敢辩解,她现在唯一担心的事儿就是,阿浩的眼到底伤到什么程度,如果变成“ *** ”,往后怎么跟他们家人交代?

阿浩能感觉到阿红的不安,他笑着安慰道:“没事儿,没事儿,即使变成‘ *** ’了,我还可以戴墨镜嘞,更帅!”

面对阿浩的俏皮话,阿红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听说阿浩眼睛受伤了,阿浩妈第二天就从老家赶过来,当弄清楚是因为什么原因受伤后,她朝着阿红愤怒的吼道:“年纪轻轻的,万一以后眼睛就瞎了怎么办?”

梦见自己坐长途车

阿红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只是默默的流着泪。

堂姐们知道阿浩眼睛受伤了,提着水果奶粉过来看望,那天晚上吃饭时,坐了一桌十几个人。

表兄那天晚上做了一大桌菜,还炖了一只鸡,招呼着大家吃。

这时候大堂姐站起来,将这只整鸡一点一点的撕开,然后给每一个人碗里放了一块,而阿红就坐在她的身边,大堂姐连一小勺汤都没有给阿红盛。

并且在饭桌上说道:“阿浩这次真是飞来之灾,如果不是阿红多事,怎么可能会受伤呢?”

众人在旁边不住的点头附和着,尤其是阿浩妈妈,脸阴沉的像“黑包公”,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阿红说句公道话。

那天晚上,众人散开后,阿红一个人收拾着桌椅碗筷,默默的流着泪。

我那时候自己租房住,中间发生的这些事情,阿红受的气,我一无所知。

有天中午,阿红来到我的出租房,流着泪对我说:“阿浩的眼睛这次肯定伤的不轻,即使没瞎,也会留下疤痕,说到底都怨我,看来我真要接受他了,想甩都甩不掉。”

我也六神无主,于是安慰道:“其实阿浩为人挺好的,只不过岁数跟你差的有点多,再说,他对你是真心的,实在不行就答应他吧!”

也许就是从那次开始,阿红对阿浩的态度有了转变,每天除了去看商店,还给阿浩洗衣做饭,陪着一起去医院换药。

阿浩拆完线后,眼睛不但没有失明,反而因为针脚缝的仔细,由原来的单眼皮变成了双眼皮。

看到阿浩的眼睛安然无恙,阿红准备及时抽身,但阿浩对她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不能说话不算话。”

就这样,阿浩不顾父母的反对,非阿红不娶,哪怕跟父母断绝关系。

无奈之下,双方父母就算默认了,阿浩和阿红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没有订婚仪式,没有彩礼。

后来在我的撺掇下,两人于1999年5月18日举行了婚礼,阿浩达成所愿。

可以这样说,阿浩如果不是眼睛受伤,阿红担心他成了一只眼不好找对象,不见得答应他的求婚,所以阿浩完全是因祸得福。

所以我现在越来越相信缘分,事实证明阿浩的选择是对的,他们两人的结合就是 *** 的搭档,珠联璧合。

如今两人携手20多年,生意越做越大,儿子也优秀,阿红在阿浩的呵护下,虽然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一点不显老,跟阿浩站在一块,根本看不出来她比阿浩大5岁!

而阿浩那个大家族的人,更是对阿红刮目相看,由原来的鼻孔看人,变成对阿红笑脸相迎。

不得不感叹经济基础,决定一个人在家的地位,这就是现实社会。

有道是:欢笑使人变得年轻,爱情让人美丽!

大家好!我喜欢我的分享,请关注@白鹭湖姑娘!谢谢您的支持!

你盼望的愿望实现了吗?

我盼望的愿望实现了吗?

不提这事还真没朝这方面想,经题主提起回头一审视还真发现这一路走来自己挺幸运的!

记得小学4年级时,父亲因病去世。本就幼年丧母的我,骤然之间成为无父无母的孤儿。失去了生活来源的我,迫不得已缀学挑起父亲留下的杂货担子摆摊为生。

看着来来往往的同龄孩子们仍在无忧无虑的上学,除了心中无限的羡慕,偶尔也时不时会生出——我要能有机会继续上学那是多么的幸福!

