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道长图片-西游记中给龙王算卦的道士叫什么
算命道长图片,西游记中给龙王算卦的道士叫什么?
你是指哪个“老龙王”啊??? 是不是“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中的泾河龙王???被魏征在梦里斩了 泾河龙王 *** 次出现是在《西游记》的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
因为袁守诚能够算出泾河水族的位置,泾河龙王非常生气也非常恐惧,就去长安城找袁守城的麻烦,让他算下雨的时间点数。
结果袁守城算对了。
泾河龙王就想了一个非常非常蠢的主意,私改了下雨的时辰点数,结果被玉帝知道。
触犯了天条。
被魏征在梦里斩了。
至于泾河龙王和取经的联系,《西游记》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中提到了泾河龙王的小儿子。
就是那个黑水河妖,被西海龙太子魔昂捉回去的那个。
其他的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若是非得说联系,就是因为泾河龙王死得早,他儿子没人管,后来给唐僧师徒带来麻烦了。
你若是看过电视剧的话,电视剧把这两回捏到一块演的。
我个人觉得写泾河龙王是为了突出魏征的正义吧。
西游记的前十三回都应该算是为取经做的大铺垫。
*** 存在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 *** 》是由李淳风、袁天罡合著,是中国古代流传的几部著名的预言推算书之一,专门预言历代王朝的盛衰兴亡,至今仍有不少版本,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今天我们见到的《 *** 》或《 *** 说》一书,除去一些图书馆所藏抄、绘本外,比较常见和较完整的本子还有日本明治四十二年(1909)东京博文堂书店影印东京秘书库所藏旧抄绘本和民国时《中国预言七种》本。
一、《 *** 》有哪些版本?东京秘书库所藏抄绘本《 *** 说》题为袁天罡、李淳风撰。全书分六十象,其中唐代八象、五代十象、宋代八象、元代四象、明代六象,自清以后为所谓未验之象。每象有图幅,配诗一首,后有按语,论说此象。书前有《秘抄木谶讳图说》文一篇,文中提到国朝,又避“弘”字,可以认定是清代乾隆以后的抄绘本。由于按语中屡屡出现“夷虏”字样,在清代属于违碍之笔,故按语作者隐去了姓名。
《中国预言七种》所收《 *** 》传为清金圣叹手批本,前有金圣叹自序:
“……唐臣袁天罡、李淳风著有《 *** 》父老相传,迄未寓目,壬戌(天启二年)之夏,得一抄本,展而读之,若合符节。”
据该书跋识所记,此书曾经被张之洞认定是金圣叹手批本。哭庙案后。金圣叹身死刑场。此书遭到籍没。被山阴陈季一所得,后又转为山右郑氏所有。乾隆时纂修《四库全书》郑氏将此书进献,遂入大内。圆明园遭劫后,此书流入英国,后被苕溪人李信卿以大珠易回。民国时刊印传世。由于此书为铅字排版,原书面貌不可得见,故此说颇为可疑。
如书中第三十五象谶曰:“西方有人,足踏神京。帝出不还,三台扶倾。”颂曰:“黑云黯黯自西来。帝子临河筑金台。南有兵戎北有火,中兴曾见有奇才。”圣叹曰:“此象疑有出狩事,亦乱兆也。”显然是指第二次 *** 战争中清文宗逃往热河之事。可见此书的编成必在近代。绝非清初金圣叹所批。此书亦分为六十象。唐代八象、五代六象、宋代九象、元代二象、明代六象。余为清代及清以后之象。每象有图一幅,。谶四句。颂一首。后具“圣叹曰”的讲说。
清华大学所藏彩绘本《 *** 》。前有李淳风贞观十一年序。有图六十七幅。其中记唐代八图、五代十六图、宋代八图、元代一图、明代六图。每图一诗。无谶语和按语。
二、接下来我们来对比下这三个版本。通过比较这三个版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如,前两书均分作六十象。有些诗句大致相同,如秘本 *** 象诗作:“自从 *** 到希夷,虎斗龙争事可悲。万代兴亡难尽绝,试看我后兴衰时。”金本诗作:“自从 *** 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悟得循环真谛在,试于唐后论元机。”清华本诗作:“自从 *** 得希夷,龙斗虎争事可悲。万代兴亡难尽计,就且武后定元徽。”
但这些版本之间也有较大的不同:
*** 、所预言各朝事件的数目不同。
秘本:唐代8件、五代10件、宋代8件、元代4件、明代6件、已验36件。
金本:唐代9件、五代6件、宋代9件、元代2件、明代6件、已验31件。
清华本:唐代8件、五代16件、宋代8件、元代1件、明代6件、已验40件。
第二、各朝内预言的事件不尽相同。
比如说唐代的事:
秘本:武则天事、中宗复位事、杨玉环事、黄巢、僖宗蒙尘、唐十八帝终事。