时间就在我无休无止的企盼中度过,四个月后的一天,忽然有几位同学找到我说是班主任老师让我回学校一趟。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到学校找到了班主任廖文琪老师——

“你还想上学吗”?

“想”!

“那你回校上课吧”!

“怎么回?我已没有了父母也没有了生活来源。”

“这些问题你不用考虑,你只管回校好好读书就行了”!

原来,教语文的廖老师发现班上作文写的 *** 的学生(也就是笔者我)忽然没来学校上课。经过询问多位同学,方知道我家庭发生的突变。于是,他联系了几位老师也征得了学校领导的同意让我住进学校,生活费则由几位老师共同负担。就这样,我实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愿望。重回课堂,继续我的学习生涯!

参加工作后,我的 *** 份工作是合成氨厂的搬运工。日复一日地拉着装有1000多斤煤炭的板车;扛着100斤重一袋的化肥……

本身就因营养不良长成三等残废的我,却不得不每天在这种远超负荷的的繁重劳动中艰难度日!

我所工作的合成氨厂是在福建省顺昌县埔上镇,火车将煤运到埔上贷站后,我们就用加高了栏板的板车从货场将煤运到厂里。虽然说仅有短短的三里路,但途中却有一段陡峭的大坡。因为体力不支,每次拉车上坡时,小腿肚子便会止不住的激烈颤抖!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便会将板车放下仰望苍天在心中嘶吼——老天哪!你什么时候才能开眼呀?那段时间我心中更大的愿望就是——调离搬运队,到车间里当一名 *** 作工人!

天遂人愿,我失散已经17年的大哥居然找到了我。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亳不犹豫地想方设法将我从福建调回了江西。实现了我朝思梦想成为技术工人的愿望!

期间十余年,我当过汽车修理工;开过接送工人上下班的大巴车;更长的时间是开着卡车奔驰在祖国的东西南北!

假如不是遇上企业改制,我所在的车队被撤销,车队无论是司机还是修理工全部集体下岗。我也有可能在退休前,会一直开着大卡车当一名快乐的驾驶员。

猝不及防的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的晕头转向,我的妻子是副食品商店的营业员,早在1989年初就已下岗在家。女儿当时还在小学三年级上学,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就系于我一人身上!

怎么办?怎么办?

面对汹涌而来的下岗潮,想寻找一份能挣钱的职业何其艰难!

就在我面对茫茫前路“敢问路在何方”之时,心中更大的愿望就是能重获一份稳定的职业、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能够养家糊口。

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聘我担任特约记者的报社领导得知我的困境后向我伸出了堪称“救命”的援手。

从司机转身成为记者,通过二个月的试用期,我以还算优异的成绩完成了职业身份的完美转变。

我的愿望,老天爷再一次奇迹般的让我实现!

感恩命运的眷顾;感恩在我人生旅途中所有给予我无私帮助的贵人;感恩生命之中的所有相遇……

艰苦地区的部队生活到底有多艰苦?

我最要好的高中同学,曾经在高原边防部队服役二十多年,到底苦不苦、累不累、难不难?他告诉我,只有长期在高原工作生活过的人,才有切身体会、切实体悟。

当一名边防战士,同学在 *** 高原当兵两年多,霜染的头发、脱落的牙齿、脸上的“高原红”,成为了他与众不同的形象标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和老同学同年应征入伍,当初我去了省内 *** 部队当兵,他不顾父母反对,毅然申请去了 *** 边防部队,从此我们一个在省城闹市,一个在高原边防,相隔万里之遥,靠着书信往来分享着各自在部队的生 *** 验。

我至今记得,收到同学的 *** 封来信,是在新兵下连后一个多月,还是老家父母转寄给我的,刚到部队那会儿我们都不知道各自部队的详细 *** ,入伍前我们就事先约好 *** 封信先寄回老家,而后通过父母转寄部队。

盼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同学来信,我迫不及待拆开信件阅读,同学在信中告诉我,他所在部队环境非常艰苦,海拔高度4000多米,刚到新兵连由于高原反应,他半个多月没适应过来,浑身乏力没劲,训练提不起精神来,一跑步就气喘吁吁。说实话,那个时候,处在省城的我根本无法理解同学信中描述的状态体验。