金本:武则天事、中宗复位、杨玉环事、玄宗回京、藩镇践扈及吐蕃入中原、建中之乱、黄巢。
清华本同秘本。
比如说明代的事:
秘本:太祖即位、靖难之变、土木之变、正德农民 *** 、嘉靖之治、李自成 *** 。
金本:太祖即位、靖难之变、三杨事、土木之变、魏忠贤客氏乱政、李自成 *** 。
清华本:太祖即位、靖难之变、土木之变、正德农民 *** 、嘉靖之治、李自成吴三桂事。
第三、同寓一事而图画不同。
如寓唐代帝数之图:
秘本:游动鲤鱼十八条,其中两条被剑所穿,意指中宗、哀宗被杀之事。
金本:盘中有果实二十三颗。
清华本:图则竖两剑为门,中有八条鲤鱼游过,其中一尾穿剑翻肚而死。
又如,明末李自成 *** :
秘本:图作一黄牛背负一绿头鸭。
金本:图作两扇门开,中立一马。
清华本:图作六只红李,中有一只眼睛。
第四、同寓一事而配诗不同。
比如寓文天祥独撑国难:
秘本诗为:“金垣倾倒构新基,正是傍招柱石时。有一柱石头戴斗。风云相会免倾歌。”
金本诗作:“胡儿大张挞伐威,两柱擎天力不支。如何兵火连天夜,犹自张灯作水嬉。”
清华本诗作:“金屋将倒横新基,正是旁招柱不时。这一柱石头戴斗,风云相会无倾欹。”
综合比较这三个版本,可以发现清华本比较靠近秘库本,书中图画的构成和配诗的词句大致相同,可以认定是一个流传 *** 。金本与二本相比差距虽然较大,但仍然可以看出它们的源头极有可能还是一个,它们之间内容的不同说明了此书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不同人物的修改,因为每个人的见识不同,故而出现了对每一朝代历史事件的取舍不同。如明代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虽然历仕三朝。称为干臣。但并无匡复帝位之功,搀入此三人,实与专门预言帝王世次的本书主旨不谐。秘本和清华本都无寓三杨事的图画和诗,而金本却专有象寓此事,这反映出《 *** 》一书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同人物的修改,出现取舍不同的现象。
由此可见,我们今天见到的《 *** 》一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层累叠加,不断敷衍修改而成的,故而每言作者身前历代之事,便会“若合符节”,而预言未来之事,则令人茫然不得其解。
三、《 *** 》究竟是一本什么书?《 *** 》虽然是一部缺乏科学依据的预言推算之书,但如果我们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考察的话,或许也会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 *** 》一书实际上是东汉以来谶纬之学的发展,但不只停留在预言一朝一代一人之上,而是推而广之,论及历代帝王的兴衰,更具 *** 性。书中对历代帝王更替的推论是不科学的,而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完全归结于帝王的立废,把无比丰富的人类社会历史看作只是一部帝王的兴衰史也是根本错误和肤浅的。但这种推论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这是作者对以往人类历史总结的一种折射,是人类历史知识积累和见识增长的结果,这种折射尽管是歪曲和机械的,但它还是反映出了人类对未来社会的渴知和思维深度的加深以及思维内容的扩大,表现出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现象,,对于启迪人类的智慧和提高,对未来社会的认识水平,应该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 *** 》一书结构比较松散,对历代重要历史事件的取舍也并不精要,但其中也反映出一定的历史发展观点,书中对社会历史前途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任何一个王朝都不会万世一系,帝王的位置是不断变迁的,社会是不断变化的,这些观点当然是对中国历史帝王变迁的直观、朴素的总结,但这与任何一个帝王都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够永远维系下去、传之万代的愿望是不相符合的,这也是本书不能公开流传的原因之一。
由于《 *** 》是一部预言王朝兴亡、帝位更替的谶书,所以,不同时期的注释者有机会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政治观点,如秘本的按语作者和金本的“圣叹曰”都有这种情况。他们对满族清王朝的建立十分不满,如金本三十三象寓清兵入关,圣叹曰:“此象乃满清入关之徵,反客为主,殆亦气数使然,非人为所能挽回与?辽金而后,胡人两立中原,觥觥汉族,对之得毋有愧?”
结语
总之,《 *** 》是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图谶书,如果从科学的角度衡量,并没有多少价值,但若把它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现象之一来考察的话,从它的推论 *** 、历史观点和流传的社会现实意义来分析,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迪,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古老文化。
你们都听说过什么野史?
俗话说:权力是 *** 的 *** 。这话既适用于男人,也适用于女人。
慈禧太后通过垂帘听政,窃得大位,成了清王朝的实际掌权者。权力巩固后,宫禁幽深、盛年寡居的寂寞生活,这位权欲勃发的太后是难以忍受的,和吕雉、武曌一样,富贵优裕之下便思 *** ,千方百计寻欢作乐。
宫禁深深,戒备森严,慈禧太后在后宫中如何寻欢,外人是无法一窥真相的。但从史料中有意无意露出的只言片语中,我们还是能略微了解一些。
因宫中男人缺乏,慈禧太后首先瞄准的对象只能是 *** 。 *** 头子安德海和李莲英先后得宠。《清史稿》载,安德海长相俊雅,又长于媚术,以柔媚乖巧、善解人意求欢于寡居的慈禧太后。慈禧对其宠溺无比,以至有求必应,语无不纳,恩爱不逊于夫妻。
时间一久,这宫闱秽事就传的沸沸扬扬、阖宫皆知了。年轻的同治帝对母后和宦官安德海的香艳传闻异常恼火,暗中恨恨的咬牙切齿。
同治帝和仁厚慈爱的东太后慈安一向亲近,况且慈安对他有养育之恩,因此时常去找她诉说心中的烦恼。东后慈安对西太后秽乱后宫的丑闻也极为不满,亦很同情少年同治帝, 她认为若对此秽事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西太后岂不就是武则天再生?日后若撒手人寰,有何脸面去见九泉下的咸丰皇帝?