当兵第二年底,我和同学都有了探亲假,两个人相约一起休假回到老家,没想到见面之后,同学的形象面貌令我大吃一惊,原本帅气的青春小伙,一下子老气了很多,原本浓密黑亮的头发不仅变少了,而且白头发占了一多半,颜面掉皮起屑、缺乏光泽,就连牙齿也松动脱落了好几颗,尤其脸上挂着的那一片“高原红”,更是成了他与众不同的独特标识。同学告诉我说,这一切都是高原边防“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的特殊气候环境造成的,遇到这些情况刚开始有些难过,后来大家慢慢习惯适应了,并没有觉得多么与众不同。

当一名边防军官,同学扎根高原奉献二十多年,所承受的艰难困苦、经受的磨难挑战实在太多,可他始终无怨无悔、勇毅前行。

当兵第三年,志在边关的同学考上了军校,毕业后学业成绩出众的他,本来有机会留校工作,可他却出人意料地志愿选择了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重新回到了高原边防。毕业分配前,他特意给我写了一封信,附上一篇他在校报上发表的随笔《仰望 *** 》,字里行间表达了他对雪域高原的向往与迷恋。

重新回到 *** 边防,同学没有回到老部队,被分到了海拔更高的另一个基层单位,那里的环境更恶劣、条件更艰苦,大雪封山的时间也更长,由于山高路险、道路崎岖,进出一次十分艰难,而且充满凶险。有一年九月份,同学休假归队,进藏后转乘部队大卡车返回连队,路上突遇暴风雪和道路塌方,被困途中两天一夜,忍饥挨冻受尽苦头,还险些被山上滚石砸中、遭遇危险。

身在高原边防,不仅要承受环境艰苦、生活清苦、工作辛苦,更要忍受遥望亲人、聚少离多的牵念之苦。我清楚记得,同学相亲找对象的事情,当初可把他父母 *** 心坏了,托亲戚朋友介绍了很多姑娘,在知道同学在 *** 高原工作之后,一个个都望而却步,不愿意继续交往,直到三十多岁当了营里教导员,过年休假回来遇见了现在的嫂子,才算把家安定下来。

结婚成家过后,老同学夫妻俩两地分居,同学在雪域高原戍守边关,嫂子在老家一边上班、一边照顾老小,一家人难得有个团圆相聚的日子,尤其随着同学职务不断提升,肩上责任担子越来越大,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自古忠孝难两全”在他身上体现的就越发突出。我所知道的,同学当了团政委之后,他基本上把心思都扑在了工作上,从来没休过一个完整的探亲假期,匆匆忙忙回来没几天,又匆匆忙忙被被召回单位处理事务,好在嫂子信任支持、理解体谅,甘愿在背后默默付出奉献、顶起家庭重担。

去年,我的这位同学在高原边防扎根奉献了二十六年之后,选择了脱下军装、转身退役,自主择业回到了老家,回归家庭、回归生活,以弥补对亲人父母、妻儿老小尽孝照顾不够的亏欠。如今,他依然保持着边防军人的无畏艰难、不怕吃苦的那么一种精神劲头,在新的应聘岗位奋力工作、奋发作为。

最后的总结

艰苦地区的部队生活到底有多苦?说实话,只有身在其中的官兵才有切身体会,从我同学二十多年扎根 *** 、奉献边防的实践看,高原边防、海岛边关等艰苦地区部队,有一些共同特点:

一个是,气候环境相对恶劣,高原地区海拔高,天气变化大,尤其是氧气稀薄,容易引起高原反应;海岛地区,处在茫茫大海之上,风里来浪里去,气候湿度大,台风等极端天候风险高。

二个是,保障条件相对有限,艰苦地区部队,一般来说地理位置偏远,道路交通、运输保障、综合补给比较困难,吃、住、行、医等条件比较艰苦。当然,随着国家的发展,艰苦地区生活条件也大幅改善。

三个是,业余生活相对枯燥,高原海岛、边防哨所等艰苦地区部队,由于保障条件有限,官兵业余生活肯定没那么丰富,官兵需要耐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学会苦中作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