清廷一贯严禁 *** 出宫。然而,被慈禧太后宠坏了的小情人安德海无视清宫禁令,再三请求太后批准他出宫办差,想出去撒撒野。西太后当然疼爱小安子,对其百依百顺,也就破例同意他出宫。
安德海在宫里憋久了,一出宫好比鸟儿出笼,兴奋地找不着北。他带着一班女乐,游船上还悬挂龙旗,俨然天子出巡。
同治帝和东后慈安见安德海违禁出宫,觉得报复的机会到了。同治在东后的建议下密令山东巡抚丁宝桢,如果发现安德海在山东境内有何不法之事,立刻拘捕。安德海乘坐两艘太平龙舟沿大运河大摇大摆地进入山东,船上悬挂龙凤旗帜,带着很多随从和丝竹女乐,沿途吹吹打打,招摇过市。
到他生日那天,安德海更是忘乎所以,竟陈列龙衣,令随行的红男绿女们依次参拜。在古代,这可是僭越重罪,是要砍头的。
丁宝桢一直派人暗中跟踪安德海的太平船队,对其一举一动了如指掌。他侦悉详情后,立刻派人扣押了得意忘形的安德海。随后,安德海被诛杀,并当街曝尸三日,故意让世人看看这位与当今太后传出绯闻的 *** 是何嘴脸。
随后,丁宝桢再驰报西太后。还有一说,丁宝桢陈奏安德海的种种悖逆、不法行为,西太后理亏加无奈,不敢公然护短,只得忍痛下懿旨令丁宝桢将自己的小情人就地 *** 。
去了个安德海 ,又来了个李莲英。李莲英绰号“皮硝李”,因穷困潦倒,曾做过硝磺贩子、补鞋匠。后来,同乡好友沈玉兰见他可怜,就将他引荐进宫,当了一名杂役 *** 。
李莲英聪慧机敏,办事麻利,又梳得一手好头,举凡京师贵妇们流行的发式,他一琢磨就会。慈禧太后生活奢华,非常爱美,别人给她打理的发型她都不甚满意。后经沈玉兰引荐,李莲英到慈禧那儿一试手艺,居然出手不凡,慈禧很满意,李莲英因此得宠、发迹。
李莲英情商高,善于察言观色,侍奉慈禧太后体贴入微,乃至于太后一日也离不得他。得幸走红后他异常小心谨慎 ,从不恃宠生娇,胆大妄为。慈禧日益宠爱李莲英,好多年荣宠不衰,两人形影不离,情浓的化解不开。史载,慈禧常携李莲英一起并坐听戏,凡是小李子爱吃的东西,慈禧用膳时都会特意留给他。李莲英四十岁生日时,慈禧赏赐给他大量的珍宝、蟒缎。
彼时的李莲英,在气势与地位上早已令当初的安德海望尘莫及。由于慈禧独宠他,他遂成了宫中最炙手可热之人,以至于位高权重的军机大臣和各省督抚也竞相进献寿礼,争先恐后地巴结、取悦这位曾经贩硝、补鞋的皮硝李。李莲英是有清一代更具权势的大 *** 。他的尊崇待遇绝非一般 *** 所能享有的。
从相关史书中记载的只言片语上看,安德海、李莲英和慈禧太后的隐秘传闻是真实可信的。
但 *** 毕竟不是真男人, 只能隔鞋搔痒,解解孀居寂寞,所以民间传闻这位谙于权谋的太后和恭王奕䜣、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都传过绯闻 ,这两人都是真汉子,但西太后和他俩的荒唐故事,其真实与否,实在无从得知,只能做 *** 消食扯淡的野史看待了。
还有更离奇的传说。据说慈禧喜欢吃清汤卧果(一种鸡蛋羹)。而京中做这种小吃最出名的当属金华饭庄。每日清晨,宫里都会派人到宫门口的金华饭庄买四枚汤卧果,由店伙送入宫内。 金华饭庄有个姓史的小厮,生的眉清目秀,皮肤白皙,很是英俊,且能说会道。因经常送卧果入宫,这位史伙计渐渐与李莲英混熟了,于是常常溜进后宫,找李莲英玩耍。一日,慈禧突然出现,见李莲英身边站着一位俊朗少年,就问这人是谁?李莲英很害怕,因为私自带人入宫违反禁令,但又不敢撒谎,只得如实禀告。慈禧得知后,不怒反喜,就将史某留在宫中,昼夜厮混在一起。一年后,生下一男婴,就是后来的光绪帝载湉。慈禧虽贵为太后,但毕竟是一寡妇,寡居生下孩子是不能养在宫里的。慈禧便偷偷把这孩子送到妹夫醇王载沣那里代为抚养,并将史某杀掉灭口。由此有人推测,同治帝死后,不立他的下一辈,反而立他的弟弟载湉。立子不立弟是清廷惯例,慈禧违反常规,定有其难以明说的原因,就是因为光绪载湉是他和史某生的亲儿子。
当然,这只是野史传闻,仅供娱乐,当不得真。
(插图源自 *** )
卢俊义为什么给吴用报了个并不存在的生辰八字?
施耐庵到底懂不懂周易预测与算命术呢?如果不懂,为何要设计吴用以算命诓骗卢俊义这个情节。如果懂,为何又算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假八字?
书中交代,吴用化妆成卖卦先生——是卖卦先生,来到卢俊义府上。但是,吴用给卢俊义算命并不是用算卦术,而是用算命术,也就是给卢俊义算八字。搞笑的是,卢俊义报的八字根本就是假的。金圣叹从旁批注到:无此年无此月无此日。这个八字组合明明就是一个随意编造的八字。
吴用拿着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假八字一通胡诌,卢俊义竟然相信了。令人惊奇的是,卢俊义明明是要戏耍一番吴用,反倒让吴用算计,“自算卦后,寸心如割,坐立不安”。这其中究竟有什么蹊跷呢?
卢俊义的八字纯粹瞎编却说吴用与李逵来到卢俊义的解库厅,一番忽悠,心高气傲原本就不信命的卢俊义,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报出了自己的八字: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稍微懂一点算命术的读者,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八字就是天干地支前四位的组合。当然,这样的八字是一定有的。但是,施耐庵还特别说了一嘴:卢俊义当时是三十二岁。
梁山泊的故事发生在宣和二年至宣和三年之间,按照叙事时序,吴用骗卢俊义的时间大概是宣和二年底的事情,也就是公元1120年。那么,由此倒推三十二年,按照古人报虚岁的习惯,卢俊义的出生之年,应当是公元1087年,这一年的干支是壬辰。以五虎遁月法推算,年上干支错了,月上干支必定也就不对了。出生日期就算是万年历中查找了,时辰也是错的。
假如以卢俊义三十二岁来推算,结合他出生于丑月、丙寅日的信息,卢俊义的八字应当是:丁卯年,癸丑月,丙寅日,辛卯时。
卢俊义原本就心气很高,根本就不相信任何人,总以为老子天下 *** ,怎肯轻易向吴用透露如此重要的个人信息?所以,才报了一个假八字。
那么,吴用是算命吗?绝对不是。施耐庵说,吴用来到大名府,挑着个纸招儿,上写着:“讲命谈天,卦金一两”。而且,吴用李逵都是道士打扮,这也是职业的标识,吴用就是个算卦的。
算卦是指用周易八卦卜算未来之事,只能是一事一卦。以周易八卦卜算终身,则是清代《卜筮正宗》才有的事,施耐庵的年代没有这一宗。
明明是算卦的,却给人算八字,明摆着就是来诓骗卢俊义的。然而,卢俊义竟然相信了。这是为什么呢?
燕青能够识破吴用的伎俩卢俊义算命后,便打算按照吴用的解灾之法,往东南巽地一千里外烧香,以避百日血光之灾。于是,便 *** 了大小管家,安排出门事宜。
在卢家所有的管家中,燕青地位更高。解库厅中,卢俊义把吴用算命的情况讲了一遍,说必须按照算卦先生的指引,去东南巽地解灾避祸。当时,燕青就说:“小乙可惜夜来不在家里,若在家时,三言两语,盘倒那先生,到敢有场好笑。”
燕小乙是什么角色?专一在风月场上打拼的头号高手,“说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勾栏瓦舍中三教九流无所不精,这厮一定也了解一些卜卦算命的勾当。假若燕青在旁,恐怕会揭穿吴用的鬼把戏。
但是,燕青高估了自己,他很幸运的没有与吴用照面。倘若是吴用算命时,燕青也在场,则出丑的不是吴用而是燕青。
卢俊义准备出门时,李固就劝道:“主人误矣。常言道:‘卖卜卖卦,转回说话。’休听那算命的胡言乱语,只在家中,怕做甚么?”大管家的这句话讲得很在理,卢俊义心中其实就是这样想的,他根本就相信这个假八字就是他的命。心中虽然明白,但却对李固说:“我命中注定了,你休逆我。若有灾来,悔却晚矣。”
卢俊义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燕青再劝也是无济于事。然而,燕小乙所言“这一条路,去山东泰安州,正打从梁山泊边过。……倒敢是梁山泊歹人,假装做阴阳人,来煽惑主人。”倒是正言中了卢俊义的心事。吴用不伦不类、装神弄鬼的算命,正是燕青所说的目的。
卢俊义被说破了心事卢俊义假八字不是关键,吴用算命也不是最紧要的,关键是吴用的解灾之法才是致命的。
吴用说,卢俊义有百日血光之灾,要解此灾,“只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虽有些惊恐,却不伤大体。”察看地图,大名府东南方向,就是要途径梁山泊,吴用这是在明确指引卢俊义往梁山去。燕青说得一点都没错。
对此,卢俊义必定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带着李固出门表面上是去泰岳烧香,实则是要去梁山。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卢俊义根本就没有去泰岳烧香的意思,而是准备了与梁山的战斗,要去捉拿梁山贼首。这其中,卢俊义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书中说,卢俊义号称“河北三绝”,即相貌、棍棒、财富。关于相貌,卢俊义是“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关于棍棒技术,则“护身龙绝技无伦”,这两绝都有交代,而卢俊义的财富绝却是来历不明。卢俊义的财富是哪里来的?书中说是“积祖富豪门”,也就是说,卢俊义的财富是祖上积累下来的。那么,卢家凭什么就积累了如此巨大的财富呢?书中根本就没有交代。
后来,卢俊义被官府捉拿,梁中书亲自审讯了卢俊义。公堂之上,梁中书丝毫不留情面,当即把卢俊义打得昏死过去。上了死囚枷锁,到了牢城,还没饶过卢员外三十杀威棒。倘若卢俊义的财富来历明白,在大名府首屈一指,则必定与梁中书有来往,每年都要进贡生辰纲,少不得要搜刮大户。而大户为了继续做生意发大财,也必定要依傍官府大腿。然而,梁中书与卢俊义毫无交情,如同陌路之人。是不是卢俊义很硬气,不与官府交往呢?
卢俊义的很有钱,但却没有产业,不像柴进、李应那样有自己的庄园,究竟他靠什么发财的呢?燕青的身份告诉读者,卢俊义做的是一桩充军杀头的买卖。因为如此,卢俊义不敢见官。
宋江惦记卢俊义已非一日,至少从遇到段景住的时候就划算上玉麒麟了。因而,宋江、吴用对卢俊义的情况了如指掌。吴用假借算命,点破卢俊义的不可告人的财富秘密,这才让卢员外信以为真,轻易就范。
卢俊义确有血光之灾卢员外的血光之灾就出在巨额财富上。没有任何产业,也不经营任何生意,尽管是祖上留下了财富,也经不起如此消耗,所谓坐吃山空,卢俊义很难保证自家能够支撑如此大的家业。书中交代,卢俊义做好去梁山打算后,立即召集大小管家到解库厅议事,少刻都到。这一次, *** 了多少管家呢?仅李固手下就管着四五十个行财管干。燕青的地位稍高于李固,手底下的人恐怕不会少于李固。光管家就有百十个,可见卢俊义的家业之大。如此大的家业,必定是要有大生意支撑的。那么,卢俊义的生意是什么呢?
燕青的身份道明了卢俊义的生意。从施耐庵的描写中来看,燕小乙男不男女不女,打扮得十分妖娆,简直就是《水浒传》中的人妖。
卢俊义 *** 众管家时,李固先到了,卢俊义左右一扫眼,却没见燕青,便叫了一句“怎生不见我那一个人?”这是非常肉麻的一声叫唤,卢俊义与燕青的关系十分暧昧。说穿了,燕青就是卢俊义豢养的娈童。
北宋时期官宦富贵人家有宠养娈童的嗜好,卢俊义乃大名府首富,自然也不能免俗。但是,燕青除了被卢俊义做娈童使唤外,还教他一身本事。燕青的这身本事,基本上就是勾栏瓦舍的营生技能。书中有词赞燕青道:“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 *** 名。”既然是卢俊义的私人娈童,燕青当然不会去做别人的 *** ,风月丛中,燕青干的是经营勾栏瓦、私贩娈童的勾当。因而,此人“亦是说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到处搜罗小孩,在市面上说暗语做黑交易。在风月场上,为他人提供娈童服务。
北宋时期,人口贩卖是合法的,但是,绝对不允许贩卖十岁以下的小孩。犯此,轻则充军,重则杀头。卢俊义的生意这么大,杀头、活剐都是足够条件的。吴用点破这个隐秘,告诉卢俊义赶紧去梁山谈判。于是,卢俊义准备了十辆太平车的财物,要去梁山泊做笔交易。
但是,卢俊义去梁山时,暗地里做好了两手准备。先是以武力活捉梁山贼首,以此为本钱,向官府献俘,以求将功折罪。此招不成,则以十车财物为谈判条件,封堵梁山之口。不料,吴用早有算计,梁山口一场猫玩老鼠的游戏,把自命不凡的卢俊义玩了个半死。
燕青道破了个中玄机,但他并不了解吴用算命时说了些什么。假若燕青在场,还能反驳吴用吗?
吴学究算命的寓意施耐庵是懂得周易卜卦与先天神数的,他在书中提到吴用“能算皇极先天数,知人生死贵贱。”皇极先天神数指的是邵雍的《皇极经世》,是一门非常古奥高深的运用易理和易数推究宇宙起源、自然演化和社会历史变迁的著作。施耐庵提及此书,说明他是有所研究的。但是,吴用的算命却是不伦不类,施耐庵为什么这样写呢?
除了上文所讲的,就是为了诓骗卢俊义,让读者读到这一破绽,再来思索个中的奥妙。其实,这是很次要的,施耐庵的每一处故意错漏,都有其故意的深意。
《水浒传》的开篇,讲了一个类似于神魔的故事,洪太尉误走了妖魔。又在篇中讲了一个神幻事件,宋公明遇九天玄女。这两个神魔故事,讲的其实是同一件事:宋江以及梁山好汉都是妖魔,洪太尉放妖魔,九天玄女收妖魔。难道,施耐庵是在宣扬迷信吗?绝对不是。
在这两个神魔故事中,施耐庵隐含的是贯穿于北宋王朝兴亡的历史。这一点,绿野老道曾多次讲到。除此之外,还有智真长老、罗真人这等方外高人的未卜先知,以及托塔天王的两次显圣。施耐庵是把涉及到历史真实的故事符号化,以此寓意北宋徽宗时期诸多失道而导致王朝灭亡的历史真实。吴用算命也是如此,是为了整个《水浒传》的架构,使用了古代术数这个符码。
施耐庵如此行笔,也是在为后 *** 铺垫,在七十回后,这些铺垫都将逐一收束、揭秘。比如,罗真人其实就是道家紫府的小看管, *** 山伏魔大殿引诱洪太尉放走妖魔的真人。九天玄女说,宋江有机会重登紫府。紫府在哪里?就在罗真人的二仙山!
吴用给卢俊义算的假八字,证明世间并无此人,也就是卢俊义并非一个具体的真实的人,而是“玉麒麟”。玉麒麟实际上就是一匹神仙坐骑,是神驹,宋江并非请他上山,而是像驯服一匹烈马那样,把玉麒麟遛上了梁山。然后,以神驹对付照夜玉狮子这匹龙驹,从而活捉了史文恭。这可是宋江招安的本钱,梁山解决了战马问题,实力壮大,这才引起宋徽宗的重视,遣张叔夜“招降之”。
那么,玉麒麟的归宿又是什么呢?施耐庵说得很清楚,就是“血光之灾”,卢俊义此后有可能“死于刀剑之下”。吴用的算命,已经印证了“家私不能自保”,卢俊义的结局将在七十回后呈现。
可惜,《水浒传》七十回后被腰斩,《征四寇》将施耐庵的所有伏笔全部抹杀。这其中,就包括吴用算的那个假八字。
算命先生穿的衣服叫什么衣服?
道服不严谨,会算卦的有道士和卦师,影视剧中二者穿大褂居多。